第一篇:学习阅读说明文
第三单元 学习阅读说明文
一、认识说明文,把握对象与特征
说明文是介绍、说明客观事物的文章,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事物或剖析事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主要有:
①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要说明的事理; ②理清说明思路,明确说明顺序; ③正确判断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④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并理解表达作用;
⑤了解说明文中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的表达作用; ⑥进行与文段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达等等。说明文阅读,首先明确说明对象,抓住对象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的不同点。阅读说明文 要注意在弄清说明对象的前提下,根据文章内容,找出事物的特征。
㈠把握说明对象,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⑪说明文从种类上可以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两种。以说明实体事物的文章,称为事物说明文,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以说明抽象事理的文章,称为事理说明文,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明确说明的对象: ①看标题:有些说明文标题一般就是说明对象,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②看首尾段:说明对象(说明内容)是一篇文章所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要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①看题目:有的题目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了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②看段首;
③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
④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本质:有点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这就需要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加以提炼。
二、认识说明文,掌握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就需要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列(画)图表、引资料。
常见说明方法与其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作用: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作用:条理性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③作比较:把甲事物和乙事物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增强了说明效果。④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字)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
作用:用具体准确的数据(字)说明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⑤打比方:将甲比作乙,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作用: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作用: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⑦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作用: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⑧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作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作用: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资料: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三、认识说明文,品味说明语言
准确、科学、严密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还有的文章鲜明、简练、生动。
说明文语言一般有准确与生动之分。要品味说明文语言,需要做到:
㈠辨析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重要表现在一些修饰成分上,往往体现在文中一些表时间、表数量、表程度、表范围、表限制、表频率等的词上。
①表推测、估计:如,据说、大约、可能、左右等; ②表范围:如,只、只有、之
一、仅仅、全等; ③表程度:如,更、很、最、最主要等。㈡体会说明文语言生动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表现在细致形象的描写、多种修辞手法的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等。
第二篇:说明文——学习
说明文
————学习
张晓楠 四二班
学习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给我们带来财富,带来数之不尽的知识,还能帮助我们在社会上立足。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绽纷的世界,书是知识的源泉……人类想出了许许多多赞美书的“美言”,来告诉我们书是多么重要。确实,书能带我们到异国他乡,领略各地风俗礼节,探索世界奥秘;书能让我们回到战争时代,体会战争的残酷与痛苦,提心吊胆的生活,风腥血雨的日子;书还能把我们引进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辛酸,白雪公主的继母的恶毒心肠,尖酸刻薄,天鹅王子的兄妹情深……我们所有无法理解,无法看见,无法知道的东西都能在书的字里行间中找到答案。
“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书就像一本武功秘籍,每一本书是一种武功秘籍,看得越多,懂得就越多。“宇宙无边,知识无际”谁都能成为“天下第一”,只要你愿意下苦功,就一定会“开花结果”,有所收获。
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多读书籍的确能学到不少课外知识。但全靠阅读书籍来学习还远远不够,要懂得学习方法。多读课外书固然是好,但是不是多看作文书就能在写作时一挥而就,出口成章呢?又不是爱读课外书就能成为“才子”呢?
“蜜蜂如果只在一处采蜜,所得的就非常有限。”写作只在看书上下功夫,收获也就不多,要写作水平提高就要多方面结合:在阅读课外书时,如果碰到四字成语或好词好句,必须马上记录在本子上,最好写上成语的意思和认为好的原因,在写作时就能派上用场了。协作有好词好句还不够,文章的协作次序和方法也颇为重要,这点就要看“老师评语”的栏目了。其实,要想写作文时胸有成竹,最好的方法还是要亲自动手多写,写完给父母或老师点评,然后修改,这样日复一日,总会有提高的作用的。
要写好文章的方法很多,我们未必能全想到,不仅自己可以多思考一些有用的方法,也可以多汲取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知识面更宽广,更全面。
“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要得到更多的知识,必须多方面收集,不耻下问是最快最好的方法。“谦虚为美德增色。”我认为,谦虚地向别人请教,只会有益而无害,能使自己的知识面越来越多源化,越丰富,而不会有损自己的尊严。不惜一切去追求知识的人不笨,有机会去追求知识而不愿意去请教别人的人才是真正的愚蠢!有时候,并不是自己去问别人就会回答你,“对于青少年,最关键的是从小要有好奇心,遇到问题要追问下去,这种精神比考试拿高分更重要。”而某些家长,把分数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而当孩子想父母解决问题的时候却丝毫也不理睬,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糟。
求学并不是求分数,学习是我们的权力,就算父母亲并不在乎,我们也不要放弃。“勤能补拙,熟能生巧”,一分辛苦一分才,读书就要相信自己。“不要等待运气的降临,应该去努力掌握知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信:“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第三篇:学习写说明文
学习写说明文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常见的说明文有说明书,解说词,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等。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有:说明的中心要鲜明突出;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事物的本质,正确客观地对事物进行介绍、说明,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或按事物的时间顺序说明事物,或按方位顺序说明事物,或按性质类别说明事物,或按成长规律说明事物„„富有条理性;语言力求准确、简明、通俗、生动。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种类,打比方,举实例,列数字,作比较,引资料等等。说明文以说明作为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在说明中适当运用记叙或描写成分,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强说明内容的具体性和生动性。
说明文根据说明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作两大类:一类是说明具体事物的,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也包括说明事物的变化;另一类是阐明抽象事理的。
下面根据说明文的不同类别,分别介绍写说明文的方法。
【范例解析】
一、说明具体事物的说明文。
题目:《我的笔记本电脑》
我家有一台联想笔记本电脑,长约30厘米,宽约24厘米,厚约6厘米,和一本大笔记本差不多。它虽然是电脑的微缩型,但价格可比普通电脑贵了差不多一倍,可功能却一点都不少。
笔记本电脑通体漆黑,像一块黑绸缎一样。面板上有一块legend的联想标志闪闪发光。主体四周有一些可以打开的小门,可以放入软盘、光盘;还有许多输入,输出口,可以插入电线,连接许多复杂的小配件,如稳压电源,耳机,“猫”(调制解调器)等。
打开盖板,只见盖板里面一块微型液晶板映入眼帘,原来这就是显示器。主体上面是排列非常紧凑的键盘,键盘的下方有一个感应器,具有鼠标的功能。键盘的上面有两个喇叭,以至电脑的背景音乐十分宏亮。左侧面还有一个开关,这是电源总开关,控制着电脑的开和关。右侧面还有一个插口,是鼠标插入的地方。我非常爱用它来休闲。打开它,我就有一种新鲜感。用鼠标在因特网上漫游,可以看到很多奇妙的趣文,十分舒坦。它还能帮助我学习文化知识。记得有一次,我在做数学题时,遇到了一道难题,便请教这位“老师”。它先“讲”出解题的思路,然后列出几种解题算式。让你选择一种正确的。你如果答得好,它还会放一段动画片奖励你呢!有时我也玩游戏,一个人太没意思了,它就会和我“并肩战斗”。
这个电脑可以储电,因为主体体中有蓄电池。白天不在家,就插上插头,给它补补“力气”,也挺有趣的。充满电的它无需电源插头,直接可以使用。与普通电脑相比,它体积小,便于携带,所以人们称它“便携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是我的好老师,也是我的好伙伴,更是世界高科技发展的象征。
【评析】 这是一篇介绍电脑的说明文。文章抓住笔记本电脑体积小,携带方便的特点,按由表及里的顺序,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清楚明白地说明了笔记本电脑的构造,功能及操作使用方法,条理清晰,具体生动。
第四篇: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说明文教学策略有了新的认识,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经过反思和几天的实践,觉得效果不错,现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和一些想法总结如下:
深入地理解了如下观点
一、“说明”定义
所谓“说明”,就是以简明、通俗的语言介绍非作者科学研究所得且已被确认了的或其他不需再确认的有关对象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价值等属性的写作行为。载有这些信息的文章是说明文。
二、说明文的分类
把“说明文”视同“科学文本”,它包括 原创性的科学论文和实验报告、科普作品、说明书三类。中学教材中的科学文本主要是科普作品,即:不需要科学论证的、只是介绍事物特点和科学知识的文章。
三、说明文的教学内容
说明文,要教些什么?如何确定它的教学内容?对此,老师们最熟悉的、固有的说明文知识就是:1 .抓特征 2.讲方法 3.理顺序 4.语言准,说明文的阅读目的,主要就是获取信息,说明方法是次要的。知道了说明方法,并不代表读懂了文章,准确获取了信息。
四、说明文的教学要点和教育价值.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其教育价值在于: 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说明文最适合做快速阅读训练)。任何文本来说,如果不能首先读懂它的内容,不能从内容中得到求知、愉情、启思的收获,那么探讨写作方法或表达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怎样写”的问题必须以“写了什么”为基础,即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文课当然不是科学课、常识课,但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正是训练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读懂那些科学知识的能力。.说明文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好奇、探索、求真、严谨……)。优秀的科普文章,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技爱好,历来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之所以说“间接”培养科学精神,是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还是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上阅读科技文章,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来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新课标也
体现了这种精神:“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一般说来,有这样几个要点: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说明文教学,还要注意体会自然与科技中的人文内涵。.说明方法和顺序,是为理解信息服务的;说明顺序的教学,更是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体的操作要领,我们将在下一节例说。.文学性语言的品读,要为理解科学知识服务。
学到了一些说明文教学中常用策略.在文中圈点勾画、列提纲、画图表,提取与整合文章信息。.对照实物或图片,口述其特点、形态、构造等,再与课文比较,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和说明顺序的把握,或者反过来,根据文字绘制图片。.角色模拟。.比较阅读。
对自己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训练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是重点。前面,我们已经明确:说明文不管是哪种风格的,生动的,平实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传达知识为目的,提取有效信息,是理解文本内容并进而感悟文本之美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训练和思维训练,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抓重点词。对说明文的重点和关键句子进行提取整合。
2.抓重点句。说明文中往往有许多显眼的中心句,或在段首,或在段尾,或是在过渡段。抓住这些标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写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要重视对学生“授之以渔”。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四个问题: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 卢沟桥有什么特点?这四个问题都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生提出有效信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学生信息筛选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扎实高效。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的产生主要“自来刺激的新异性和变化性”(孟昭兰),一节课要让学生保持高昂的激情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必须经常变换教学方法,采用生动活泼的教
学形式进行教学。据此,我认为根据说明文文体特点,可采用以下激趣法:(1)角色模拟:如当导游,解说员等;(2)比较阅读(3)写广告词、解说词、导游词;(4)看图说话 如:对照实物或图片,口述其特点、形态、构造等,再与课文比较。
(三)留足四个空间
1.心理空间。教师语言要亲切平和,缩短师生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求知心理空间。即要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氛围。促进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观点。
2.学生自主空间。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内容和思考空间。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时以问题为主线,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步步深入,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内容和思考空间。
3.互动空间。要善于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
4.生成空间。即必须明白,学生通过这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与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无论是引导学生理解、归纳说明文准确性,还是引导学生概括要说明的物质的特点,亦或是对物质人文内涵的挖掘,都要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巧妙地融合在其中:一方面要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着重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学法指导和说明文阅读技巧、规律的总结;同时也要把人文精神渗透其中。
第五篇:认识学习说明文散文特点
说明文
【目标解说】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或阐 述事理,目的都在于给人以知识。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说明文。
1.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认识并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是说明文阅读考查点之一,事物的特征是事物之间得以区别的标志,是作者通过观察、思考,进而概括出来的本质属性。事物的特征,有的是外部显露的,如形态、方位等;有的是内在的,如性质、作用、功能等;也有的既有外显的,又有内在的,如结构、发展变化、分类、制作等。阅读说明文时,要注意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说明事物特征的。
在解答有关说明事物特征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重点词句,特别是每一段的中心句,事物的特征一般隐含在这些中心句中。中心句有时见于段首,有时见于段尾,有时也见于段中,阅读时要仔细筛选。
示例
①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②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③由于人的遗传特征,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④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⑤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旋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⑥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⑦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有明显不同。⑧据说,全世界的5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⑨更有趣的是,指纹是胎儿从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⑩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只不过长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歌剧《白毛女》中,黄世仁强迫杨白劳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卖女儿的“文书”上的做法,说明指纹具有——的特征。
2.如何辨别说明顺序?
介绍事物,阐明事理,只有做到“言之有序”,才能使人明白易懂。说明顺序应当依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及说明的目的来确定。一般地讲,说明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以时间的先后为序,使读者从时间变化的脉络中明白事物的演变过程,这种说明文,常常用于说明事物的成因、演变、操作程序和制作过程等。
说明事物的形状布局和构造一般采用空间顺序;以这种顺序说明事物,要根据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或远近、或内外、或上下、或前后、或左右、或从局部到整体等。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多采用逻辑顺序,如由表及里,由因到果,由现象到本质,由主到次等。有时为了更清楚明白地说明事物,常综合地运用以上多种说明顺序。
另外,还有一点须作说明的是,有些试题从结构上来考查对顺序的把握,这可以从“总一分一总”、“总一分”、“分一总”三种形式上加以考虑。
示例
早餐决定着一天身体可以产生多少能量,而能量产生的多少则决定着精力和自我感觉是否良好。
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靠糖,其次是靠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产生的能量。只有当血液中有了适量的糖,身体的每个细胞才能随时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血糖维持在80—120毫克/100毫升的水平,这样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人的精神也会觉得轻松愉快。不吃早餐或只吃些稀饭去上学,就很容易出现血糖低的现象。当血糖降到65毫克/100毫升时,人们就会感到饥肠辘辘,很想吃些东西。如果血糖继续下降,就会出现心慌、出冷汗、脉搏加快、进而晕厥,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低血糖反应”。脑细胞对低血糖反应最为敏感,当血糖减少以后,人的思维开始变得迟缓,思路迟钝,学习成绩下降。因此青少年应当重视早餐质量,吃好早餐。
△按说明顺序分类,上文属于()。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
△从结构上讲,这篇短文采用的是什么顺序?
3.如何辨识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说明文总是根据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列数字。一般来说,打比方能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通过一些具体、熟知的事物作比较,更能突出所说明事物的特征;举例子能把复杂、抽象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列数字能精确、科学、鲜明地说明事物特征。
示例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并没有确切的数字,估计大约有9000种,分为27个目,160多个科。
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共有120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常驻的鸟类有12种,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南极的鸟类只有43种,永久性的“居民”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而已。而企鹅到底算不算鸟类,至今仍然大有争议。生活在北半球的所有鸟类,大约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十多年的鸟类专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乌在这里安家落户。
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人类干扰。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的候鸟只能在附近作短距离的南北迁移,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可以绕南极作长距离的迁移,但却并不往北飞行。南半球的许多候乌宁可遥遥数万千米飞到北极越冬,也不愿意到南极去送死。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4.如何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是第一位的。说明文是给人知识的,要求说明事物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阅读中要注意辨析文中是怎样运用限制、概括等手段来修饰中心词语进行说明的。说明文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其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的。
说明语言的严密,指的是按照事物之间或内部的内在联系,用语言确切地反映出 来,语言表述的意思必须与说明对象的本身特点和情形相一致。
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与严密,主要从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方面去拟题。答题时一般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词语或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一是词语或句子所涉及的方面在说明语言上总的作用。应注意的是,有些词语或句子,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准确,是模糊的,但这模糊正反映了事物的实际存在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恰恰是准确的。示例
说起赤道气候,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暑气蒸人,大雨滂沱。因为这个地区是地球上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其实,赤道地区也有冬天,气温也明显下降,一些树木也一样落叶。每年6月至9月,是赤道地区的冬季,昼短夜长,久阴不晴,气温凉爽。有些树木纷纷落叶,人们穿着衬衣扫落叶。待到它们再长出新芽时,春天就来了。
有趣的是,在同一个院子里,一边是叶落枝秃,冷冷清清;另一边却是花繁叶茂,生机勃勃。高大的刺槐,只剩枝丫,而身旁的芒果树、油梨树和夜来香树却正绽蕾扬花,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那边在扫落叶,烧荒草,这边依然是“绿叶咸荫子满枝”,木瓜、香蕉,黄色、绿色,层层叠叠。
更有趣的是,在这一季节一些树落叶和发芽同步进行。比如,八角茴香树,树冠如盖,叶如巴掌大小,随着黄叶飘零,新芽已开始绽出。叶黄、叶落、发芽、成叶,前后仅两个星期。细心观察会发现,八角茴香树的落叶不在冬季之始而在冬季之尾。每当它的叶子变黄飘落时就预示着冬天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气温明显升高,故而人们又称它为报春树。△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①这个地区是地球上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②气温也明显下降,一些树木也一样落叶。..
③叶黄、叶落、发芽、成叶,前后仅两个星期。.
④更有趣的是,在这一季节一些树落叶和发芽同步进行。.
5、如何阅读科技说明文
科技说明文以介绍自然科学、专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知识为主,涉及面极广,大到宇宙,小到一粒原子,人类所创造的各个知识领域,都在其范围之内。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知识性。科技说明文及科普文章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记叙文给予读者的是形象,议论文给予读者的是说理,科技说明文给予读者最主要的就是科技知识,因此知识性是科技说明文最主要的特点。
②科学性。科技说明文既然要传授知识,普及科学,就必须具备科学性。科技说明文要如实地说明客观事物,给人以准确、可靠的知识;同时,科技说明文的科学性还表现为语言的高度精确,它使用的词汇含义要确定,句子不能有歧义,使读者从文章的解说中,准确了解作者所要说明的对象。
③趣味性。科技说明文的内容大多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引人人胜,有很强的可读性。因此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使知识的讲述趣味盎然,是科技说明文的突出特点。示例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
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学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100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简要概括上文第一段的内容。
△从文中介绍看,癌细胞为什么能“永生”?
△上文第二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第三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第二段末尾一句为什么要用“也许”一词?
小 说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通过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因此,在分析小说主题时,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其次,还要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归纳小说的主题一般用“通过记叙(描写)„„表达(赞扬、揭露)„„”的方式。示例
桥
每逢山溪水涨,他就守候在溪边,把他的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小溪。惊悸的浊浪,滑溜溜的卵石,使他名声远播,某报撰文颂曰:《人桥》!
不久,他被提升为文教办主任。
接替他的是一个娇小的姑娘。姑娘没有勇气涉过小溪,更谈不上背孩子渡水,于是一到雨天黄昏,对岸就排着一支家长队伍,一律裤腿高挽。
姑娘开始了奔波。她给文教办写信,向教育局长报告,跟乡长争吵,掏出自己的工资带头集资……不久,小溪上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孩子们可以顺顺畅畅上学了。姑娘至今还在山村小学,教着四年级的50名学生。
△小说中两个人物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各自采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对文中两个人物,作者所持情感态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删掉最后一段行不行?为什么?
△结合以上各题的分析,归纳小说主题。
散 文
“形散神不散”,是人们用来概括散文特征的常见说法。散文的“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即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采用了怎样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
散文的“神”就是散文的主旨,即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所谓“形散神不散”,是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材料是“散”的,但一经布局谋篇,其“神”始终不散。如何分析散文的“形”?首先要弄清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其次要理清散文的线索,如抒情散文一般都是以某种感情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应抓住所托之“物”、所借之“景”进行分析。怎样迅速准确地抓住散文的“神”呢?可以从抓中心句、关键句人手,它们是理解散文主旨的钥匙。这样的句子往往由作者直接点明,常常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关联过渡的地方,形式上多为议论抒情句。它是作者对所描述内容的直接评价,是散文的“文眼”。
乡愁是一杯酒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身在异乡的游子,也有很多深深的不能言表的思乡之苦。
我的思乡并不在风清月明的中秋,或是登高远望的重阳,而是在很多平常琐碎的时刻。比如,单位发了两箱饮料,几大瓶食用油;或者逛街的时候看见了一段很合适妈妈那个年纪老太穿的衣料;要不就是莫名的伤心情绪低落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端起乡愁这杯酒。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陪一位上海的大姐去东山扫墓。这并不是一个凭吊亲人的季节,无雨无风,生机勃勃,她却一样的庄严和凝重。在疾驶的车上,她告诉我:三天以后,她们全家就要移民到阿根廷了,临走之前,最牵挂的一件事,就是来看看父母。这次一走,也许十年八载才可以回来一次,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她带了一捧父母坟前的泥土,并虔诚地从香火缭绕的西园寺请了一尊观音。看着她静默地做这一切,我自己也被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浓重的乡愁包围着。从此以后,她和她12岁的女儿从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飘散回来的乡愁,不仅仅是对熟悉的上海,更是对我们这个大中国。
少年,是的确不大识乡愁的滋味的。14岁那年,我离开父母兄长去外地上学,写回家的第一封信,被泪水浸泡得字体模糊,却不知重写一页,固执地以为父母为我牵肠挂肚才心满意足。而现在写回去的信,满纸的阳光灿烂,谈笑风生,而放下笔,长叹一声,才知道心底弥漫着无尽的乡愁。
乡愁是一杯酒,岁月越长,越是浓郁醇美。去年冬天,提了生日蛋糕去看望一位84岁的阿婆。古老的宅院和床幔,古旧的气息。墙上挂着她年轻时的照片,典型的江南女子,大家闺秀的模样。她自己做了一辈子医生,思想也不一般。在那个封建时代她勇敢地爱上了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药店伙计,并终于在38岁那年在当地政府的干预下嫁给了自己的心上人。听她的经历,就像是在读一本才子佳人的传奇;但看见她时,她却躺在古老宅院的古老床幔里。她静静地笑,也喃喃地叹息:“我现在真想回宁波去。”宁波是她的老家,她是被母亲抱在手上离开的,而今临近生命之旅的终点,她回那个心目中永远的老家的念头却越发强烈了。宁波对她而言是陌生的,但思乡的感情却一日胜似一日的真诚和浓厚。
就是这样的啊,乡愁是一杯酒,是一杯千百年来被无数思乡的人吟咏过的陈年佳酿。你可以豪爽地仰头一饮而尽,但岁月之手会悄悄地在为你斟满,直到有一天,你真的醉倒在这世代流传的乡愁里。
△文章扣住“乡愁”选取了哪几则材料?
△说说这篇散文的“神”是什么?
△文中划线的句子含义是什么?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作者在生活中对某些事物有所感触而借助记叙、描写、议论来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其特点是通过描写某一事物的具体形象,运用象征手法(把意义寄托在所描写、赞扬的事物上的写法)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抒情散文多用这种写法。
阅读时可从以下方面人手:首先要把握此类文章的结构特点,即先托物后言志物+情意托物寓意,或象征体+象征意义托物言志。其次要分析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格。托物言志的文章往往把大量笔墨花在对所托物的外在的形和内在的质的描绘上,以使所托之意有依附。然而这又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的目的还是“意”,即与“物”相应的精神、品质。分析时要从“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人手,揭示其象征意义。第三要抓住“物”与“意”之间的类比点即相似点,看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的。
示例
穿过阴沉沉的云层,柳絮般的雪花被朔风裹挟着,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漫天是飞舞的雪花,遍地是晶莹的积雪。这时倘若你有兴趣出去走几步,那么你的头上、肩上准能披上一块缀满了雪花的洁白纱巾,你的眼前会自然地涌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银装素裹的美景。一股赞美之情会油然而生,真美啊,雪花!雪花是那样的洁白,她是白的精灵!她是纯洁的,容不得半点肮脏的东西。人们常用“琼花碎玉,冰肌玉骨”来形容她的纯和美,这可一点也不过分。
自然,和那雍容的牡丹,清雅的水仙,火红的石榴相比,雪花的美自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雪花却有自己的风格。她做出了贡献,从不居功,从不炫耀,她从高空中落下来,便尽全部力量去杀死病菌害虫,悄悄地充当庄稼的“卫士”。大阳升起后,她又无声地融化了以渗进尘土里,滋润着花草树木,哺育着庄稼的幼苗,催促着春姑娘的到来。
雪花是纯洁的、朴实的,又是坚毅的、无私的。
当第一片雪花落在地上时她马上就融化了,但紧接着第二片,第三片……一片接一片,前仆后继,大地终于被雪花的魅力折服了。一片雪花的厚度只能用微米计算,那么一寸积雪包含多少片雪花呢?算出来恐怕是个惊人的数目,正因为难以计算的雪花不断降落下采,才装扮出一个银色的新世界。
雪花,你是美丽的花,你是品质高尚的花。纯洁,、朴实、坚毅、无私,是雪花的品质,也是中国人民的品质啊!当我赞美雪花的时候,我自然想起了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祖国文明的人民比雪花更美、更高尚。
△文章第一段对雪花的描写,突出其怎样的特点?
△文中哪些句子描写雪花无私奉献的精神?
△赞美雪花的品格是本文的抒情线索,请从文中找出概括雪花品格的语句。
△体现本文中心的一句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