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在大力推行“提质减负”的当今教育界的潮流和趋势下,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没有理由不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更何况“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是最大的受害者。众所周知:语文教育先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冲击,再有“语文费时又费力,学也无法得高分”的高考制约,后有“不懂英语、计算机和驾驶技术的是新时代文盲”的观念打击。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不断反思自我,瓶颈一破才会天地宽。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我觉得必须走好三步: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记得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我常在想:既然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你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父母,有的竟然也“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钢笔头”,让你哭笑不得。症结究竟在哪里?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
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以往,在成绩与排名的压力下,语文也渐渐失去了轻松与活跃的氛围,变得沉重与凝滞;在追求“效率”的名义下,语文删去了活动与场景,只剩下知识与思辨。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学生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势必降低了语文方面的认知能力。再者,学生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在花了时间,做了题目,却不能立竿见影的情况下,学生便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其他学科上。难怪学生时常诙谐地说:“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数理化,我的的眼里只有你。”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我觉得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是首当其冲的。这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的观念,但却是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的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我觉得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寒假让学生自创贺岁短信和迎春对联,我看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能达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这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必须走得第一步。
二、阅读和写作。
有位语文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只需教会学生两件事,一是阅读,二是写作。高再明老师曾向我推荐过一篇文章《如果我是语文教师》,该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作者是社科院哲学研究员周国平先生。在文章中,周国平先生说:“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什么东西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专家就是不一般,三言两语便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学科本身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讲究“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究竟应该练什么功夫?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然,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真功夫。好多年啦!上海高考就是这样考查学生的,语文试卷只有两个大题,一个大题是阅读部分,另一个大题是作文部分,阅读和作文平分秋色,分别占80分和70分。再来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实事求是的说:老师有点空就讲、学生有点空就练,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坚守的确实不牢、不死。当前,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极力倡导将时间还给学生、将能力还给学生。我觉得实施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特别有利:以前,学生“两眼一睁,就开始竞争”,丝毫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现在,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自然而然阅读的时间也会多起来。“既然留得阅读在,学生就莫怕作文难啦!”。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为学生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可以促进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灵富裕,热爱祖国语言的人。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能正确欣赏自我的人,成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显而易见,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终身发展益处多多。所以说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坚守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
三、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国外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我觉得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打开网页你会发现信息是按秒来更新的,学生的“教科书”就是现在的世界。语文教学不关注学生学习的习惯能行吗?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学习的习惯应包括:说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独立阅读和独立写作的习惯等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思考,因为思考了才可能有思想,有了思想才可能有定力,内心才会真正强大起来。看来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思考的习惯也是不言而喻的。“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学科包罗万象,浩瀚无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还必须关注学生积累的习惯。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集锦15篇)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叙述了与一位人力车夫的交往。写了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境遇中仍不改善良淳朴的天性。笔者在处理课文时,将“感受老王不幸的命运。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关爱之情”作为教学的重点,将“作者对老王内心的复杂感情”作为教学的难点。为此,笔者设计了四个环节:一、说说老王的命运及老王的为人表现:二、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受感动的情节、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并说说感受;三、理解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愧怍之情:四、和自己对话,关注自己身边的老王。原来准备用一节课来完成这些教学目标,后调整为两课时。本课的教学,有三点值得笔者思考:
一、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引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
教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文本以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细细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高屋建瓴。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儿童的眼光走进成人的精神世界,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抵达文本解读的要义。要强调教师的引领作用,因为这需要教师去选择意义、优化路径。教师深度解读文本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的解读与理解,而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可能性。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与价值判断就成为师生共同的心智体验过程。教学则是师生一起探索文本的意义与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需要强调的是教材文本的意义与价值虽然是开放的。却是有底线的。教师一方面是底线的守护者。另一方面是学生“前行”的促进者——所谓“平等者中的首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品味需要教师点拨深化或纠偏时,需要教师有独到而深刻的文本理解。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相应的教学内容。推进课堂的互动,生成更多的课堂现场资源。反之。教学的预设目标有可能出现偏差。教学实施过程中就有可能因没有领悟文本精髓而错失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二、学情评估是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点
学情评估,是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当时准备用一课时研习《老王》。一课时下来,教师想了解课堂中围绕着教学目标所进行的研习效果,于是,向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了解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这位同学说,老王给她的印象不是很深,只是觉得老王挺可怜的。人也好,但我还是对杨绛一家的善良有着更深的印象。这一说法,让笔者大吃一惊,学生的理解重点不在感受老王品质的善良淳朴,而在杨绛一家的善良。这一专题的两篇文章《品质》、《老王》是反映社会底层劳动者品质的光芒的,尽管学生可以对文本作多角度的解读,但教师在教学的预设中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另外,尽管学生对课文中作者流露出的善良有了一些体会,但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多年来在善良行为的背后对自己灵魂深深的自责和内心的愧疚。
是的,杨绛一家是善良的。毋庸置疑。但在诚实的老王面前,这种善良是多么的渺小苍白。与老王至真至纯的人间真情相比。杨绛感到自己为老王所做的这一切是多么的微小。甚至感到自己多少有些冷漠。尽管在当时来说。作者对待老王算是比较关心的一个,这也正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待苦难人们的悲悯情怀,她的勇于反思,敢于自责。对自己内心的不宽容,对灵魂的拷问,是她人性光辉的所在。也是这篇文章最富有内涵的一个亮点。探讨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是教学难点。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可是。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文本,重点解读出老王的高尚人格。并没有理解好作者对老王的深厚感情只是一种衬托。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极大愧疚。于是。笔者调整了教学计划,再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愧怍——尽管过去了几年,但我们可以想象,作者每当想起老王。这种感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面对着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孤单老人——他能
在生命垂危之际带着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世界上最贵重的礼物来感激自己,而我却为他做了什么呢?作者内心的自责,更烘托出了老王的高大。
于是。笔者把重点放在如何把握作者这份独特的情感上。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细细体会,注重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然后让学生来谈谈理解。
学生一:从这句话中看出杨绛内心对老王的愧疚、自责。杨绛当时没能理解老王这一行为的真实意义。老王朴实行为所散发出来的情是至真的。至纯的。是毫无污秽的,是极其淳朴的善良。然而。杨绛在老王死后几年才渐渐明白,所以杨绛感到对不住老王。
学生二:老王在病危之时,还拿着如此“贵重”的礼物去送给作者,他只是单纯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想去谢谢这么久以来对他关心的作者一家。而“我”不仅用钱去亵渎了他的好意,而且并没尽“我”的全力去帮助老王,因此感到愧怍。
学生三:现实中,杨绛夫妇并没有给予老王太多的关怀。只是在坐车的时候“说着闲话”,在老王生病期间。并没有去看他,但老王对他们心存感激。在临死的前一天竟然拿着自己平常节省下来的鸡蛋和香油送给杨绛,而杨绛夫妇并没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善待他,所以历经几年,杨绛感至4自己很愧怍。
学生四:作者对老王之死只是表面上的关心,文中“我也不懂。没多问”。就体现了老王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不是很高。正是因为这一点,作者感到十分内疚。老王是真的用心待她,可以将自己宝贵的东西拿出来无私地给作者,而作者自己又为他做了什么呢?仅仅只是觉得有这么一个可怜的人。同情他。却没有付出真心的行动!故作者在内心深处有着恒久的愧疚。
学生五:幸运与不幸总是相对的,也许在我们看来。当时的杨绛夫妇也并不幸运,但相比老王而言。作者又感到自己是如此幸运,所以她感到在老王有生之年。自己并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帮助。与这位淳朴、真诚、善良的老三轮车夫相比,自己是如此惭愧。不免在内心涌现出不安和愧怍。所以作者呼吁那些幸运的人们,在生活中,将自己更多的爱奉献给更多不幸的人。
学生的理解在相互碰撞中渐渐深入了,能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来谈感悟,从时间的跨度、表现的平淡到精神的呼吁等方面来探究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愧怍。从学生的谈话中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理解更加细腻了,课堂也在学生的互动中显现出生成的精彩。根据反馈的学情,评估教学的效果。是教师处理教材水平的体现。笔者觉得教师每教一篇课文。不能硬性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充满着变数,而且,教师的理想期望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可能存在差距。教师在时间的支配上应有更大的灵活的处理空间。充分发挥教材的文本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后,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通过学情评估,能更准确地了解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的定位及达成的效果,帮助教师提高处理教材和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三、有效教学必须引发学生的探讨和内化
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用自己的思维、经验来参与文本的解读,需要用自己的心灵来和文本对话。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研讨,让学生在自我理解与倾听他人中构建自己的知识。
(一)激发学生的疑问并引发讨论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和文本、作者对话,而不是让教师与作者对话的结论去影响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营造出问题探讨的背景和气氛。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欲望,让学生在研习中闪现思维的火花。主动发问,在探讨中碰撞出更多的智慧。
在研习“老王病重时提着鸡蛋和香油来感激作者”这一情节时,学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老王病得这么严重了,为什么还要把鸡蛋和香油送给杨绛一家而不留着自己吃呢
学生一:这是因为老王的善良。他认定杨绛一家是好人,作者一家对他好。他铭记在心。要知恩图报。在临死前。他提着自己身子也很需要的鸡蛋和香油来看他们。是来表达自己对他们一家的感激之情。
学生二:老王虽然身世可怜。由于残疾导致生活的艰辛,但老王是一个善良、知恩图报的人。他对杨绎一家的恩惠至死前都无法忘记。可能那满满一篮的大鸡蛋和好香油是老王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他自己在病危之际都不忘报恩。可见老王心灵之纯美。
在研习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愧疚…情节后。学生又生成了新的问题:我觉得刚才讨论的重点是杨绛对自己灵魂的拷问。尽管过去几年了。但内心的自责一直伴随着。从而显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心灵的高贵,而这一内容和底层劳动者品质的光芒有何关系?
学生经过讨论,明白了文章的重点所在:正是杨绛内心深处的自责和内疚。记忆越深。就越说明老王的品质对她深刻的影响。反衬出底层的、不幸的老王心灵的高贵给作者带来的深深震撼。
(二)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受
在充分感受“老王”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由感受老王的人生拓展到对自己内心的感悟,触发学生不同的生活体验。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情感。
学生一:老王。一个身患残疾的贫苦的老百姓,对杨绛一家掏心掏肺的报恩。不觉让人心酸。在老王面前。自己是一个多么渺小的人啊。
学生二:《老王》一文,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也许在那样的社会里。杨绛和钱钟书夫妇是善良的。他们对待别人的关怀是难能可贵的。但相对于老王。那是无法相比的。老王身心都受摧残。却仍抱着一颗善良、感恩图报的心去待他人,总是为他人着想。
学生三:不仅仅是老王那高尚的品质感动了我。作者的情感也使我深受感动。对一个不起眼的底层劳动者。作者不仅没有鄙视他。而且还关怀他,文末还感到对不起他。这种情感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
学生四:老王这一窘迫、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起眼的三轮车夫。以他那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善良诚实的生活作风。知恩图报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更让我明白。情与钱永远不可能画上等号。因为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一份真情。或许物质生活对人来说是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有时候精神的帮助会给人以更大的激励,千万不要忽视了一句话的作用。即使话语简短,也缺乏修饰。但它却能表达对别人的关爱。
学生五:校门口经常坐着一个老奶奶。满头白发。手中拿着一个她自己的饭碗。不时地向同学乞讨,可是我们毕竞是高中生。并没有多少钱。于是只能视而不见。快步离开。我也只能从心底默默承认自己的关爱并不够,表示愧怍。
学生六:我是一个幸运者。比老王幸运几百倍,所以在以后,我更应该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帮助更重要。
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是对人情感的潜移默化、心灵的无声熏陶。而要实现新课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目标,教师必须要有课程意识,课堂要在动态的过程中承担情感启迪和价值观指引的任务。充分引发学生的心灵对话。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多角度感悟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并让学生在分享中完善自己的心智。唯有这样超越文本的心灵交流。才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最好体现。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2
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反思性教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外在表现和语文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所谓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为了保证自己反思性教学的成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迅速地认知教学情境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并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控、调节、改进,进而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活动做出最佳调节和修正的能力。
1、为往圣继绝学,从自己做起,从扎根的教育抓起。
做为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继承弘扬发展传统儒释道医等优秀文化的艰巨使命。宋代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投身教育事业,理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要从自我的修身做起,学习儒家经典,力行学做谦谦君子,从儒家的根“孝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近年来,老师越来越难当,学生在家里对父母不恭敬,来了学校对课本、对圣贤、对老师缺少恭敬。《弟子规》成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从孝敬父母抓起,有助于良好学风与做人态度的培养。相信一个孩子孝心提起来了,时时处处想到让父母放心、宽慰,这个孩子一辈子就不让人担心了。学习《弟子规》,不是口号,要抓落实。本人利用课前二到五分钟时间与学生共同学习《弟子规》,适当做讲解并穿插古今小故事,得益最大的是自己,大多数孩子都有所觉悟,可喜的是个别孩子学习态度有明显的好转。
2、八德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语文教材与教学中的体现与学习。
我国宋代就有了用以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即“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十年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连续开展重点研究课题“大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锁定的八个核心德目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意在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民族生命力的全新价值。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简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
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与“八德”也是相通的,在教学中也可给学生有意与有益的参考与提示。比如在讲鲁迅的《药》时可适当对迷信与科学进行短小的讨论。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3
我于9月13日举行了校内教学大比武《荷塘月色》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荷塘月色》是第三单元“走进自然”单元主题的一篇课文,它意蕴深厚,是几代人传诵传教的名篇,可算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了。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文章脉络合作者情感变化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我的教学设计落在鉴赏语言和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上。
回顾课堂效果,我反思如下: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
阅读文化经典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体验,即欣赏美进而创造美,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本着这样的思想设计本堂课,出发点是可取,但课堂效果并没有达到我理想的要求,这点引起了我进一步的思考: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效果更好?我想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
1、情感诵读,激发审美情感
诵读教学是早已被几千年的教育史验证了的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它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心灵熏陶感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情感诵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推动情感体验、促使情感升华,课堂阅读教学就不会再气氛沉闷,而是进入到声情并茂、起伏跌宕的趣味性境界。
情感诵读,首先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其次,诵读不仅要用声去读,更要用心去读。将优美的语言转化为形象、转化为意境,这样就会达到在诵读中生情、在诵读中传情的阅读境界,这样的诵读才称得上“美读”。再次,诵读不仅需要老师范读,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读,而且诵读方式应当多样化。老师的范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感情的把握;学生的自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不一的诵读可以使他们在与作者、教师、同学的互动交流中生发独特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
在本堂课上,我设计了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学生赏读、品味回读等形式的诵读,首先感觉还是读的不够,尤其是赏析第二部分时读的甚少;其次缺少齐读形式的设计,冲淡了学生的激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课堂的活跃氛围。
2、莫让方法限制学生的审美思维空间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其清新的语言、灵巧的构思、写景状物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于是我想在赏析“月下荷塘”与“塘上月色”的美景中让学生领略到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魅力和动词的精心妙用。带着这样的功利心态,我先引导学生赏析一处优美的写景句子,让学生领悟到赏析句子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赏析自己所喜欢的写景句子。受我讲的方法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对句子的理解上,而非对美景的欣赏上,所以他们也没发现美,更不用说读出美来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把学生框住,他才能生长出思想的花朵。
二、学生的学情决定教师的教学设计
在最初设计这堂课时,我设计的面较广、知识点相对较多,经组内讨论,面对我校普通班层次的学生,面面俱到就等于走马观花,并不会有实际效果。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在修辞与动词的妙用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两个方面上。经过课堂检验,少而精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合作学习应注重实效而非流于形式
在新课改下,合作学习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在自主学习难以解决问题的前提下才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因此对于合作学习所讨论的问题的设计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讨论的价值。由于本次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座位的安排和教室有所不同,打乱了合作小组,有一组成员由于缺少领导组织者而未能参与讨论,使得本堂课的合作学习效果受到影响。这都是教师的疏忽,像这样的情况可以按照小组来安排座次。
四、教师的素养决定课堂的效果
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评价是否合理性以及课堂生成的驾驭力、师生活动的融洽度无不是教师素养的体现,而语文教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往往在教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语文教师对语文内容的感受、领悟、解读,深深打上了其精神世界独一无二的烙印,所以,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引领者、呵护者,是学生干渴心田的浇灌者。他应该借助文章去完成一次又一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碰撞、激荡。我深感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课堂语言的凝练度、课堂点评的精当度、课堂时间的掌控力等方面都有待提高,我会虚心向组内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学无止境,每次公开课都是助我成长的阶梯,我会以此自我鞭策,力争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4
教学反思是下课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是指回顾、反省、检查自己一日之内的所作所为,有无不足之处,以便改正自己的行为。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我接触到我校的语文教学快一个月了,对学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把握。尤其是在学校领导听课后,给以提出的宝贵意见:吕校长的鼓励、王助理的高考思维渗透、陈主任的新课标下的严格要求、还有师傅的耐心指点、我都做了深刻的反思,现在我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和我的教学方法都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
一、备学生:
在我国古代兵书上这么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论点在教学上同样也适用,只有对学生充分了解了,才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学生的教法。一段时间的接触,感觉 存在的问题 是:
1、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部分 学生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对学习的态度似乎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他们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不能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2 、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较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学习失去信心,怕上课,对能否学好存在忧虑。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3 、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自认为自己聪明。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企图能够学好语文,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这是一批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备自己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是认识的偏差,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而我们的学生又恰恰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我是急在眉头,又上心头。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学生学习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应付学习,是被动的。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即爱因斯坦所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实践中,我更加投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琵琶行》时,我套用了现在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青花瓷》,用“小序”和“独白”对比,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效果当然会很理想。
2、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自信心对于咱们学生更为重要。我听到学生不止一次的跟我说:“考的不好,要是学习好也不能到这来” 这时,我想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建立成功目标。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例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对回答很努力的同学也及时给与肯定。而且有针对性的提问,把“适合的问题”问给“适合的学生”,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快乐,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3、强化基础,反复训练
这一点是我感触最深刻的,即使是上课,听课很认真的学生,他们也做不到提前预习,课后复习。尤其是“软作业”基本就等于没有作业,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及时做了调整,把作业落实到笔头上,同时强化课堂上的动笔,及时提醒,及时督促,及时检查,这样的情况目前得到一定的改善,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样得问题还要继续探究,更为适合的教学方法。
我的总体体会是,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整体把握教材;学生只有充分地预习,深入地思考,才能更好地质疑,积极地探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教材,新课标深刻把握,同时针对不同的班级接受能力,采取多方面的授课方式,积极向师傅请教,向同行学习,认真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5
一、初高中语文文言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从初中入学成绩看,不少语文成绩不低的同学,在进入高中后,尤其是半个学期考试后接触到文言文的学习时表现得比较发愁,大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疑惑感。
有的学生竟然放弃了高中语文文言的词法学习,觉得特别没意思,个别人甚至对语文逐渐失去信心,将精力转向专业课的学习,当然,职业中学的学生文化课成绩原本在入学初就不是优势,选择职业学校本来就是要在专业上有所建树。但是,表现为大批的学生厌学文言,甚至影响到整个语文的学习,另外,高一讲的文言文,学生对一些语法现象,如倒装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学生初中没学习过,这些新的生的知识,与现代汉语,根本不理解,老师还必须补充讲解才行,而职业中学的大多数学生原本就有文化课的厌学情绪,讲解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成因分析
首先,由于初中属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受学生年龄特征等限制,在能力方面要求较低。这就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大部分要求低难度的,是简单知识型的,没有稍高难度的知识要求,能力型的更少。
虽然考试分数较高,但科学的学习习惯未充分养成,应有的能力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加之《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这样初中教师认为不考的就可以少教,甚至不教。特别是文言文,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这样,造成升入高中后的学生文言学习的困难是可向而知的了。
而久在高中的教师却觉得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学生却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造成了前后不衔接的局面。升入高中后,部分学生仍然延续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定势,过多地依赖老师,掌握知识以机械记忆为主。
如:靠前才背书,看课文,记解释等。而高中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此,一些必要的知识要求相应增加,难度上也在增加,就说文言教学,职业中学教材虽然没有普通高中的高难,但也旨在培养学生相关的知识技能,要求职业中学的毕业声具有一定的语言理解和感悟能力。
三、应对策略分析
要想初中高中衔接”,使得学生知识能保持、强化在初中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一步习得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
首先,研究初高中语文文言文教育目标的差异。
初中“理解基本内容”,高中“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译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由此看来,文言文阅读,对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明显增强。
其次,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达到的程度。我们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文言文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下一步能有针对性进行教学。
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条件。
第三,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其一、通过学习文言文,拓展现代汉语知识与能力。
文言文是汉语言的“文物”,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是掌握和运用现代汉语的支点,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起点。现代汉语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的结果。
仅仅掌握现代汉语,并不能保证我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更高的语言能力应该是融会古今的。
而识读文言文的能力是汉语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如果割裂了古代汉语,则我们的语言能力是不全面的。
其二、学习文言文,提高识读文言的能力是继承中国传统古代文化的必然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而这些文化的载体是通过文言文来完成的。如果不能识读文言文,则必然失去了了解这些文化的依托。
反之,如果我们的文言能力水平高,则在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精神方面会减少许多障碍。
其三、学习文言文,是我们在弥补我们过去语言学习的不足。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对于传统中华文化并不很在意。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削弱的危险。
而要保证中国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更多的人能读懂文言文,需要更多的人具备识读文言文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我们从高中阶段起认真学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提高识读文言文的能力。
以上这些,是我从本次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中习得的,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实践。 第四,改进文言文教学,努力接近学生实际 传统教学文言文的方法大都诵读与串讲。
在要求学生普遍熟读课文的前提之下,经过老师的串讲,使学生明白大义,理解基本的内容,再综合提高。虽说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相当大的成分是合理的。
但今天,各种社会因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学生反复记诵某一课文内容已经比较为难。由于多年的现代汉语教学已经弱化了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了解得越来越少,学习的难度已然加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习文言文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样 。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6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慰藉。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但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高中,尤其是高三,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1.抓住关键,从教师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讲解诗歌鉴赏课时,我先从分析《东风破》,《菊花台》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处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便很好。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2.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3.培养学生的几个小习惯。
其一,记的习惯。掌握科学的记忆习惯。科学的记忆方式,无论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考试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其实生命的基本单位不是时间吗?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而且要及时复习,语文不是短时间能出成绩的,但是不要以为一次的好成绩,就忘乎所以。
其二,爱读书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不要以为名著就是买来放在那里看封面的,而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旧时的说法文以载道是之。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且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从应试来说,也有其现实意义。
其三,动手的习惯:就是写的习惯。很多的学生背诵了不少,口中的话滔滔不绝如绵绵的江水,可是写得时候却如挤牙膏一般,那么平常就写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很多方面的问题。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实还不是都写出来的。
其四,向别人学习的习惯:善于向别人学,甚至要会“偷”学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也要有的,现今的竞争,让我们不再有“铁饭碗”了,而从实际来说也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其五,怀疑,好问的习惯。改编一个笑话,为什么嘴在耳朵前面啊,就是让你问的,让耳朵在后面好好听的。
4.注重语文的渐进性,通过设置阶段目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信心对于高中学生更为重要。高中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简单问题开始,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容易得分,甚至容易得满分,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再逐步过渡到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难点上。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从而,提高成绩。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7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我将结合中国文学史讲授《诗经》的产生、内容、艺术手法等知识,努力提高自学《诗经》其他篇章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立足于《氓》与《采薇》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立足于品味具体的诗句,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人物形象与人物情感,并结合文学史作适当大拓展,达到“点、面”认识的目的。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重在从古代婚姻制度及妇女特殊的社会地位上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把同情的情感上升到对女性的尊重上来。适时联系现代社会的婚姻现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家庭观念,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责任的好男人。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我在教学时,采用“话外音”,即把现代流行音乐中关于爱情主题的歌词作摘要引用,以浅解深,通俗易懂,又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例如,讲解“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时,我就引用流行歌词——“爱你没商量”。同时,为了配合这种教学方法的落实,我把课文内容的解读设计为五个“乐章”,即“婚姻的第一乐章:我的美丽的追忆”;“婚姻的第二乐章:我的伤心的反思”;“婚姻的第三乐章:我的难平的怨恨”;“婚姻的第四乐章:我的痛苦的呐喊”;“婚姻的第五乐章:我的毅然的决绝”。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8
莎士比亚曾说:“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知”“乐知”才会有无穷的学习劲头,才能激发无穷的学习潜力。这样的学习才充满快乐,这样的学习能更有效率。翻开《教育心理学》,里面赫然写道: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可是,“激发学习兴趣”让我经常陷入困境。
做为一个语文老师,尤其是高三的语文老师,很容易被同学们忽略。语文虽然在高考中,甚至工作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读书读得越久,对语文的热情就越低。到了高三,语文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了,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作业布置了就写,不布置从来不主动;写日记是“我的一天”,写作文是“我的老天”,临考试了才背几句古诗。同学抱这样的心理,往往也影响了老师的教学兴趣。为此,我在两年的高三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浅薄的经验。
一、学生认为语文是常用的学科,自己对语文已经非常了解,于是,我专找他们的知识漏洞详讲。
例如在复习索然无味的字词基础时,我专挑同学们平时说错却不自觉的点。如:血、削、供、穴等字的读音。我采取的方法是自己讲一句话,让同学们挑读错的音。结果,一些让大家意想不到的误读出现了,这样的方式,让一些同学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基础知识,也让他们乐于做题,乐于翻字典,敢于质疑。对于似是而非的读音,也开始有了明确的答案。同时,在题目讲解时,我尽量不讲,让同学们自己来公布答案。
二、古文可能是同学们比较头痛的练习了。
同时,在高考中,也是一个必考题和高分题,它所占的分数有二十一分。可是,同学们平时学古文已经很头痛了,而且大家也知道高考时一定不考书上的,于是乎,很多同学认为这样的复习对高考做题无用。实际上,平时的古文只是一个典范,一百二十个实词和十八虚词可能都包括在课文中,但实际运用时又是另一回事,可大家认为现代人应该说现代话,古文过时了,怎样让同学们觉得古文有用,学好古文有用呢。我教的是文科班,我发现同学们在做政治尤其是历史的时候,经常有一大段的历史材料,而这些材料往往都以简单的古文翻译,曾经有同学拿着历史题来问我材料,为使同学有兴趣,我在课堂上特意挑了一篇历史材料来讲,将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实用词都挑出来一一解释,字的问题突破了,那么文章的内容也懂了,因为材料题往往占十几分,有时看懂一个材料便可提高分数。这样,让同学认为学好古文不仅仅是应对语文考试,在应对别的科目中同样重要,对于古文,也渐渐生出了兴趣。
三、作文是语文的重中之中。
作文体现了同学们运用语文的能力,也是在考试中占分数最多的题目,可是要让同学们对作文充满热情,那实在是太难了。一篇大作文,如果笼统的讲,同学们往往一头雾水,根据我班学生的情况,我决定将作文分段讲,先给段,再写篇,先审是,再给作文的结构。一这样的方式虽然有点繁琐,但是对于写作水平不佳的同学来说很有用,一节课给一个知识点,将作文分解成几个小块,最起码,大家开关会点题,结尾有照应,中间的段落会安排了,虽不敢说时时出现佳作,但是对于写作水平中上的同学来讲,确实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两年过去了,我也带了两届高三,对于复习课,要让同学们充满热情的来学,着实有些困难,虽然曾用过一点点的'小方法,但这远远不够,还不敢说是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可是“学海无涯 ”“教学相长”,我将一直在探索的路上徐行。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9
纵观自己高中以来的语文教学,最感无奈的要数作文批改这一环节了。每次作文课后都是收作文、看作文、下评语、讲评这几个“固定招式”,然后又布置新作文,进入下一轮“固定招式”的批改模式。学生翘首以待,等待自己的作文被老师评定为一个等级或分数;老师看着堆得像小山似的作文本,甭提有多愁心了。而且这种批改模式的最大缺点是耗费人力资源又得不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事倍而功半。
难道就没有一个更好的批改作文的方法了吗?我也试图做过改进,也只是轻批改过程而重讲评过程,即轻对个体作文的批改而重对优秀作文的表扬和差作文的讲评式修改(即讲评时边读边指出问题边修改),还将自己所代两个班级的优秀作文办成“发表园地”展出交流,以“激励优秀带动后进”。这样总可以提高一点效率,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总觉还不如人意。关键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总感到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只有老师“闭门思过”,最后才在讲评时指出学生作文之“过”,学生是否有所感受和领悟,还是未知数。
对这个问题的豁然开朗,还是去年底至今年初的“国培计划”——陕西省农村骨干教师脱产研修期间。主要是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让我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想武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高中语文作文批改要有新突破,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那就是在作文批改中也引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和大胆采取“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促进反思,并鼓励同伴参与到评价之中”的高中语文作文批改新思路。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分好学习小组。一个班分为8个学习小组,每组6—7人,一般按自然组前后一分为二的分法最为简便,也最好操作。教师最好对学生水平心中有数,分组时做到先进和后进搭配。若原班级自然小组中不具备这种条件,语文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需要重新调整。一经分定,至少保持半学期不变。
第二步,进行作文批改教学。又可分两步:
先由学习小组内部交流。利用自习辅导课或作文课,让小组内部围成一圈,每个成员在小组会上轮流念自己的作文,每念完一篇,其他成员可就该篇作文是否达到了这次作文要求展开评价,这篇作文存在哪些问题,应怎样修改等方面充分发表意见,对这篇作文进行一个基本评价,得出是否达到此次作文要求的结论。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评出本组一例最为优秀的作文和最有问题的作文,写出评语,交给老师,进行全班交流。
再由老师对各小组交上来的最优秀作文和最有问题作文进行全班讲评。学生评出的最优秀作文和最有问题作文在此都是相对概念,老师还需要作出基本判断,对所谓最优秀作文还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对最有问题作文同样不能“一棒子打死”,最大限度地指出一个闪光点,哪怕一个好词、好句也好,这是对该生的鼓励,不至于使其对作文丧失信心。然后进行“手术式”修改,并阐明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让同类的“问题作文”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明白: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知道怎样写这类作文了!
第三步,针对作文根基差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先安排其余学生就刚才老师讲评到的问题进行自我修改,然后到作文根基差的同学的小组进行座谈交流。了解该生对此次作文的想法,为什么没有写好的原因,是否有再创作的新思路、新的作文材料,等等。并在这些具体工作的基础上,要求该组成员共同帮助这个基础差的同学,争取每次作文中一点一滴的进步。
第四步,办好“发表园地”。现在网络技术发达,为我们办好“发表园地”提供了有力的网络技术保障。学生们的信息技术课又使他们具备了网上发表的技术能力。可以办一个班级发表园地的博客,由学生写作爱好者当主编,当每次作文教学中确有学生佳作时,教师表扬后可录入该博客,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写作动力和精益求精的写作精神。
当然,上述过程需要教师的充分准备,要提前设置预案,要精心组织,切不可偷懒,随意应付;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尽量和学生一起写写“下水文”。我坚信,只要做到这几点,并持之以恒,班级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只提倡高中作文批改教学进行这种新尝试。这是由高中生生理条件基本成熟的条件决定的,使得他们基本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也是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其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每个高中生的潜能,培养他们在作文评价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批改的全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局面,高中生作文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0
做好初中与高中的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研究两个“课标”,了解衔接工作的任务
初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找出其中的差异,明确各自要求,熟悉各自特点。
从比较中,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但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也可看出其中有些差异环节明显存在“断层”和脱节 。
二、熟悉两种教材,明确衔接工作的重点
种种迹象表明,相当多的学生在升入高中后感到不适应。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存在着衔接不自然的情况,不少学生甚至出现了无法跟班学习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高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基础内容,初中阶段竟没有学或学的不扎实。比如,文言文教学,初中阶段“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高中阶段则“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里所说的“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在初中阶段就基本没有系统学习,更不要说“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了。 所以,只有对初高中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明确初高中两个阶段的教材在培养目标上分布点和差异性,从而初中教学才能做到“顾后”,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做到学习自然衔接。
三、加强知识技能上的衔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良好的文面意识
书写规范,不写错字,不规范的字,强化基本功。
写字对增强学生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也是提高中考、高考成绩的重要手段。字写不好,在中考和高考中就会失分,这是非智力因素失分,就会给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留下遗患,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2、强化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般将语法和修辞等知识列入附录。虽然教学要求是要教学,但由于近几年我们地区中考语文不涉及语法知识,致使初中语文教学淡化语法,高中语文则强调语法知识,特别是学习文言文时,语法知识的残缺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障碍。
对中考不再涉及相关的语法知识 ,比如词语分类、短语结构、复句类型等语法知识,应该予以强化。
3、掌握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
对文言文中的通假现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初中阶段要让学生予以了解,为高中阶段熟练运用打下基础。
4、扩大阅读量。多读书,多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
为了衔接初高中语文阅读,在学生初中阶段要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读书时间。鼓励学生熟读、背诵那些百读不厌,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典范诗文,这样在初高中语文阅读的衔接上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5、培养品读能力。
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即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包括对文章的各种表达手法与写作技巧的辨识、理解、分析、欣赏。如线索,如表现手法中的正面侧面、对比烘托,详写略写,伏笔照应,悬念释念等的赏析,又如体味文章内涵、赏析语言、欣赏文章美点等等。有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较快地适应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1
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对自身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我们教师整理课堂教学,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对我们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实施高效课堂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那么教学反思该记什么呢?以下是高中语文期中教学反思相关内容:
一、记教学中的体会。能够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的、引起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
二、记教学中的失误。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在所难免,关键要看如何对待。如教学内容安排欠妥,教学方法设计不当,教学重点不突出等。这些问题都要我们及时记录下来,并拿出勇气去面对、去解决。要积极从主观上找原因,请同行提意见,采用多种形式取长补短,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前车之鉴。
三、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抓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想办法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课本剧等,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把如何解决学生困惑的方法在课后记录下来,这样做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四、记教学中学生的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通过学生自己切身的感受,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学生的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这样做有助于开阔教学思路,做到教学相长。
五、记教学再设计。教完每节课后,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考虑下次课的教学设计,并及时修订教案,以便使教学更上一层楼。
总之,教学反思是帮助老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办法,它能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常教常新,不断进步,不断提到。
高中语文期中教学反思:
一、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优势所在、存在问题等
本班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字体书写普遍不规范还不工整,上课小动作多。其次是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导致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尤其害怕习作,还没有养成自觉写日记的习惯。特别是作业的完成情况非常不理想,一些不自觉的学生养成了不写作业的现象,尤其是家庭作业。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但阅读感悟能力较差,学生搜集和存贮的好词、佳句、文段较少,能灵活运用所积累材料的学生不是很多。班级凝聚力较差,缺乏学习积极性。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影响,部分学生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拖欠作业、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规范、不懂得学习方法等)和学习上进心不够好。
二、具体改进措施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教师应将学习惯的养成放在首位,始终如一地训练学生: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读书,仔仔细细审题,努力提高作业的准确性。逐步养成严谨、踏实的学习作风。
2、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强化语言积累
多读多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的经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3、注意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教学要注意方法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方法。像如何理解重点词句,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等,都有一个方法的指导问题。要鼓励学生读中生疑,读中质疑,同时要求学生在读中解疑,经过读书——质疑——再读书——解疑的过程,在读中加深体验,深化理解,发展思维,逐渐提高感悟理解能力。学生学得方法,能力得到发展,就会迁移到其它文章的阅读中,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4、加强习作指导,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习作是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事物的感知是轮廓式的,反映在习作上是表达不具体,空洞。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把习作写具体。要注意打开学生的思路,指导学生围绕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选取习作素材,鼓励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获取内容,凸现习作内容的多样化。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2
1、自己没理解的问题,不要提问学生
导课的时候用了李冬梅老师的导课方式,提问学生:信息从哪里来?信息长什么样?信息看得见?摸得着吗?信息究竟是什么?
结果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尤其是在信息看得见?摸得着吗?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解释这个问题,无法判断学生说的是否正确。仔细想一想,这个问题的答案还真不明确。我的第一反映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因为我们就是通过看、听、摸等方式获得信息的。但是,又想到,我们看见的、听见的、摸到的都是信息的载体,而不是信息本身,那么信息是不是有不能看得见摸得着呢?混乱。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求证。
2、及时反思
第一个班级教学时这样问的,结果发现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第二节就没问这个问题,先回避了。第二节引课的时候,直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举例说明。效果明显好于第一节课。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基本说出了信息的含义。而且当时感觉学生回答的非常好,为我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大的铺垫。可惜这个反思写的晚了些,现在想不起来学生是怎么回答的了,否在下次上课时可以利用这个内容来上课了。看来及时记下发现的问题或灵感是非常有必要的,下回一定有了感受马上记下来。
3、如何提问
此外,感觉自己在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上还存在问题,提问了几次,效果都不是很好。除了这样的提问,适合找多少学生回答合适呢?通过这些问题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我觉得提问的目的应该是:1、引发学生的思考。2、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引导,引出信息的定义、并初步引出信息的特征:价值性、依附性等。3、活跃课堂气氛。
下次备课的时候应该把问题设计的目的明确了,否则这个提问对后面教学的作用就不大了。
4、喜欢的故事
学生还是喜欢“海军陆战队野外生存选三个工具”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既能体现信息的价值性、也能帮助学生对“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力的第三类资源”的理解。
感觉剥夺实验对理解信息对人的重要性,和“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力的第三类资源”也有很大作用。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3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综合能力。其中“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高考作文60分的分值在所有的高考学科中是最具分量的,众多的同行削尖了脑袋,希望能够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以期帮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然而现实是许多太想将自己的创作感悟加诸学生身上,却没有意识写作是一件很自由化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观察、思维、想象角度也不一样。因此,每人的风格、特色也就不尽相同,更不存在什么标准规律、标准套路可言。只要能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象到的内容或事情,就是好习作。伟大的作家巴金曾说过:“写作的最高技巧为无技巧。”他特别强调自然抒写,无拘无束,不包含任何虚伪、矫揉和造作的成分。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也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你的方法对你很实用,但把它强加在学生身上,也许就会弄巧成拙。写作要呼唤个性,要自由表达,作文才能够独具一格,放射出自由的光芒,才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就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写作的自由和快乐还给学生。要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
趣与快感,前提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自由写作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的确高考作文是有规定时间的,甚至有时连文体也有限制。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应该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不是我们多做几次定时训练就能完成的。
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语文教师不用将分数常挂心中,现行的高考作文评价标准正愈来愈倾向于对学生心灵的解放。只要我们的学生真正拥有了写作的自由和快乐,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4
一路上充满着思考的语文课改已经在实践中走过了一年,面对课改新形势,作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没有任何理由不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更何况“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是最大的受害者。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今年我担任一五、一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个普通班,一个实验班,两类学生,两套方案,使我感觉重任在肩。在课改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我觉得必须走好三步:
第一步:渗透一个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语文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我常在想:既然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症结究竟在哪里?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
第二步:坚守两块阵地——阅读和写作
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以往,在成绩与排名的压力下,语文也渐渐失去了轻松与活跃的氛围,变得沉重与凝滞;在追求“效率”的名义下,语文删去了活动与场景,只剩下知识与思辨。一位学者言“学好语文一是有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有写日记的习惯。”专家就是不一般,三言两语便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学科本身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讲究“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究竟应该练什么功夫?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然,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真功夫。好多年啦!上海高考就是这样考查学生的,语文试卷只有两个大题,一个大题是阅读部分,另一个大题是作文部分,阅读和作文几乎平分秋色,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为学生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可以促进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灵富裕,热爱祖国语言的人。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能正确欣赏自我的人,成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显而易见,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终身发展益处多多。所以说课改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坚守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
第三步:关注三种习惯——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国外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我觉得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学习的习惯应包括:说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独立阅读和独立写作的习惯等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思考,因为思考了才可能有思想,有了思想才可能有定力,内心才会真正强大起来。看来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思考的习惯也是不言而喻的。“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学科包罗万象,浩瀚无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还必须关注学生积累的习惯。
课改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渗透一个理念、坚守两块阵地、关注三种习惯。这就是我对语文教学的反思。行胜于言,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决心身体力行,矢志不渝,坚决落实到底。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5
新学期伊始,在津南区“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下,我校大刀阔斧的进行了课堂教育改革实践活动,推行“三六”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学案”为载体的富有特色的高效课堂。
对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起初我并非完全接纳,可以用这样一句话说明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心态的变化:在迟疑中不断尝试,在尝试中发现变化,在变化中反思提高。
作为高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起初对“学案”总有几分顾虑。学案该怎样写?复习课的学案该怎样写?在紧张的复习中学案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诸多疑惑存于心中。听过几堂课后,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教学尝试。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从教学方法的斟酌到反馈练习的筛选,在设计学案、实施学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和学生都有了新的变化。
变先讲后练为先学后讲,让学生体验从确实如此到原来如此的心理转变。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交流多了,分组讨论发表各自观点,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思维过程的机会多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分享学习的过程,在主动学习中提高了课堂效益。
在这一过程中我心里对学案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借助学案改进现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学案的落实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
当然,对于语文教学我主张教学模式因文而定,因课而变,因时而改。
例如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学案”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智慧驾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乐于探索;潜心研读,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善于发现,注重总结。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快结束了,反思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作一小结,以鞭策自己更好地迎接新一学期的到来。
针对班级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认为只有语文的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语文教学亦然。
语文教学的脚踏实地还体现在日积月累的坚持性上。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凭小聪明就能学好的科目,必须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我要求每位学生都有一本积累本,坚持积累,争取做到厚积薄发。积累还体现在课外阅读上,争取做到每天阅读一篇课外阅读,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解答试题时能展现出一种从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课下学习的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而现在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学生接触的东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
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5分钟,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而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师要把课堂45分钟用足用好,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老师的本分,老师要对学生负责。
总结自己的课堂问题如下:
1、重感悟,轻分析。
“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学好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品味和感悟。对课文中的精妙的语言,如果教师分析过多,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悟。比如教学《中国的牛》时,我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感悟上,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联想到所学的有关别牛的精神和我们人进行对比,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
2、重精神,轻应用。
语文是鉴赏的,也是人文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奠定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为根本。适量地进行专题训练与辅导是不可少的,但不能仅仅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准绳来进行语文教学,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比如在教学《提醒幸福》时,我在完成了字、词、句的重点教学后,然后又进行了拓展,给学生补充了《我的五样》,让学生从不同的文章中去领会作者。学会欣赏和感悟。
另外,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课本文本内容的讲解,应重视知识的相关拓展和迁移训练,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为新教师,我觉得听课非常重要,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听其他老师的课给了我受用不尽的知识和财富,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听课让我通过认识他人,审视自己,得到了改变和提高。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生就像工厂加工的产品,学生的学习质量决定了一个教师教学行为的成败,体现了一个学校的优劣。学生才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针对语文学科,有不少学生的学习观念仍未改变,认为听与不听一个样,考试即使考不了高分但也不会比别人差多少,带着兴趣学的学生并不多,学习观念的落后与偏颇导致学生阅读量太少,知识面太窄,基础知识相当匮乏,出现许多错别字、错用词语现象,一遇到仿写句子等题就束手无策,作文写作立意不新颖,主题不突出,内容太肤浅,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为老师应负一定的责任,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另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专业水准以及教学艺术,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
总之,教学问题多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但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高中,尤其是高三,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
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 赵秀英
在15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三点: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坚持写教学后记。我这样践行着,且收效颇丰。
一、加强教师的自身素养。
我觉得教语文,学养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只从“术”的方面去研究,不从“学”的方面去积淀,是舍本逐末。你要教学生读,你首先要会读、多读,有深刻的读书感悟;你要教学生写,你首先要爱写、能写,有独到的写作体验;你要教学生说,你首先要勤说、善说,有高超的口语表达才能;你要教学生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你首先要是一个大写的人。因为教语文说到底是教做人。
我们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的气概。语文教师尤其应当如此。一笔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腔与学生融为一体的热情,一颗真挚而善良的心,所有这些,才能构成一位语文教师的神韵。
有的老师上课,心里想的是教学流程、步骤、环节,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后干什么,甚至几分几秒都有“科学”的设定。我觉得这样做就缺失了教学的灵气,教学的本真。我上课心中有路数,但全力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一仰一俯,一眨眼一皱眉,都是他们心声的反映。我就根据学生当时的状态因势 利导,教为学服务,而不是师生被教案牵着走。上课时要做到: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学生,心里装着每一位学生的心。
另外与时俱进,莫被“传统”束缚头脑;科学发展,不为时尚放弃永恒。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还重视“读万卷书,交万名友”。古代有“游学”之举,当代有“留学”之风,我还主张广泛交流。子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诗云:为切为磋为琢为磨。都是讲交流的重要与乐趣。霍懋征老师年逾八旬还去西北讲学,传播经验;魏书生老师做了局长还不放弃教学,他们是真正的事业家。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情,要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教师享受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课堂要有书卷气,要有翰墨香,因为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社会行为。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没有优秀的教师,什么理念、教材、教法、评价都可能会被扭曲、变形、异化。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生力军也是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改的成败在于教师。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朱小蔓教授说:“如果我们教语文知识,不能教出个乐趣来,不能教出个兴趣来,不能教出个迷恋母语的境界来,那他就不是一个高明的教师。”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 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为此,我摸索、总结了几个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一)、巧设导语,诱发兴趣
让语文教学的导入充满诱惑,充满激情。让激情绽放,让诱惑持久,我觉得语文教学的导入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暖余温。兴奋升温,容易调动人的情绪,使兴奋加值。抓住刚刚过去的,但学生仍沉于余味之中的事情,作导入的一个点,既合学生的口味,也有利于展开教学。例如,教《祝福》这课时,刚过了新年,学生还在回味着热闹的新年,脸上洋溢的那份快乐难以掩饰。一上课我就祝福他们,虽然这是迟来的祝福,但他们还是很高兴,趁机我让他们讲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欢乐,探亲访友的快乐,此时他们都乐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过新年时的乐趣,因而他们很快就能放开来讲,很兴奋,这样很快就调动了他们的情绪,也为他们跟文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做对比,为理解文章做了铺垫。
2、及时雨。及时的大雨总能让人心生快意,也让求雨的万物欢喜若狂。我觉得生活中的巧合也是及时雨,虽然巧合不是生活的长青之树,可遇不可求,但它却是那一点灵动的色彩,仅一点灵动,也能闪耀一时。巧合不是偶然,但偶而遇之,及时利用,也能成为课堂的动听音符,利用生活中的巧合,让巧合也成为课堂导入的一员,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学中应该尝试这样的导入。
3、历史风。历史是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待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待在每一寸光阴里。让历史作载体,让历史作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历史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学生脑中再现了历史,既加深了印象,也激活了课堂。善用昨天的历史,也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导入的新意。
总之,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的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导入应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让语文课堂的导入如春天那怒放的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触发兴趣
设置问题,要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本着从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的原则,找准切入口,讲究坡度,愈进愈深,所见愈新愈奇,兴趣亦愈激愈浓。在“启”与“发”、“愤”与“悱”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既求同,又求异,不同意见不同观点之间相互触发,形成一种如切如磋的浓烈的课堂气氛。
(三)、拓宽渠道,巩固兴趣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也是激发兴趣巩固兴趣的阵地之一。学生的求知欲是十分强烈的,他们往往不满足于课本和课堂所得,希望开拓知识面。教师就要及时地保护和培养这种积极性,积极地向课外延伸。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举行读书报告会、故事会;组织指导学生课余创作,提供发表园地;开展语文联谊活动,如猜字谜,记成语,谈楹联,接名句等。这样,就会是学生看到自己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然还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处于高中年龄段的学生最容易接受新奇的东西,而这些又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健康的,这就需要我们因势利导,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面来。加强思想教育,进行健康的心理指导,以及展开上述有意义的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此,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稳定、牢固的学习志趣,对于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坚持写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是下课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是指回顾、反省、检查自己一日之内的所作所为,有无不足之处,以便改正自己的行为。
撰写教学后记,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更为有益。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有些教师的教学后记,在课前就写在了备课笔记上,也有的教师只写几笔,就了事,没有什么东西。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要“精”,即简单扼要。教学后记不是长篇文章,也不是流水账,而是对该课的“实况”的回忆,对课堂上每一环节(如: 教师的示范操作、讲课中的语言、操作要领的叙述、对学生的指导等等),通过表象,找出内在的规律,进行初步归纳和取舍,讲课中“成功”与“失败”扼要记录下来。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言简意赅,即“精”。二要“紧”,即及时。有时课上出现的一些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淡忘。所以最好是在授完课后趁热打铁,及时记下教学过程中的灵感,如果时过境迁,再追补记忆,效果就相差甚远。因为灵感只是一瞬间,情消意散,灵感就不“灵”了。三要“重”,即重点突出。写教学后记,要在课时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在课前备课时要按预先打算进行,在教学上要搞点什么研究探索,事先有个考虑,这样在教学时就会注意,留神在写教学后记时才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对于那些尝试和探索的实验项目,应重点记录,使其成为再实践的第一手材料。四要“全”,即全面。写教学后记,要把内容记录完整。
撰写教学后记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实践证明,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