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检试剂(盒)是生物技术产业的敲门砖(台湾)
快检试剂(盒)是生物技术产业的敲门砖(台湾)
从最简单的验孕、验血型,以至于检测肝炎、艾滋病、癌症,目前几乎所有的医疗诊断都少不了检验试剂。随着现代人对疾病预防监控观念的重视,检验试剂的需求也逐渐扩大。根据经济部统计,全球检验试剂市场规模近200亿美元,且每年以7.4%的稳定成长幅度向上攀升,预计2005年可达320亿美元左右。
比起生技制药,这样的市场当然还是小巫见大巫。但是,高报酬通常意味着高投资、高风险。根据业界估计,平均 一种新药的研发时间需要12年左右。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的分析报告也显示,虽然生技药品公司的平均销售额为检验试剂公司的2.2倍,然而其平均研发 费用却是检验试剂公司的4.5倍。
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所教授何小台就指出,不论是对想转型的传统化学制药公司,或新起步的生技公司而言,生技制药领域需要投注大笔资金、延揽技术人才;即便研发成功,也要历经多年的临床测试才能上市,短期之内很难获利。
何小台认为,以国内尚未成熟的生技研发环境,如果背后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持,想要从事生技制药,恐怕还没开始量产,资金早已烧光。
相较之下,检验试剂的技术门坎较低,研发时间短、投入资金也不需太多,极适合当生技产业的敲门砖,检验试剂界的研发元老之
一、台湾生技副总经理刘涓分析。
就是用行销养研发,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产业合作组郭书祥博士也一语道破。他指出,想抢食生技制药大饼,许多厂商可以用检验试剂的稳定获利,来提供药品研发的庞大经费。市场巨大,强敌环视
检验试剂得以敲开制药大门,还有人才、技术相通的优势。进一步分析,目前市场主流的检验试剂和生技制药,同样应用免疫学 技术,因此两者的研发可以同时进行、相互累积经验。相较之下,传统化学制药公司名称中虽有「制药」两字,应用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化学技术,跨领域难度反而较 高。
挟带上述先天优势,几家检验试剂公司如普生、台湾生技都透露,已经展开各种进军制药的布局行动。
虽然欧美等开发中国家的检验试剂市场已趋近饱和,根据经济部估计,新兴的亚洲市场,却以20%的年成长率迅速兴起。
亚洲市场不但成长快速,而且具有许多区域共通体质、传染病和流行毒品。例如,亚洲人罹患肝炎、鼻咽癌的比率特别高,而安非他命、摇头丸、FM2等禁药也主要在东南亚流行。这些特有疾病或药品的试剂,在欧美较没有市场,相关的医学研究也不够丰富,因此欧美大厂很少生产。例如最常见的血型鉴定试剂,亚洲人也因体质有异,最好使用特殊的试剂,否则血型易遭误判。
看准东南亚市场利基,普生公司长期经营肝炎试剂产品,启翔生技开始生产鼻咽癌检验试剂,刚成立的台湾生技,则试图以研发成熟的药物滥用系列套组进军东南亚,晶宇也在今年以肠病毒试剂风靡本土。
技术门坎不高,是检验试剂产业吸引人之处,也是其残忍之处。虽然市场很大,但场上竞争者众,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很快就会出局。
更严酷的是,这块饼看似不小,却几乎都被进口产品吃掉。根据经济部估计,近年台湾的检验试剂市场产值从5年前的12亿,逐渐成长至2000年的近20亿(预估值);但本土产品产
值却仅占总市场值的1%。在竞争者多、又有国际强敌环俟的市场中,如果练不出一套独门武功,就没有机会存活下来。
综观目前台湾检验试剂主要厂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以检验试剂为本业的厂商;如老字号的普生、永进、长青、珩升行,以及技术移转自生技中心的台 湾生技和启翔。
第二类是以检验试剂为副业的厂商,包括想藉此进军生技产业的传统化学制药厂及新兴生技公司。前者包括永信、生达、台富,主要以技术合作、代 理或代工方式跨足检验试剂市场;后者如华星、晶宇、先进基因,主打的可能是基因新药或基因芯片,试剂只是公司的众多产品之一。
目前检验试剂市场中,虽然每一家几乎都会生产验孕试剂、血型试剂等简易试剂,但在削价竞争下,这些产品几乎没有太大利润。
也因此,各家厂商都使出浑身解数,以各自不同诉求开拓利基市场。老牌的普生生技几乎与各种肝炎试剂画上等号;新公司则分别以肠病毒、鼻咽癌、毒品检测试剂、血糖检测片为各自的主打产品。
几乎每家检验试剂厂商都承认,国内市场不够大、外来竞争又太激烈,外销才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缺乏国际认证是一大难题但外销之路,绝非畅行无阻。
目前世界检验试剂厂商有数百家,但欧美市场主要已被亚培(Abott)、罗氏(Roche)、拜尔(Bayer)、娇生(Johnson & Johnson)等数家大厂瓜分。这些跨国性公司,过去数年间的购并活动不断,持续扩张产品项目,几乎每家的营业额都高达10至50亿美元。
台湾产品之所以无法打入欧美市场,除了大厂卡位造成市场饱和之外,最重要的问题,还是 在于难以取得国际认证标准。
因为台湾尚未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实验室认证标准,无论是品质再好的药品或试剂,也无法通过欧美先进国家严格的上市审查。
无奈的台湾厂商,要不就循启翔的鼻咽癌试剂之例,花钱将产品送至国外认证,要不就只能专攻管制宽松的东南亚市场。
另一个生技产业普遍面对的问题,是一不小心就惹上身的专利官司。刚代表国内检验试剂厂商,结束和美商普司通(PBM)四年多的专利官司缠斗,珩升行生技公司董事长刘永详就大叹生意难做。
刘永详表示,国外大厂的专利保护伞太大太多,台湾厂商的生存空间就被压缩,只能钻别人的缝求生存,他感慨万千。
打不过,就加入对方。许多厂商连研发的时间和金钱都省下了,选择直接与外商合作,对方提供技术,在台制造或销售。例如本土的长青生技,就代理美商普司通的产品长达9年,2000年初更正式结盟,在花莲大规模建厂生产试剂,也不失为另一种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