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由阅读,就没有语文教育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10:2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没有自由阅读,就没有语文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没有自由阅读,就没有语文教育》。

第一篇:没有自由阅读,就没有语文教育

“先把高考对付过去,反正这些书都是你的,将来有的是时间看!”相信有不少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局面:父母一边要求用功读书,一边又对所谓的“课外书”忧心忡忡。对中学生看课外书,家长老师一直纠结困顿,既爱又忧。应试教育面前,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语文,如何面对学生的阅读?倪江在去年底推出的新书《理想语文》中,分享了他对语文的看法与困惑。

倪江,现为杭州外国语学校教务处副主任,一个有着27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对他,金华人可能并不陌生,在2005年转到杭外之前,他一直是金华八中的老师。他的语文课上得好,很受学生欢迎,并曾在媒体上发表了不少文采与思想兼长的影评、语文教学思考类的文章。《理想语文》是倪江的第一本专著,也可以看作是他这么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的探索与反思的结晶。在《理想语文》中,他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教学理想———没有课外阅读,就没有语文教育。

“禁止阅读”要不得

前天,记者电话采访了倪江。他的谈话,首先从“禁止阅读”开始。他坦言,现在的“禁止阅读”,更多的是以教育和功利的名义。连他自己,也曾禁止过学生阅读琼瑶、三毛、金庸、古龙等作家的作品。

这样的“取缔”是对的吗?倪江发现,当学校、老师、家长,乃至学生自己给阅读设了许多“条条框框”时,阅读离自由也就越来越远。学生既没有自由阅读的空间,也没有自由阅读的基本素养。钳制自由带来的是一种惯性,使之对下一代人的教育持续产生影响。语文,是最不应该被一元化的思维框死的。对于阅读,对于写作,出现标准答案,出现主题思想不符合要求而降低得分的事,是“专制”的产物。这样的标准,暴露出的恰巧是教育者的狭隘无知,也很容易钳制孩子们在表达上的多元化。

“阅读什么,怎么读,说到底是个人的天赋权利,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不能够随便剥夺人的基本权利。”倪江认为,只有对阅读保持足够的宽容,才能让这种行为更加接近本质,就像有人质疑杭外图书馆还有玄幻类图书,学校老师对此解释,如果不进,学生们也会想别的办法找来看,倒不如大大方方让他们阅读。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读书时并不喜欢字词句段篇章的题海复习,那样太枯燥乏味,纯粹为应试,并不能满足我们自身的真正兴趣。很多人正是在紧张的高中阶段,开始狂看金庸、琼瑶等人的小说。不少人就是在偷看那些“禁止阅读”的读物时练就了扎实的阅读基本功,为博览群书奠定了基础。

很多语文老师承认,年少轻狂的时候,武侠小说成就了少年的英雄梦想;怀春的多情少女,从琼瑶三毛中获得了对爱情的满足;正是因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少年人才沉迷于异想天开的科学幻想小说。倪江认为,自由阅读,是一种充满发现的快乐,是心灵的一种自我满足,是语文自我建构的最佳方式。现实情况往往事与愿违,特别是到了中学阶段,课外阅读的取舍往往因考试范围而定。把课外阅读变成做题,把课外阅读书目变成强制性,这是语文阅读的万劫不复。

阅读是一场有趣的历险

自由阅读是世界性阅读理念,传统语文教学曾经有过的风景,却是当下语文阅读缺失的理想。解除束缚、释放心灵,是语文重回活力和自由的关键。倪江在书中用到了一个词:阉割。教师阉割了教材,课堂教育阉割了学生的想象,最后,被阉割者又执行了对下一代的阉割。

太多教育者唯知识唯分数论,就看不见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人。不是在清规戒律中臣服,成了唯唯诺诺的顺民,再也没有作为一个人对世界的独立的自由的感知;就是在唯标准答案唯套路中逃离,成了学习的叛逆者,再也不愿从书本学习中获得成长。

“阅读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根本的是对人的思想改造和精神重塑。”倪江告诉记者,语文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有着很大的教学自主权,对教材的使用和课外阅读的引导至关重要。语文的本质和阅读的关联度非常高,光靠教材里的文选或篇目,光靠应试教育的方法,光靠规划性、约束性、功利性很强的所谓“阅读”,形不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达不到语文让人自由、自主、终生学习的能力。

倪江说,语文学习原本就不是短平快的技巧训练班,而是一个悠长的思维训练和人格培养的过程。你没有给那个独特的人存在的空间,给他自由,怎么能够指望培养出独立的有责任的公民?真实的世界原本就是多元的,善恶并存,美丑同炉。我们无法给予别人他们想

要的世界,理想语文,唯一能做的是培养他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生活的能力。一位大哲学家曾经说过,你的语言能够到达的极限,就是你的世界的极限。语文学习自由,就是给生命自由。其实,语文老师能够在课堂上传授的仅仅是一些篇章结构的技巧或者特定的解读,语言的感觉是老师无法传授的,也无法通过整齐划一的教学得到。

语文的学习正如游泳,只有在文字里惊心动魄地“出生入死”,才能体味其中的滋味,也能更加自由地成长。

可是,这样的自由阅读,会不会浪费孩子的宝贵时间?

对此,倪江表示,阅读是一场历险,更是一场对于个体而言意义宏大的自我建构过程。一些看似没用的书,往往是一条神秘而富有诱惑力的隧洞,这要比按照“清规戒律”,在平静的大海上“安全游泳”有趣得多。

所以,在全程掌控的成长里,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成长。理想语文和自由阅读,更像一场语文老师正在实践的“教育革命”。

这是一份太理想主义的书单?

颇具深度的阅读书单

教育的真谛不是强制,而是一种吸引。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往往对书单或者书目有一种抑制不住的热情。但是,我们该给孩子推荐阅读一些什么?倪江老师给出了答案:经典。我们用有限的时间,用足够的耐心,去那些经历过历史和时间考验的文字中,细细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生命需要的东西,便是经典阅读的意义所在。

倪江在书中列出的一份杭外高中学生课外阅读书单和电影分级目录,列出了100多本书、20部深度电影,给人相当的震撼。记者看到,这份读书单中既有北岛《午夜之门》《青灯》,梁文道《常识》,龙应台《目送》,巴金《随想录》等通俗文学作品,也有索尔仁尼琴纪实小说《古拉格群岛》,爱默生《爱默生散文选》,川端康成《花未眠》,奥威尔《1984》《动物庄园》等西方名著,更有罗素《西方哲学史》,赫胥黎《美丽新世界》,哈耶克论著《通往奴役之路》,叔本华《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帕斯卡《思想录》,以及《道德经》《理想国》《乌托邦》《诗经选注》等较艰深的国内外经

典,涉及生命哲学、艺术美学、自由精神、宗教伦理等各种领域。20部电影里,普通级的包括《罗生门》《楚门的世界》《霸王别姬》等,还有针对电影“发烧友”的深度影单,包括《狗镇》《暗恋桃花源》《Hello树先生!》等。

对于这样的书单和电影目录,网上有人高兴得如获至宝,也有很多人对书单的深度广度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一份太理想主义的目录,会给学生负担,怕学生贪多而导致消化不良。但这样一份博约精取的书单,给成长中的阅读人提供了一条可以按图索骥的捷径。倪江说,杭外学生的素质比较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很强。这样的书单,就是方便他们自由选择,这恰巧是对阅读自由的一种尊重。学生在读书观影之后,都有一系列后续活动,如学生间交流,作报告,写心得等,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能量。“书单的广度和深度,或许会让我们产生一种焦虑,但正是因为这份焦虑,给了人保持谦虚、不断努力的动力。阅读有时候就像是人生,巨大的付出和挑战,经历苦闷和痛苦,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内心的成长。这是成长无法回避的必然经历。”

鼓励学生多看好电影

倪江表示,杭外老师一直都有给学生开书单的传统,而且不是胡乱开,人云亦云,推荐书目都是自己读过,电影都是老师事先看过,并有一定感悟的,并且会不断更新。因为他们的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向和领域,如有的擅长古典文学,有的喜欢外国小说。“和阅读相比,影像文学更直观,也有深度。我看电影较多,乐于探索电影艺术。推荐书单里的20部影片,大部分都是我推荐的。”

与一般语文老师不同,倪江似乎特别青睐语文与观影的结合,而且推荐的都是些相对小众的电影。“文学书籍是优质的文字媒介,能提高文学素养,学生常看。但优质的影像媒介,有思想质地、情感质地,学生接触却很少。高中生进入青春期,开始对人生、生活、死亡等有了思考,所以我喜欢推荐一些有哲理的影片,引发学生的哲学思考。”倪江说,电影与文学作品最大的不同,是电影非常快,一般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是浓缩的艺术,其包含的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质量,丝毫不亚于阅读。

经典著作如何阅读,电影如何欣赏?倪江表示,对高中生而言,有的书理解起来会有难度,但他一直鼓励学生不要害怕,我们不过借此明理,借此摆渡自我,借以步向更广阔的人生,“晦涩处姑且放过,有心得处做圈点勾画或者记录之”。然后,你会发现,宏阔的视野给人助益良多,你发现自己不会再被蒙蔽,不会再在洞穴里生存,光明会照亮你的生活。同时,他也告诫学生,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认同而不崇拜,反对而不偏激,学术的种子才可能生根发芽。“新语文”流派

当今社会各界对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一直颇高,也有很多有识之士进行了各种探索与尝试,并出现了不少“新语文”流派,其共同特点是致力于语文课程的生态改良,认为语文课堂的目标是培养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敢于表达的公民。

前不久,杭州新生代语文教师郭初阳,也推出了一本新书《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郭初阳是当今语文教育界的新锐,也曾就职于杭外,他与蔡朝阳、吕栋合称“浙江三教师”。2010年,三人合著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倪江和郭初阳等人都是同道中人,也是熟识的朋友。他的《理想语文》与郭初阳的新书作为同类题材的作品,引起中国教育报的关注。倪江表示,中国教育报前不久策划了他和郭初阳的一个对话,谈教育,谈语文,谈考试,谈阅读„„篇幅大概有5000字,很快将刊发。他的《理想语文》一书,还入选了中国教育报组织的“全国教师喜欢的100本书”。其实,在此之前,倪江的《理想语文》就已经引起不少有影响的媒体的关注和推介,如《新京报》对其作了整版报道。语文,到底该怎么学才有意义?倪江在书中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判断:如果语文和个体的生命成长相联系,如果语文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浸润过程,这样的语文才是真语文。让自己的生命展示在众人面前,这是人活着的最大动力。语文的学习,完全可以为绝大多数生命展示自己提供最大的帮助。这是关系到个体生命的尊严和成长,关系到一个人以怎样的心灵活在世上的一种学习。

第二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听师德报告心得体

石竹小学

何祥红

今天我参加了全市师德报告团巡回演讲的会议现场,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触颇深。来各学校的代表成员作了精彩报告。教师们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些优秀的教师都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把毕生的精神都投入到教学当中,十年如一 日,无怨无悔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他们的身上得到诠释。使入会每一位教师受到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礼。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微小事情的描写,表达了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那么要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呢?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师德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现浅谈如下:

首先,要爱岗敬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 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选择了教育事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热爱教育事业,要像呼秀珍老师一样认真的备好每一 节课,仔细批改每一次作业,认真辅导每一个学生,不敷衍塞责。

其次,要热爱学生。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 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 “教育之 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 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 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 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 教育。

最后,要尊重学生,也就是讲教育艺术。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 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 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 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 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 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 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虽然我们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洒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爱心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第三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观看师德报告有感

闫兴瑞

今天办公室组织看了“先进教师报告会”,每一位老师就是一个故事,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站在代表至高荣誉的主席台上,每当讲到自己的学生时他们的脸上的笑容在轻轻荡漾着,这幸福的洋溢,远远超过与笼罩在身上的光辉。

黄静华这个名字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从教三十多年,当过三十三年班主任。一辈子把心都放在学生身上了。记得她是这样说的,“我上学时有一位好老师,我那时就想我也要当一位好老师,也要让我的孩子幸福。”幸福的体验,杨榜样的力量,深深的感染者学生幼小的心灵。有怎样的教师就有怎样的学生,虽然不是绝对但至少也说明了,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着每个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幸福!”,俯首甘为孺子牛,老师在用生命谱写爱的赞歌。“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这句话就成为黄老师一生工作的箴言。其实我们也是从年幼无知的年龄走过,我们应该能够体验学生们的心理。面对问题学生时,用什么方法解决,既能避免伤到学生的自尊,又能最大限度的纠正学生的错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有时候宽容引起得到的震动,比惩罚更有震撼力。”是的,毕竟学生的心灵是年轻而稚嫩的,我们要小心翼翼的呵护他们,让他们在温暖和阳下成长。老师应该有海纳百川的气量,如果自己是学生,这样换位思考,或许就会有一片海阔天空。

黄老师的一句话还给我很大的启发,“要为学生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土壤。”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即使那些问题学生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对于那些问题学生更不能放任自流。善于发掘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扮演自我。这便是一名老师重大的责任心。

做老师不易,做好老师更不易,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和尊重孩子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任何现代教育手段都代替不了老师作为学生领路人的作用。要让学生爱我们,我们就得爱学生,还是用黄老师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吧:“宽容的力量有时比惩罚来得更震撼。”黄老师是千千万万普通教师中的一员,但是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黄老师是优秀教师的代表,是我们骄傲。在他身上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而且体现了人格的魅力,他的高尚精神和品格,让我们感动,更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黄老师与我们处在同样的环境,为什么他能堂堂正正地做人,脚踏实地地做事,精益求精地向学,积极乐观地生活?就是因为他有一个优秀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道德良知和职业精神。不管社会上赠他以怎样的光环,他首先都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学者,是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我们最应该效法和传承的是他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和甘于寂寞、正道直行的治学精神。

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由此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就高于其它行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集团,它的道德水准高低将与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教师的社会劳动,没有教师道德的高素质,便没有新一代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锻造不朽师魂。

作为刚刚走上教师这个神圣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我深深感觉到了要能为人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完善的人格,首先要作到以下几点:

一、要热爱教师岗位,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教师对教育工作应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把自己毕生精力贡献给人民教育事业。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一职业,只有做到不计名利、乐于献身,才能有所作为。首先,在认识上我们应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其次在实践中,我们更应尽心尽责,乐业爱教,敢于挑战困难。

教师职业并不是赚大钱的职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贫。充分认识自己选择的职业。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社会上种种不良的现象对我们的校园,对学校风气,对师德有不好影响。据《北京日报》报道,一个贫困山区的女孩,家境在当地算可以,却在其班主任的怂恿下向×××一位邮政局长索取助学费,每次得到的钱还要分给老师一半!这则消息让资助”希望工程“的热心人痛心疾首!所以教师除了专业技能和学术品格等方面之外,有德之师首先要遵守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最基本操守,据《南方日报》另一报道:小学教师张举端18年来,为了山区教育事业,为了山里孩子的明天,以强烈的挚情和责任心,坚守在只有他一人的分校,放弃外调机会。在儿子患病期间也没有耽误学生的课程,却耽误了儿子的治疗,以致儿子离开人世。但张举端却表示,对过去18年来为孩子所做的一切不会后悔!同样是山区的教育,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这就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不同所造成的。

二、要有爱心和开朗、乐观的性格

首先必须热爱教师事业,热爱所教学科及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将其当作自己的孩子。一个面目无情、冷若冰霜的教师给学生的印象常是凶恶、冷漠的,学生会惧怕而难以产生敬仰之情。所以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积极的情绪、平易近人的态度、笑容可掬的表情。要善于营造一种和谐、愉快、亲切的气氛。在无形中缩短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一个无爱心、表情僵硬的老师所教的学生也会由于老师的影响而毫无生气,麻木吊滞。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学困生“也不例外。但这些儿童的举止言语常会使教师十分气恼。教师不应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应该有爱心,除了在学习上进行关心与辅导外,要积极挖掘其身上的潜能,善于诱导,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与情感,爱生才是实施教育的基本触发点和着力点。陶行知先生说:“待学生如亲子弟”。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此,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伍为基础。只有这样的爱,才是以德立教。只有以德立教的“爱”,才能爱出师生间的“师生谊”,爱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对学生要有耐心,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常会出现学生调皮捣蛋、恶作剧、逆反对抗、违纪犯规等。这些问题使人气愤、烦躁。这要求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极大的耐心,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与科学的调适方法,避免消极的心理偏激反应。要有正直的人格、人品,弘扬高尚、正义、真善美的价值观念,把正直宽容、不骄不狂视为做人的准则,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理解学生,明察秋毫,公正地解决问题。《河南城市早报》曾报道一篇通讯《只因一件琐事--教师残杀姐弟三学童》:”某小学教师杜石现的妻子在村中开办一私人幼儿园。庄家因儿子入学学费问题与杜家发生争吵。杜石现因此耿耿于怀,趁庄家无大人之时入室将熟睡中的三个孩子疯狂砍打至死!由此看出该教师心胸狭窄,由于一件琐事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偏激反应,进行报复行为。这虽然是个别的例子,但足见作为一名教师,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多么重要。

四、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好榜样。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看在眼里,还会极力模仿。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所以教师必须言行一致,用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学生。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不断要求学生的过程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示范比口头教育更有效。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表榜样,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方能叫学生口服心服。而在这一方面,许多教育前辈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如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创办小庄教学时就与学生共同劳动,一起学习。凡是他要求别人做的,他自己也先做到这一点,故此,他得到学生的崇敬与信服,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师德不仅影响学生期间和今后的生活道路,而且关系于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推进。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不断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精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总而言之,教师作为“人之模范”就要严于要求自己。人们把教师称为灵魂的工程师,称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教师若要无愧于这些称号,就更应该时时注意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

第四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酒馆小学

贺延顺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与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它能撑起一片天空。”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都是教师职业的精髓就是“贡献”和“爱心”,它们勉励着我,使我十二年来一直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学生的一腔真情,默默地耕耘和奉献。

一、理解宽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些。”宽容能触及人的自尊心最敏感的地方,只要学生不是出于恶意,教师谅解他们一时存在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也会使他们深深悔恨,主动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错误。我教过一位学生,成绩一向较差,平时专爱捉弄别人,同学们都很讨厌他。多次教育引导,效果不大理想。有一天中午,他用讲台的粉笔去掷人,我知道后,就罚他买回两盒粉笔,并写检讨书,当他将粉笔和检讨书交给我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不对头的得意神色。我看了检讨书,没问题。最让我欣赏的一句:“我保证以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或者损人不利己的事。”当我打开袋子看到那两盒粉笔,我火冒三尺,粉笔全被人全折断了,小胡竟笑出来,显得更得意了。我压住了怒火,我想以罚代教,不行,我要来个表扬的。我说:“你能买回两盒粉笔,并且保证以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或者损人不利己的事,我感到高兴,不管你买的粉笔质量如何。我欣赏你能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举动。这时他没有笑了,脸红了,很尴尬的样子。第二天,我的桌子又多了两盒完整无缺的粉笔。

二、捕捉“光点”

初中生普遍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但是,一些后进生由于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产生了消极,颓唐的心理倾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索性自我放弃。这时,要是能捕捉他们身上稍纵即逝的闪光点,这将会让他们重新点燃自尊的火种,扬起前进的风帆。本学期,我班有一个姓关的学生,学习懒散,无心向学,成绩差。本学期学校组织篮球队,竟然看上了他,他很乐意参加。我利用一点时间看他打球,当他休息时,我就趁机表扬他:“你们的球赛打得很精彩,你的功劳不少啊。”他听到我的表扬很高兴,下半场打得更卖力。第二天,我在课余时间和他谈心:球队离不开你,因为你肯为球队拼搏;我们的班集体也同样离不开你,因为你是班集体的一员„„最后我还给了香港智慧大师两努的一句名言鼓励他:聪明来自天生,我们没法控制,但努力是能让自己坚强和得到更多的积累机会。从那以后,他特别的关心班集体,同时他学习也认真了,成绩自然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循循善诱

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难免沉渣泛起,而自制能力较弱的中学生极其容易走上邪路。这时,我们做老师的要摸清“病根”,循循善诱,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小余是一个思想较早熟的女孩,从初一开始,就有和男生拥拥搂搂的现象。到了初三,她的行为更“开放”了,我想这样发展下去,问题可真了。于是,我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深入了解——家访。通过多次家访,我弄清了小余的“开放”是受她的表姐影响。她表姐没有读高中,也没有工作,跟着一些社会青年混。而小余经常跟表姐来往,有时还在她家过夜。弄清“病根”之后,我与小余的家长联手,对她进行了“治疗”。首先要求她在家里睡觉,父母做好监督,而我专做她的思想工作。一个星期,我与她四次谈心,谈的内容很多,如:早开的花不结果,嫩树结的果不甜,经常夜不归家,容易发生意外等等。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她渐渐领悟到世间的险恶,从而渐渐减小与表姐联络。她有一点儿进步,我就给予肯定。我经常为她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我让她组织开展一些班的主题会,让她做主持。随着这些健康有益活动的开展,她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就这样,我怀着一片爱心,对她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让她回归正途。

四、抓反复,锲而不舍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况且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去年我担任的班许多男生沉迷网吧。最另我头痛的小俊。他由小被父母宠坏,到初中,父母觉得不对头,想管他已经不受管了,他时常跟社会上的无业青年游玩,上网打机,经常不回家。家长知道后以打骂代教,时间一长,他更逆反。在这样的环境,我没有放弃他,我经常与他谈心,摆明态度,我没有放弃你,你可也不应放弃自己,家人没有放弃你,你不该放弃家人(他是家人领养的),他先是感动,规矩了了一段时间。后来又犯了,我坚持不懈,用真诚去打动他的心,几次我和他家长到机室找他回来,有时我还发动我的朋友去扶他一把,他是在警务区工作的。就这样,我与朋友心平气和地就事论事,使他清楚自己的行为,发展下去就会不堪设想。他终于悬崖勒马了。后来学校发起了“拒绝网吧”的签名活动,我让他第一个上台签名,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之后,他很少到网吧去,人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转变,虽然偶尔重犯,但我反复抓,锲而不舍,他总算以较好的成绩升上高中。

爱是一种高尚的师德,是成功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学生求知进取的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它勉励着我们,为党的教育事业献出我们的一份光和热吧!

第五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自觉学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我们的老师们心怀学生,无私地给予他们温暖的爱,“师德师风建设”将凸现出一道迷人的风景。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爱。有人爱金钱,有人爱地位,有人爱祖国,有人爱人民。教师的爱不同于这些,它是一种职业的爱,特殊的爱。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家,都用自己爱学生的模范行动,为后代留下了师德风范。鲁迅爱自己的学生,为营救被反动派逮捕的学生他愤然辞职。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热爱学生,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实践了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名言。他们用自己的突出成就证明了爱学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有人说:“一分严格之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才能变成甘露”。只有用这含九分感情之蜜的甘露去滋润“幼苗”、“病苗”他们才能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所以,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稚嫩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加倍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爱是教师职业的特有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你是一个教师,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你的学生,否则“教书育人”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教师对学生的爱,来自教师对祖国的希望、人民的重托的深刻理解,是教师在履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一崇高职责时所产生的高尚情操,深蕴着人民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爱,是一种给予,而给予则是教师的天职。”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把学校看作一个池,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水,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对学生的“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作为鱼儿的学生,在无水的池里是无法成长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可以这样说,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共同体现,是教师的美德,是教师的行为准则。

一、首先要尊重全体学生。

教师热爱学生首先是体现在尊重学生上,尊重就是一种爱。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就谈不上爱。尊重学生就要正确对待它们的缺点和错误,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要耐心的帮助,严格的批评,热心的开导。不能使用“心灵的鞭子”。例如:在一次数学课上,我照往常一样,逐个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查完一遍之后,发现又是朱宏辰没有完成,已经连续三次了。前两次,我都对其他孩子说:“事事不过三,我们原谅他,补上就可以了。”可今天,我该怎样处置他呢?我思索着。这时,数学课代表喊了一句:“老师,您已经原谅他两次了!”“事事不过三呀!”不知谁又补了一句。听了这话,我的火直往上撞,真想痛快的向他发一顿火。可又一想,发火又能怎样呢?只能使孩子对自己敬而远之,这样更不利于教育他。我压住了火气,平静的对孩子们说:“不要耽误上课,我还是相信他一定会改的”。朱宏辰的双眼不敢相信的瞪着我。下课后,他主动找我承认了错误,并且告诉我他不完成作业是因为父母都不在家,没有人管他,使他心里难受,不愿学习写作业。经过我一番耐心的开导,他快

乐了许多,并决心改掉这个不完成作业的坏习惯。我想:如果课上,我不分青红皂白的数落他一顿,不仅会伤害他的自尊心,而且也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也可以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爱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心付诸爱,满足了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就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智慧,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加深师生之间的友谊,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依恋感,“亲其师、信其师”进而“乐其师”,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的尊重,接受教师的教育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从而产生最佳的学习效率。

只有这样,教师爱的教育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功,这就是爱的感染作用。反之,如果教师用粗暴专制的教育方法去对待学生,用讽刺挖苦的口吻去数落学生,学生会对教师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还会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还会发展到厌恶老师、厌恶学习、厌恶校园生活,导致自暴自弃,消极无为,不思上进,有的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尊重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学生的心中培养一种爱,需要比培养任何一种名花更多的细心和耐心。教师不仅要爱聪明的、漂亮的、健康的、稳重的、学习好的和家庭富有的学生,教师还要爱迟钝的、残疾的、调皮的、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和家庭贫寒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爱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总之,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成功教育。爱,可以使好的学生更加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也可以使无视纪律的学生产生犯罪感和忏悔感,使他们悬崖勒马,从而产生教育的奇迹。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有爱心,并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位学生,那么,教师就能把握成功教育的真谛。

二、关心学生,给予差生更多的偏爱。

爱学生必然就会关心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体贴关心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爱护它们的身体,指导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所谓偏爱,只是给差生关注多一点而已,情感靠近差生一点而已。相当一部分教师说起优生来,总是津津乐道,如数家珍。而在对待差生,特别是双差生时,他们的态度则截然相反,不是抱怨,就是不问不管。而对这种种现象,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差生真是无可救药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从心理学方面看,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渴望被喜欢、被注意、被关爱。由于教师的所作所为使得其他学生对差生侧目而视,使得差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怎么做得到的总是批评、训斥,甚至嘲笑、讽刺、漫骂„„,干脆将错就错,破罐子破摔,竭尽捣乱之能事,叫你头痛至极。

我们知道,爱优生、好生,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不是困难的事,而要爱那几个为数不多却令人头疼没商量的差生却不是容易的事。但正是这些差生却最需要老师用真心去对待,我们要认识到:差生也是你的学生,你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把这些学生搁在一边,漠不关心,或一味批评、漫骂。不要在有意、无意间让学生觉得你看重这个,忽视那个。每个教师都应该清楚,你的学生,他们每个人都很明白自己在教师心中的位置。我班有位杨晓彤同学,她的学习基础相当差,而且没有养成好习惯。经常不完成作业,她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平常父亲在外做生意,她只和继母及奶奶生活。看到这种情况,我非常着急,在为她补课的同时,还不失时机的对她进行思想教育,不断的鼓励她进步。而且,与其家长取得了联系,共同讨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措施,我们几乎隔两天就通一次电话或见一次面,及时交换意见。每次联系,我都会指出杨晓彤近阶段在知识上存在的问题,让家长有针对性的给与辅导。从而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现在她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此外,我还在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与我更加亲近,更加愿意接受教育。我深知,作为教师,就应该向模范教师丁榕所说:“在传授知识时是老师,应该做到诲人不倦;在交换思想时又是同志,应该做到心心相印;在集体活动时是兄弟姐妹,应该做到亲密无间;在关心同学时

又是母亲。

教师要热情面对全体学生,仅仅不训斥、不指责、不苛求他们,是不够的。必须重视自己的非语言方面的行为在与学生交往中的作用。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会让所有学生感到老师对我很好,老师是喜欢我的。所以我们在对待“差生”问题上应该是另外一种态度: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进行转化教育,不嫌弃、不歧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从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爱是一种纯洁的感情,它不是说教,不是靠强制,更不是利诱培养起来的。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去面对这些差生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像爱优生一样去爱差生就行了。要做得更好一点,那么给予差生多一点的偏爱即可。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吧!素质教育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

三、爱孩子就要理解他们

爱是理解的别名,没有理解就没有爱,只有理解才能爱得更深,由于生理的原因,在行为方式上,学生喜欢高强度、快节奏,喜欢火热的生活,表现的是生龙活虎。而教师往往喜欢踏踏实实,一板一眼,看到学生活蹦乱跳反而嫌他们不老实。如果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学生,保持一颗童心,就不会对学生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此外,要理解学生就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学会“心理换位”。遇事先想假如我是个学生,就能使自己的心与学生贴得更紧。做到“心理换位”就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很多大人不容易理解得也就能理解了。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面对个性各异,千人千面的学生,如何引导他们,积极鼓励他们努力向上,这对教师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

古人说:“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懂得要去关心爱护学生,那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情感动向,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所以教师爱学生也要讲究方法。只要教师采取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而有度,爱而有方的科学方法,就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对学生少警告、多鼓励。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是这样,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总之,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搞好教育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前提。每个教师都应该热爱学生。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气氛,师生间亲密无间,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在于教师是否有与学生讲民主平等、把学生当作朋友的意识。如果不树立这样的观念,还会一味地坚持自己是师长,惟我独尊,自己是金口玉言,只能你听我的。这种家长式的专制教育,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不是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已被认同。那么,首先是作为人的学生,他们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他们也有讲民主、讲平等的热望。所以,建立民主、平等、亲密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爱是教师的天职,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一个有爱心的教师是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假如我们年轻的教师都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年长的教师都把学生视作自己的亲生儿女,那么,我们的学生该是多么的快乐,我们的校园生活该是多么的美好。

热爱学生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人道性所决定的。他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而且包含着对学生的一种深厚人道关怀和期待,反映了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在师生关系上所具有的较高精神境界。关心、爱护学生是一种对学生带有责任感知和对他们成长寄以良好的态度和行为。

教师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学生从整体来说,其心灵是美的,但是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经常发生,调皮、捣蛋的学生大有人在,可见学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对学生的循循

诱导,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教师工作的成就往往间接而滞后,这使教师在短期内很难体验到成就感,教师缺乏成就感,就会怀疑自己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发展,甚至感到自己被埋没,因而产生烦闷和压抑感。如:有的教师把这种消极的情绪带进教室,不能正确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感情冲动,甚至诉诸无力,就会加深师生之间的隔阂,伤害学生的情感和心灵,损害了教师的文明形象和身心健康。这是教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儿童是祖国的明天,是民族昌盛的希望,是历史新的一页。热爱学生也就成了教师热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我们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爱,是教师在履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一崇高职责市所产生的高尚的情操,深蕴着人民教师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教师的工作像蜡烛一样,融化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把人类的智慧之光撒向人间,自己却默默无闻。教师在工作中,需要克服无数的困难,付出无数的精力和心血,这其中既有艰辛的劳动,也有成功的快乐;既有忧愁烦恼,也有欢乐和愉快。我们学校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爱,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我们每一位教师“真实诚恳;没有一点虚假”的爱学生,将教师整个心灵无私地献给每一位儿童。

总之,我们严格要求学生,一定要严格与尊重相结合,尽量多的要求每一个学生,也尽可能的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古语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热爱学生,不只是对学生个人的爱,而且是对祖国繁荣的希望,对人类社会的向往。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真诚的热爱学生,才能有真正的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读《陶行知谈怎么教学》有感

金水区金桥学校段瑞敏

读罢《陶行知谈怎么教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陶行知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陶行知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确实,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促进。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调皮、捣蛋、不守纪律、不爱学习让老师们头痛的学生,被班主任单独安排在教室后面的一个特殊位置。看到这个坐在角落里的小男孩,我抚摸了一下他的头,冲他微笑了一下,孩子开始喜欢上了我,每天都渴望我来上课,成绩也就一天天地好起来。

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如此朴素的心灵对话,竟足以改变他!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自身的情感魅力,是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的,只有我们深深地懂得自己的言行、自己的评价,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我们才会善于把握各种契机,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有益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赞赏的信息、期待的信息„„这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陶行知说:“要相信学生,只有信任人,才能唤起人的自尊。”教师只有相信每一个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地教育学生,鼓励学生,才有可能去发现学生们不同的才能和兴趣,因人而异地指导他们,并为之创造进行各种活动的条件。教师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教育本来就要用爱去浇灌,心与心交融才能回报以真诚。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心全意投入人民教育事业,他当年倡导的教育的国民性、教育的社会性、教育的生活性、教育的全面性、教育的民主性、教育的创新性,与现在的素质教育如出一辙。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对照当前的教育现状,我认为我们迫切需要张扬“人”的个性,以完善教育人、提升人的价值为目的,以“立人”为本,为了一切人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从事的是塑造人心灵 的工作,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有崇高的心理素质。对事业,教师要有无怨无悔的义务感,不为名利所动。工作苦也好,累也好,无怨无悔。这样淡泊明志,教师就会心胸开阔,心境乐观,积极向上。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牢记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导,更要以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培养学生的一颗爱心!

在这绿叶婆娑,风清气爽的季节,我们要牢记“陶行知”这个名字。始终把了解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做到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怀他们,学习上关注他们,身体上关心他们,使全体学生生活在充满爱的

浓浓氛围之中,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增进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雄心。

下载没有自由阅读,就没有语文教育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没有自由阅读,就没有语文教育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张子晴,个性敏感、好胜,可以说是什么事都要追求完美,所以平时学习上比较认真、上进强。特别是学习上对学习的认真、执著。可就是这点也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习霍懋征有感攀枝花市第十九小学郭静红昨天下午在学校进行全体教师培训时,邹书记讲了霍懋征老师的事迹,并观看了霍懋征老师事迹报告会,使我感动不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课堂充满快乐! 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刘伟平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回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是的,茫茫人海,相逢并不容易,今生能为师生,那可是前世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008年4月19日,全国素质教育专家、北京五中张毅副校长及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副处长付宜红博士,在稻庄镇华骜集团会议厅作了两场精彩的报告。我......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说起来,我当老师也有11个年头了。生活中,我不断感受到周围人们对教师这个行业的向往以及对教师本人的尊敬。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让教师这个职业受人尊敬、......

    发言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巴特尔也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不是索取,不是交换,而是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演讲稿

    篇一:师德师风演讲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张雪萍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叫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案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五亩一中 刘月玲 一、案例10年9月,我任教七(1)班,一名男生鲁某,我发现这名学生虽是男孩,却很腼腆,性格也比较孤僻,很少与人交谈、交往,上课也不爱回答问题,对于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