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的经典诗句

时间:2019-05-15 10:0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借景抒情的经典诗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借景抒情的经典诗句》。

第一篇:借景抒情的经典诗句

借景抒情的经典诗句

一、最气势 磅礴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二、最惊心动魄的 诗句: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宿甘露僧舍》

三、最豪放潇洒的 诗句: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苏轼《南堂五首》

四、最得意洋洋的 诗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里云鬓,对镜贴花黄。北 朝乐府民歌《木兰辞》

五、最忧心忡忡的 诗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六、最贫寒清苦的 诗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郑 板桥《送梁上君子》

七、最哀痛悲悼的 诗句: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八、最怀念思恋的 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九、最悲苦行旅的 诗句:寂寞孤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武元衡《宿青阳驿》

十、最凄清冷落的 诗句: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借景抒情的经典诗句二

现在夜已很深,屋子里没有点灯,春风轻轻的从窗外吹进来,送来了满屋花香。

雪,遇到温暖的阳光,当然会溶化,然而,一块千年寒冰却不会溶化,不但不溶化,反而会使阳光变冷,变得黯然失色。

夜更静,静得仿佛可以听见露珠往花瓣上滴落的声音。

一抹朝阳,满地花荫,帘外鸟语啁啾,更显得厅堂分外宁静,三王垂髫童子,正在等着卷帘迎客。

一重又一重竹帘深重,将十丈红尘全都隔绝在帘外,却将深山秋韵全部深深的藏在厅堂中。

有人说柳如丝,有人说柳如雪,不管是如丝如雪,在一般人心目中,柳总是柔的。春夜,春雨,巴山。

这是初夏,阳光灿烂,海水湛蓝,海鸥轻巧地向船桅间滑过,生命是多彩的,(好词好句 www.xiexiebang.com)充满了青春的欢乐。

只不过世上一些最危险,最可怕的事,往往就是隐藏在这平静中的。

竹帘问有燕子盘旋梁上,昔日王谢堂前燕,今日莫非已飞来此家院?案头的钟鼎,莫非是金谷故物?

暴雨就像是个深夜闯入豪门香闺中的浪子,来得突然,去得也快。北望黄河东流去,气宏如斯,无缤纷,却大德,中华儿女流心夹流泪,感不话语,难话别,时值今继,似是情趣亦相逢。才恍然发现繁华似锦的江户城,到了夜里还是难掩虚空。春夜的夜雨总是令人愁,尤其是在暴雨就像是个深夜闯入豪门香闺中的浪子,来得突然,去得也快。

北望黄河东流去,气宏如斯,无缤纷,却大德,中华儿女流心夹流泪,感不话语,难话别,时值今继,似是情趣亦相逢。

才恍然发现繁华似锦的江户城,到了夜里还是难掩虚空。

春夜的夜雨总是令人愁,尤其是在已山,落寞的山岭,倾斜的石径,泼墨般的苔痕。多少前辈名侠的凄惨往事都已被埋葬在苔痕下,多少春花尚未发,就已化作春泥。

风从窗外吹进来,月光从窗外照进来,风和月同样冷。

风声中似乎隐隐有丝竹声传来,衬着瑶碧般的流水声,使这图画般的山谷,看来更平和而安静。

风也是新鲜的,新鲜而芬芳,就仿佛像多情少女的呼吸。

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人,用过多少名词形容“柳”。

可是他来过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已被他滋润,被他改变了。树林中带着初春木叶的清香,风中的寒意,虽更重,但天地间却是和平而宁静的。

蓝的天,归的云,阳光刚刚升起,照在红的花,绿的叶子上,叶子上还带着晶莹、透明的新鲜露珠。

流星刚升起,一弯蛾眉般的下弦月,正挂在远处的树梢。风中还带着花香,景色神秘而美丽。

落日忽然从一片苍茫混沌的云层中露了出来,落日已经红了,很红。

落日最红的时候,就是它即将沉没的时候。人呢?人是否也如此?

没有人,没有声音,红尘中的喧哗和烦恼,似已完全被隔绝在屋门外。

没有雾,淡淡的白云缥缈,看来却像是梦一样。一阵风吹过,苍松间的昏鸦惊起,西天一拣斜阳更淡了。然后暮色就已笼罩大地。月满中天。

秋风中浮动着桂子的清香。桂子的香气之中,却充满了肃杀之意。

群星闪烁,上弦月弯弯的嵌在星空里,枣林里流动着一阵阵清香--并不是枣树的香,是花香。

人游走在景物中,不断找寻自己的面影。

深山里那种总带着几分凄凉的静寂,绝不是红尘中人能想得到的。

虽然有风在吹,吹得树叶飕飕的响,但也只不过使得这寂静更添几分萧索之意。

图画般的山林问,还亮着一点点灯光,映着那一幢幢亭台楼阁,竹篱茅舍,也映着那一道瀑布。

我可以在月落梧桐的清宵独立窗前,欣赏心垂平野,领略如水月色;更可以在风雨淋沥之秋听雨屋檐下;在繁华似锦之春望绿草遍天涯。

第二篇:借景抒情的诗句

篇一:借景抒情的古诗

借景抒情的古诗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轻罗已薄未更衣。

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捣衣声。

玉关情。

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桂魄初生秋露微,银筝夜久殷勤弄,长安一片月,万户秋风吹不尽,总是何日平胡虏,良人江城如画里,山晓人烟寒橘柚,秋色移舟泊烟渚,日暮北山白云里,隐者愁因薄暮起,兴是天边树若荠,江畔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银汉无声转玉盘。

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何处庭前新别离?

没蕃老将上楼时。

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宋】范仲淹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衡阳雁去无留意。

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暮云收尽溢清寒,此生此夜不长好,谁人陇外久征戍?失宠故姬归院夜,照他几许人肠断,碧云天,黄叶地,山映斜阳天接水,黯乡魂,追旅思,夜明月楼高休独倚,塞下秋来风景异,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宋】陆游

兴亭望长安南山

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程颢

空水澄鲜一色秋。

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唐】王维

轻罗已薄未更衣。

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唐】刘禹锡

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唐】刘禹锡

我言秋日胜春朝.

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唐】白居易

又是凉风暮雨天。

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唐】孟浩然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秋到边城角声哀,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秋月》【宋】清溪流过碧山头,隔断红尘三十里,桂魄初生秋露微,银筝夜久殷勤弄,何处秋风至?萧萧自古逢秋悲寂寥,晴空一鹤排云上,不堪红叶青苔地,莫怪独吟秋思苦,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1、《春思》【唐】李白

低绿枝。当君怀归日,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2、《春望》【唐】杜甫

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3、《春宿左省》【唐】杜甫

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24、《春夜喜雨》【唐】杜甫

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相思》【唐】王维

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6、《春晓》【唐】孟浩然

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7、《春思》【唐】皇甫冉

燕草如碧丝,秦桑是妾断肠时。春风国破山河在,城春烽火连三月,家书花隐掖垣暮,啾啾不寝听金钥,因风好雨知时节,当春夜径云俱黑,江船红豆生南国,春来春眠不觉晓,处处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2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2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3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3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3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3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0、《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2、《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体现萧瑟悲凉特点的古诗+诗名+作者

这些全是陆游的诗,他的一般都是比较悲凉的

哀北

太行天下脊,黄河出昆仑。山川形胜地,历世多名臣。哀哉六十年,左衽沦胡尘。抱负虽奇伟,没齿不得伸。老夫实好义,北望常酸辛。何当拥黄旗,径涉白马津? 穷追殄犬羊,旁招出凤麟。努力待传檄,勿谓吴无人!

哀郢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哀郢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艾如张

锦膺绣羽名山鸡,清泉可饮林可栖; 稻粱满野弃不啄,虽有奇祸无阶梯。东村西村烟雨晚,萧艾离离林薄浅; 翩然一下骇机发,汝虽知悔安能免!篇二: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陈子昂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有的表现侠义,有的揭露时弊。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情真语挚,不用雕饰,有淳朴深厚之美,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绝句最高成就。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维五律和五、七绝造诣最高,亦擅其他各体,在唐代诗坛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师法。七古形式整饬,气势流荡。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生前身后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美称。对后人影响巨大。

正是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鸟鸣磵》)“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栾家濑》)以及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2、孟浩然

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

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这里有强烈的生活感。这里“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但是深深融在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的不乏恬淡的艺术美更不乏淳朴的生活美。孟浩然在这里仿佛寻找到了一种皈依的感觉。诗人终于将那政治追求中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全部忘掉了,甚至连那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彻底丢开了。思绪终于舒展了,甚至诗人的举措也都灵活自在了,自然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孟浩然这两句诗里面也有一种极大极深的感情蕴涵着。“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有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厚的同情。这首诗表现最高的玄心,亦表现最大的风流。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达到了无我,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

平淡: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世为豪族,少以侠知名。后入长安游太学。文明初进士及第,拜麟台正字。从征西域,至张掖而返。后转右拾遗。又随军东征契丹,参谋军事。返京后,仍为右拾遗。谏议多不合,因解官还乡。为县令诬陷,入狱,被迫害致死。其为诗力主恢复汉魏风骨,一变初唐浮靡诗风,或讽谏朝政,或感怀身世,落地作金石声。他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

于是,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的诗作也随之兴盛起来,诗人们以歌赞祖国山川壮丽抒发壮志豪情,以描写田园闲适静美表现社会和平安定。由于唐代取士较为重视声名,一部分直接求仕困难的知识分子往往由隐而仕,走所谓的“终南捷径”。他们在隐居生活中,常常临水登山抒怀寄傲,游园写景乐隐怡闲。又加之唐初佛道盛行,文人们或隐遁山水虔诚向佛,或游历山川求仙访道,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因而在盛唐时代产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篇,并形成一个影响很大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中国古代文学 篇三:古诗借景抒情鉴赏

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情关系

一、景、情反衬

情、景反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反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内心的悲苦之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快乐愉悦的心情。

1、以哀景写乐(豪)情

“以哀景写乐”,无论是诗或曲,都较为少见。这大约是因为,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因此,“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月亮和“我”都是一样的孤独寂寞的;“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落日” 比喻自己黄昏晚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某种壮怀、豪气,非要借助哀境的反衬,不足以倍增光彩。

《塞上作》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律诗的前四句,写西汉时的“天之骄子”匈奴,正在白草连天、荒原落日的塞外射猎示威,哀景写得十分凄烈。但下面笔锋一转,别开洞天:“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这后四句,写边防将士的昂扬斗志,风格豪放,气宇沉雄,令人鼓舞,一点也没有愁眉苦脸的样子。但是,这样的豪情正是借助于前面的哀景反衬出来的。

景象愈是凄烈荒凉,愈反衬出百折不回的英雄气魄。若改成丽日晴天,春风和畅,反而衬托不出雄伟博大的气象来。哀景对于反衬某些豪情是有特殊妙用的。

《诗经·采薇》篇中更是有情、景反衬的经典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树枝柔弱随风飘拂的样子。来思:指归来时。思,语末助词。雨雪:下雪。霏霏(fēi):雪下得很大的样子。)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

王夫之认为走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未必正确。这位士卒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心里非常痛苦,当他终于能够结束服役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不只是单纯的高兴,而是百感交集。他希望马上能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而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自己离开家已经很久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一种不胜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时他复杂的感情。

一二句以乐景写哀情,三四句以哀景写乐情,情景强烈冲突,哀乐之情趣,遂更加隽永深远、耐人寻味。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所以,尽管情和景之间的关系有多种形式,但实际上两者是相合为一的,惟其相融相契,才称之为“诗”,才是历代诗家追求的高境界。

2、以乐景写哀情

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如:

《行 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首诗就是运用了这一手法。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这

都是利用好景致与恶心情的矛盾,来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也可以说是以乐写哀。不过白居易的写法直接揭示了乐景写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宫》则是以乐景作比较含蓄的反衬,显得更有余味。

《千秋岁》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后两句状写花影摇曳,莺声间关,形象生动,摹写精当。用“乱”和“碎”来形容花多,同时也传递出词人心绪的纷乱,荡然无绪。可谓以乐景写哀情,给人以凄迷的感受。

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台城》(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 317—589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

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

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

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二、景、情正衬

情、景正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正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快乐愉悦的心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之情。

1、以哀景写哀情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妙合无垠”。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速。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宗元的这首《偶题》,是一首物我双会情境交融的作品。诗人创作此诗时,他身为逐客,远在异乡,独立庭院,百感丛集。诗人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 篇四: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如下面这首唐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有人评论这首孟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谒(求荐之意)之痕”。那么,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荐之意表达出来的?

这首干谒诗(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飞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是把眼中景与胸中情结合得极好的范例。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绮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情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如下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联下句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

(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着自我作答。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

(3)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最后一联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诗歌鉴赏十二讲:借景抒情诗的延伸阅读——中考诗歌鉴赏题考查内容

一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内容

诗歌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把握。

二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篇五:古诗借景抒情上课用

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情关系

一、景、情反衬

情、景反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反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内心的悲苦之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快乐愉悦的心情。

1、以哀景写乐(豪)情

“以哀景写乐”,无论是诗或曲,都较为少见。这大约是因为,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因此,“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存)老马,不必取长途。①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变通的读书人,这里是诗人的自称,含有自嘲之意。是说自己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却仍然没有摆脱贫穷的下场;也有自负的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样的忧黎民之人已经不多了。

②这句为倒装句,应是“共片云在远天,与孤月同长夜”。

③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病欲苏:病都要好了。苏:苏活。

④存:留养。老马:诗人自比。

【译文】

我漂泊在江汉一带,思念故土却不能归,在茫茫天地之间,我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看着远浮天边的片云和孤悬暗夜的明月,我仿佛与云共远、与月同孤。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月亮和“我”都是一样的孤独寂寞的;“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落日” 比喻自己黄昏晚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译文】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雪花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枕着马鞍入眠,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所以,尽管情和景之间的关系有多种形式,但实际上两者是相合为一的,惟其相融相契,才称之为“诗”,才是历代诗家追求的高境界。

2、以乐景写哀情

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

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如:

《行 宫》元稹

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逾:更加、更多。欲:好像。燃:燃烧。过:过去。何:什么。译文: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要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家?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二、景、情正衬

情、景正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正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快乐愉悦的心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之情。

1、以哀景写哀情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⑴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⑵幢幢(chuáng):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译文】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你被贬官九江。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妙合无垠”。

第三篇:借景抒情诗

一、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注释:(1)、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年(732)春天,诗人是时客居洛阳。(2)、汉代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二、瑶瑟怨①

(唐)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②,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③,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释]①这是写女子别离悲怨的诗。②冰簟:喻竹席之凉。③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内。

1、古人对此诗这样评说:通篇布景,只“

”三字露怨意。

2、诗中“梦不成”之后所见的是什么?所闻的是什么?所感的又是什么?

三、月夜①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注释]①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

1、从视角看,诗的前二句是写

,寥廓天宇,月色空明;后二句是写俯视。

2、诗歌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请举例说明。

3、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答:

四、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五、春夜别友人①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②,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注释]:①这是一首送别诗。②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协调来比拟情意深厚的意思。(1)首联描绘了一个别宴将尽、朋友即将分手的场景,其中“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心情?

(2)试分析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的表达效果。

六、宿王昌龄隐居①(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②,西山鸾鹤群③。[注释] ①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②谢时:辞去世俗累。③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群:与„„为伍。⑴作者用“

”为喻,点明了王昌龄隐逸者的身份。⑵题目中的“宿”与诗中的“宿”意思一样吗?请作简单分析。

⑶有人认为“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一联可见作者炼字功夫之深,请你选择其中一组词语作分析。

七、溪居①(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②,幸此南夷谪③。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④。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⑤。[注释]①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②簪组:这里

是做官的意思。③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④夜榜:夜航。⑤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1、作者居处冉溪之畔的原因是:“

。”

2、清朝沈德潜评说柳宗元虽连遭厄运被贬“困厄之境”,但是仍旧抒发“清夷淡泊之音”。此诗“不怨而怨,怨而不怨”,一个“

”字隐含作者对待贬官的牢骚之意。

第四篇: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1、看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

2、看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3、看景情之间的关系。(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即诗中的“景”是为情服务的,写景实际就是为了抒情,所以我们要领会诗人在景中蕴藏的丰富情感。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三,分析写作技巧,领会修辞手法

1、观察角度:远、近、高、低、俯、仰;

2、描写方法:绘形、绘声、绘色;视觉、听觉、触觉。

3、描写技巧:A动静结合B虚实相生C对比反衬D以乐景写哀情

4、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想象等。

5、炼字:释字——代入语境(分析手法)——概括作用——析感情

炼字题如何设问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1)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找字)在诗中分别是“呜咽”“阴冷”之意。(释字义)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描景象)“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点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点作用)体现出了他的恬静心境。(析情感)

四、对诗歌意境以及情感的考察: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变式提问]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心绪)?

[术语储备] 思想感情:迷茫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思乡怀旧欢乐仰慕愤激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意境用语:雄浑壮丽、开阔苍凉、高远辽阔、雄伟壮阔、高旷壮阔、雄浑苍茫、深远

//幽清明净、和谐静谧、恬静自然、虚幻飘渺、安谧闲静、幽静深寂、恬静优美、朦胧、空寂、寂静

//凄清暗淡、萧条惨淡、孤独凄凉、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寒、荒凉、冷寂、肃穆、沉郁忧愁

//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清新明丽、清远含蓄//繁华、热闹、高亢、雄奇瑰丽、富丽堂皇、慷慨激昂、华美壮丽

五、方法指点:

1、概括画面(意象、意境)+分述意象+分析感情。

2、解答此类题型可分三步: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绘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即情与景的关系)

六、高考示例: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总)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分)

七、表达技巧分类:

1、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仰;描写内容:视听嗅触感;描写方法:正侧面、虚实、动静、点面、白描、工笔(细节)、色彩

2、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寓情于事、用典抒情)

3、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衬托、渲染、烘托、象征、悬念、对比、用典、照应、抑扬、动静、虚实、从对方落笔(对写)、托物言志、赋比兴等等。

4、修辞:比喻、对比、拟任、对偶、借代、双关、互文、反复、设问、反问、铺排、通感

第五篇:借景抒情一段话

(杜骏盈)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考得很不好。走在放学的路上,天色灰蒙蒙阴森森的,太阳早已不知躲到哪里去了,空气中夹杂着尘土的气息,让人感觉有些透不过气来。书包似乎越来越重,像一座小山压在背上,脚步不自觉地重了。我无精打采、百无聊赖地一路上踢着一块黑不溜秋的小石子,小石子“呱啦”、“呱啦”地低吟着,犹如乌鸦嘶哑的哀号声。我多么希望吹来一阵清爽的风将阴森的天气带走,让温暖的阳光重回大地啊!

下载借景抒情的经典诗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借景抒情的经典诗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借景抒情作文

    借景抒情作文800字一:岁寒三友 世人独爱那坚毅不拔的青松,傲雪挺立的梅花和宁折不屈的竹,爱它们与众不同的风姿,更爱其所特有的高雅品格。我也喜欢“岁寒三友”,喜欢它们的形态......

    借景抒情作文教案

    借景抒情作文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2、 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 3、 掌握借景抒情作文的一些具体方法 二、 教学重点;......

    借景抒情作文教案

    借景抒情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一些修辞手法来使写景文章更优美。 2、学会积累并创造出一些属于你自己的个性语句,比如用一些新鲜准确的动词?? 3、学会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而且两......

    借景抒情初三作文

    借景抒情初三作文1 零落的银杏我家有一棵树,一棵银杏树。那树既不开花,又不结果。也就像是在做一个自我循环一样,长出它青翠的嫩叶;落下它枯黄的成叶,像一张卡了带的唱片,年复一......

    借景抒情的古诗

    借景抒情的古诗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桂魄......

    借景抒情的句子

    借景抒情的句子 暴雨就像是个深夜闯入豪门香闺中的浪子,来得突然,去得也快。 北望黄河东流去,气宏如斯,无缤纷,却大德,中华儿女流心夹流泪,感不话语,难话别,时值今继,似是情......

    借景抒情诗范文

    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借景抒情的段落

    篇一:借景抒情段落 借景抒情 春之韵曲,不是疾风骤雨,却能润泽万物;不是骄阳炽烈,却能解冻生命;不是夏花灿烂,却能撒播希望。春的轻拂,好像母亲的叮咛,柔软而温馨,熨熨帖帖地流进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