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八周国旗下讲话稿
第八周国旗下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多读书 读好书 会读书”。俗话说的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而所谓的耕耘,就是平时的读书积累。书的益处数不胜数,因读书成名的伟人更是不胜枚举。因此,在这个充满书香的校园倡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一、多读书。
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要读各方面的书,不能只看一种,这样,才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让脑袋网罗天下知识,就可以“下笔如有神”了。另外,旧书也要多读,“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二、读好书。
读书要读对我们有帮助的书,不读无害、无益、无聊的“三无”书籍。好书能陶冶人的性情和高尚的情操,而“三无”书只会腐化我们的心灵,玷污我们的思想;好书会让我们终生铭记,引导我们走向辉煌,“三无书”看完后笑一笑就忘了,甚至会让我们步入黑暗的深渊,越陷越深。所以,读书要读好书,唯有好书能帮助我们突破重重阻碍,越走越远。
三、会读书。
读书是门艺术,得到智慧的方法,会读书是不二法门。在读书时,我们要把好词好句或者某方面的好段落记在本子上,从而记在心里,成为一生的财富,最好还要写下读书心得和读后感,让知识慢慢堆积成一座大山。掌握这门艺术,可以充实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的心灵快乐的散步,到了写作或考试时,就能笔走龙蛇。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要说:“活到老,读到老。”有人把书比作高尚的人,有人把书比作进步的阶梯,而我要把书比作一艘快艇,带着我们进入知识的海洋里,尽情欢唱。
站在这里,我想对我们同学们大声高呼:今天,书让我们敲开智慧的大门,明天,书将为我们插上翅膀,冲向蓝天,越飞越高,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谢谢!
2013年10月21日
第二篇:国旗下讲话稿第八周
国旗下讲话稿
第八周主题:学会关心
生活并不像作家形容的那样绚烂多姿,也不如小夜曲那样欢快而有韵味。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我们常常会抱怨别人不关心自己,不体谅自己的难处。比如你向妈妈要钱买一件时髦的衣服而妈妈不同意时,你总会埋怨妈妈太小气,使自己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潇洒走一回;当你失意、心情不好而好友没有安慰你时,你总会抱怨好友不重视你,不能及时送上他的关心。可是,你想过没有,别人也同样有他的难处和苦衷,你关心、体谅过吗?
社会是由我们每一个个体共同组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关心的需要,于是我们呼吁理解万岁!我们高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可惜我们很多人在呼吁理解的同时,忘记了别人也与自己一样,渴望爱、渴望理解、渴望关心。于是便出现了那么多不必要的抱怨和不满意:政治课不生动,电视剧不好看,车站太脏,马路太挤,东西太贵,教育太死板,高考太紧张……所有的一切,我们除了感到不满意之外,还应该想一想,很多事情要做好都是不容易的,做事的人都各有各的难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体会一下别人的难处、关心一下别人的感受,那么这个世界将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纠纷。
当我们向妈妈伸手要钱时,应该想一想,妈妈也不容易,她要安排一家人的生活,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每一分钱都有它的用处,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妈妈也有她的难处;当我们失意而得不到好友的安慰时,我们应该想一想,未必是她对我不关心,或许是她也遇到不顺心的事,也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安慰……只要我们能时时这样反思、这样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能体谅别人的难处和体会别人的感受,我们便会变得平和而宽容,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会关心别人、懂得体贴别人。在我们步入社会后,就能更好地与别人配合、协作,而这种能力在现代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最伟大的哲人孔子奉行一生的处世原则;“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是刘备在《诫子书》中对刘禅的谆谆教导。这些都是最富有人生指导意义的经验之谈,是值得我们煅铸自己、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最后,我想忠告大家一句:你想要别人关心你吗?那么请你先学会关心别人。
第三篇:第八周国旗下讲话稿
小学国旗下讲话稿
值周教师:
第八
周 2014年4月 14 日 主题:《讲文明、懂礼仪、讲学习、树新风》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讲文明、懂礼仪、讲学习、树新风。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西方也有谚语:“礼仪是通行四方的推荐书。”讲文明,懂礼仪,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创建文明、礼貌、和谐的校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则。其实文明很简单,它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长辈时的一句真诚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礼貌直接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影响到人际交往和社会风气的好坏,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礼仪是一门学问,在家庭、学校和各类公共场所,礼仪无处不在。就个人礼仪来说,表现在举止文明、动作优雅、表情自然、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许多方面。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
讲文明,懂礼仪,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要文明用语,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在校园中,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请教问题说谢谢;爱护校园环境,爱护花草树木;桌椅摆放整齐,上下楼梯讲究秩序,这都是有礼貌的表现。
礼貌显魅力,礼仪展风采。让我们做讲文明、懂礼仪的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建文明校园!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第八周国旗下讲话稿
同学们:
三月,是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百花盛开、欣欣向荣的美好季节,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人们把许多节日或者纪念日都放在了三月,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12日:中国植树节,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气象
日。我们走进三月,也就走进了三月的每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又是什么纪念日?今天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安全防范知识匮乏,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为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降低少年儿童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三月最后一个周的星期一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其目的是为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降低少年儿童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从1996年起,今年已经是第16个年头了,“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尊重交通信号,珍视生命安全
说到交通安全,是一个沉重而又永恒的话题,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均超过10万人,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打个比方,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生车轮,每一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围绕“尊重交通信号,珍视生命安全”这一主题,学校向全体师生再次发出倡议:
1、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密切注意机动车的行驶情况,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3、当我们穿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
5、放学后不要在校门口因等人而堵塞交通,有家长接送的同学,要告诉家长尽量不要把车停在校门附近而影响同学们进出,停车时离校门要远一些。
同时我再次重申学校其它的几项安全规定:1禁止到校的同学未经老师的同意走出校门。
2、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走,不拥挤,不推撞,不在各楼层走廊追逐、奔跑、打闹,避免碰撞和不安全事故发生。
3、课间不要做危险动作和游戏。
4、上课期间,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或其他户外活动,要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程,严禁擅自行动,防止各种妨害安全的问题发生。
在此,希望各班级利用班会时间给学生继续深入加强安全教育尤其是交通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谢谢
第五篇:第八周国旗下讲话稿
第八周国旗下讲话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不知不觉,时间的日历已来到10月18日,第八周了,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播种习惯,收获人生》。
曾有一家世界著名的新闻媒体采访了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影响他们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小时候学校老师告诉自己不乱吃零食,饭前要洗手,手帕要叠整齐,做事要有条理……”科学家们出人意料的回答,讲明了良好的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呢?老师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良好的品德习惯:爱护公物;乐于助人;讲文明,有礼貌;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规等。
二、良好的健康习惯: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讲究卫生,衣着整洁;坚持锻炼;爱护环境卫生等。
三、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家里能够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校积极参加各项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当然,我们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复习旧课,预习新课的习惯
复习旧课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预习新课可以大致了解第二天老师要讲的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疑问有针对性的听课,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眼神与你们交流。因此,每个人上课时都要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所以,我们上课时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主动参与、大胆发言。
3、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的习惯
我们在听课或完成作业时,一定要独立思考,有问题尽量自己动脑解决,而不依赖他人。
4、不懂要问的习惯
在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的习惯”的基础上,碰到实在不懂做的题目要敢于提问,不要不好意思,一定要让问题“不过夜”。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时代是我们为以后打基础的阶段,也是习惯养成阶段。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你将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第八周国旗下讲话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是祖国栋梁成长的地方,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净土。作为我们老师和学生,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学习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我们不能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敷衍而行或轻视懈怠。请记住:关注细节,生活无小事。所有成功者,无不是从小事做起,无不是关注自己身边的每一个细节。让我们看看,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有好多好多的小事,你做到了吗?比如:踏着朝阳迈进学校,你是否见到了纸屑、果皮、食品袋,捡一捡呢?课间十分钟,你是否做到了不追逐打闹,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道靠右行呢?你,爱护公用设施、关爱生命、团结同学、礼貌待人、乐于助人、认真听讲了吗?踏着夕阳,你是否想过我今天收获了多少,有什么快乐吗?等等。这些小小事都需要我们具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支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一种自动自发的责任心,一种没有任何借口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成功,才会胜利,才会成为强者,才会屹立于不败之地。
同学们,让我们关注好细节,从小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