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能说服老板的企业文化
建立能说服老板的企业文化
在一次参访企业的行程中,有位企业老板对于底下员工处理顾客抱怨的反应不甚满意,并认为在这方面损失了很多有形无形的成本,故希望邀我去讲授:“如何说服顾客”。我听了,就跟他说,与其讲“如何说服顾客”,不如先谈“如何说服老板”!
他一听,就不解地问:为什么要讲这个,这跟顾客服务有什么关系?这不是让我无法领导吗?
我回说:不!“如何说服老板”反而是建立顾客至上,增加企业获利的第一步,也是提高领导能力的关键!因为要“说服”别人前,自己先要懂得听与接纳意见。很多意见都是产品开发的点子,如果你一心想说服或许就容易沦为辩论,反而就听不到真正有益的观点。
我在加拿大GE公司工作时,GE正在建设某核电厂的主要设备。当会议中我看到这个提案时,我便觉得它某个设备的设计违反物理学原理,在制作过程中会发生问题,便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但是总工程师Chief Engineer认为这不会发生问题,而试验产品已送检测通过,因此会议便通过了规划案。基于我的经验和专业良知,我实在感觉不安,但是总工程师的态度如此坚决,我觉得也很难说服他。最后我做了一个决定:运用我自己的权限,请我部门内人员进行改变设计和样品并进行相关实验,以备当原设计发生问题时的替代品。
后来确实有问题,电力公司拒绝接受原来设计,而交货期紧迫。我跟大家报告我正在进行的计划,并告知这一两天就会有结果。隔天,总工程师跟我说,他的仿真实验失败了,询问我的计划进行的如何?恰巧我的部属打电话给我,告知我主导的实验已经成功。总工程师站起来,诚挚地握着我的手说:“祝贺你”以后,每当有重要的设计案,大家都会先问问我的意见当做参考之用。
所以,要如何建立能说服老板的企业文化呢?我建议领导者应鼓励员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自己的专业权力;二是不要怕得罪人而失去自己专业判断的勇气,不要怕自己人微言轻而羞于开口;三是以谦虚的态度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四是要以公司及顾客为主的思维就会成功。
第二篇:老板与企业文化
老板与企业文化
有人说,企业文化即是“老板文化”,因为从根本上说,企业文化总是反映了某个企业老板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不论这个老板是私有企业的真老板还是国有企业的假老板。科学与否颇有争议,但有一点是无可辩驳置疑的,老板必须当好企业文化建设推动者这一角色。
一、老板必须善于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从实践中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理念,或者说是价值观体系。这理念不仅要具有时代的特色、行业的特色,更要求带有企业的特色和企业家的个性,因而它不能从书本上抄来,它只能从企业自己的实践,从企业家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
根据某些研究者的观察,任何价值观体系最初总是由某一个人提出来的,是由他(或她)经过自省提供出思想的素材,经某一班子从文字上进行推敲润色,最后才定稿。
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八万员工,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全体起立,齐声朗诵公司的“七精神”,即“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礼貌谦虚,顺应时势,感恩戴德”。这“七精神”构成一种独特的价值观体系。“工业报国”是就公司与国家的关系而言,强调发展工业,是为了振兴国家;“光明正大”是就公司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强调公司在与社会各界的交往中,光明磊落,真诚守信;“团结一致”是就公司中员工之间的关系而言,强调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奋斗向上”强调的是对事业的开拓精神;“礼貌谦虚”强调的是对顾客的服务精神;“顺应时势”强调的是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精神;“感恩戴德”强调的是员工对公司的忠诚。
而这样一个价值观体系是由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提出后,以理念的形式,注入到每个成员的精神中,使大家愿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当这家企业还是一个街道弄堂小厂的时候,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制定了公司的纲领:“努力为社会生活之改善提高以及世界文化之进步作出贡献”,“生产广泛需要的贵重生活物资,要象管理中心流水线一样,源源供应于世,以消除贫困,带来繁荣”。正是这一纲领的延伸和发展,逐步形成上述的“七精神”。
我国创建于1874年的杭州胡庆余堂药店,其所以能经百年而盛名不衰,与其独特的经营观念有关。其营业厅高悬的“戒欺”横匾,明确写着“药业关系生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这正是胡庆余堂在行业中争雄的诀窍,也是该企业从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因而带有企业创始人的个人色彩。
二、老板要身体力行,忠实地严守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老板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老板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他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老板确定了价值观体系之后,可以通过象征性行为、语言、故
事等各种方式表示出自己对价值观体系始终如一的关注,从而使广大员工也跟着来关注价值观体系的实现。
其一 是通过象征性的行为。如,特里·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合著的《公司文化》一书中就讲到了通用电气公司现任董事长的一个故事:那时候杰克·韦尔奇还是一个集团的主管经理。他为了表示出对解决外购成本过高的问题的关注,在办公室里装了一台特别电话,号码不对外公开,专供集团内全体采购代理商使用。只要某个采购人员从供应商那里争得了价格上的让步,就可以直接给韦尔奇打电话。无论韦尔奇当时正在干什么,是谈一笔上百万美元的业务还是同秘书聊天,他一定会停下手头的事情去接电话,并且说道,“这真是太棒了,大好消息;你把每吨钢材的价格压下来两角五分!”然后,他马上就坐下来起草给这位采购人员的祝贺信。韦尔奇的这种象征性做法不仅使他自己成了英雄也使每一位采购代理商成了不同于一般人的英雄。
有人谈到象征在管理中的作用时指出,每一个使用象征手法的行动既是他们本身又是一出小戏,在这个意义上说,领导也是戏剧艺术家。
其二 是要天天讲,时时讲。老板要抓住价值观体系,全神贯注,始终不渝。如斯堪的那维亚航空公司的简·卡尔岑以服务作为经营的宗旨,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机会反复强调服务。你从来听不见他谈论飞机,他总是谈论乘客。他非常注意用词:斯堪的那维亚航空公司不再是“以资产为中心的企业”,而是“以服务为中心的企业”,不再是“技术型或经济效益型公司”而是“市场型公司”。
其三 是利用提升晋级这种“未被充分认识”的管理工具。老板最关注什么,最明确最清楚的信号就是提升,尤其是在发生变革的时刻更是这样。通过提升,大家最清楚地了解到你所坚持的价值准则和优先顺序。
其四 是利用故事和范例。事实证明,人类的推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范例故事,而不是大量资料数据。下面的事例足以说明:有一次,雷·克罗克访问温尼佩格的麦克唐纳特许快餐店,他发现了一只苍蝇,仅仅是一只苍蝇,可是它破坏了“质量、服务、清洁和实惠”的原则。两星期后,温尼佩格的那位快餐店老板的特许代理权被吊销了。在这件事流传开之后,绝大多数麦克唐纳快餐店都拼命消灭苍蝇,他们想出各种近乎神奇的办法保持餐厅里没有苍蝇,一只也没有。这就是范例和故事的效用。
三、“老板”要敢于扬弃旧文化,发展新文化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一种企业文化形成时,它反映了企业成员的动机和想象,随后建立起来的有关制度和工作程序,提供了这个企业获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但是,这种文化是以开始的条件为基础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原有的企业文化就可能会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这时,老板们就要及时地予以发展和完善,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完全扬弃旧文化,重新创造新的企业文化。但由于价值观念的更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要尽量避免完全重建,最好是逐步发展和完善。老板们要积极推动变革。他们可以通过推行参与管理、加强信息沟通等方式来加速企业成员观念的转变过程。当然,必要时也可以采取强制性措施来推行变革,这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程度。如果外部环境变动剧烈,企业成员一时又难以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在这种应急情况下,企业领导也可以强行变革,以保证企业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赢得优势》一书中提到这么一个例子:科宁玻璃公司多年以来一直是以装饰玻璃为主要产品的。可是这个市场已开始萎缩了。正在这时阿瑟·霍顿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他想把科宁公司变成一个高技术型公司。他采取了什么办法呢?他来到成品库房,那里装满了科宁公司有史以来生产出的最漂亮的玻璃制品(可是都是些滞销积压产品)。他带着一把大铁榔头亲手把价值几百万美元的成品打成粉碎,他的目的是让大家都清楚他要改弦更张,弃旧图新。他果然成功了。
管理故事:左手和右手
一只蚊子小心翼翼地飞到某人的左手上,环顾四周,确信没有危险了,于是就咬了下去。左手感觉到强烈的疼痛和奇痒,难以忍受,于是对右手说:“兄弟,看在我们是邻居的份儿上,你帮帮我,把叮在我身上的蚊子打死吧。”右手漫不经心地朝左手看了一眼,说:“那不行,你知道我打死一只蚊子要花费我多大的力气吗?反正我没让蚊子叮,我才不管呢。”这番对话被蚊子听到了,喜出望外,肆无忌惮地吸着左手的鲜血,直到小肚子被撑得鼓鼓的才满意地飞走了。
不一会儿,这只蚊子感觉又有些饿了,飞了回来,这次它叮在了右手上,右手感到一阵的疼痛,接着奇痒难忍,一看,原来是蚊子正在叮咬自己,抬头看了一下左手,真想请他帮忙把这只讨厌的蚊子打死,可是一想到刚才对待左手的态度,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但是疼痛和奇痒令右手实在无法忍受了,终于厚着脸皮,对左手说:“老兄,你看现在这只蚊子在叮我,我刚才真的是没有感觉到这么难受,求你帮帮我,打死它吧,刚才是我对不住你。”左手一笑,说道:“那不行,你知道我打死一只蚊子要花费多大的力气吗?反正现在蚊子也没叮我。”右手只好尴尬地笑了笑,叹了一口气,独自忍受着蚊子给自己带来的痛苦。这只蚊子听到这里,高兴地手舞足蹈,吃得津津有味,然后非常满意地“嗡嗡嗡”唱起了歌。
寓言点评:
右手不帮左手,是因为当时蚊子没有叮咬自己;后来,左手不帮右手,是因为左手在报复刚才右手生硬的态度。当蚊子遇到这么一对儿不互相协作的伙伴时,今后是不会再饿肚皮了。
管理启示:
企业中,员工的分工大多数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没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企业是一个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单凭一个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互相配合是快速高效完成任务的重要前提。这就为管理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创造团队氛围,如何能让自己的下属互相帮助?
作为管理者,应该做到以下五点。
一、让所有员工感到企业就是他们的家。
管理者要为员工树立“企业就是每一个员工的家”的概念,如:经常组织员工出外活动、为每一位员工过次有意义的生日聚会和及时了解员工的困难予以帮助等等来增加员工的福利待遇,让员工充分体会到“家”的氛围,认为自己的努力是在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自己的同事就是这个家中的兄弟姐妹,这样才能增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凝聚力。
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人与人相处,难免要发生问题,作为主管,必须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不要让问题的矛盾日以积累,达到难以调和的地步。发现问题后要能立即解决,需要与员工面对面的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沟通能力是衡量企业领导者的一个重要标准。
掌握沟通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要恰到好处。要在员工矛盾刚发生不久但未升级的时候,这需要管理者日常的细心观察了。
三、经常作自我反省。
领导,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也是团队的一个分子,其行为直接影响到员工对团队的认知,从而影响到员工的行为。所以,管理者经常思考自己的行为对整个团队中所产生的影响是大有裨益的。经常做自我反省则有利于决策的制定的准确性,也能更好地带动团队成员来完成任务。
四、不断地给下属灌输团队理念。
多给员工创造培训机会,不断地灌输团队理念,让员工在思想上存在团结协作的概念,有利于日后一旦出现问题后沟通时能够顺利进行。
灌输团队理念,要对员工经常,不定时地说教。比如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小事,可以加以引申,说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员工感性的认知,从而更容易接受。
五、不搞有损团队利益的个人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一个企业衡量员工工作成绩的一把尺子,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所搞的绩效考核造成员工之间的互相排斥,相互攻击,这样的绩效考核还是不要的好。
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建设好的,需要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逐步地加强员工的团队意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使团队内部员工之间的矛盾
第三篇:老板与企业文化
老板与企业文化
有人说,企业文化即是“老板文化”,因为从根本上说,企业文化总是反映了某个企业老板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不论这个老板是私有企业的真老板还是国有企业的假老板。科学与否颇有争议,但有一点是无可辩驳置疑的,老板必须当好企业文化建设推动者这一角色。
一、老板必须善于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从实践中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理念,或者说是价值观体系。这理念不仅要具有时代的特色、行业的特色,更要求带有企业的特色和企业家的个性,因而它不能从书本上抄来,它只能从企业自己的实践,从企业家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
根据某些研究者的观察,任何价值观体系最初总是由某一个人提出来的,是由他(或她)经过自省提供出思想的素材,经某一班子从文字上进行推敲润色,最后才定稿。
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八万员工,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全体起立,齐声朗诵公司的“七精神”,即“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礼貌谦虚,顺应时势,感恩戴德”。这“七精神”构成一种独特的价值观体系。“工业报国”是就公司与国家的关系而言,强调发展工业,是为了振兴国家;“光明正大”是就公司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强调公司在与社会各界的交往中,光明磊落,真诚守信;“团结一致”是就公司中员工之间的关系而言,强调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奋斗向上”强调的是对事业的开拓精神;“礼貌谦虚”强调的是对顾客的服务精神;“顺应时势”强调的是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精神;“感恩戴德”强调的是员工对公司的忠诚。
而这样一个价值观体系是由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提出后,以理念的形式,注入到每个成员的精神中,使大家愿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当这家企业还是一个街道弄堂小厂的时候,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制定了公司的纲领:“努力为社会生活之改善提高以及世界文化之进步作出贡献”,“生产广泛需要的贵重生活物资,要象管理中心流水线一样,源源供应于世,以消除贫困,带来繁荣”。正是这一纲领的延伸和发展,逐步形成上述的“七精神”。
我国创建于1874年的杭州胡庆余堂药店,其所以能经百年而盛名不衰,与其独特的经营观念有关。其营业厅高悬的“戒欺”横匾,明确写着“药业关系生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这正是胡庆余堂在行业中争雄的诀窍,也是该企业从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因而带有企业创始人的个人色彩。
二、老板要身体力行,忠实地严守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老板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老板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他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老板确定了价值观体系之后,可以通过象征性行为、语言、故事等各种方式表示出自己对价值观体系始终如一的关注,从而使广大员工也跟着来关注价值观体系的实现。
其一是通过象征性的行为。如,特里·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合著的《公司文化》一书中就讲到了通用电气公司现任董事长的一个故事:那时候杰克·韦尔奇还是一个集团的主管经理。他为了表示出对解决外购成本过高的问题的关注,在办公室里装了一台特别电话,号码不对外公开,专供集团内全体采购代理商使用。只要某个采购人员从供应商那里争得了价格上的让步,就可以直接给韦尔奇打电话。无论韦尔奇当时正在干什么,是谈一笔上百万美元的业务还是同秘书聊天,他一定会停下手头的事情去接电话,并且说道,“这真是太棒了,大好消息;你把每吨钢材的价格压下来两角五分!”然后,他马上就坐下来起草给这位采购人员的祝贺信。韦尔奇的这种象征性做法不仅使他自己成了英雄也使每一位采购代理商成了不同于一般人的英雄。
有人谈到象征在管理中的作用时指出,每一个使用象征手法的行动既是他们本身又是一出小戏,在这个意义上说,领导也是戏剧艺术家。
其二是要天天讲,时时讲。老板要抓住价值观体系,全神贯注,始终不渝。如斯堪的那维亚航空公司的简·卡尔岑以服务作为经营的宗旨,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机会反复强调服务。你从来听不见他谈论飞机,他总是谈论乘客。他非常注意用词:斯堪的那维亚航空公司不再是“以资产为中心的企业”,而是“以服务为中心的企业”,不再是“技术型或经济效益型公司”而是“市场型公司”。
其三是利用提升晋级这种“未被充分认识”的管理工具。老板最关注什么,最明确最清楚的信号就是提升,尤其是在发生变革的时刻更是这样。通过提升,大家最清楚地了解到你所坚持的价值准则和优先顺序。
其四是利用故事和范例。事实证明,人类的推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范例故事,而不是大量资料数据。下面的事例足以说明:有一次,雷·克罗克访问温尼佩格的麦克唐纳特许快餐店,他发现了一只苍蝇,仅仅是一只苍蝇,可是它破坏了“质量、服务、清洁和实惠”的原则。两星期后,温尼佩格的那位快餐店老板的特许代理权被吊销了。在这件事流传开之后,绝大多数麦克唐纳快餐店都拼命消灭苍蝇,他们想出各种近乎神奇的办法保持餐厅里没有苍蝇,一只也没有。这就是范例和故事的效用。
三、“老板”要敢于扬弃旧文化,发展新文化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一种企业文化形成时,它反映了企业成员的动机和想象,随后建立起来的有关制度和工作程序,提供了这个企业获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但是,这种文化是以开始的条件为基础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原有的企业文化就可能会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这时,老板们就要及时地予以发展和完善,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完全扬弃旧文化,重新创造新的企业文化。但由于价值观念的更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要尽量避免完全重建,最好是逐步发展和完善。老板们要积极推动变革。他们可以通过推行参与管理、加强信息沟通等方式来加速企业成员观念的转变过程。当然,必要时也可以采取强制性措施来推行变革,这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程度。如果外部环境变动剧烈,企业成员一时又难以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在这种应急情况下,企业领导也可以强行变革,以保证企业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赢得优势》一书中提到这么一个例子:科宁玻璃公司多年以来一直是以装饰玻璃为主要产品的。可是这个市场已开始萎缩了。正在这时阿瑟·霍顿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他想把科宁公司变成一个高技术型公司。他采取了什么办法呢?他来到成品库房,那里装满了科宁公司有史以来生产出的最漂亮的玻璃制品(可是都是些滞销积压产品)。他带着一把大铁榔头亲手把价值几百万美元的成品打成粉碎,他的目的是让大家都清楚他要改弦更张,弃旧图新。他果然成功了。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四篇: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
考试形式:写作小论文
题目: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关系探讨 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与推荐的参考书籍、杂志、网络上的有关内容。
2、根据课堂讲授与其他资料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3、结合企业文化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你了解的其他企业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
4、结构要清晰,有一定的逻辑性。
5、借鉴的材料一定要为自己的观点服务。注意用借鉴的材料来进行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
6、用的观点与材料一定要注明出处。并注意与自己的观点的联系。对直接引文,加脚注;对非直接引文,以请用参考资料的形式注明。
7、正文前应列出。提纲(题目、标题、主要论点、主要论据)。至少应覆盖三层标题,对对策建议、解决办法等还应在相应标题下列出。
8、正文的字数不少于3000。
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关系探讨
【标题】
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关系探讨 【主要论点】
企业文化不等同于老板文化 【主要论据】
1.企业文化发源于老板文化
2.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老板文化有待于发展成为成熟的企业文化 3.在企业成熟期,企业文化将取代老板文化,成为企业的灵魂
【正文】
企业的成长过程是许多对立事物不断较量的历史,例如独裁与分权、保守与冒进、一元与多元。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发展就是一部斗争史。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是企业内部相关各种力量不断斗争的结果,其中老板文化曾经是企业文化最亲密战友,而后又变成最顽固的敌人。
所谓企业文化,是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企业共同遵照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所谓老板文化,是企业创造者个人经营企业的文化理念、经营思路、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
企业文化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它是企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老板文化是企业原创者个人经营企业的文化理念、经营思路、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形成与企业原创者的文化理念是紧密相连的。
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了吗?我认为不是。
一、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差异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包括企业的信仰、观念、态度、工作方式、工作氛围和工作行为等。企业文化的形成有赖于社会整体文化的特质和要求,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某些基本因素。而突出管理思想则是企业文化区别于一般“文化现象”的本质特性。老板文化则是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现象,是企业管理者的人格、创新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及其所信奉的管理观念和方式、管理规律、管理规范等的综合体,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由上述定义可见,研究企业文化,必须重视老板文化。老板文化是影响企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企业文化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体系,其中老板的创新精神和非凡才能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
二、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关系
1、老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有人问张瑞敏,在海尔文化的形成和建设中他担当了什么角色?张瑞敏回答说他担当了两个角色:一个是设计师,一个是牧师。也就是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家要设计企业文化的主导思想和建设方案;当然,还要对所提倡的文化精神进行大力的宣传、鼓动和灌输。张瑞敏喜欢研究毛泽东,钻研老子、孔子和孙子,同时善于借鉴西方优秀企业家的管理智慧,在不断的学习与感悟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文化。譬如他的“激活休克鱼”思想、“赛马不相马”思想、“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思想等,都独具一格。正是张瑞敏在海尔发展过程运筹帷幄的思想谋略,指引着海尔健康强劲的发展。
1.企业文化发源于老板文化
当今中国小企业的原创者(老板),大多白手起家,运用个人的经营理念和人格魅力,敏锐地抓住了市场的机遇,创立了企业。他们创造一个企业的过程就如同一位母亲孕育抚养一个生命,从无到有、从幼小到壮大。他们对自己的企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的人生思想、经营理念、文化价值观与他们的企业溶为一体,渗透到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在这一阶段,老板文化就是企业文化的全部。但是,这一阶段的企业文化是不健全不完备的。对于“企业是什么?企业要做什么?企业要成为什么?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这些问题,老板文化并不能完全解释和回答。企业内部也没有建立一套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企业缺乏长期战略计划和品牌,而老板文化成为支撑整个企业运作的灵魂。
例如,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是佛教信徒,在松下公司创办之初,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洋溢着浓厚的佛教文化。松下幸之助先生把佛教思想贯穿于他的企业经营之中,他认为:佛教可以拯救人类心灵,让人类有救世的大慈大悲之心。消除贫困就是人类的事业,而生产就是企业的使命。此时松下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松下幸之助先生的佛教文化。松下公司的管理层用佛的诚心来领导、指引员工;每年的新年在佛堂里祈祷企业这一年的五谷丰登、祈祷佛祖保佑企业、员工一切顺利,这种修佛的思想被应用到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角落。而松下公司的员工也用佛教的忠诚来对待企业,心甘情愿地拼命工作,创造了松下公司的奇迹。
2.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老板文化有待于发展成为成熟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企业创业初期,企业原创者(老板)的经营思想、文化理念、经营思路、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以及随后建立起来的有关制度和工作程序,提供了这个企业获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但是,这种老板文化是以企业创业的条件为基础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老板文化必然会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如果继续用老板文化来规范和指导企业,必将导致企业的停滞不前甚至衰亡。因此,在企业发展壮大阶段,需要企业扬弃旧的老板文化,重塑健康完备的企业文化。
同样以松下公司为例,松下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发现单纯的佛教精神无法管理一个规模巨大的现代企业,松下幸之助先生果断地扬弃了旧的老板文化,把不和适宜的地方剔除,重新增加了新的内涵,使松下公司的老板文化发展成为成熟完整的企业文化。
松下幸之助先生强化了企业命运共同体建设,让公司所有的人员朗诵本公司的“纲领、信条、七大精神”,并在一起唱公司歌曲。同时,把培养人才作为重点,强调将普通人培训为有才能的人,松下幸之助有一段精彩的话:“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器产品。”他还注重不断丰富企业口号的内容,使员工新鲜感,这样更易于自觉接受。每年年终时,松下公司自上而下动员员工提出下一年的行动口号,然后汇集起来,由公司宣传部口号委员会挑选、审查,最后报总经理批准、公布。公司有总口号,各事业部、分厂有各自独特的口号。一旦口号提出,全公司都在这一口号下行动,使得全体员工形成了一致的奋斗目标、行为方式和道德观。
3.在企业成熟期,企业文化将取代老板文化,成为企业的灵魂
在企业创立初期,老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全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老板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存,老板文化通过扬弃有待于发展成为企业文化;在企业的成熟期,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吸收了老板文化中所有的积极因素,抛弃了老板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成份,此时的老板文化已经不复存在,企业文化成为了企业内部唯一的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20世纪30年代,成熟的松下文化基本建立起来了,松下幸之助先生的文化理念渗透到松下的企业文化之中,其积极成分构成了松下文化的骨架,同时又有许多新的理念融入其中,共同构筑了松下文化的精髓——顺应同化、团结合作、追求进步、促进社会大众福利。此时松下公司的老板文化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成熟完善的松下企业文化。
可见,企业家总是处于企业核心的地位,这决定了其个人意志、精神、道德、风格等文化因素在企业中备受瞩目,更易于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和传播,并形成自觉追随,以至于企业的最高目标和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的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都深深地打上了企业家的个人烙印。
2、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的延伸和发展。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家从老板文化出发,在企业管理中不断地从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创新发展更高层次的文化,并以其指导企业管理的文化现象。最开始的海尔并没有今天“追求卓越,敬业报国”的宏大精神,而是面对内部管理松弛的现状,为求企业的生存而挣扎。张瑞敏通过“砸冰箱”事件使海尔职工树立起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观念,以此为开端狠抓管理制度建设和产品质量控制,使海尔迈上了飞速发展之路。可见,老板文化和企业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何实现老板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结合及相互促进,建立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应成为企业家们在管理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当然,目标的达成,要靠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第五篇: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
■本报记者李琳
“企业文化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体现?”、“企业文化是不是老板文化?”、“科龙几度易主,如何维护人才队伍的稳定?”、“中小企业、转制企业如何建立企业文化?”近日在我市举行的“企业文化与人才发展”论坛,近300名五区企业家对3位优秀本土企业的操盘手——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行政总裁周山林,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彭玉冰,佛山市国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余彬海,频频“发难”。面对连珠炮似的问题,3位嘉宾睿智、灵活“接招”。
员工可随时约见企业总裁
“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庄子这句话意味颇深。若“天下”是看似虚无的企业文化,那么“鸟雀”则是企业求索的人才。
“企业文化是可以触摸的。”周山林表示,在民营企业群体中,联邦较早地建立了成熟的企业文化,对外,要让客户满意;对内,尊重每个员工的价值。“员工可以随时约见任何一位总裁。”周山林表示只有看得见的企业文化,才是真实的文化。
周山林说,企业文化还体现在对员工的关爱上。多年来,联邦从来没有拖欠过员工的工资或者降低工资标准,并一直保持工资在行业中等偏高的收入水平,设立了工人工资最低保障线。他们奖励员工长期为企业服务,比如说每年公司周年庆时,都会奖励为企业服务10年以上的员工,并给他们颁发的奖状上写明“只要没有重大过错,在其法定工作年限内不许解聘该员工”……
成熟企业应构建共性文化
众所周知,海尔文化离不开张瑞敏、TCL文化离不开李东生、联想文化离不开柳传志、搜狐文化离不开张朝阳、蒙牛文化离不开牛根生……那么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吗?佛山的企业主们疑惑了。换了4次老板的科龙,怎么会在动荡中没有一名科级干部离开呢?
场上最尖锐的提问,“献给”了来自科龙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总监彭玉冰先生。彭玉冰解释,企业文化分两类:个性文化和共性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创始人强大的影响,个性文化会受到企业家的影响,而更多成熟的公司会呈现一种共性文化。
今年海信入主科龙前的动荡中,科龙人才流失率为零。这就证明,大股东的变化并没有影响人才队伍的稳定。彭玉冰建议,科龙强调共性文化的建设走了3年,成熟的公司一定要建立固定的、呈共性的文化体系。
中小企业要建立“和合”文化
佛山中小企业多,转制企业也不在少数,如何在转制企业中建立企业文化,中小企业有没有必要打造企业文化也是最多企业家关心的“疑点”。
国星光电副总经理余彬海表示,当初选择国星光电就是看中这间转制公司企业文化的魅力,领导赋予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希望。他说,建立企业文化是“尝试”的过程,而转制企业尤其要以“和、合”为重。第一个“和”是和谐,第二个“合”是合作。在国星光电,很多老员工不因改制而下岗,他们还每年选十名职工,实行“货币分房”政策。
余彬海说,不论企业大小,企业文化都有必要建立,关键在于找到合适发展、看得见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