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100年来中国话剧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示热烈祝贺,向为中国话剧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艺术家致以崇高敬意,向广大话剧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向关心和支持话剧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向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和“文化部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称号的同志表示热烈祝贺!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表达了广大话剧工作者对话剧事业的热爱,对中国话剧在新世纪新阶段取得更大辉煌的信心,听了很受启发,很受鼓舞。中国话剧有着光荣的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1907年,由中国戏剧工作者自编自演的五幕新剧《黑奴吁天录》的上演,标志着中国话剧的诞生。从那一刻起,中国话剧就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近代文化启蒙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话剧成为反帝反封建,警醒国民意识,激励民族斗志的战斗号角。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峥嵘岁月里,进步话剧工作者深入农村、工矿、学校、街头,深入炮火纷飞的战场,创作和演出了一大批具有革命性和战斗性的话剧作品,为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正确指引下,广大话剧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得到极大迸发,创作了一批讴歌新时代、赞美新生活的优秀作品,塑造了许多生动感人的舞台形象,为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话剧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在变革中发展,涌现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天,历经百年沧桑的中国话剧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谱写更加灿烂的篇章。
100年来,中国话剧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光辉历程,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重要艺术品种;100年来,中国话剧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一部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已成为中国文艺宝库中耀眼的明珠;100年来,中国话剧顺应时代、贴近现实、关注民生,发挥了教育人民、启迪民智、鼓舞斗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中国话剧取得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文艺事业正确领导的生动体现。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对话剧艺术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给予多方面的实际支持,为话剧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话剧取得的成就,凝聚着无数话剧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100年来,一代又一代话剧工作者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吹响时代进步的号角,不懈追求,勇攀高峰,创造了中国话剧艺术的辉煌业绩。实践证明,中国话剧工作者队伍是一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队伍,是一支富于进取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
中国话剧100年的光辉历程昭示我们:一切进步的文学艺术,一切有作为的文艺家,总是心系祖国和人民,顺应时代要求,关注现实生活,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讴歌伟大时代的进程中铸就伟大的作品。这是中国话剧10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话剧在新世纪新阶段取得更大成就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话剧事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和人民群众火热的现实生活,为话剧的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话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各种艺术门类和艺术品种的蓬勃发展,为丰富话剧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有益借鉴;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增强话剧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为话剧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化底蕴,新世纪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举,为话剧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中国话剧前途光明、前景广阔,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特别是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群众获取精神文化产品的渠道日益多样,这对话剧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使话剧面临新的挑战。如何紧跟时代步伐,顺应社会变革,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话剧事业的繁荣发展,是广大话剧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肩负的庄严使命。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牢固树立改革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和强烈的事业心,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开创中国话剧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下面,我就进一步推动话剧事业的繁荣发展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第一,进一步推动话剧事业的繁荣发展,一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话剧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作出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创作思想,热情歌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入反映当今时代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唱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讴歌真善美,展现人间真情,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为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进一步推动话剧事业的繁荣发展,一定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国话剧在新世纪新阶段繁荣发展的根本途径。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一切形式的文学艺术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当今时代,包括话剧在内的所有文学艺术,都要把今天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作为自己的立根之本;把今天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奋斗历程,作为自己创作的不竭源泉;把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新生活的人民群众,作为自己表现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努力创作深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力的当代题材作品,为引导生活、纯洁心灵、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力量。这应成为当代中国文艺自觉肩负的神圣使命,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实现艺术价值的最高追求。广大话剧工作者要自觉树立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坚持深入社会实践和群众日常生活,从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中,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激发灵感,挖掘素材,提炼主题,把精力和智慧集中到创作现实题材上来,在时代的进步中展现才华,在国家的发展中成就事业。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心声,汲取群众智慧,运用群众语言,不断改进和丰富表演手段,提高表演水平。要鼓励各级话剧院团深入农村、社区、校园、企业、军营进行演出,把话剧表演的舞台搭建在人民群众中间,在贴近群众的过程中拓展话剧繁荣发展的广阔空间。
第三,进一步推动话剧事业的繁荣发展,一定要继承优良传统、勇于开拓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是推动中国话剧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世界各国话剧艺术的优秀成果,广泛吸取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使中国话剧更具民族风格、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要适应时代变化,遵循艺术规律,积极推进话剧理论、表现形式、美学思想、艺术手法、舞美设计等方面的创新,为话剧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要积极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改进舞台、灯光、布景设计,增强话剧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要树立强烈的精品意识,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艺术品格,在推动话剧创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精品力作,不断增强话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四,进一步推动话剧事业的繁荣发展,一定要深化改革,创造有利于话剧事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发展话剧事业的强大动力。要切实增强改革的紧迫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化话剧院团的体制和机制改革,积极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广大话剧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话剧院团的关系,改进国家扶持方式,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为话剧的繁荣发展创造良好体制环境。要鼓励和推动话剧院团进一步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在与群众和市场的结合中增强活力、发展壮大。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话剧院团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促进话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第五,进一步推动话剧事业的繁荣发展,一定要大力培养优秀人才,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话剧事业的良好氛围。实现中国话剧事业的繁荣发展,关键在人才。要高度重视话剧人才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德艺双馨、成就突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名编剧、名导演、名演员等话剧艺术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话剧事业发展的新需要,着力培养一批懂艺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为话剧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
人才保证。广大话剧工作者要认真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职责,弘扬老一辈话剧艺术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潜心创作,精心排演,为人民群众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要重视支持话剧事业的发展,密切同广大话剧工作者的联系,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的创作和生活,尊重艺术规律,尊重话剧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为他们多办实事好事,为话剧事业的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积极支持和引导戏剧家协会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联系广大话剧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同志们、朋友们,回顾过去,中国话剧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洗礼,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中国话剧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着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再创辉煌的历史重任。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职责,不辱使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推动中国话剧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在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 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费孝通同志亲属,同志们:
今天,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代表民盟江苏省委参加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回顾他的奋斗历程,缅怀他的光辉业绩,追思他的崇高风范。
费老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一位卓越领导人,是民盟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民主同盟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光荣历程。早在青年时期,费老就追随前辈加入了民盟,和共产党人站在一起,在民主革命时期共同经受了严峻的政治考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同经历了历史的曲折,最终一起走上坦途,共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连续担任两届民盟中央主席期间,费老从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出发,一再强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他说:“民盟的责任就是要协助共产党把中国的事情做好。”这看似非常质朴的语言却把民主党派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表达得既贴切又透彻。他胸怀全局,脚踏实地,倡导全盟为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并身体力行,率领全盟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他领导完成的一系列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和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
定,也大大地提高了民盟的政治声望和社会影响。费老从民盟的领导岗位退下来后说:“现在我年纪大了,但是仍然愿意在党的领导、帮助下,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服务。”费老勇于实践、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及非凡的学识和智慧、气度和魄力,深深地教育和激励着广大盟员。费老为民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以有费老这样的领军人物而感到自豪。
费老出生于江苏吴江,他的一生都和江苏有着密切联系,并始终情系家乡,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江苏民盟作为他家乡的党派组织更是长期受益于他的关心和指导。全省许多民盟组织就是在费老的直接关心或者是在费老的影响下才得以成立和发展的。至今,费老在江苏民盟的讲话或题词依然在广大盟员中传颂,影响深远。改革开放初期,江苏民盟正处于恢复重建的状态,为了更好地把握新时期民盟发展的方向,盟省委曾多次邀请费老到家乡指导工作。尽管很忙,但是只要行程允许,费老总是会欣然接受邀请,有时还会主动预约时间。1981年10月,费老因国家的需要计划三访江村。来江苏之前,他就通过电话和盟省委约好“要和民盟的同志见见面”。到南京时,盟省委正好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费老应邀在会上给大家做了精彩的报告。费老一贯用非常平实明白的话语来讲富有远见的深刻道理。在报告中,他高瞻远瞩地指出,教育是现代化的基础,中小学的教育尤其重要。他说我们民盟虽然以高教为重点,但人数还是中小学教师多,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做好中学的业务交流工作,一级帮一级,为国家筹备力量。这些话,今天看来依然对江苏民盟的参政议政工作有着很好 的指导意义。巧合的是,为了记录农村发展变化,费老从那一年开始在江村(吴江的开弦弓村)设立了长期调查基地。从此,费老先后二十多次访问江村,在见证江村巨大变迁的同时,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建设、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费老在担任民盟中央主席期间,提出了著名的“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工作方针,对民盟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江苏民盟骄傲的是,费老这一工作方针的提出和江苏有着非常紧密的历史渊源。费老是1987年当选为民盟中央主席的。上任伊始,他就开始思考新时期民盟工作方向和路径的问题。他认为民盟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力求务实,切忌空谈。在费老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影响下,民盟各级组织都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服务社会的新途径新方式。1987年末,民盟徐州市委向中共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由民盟组织专家研究徐州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建议得到采纳后,民盟徐州市委立即开始组建规划模型组,并在盟省委的帮助下,聘请了民盟中央副主席钱伟长、冯之浚担任高级顾问。模型组利用业余时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报告《徐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模型》。报告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肯定,切实为徐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89年11月8日,民盟中央为了总结经验,特地在徐州召开了民盟区域规划和咨询工作经验交流会。费老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讲话中,首次提出民盟的工作是要为经济建设多做实事、多做好事的主张。这一主张,很快在各级盟组织和全体盟员中得到广泛响应。江苏民盟遵循费老这一思想,积极参政议政,努力为社会服务,各项工作一直走
在全国民盟省级组织前列。从最初的讲学办学到智力支边、科技咨询,再到现在的发言提案、专题论坛等多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得到了包括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民盟中央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费老不仅对江苏,对民盟,而且对中国知识分子而言都是一座精神上的富矿,值得广大盟员和知识分子去解读和学习。我加入民盟不久,费老就不再担任民盟中央主席了,但是很荣幸地拜见过他,聆听过他的教诲,至今印象深刻,受益良多。至今,费老已经离去5年,但是他那慈祥和蔼的音容笑貌依然令人难以忘怀。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纪念费老的座谈会,就是要以实际行动深切悼念和缅怀费老光辉的一生,继承费老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的光荣传统,学习发扬费老为民族解放、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执著追求、不懈奋斗的高尚品格和志在富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作为参政党,作为费老家乡的民主党派组织,江苏民盟更要继承费老未竟的事业,在他的精神指引下,更加自觉地接受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为建设美好新江苏作出贡献。
可以告慰费老的是,在中共江苏省委和民盟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江苏民盟不断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没有辜负他老人家的厚爱和期望。近年来,江苏民盟已发展壮大为拥有13000多名盟员,凝聚了各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参政党组织,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和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江苏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也在日益扩大,多次受到民盟中央的表彰,得到中共江苏省委的肯定。我想,费老若九泉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
第三篇:在吴印咸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在吴印咸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参加吴印咸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的。五六十年代,像我这样年龄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吴印咸先生,没有人不欣赏和钦佩他的摄影艺术的。我们在欣赏和钦佩的同时,还有无限的羡慕:像吴印咸先生这样的摄影家可以经常见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可以到祖国建设的第一线,看到种种感人的场面和事物。年轻人的这种羡慕反映了吴印咸先生的摄影艺术对我们一代人的巨大影响: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受到艺术的熏陶;让我们更加热爱党和国家领导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吴印咸先生用他的双眼观察了一个时代,用他的相机记录了一个时代。是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对生活和艺术的忠诚,使他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吴印咸先生是用他的赤诚的心去捕捉生活中伟大的一瞬间,又以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表现他那平实、深刻的感受和感情。他属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他的作品将永存人间,他是我国摄影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我是摄影艺术的门外汉,对吴印咸先生的艺术成就,我不应该,也没有能力作出评价;我也不了解当前摄影界有多少流派,以及现在评论作品所用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个他的艺术的受益者,我要说:在我读吴印咸先生的作品时总有一种凝重、厚实的感受,他构图朴实,处理自然;人物摄影让你觉得画面上的人物和你十分贴近,风光摄影让你看到画面外的深沉。我想,他的这种艺术手法和风格是属于民族气派的,是人民喜闻乐见的,在今天应该提倡的。听了刚才各位专家和前辈的讲话,我得到很多教益,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吴印咸先生的一生,了解了他默默奉献、淡泊名利、以为人民服务为唯一追求的风范和对我国摄影、电影事业多方面的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摄影艺术的实践者,而且是我国摄影和电影艺术的拓荒者,奠基人。在他的一生中,时时处处显现着他不断创新的勇气和胆略。这就使我更加崇敬他,怀念他。我想,的确应该多多宣传像吴印咸先生这样的伟大艺术家,来弘扬艺术正气,来引导年轻一代,促进我国摄影艺术的发展和繁荣。这在当前我国走向小康、社会各个方面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火热的年代,尤其重要。
吴印咸先生是那种值得人们永远怀念、永远学习的人。纪念吴印咸先生的最好方式是学习他的精神,不但摄影和电影界应该学习他,其他行业同样应该以他为楷模。希望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出现更多的吴印咸。我相信这不是奢望。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二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二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 赵小平
(2004年11月24日)
同志们:
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二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今天召开。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一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二是总结经验,交流情况。我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最早始于1953年,迄今已经五十年了。1984年,全国物价系统农产品成本调查队正式组建,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进入专业化、制度化调查的新阶段,距今正好二十周年。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农产品成本调查队成立20年来,我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全国物价系统已建立起由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12个地市、1553个县市、60000多个农调户组成的规模庞大的成本调查网络,成为各级政府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情况的重要信息渠道,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值此农产品成本调查队成立二十周年之机,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盛霖、代表价格司,向二十年来长期坚持在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岗位、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调查人员致以崇高敬意和亲切问候。
下面,我就二十年来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成绩、基本经验及今后工作要求等方面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二十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成绩
(一)为党和政府制定价格政策和农业农村经济政策提供了准确依据
二十年来,农产品成本调查为历次农产品价格政策和价格水平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基本依据。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绝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和市场的放开,农产品市场购销主体多元化,农产品价格形式多样化,全面、准确地了解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真实信息的难度加大,农产品成本调查成为各级政府了解农产品成本效益和农业农村农民情况的重要渠道,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国务院领导同志一直重视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多次对成本调查材料做出批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农产品价格政策时,明确要求将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作为制定农产品价格政策的直接依据。马凯同志在国家计委和国务院工作期间,也曾多次亲自组织测算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以确定不同价格方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2001年,国务院决定开展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国家计委领导提出让物价系统农产品成本调查队参加清仓查库工作,国务院领导立即表示同意,充分表明了国务院领导对农产品成本调查队伍的高度信任和对成本调查工作的充分肯定。现在,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不仅是制定和调整农产品收购价格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和调整农资价格、农业用水价格和农机作业服务价格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农业税收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十年来,各级农产品成本调查队充分发挥调查网络点多面广、深入农村、联系农户的优势,将调查工作与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开展专题调查,积极宣传国家政策,及时提供市场信息,用真实的调查数据和百姓身边的事例,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结构、使用优良品种、应用先进技术,实现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增加收入的目的。特别是基层成本调查队和调查人员,与农民做朋友,为农民办实事,注意发挥调查户的示范作用,努力寻找适应本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为农民提供看得见的致富门路,以一户带百户、一点带一片,为农民增收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受到了农民的交口称赞,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要致富,看农调户”成为农产品成本调查为农民增收服务的真实写照。我们编印的《农产品成本调查二十周年纪念册》和几位会议代表的发言中,就有许许多多为农民服务的实例;各地成本调查人员最引以为荣的,就是在为农民服务方面脚踏实地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大家身上,真正体现了执政为民、全心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三)农产品成本调查自身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
一是核算体系不断完善。二十年来,适应农业农村情况的变化,农产品成本核算指标体系分别在1984年、1989年、1992年、1998年和2004年先后五次作过较大调整和修订,最终形成了2004年开始实行的新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体系。新核算体系在理论依据的科学性、体系结构的严谨性、调查工作的简便性和为农民服务的实用性方 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是调查范围不断扩大。二十年来,农产品成本调查适应价格工作需要,调查范围不断扩大,调查内容日益丰富。从粮棉油等大田作物成本调查扩展到蔬菜副食品以及名优特新产品成本调查,从成本调查扩展到收购价格、种植意向、农资购买、存粮状况、农民收支等全方位调查,从产后调查扩展到产前预测等全过程调查,从传统农业调查扩展到传统农业与现代设施农业并行调查。
三是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二十年来,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先后颁布了《农产品成本调查管理办法》、《农产品成本调查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农产品成本调查考核评比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制定了调查样本设置制度和常规调查、直报调查、专项调查、成本预测等具体工作规定,使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四是工作条件不断改善。二十年来,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汇总方式从最初的手工汇总发展到计算机汇总,数据传输方式从纸质寄送转变为电子传送。今年国庆节前,“全国成本调查”网站(www.xiexiebang.com)开通,开辟了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成本调查业务交流窗口。农产品成本调查基本建设不断加强。90年代,我们多次为各省区和大中城市配备计算机;2001年,我们为省级成本调查队配备了小汽车,为800个直报县成本调查队配备了计算机和摩托车;今年,我们又为全国650个市县成本调查队配备了计算机。经过 多年努力,基本建立起以“全国成本调查”网站为中心、覆盖全国所有成本调查机构的现代化信息系统。在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产品成本调查补助经费有了较大增长。
五是工作职能不断拓展。二十年来,成本调查机构职能从单一的农产品成本调查拓展到成本监审和重要商品成本调查。90年代以后,适应价格工作需要,许多省市成本调查队开展了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成本调查工作,一些省市还开展了定价前的成本审核工作。2003年6月1日,《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成本监审暂行办法》(国家计委25号令)的实施,为成本调查队开展成本监审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截止到2004年10月底,全国有 27个省级成本调查队、230个市级成本调查队和1141个县级成本调查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定调价监审和定期监审工作。今年我们又建立了重要商品成本调查制度,对钢材、煤炭、电解铝、水泥和化肥生产成本进行经常性调查,开始了市场调节价商品和服务成本调查的实践探索。由此,价格部门成本工作内容已基本完备,农产品成本调查、政府定价成本监审和重要商品成本调查构成了覆盖各种价格形式的成本工作体系。
六是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二十年来,在各级农产品成本调查队伍的努力下,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代表性经受了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在反映我国单位农产品成本效益方面逐渐确立了权威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成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农业公司及国外有关专家、学者在研究我国“三 农”问题时经常引用的重要基础数据。自2001开始,《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对社会公开发行,进一步扩大了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在社会上的影响。
二、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基本经验
认真总结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反思成败得失,我们认为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有四条宝贵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一个中心,完善两项保障,树立三种精神,落实四点要求”。
坚持一个中心,就是农产品成本调查必须始终坚持围绕党和政府经济工作中心来开展工作。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履行的是政府行政职能,工作目标就是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围绕党和政府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工作中心开展工作,是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成本调查工作历史充分表明,无论是从某一历史时期全国总体情况来看,还是从每个地区不同时期的情况来看,当成本调查工作与党和政府经济中心工作联系得比较紧密、能够围绕领导重视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开展调查研究时,成本调查工作就能得到较快发展,否则就难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工作就难以有起色和成效。
实现两项保障,就是农产品成本调查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保障和内部队伍保障。所谓外部条件保障,就是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和支持成本调查工作,营造必要的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成本调查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必须由政府出面组织开展,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政治、组织、经费、人员以及办 公条件上予以大力支持,从各方面关心和重视。所谓内部队伍保障,就是做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过硬的专业调查队伍。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农产品成本调查条件艰苦,任务繁重,技术性强,工作难度大,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统计调查、会计核算、价格理论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对调查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做好成本调查工作,首先必须搞好队伍建设。
树立三种精神,就是农产品成本调查必须树立“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面向农村,深入农户,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条件较差。农产品成本调查没有行政权力,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工作性质决定了它难以成为政府领导、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因此,要想成为农产品成本调查队伍中一名合格的成员,首先就是要有不畏艰苦、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正是长期以来各级调查人员不计较个人得失,克服种种困难,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的结果。农产品成本调查的直接任务是调查反映真实、准确的数据,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求真务实、严谨细致,才能保证数据质量,才能满足工作要求。农产品成本调查是为宏观调控服务的基础工作,是一项反映农业生产客观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宏观调控的要求和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改进和完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制度和方法来套用鲜活多变的实际。二十年来,农产品成本调查 核算体系多次大的修订,专项调查、直报调查、成本预测等新制度的确立,正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结果。
落实四点要求,就是成本调查工作必须做到“早、新、准、精”。早,就是工作要有预见性,调查要有前瞻性,行动要早,步伐要快,发现问题要早,组织调查要早,反映情况要早,分析原因要早,研究对策要早,提高时效性,掌握主动性。新,就是要及时反映新情况,认真研究新问题,工作要有新方法、新思路、新内容,不断开拓新领域。准,就是数据来源要真实,原始数据要准确,核算方法要科学,汇总数据要有代表性,问题分析要准确,对策建议要有针对性。精,就是工作要精益求精,高标准,严要求,上水平,注重质量,讲究效果,树立品牌调查项目,多出精品调研成果;就是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精干队伍,要有高素质的人员。“早、新、准、精”是发挥成本调查为政府服务、为农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要求,是做好成本调查工作的具体措施。
成本调查工作这四条基本经验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中心是根本,两项保障是条件,三种精神是动力,四点要求是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这四条基本经验,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推动成本调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成本工作
成本调查工作二十年的显著成绩来之不易,二十年的经验尤为珍贵。总结历史是为了走向未来。我们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就是为了在新的世纪,站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的发展,做出新的成绩。成本是价格的基础,成本调查是价格决策的基础,没有成本调查就没有价格决策权。在计划经济时期,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中,成本工作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监管是永恒的主题,成本工作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意义更为重大,领域更加广阔,前途更为光明。二十年前,成本调查队伍起步时面临许多困难,依然成绩斐然;今天,成本工作拥有了比二十年前好得多的条件,各方面对成本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成本调查监审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工作条件有了显著改善,这些都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应当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各级成本调查队伍能够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增强自身能力,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进一步做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在21世纪,我国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现“三步走”的第三步目标,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把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迫切要求,为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既是新时期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农产品成本调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产品成本调查要认真坚持几十年来的基本经验,继往开来,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完善调查制度、扩大调查范围、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调查质量,增强为政府制定农产品价格政策、农业补贴 政策和农村经济政策服务的决策支持能力,增强为农民调整结构和增加收入服务的生产引导能力,增强及时反映重要情况和社情民意的信息监测能力。要充分利用农产品成本调查网络,加强对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当前,请各地成本队重点研究以下四个题目:一是研究分析明年粮食价格走势;二是研究化肥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三是研究当前农村价格涨幅为什么高于城市;四是调查研究涉农价格收费政策落实情况和改进措施。
大力推进成本监审工作。成本监审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行政、规范政府定价行为的重要制度,是提高价格决策科学性、加强对垄断行业价格监管的重要举措,是转变职能、提高价格监管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各地对于成本监审工作的认识已经逐渐统一,现在工作的重点不是探讨必要性、研究应不应该开展的问题,而是研究如何依法行政、如何贯彻落实国家计委25号令的问题。成本监审工作是个新生事物,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目前情况看,实施成本监审确实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成本核算方法尚待制定,工作程序尚待规范,队伍素质尚待提高,经费来源尚待落实,工作手段尚待改进等等。但这些问题都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成本监审工作,这些问题就能够逐步得到解决。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从价格工作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出发,从依法行政、科学定价的要求出发,贯彻落实成本监审制度。要抓紧研究制定政府定价成本核算办法,确立成本监审的技术基础;成本监审是政府定价的必要程序和前置条件,要严格执行成本监审工作程序,对列入成本监审目录的品种,在 调定价前必须实施成本监审,未经成本监审的,不得制定或调整价格;不断扩大成本监审范围,创造条件对政府定价目录中的全部商品和服务实施成本监审。
继续加强队伍建设。二十年来,各级农产品成本调查队伍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培养了一批讲政治、顾大局、能吃苦、肯战斗的业务骨干。在新的历史时期,成本调查职能更宽,领域更广,任务更多,要求更高,责任更大,要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增强成本调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努力建成一个学习型、专家型、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的成本调查队伍。开展创建规范化成本调查机构活动,从软硬件建设入手,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使成本调查工作在价格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志们,成本调查是一项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克服很多困难的事业。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在座各位代表这样有高度事业心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同志,才有今天成本调查事业的显著成就。我衷心地希望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家能够再接再厉,为促进成本调查工作发展再立新功;衷心地希望全体成本调查人员能够学习老同志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成本调查事业新的辉煌。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革命烈士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在革命烈士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在卓恺泽烈士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005年10月21日)
同志们:
松岙是革命的摇篮,松岙历史上人才辈出。在近代涌现出了无数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革命志士,著名的松岙籍烈士就有卓恺泽、卓兰芳和裘古怀等。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卓恺泽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缅怀卓恺泽同志光辉的一生,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
卓恺泽同志是中国共青团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来自wenmi114.com)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革命业绩、崇高精神和伟大风范,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
卓恺泽同志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为己任,积极探求革命真理;他刻苦学习、精心研究和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经验;投身革命后,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沿,是革命运动的坚强领导者和忠诚实践者;在革命危机关头,他坚决主张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并为革命事业的复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卓恺泽同志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是为宣传和捍卫真理而英勇奋斗的一生。
今天,卓恺泽同志毕生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已经取得了历史性胜利。他和无数优秀共产党人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已经成为激励我们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旗帜。我们要学习和发扬卓恺泽同志对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不移的精神;学习和发扬卓恺泽同志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的精神;学习和发扬卓恺泽同志刻苦学习,并善于结合实践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的精神;学习和发扬卓恺泽同志崇高的革命品格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在卓恺泽同志百年诞辰之前,镇党委政府专门投入资金建造了恺泽公园,同时对卓恺泽墓进行了修葺,使之面貌焕然一新,以此表达对卓恺泽烈士的深切哀悼,同时希望借此来弘扬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激励后人。
当前,我们要以缅怀革命先烈为契机,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伟大风范,加快推进松岙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松岙。今年初,为了进一步拓展松岙的发展空间,镇党委政府全面启动实施了临港产业带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港口、岛屿、深水海岸线等有利条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节奏运作,紧紧把握今后2—3年战略机遇期,以大项目启动为突破口,重点发展船舶修造和滨海旅游特色优势行业,尽快落户支撑力强、贡献率高、竞争力大企业,快速推进工业化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松岙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精心打造船舶修造业基地、滨海旅游业基地和海运物流业基地,构建松岙临港产业园。(来自wenmi114.com)目标是通过近3年努力,力争松岙经济总量翻三番,销售收入达12亿元以上,税收超8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使松岙成为奉化东部经济增长极,成为奉化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同志们,我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松岙的重任,让我们沿着烈士的足迹、弘扬烈士的精神、继承烈士的遗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建设沿港新兴生态工业城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