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技术管理思索
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技术管理思索
田间试验是农业科学实验的主要形式,开展田间试验主要是为了在大田自然环境条件下研究新的品种和新的生产技术,以便能客观地评定具有各种优良特性的高产品种及其适应区域,能正确地鉴定最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及其适用范围,使科研成果能合理地应用与推广,及时充分地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增产增效作用。为了规范奉新县水稻品种田间试验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全县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结合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形成了自成一套的水稻品种田间试验技术操作程序,现简要介绍如下。1试验要求与内容
田间试验的环境条件最接近大田生产实际情形,由于环境条件难以控制,增加了试验的复杂性。为了有效地开展田间试验,必须遵循试验的基本要求:一是试验的结果要可靠。为了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在试验进行中,所有的农事操作、田间测定及观察记载等,都应严格按规程进行,读数准确,记录及时,避免错误。二是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试验条件应该能代表将来准备推广试验结果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如土壤种类、地势、肥力、气象条件等)与农业条件(如轮作制度、施肥水平等)。如果一个试验没有充分的代表性,试验结果就不能为大田生产服务。三是试验结果要能够重复。在相同条件下,要多次重复进行试验或实践,应能重复获得与原试验相类似的结果。田间试验的内容主要包括:试验题目、试验目的、方案设计、技术措施、考察项目、试验总结。
2小区设计
所谓田间试验的小区设计,就是根据田间试验环境设计的重复、随机及局部控制这3条基本原则对试验小区进行科学地设计和布置。其主要内容包括小区面积、小区形状、重复次数、区组设置、处理排列和保护行的设置等几个方面。一是小区面积。小区面积对减少土壤差异的影响及提高试验精确度有重要作用。土壤肥力差异较大时小区面积应较大,反之小区面积宜适当小。一般品种试验小区面积要相对较小,为15~20 m2;栽培技术试验小区面积要相对大一些,为20~40 m2;植保、肥料试验小区面积要更大一些,为40~60 m2。二是小区形状。在通常情况下长方形小区,尤其是狭长形小区,由于能包括较多的土壤肥力差异,因而其试验误差常比方形小区要小。小区的长宽比一般以(10~15)∶1为宜。三是重复次数。实践表明,增加重复可以比扩大小区面积更有效地降低试验误差。一般田间试验大多设1~3次重复即可,品种试验及栽培技术试验小区重复以3次为宜;植保、肥料试验小区重复以1~3次为宜。四是区组设置。基本要求是区组内各小区间的环境差异应尽可能小,而区组间的环境差异应尽可能大。试验田土壤肥力或其他因素(如坡度、水分、小气候等)有定向趋势变异时,应使小区的长边平行于该趋势方向而使区组的长边垂直于该趋势变异的方向。五是处理排列。在任何一个区组内,究竟哪个小区接受哪个处理,一般采用完全随机的原则进行安排。六是保护行设置。一般试验区组四周设保护行,区组之间、小区之间无需设保护行,保护行以1 m宽为宜。品种试验小区的各个处理的边上应栽种对应的相同品种。
3田间管理
在同一试验区组内的各种田间操作,除处理项目的不同要求外,都必须尽可能保持一致,以避免技术操作
不一致带来的误差,如各项技术操作的进行时间、工具、方法、数量、质量等都要力求相同。在观察记载方面,观察时间、标准、工具以及观察人员等都要相同。
3.1编制田间农事记载簿
拟订试验计划之后,要尽快编制好农事记载簿,为把试验处理安排到大田种植做好准备,内容主要包括处理种类(或代号)、种植区号(或行号)、田间记载项目(如分蘖动态、重要生育时期等)等,并绘出各处理田间种植图。
3.2试验田的准备和田间区划
试验田在进行区划之前,应做好充分准备,以保证各处理有较为一致的环境条件,按试验要求施用基肥,不仅要求质量一致,而且要施得均匀,尽量采用分格分量施用,尽力避免施基肥不当而造成土壤肥力上的差异。试验田准备工作初步完成后,即可按田间试验设计与种植计划进行试验田区划。一般先计算好整个试验区的总长度和总宽度,然后再划分重复、小区、走道和保护行等,在不方正的田里设置试验时,整个试验田的边界线先要拉直,不能简单采用与田塍平行的方法,否则试验区可能不成方形或长方形,面积不准确。为使试验区形状方正,可先在试验田的一角用木桩定点,用绳线把试验区的一边固定,再在定点处按照“勾股弦”定律划出一直角,在此直角处另拉一绳线,即为试验区的第2边,以此类推,得出第3边和第4边。划出整个试验区后,即可按试验设计要求和田间计划,区划重复、小区、过道、保护行等,作出田间布置图。
第二篇:浙江省水稻品种试验技术规程(试行)
浙江省水稻品种试验技术规程(试行)
----大田试验及记载部分
本规程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试验品种与时间、试验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项目与标准等内容。
一、品种试验
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是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米质、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
二、试验设置
(一)试验组
1.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包括中稻和一季晚稻)。
2.类型:按品种类型分籼、粳、糯等。
3.生育期:分早、中、迟熟和特早熟等。
4.组别:分区域(预备)试验和生产试验。
品种试验应根据季别、品种类型、生育期和组别分组进行。
(二)试验点
1.试验点的选择:试验点除应具有生态与生产代表性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试验条件和技术力量,首先设在国家和省级区试站,其次设在县级(含县级)以上农业科研单位、原(良)种场、种子管理站、种子公司。试验点应保持相对稳定。
2.试验点的数量:一组区域试验点数一般7~10个,一组试验生产试验点数一般6~8个。
三、试验品种与时间
1.试验品种的申请条件和申请材料按照《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执行。
2.对照品种的选择:一组试验设1个对照品种,对照品种应选用通过国家或浙江省审定,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在相应生态类型区内当前应用面积较大的同类型、同熟期品种。根据需要可增设1个辅助对照品种。
3.品种数量:区域试验一个试验组以6~12个(包括对照品种)为宜。
4.种子质量:试验品种、对照品种的种子应符合GB4404.1常规稻原种或杂交稻一级种标准,并不得带检疫性病虫。
5.试验时间:试验品种一般进行2个正季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和1个正季生产周期的生产试验,生产试验可以与后一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同时进行。但经过1~2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证明综合表现差或存在明显的种性缺陷的试验品种,应中止继续进行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
四、试验田选择
试验田应选择前作一致,并具有当地水稻土壤代表性、肥力水平中等偏上、不受荫蔽、排灌方便、形状规正、大小合适、肥力均匀、交通较方便的田块。试验田前作应经过匀地种植,秧田不作当季试验田,早稻试验田不作当年晚稻试验田。
五、田间设计
1.试验设计:区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3~14m2,同一试验点小区面积应一致,一组试验在同一田块进行;生产试验采用大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大区面积333m2以上,一组试验一般应在同一田块进行,如需在不同田块进行,每一田块均应设置相同对照品种,试验品种与同一田块的对照品种进行比较。
2.区组方位:区组排列的方向应与试验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一致。
3.小区(大区)形状与方位:小区(大区)长方形,长∶宽以 2∶1为宜,长边应与试验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平行。
4.保护行设置: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田四周均应设置保护行,区域试验保护行不少于4行,种植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5.操作道设置:区组间、小区(大区)间及试验与保护行间应留操作道,宽度25~30cm。
六、栽培管理
1.一般原则:同一组试验采取一致的栽培管理措施,如遇特殊情况,必须严格遵循局部控制的原则,同一区组内应一致。
2.种子处理:播种前2-3天进行种子翻晒、药剂浸种处理等。
3.试验田准备:秧田和本田均应精耕平整,所施的有机肥必须是完全腐熟的。
4.播种:(1)秧田播种量:一般常规稻20~25公斤/亩,杂交早稻10公斤/亩,籼型杂交晚稻7.5-10公斤/亩,粳型杂交晚稻15公斤/亩。同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期播种,并根据各参试品种的千粒重和发芽率确定播种量。
(2)秧田播种期:二熟制早稻于3月26日~4月5日,单季杂交籼稻于5月15日~5月30日(高海拔山区可提前至5月初播种),单季粳稻于5月20~6月5日,双季晚籼稻于6月15日~6月25日,双季晚粳稻于6月20日~6月30日播种。
5.秧田施肥:根据当地种植习惯施好秧田基面肥,一般要求在三叶期和移栽前各施一次肥。记载施肥日期、肥料名称和数量。
6.移栽:适宜秧龄移栽,不采用直播、抛秧等方式。同一组试验所有品种同期移栽。移栽秧龄:早稻控制在30天左右,单季杂交籼稻、单季杂交、常规晚粳稻和特早熟晚粳稻一般控制在25天以内,连作晚籼一般控制在30天以内、连作晚粳一般控制在35天以内。移栽后5天内进行查苗补缺。
7.种植密度及每穴苗数:早籼稻和双季晚粳稻移栽密度为5×6~7寸,每穴苗数3~4本;单季杂交籼稻移栽密度为6×6~8寸,每穴苗数1本(对于无分蘖的秧苗可插种2本);双季杂交籼稻移栽密度为6×6~7寸,每穴苗数2~3本;单季常规晚粳稻和杂交晚粳稻移栽密度为6×6~7寸,每穴苗数1~2本;特早熟晚粳稻移栽密度为5×5寸,每穴苗数4~5本。采用长行拉绳和橫行株距尺确定插种规格进行插种,确保移栽密度。
8.试验过程中应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同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鼠、鸟、畜、禽等对试验田的危害。
9.试验过程中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10.除草、防病、治虫等田间管理同当地大田生产,施肥水平略高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治虫防病,田间作业要做到均匀一致,田间操作同一组试验须在同一天进行。同时记载施肥日期、肥料名称与数量,除草、病虫害防治日期、农药名称及防治对象。
11.应按品种的成熟先后及时收获,分区单收、单晒。米质检测取样点送检样品不可曝晒,须采用阴干的办法。
七、试验报告及其记载项目与标准
1.试验报告:见附录A。
2.试验报告填写说明:包括试验概况、试验结果、品种评价、特殊情况说明和数据填写方法等,见附录B。
第三篇:2021年县水稻主导品种推广实施方案
2021年XX县水稻主导品种推广实施方案
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我县绿色大米富民产业工程深入发展,引导农民科学选种,充分发挥良种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技术支撑作用,经科学试验示范和专家鉴定、评议,特推介我县2021年水稻主导品种。
一、工作目标
2021年全县主推水稻主导品种13个,推广面积达41%以上,其中,早稻达到42%以上,中稻达41%以上,二晚达45%以上。
二、主导品种介绍
(一)早稻主导品种介绍
(1)株两优171全生育期109.5天,株高88.5厘米,平均亩产503.4公斤。3月下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公斤,秧龄30天内。栽插规格16.5×20厘米,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2)陵两优69生育期113天,株高87厘米,一般亩产516公斤,3月中下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公斤,栽插规格16.5×20厘米,秧龄30天内。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3)中两优206生育期111.2天,株高82.1厘米,一般亩产527.6公斤,3月底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2.0公斤。栽插规格16.5×20厘米,重点防治稻瘟病,及时防治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4)湘早籼45号全生育期106天,株高80-85厘米,一般亩产504.9公斤。3月下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5-6公斤。栽插规格16.5×20厘米,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5)中早35全生育期109.3天,株高88.1厘米,平均亩产483.1公斤。3月底前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5.0公斤。栽插规格16.5×16.5厘米,秧龄30天内。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二)中稻主导品种介绍
(6)晶两优丝占全生育期129.5天,株高120.9厘米,平均亩产618.9公斤。5月中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1.25公斤,栽插规格20.0×26.5厘米,秧龄30天。及时防治稻瘟病、褐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7)荃优粤农丝苗全生育期132.6天,株高121.9厘米。一般亩产657.1公斤。5月上中旬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1.0公斤,栽插规格20×30厘米,秧龄30天。及时防治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三)二晚主导品种介绍
(8)野香优莉丝全生育期118天,株高116.9厘米,平均亩产579.28公斤。6月20日左右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1.5公斤,秧龄25-30天。栽插规格16.5×20厘米。及时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9)桂野丰优质香米品种,全生育期117天,株高90厘米,一般亩产515公斤。6月20日左右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3.0公斤,秧龄25天以内。栽插规格6寸×6寸,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0)美香占2号全生育期123天,株高96.6厘米,平均亩产400公斤。6月中旬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3.0-4.0公斤,秧龄25-30天。栽插规格16.5×20厘米,米质达国优2级。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1)井冈软粘全生育期111.0天,株高104.2厘米,亩平均产量449.6公斤。6月25日左右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2.5-3.0公斤。秧龄20天左右。栽插规格16.5×16.5厘米。米质达部优3级。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2)又香优龙丝苗全生育期124.4天,株高108.8厘米,平均亩产573.5公斤。6月中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公斤,秧龄20-25天。栽插规格20×23厘米。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3)万象优982全生育期118.1天,株高105.3厘米,平均亩产577.5公斤。6月上中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0-1.5公斤,秧龄25天左右,栽插规格20×23厘米。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三、工作要求
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科学选购良种。充分利用送科技下乡及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宣传发布水稻主导品种信息,引导农民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水稻良种,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强化技术服务,促进良种成果转化。各地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创新性开展绿色优质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搭建良种良法与农户零距离直达平台,提高农户选用优新品种的能力和种植水平,提高优良品种的贡献率。
3.统筹调剂调运,严格依法监管。各地要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及时做好主导品种种子的余缺调剂,引导种子企业和经销户备足主导品种种子。切实加强品种执法监管,规范市场行为,严厉打击侵犯品种权、未审先推、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确保我县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第四篇:2020年XX县水稻主导品种推广实施方案
2020年XX县水稻主导品种推广实施方案
为大力推进我县绿色大米富民产业工程,引导农民科学选种,充分发挥良种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技术支撑作用,推进产业扶贫提质增效,经科学试验示范和专家鉴定、评议,特推介我县2020年水稻主导品种。
一、工作目标
2020年全县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更换率达20%,水稻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今年我县主推水稻主导品种14个,推广面积达41%以上。其中,早稻达42%以上,中稻和一晚达41%以上,二晚达45%以上。
二、主导品种介绍
(一)早稻主导品种介绍
(1)陵两优722全生育期112.8天,株高82.1厘米,平均亩产513.5公斤。3月底前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0-2.5公斤,栽插规格16.5×20厘米,秧龄30天内。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2)株两优171全生育期109.5天,株高88.5厘米,平均亩产503.4公斤。3月下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公斤,秧龄30天内。栽插规格16.5×20厘米,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3)陵两优69生育期113天,株高87厘米,一般亩产516公斤,3月中下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公斤,栽插规格16.5×20厘米,秧龄30天内。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4)湘早籼45号全生育期106天,株高80-85厘米,一般亩产504.9公斤。3月下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5-6公斤。栽插规格16.5×20厘米,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5)中早35全生育期109.3天,株高88.1厘米,平均亩产483.1公斤。3月底前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5.0公斤。栽插规格16.5×16.5厘米,秧龄30天内。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6)江早361全生育期110.2天,株高82.7厘米,平均亩产521.5公斤,3月底播种,大田亩用种量4.5-5.0公斤,栽插规格16.5×20厘米,秧龄23-27天。及时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二)中稻和一晚主导品种介绍
(7)晶两优丝占全生育期129.5天,株高120.9厘米,平均亩产618.9公斤。5月中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1.25公斤,栽插规格20.0×26.5厘米,秧龄30天。及时防治稻瘟病、褐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8)荃优粤农丝苗全生育期132天,株高121厘米。一般亩产650公斤。5月中下旬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2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5公斤,后期不要断水过早。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三)二晚主导品种介绍
(9)野香优莉丝全生育期118天,株高116.9厘米,平均亩产579.28公斤。6月20日左右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1.5公斤,秧龄25-30天。栽插规格16.5×20厘米。及时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0)桂野丰优质香米品种,全生育期117天,株高90厘米,一般亩产515公斤。6月20日左右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3.0公斤,秧龄25天以内。栽插规格6寸×6寸,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1)美香占2号全生育期123天,株高96.6厘米,平均亩产400公斤。6月中旬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3.0-4.0公斤,秧龄25-30天。栽插规格16.5×20厘米,米质达国优2级。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2)井冈软粘 全生育期111.0天,株高104.2厘米,亩平均产量449.6公斤。6月25日左右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2.5-3.0公斤。秧龄20天左右。栽插规格16.5×16.5厘米。米质达部优3级。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3)泰乡优粤丝苗全生育期122天,株高104.9厘米,平均亩产583.06公斤。6月15-20日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5公斤,秧龄25-30天。栽插规格20×20厘米。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4)万象优982全生育期118.1天,株高105.3厘米,平均亩产577.5公斤。6月上中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0-1.5公斤,秧龄25天左右,栽插规格20×23厘米。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三、工作要求
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科学选购良种。各地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大主导品种发布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宣传发布水稻主导品种信息和技术服务保障,引导广大农户和贫困户科学选择良种,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积极促进良种成果转化,提高良种的贡献率。各地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新品种展示平台,创新性开展绿色优质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搭建良种良法与农户零距离直达平台,切实提高主导品种选择的正面影响,引导农民和贫困户选择使用主导品种,提高农户选用优新品种的能力和种植水平,提高优良品种的贡献率。
3.统筹种子调剂调运,加强种子监管。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各地要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及时做好主导品种种子的余缺调剂,引导种子企业和经销户备足主导品种种子,畅通种子运输渠道。切实加强品种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严厉打击侵犯品种权、未审先推、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确保我县农业生产的用种数量和质量。
第五篇:2021年XX县水稻主导品种推广实施方案
2021年XX县水稻主导品种推广实施方案的为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优良新品种对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的关键作用,经科学试验示范,特推介我县2021年水稻主导品种。
一、工作目标
2021年全县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更换率达20%,水稻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今年我县主推水稻主导品种12个,推广面积达41%以上。其中,主导品种推广面积要求早稻达42%以上,中稻和一晚达41%以上,二晚达45%以上。
二、主导品种介绍
1.早稻主导品种介绍
(1)中早35生育期109.3天,株高88.1厘米,平均亩产483.1公斤。3月底播种,大田亩用种量5公斤,栽插规格16.5×16.5厘米,秧龄30天内。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2)陵两优179全生育期113.8天,株高87.9厘米,平均亩产509.5公斤。3月下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公斤,栽插规格为16.5×20厘米,秧龄30天内。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3)株两优171全生育期109.5天,株高88.5厘米,平均亩产503.4公斤。3月下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公斤,栽插规格16.5×20厘米,秧龄30天内。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4)中嘉早17全生育期109.0天,株高88.4厘米,平均亩产517.6公斤。3月下旬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3.5-4公斤,栽插规格16.5×16.5厘米,秧龄30天内。及时施药防治螟虫、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种植。
(5)江早361全生育期110.2天,株高82.7厘米,平均亩产521.5公斤,3月底播种,大田亩用种量4.5-5.0公斤,栽插规格16.5×20厘米,秧龄23-27天。及时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2.中稻、一晚主导品种介绍
(7)荃优粤农丝苗全生育期132.6天,株高121.9厘米,平均亩产657.1公斤。5月上中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5公斤,栽插规格20×30厘米,秧龄30天。及时防治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3.二晚主导品种介绍
(8)井冈软粘全生育期111.0天,株高104.2厘米,平均亩产449.6公斤。6月25日左右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5-3.0公斤,栽插规格16.5×16.5厘米,秧龄20天左右。米质达部标3级。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9)又香优龙丝苗全生育期124.4天,株高108.8厘米,平均亩产573.5公斤。6月中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5公斤,栽插规格为20×23厘米,秧龄20-25天。及时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0)野香优航1573生育期118.2天,株高104.8厘米,平均亩产564.3公斤。6月下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5公斤,栽插规格16.5×20厘米,秧龄25-30天。米质达国优2级。及时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1)隆优丝苗全生育期117.7天,株高100.8厘米,平均亩产543.79公斤。6月中下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5-2.0公斤,栽插规格20×23厘米,秧龄25天左右。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2)畾优1068全生育期120.3天,株高107.2厘米,平均亩产563.7公斤。6月上中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0-1.25公斤,栽插规格16.5×23.3厘米,秧龄30天内。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三、工作要求
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科学选购良种。各地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大主导品种发布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网络等媒介多渠道宣传发布水稻主导品种信息和技术服务保障,引导广大农户科学选择良种,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积极促进良种成果转化,提高良种的贡献率。各地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创新性开展绿色优质新品种引进工作,搭建良种良法与农户零距离直达平台,提高农户选用优新品种的能力和种植水平,提高优良品种的贡献率。
3.统筹种子调剂调运,加强种子监管。各地要根据当地农民需求状况,对接种子企业和经销户备足主导品种种子。加强市场监管,对不规范的种子销售活动,对接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予以打击,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确保我县农业生产用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