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研活动简报
同课中碰撞,异构中精彩
黄金中学语文教研活动简报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执教水平,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我校于10月20日——11月25日,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展开了“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研讨活动中,老师们在保证完成自身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听课、研讨,听课节数达到10人次。活动结束后,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了认真反思,并撰写了心得。
周惠琼老师在心得中写道: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我发现我还有需要学习的地方,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很广泛的涉及到历史、地理、自然、生物、科技等等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作为底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够旁征博引、解决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那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王娟老师在心得中写道: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无异于一次营养大餐,让听课的我们大开眼界!老师们的教学设计能见背后的磨课和推敲,简直堪称千锤百炼的课型!每位老师有每位老师的特色,真的是各有千秋,值得学习!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熊秋芳所上的“范进中举”,他的本课侧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会在人物描写时抓动作、抓神态、抓细节!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形象可爱的肢体动作,让孩子们时不时的在哈哈大笑的轻松气氛中,感受吴敬梓讽刺大师的语言艺术!从周明星老师身上我体会到:上课不求面面俱到,抓住一点,上扎实训练到位,就很好了。
朱蓉老师在心得中这样写道:听完视频课后,我在思索什么情况下学生学的最好?不少课堂给出了答案: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时,当学生能学以致用时„„所以,我们的课堂策略应多些服务,激励、建构、引导、帮助等词眼,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扎实的课堂,平实的课堂,丰实的课堂。
总而言之,本次 “同课异构”的观摩活动,让我校教师加深了对“同课异构”教学研讨形式的感性认识。老师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体现出教师不同的个性与魅力。同时,让我们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过程中进一步更新了教学理念,丰富了教学策略,看到了教学水平上存在的差距,明确了自己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此,特别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学习的平台。高效课堂是我们教育者的理想。这样的学习活动必将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同课异构”的碰撞与精彩中,师生能一起体验由迷茫、混沌到澄澈、练达的成长过程,一起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一起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努力奋斗。
黄金中学语文教研组
2013-11-21
第二篇:语文组活动教研简报
从一堂《一石三鸟》语文综合性活动课
看 语 文 教 研
平浪中学语文组
我校制定了严格的教研活动制度,本学期听评课实行定人定时制,让教研活动成为一种习惯,每次活动都要进行记录。有了这样的纪律保证,语文组老师们也积极投入到了新课改中,勇于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2010年3月23日上午第四节课,学校领导及全体语文教师在多媒体教师进行语文教研活动,苏骥老师为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课。
为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苏骥老师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活动示范,利用基本图形圆、直线和三角形分别组合了《眼镜》、与《父爱深沉》两幅图案,并讲解了图案创作意图。
根据事先宣布的活动规则,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由组长组织本组讨论添画的内容,确定接力顺序,选出演讲选手。教师播放《进行曲》,各组真正动起来了,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五个小组的添画内容确定后,每组由第一位同学先画出基本图形,然后粉笔后传,每人只画一笔,最后一个同学完成图案意境(不限制笔画数量)。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上台了,每人添上了自信、神圣的一笔。几分钟后,黑板上展示了五幅生动的添画,分别拟题为《信心》、《青松》、《热爱祖国》、《笑脸》、《公正、平等、和平》等。老师们都惊讶了,学生的想像力太神奇了。
最后各组选一个代表上台演讲,介绍添画的内容,代表的意愿以及蕴含的美好情感,铃声响了,但同学们意犹未尽。
苏骥老师这堂语文综合性活动课,既锻炼了大家的想像力和审美能力,又锻炼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还锻炼了大家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一堂课三种收获,真是一石三鸟。
语文综合性活动课并不拘泥于一两节课,它渗透在我们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它和语文课堂教学息息相关,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课要有自己的特点,要有创意,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要持续时间长。
苏骥老师的这堂七年级“语文兼美术”的活动课,教学设计富有创意,教学活动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这堂课为平浪中学语文教研活动开了个好头,只要语文组老师们有信心,精于钻研,长于思考,勇于创新,语文组教研活动实现突破并不难。
2010年3月23日
第三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简报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
简 报
第4期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为了营造教师相互学习的氛围,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始终树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思想。2014年11月24日在文科教研组的极力组织下,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全力配合下,我校开展了优化语文课堂—(作文)教学教研活动。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有了新的感悟、收获。而且这也为学校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本次教研活动中,我校每周安排了2节作文观摩课,三至六年级周三下午进行,七至九年级周一下午进行。由天津师范大学支教团陈曦老师来担任主讲。本次作文教学课得到学校领导、语文教师的一致好评,也充分展示了天津师范大学支教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水平,显示了他丰厚的文字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陈教师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旺盛的精力在课堂上给学生传经送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课堂中着重讲了作文教学的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作文教学的任务;
2、教给学生正确的作文理念;
3、教给学生积累材料的方法;4教给学生写作知识和技能;
5、怎样让学生写人物、事件作文;
6、我去解放以来的主要作文形式。陈老师亲切朴实,教给的方法切实可行,没有一句大道理,没有一句作秀空泛的话。使到会的老师茅塞顿开,以前对作文教学的迷茫,现在终于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教学必须要充分激发起学生对写作的爱好,促使其形成写作的冲动。——要让学生明白写好作文并非难事,写无定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而且能够做到的。——只要学生真正懂得了写作有用而且易学,畏惧心理就会减轻,兴趣就会增强,加上教师的科学指导和推动,学生就会轻松上路了。
通过本次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教师通过交流、学习,加深了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认识,共同研究教学方法,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陈老师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自身教学优势,为学生的写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四篇:第8周语文教研活动简报
第8周语文教研活动简报
一、全国名校博雅论坛活动通告
全国名校语文教育论坛应是一项民间活动,所得证书可能与评职称不甚有关。但它的影响应是很大,主要展示各名校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和真正实力,我校领导大力支持我们,特别要求选派高中二名语文教师参加此项活动,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远赴上海,以展精华,望我组有意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认真研读通知精神,不分年龄,不讲资历,有理论思想、有做课能力,重在参与。征文主题:我看博雅。
博雅的意思是:培养学生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特别是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经验与方法建议等,由此写成相关主题的论文,可是主题活动设计、可是教学案例。原创三五千字。
二、树立高三意识,个人要有长远规划
从高一开始都要注意你如何把这一届学生带到高三,基础知识如何打,基本能力如何练,写作是否高一高二高三形成阶段性发展训练,诗歌大阅读赏析能否分出阶段性引导。
从高一开始,都要关注近二年高考试题,一个不做高考题的老师很难整体把握驾驭各种试题和教材中的重难点,不知道对于这样的课文人家会如何命题,何为考点。
三、高三语文复习建议
(一)、高三语文教学要有一个全盘思考:思考甚至比一个具体的方法都要可贵,因为它代表着你对业务的理解钻研的程度。
高三对于语文教学,是一个大复习大汇总大融合的阶段,需要处理好各方面各角度之间的关系,需要处理好多线索之间的交叉融合,如:
基础教学、阅读教学、鉴赏教学、作文教学、语言运用教学如何开展,怎样更有效,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手段才是最佳,不同阶段的教学,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手段才是最佳
高三语文自习如何高效利用,高三语文早读如何高效利用,如何处理语文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特别是时间安排:课外阅读时间、作业习题时间、作文写作时间、定期训练时间。语文占太多时间,往往会造成班级整体成绩不理想,语文不注意占时间,不大力提高学习效率会严重影响我们自己的成绩与荣誉。
如何处理好专题推进与分册复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专题训练与课本复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专题强化与套题测试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专题与专题之间的衔接关系,作好专题间的调整与衔接,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复习此专题的意义和作用,会更好地促进学生与教师积极配合。任何教师都不应是某一教学计划安排的简单执行者操作者,都应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性格特征与教学计划、安排和教学内容互相融合、随机调整的设计者,计划你可以更改,内容你可以调整,环节你可以重组,方法你可以独创,常规
你可以打破,只要更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大方向不变,都可以大胆尝试。
(二)高三老师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有,我们如何讲题,怎样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教师讲题时要讲到什么程度,有学生常常提高三老师的意见,其中主要就是,教师讲题时讲不出东西,就会讲答案,念答案,甚至有的说这种题没法讲,不讲了,自己看看等等。
高三老师讲评习题将是一项最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讲评习题建议:
讲出题型,讲出命题意图与规律,讲出解题方法与规律、讲出题型演变,讲出标准答案、讲出错误原因,讲出解题启示。
(三)学生在高三语文学习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何种问题与心态,如何解决与调理。
要真正赢得高三的语文教学,还要能够指导好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也就是说,语文学习,会讲怕不如会辅导,就是要指导学生会学习,愿学习。给学生方法,实事上,学生不见得愿意或者能够照你的方法去做,学生不是简单的电脑程序,你叫他怎么做他就能怎么做,虽然你自认为你的方法很科学,很简捷,很实用,他们仍然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思想,所以,给学生方法,还要引导学生接受方法,运用方法;这里面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东西就是: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偏见、短视、轻视、自以为是、先入为主、自卑、自负、自闭、兴趣论、无用论、情绪化、等等,都是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解决了这些心理障碍,你的方法才会得到真正的认可认同,才会化你的技术为学生的学分,才会避免我们很真诚,学生不领情的尴尬。
(四)高三学生最需要技术性指导,不需要模糊性指导。老师在教导学生时,是不是常常说一些很模糊性的概念,很冠冕堂皇的话如你要认真,什么叫认真,对语文学科来说,认真有三个技术指标:一是分层次、二是细节、三是规范。
还如你要努力,要有时间观念,要有兴趣,你要提高学习效率,谁不想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语文上的学习效率怎样理解?
高三学生了,对语文没有兴趣怎么办?
这都是很模糊的,难道我们的学生不努力?你还想让他如何努力,努力到什么份上,时间观念要怎样加强,她已经用了很长时间在学习了。
效率首先是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优质地完成多少量的问题。
(五)如何处理好个人教学弱项与他人教学专长的互补,从而全面提升本班教学实力。
(六)用心研究09年各地高考试卷,课改区与非课改区的都要研究,要充分把握其命题规律与解题规律,看哪些题是必出的题型,哪些在发生变化,哪些题出得让你想不到,哪些题最难解答,最难讲解,最难指导。真正使学生拉开分数的是哪些题。最能反映学生语文素养的是哪些题。
高三不同阶段语文复习的侧重点在哪里,方法上有什么不同,需要研究。特别是作文如何进行有规划的训练。一测前复习重点,二测前复习重点,三测前复习重点,要各有不同。
有个别老师一上高三,有热情,却没有这样的通盘考虑与自我规划,常常手忙脚乱,紧张时无所适从,顾这顾不住那,有的一味照着别人的专题教学设计一路推进,却忽略了与课本、套题、作文、积累、阅读等之间的关系,有的一味地给学生布置作业,见题就扔,拼命挤占时间,比别人多做了大量试卷,最后成绩一般。
(七)高三复习规划建议
三条纵线:课本复习、真题讲析、作文训练)贯穿始终,七大板块形成主体
二个尺度(“高考原题找规律、模拟试题求精准”)决定成败 主要训导任务:细节、规范
一、把握命题特点,看透命题意图
二、把握解题思路,看透解题规律
三、强化操作能力,切忌眼高手底。
只有这三者才能导致正确答案的产生,才能拿分。
任何一种题型都有其特定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特点,但有的人总是不注意把握,而是用大量的精力去钻入题海。正如当爬到了梯子的顶端才发现,梯子架错了墙。被动地跟着题走,成了题的奴隶。
一定要明白标准答案的作用:
首先规范的标准的答案是用来方便老师改卷的,所以答案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阅卷人把握,因此规范的答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简明性、条理性、针对性或概括性→可操作性
所以,答案首先是方便改卷人的,我们的答案当然必须先为改卷人着想。
(八)高三备课组内工作建议
分工大于合作,分工明确,合作才有意义
专题分工到人,命题分工到组,审题包干到户,难题互相探讨,统一之中保留个性,合作之中尊重不同。不强制认同,不牵强附会,不盲目相随。任何别人的好的东西,都应在自己认真研究之后吸纳。
四、高一二新课改思想观念仍有个别老师思想混乱
1、新课改是大势所趋,是国家政策。谁不研究新课改,谁今后在语文教研上谁就没有话语权,新课标是我们备课教学的依据,是我们驾驭课堂的主导思想。
2、我校的领导是新课改思想和政策的坚定的执行者,我校的有效教学理念是新课改中开放的一朵亮丽的教研之花,我们的任务是要它流芳天下。任何人都不要妄称我校搞新课改是有名无实,我们是要真正的推进,在推进中确保高考升学。新课改与高考升学完全是一致的!
3、谁公开侮称新课改,谁早晚因言自毁。
4、新课改的思想理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对以前所有能够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自主意识教学经验的大集成。
以前没有新课改一说,教学就是失败的?
新课改是一种传承和发展,更是一种引领
本分高一二备课组长要与本协作区负责人王老师保持联系,莫因我们不够主动自离区教研活动,然后我们又称被他们远离。
五、语文教师要树立独立的教研精神,要做一名钻研业务的老师。钻研业务的表现:
对某一专题有自己的整合与梳理
对某一类文体有自己的思路见解
对某一类学生有自己的有效的指导方案
对某一课文能有自己的独到的符合个性特征的教学设想。
从而形成自己的相对系统、完整、成熟的资料体系和教学思想体系,集结成册,就叫作校本课程或科研成果。
六、语文组要增强本组荣誉感,莫自损形象,因言伤事。
1、自暴家丑,不显其丑。胡乱找倾诉对象。
2、心生妒忌,妄言猜人。不是帮助而是生怨
3、哪组之中无困难,何必要向他人言。
言者无心听者烦,言传言语自作贱。
4、哪个人后无人说,哪个人后不说人——坦然
5、谁人不曾落后过,谁又总是老最先——钻研
6、开会发言,要有主题意识。行政会、业务会
业务会上的发言,是我们的能力思想展示,不可外行,不宜粗浅,要有设想有构思有思想有见地。
七、本期其它大事提醒
1、课堂达标考试
2、有效教学推进研讨——教学设计
3、高一二选修课研讨开展
4、高一二新课改区协作组活动
5、读书报告活动
6、省级文化小论文活动
7、其它不可预知的语文教研活动。
8、组内推门课听课评课活动(校内达标活动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简报
二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简报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教研内容: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 活动过程:
一、由戴蓓主任做《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的专题讲座
(一)反思重点——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行为
学生的表现
(二)课前准备和课余练习——反思的基点 关键词:教学目标
达成高度
准确的定位
(三)学习观摩——反思的生长点
(四)开展对话——反思的要点
(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难点 反思的内容:
1.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2.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3.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4.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存”。5.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6.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7.是否存在着“伪探究” 反思的方法:
1.思教学效果 2.思自己的行为 3.思成功之处 4.思教学不足 5.思改进措施 6.思再教设计
(三)进行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 1.不要与说客混淆 2.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3.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4.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5.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四)关于评课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8 活动主题: 《放飞蜻蜓》集体备课 活动过程:
1、解读教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2、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2)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
(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
(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三、探讨教法:
覃宁:这篇文章短小且非常容易理解,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觉得在这课的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以趣激学,以情系说。
张永青: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蜻蜓飞舞的画面导入课题,不仅激起学生对美丽蜻蜓的喜欢,而且由此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将对后面的教学产生了铺路搭桥的效用。
潘萍: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一方面表演的学生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争取表演得惟妙惟肖,另一方面,台
下的学生会津津有味的听,全神贯注地辩,又兴致勃勃地说,能培养学生专心听、仔细辩、大胆说的习惯和能力。谌雪娇: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卢卫: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觉得可以安排了一组图片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呢?并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的吗?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5 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 具体内容:
围绕“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教学,这也是孩子们第一次进行为期两周的综合性实践。根据 “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等主题,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次的集体研究,最后决定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及课外的相关资源,自主开展一系列的汉字综合学习行动。活动如下:
1、学习课本上的阅读材料,然后组成学习小组,并确立组长后明确分工;
2、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1)字谜大擂台。(2)谐音俱乐部
(3)小小故事会。(如“一字之差”的教训等)
(4)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
(5)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3、制作展板。
4、小结:
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就会兴趣盎然。的确,在综合性活动课上,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的“工作成果”也给老师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1 活动主题:语文课更应返朴归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堂,怎样上出“语文味”,特别是在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今天,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常常是我们忽视的――没有真正走进去,品读课文语言,理解文字背后的广大空间。一味的去追求所谓的精彩,什么课都想感动天感动地。刻意地去挖掘教材,找甚至去造内涵。到头来只是一派虚假繁荣。与其那样,不如做些实在的,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打牢基础,读好、写好。
二、问题的解决:
1、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莫“同一首歌”。
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切莫“为表演而表演”。
2、让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去“入其境,悟其情”。
三、总结:
语文不是筐,啥东西都能装”,我们不能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而应回归语文的本色——言语能力是奠基性的,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质”的规定性得以存在、显现的基础,也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得以发展的依托,舍此不称其为学科。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以我们深厚的语文功底引领学生落实语文的“本体”:外里显现灵活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内里表现为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升认识价值观,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2 活动主题:享受朗读
培养语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教研概要: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是一贯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地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反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而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感情。”要真正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小之以理,动之以情。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二、具体措施:
1、语感的培养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自读自悟的结果。在上课时适时地指导、点拨、启发,可能这样讲得少了,但学生的语感却能够在反复对比的读书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享受朗读。“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悟”,语感也自然会流露于学生惟妙惟肖的诵读声中。如:《赶海》时引导学生从“我在海里摸呀摸呀”“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想象螃蟹逃生时有趣的样子;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体会小伙伴抓螃蟹时的专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夹住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有趣样子等,让学生读出小作者赶海时喜悦、惊讶、欢快的心情。在充分交流、朗读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饶有情趣的表演中,让学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体验。这些构成画面的语言更适宜培养形象感。
2、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无论哪种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与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黄河的主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黄河浪涛的雄伟、壮观更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之势。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波涛的汹涌澎湃、壮观,从而为学习艄公镇定、机智的品质打下深厚的情感铺垫。
三、总结:
语感培养有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
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阅读教学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感受读的乐趣,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位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朗读不但应该是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缺少的,也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从而创造性地拓展文本的宽度、厚度以及温度,使文本在想象与体验中成为学生头脑中栩栩如生的形象,真正“存活”于学生的心灵。真正地让学生有感而发,以我口“读”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