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毛泽东诗词的三大特点

时间:2019-05-15 10:1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毛泽东诗词的三大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毛泽东诗词的三大特点》。

第一篇:浅析毛泽东诗词的三大特点

毛泽东诗词是继楚辞、唐诗、宋词和元曲之后,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的又一座高峰,是一部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毛泽东诗词别具一格,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明显地具有意境深远、韵味无穷和语言流畅三大特点。

一、意境深远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诗品即人品”。毛泽东诗词已经充分展示了毛泽东作为伟大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人格魅力。写于1936年2月的《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见1996年9月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下同)作者用如椽大笔,以雪为喻,在深刻批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巧妙讽刺了历代封建帝王的同时,热情地讴歌了无产阶级及其所领导的革命运动。真是气势磅礴,一涉千里。既抒发了作者坚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的雄心壮志,又给了当时的蒋家王朝以致命的一击。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据说1945年11月14日这首词在重庆的《新民报晚刊》上发表后,曾轰动了整个山城,还难倒了蒋介石及其御用文人。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堪称千古绝唱。在放翁的笔下,梅花是孤寂无主的。她任凭风吹雨打,群芳忌妒,最后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了。表达的是作者自己的不幸遭遇和永不变节的高尚品质。而毛泽东作于1961年12月的同一词牌的咏梅词,则反其意而用之。他的词作化忧郁为欢快,化冷漠为热忱,化孤独为亲切,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这就不难看出,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面对我国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重大损失,丝毫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敢于藐视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困难,充满着必胜的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其意境比起陆词来更胜一筹。其他如“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七律·和柳亚子》)“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七律二首·送瘟神》)“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水调歌头·游泳》)“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等等,都蕴含着无比深远的意境,令人赞叹不已。

二、韵味无穷

南朝人钟嵘在《诗品》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有尽而义

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弘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毛泽东诗词正是广泛地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才使其创作出来的诗词更加具有无穷的韵味,堪称极品。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借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长恨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把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用以缅怀爱妻杨开慧和战友柳直荀:“我失娇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正如张承原先生所说:“这首词神奇独特的想象,不同凡响的艺术夸张,俊逸超脱的艺术风格,悲壮沉雄的诗美境界,真乃千古绝唱,‘使人五体投地’(郭沫若语)。”(见《中华诗词》2001年第5期第41-42页)从而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毛泽东写于1949年4月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的名句。作者反用《司马兵法》中“穷寇勿追”的说法,告诫人们勿蹈西楚霸王项羽为了避免“不义”之名,没有及时利用优势兵力消灭刘邦而导致最后失败之覆辙,号召人民解放军将革命进行到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仅仅十四个字,由于巧妙地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所以更加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其“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力,也就远远超过那怕洋洋万言的其他体裁的文章了。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的又一首著名词作。在词的上阕,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下着大雨时秦皇岛外白浪滔天的汪洋大海,以及渐渐远去而终于看不见了的鱼船等景象。紧接着,作者将大笔一转,在词的下阕,抚今追昔,心潮澎湃,随之发出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感慨。词中由于化用了魏武帝曹操《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诗句,因而使词作的韵味倍增,更能感染读者。

三、语言流畅

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大诗人所写的诗作大都是语言流畅,明白如话的佳作。犹其是白居易的诗作,“由于故事性强,形象鲜明,音节流畅,语言优美通俗这些特点,能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金性尧语)毛泽东诗词正是继承和发扬了前贤的这一风格。纵观收进《毛泽东诗词集》中的六十七首诗词,没有一首是晦涩拗口的。特别是《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清平乐·会昌》、《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七律二首·送瘟神》、《卜算子·咏梅》、《杂言诗·八连颂》等诗篇和“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贺新郎·别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菩萨蛮·黄鹤楼》)“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七律·登庐山》)“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七律·洪都》)等诗句,还有上面所引用的例句,读起来都琅琅上口,十分流畅。正是因为这样,毛泽东诗词才能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并备受推崇。刘征老在《明白如话的唐诗》一文中曾对当代的诗词创作提出这样的要求:“明白如话,尽量运用诗化的现代语言,力求使广大读者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特别要避免使用半通不通的文言。”(见《中华诗词》2000年第2期第57页)毛泽东诗词在这一点上堪称典范。在此,我要奉劝那些自命不凡,食古不化,矫揉造作,认为诗词越是隐晦就越是高雅的先生们,应该放下架子,老老实实地向毛泽东同志及其诗词学习,尽快改变自己的创作态度。

第二篇:毛泽东诗词的特点

一、豪情万丈,激情澎湃,热情奔放。在其诗词这种情感,是他积极进取、热情乐观、不断地追求完美的人生态度的自然凸现。毛泽东是一个很有抱负很有追求的人。少年时就志存高远,心怀大志,想要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做出极大的贡献。在1910年毛泽东写的一首诗《呈父亲》里便有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无青山?”这样的人生理想。诗人的情感灌注于其诗词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量的“千”“万”“亿”等数词的运用,说明数量之多,具有崇高美,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如“往事越千年”、“千里冰峰”、“万里雪飘”、“看万山红遍”、“六亿神州尽舜尧”“人民无一不团圆”„„大量的“千”“万”“亿”等数量词的运用,从根本上反映出了诗人心中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和丰富而又强烈的情感。

巨大的物象和诗人的壮志豪情构成壮大的意象,并且多个意象迭加构成壮阔的意境。毛泽东诗词中有许多的“山”“海”“洋”“天”“地”“日”“月”“寥廓”„„意象。如,“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可上九天揽明月,可下五洋捉鳖”“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寥廓江天万里霜”“问苍茫大地”“长空雁叫霜晨月”“一山飞峙大江边”„„饱含诗人壮志豪情的意象,构成壮阔的意境,为诗人抒发心中的豪情,激情,热情创设了很好的情景,体现了诗人长远的眼光和宏大的气势。

句子短小急促,节奏鲜明,朗读是让人很容易感觉到其句子的铿锵有力,富有气势,具有震撼力。比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多为四字,但字字有声,字字有力,而且都很顺口,悦耳。再如“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全词都押韵,都押一个“e”韵,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让读者一气呵成反倒不如说是毛泽东的种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只有诗人的这种情感得意充分流露时读者才会走进诗人的诗中,进而走进诗人的视野,进而感受到时所呈现的气势,进而才会有一气呵成之感。

二、壮志凌云,阳刚漫天,霸气溢露。毛泽东心有大志,在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呈父亲》中的“学不成名誓不还”则更是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同年(即1910年),毛泽东还写下了另一首诗《咏娃》:“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第一句写的是青蛙坐在池塘里,姿势如虎,威风凛凛。第二句是说青蛙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三四两句直接地把青蛙的阳刚、霸气显现得暴露不遗。通过反问的句式不仅把青蛙的霸王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加强了诗文本身的语势。说青蛙的阳刚漫天,霸气十足,实则是抒写诗人自己的抱负及理想。还有就是于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一词,则更是充分地凸现了诗人的凌云壮志、阳刚漫天和霸气溢露的特征。“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中列举了五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封建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及成吉思汗,然而在词人毛泽东眼中,他们的文学才华都不怎么样,他们的文治武功也略带有几分轻鄙之意。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俱往矣”,真正的“风流人

物”,真正的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得“还看今朝”,即以诗人为代表的中国工农无产阶级,表现了毛泽东惊天动地的不同凡响的伟大抱负。

三、语言白话而又不弃用典,文白相兼。毛泽东的诗词,形式上是旧体诗的形式,但是内容却是新时期的东西,总体而言是属于新时的范畴。语言也自然以白话为主体,用白话语言抒写新时代的新景象。比如于1961年写的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中的两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是完完全全的白话文,和平常说的口语没有任何区别,通俗易懂,让人很容易理解。只是诗句言约义丰蕴含着极为深刻的道理,“无限风光在险峰”更是充满着哲理,富有思辨色彩。还有其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中的“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初一看,不像是诗句,倒像是在随随便便地问一个人话,和一个人对话一样,极其地易懂,明白如话。但是,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不少的地方用典,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就有七处化典。“起苍黄”自于《墨子·所染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龙盘虎踞”即“虎踞龙盘”,则自于《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与孙权论南京形势时说,‘钟龙蟠,石承虎踞。’”“慨而慷”自曹操的《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穷寇”自于《孙子兵法·军争》:“穷寇勿追”。“沽名学霸王”自于《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为了博得一个“仁义”的虚名,多次坐失良机,放走了刘邦,最终于垓下被围,自刎乌江。“天若有情天亦老”自于唐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沧桑”即成语“沧海桑田”的简用,自于晋葛洪的《神仙传》卷七“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为桑田。”用故于诗词中,增添了诗的文学性及含蓄美。毛泽东的诗词融白话和典故于一炉,文白相兼,实现了完美的表达效果。

(四)毛泽东的诗词中充满着竞争意识,歌颂遒劲,赞扬力量。比如《沁园春·长沙》里的“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挥斥方遒”等等。“百舸”在江中下相互竞赛,争先恐后,充满着竞争意识。“万类霜天竞自由”说万物都在秋天里争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挥斥方遒”则是直接在说“同学少年”奔放有劲。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说在江面上连航船都很艰难进发的浪涛中,我们却以在这种波涛汹涌的水里游泳为乐。实际上是在歌颂我们的生机,活力,是在赞扬遒劲和力量。还比如说《采桑子·重阳》中的“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的诗词中充满着竞争意识,歌颂遒劲,赞扬力量。如果论其缘由,我想还是毛泽东思想观点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其人生经历的自然显露。毛泽东很早就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并且它极力主张采取“武装割据”的革命路线,主张“工农武装暴动”的革命方式。比如说还有“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等等。毛泽东思想观念存在着这样的主张,用语言组成的诗词也自然而然地反映了这一主张。还有毛泽东很早就参加了革命活动,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革命的一生。而且他的前半身都处于战争之中。革命和战争本来就是各种力量的较量。这种人生经历固然对毛泽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思想观念的源头上铸造着,并从其诗词中显露出来。

(五)描写和赞美祖国的壮丽河山,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如《沁园春·雪》中的上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词人毛泽东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成了一幅很美的北国风景图。“江山如此多娇”不仅引起了“无数英雄”“竞折腰”,其实对毛泽东也何尝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呢?而且可以说是具有莫大的魅力。这种魅力让冉来自于词人心底的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如《沁园春·长沙》里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多美而又多招惹人注目的“湘江秋景图”,词人看到这幅画后不禁流露出了他的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便有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说主沉浮?”这样的感叹及叩问。

(六)心忧天下,系心于民。比如《水调歌头·游泳》中的“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其词中的“起宏图”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架设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长江大桥一旦落成,被古时英雄叹为不可逾越的“天堑”长江,也会变成为畅通无阻的大道,使南北的经济文化交通能够得到迅猛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促进全国的繁荣昌盛。二是要在山峡建立起一个水库,控制江水。“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就是要在长江的上游建立起一个规模巨大的水坝以拦住上游的水,使高峰蔽日的山峡出现一个波平如镜的大湖——山峡水库。一旦“宏图”实现,“天堑”变成往来频繁的“通途”湍急奔流的山峡变成波平浪静的水库,从此汹涌澎湃难以驯服的江水也只得乖乖地为人类服务。这是一个震惊古今中外的奇迹。这首词写于1956年,此时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我国也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又到底如何来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自然成为了当时的特大焦点。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作为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毛泽东当然也在思索着这个重大问题。他时时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着想,他刻刻都在想着人民,心忧天下,系心于民。再如《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磅礴大雨如注幽燕大地,海面上波涛汹涌,出现了极多的美丽的浪花,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家领袖的毛泽东却“一片汪洋都不见”而看到了“秦皇岛外打鱼船”,这表达了身为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的时时刻刻地把民系于心的民本思想。退万步说,如果毛泽东不是时时系心于民的话,他能够在这种壮阔的海景之背景中去发现秦皇岛外的打鱼船吗?答案是否定的。系心于民是词人毛泽东心忧天下的具体体现,心忧天下则是伟人毛泽东系心于民的总导航。

(七)写景、抒情和言志三位一体,融为一炉。景中含情,景中寓志。情中有景,情中显志。志在景里,志在情中。几者水乳相融,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毛泽东的诗词通常是先写景,后抒情言志。比如《沁园春·雪》的开头描绘的是北国的雪景,接着抒豪情,评估论今,词末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点明全词词旨,点出了词人的壮志。《沁园春·长沙》首先描出了“独立寒秋图”和“湘江秋景图”,继而借景忆昔“峥嵘岁月稠”词末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问而结尾,巧妙地回答了上片所提出的问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都是沿着写景,借景抒情言志这一条线在运作。再如《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上片写的是西北秋天天空的景象,后两句在这基础之上抒发了以世人为代表的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英勇抗敌的豪情。下片描绘的是胜利欢快的景象,后两句在景的基础之上言出了诗人认为工农红军一定会取得胜利,一定能够带领工农红军成功走向革命成功的鸿志。借景以抒情言志并把三者相互交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了毛泽东诗词创作的一大特点。

(八)在战争中描画战争。毛泽东的一生都是在革命和战争中度过的,因此其诗词也多与战争有关。1935年,毛泽东的词《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岁,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雪。”娄山关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北部,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

州的要道,是个重要的隘口,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毛泽东率红军战士路过于此,并在战争中写下了这首词。激战后的遍地硝烟,血迹斑斑,英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战场上。毛泽东又如绘画高手,寥寥几笔便将那幅激烈的战争场面绘画得淋漓尽致。“马蹄声岁,喇叭声咽。”是在说红军的进军场面之壮阔,速度之快,号角之响亮,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还有,比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钟山风与起苍黄,百万雄师渡大江。”说急骤的革命暴风雨使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地渡过了长江天险,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巢穴,偏重于战争中渡江的壮观场面。另外两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人说应该继续鼓起旺盛的革命热情和斗志,趁机追击国民党反动派这些穷途末路的敌人,不要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的造成自己失败的西楚霸王项羽,侧重于说战争的方略思想,即艺术地体现了他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的战略方针。

(九)忆古说今,重在评今。毛泽东诗词中有多处忆古,比如《沁园春·雪》一词中就列举了五位有名的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诗人对他们的文韬武略都惊醒了评说,而重在表明了诗人对他们的一片“惜”情之上,因为他们都“俱往矣”。忆古而评今,又把重点放在评今,几词末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已经过去了,数一数既能建功立业而有文学才华的人物还得看今天的革命英雄。这宣告着工农无产阶级主宰祖国壮丽河山命运的时代已经到来。再如《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了东汉末年曾经叱咤风云的魏武帝曹操到过并在那里吟下了千古名篇《步出厦门行·观沧海》的地方,油然而生怀古情节也就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了。并且,从某个角度来看,他们都是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具有某些相同处。他们俩身处的自然环境“萧瑟秋风今又是”则大致一样。难怪会缅怀魏武帝。只是,他们则又“换了人间”。“换了人间”四个字不仅点出了不同时代,更是强调了不同的社会,同时也点出了全词的词旨。而且重点强调的是今。今非昔比,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今天的中国已经走进了社会主义社会,今天的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今天的中国的命运已经真正地掌握在了人民的手中。这里通过对魏武帝的追忆,进行今昔对比,巧妙地凸显了“今”的“换了人间”这一全词的主旨。

第三篇:探析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的三大特点

毛泽东的廉政建设思想。是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建设清政廉洁政治,使党政机关及其领导成员树立公仆意识,防止和惩治腐败而提出并为实践所证明的理论结晶。毛泽东的廉政建设思想内容极为丰富,精神极为光明伟大,具有三大鲜明特点。

一、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的这一特点集中体现于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人民政权性质的论述。毛泽东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强调人民是社会的主人,组织领导者只能是公仆,两者不能错位。在延安时期,他就反复强调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彻底地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后来又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1934年1月,他在(瑞金)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指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反对贪污和浪费的斗争,过去有了些成绩,以后还应用。”1941年5月,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批准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郑重提出:“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罪者治罪。”

全国新政权建立后,他多次告诫全党和全体干部:“我们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他认为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反贪污浪费一事,是全党一件大事”,“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 1953年1月,他在为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中进一步强调“凡典型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事例,应在报纸上广为揭发。其违法情形严重者必须给以法律制裁,如是党员必须执行党纪。各级党委应有决心将为群众所痛恨的违法乱纪分子加以惩处和清除出党政组织,最严重者应处极刑,以平民愤,并借以教育干部和人民群众。”这些论述和指示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性质决不允许任何人用以权谋私、贪污浪费和亵权渎职的行为去玷污。这些论述是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宗旨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及其政府的显著标志。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宗旨一以贯之于各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为政清廉的办事制度,深得民心。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党员和干部自觉地这项宗旨作为高尚操守,为党树立了崇高威信,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热爱。

二、惩腐肃贪,严厉果断

毛泽东从不把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停留于主张。并认为要清除腐败、永葆党的廉洁品格和队伍的纯洁性,必须对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危害党的事业者,尤其是对位高权重、罪大恶极的腐败分子采取果断措施严厉打击并绳之以法。这样,才能震慑腐化堕落分子,做到令行禁止并教育全党,“停止很多党员被资产阶级所腐蚀的极大危险现象。”

在廉政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曾先后亲自发动和领导过中央苏区的反贪污腐败斗争,解放初期的“三反”、“五反”斗争,亲自参与处理了三起重大腐败案件(1934年熊仙壁贪污腐败案,1937年黄克功避婚杀人案和1952年张子善、刘青山贪污腐化案)。这里,仅引毛泽东处理黄克功案件时写给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案件审判长雷经天的亲笔信就足以充分表明他惩治腐败的严正立场、坚强决心和果断举措。他在信中说,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实为惋惜,但黄犯下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共产党员红军干部有如此卑鄙、残忍、失掉党的立场、失掉革命立场和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军委不得不根据其罪行和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以极刑。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普通人,正因为他是入党多年的共产党员,是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的行为所致。毛泽东还告诫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戒。毛泽东指示雷经天在公审大会上当着黄及到会群众除宣布法庭判决外宣布这封信。毛泽东几十年前的这封言之凿凿的亲笔信让我们在称颂他震古铄今伟业的同时,对他惩腐肃贪、除恶务尽的举措不得不由衷地颂赞。

每当毛泽东领导开展一项重大的反污腐化斗争之后,腐化蜕化分子必然受到极大震慑,党政机关干部和人民受到深刻教育,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再次净化,廉政建设效果显著。在处决张子善、刘青山之后的近三十年里,全国未曾出现过类似重大要案。

三、身先垂范,廉洁自律

在廉政建设中,毛泽东的表率作用很具特色。他坚持共产党的章法,决不搞裙带关系,坚持任人唯贤,反对干部人事工作的腐败不正之风。《毛泽东书信选集》收录了建国初期他回复家乡亲朋故旧的近20封书信,内容涉及谢绝举荐至亲密友参加工作、介绍同窗入党、推荐晚辈升学、优先抚恤家乡烈士家属和指示地方党政组织按照普通人一样管理他的亲戚等等。他不仅将其办事准则告之父老乡亲,还将处理亲人一般来信的原则告之秘书田家英,“凡是要求来北京看我的,现在一律不准来,来了也不见。凡是要求我给安排什么工作,一律谢绝,我这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这些珍贵的手迹和谈话记载了毛泽东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反对任人唯亲,为共产党执政开创新的政风的史实,表明了他高尚纯洁的思想境界,令人肃然起敬。

毛泽东历年提倡艰苦朴素、与群众同甘共苦,堪称艰苦朴素的典范。在全国解放以后,他仍然保持艰苦朴素本色。他的卫士回忆:“1953年底到1962年底,主席没添一件新衣,制服袖子磨破两次,都是送王府井织补好后继续穿。”他曾对卫士说:“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吃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才是人,人跟其他动物就有这个区别。”三年困难时期,他与全国人民同过艰苦生活,吃饭定量,连续六、七个月没吃一片猪肉,脚因营养不良而浮肿。

“其身正,不令而行”,领导干部的身先垂范对下级是无声的命令。毛泽东同志对群众极为关心,对子女要求极为严格,不允许他们特殊。毛岸英从苏联学习结束返回延安,就派他到农村去锻炼,接着又送他去抗美援朝的战场。两个女儿在北师大附中学习时,为了不使他们有特殊感,防止学校特殊待遇,家长栏填写了保健医生王鹤滨的名字。正由于有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严以律己的表率作用,新中国建立后,在广大机关干部 自然形成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廉政为民的新风尚,涌现了一心想着全体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艰苦奋斗的铁人王进喜,以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和拒腐蚀永不沾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等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整个社会官风正、民风淳,堪称政通人和。

为不断消除腐蚀革命伟大前途的障碍,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把接受党外批评与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把开展日常性的防腐倡廉教育和惩腐肃贪的专项斗争相结合,把惩处反面教员和褒奖先进典型相结合,创造和总结出了许多于当今廉政建设仍十分有益的经验。

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表明,开拓民主新路,反腐倡廉不可能一次完成,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由于现阶段处于特定历史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无疑增加了共产党人执政的难度。因此,我们必须从抵御执政风险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高度,研究和实践毛泽东的廉政建设思想,始终高扬反腐倡廉的大旗,从根本上遏止腐败现象的蔓延,进一步巩固执政党的地位。

第四篇:毛泽东诗词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陆游原词--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这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我独自面临苍茫的深秋,看湘江向北逝去,在橘子洲一隅,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群山已是火红的色彩,那是层层叠叠的枫树林染红的呀;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江水已全面碧绿,大船争相畅游。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雄鹰振翅于高天,鱼群在水中滑行,天地万物都在深秋竞赛着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广大无垠的天地呀,请你告诉我,谁能主宰你的命运?

携来百侣曾游。我曾经与朋友们结伴游历于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内心忆起多少不屈而非凡的岁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那时正当青春少年,身心蓬勃向上,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一群书生的英俊神气,姿意刚健,正派大方。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评祖国河山,勾画宏伟蓝图,用的全是慷慨热烈的言辞,那独霸万户的地主

弃之若粪土。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记得吗?朋友们,我们曾奋勇地游到江心,我们击出的波浪阻止了飞驶的船

只。

一个英气逼人的年轻主宰,一场富有诗意的革命,•一个美丽的新中国在这首诗中激荡着,凝视着,飞越着向前进。

时间是1925年,这一年毛泽东正值32岁,刚过而立之年,•就在这一年深秋,他在湘江之畔写了这首洋溢着青春、理想和大无畏的诗篇。•作者一面感怀了他于1911年至1923年在长沙求学的生活及各种热情澎湃的经历,•一面激励自己对改造未来祖国的雄心壮志,要么独善其身,要么兼及天下,但更重要的却是后者。•他在江畔徘徊,伫立,沉思,面对壮丽秋光慷慨发问:谁是这片大地的主人?•情怀溶于青天,一个年轻的导师,一代青年的精神之父,他从风景中走来了,•他在回忆长沙,或者在回忆1911年,要么是1920的,新世纪带着它的激动,•曙光与意志在锻炼和抒发一群年轻书生的抱负,他们在湘江之畔、橘子洲头、•岳麓山巅热情地长谈着各自的理想及祖国的未来,他就是他们之中年轻而激烈的核心。•他知道他应该为自己的一生的斗争贯注长生不老的青春热血,那时是1925年,•但还有多少岁月在等待着他,他需要的正是他所实行着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他没有通常诗人们的伤春、悲秋,也没有感叹年华流逝,人生短促,•他内在的精神力太强大了,他要冲出束缚,“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不是吗,他游泳的身体在凉快激越的水流中,•阻挡了飞舟;不是吗,他于196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仍以他年轻时代独立寒秋、•中流击水的书生意气再显他青春的激情。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鉴赏:

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这是世人皆知的。1925年所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便是诗人青年时代奋勇进取、劈波斩浪的艺术写照。毛泽东对长江也有着特殊的感情,繁忙的工作也难消除长江对他的魅力。他把浩瀚的长江比作天然的最好的游泳池,多次畅游长江。本词便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翻旧时民谣,组成流水对,娓娓叙来。先记写巡视的行踪和心情。这里,“才”“又”两个副词一气连贯,不仅是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也传达出一种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饮”“食”两个生活细节相映成趣,显得兴致勃勃;“水”“鱼”两种富有特色的湘湖风物,写来则亲切如见,情意拳拳。三国时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反映了一种安土重迁的封建乡土观念和保守意识。毛泽东稍加改动,一反原意,读来亲切自然,意趣横生。十个字,不但生动地交代了诗人自己南巡从长沙来到武汉的行踪,而且透露了在日理万机之中的满怀豪情,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

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转入写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越是写出长江之大,就越是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这里补写一笔大江景象,引出一个新奇的比喻,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对比中,用三层递进式的议论,酣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前两句写游泳时的镇定和从容,后一句则写获得“自由”后的欣喜。这是解脱束缚的畅快,是长久渴望的满足,是俯仰自得的轻松,是驾驭风浪的喜悦。陈毅《冬夜杂咏.长江》曰:“有人雄古今,游泳渡长江,云此得宽馀,宇宙莽苍苍。”正是为此词作了脚注。“今日得不偿失宽馀”是上片的感情基调,是对着次游泳的总括。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了上片的结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因此他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古典诗词的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写作。他不仅能将古人诗词或其他韵文成句入诗词,而且能以散文成句入词。上二句便是毛泽东游泳之际见长江逝水,联想而及孔子之语,乃一字不易地截取了《论语.子罕》篇中的成句,赋予崭新的意义,直接把中流搏击风浪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又有对峥嵘岁月的怀念;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既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世事人生的思索;既有感情的憧憬,又是只争朝夕、催人奋进的号角。总之,孔夫子这两句话的妙用,如此妥贴自然,不着斧凿痕迹,不仅加深了词的意境,而且意味更加隽永,这在古人诗词里也是十分罕见的。

词的下片又回到了眼前的实景,自然展开了长江建设的“宏图”。“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换头三句,以“风”字起,紧接着前片意脉,瞩目两岸景色:将上是风吹千帆齐飞动,两岸是龟蛇二山静相望,进而转写中国人民在风浪滚滚的大江上,开始了实施全面改造长江的宏伟计划。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一“起”则耸然挺拔,发起新意,充分表现了今天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以下又由眼前景象引起了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前两句,先就眼前最突出的大桥建设展开,写正在付诸实施的部分宏图。“飞”和“变”是写实,也是预期。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更立”三句,思绪遥远,神游三峡,一幅壮丽神奇的理想图景在词中展现出来。

第五篇: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

(男)穿岁月峰头,(女)伴历史云烟。

(男)诵红色经典,(女)抒爱国情怀。

(男)毛泽东------杰出的军事家

他为新中国开创了一个太平盛世

(女)才华横溢的诗人

他为中华民族

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合)他的诗气贯长虹,一泻千里

(男)漫漫的征途远------

浩浩英雄气

中国革命史上彪炳千古的壮举------

(齐合)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总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薄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男)中华山河壮一曲雄视千古

沁园春雪

(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齐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女齐)须晴日看红壮素裹分外妖娆

(男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男齐)惜秦皇汉武(女齐)略输文采

(男齐)唐宗宋祖(女齐)稍逊风骚

(男齐)一代天骄(女齐)成吉思汗(男)只识弯弓射大雕(男)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男)看今朝(齐合)无数风流人物安社稷

富国民全面发展和谐共赢

(女)看今朝(齐合)无数风流人物燃烧豪迈激情

续写辉煌文明

下载浅析毛泽东诗词的三大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毛泽东诗词的三大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泽东诗词

    1《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

    毛泽东诗词

    《 毛泽东诗词 》 赞天井 (毛泽东 于一九O六年秋、13岁) 天井四四方, 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咏蛙 (毛泽东 于一九O九年、16岁) 独坐......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最后一首诗,让人泪流满面。 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写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诗,也是我们收集到的第59首—— 59.《诉衷情》 (1975年 82岁) 当年忠贞为国愁,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

    毛泽东诗词

    贺新郎·赠杨开慧毛泽东 一九二三年底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稍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

    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 1 、狮子眼鼓鼓 童 谣狮子眼鼓鼓 一九零一年 狮子眼鼓鼓,茶菜子,煮豆腐,酒放热些烧,肉放热些烧,肉放烂些煮。 2 、赞天井 赞 天 井 一九零六年 天井四方方,周围是......

    毛泽东诗词五首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