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诗句
诗句出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唐杜牧《山行》
意思翻译: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遥远的山头,顺着山路向上望去,在白云漂浮的地方,有由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意蕴解释:诗句描绘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寒山山势高而缓,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有白云缭绕,片片白云遮住我们视线,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像:白云之上,云外之山,定会有一种景色吧?
我们常以此句写秋之景,写云之深,也隐喻事物之神秘
诗句出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意思翻译:战事紧急,象乌云层层笼罩,要把城头压垮似的,战士们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烁。意蕴解释:诗句极显战士们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阵势,借日光显示守军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现在人们常借黑云压城城欲摧来比喻事态严重,借甲光向日金鳞开来比喻严重的事态之中又蕴含一些生机,运用要多加体会。
诗句出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意思翻译:不久,风停了,乌云仍遮挡着天空,凄清秋天的天气渐渐变得越来越昏黑。
意蕴解释:这是秋天特有的气象,天气变化剧烈,渐向昏黑。人们常以此句来写秋天云雨之景,以示凄凉之意,也有人将此句用于形容时间突然变化。
诗句出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意思翻译:总有个时候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彼岸。
意蕴解释:诗句在前面的反复回旋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我们通常将诗句运用到表现了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上,展示有志者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人生态度。
诗句出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意思翻译:巍巍秦岭云海茫茫,身家何处是归宿?皑皑白雪拥堵蓝关,马儿都裹步不前。
意蕴解释:诗句形容关山险恶,归路渺渺,前途茫茫,以表现对亲人、对祖国的眷顾与依恋。现在人们常借此句形容踌躇不前的态势,犹疑不定的态度等。
诗句出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意思翻译:春天里的睡眠就是美啊,不知不觉已经是天色大亮,赶紧睁开眼睛,窗外到处都是鸟儿们的浅吟轻唱。
意蕴解释:此句写春天早晨的枝头鸟啼,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字点名季节,不觉突出春眠的香甜,蒙胧中不知不觉。在这温暖春夜中,诗人睡得可真香,直至旭日临窗,流露出诗人的爱春心情。处处有四面八方之意思,文啼鸟是闻鸟啼的倒装。这两句前一句重在表现人们沉迷于某种事物之中以致忘记周围的一切的专注精神,后者则多用来表明某种新生事物不知不觉中的突然出现,有时候也把两句拆散开来使用。
诗句出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江湾《次北固山下》
意思翻译:残夜未尽,太阳就已经从海上涌现,似乎为残夜带来光明;江南春早,旧年尚未退去,江南已先有春意。
意蕴解释:选句无意说理去即景生情,表达了一种自然理趣:从陈旧残败之中脱胎出新事物。别出新意,自然深刻,既是眼前景,又是客中情,读来余韵悠然,成为咏村诗中最动人诗句之一。
诗句出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意思翻译:那鲜红浑圆、珊瑚般晶莹的红豆啊,就生长杂一祖国的南方,眼下增市春暖花开的季节,看看红豆花是否悄悄地开了几枝?
意蕴解释:原诗乃作者为朋友所写。南国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住所所在。之所以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因为红豆乃赤诚友爱的象征,如此写来,觉得语近情遥,意味深长。其实,古人之相思,并不仅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是可以相思的的。现在我们一般全诗连用,以表达朋友间的眷念之情。诗句出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意思翻译:你这善解人意的春雨啊,好像知道时令季节似的,看到春天万物萌发,正需要雨的时候,就下起来了。
意蕴解释:名句描绘了春夜雨景,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人格化的春雨被夸赞为好雨,说它知时节,是说它懂得客观需要。春天里,万物萌发,正需要雨露的滋润,它便下了起来。句子虽然写的时典型春雨的高尚品德,表现的却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字里行间洋溢着欢喜之情。我们还常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诗句出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意思翻译:这满园的春色哪里能关得住啊,你瞧,不就有一枝红杏已经悄悄地探头出墙了吗?
意蕴解释: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作者将春色和红杏拟人化,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引起读者联想:春色是关不住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我们现在引用这句名言,多用来赞颂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住的,它必能冲破束缚,蓬勃发展。
名言警句运用(造句)2
名句出处: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唐 温庭筠《滕王阁》
意思翻译:无数山峰随着迷梦而显得幽暗,一条小路伸入云霭深处,曲曲弯弯。
运用(造句):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顺着这条小径,我来到了在山下看到的烟云深处的地方。烟云早已不见,向上看去,小径消失在茂密的松柏中,山顶离我还很远……
名句出处: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唐 李中《春日作》
意思翻译:温情的春雨下了整整一夜,乾坤大地在春雨的滋润下,仿佛一夜之间掀起了春的浪潮。
运用(造句):雨是这个世界的精灵滋润着草木生灵。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春雨淅沥,一夜便布置好春天的美景,桃红柳绿,草长莺飞。
诗句出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意思翻译:小屋主人听见柴门犬吠声,出来一看,风雪之夜有人投宿;旅人听见柴门犬吠声,喜出望外,风雪之夜有地方可投宿了。
意蕴解释:诗句勾勒了两幅美丽的图景,柴门犬吠与风雪夜归,诗一般的情景、画一样的美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无雕琢,却又让人觉得巧夺天工,令人回味。
诗句出处:莫怪世人容易老,青山也有白头时。——清 骆绮兰《对雪》
意思翻译:不要嗟叹世间的人会年华老去,头发变白,即使是青山也会因为遇到雪天而白了头呢。
意蕴解释:诗句是在告诉我们,世间最公平的事情便是使青丝变成白发的岁月,不管你是贫还是富,地位几何,一旦到了年纪都会白头,正如青山也有逢雪时一般。诗句通俗易懂,我们常运用他来感叹人生短暂,流年似水的情怀。
诗句出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 杜甫《绝句》
意思翻译:凭窗远眺,岷山的景色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山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向门外瞧去,停泊在岸边的来自东吴的船只,宁静而安详。
意蕴解释:千秋雪和万里船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极显景物之美丽壮阔,诗句突现了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开阔胸襟。现在我们常常将诗句化用为成都的代称,或用于人们视野的阔大或胸襟的开阔等。
诗句出处: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 白居易《夜雪》
意思翻译:夜已很深了,时时听到竹子断裂的声音,那一定是因为雪下得太大而压折的。
意蕴解释:诗句描绘了一个能听得见折竹之声的夜晚,可见冬夜和何等宁静,当然更重要的是主人公彻夜不眠所致,表达的是一种谪居独处的孤寂情绪,诗意含蓄,韵味幽远。我们既可借名句写雪夜之静,表现夜雪美景,也可借名句表达孤寂和宁静的心情。
诗句出处:春雪满空看来,触处似花开——唐 东方虬《春雪》
意思翻译:春天尚寒,雪花纷纷扬扬漫天而下,落于庭树,堆积如花。
意蕴解释:名句妙用比喻,将春雪与满园里盛开的梅花并在一处来写,于是,寒冬中的无限生机得到极妙的呈现。此句俨然春雪的代名词,人们常将它用于比喻春天纷纷扬扬而来的大雪。
诗句出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 贾岛《寻隐者不遇》
意思翻译:就在这座山中,可是云雾很浓,不知他在什么地方。
意蕴解释:名句清晰明确,语意肯定。云深不知处,还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仿佛听见松涛鹤鸣,清流溪水;眼前又似见仙风道骨,天地苍茫。既明白如话,又隽永悠长,令人回味。人们常将诗句比喻成身在其中而不知道真意的情形。
关于四季的诗句
关于写春的诗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游园不值】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绝句》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6、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7、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8、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9、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0、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11、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于写夏的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2、小菏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关于写秋的诗句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3、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黄巢《题菊花》
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关于写冬(雪)的诗句
1、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初冬夜饮】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6、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苏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第二篇:诗句 作文
尊敬的XX: 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讲述一位陪伴在我人生道路上的朋友--阅读.讲述我与它的故事. 我想,阅读它应该是热爱。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拳拳诗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 阅读生活,热爱于阅读山川风物,更应该热爱于阅读我们人自己,爱亲,爱友,爱人,便会有诗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使诗情更怯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情因友情而更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萍水相逢的人因此而更具人文关怀…… 阅读的文字不仅表达着热爱,悠悠千古,浩瀚的文学海洋,更浮涌着多少忧愁、郁闷甚至或是猛呼抗争。它让我看到屈原忧愁悲思而抒《离骚》,愤懑情极乃发《天问》;东坡遭贬、壮志未酬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胡虏未灭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陈涉苦难深重怒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它让我看到灿烂的文学长卷都缀满一个个“情”字,但也不乏冷静理性。阅读带给我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阅读让我感受到:“我以我的歌感动上帝/正如山以瀑布/正如山以瀑布/感动遥远的大海”。泰戈尔沉沉的喉音唱出的诗,感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阅读的方式抒写你的心灵,便是你自己的呢喃情话,同时也感动了——你、我、他。
第三篇:作文排比诗句
快乐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风火阑珊处”的释然;快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快乐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潇洒;快乐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的壮志凌云。
爱情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无言默契;爱情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爱情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奈;爱情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痴情;爱情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缠绵
信念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信念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持;信念就“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期望;信念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自信。
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幸福是“梦里有时终须有,梦里无时莫强求”的坦然:幸福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理想;幸福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期盼;幸福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 ;幸福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情意 ;幸福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幸福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童遥指杏花村”的寻觅;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幸福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释然 ;幸福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追求 ;幸福是“疏影横斜水清浅,香浮动月黄昏”的恬淡 ;幸福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明净;幸福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付出……
你听,那是她遗留在宋时的万紫千红的一阕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你听,那是她触摸镜中朝华已逝的容颜:“日晚倦梳头……人比黄花瘦……”你听,那是她对着掠过的鸿雁倾诉的心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你听,那是她踩着梧桐碎叶离开的凌乱步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你听,那是她颓然倒在椅上的叹息淹没在孤寂之中,懈怠于她脸上的一枚泪珠渐渐失去痕迹,留下了长长的滴落声。
阅读,让我学会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屈不挠,感受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博大,懂得了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寂静美丽。于是,我找到了读书的乐趣,了解了读书的意义。
春,是一桢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画布。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于是,开始在春天散步。春,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于是,开始在春天漫游。春,是一拱彰显着生命神奇的画廊。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于是,开始在春天感悟。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
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是人不是神,其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巨人”。试问,有谁能否认物理学中的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规律、摆振动的等时性现象是伽利略建立或发现的呢?有谁能否定牛顿作为经典物理学创立者的地位呢?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物质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呢?
14.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
15.选择是一个崭新的开端,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便需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选择寒风劲厉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博大胸怀-----16.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生活如酒。童年就像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就像冰镇的啤酒,色彩浓黑,清凉的同时又让人觉得苦涩;中年就像烈性酒,纯净无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脏六腑都会灼热;老年就像葡萄酒,久存弥香,滴滴让你感受到香中之甜。17.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是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18.诚信是小朋友将拾到的一分钱放在警察叔叔手里时脸上的笑容,是少先队员宣誓时眼中的闪光。诚信是焦裕禄推开乡亲柴门送去的那一阵春风,它是孔繁森将藏族老妈妈冻伤的双脚捂进怀中的深情。诚信是开国领袖面对新中国第一缕曙光作出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召唤。诚信是继往开来的领路人俯瞰西部作出的“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定。
19.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万物的眷恋。择博爱,就是选择高远的人生志向。
20.不要放弃希望,希望使人正视困难与失败。困难与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失去希望,失去与之斗争的勇气。屈原爱国,“上下而求索”;一旦楚国灭亡,他失去了希望,便只剩下跳入汨罗江这条绝望之路了。不要放弃希望,希望使人憧憬美好的未来。有了希望,才会产生对未来的向往才会产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德国诗人海涅在一首诗中动情地写道:“严冬劫掠去的一切,新春会给你还来。”不要放弃希望,希望使人增添前进的动力。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地奋斗。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发出“我要勒住命运的喉咙”的壮语,谱写出不朽的《英雄》乐章。
21.欲望是殖民者手中的皮鞭…… 欲望是希特勒手中的指挥棒…… 欲望是和珅手中的印章…… 23.有的人在拥有时并不珍惜……这或许是因为拥有太多而麻木的缘故,那么失去后的感觉会使你明白拥有的宝贵。当你在黑暗中勾勒黎明的天空时,才明白已从眼前过去的东方朝霞有多美;当你人过中年时,才明白年轻时代荒废了多少光阴;当你默数浑浑噩噩的往日时,才明白该干而没干的太多太多;当你踽踽独行在人生路上时,才明白曾经同行的幸福。24.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深邃如江海,滋育华夏,有孔子老庄,恰似“江河万古流”;唐朝宋代,骚人墨客,浩繁如星辰,照耀神州,有李杜苏辛,正如“光焰万丈长”;元明清时,戏曲小说,高妙如山川,丰富民族,有汉卿雪芹,已是“托体同山阿”。
2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的是纯洁的爱情;三更灯火五更鸡,求的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东奔西走,马不停蹄,求的是富贵荣华……
25.罗曼〃罗兰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的内在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所以一个人,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老子》《孟子》《论语》《诗经》和唐诗和宋词、汉文章,如果他对于“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决没有资格说他懂什么是“中华民族”!
27.屈原在其“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却“忠而被谤”的苦难中,仍能“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司马迁因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而遭受腐刑,却能“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虽“长夜沾湿”“布衾似铁”却依然“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吟诵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绝唱。他们不是在时光的流逝中淡化苦难,而是用全部的热情和才智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升华了自己也点缀了历史。
29.不觉之间,我又想起常被人鄙视的刘禅,虽乐不思蜀,但却使蜀地的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统一的旗帜下,没有战争就该是幸福吧;近代美学大师王国维缘于“文化断裂”“文化幻灭”而投湖自尽,对其个人来讲,谁又能否认,这是一种殉道般的幸福呢?同样傅雷夫妇在无力承受压力的情况下,双双自杀,也该是一种解脱地狱般痛苦的幸福吧?只不过,对他们来说,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幸福:解脱的幸福。
30.历史常给人以警示,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若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反过来说,假若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呢?假若当初秦孝公不听商鞅之谏而实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若当初唐太宗不听从魏征的劝谏,又怎么能有“贞观之治”的政治局面呢?由此可见,不善纳人言者,亡;善纳人言者,亡;善纳人言者,昌。
3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肩膀,挽起高山大海。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泉,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听着响遏行云的旋律,一幅长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唐古拉山的源头溪流潺潺,瞿塘峡激流澎湃,涛如雷鸣,巫峡隽秀婀娜、曲径通幽,西陵峡滩多水急、形势险恶,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蔚为壮观,黄州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采石矶江中映月,留太白遗风,金陵城下江水奔流,荡涤着秦淮笙箫,六朝金粉,入海口海天空阔,茫无涯际。正是长江连通了雪山与大海,沟通了远古与未来,也正是长江滋润着一方方肥田沃土,哺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长江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是东方巨龙腾飞的不竭动力。长江这条母亲河在新的时代青春焕发,表现出了意气风发、激昂向上的时代精神。
32.“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生活是七彩缎,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呀;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个苦涩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
根据例句,以人文景观为内容造四个排比句。例句是“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广阔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
1、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理解和支持;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快乐和温馨。拥有网络,就拥有了时间和空间;拥有网络,就拥有了世界和梦想。
2、青春,是一本自传体的大书,书的作者是自己。那么,这本书怎样才能写好?我们要用智慧的头脑构思,用良好的道德立意,用崇高的理想布局,用坚定的信念写作,用奋斗的精神修改,用执着的追求出版!
3、青春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资本。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顽强的毅力,你可以攀登上一座魏峨的高山。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肥沃的地;凭着超人的智慧,你可以描绘出一幅精美的画卷。凭着洋溢的热情,你可以遨游一片汪洋大海;凭着乐观的精神,你可以走过一丛繁茂的荆棘。凭着无尽的好奇,你可以游览一方神奇的土地。
第四篇:活用诗句作文
扬起生命的风帆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题记
生命,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对生命的感叹,唤醒了无数人沉睡迷惘的双眼,使人们认识到生命并非活着就有命而要充实它,让它有意义,有价值,死而后已,让自已流芳千古。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对生命的感叹,唤醒了高官厚爵们腐朽昏庸无能的内心。让他们认识到,生命是要为人民为他人做贡献的。要让自己为万人所爱戴,所景仰,就要向范仲淹那样关心黎民百姓,视民事为已事,这样我们的生活会更好。这唤醒了我们愚钝的心灵。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龚自珍对生命的感叹,唤醒了无数高傲的人们的警惕,为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们展示了表演的舞台,唤醒了无数人对生命的感悟。龚自珍的献身精神,我们应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唤醒心灵最深处那棵即将萎缩的小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李白对生命的感悟。唤醒了无数失败、遭受挫折的人们,使他们看到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在向他们招手,唤醒了他们那颗冰凉已久的心。愿长风巨浪带你去远航,愿风帆带你去翱翔。扬起生命的风帆,唤醒沉睡的心灵。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唤醒你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唤醒你对大自然陶醉的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唤醒你对希望,对生活的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唤醒你对美好祝愿、憧憬的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唤醒你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唤醒你的雄心壮志和对大好河山向往的心。
扬起生命的风帆吧!让自己充满自信上路,唤醒刚刚过去的昨天,唤醒即将来临的明天,他会帮你恪守金色的人生。
扬起生命的风帆,信心在握,唤醒?我陷入沉思„„
——《2005年潍坊市中考精品作文50例》 点评:小作者长人之处在于积累了大量的诗词警句,在应考作文限时范围内将日常储备信手拈来,不失为一种功力!每当引用一处诗词都以自己的感悟加以分析论述且句句不离“唤醒”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唤醒读者的心灵,篇末点题铿锵有力,给人以催人奋发的力量。本文得分48分。(满分50分)
大自然的启示
微风走过水面,留下了粼粼波纹;阳光走出云彩,留下了丝丝温暖;时光走出森林,流下了圈圈年轮;我走出了校园,获得了点点启示。
如游鱼热爱碧水,如翔鸟热爱蓝天,如庄稼向往土地,我义无反顾的热爱上了大自然。春风轻轻的吹了起来,说来奇怪,如此滑嫩的小手般的清风,是怎样吹绿了庄稼,唤醒了大地?又是怎样修剪出燕尾般的柳叶和万木的丝绦?春天像一位健壮的青年,走在田野,让我们明白了“春种一粒粟”的农民是多么艰辛。微风拂起一层层麦浪,可每一棵庄稼都有坚强的臂膀和腰身,它们绝不向风倾倒,一颗紧挨着一颗,相互扶持。若不是它们的根深扎在土地里,它们的身体相互依靠,它们的茎坚韧顽强,它们的穗还会有迎风的傲骨?在春天中我明白了:做人要踏实,要努力,要团结。
六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夏天终于来了。我走出闷热烦躁的校园,来到清凉幽静的田野,去寻找夏的清凉。穿过如茵的田地,立刻被爽朗的叫声所吸引,是蝉!在这干燥闷热的夏季里,还有谁敢放声高歌,无畏这热浪滔滔的夏?也只有蝉有这本领,也只有蝉有这勇气。虽然它的生命旅程只有一个夏天,但是,它的勇气也足以擎天撼地,令人肃然起敬,难怪骆宾王在狱中仍将你赞美,留下了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的慨叹。潺潺的流水声打断了我的思索,清澈见底的河水和着蝉的叫声悄然前进。让我突然领悟:做人要勇敢,要坚强,要执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说的是秋的悲凉。的确,落叶飘零、衰草连天,会让人联想到生命犹如落叶一般飘荡不定,悲者生悲,认为前途茫茫。然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境又是多么高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又何尝不是一种奉献?在天高云淡的秋空下我明白了:做人要冷静,要理智,要豁达。
和着雪花的飘落,我们迎来了冬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生性坚强、纯洁的雪花纷纷飘落,是否也在教我们做人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只有雪花静静的飘落而没有世俗的喧嚣。在万里雪飘的皑皑冬季里我明白了:做人要淳朴,要谦虚,要稳重。
放眼四季:春以她的秀丽妩媚、盎然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秋以她的成熟辉煌、豪爽洒脱让人羡慕;冬以她的宁静纯洁、坚韧顽强令人深思„„
大自然给了我无尽的启示,我爱大自然。三更有梦书当枕
处于现在这样一个时代,知识的积累与更新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读书是与谋生密切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考证、考级使得读书有了许多明显的功利目的。单纯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读书带来的身心愉悦而读书,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物质社会,已不仅仅是件风雅的事,而几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事。就算有时间,尽可找些更有意思的乐子,时髦又现代的休闲方式不胜枚举啊!恐怕只有那种“书痴”,才会捧着自己心爱的书籍,以悠然而快乐的阅读,掷掉大把宝贵的光阴。
我是爱读书的,但不敢以书痴自居,爱书入骨、爱书成痴,这是对读书人最高的赞誉,只有那些天生的读书种子、真正的爱书人才配得此殊荣。我只是很爱读书,尤其喜欢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读书,我以为那样读书才能真正享受到读书的快乐。陶渊明曾自谓“好读书不求
甚解”,是真正爱书人语,身入书山,浸润其中,好比“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古人还曾有“三余”读书法:“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因为酷爱“三更有梦书当枕”这句隽语,所以对这“三余”,我只喜欢那个“日之余”:夜读。
夜晚是适于读书的,不同的夜,适合读不同的书。
月白风清之夜,最宜读史。看窗外星河垂地,好风如水;如此良宵,怎忍虚度?且备好香茗,放松身心,与书相约,与历史相会。在时光的滚滚长河里漫溯,多少人世悲欢,齐来眼底;万千历史兴衰,都到心头:群雄蜂起的春秋战国,泱泱雍容的大唐盛世;乌衣巷口,淡淡夕阳曾照南渡衣冠;朱雀桥边,喑喑流水可洗明末遗恨?„„记得曾有先贤读史,每读至痛快酣畅处,拍案叫绝之余,一定要为之“浮一大白”。以史下酒,想必别有一番妙处。追忆前人高调,我辈以茶代酒,未免稍逊一筹,但掩卷沉思,也自回味无穷。读倦抛书,不觉已是月到中天,长夜将尽。三更有梦书当枕,明日的阳光是否也会有几许书香的余韵?
凄风苦雨之夜,宜读传奇。听窗外风凋碧树,雨声淅沥;前尘往事,何以遣之?且斜卧床头,暂抛惆怅,与书相约,与名士游侠相会。“明知不可而为之,侠之大者”,追慕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风标,在落木萧萧的呜咽里,体会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壮苍凉: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然而,“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以我血荐轩辕”!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舍生取义,慷慨赴难,不惜以热血和生命照亮眼前黑暗的天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永恒不灭的星辰!“虽千万人吾往矣!”追随名侠义士浪迹江湖的轻尘,在刀光剑影的辉映下,感受惩恶除奸、快意恩仇的痛快淋漓。其间岂无高山流水、生死以之的知己深情?更有刻骨铭心、盟订三生的相亲相爱。优秀的传奇其实和正史一样,记载着人世的兴衰变换,而更多了些荡气回肠的激情,雨夜读之,令人平添壮心。三更有梦书当枕,今夜,岂无“铁马冰河入梦来”?
蝉噪蛩鸣之夜,宜读诗词。闷热的夏夜,蝉噪高树;暑气未尽的秋夕,蛩鸣阶下。郁闷烦燥,何以驱之?不如淋浴更衣,焚香净手,与书相约,与骚人墨客相会。或与他们同游祖国的名山大川:“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身处“眉眼盈盈”的江南,又何妨神游铁马秋风的塞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野冰川,正是另一番雄奇壮丽。或与他们同味世间的人情冷暖:休问他为何“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莫如“醉里挑灯看剑”,唱一曲“大江东去”,纾解胸中块垒。或听他们低诉悲欢离合的情思:“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人生际遇,雪泥鸿爪,唯有知交之情永驻,或可抵挡世事的无常;“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这是陆游八十岁时的诗作,诗人老矣,然而爱情未老,用情若此,可谓极致了吧?诗言志,词言情,优美的诗词读来真的是“警句袭人,余香满口”,暑夜读之,如饮佳茗,如沐清风。三更有梦书当枕,今夜,应是“佳句盈怀梦亦香”„„
好书是好梦的支撑,以书为枕的梦境是美丽的;好书是人生的良伴,有书相伴的人生是充实的。三更有梦书当枕,今夜,就是今夜,让我们与书相约„„
——选自《200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荚。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出江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荚。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弗1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荚。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荚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荚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选自《南京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第五篇:作文引用古诗句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鉴赏】
“自古逢秋悲寂寥”,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你看,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碧蓝蓝的,一只雪白的仙鹤穿云直上,色彩多么绚丽,动作多么矫健,充满了勃勃生机。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