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学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品味和效益,根据学校目前的发展现况及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中心小学决定开展“国学经典”项目建设,并为此编制了校本《国学经典诵读》,其意义在于通过传诵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积淀人文底蕴,孕育民族精神,彰显国人本色。为让活动轰轰烈烈展开,中午大课间,举行了集体诵读表演《少年中国说》,选生领读《三字经》及《弟子规》,形式多样,气势震撼人心,很具感染力。此外,我校还实施了《国学经典诵读》进入课堂,教师及师生对经典篇章进行赏析等活动。在学生中进行这样的实验,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心灵雕塑的负责。在名篇佳句、锦绣华章的书香中熏陶浸染,既感受了汉字内涵之深厚,又能领悟人生哲理之睿智。用雅言传承文明,以经典浸润人生,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第二篇:小学国学诵读活动总结
小学国学诵读活动总结
小学国学诵读活动总结
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浸润儿童美好心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根据本续期我校的工作安排,我校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国学竞赛系列活动,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分学段组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竞赛,丰富了校园文化,活跃了学生的在校生活,提升了学生的国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次活动历时三个月,前期主要为全员准备阶段,我们按照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低年级以国学诵读、字词积累为主,中年级以成语积累、拓展运用为主,高年级以古诗积累、活学活用为主,加强日常的自主积累和班级共读,促进国学诵读氛围的营造,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全员达标的基础目标。
经过全校师生的积极准备,我们开展了择优选拔,分年级组织了国学诵读检测、成语积累检测和古诗过关检测,从每个班级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参加学校的国学诵读系列竞赛活动。
12月初,低年级组我们开展“晨诵午读”展示活动,以我校校本课程所用的国学教材为主要内容,七个班的语文老师组织学生成立优秀诵读小组,在年级内进行展示对比,互相学习,从诵读的内容、能力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考评,充分分享国学诵读的乐趣。
12月4日下午,我们开展了中年级“分享故事·传承经典”成语故事竞赛活动和高年级“腹有诗书·对答如流”的古诗诵读竞赛活动。成语故事竞赛活动中,三四年级八个班各选出一位参赛选手,讲述成语故事。同学们有的伴着古韵悠长的音乐娓娓道来,有的在丰富的情境中生动表演,有的用自己极富表现力的声音动情演绎,许多成语故事引人入胜,带给大家丰富的启发,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高年级的古诗诵读竞赛由高年级七个班的代表队组成,每个班的参赛队员都能够积极准备,还请来了啦啦啦对为选手加油鼓劲。此次竞赛分为三个环节:旗鼓相当、选兵上阵和巅峰对决,由必答题、选答题和抢答题进行考核,赛场上选手认真应对、积极应答,将自己对古诗的扎实积累和灵活运用充分展现,赛场上时而陷入沉思,时而举手应答,时而屏息静听,时而掌声雷动,选手们出色的表现将比赛不断推向高潮,展示了我校学生扎实的古诗功底和国学素养。
赛后,我们评选出各级各类的奖项,对参赛的个人和集体给予了点评和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国学诵读活动的扎实开展,为营造书香乐园增添一抹亮色。我们还将继续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让浓浓书香弥漫在校园里,暖暖文字洋溢在学生心中!
第三篇: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金阳街道中心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濡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代新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经校领导研究,决定在我校继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1、传承国学经典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在诵读中,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启迪智慧,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3、夯实学生文化底蕴。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诵读活动开展,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道德、文化、情操、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
四、活动内容
1、全校学生经典诵读共背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满江红》。
2、各年级重点诵读内容:
一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10首,《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第二册
二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25首,《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第四册
三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40首,《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第六册
四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55首,《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第八册
五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共70首,《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第十册
六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共70首,《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第十二册
五、活动的时间及形式
1、每天利用上下午预备铃前、后,进行5—10分种的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学习委员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年级诵读内容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2、语文课前2-3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
3、双休日各班语文教师可安排学生背诵国学经典内容;
4、每周四得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时间,由各班语文老师具体指导本班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
5、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经典教育特色。
6、创新诵读形式,不断开展诵读比赛。
(1)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
(2)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
(3)讲故事:了解与诗文创作以及作者相关的故事,通过再创作改编成有丰富内容、语言生动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活动。
(4)写作:在讲故事的基础上,仿照文包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进行改写、扩写。
(5)诗文绘画:根据诗文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
六、活动具体措施
1、各班语文教师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并动员全班学生,全面启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2、学校定期深入班级检查指导活动开展情况,搞好研讨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确保此次活动扎实高效开展。
七、活动安排
三月:诗文绘画、诗文书法、诗文书签制作活动
四月:举行“赛诗会”活动 五月:限时作文比赛活动
六月:《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诵读》 背诵比赛
2012年3月
第四篇:关于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关于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位老师、同学: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有利于学生人格养成、有利于推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及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此,我校决定在全校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宗旨
(一)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初步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使小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不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二)弘扬人文精神。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在诵读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等,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和谐发展。(三)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诵读,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体系。二、组织机构
陈湾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领导组织诵读活动的实施。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的审批、国学经典诵读各项活动的研讨交流以及效果的评价工作。
三、基本原则
(一)熟读成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力争达到“认读准确、诵读流利,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够背诵”的目标。
(二)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三)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干部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诵读的效果。
(四)有效整合:学校要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注重过程,讲求实效,坚持家校结合。
四、工作安排与要求
(一)实施对象
陈湾小学1-5年级学生全员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二)诵读内容
按两个阶段安排:
1.第一阶段: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读本中的儿歌、童谣等。
2、第二阶段:选用《国学经典》作为读本。
低年级:
三字经、弟子规、古诗文必背
中年级:
千字文、古诗文必背(唐诗三百首)
二十四孝顺故事、增广贤文
高年级:
四书(二)论语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状况,自主安排各年级诵读的篇目,还可由任课教师补充和完善相应的诵读内容。
(三)时间安排
1、每天下午课外活动20分钟背诵100字。(集体背诵,老师做适当的吟诵指导)
2、每节课间集体背诵前一天的背诵内容5分钟。
(五)活动组织
学校要成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制定本校的活动方案,组织好诵读活动的实施。
实施过程中要将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相结合。学校及教师要注意相关资料的积累,如教案、课例、学生学习心得、教师教学经验等。
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诵读与书写相结合。
在开展诵读活动过程中,学校要积极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提高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效。
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及时发现、传播好的经验和方法。设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专项资金,对专题研究、课程开发、总结表彰等提供经费保障。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学校:
负责人:
诵读目标
诵读内容
年级
内容
课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评价方法
管理措施
第五篇: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读国学经典,做感恩之人” 国学经典诵读
活动实施方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进一步提升我校校园文化育人成效,濡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一代新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决定在我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进一步充实校园文化内涵,孕育学生感恩的心灵,使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1、传承国学经典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在诵读中,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启迪智慧,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3、夯实校园文化底蕴。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诵读活动开展,夯实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道德、文化、情操、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做感恩之人。
四、活动内容
各年级重点诵读内容:
一、二年级:三字经三、四年级:弟子规五、六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前30首,五、活动的时间及形式
1、利用双周梦想课程对学生进行诵读教学。
2、每天利用预备铃后2分钟学生组织集体诵读。
3、每天早读课前10分钟进行集体诵读。
3、创新诵读形式,不断开展诵读比赛。
(1)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
(2)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
(3)讲故事:了解与诗文创作以及作者相关的故事,通过再创作改编成有丰富内容、语言生动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活动。
(4)写作:在讲故事的基础上,仿照文包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进行改写、扩写。
(5)诗文绘画:根据诗文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
六、活动具体措施
1、各班主任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并动员全班学生,全面启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2、学校定期深入班级检查指导活动开展情况,搞好研讨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确保此次活动扎实高效开展。
七、活动安排
二月:经典诵读活动启动,教师选取诵读内容。
三月:教师利用双周梦想课程及早读前10分钟对学生进行诵读教学。
四月:学生形成课前诵读习惯,学校进行检查。
五月:各班进行诵读排练。
六月:诵读比赛。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