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结

时间:2019-05-15 10:2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结》。

第一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结

总结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科学,是学前教育师范院校培训教师的一门应用性科目。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狭义: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只把3—6岁儿童掌握母

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把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3—6岁儿童加强口语听说训练。

广义:把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的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

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判断一个教育机构(如幼儿园、中小学)是否实施了双语教育的唯一的标准是 :该教育机构中教师使用的语言是否是两种民族语言。

学前儿童语言的研究价值:1.语言学价值2.心理学价值3.教育学价值4.文化学价值 调查法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1.现状调查2.关系调查3.发展变化调查4.原因调查

第二章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不是自发产生的。(例如:双胞胎)

第三章

发生在2---12岁之间,这是语音定型的年龄,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也是大脑半球侧化期。

语言的消亡主要是由于使用上的退化,即语言功能的削弱而造成的。

第五章

简答题;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1.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

2.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3.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 4.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

儿童在语言方面的模仿大致有四种方式:p80(看书上的例子)

即时的、完全模仿即时的、不完全模仿延缓模仿创造性模仿

第六章

儿童语言发展的交叉的三个阶段:0—1岁是婴儿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又称

为前言语阶段

1—2岁是婴儿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又称为言语发生阶段 2—3岁是婴儿基本掌握口语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到入学前。

与成人面对面进行“交谈”时,婴儿会产生交际倾向(0—3个月)摸脸游戏(0—3个月)

连续音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4—8个月)

与成人交往中出现学习交际“规则”的雏形(4—8个月)研究表明,婴儿大约从9个月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婴儿大约在6个月时,已有话语理解的萌芽,到9个月后,理解反应迅速发展。单词句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1岁—1岁半)

会给常见的物体命名是以声音代物1岁半以前的孩子说话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名词解释 泛化:又称词语扩充,是指儿童对词义的理解使用超出了目标语言范围的现象,即一词多义。

窄化:是指儿童对于词义理解和使用达不到目标语言的到位现象。特化:是指儿童的词语指称对象完全与目标语言不同。

接尾策略:是婴儿使用语言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即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只选用

问句末尾的一些词语的作答,主要发生在1岁半—2岁半,3岁左右消失。

破句现象:这一阶段婴儿经常会出现说话不流畅的现象,有时结结巴巴;有时一句话“破句现象”严重,显得气喘吁吁,往往在不该换气的地方换气,使人担心他是否口吃。

双词句阶段语言的发展和教育(1岁半—2岁)1岁半—2岁:喜欢提问,语言上出现“反抗行为”

掌握新词的速度突飞猛进,处于“词语爆炸”阶段 初步掌握口语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阶段和教育(2岁—2岁半)目标口语初步发展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2岁半—3岁)简答题

语言发展的特点:1.词汇量迅速增加,对新词感兴趣

2.能抽象句子规则,常表现系统整合的语言内化能力3.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出现了多词句和复合句4.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5.言语功能呈现越来越丰富,准确的趋势 儿童创造的能力有:迁移:情景迁移所指迁移结构迁移

替换扩展删简粘连(p113看例子)

第七章

理解题(p120“fis”)

小班:小班语音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听力和发音的练习上。中、大班:语音教育的重点是对个别学前儿童发音的矫正。

词类的使用频率不同:学前儿童使用词频率最高的是助词,其次是代词,然后

是副词和介词。使用动词的频率高于名词。

形容词的迅速发展,是儿童句子复杂化的一个标志。

儿童对词义的理解具有两个特点突出的特点:1.笼统2.具体

第八章

如前面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语言教育终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第九章

简述题扩展

学期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一、示范模仿法

1.教师的示范语言一定要规范到位 2.教师要把握好示范的时机和力度

3.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显性示范”和“隐性示范”的手段 4.教师要积极观察儿童的语言表现,妥善地运用强化原则

二、视、听、讲、做结合法

三、游戏法

四、表演法

五、练习法

第十章

理解题(p179):学期儿童语言教育设计与实施的原则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

(一)确定活动目标

(二)选择活动内容

(三)策划活动流程

(四)拟定活动方案

1.活动名称2.活动目标(设计)3.活动准备:知识准备语言准备物质准备 4.活动流程5.活动评价

理解题(p190作品的题材以学前儿童熟悉的生活为主)看文中内容 迁移作品经验(设计方式,给题p193看)文学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步骤: 1.文学欣赏作品的传递

2.多通道地相互作用(设计途径看例子p198)3.通过形象性地解释帮助儿童理解作品内容 4.采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记住)

●针对儿童记忆系统的提问●针对细节的提问

●针对情感识别与匹配的提问●针对作品的主题或情节的提问 ●针对作品中文学语言的提问●针对作品的整体结构形式的提问 ●针对生活原型与作品形象进行比较的提问 简答题 表演的分层次内容如下: 1.情境性对话

2.根据现有作品或自创作品进行出声或不出声的表演,包括个人的哑剧表演 3.主要人物形象的立体动态塑造 4.作品段落的表演 5.作品完整形象的表演

小班编构故事的重点是编构故事的结局,中班编构故事的重点是编构故事的高潮部分,大班则是编构完整的故事。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方式:主要培养儿童交流的能力。拥有一个具体、有趣的中心话题。

儿童交谈的三种基本模式:儿童与教师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 将教师在谈话活动中起间接引导作用。

开放性的讨论活动:一般在中班以后才适合开展这项活动。名词解释

一个围绕:是指教师指导儿童围绕中心话题大胆地与同伴交流。两个自由:是指交谈的内容自由、交谈的对象自由。中心话题的拓展是逐步进行的:顺序:

对话题对象的描述和基本态度---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对话题对象的独特感受

讲述活动的语言是独白语言。

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主要是通过观察的途径进行。主要是通过视觉通道获得的。

讲述的基本方式一般在中班后期开始培养。

游戏规则即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设计游戏p221)简答题

从讲述内容来分类:

1.叙事性讲述2.描述性讲述3.说明性讲述4.议论性讲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1.充分感知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4.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儿童兴趣:

1.用物品创设游戏情境2.用动作创设游戏情景 3.用语言创设游戏情境

儿童阅读前阅读能力的发展规律: 1.幼儿前图书阅读能力的发展规律 2.幼儿前识字能力的发展规律 3.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发展规律

第二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万联图书批发网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本文章由“万联世界图书批发网”整理发布。图书批发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介绍了: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不同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学前语言教育组织设计实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等内容。

20世纪,教师专业化作为一股强大的思潮席卷全球,极大地推动了各国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方略。教师职业是不是一个可与医生、律师相提并论的专门职业?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究竟如何?这是各国学者长期讨论的问题。教师职业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而从专业的特征来看,教师职业离成熟专业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是,从追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和权利到重心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师职业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职业。本文章由“万联世界图书批发网”整理发布。图书批发

立足学前教育专业大中专层次,按照教育科学研究的“顺序”作为教材的逻辑体系,详细论述了学前教育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步骤,具体内容包括课题的选定、文献的查阅、研究计划的制订、五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介绍(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和作品分析法)、资料整理与分析、成果表述与评价、质的研究和行动研究。全书针对专科生、中师生的实际需要,每一章后面都附有侧重知识的案例、实践活动(思考题)。为了突出教材的实用性、资料性和“可持续性”,每章后面还附有本章领域的“文献资料”。

根据凯里(Carey)的理论,儿童对于生物学的认知经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学前时期到接近6岁,儿童从生物世界所表现出的事物和现象中学习。如学前儿童了解动物是生物、儿童是从母亲的肚子里生出来的而且和他们的父母很相像。但凯里(Carey)认为儿童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并不意囔着获得了生物学上的“构造理论”(一种机制性的、内在的认知结构或图式)。直到大约7岁的时候(即第二阶段)儿童才开始进行一种生物学上的构造,其间经历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上的转变”过程就是儿童通过动物和植物的分类组成了“生物”这个构造。

幼儿师范:经济常识》为更好地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师范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根据教育部新修订的《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和河南省教育厅制定的《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课程方案(试行)》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编写了思想政治丛书,丛书主编为王保林、窦广采。

在编写的过程中,本教材结合以往中等师范学校同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经验,并吸取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的成果,根据目前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编写者在强化素质教育、体现与时俱进、突出幼师特点的同时,并在结构体系、内容安排、语言文字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力求既有利于教师教学,又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本文章由“万联世界图书批发网”整理发布。图书批发

《幼儿园课程》中,编者首先介绍了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论,包括幼儿园课程的定义、理念、特点、价值取向与四大要素等内容;接着,介绍了一些东、西方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流派,包括中外近现代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模式和早期教育方案;此外,本书还深入幼儿园课程实践层面,先介绍了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理论与技术,然后,具体对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教育进行了课程实践方面的简要介绍;最后,结合目前幼儿园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现状,论述了幼儿园课程的预设与生成主题。

针对农村幼儿园体制问题,我们探索出了适合农村发展特点的“政府统筹、办管分离、资源共享、服务社区”的现代化办园模式,充分发挥了社区各方面优势,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做到优势互补;提高了管理效益,改善了办园条件,转变了教育观念;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了人人关心幼教,支持幼教、参与幼教的社区教育大环境,使农村幼儿园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信息技术教育应该不应该进入幼儿园,幼儿应该不应该接触和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标志性工具——计算机,使用计算机会不会给幼儿的身体发育带来伤害,使用计算机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吗?

这不是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也没有绝对的答案。它主要取决于教育者如何定位幼儿计算机活动的目标、如何为幼儿选择计算机软件、如何为他们提供适宜的计算机活动环境并适当进行管理、如何处理计算机活动与幼儿其他活动的关系,也取决于幼儿园教师的认识和指导幼儿计算机活动的能力。本文章由“万联世界图书批发网”整理发布。图书批发

借助于教育部-IBM KidSmart“小小探索者”项目在中国的推广,以冯晓霞教授为首的专家组带领部分幼儿园教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并在本书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给出了答案。

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和内容及评价等的设计,突出理论性、系统性、针对性、应用性的特色。同时,为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领会和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问题,增加了相应的活动案例,既增加了有关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知识,提高教师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能力,又帮助幼儿教师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水平和技能。

这些教育现象常常需通过人的心理行为现象的观察分析来研究其发展变化,或检验其效果,因而需借鉴吸收有关的儿童研究理论和方法;有时在一项研究课题中,既有研究儿童发展的成分,又有研究教育的成分,如有关“儿童数概念的发展与数学教育问题的研究”。由上可以看出,儿童总是在教育中发展、在发展中受教育。学前教育研究在重视其理论价值的同时,更应注视其应用价值,解决学前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前教育研究特别需要注重对各种教育条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考察,回答教育应当“怎么做”的问题,即通过研究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和环境条件,注重研究如何对幼儿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促进其各方面协调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殊性:一方面它需要有些特殊的观察、测量、实验等手段探索学前教育情境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区别于一般成人和大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教育现象,需要特殊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它同其他的教育研究一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多种方法的整合研究。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章由“万联世界图书批发网”整理发布。图书批发

依据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学前教育研究可划分为五种类型,这些研究类型有的是在探求学前领域中的真理性问题,有的是在解决学前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有的是在提供物化产品,有的是在为学前教育现象作出价值判断,有的是在深入学前教育一线协同工作人员改进工作。

1.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属于纯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注重一般知识、普通原理原则的建立。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未知,发现普遍规律,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研究虽然不解决具体问题或特定问题,不能够“拿来就用”,但它能够对教育实际工作提供普遍性的指导。例如,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论”就是属于教育研究中有关儿童发展基本理论的探讨,它对幼儿教育依据儿童发展规律施教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幼儿园的课程方案是一个有意图而可灵活调整的开放系统。编写《幼儿园课程指导》的目的在于提供幼儿园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这对目前许多幼儿园在构建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模式和建立幼儿园课程自我发展机制的过程中是迫切需要的。但是每所幼儿园都有其自身的背景和实际,在对课程理论和实践引进吸收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调整、充实、更新、创造的园本化过程。如果僵硬、原封不动、静止不变地执行预定的课程计划,无视儿童的兴趣、需要及不断变化的环境,这样课程是缺乏生命力的。

第三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认为儿童天生就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且体现在一种语言获得装置(LAD)中的教育家是(A)

A.斯金纳B.乔姆斯基C.皮亚杰D.伍顿

2、儿童早期将“miao”的意义当作猫、狗、羊等,这种常见的错误属于词义的(C)

A.过度扩充B.过度缩小C.借代D.引申

3、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儿童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D)

A.前语言现象B.自我中心语言现象

C.社会性语言现象D.理解语言现象

4、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相比较而言,它具有(C)

A.无计划性B.随机性C.自发性D.目的性

5、教幼儿学英语应当始于培养幼儿的英语(B)

A.倾听能力B.表达能力C.阅读能力D.书写能力

6、能使学前儿童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是(D)

A.谈话活动B.讲述活动

C.欣赏文学作品D.早期阅读

7、为了培养有意识的倾听能力,不提倡教师采取的做法是(D)

A.选择合适的故事、童话和儿歌

B.强迫幼儿仔细倾听

C.增加倾听内容的吸引力

D.教师可以通过手势、动作或其他体态语言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8、不符合幼儿园语言教育软件设计和选择原则的内容是(C)

A.呈现适当的刺激是幼儿园计算机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B.演示内容生动形象,但要适时适度

C.同一个教学信息的呈现,要做到尽量不可重复

D.与学习内容进程相一致

9、(D)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获得是在关键期内通过语言获得装置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

A.先天论B.认知相互作用论C.行为主义D.社会相互作用论

10、根据凭借物的不同,幼儿园进述活动可分为实物讲述、看图讲述和(C)

A.叙事性讲述B.描述性讲述C.情景表演讲述D.议论性讲述

11、幼儿出现比较严重的口吃现象,是一种(A)

A.言语流畅度障碍B.构音障碍C.听觉障碍D.情感交往障碍

12、语言内容不同于语言话题,主要表现在它是(B)

A.个人化的B.具体的C.非独立的D.一般的13、卡洛—乌尔福特和伦奇提出的“四范畴说”包括了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和(D)

A.语言表达范畴B.语言运用范畴

C.语言交际环境范畴D.语言理解范畴

1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整合观的是(A)

A.它包含了语言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的整合B.它是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影响的直接结果

C.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的三位一体构成了语言知识

D.同化和顺应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两种机制

15、率先提出以系统性方式研究儿童语言构成的是(C)

A.伦奇B.布伦姆和莱希C.乔姆斯基D.加德纳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写出5种讲述活动的类型。

看图讲述 生活经验讲述 情境讲述 绘图讲述 续编故事

2、构成幼儿良好语言环境的因素是什么?

成人的言语范例,丰富的生活内容,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试述怎样才能使幼儿有健全的大脑和言语器官?

为使婴幼儿的大脑和言语器官发育完善和保持健康呢?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要优生

(2)要保护好婴幼儿大脑及言语器官

要有合理的生活制度;要注意不要让婴幼儿的头部受伤;尽量让婴幼儿少感冒,预防传染病;婴幼儿用药要十分小心;大人对婴幼儿讲话时声音不要过大,也要教育婴幼儿不要大喊大叫。

2、试述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阅读能刺激大脑,是发展大脑神经组织的最好方式(2)阅读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3)阅读增加了幼儿的经历与交往(4)阅读是幼儿个性发展的条件(5)阅读是幼儿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

总之,早期阅读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习辅导,/2011.06.15教学活动

1目前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主要采用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和早期阅读活动五种方式。

2谈话活动,是帮助幼儿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活动。其特点是:

1、具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

2、具有多方面的信息交流

3、具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谈话活动的设计步骤:第一:创设谈话情景,引出谈话话题。第二: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第三: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3述活动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构思和表述一定内容的语言能力为基本目的,为幼儿提供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讲述实践机会。其特点是:

1、有一定的凭借物。

2、有相对正式的语言环境。

3、所使用的是独白语言。讲述活动的设计步骤:第一:观察理解对象。第二:运用已有经验讲述。第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第四: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4听说游戏将学习因素与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紧密结合,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完成增进知识、发展语言的学习任务。其特点是:

1、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2、有明确、具体的规则。

3、以教师为主导的游戏活动。听说游戏的设计步骤:第一:设置游戏情景。第二:交代游戏规则。第三:教师引导游戏。第四:幼儿自由游戏。

5幼儿园的文学作品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的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这类活动能够从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丰富而有趣的生活,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为幼儿提供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其特点是:

1、围绕文学作品开展活动。

2、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

3、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4、包含感受、理解与表现的审美目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设计步骤:第一:聆听欣赏文学作品。第二:学习理解体验作品。第三:迁移作品经验。第四:进行创造性想象和表述。

6早期阅读活动主要为幼儿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前识字经验与书写经验,帮助幼儿增长阅读的兴趣,认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掌握一定早期的阅读的技巧。其特点是:

1、有广阔的阅读环境。

2、由表意性质的阅读材料。

3、有整合的阅读内容。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步骤:第一:让幼儿自己阅读。第二:在幼儿自己阅读之后,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第三:组织幼儿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第四:归纳阅读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7关于早期阅读活动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幼儿阅读的对象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生活的阅历是他们阅读的重要内容。

2、早期阅读的内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应尽早开展,早期阅读的内容十分丰富,识字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

3、早期阅读中的识字幼儿识字是以引发他们对汉字感兴趣,增强对汉字的敏感性为目的,不以识字量的多少为评判标准应以幼儿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发展水平规律为基础,引导幼儿识字。

第五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参考文献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参考资料

著作类

1.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张加蓉,卢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祝士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赵寄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夏燕勤,邹群霞.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7.唐淑.幼儿园语言和科学教育——幼儿园课程研究论文集萃

(二)[C].南京:南京师范出版社,2004 8.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9.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0.周兢.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1.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2.周兢.幼儿园语言文学活动[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3.陈定儿.点亮童心:幼儿园文学整合教育研究成果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14.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以康州大哈特福德地区为个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5.黄娟娟.认字、识字就等于早期阅读吗?——2-6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方案新探[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16.陈晖.图画书的讲读艺术[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17.方卫平.享受图画书——图画书的艺术与鉴赏[M].上海:明天出版社,2012 18.梅子涵.童年书——图画书的儿童文学[M].上海:明天出版社,2011 19.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0.斯坦尼斯拉斯·迪昂.脑的阅读:破解人类阅读之谜[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1.彼得·亨特.理解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22.刘旭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3.梅子涵,朱自强等.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8.24.安·S.爱泼斯坦.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认识高宽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5.苏珊·佩罗.故事知道怎么办[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26.王林,余治莹.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 27.松居直.打开绘本之眼[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 28.松居直.幸福的种子[M].上海:明天出版社,2007 29.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30.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 31.费舍尔.教会儿童学会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2.凯瑟琳·斯诺.预防阅读困难:早期阅读教育策略.胡美华等译.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3.劳拉·贝尔克 亚当·温斯勒.鹰架儿童的学习:维果斯基与幼儿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4.Justice, L.M., & Sofka, A.E.(2010).Engaging Children with Print:Building Early Literacy Skills through Quality Read-Aloud.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35.Morrow, L.M.(2009).Literacy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Years.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Inc 36.Neuman, S.B., & Dickinson, D.K.(Eds.).(2003).Handbook of Early Literacy Research.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37.Lyndon W.Searfoss, John E.Readence(1994).Helping children Learn to Read.Simon&Schuster,Inc 38.Jeanne M.Machado(2007).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s in Language Arts: Early Literacy, Eighth Edition.39.Carol Vukelich, James Christie, Billie Enz(2008).Helping Young Children Learn Language and LIiteracy:Birth through Kindergarten.Pearson 40.Susan H.Foster-C0hen(1999).An Introduction to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41.Jean Berko Gleason.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6th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Inc

论文类

1.周兢.中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研究的新进展[J].学前教育研究,1997(04)2.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5(01)3.汤杰英,周兢,韩春红.学科教学知识构成的厘清及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2(05)4.王津,周兢.知识类图画书的概念、价值及其阅读指导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05)5.汤杰英,周兢.测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工具开发——基于对美国埃里克森学院所开发工具的介绍和验证[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05)6.李林慧,周兢,刘宝根,高晓妹.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02)7.周兢,李晓燕.不同教育背景母亲语用交流行为特征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10(02)8.周兢,刘宝根.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来自早期阅读眼动及相关研究的初步证据[J].中国特殊教育.2010(12)9.周兢.从前语言到语言转换阶段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3岁前汉语儿童语用交流行为习得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06)10.周兢.对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定位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12)11.周兢.重视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汉语儿童语用发展研究给早期语言教育带来的信息[J].学前教育研究.2002(03)12.周兢,程晓樵.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1995(02)13.周兢.幼儿园早期阅读怎样提高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2-04-22(003)14.周兢,张明红.学龄前儿童需要进行识字教育吗[N].中国教育报.2012-09-23(001)

15.周兢.促进儿童前阅读核心经验形成的教育活动与指导建议[J].幼儿教育,2013

16.刘宝根.幼儿前识字核心经验及其教育支持策略[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3(3).17.刘宝根.学前儿童文字意识发展研究述评[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6)18.刘宝根;周兢;李林慧;张莉;高晓妹.文字突显程度对学前儿童图画书阅读中文字注视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

19.刘宝根;李林慧.早期阅读概念与图画书阅读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13(7)20.刘宝根,周兢,高晓妹,李林慧.4—6岁幼儿图画书自主阅读过程中文字注视的眼动研究[J].心理科学,2011(4)

21.刘宝根,周兢,李林慧,高晓妹.文字是幼儿图画书自主阅读中的关键信息吗?——来自幼儿在文字和主角上注视的眼动比较研究 [J].中国特殊教育, 2011(1)22.刘宝根,李菲菲,徐宇.幼儿教师创造性儿童特征内隐观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4)

23.刘宝根.瑞吉欧教育超越了什么——从《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解读瑞吉欧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1(4)

24.刘宝根,李菲菲,宋武.基于家长描述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观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4 25.朱家存,刘宝根.幼儿园英语教育认识误区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26.刘宝根.是“幼儿教材”还是“操作材料”?——对有关“幼儿教材”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 2010(4)

27.刘宝根,徐宇,刘金花.什么样的画是有创造性的——来自对幼儿园教师创造性内隐观的访谈研究[J].幼儿教育,2012,3 28.刘宝根,高晓妹.儿童前阅读核心经验及其发展阶段[J].幼儿教育,2013(7)29.徐宇,刘宝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质量的调查——基于某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场观察[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6)

30.刘宝根,何静.标记对大班儿童故事倾听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6)

31.刘宝根.正确理解儿童的创造性——基于创造性的参照体系[J].学前教育研究,2003(7、8)

32.刘宝根.“必读”与“不必读”的背后[J].上海教育科研, 2004(11)33.刘宝根.幼儿园潜环境的创设[J].幼儿教育, 2003(4)

34.刘宝根.言语环境与儿童自我价值感[J].早期教育, 2005(7)

35.刘宝根, 余捷,陶晓玲.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教育效果的比较——来自国外的声音[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2)

36.刘宝根.幼儿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及其教育支持策略[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4(3)37.刘宝根.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发展及其教育支持策略[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4(6)38.刘宝根.学前儿童文字意识的研究述评[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6)

下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的作业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基本目标? 答:1乐意与人交往,谈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答案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幼儿园谈话活动:是帮助学前儿童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 2听说游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其活动的目标是以培养儿童倾听表达能力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 姓名:学科:语言教育层次:幼儿园教育 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教案《三只小猪》 一、教学目标 1、在听听、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听赏故事,理解故......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理论,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相关理论和语言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评价等有关知识,为正确地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语......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二)学时学分:周2学时,2学分 (三)预修课程:学前儿童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案例

    如何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 案例一:由一只玩具枪引发的争执 事件描述:一天,大班游戏时,明明拿着一只玩具枪在独自玩,玩了一会他把枪放在桌子上跑去上卫生间,一会儿强强发......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读后感

    寒假里,我翻阅了张明红编著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一书,它共分为三大篇,分别是:语言功能篇、语言发生发展篇、语言教育实践篇。最后的语言教育实践篇,我认为与自身的幼教工作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