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传中预测技巧运用的点滴体会
北京求学三年,毕业前夕,心中难免不回忆起三年来的点点滴滴,其中,学习同传的过程构筑了回忆的线索之一。同传让我深深惊叹于英汉语言之间的魔力变幻,惊叹之余也积累了些许对同传的体会。借此机会诉诸笔端,草草追逐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仅供同传爱好者们参考。
在同声传译的过程中,译员始终处于工作压力中,特别是时间压力。为了获得更好的翻译效果,译员需要应用一系列技巧,例如断句、重复、等待、归纳等。这一系列的技巧使同传成为可能,帮助译员跨越了英汉语言的鸿沟。但在我看来,应用这些技巧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通过预测才能适时、准确、灵活地应用技巧。所谓预测,就是在实际的话语说出之前预先推测到译入语中可能出现的信息的能力。预测,不是未卜先知,也不是纯粹的主观臆断,而是一种有理有据的逻辑推理。
预测在同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预测能够减轻译员的工作压力。特别是在英汉同传中,译员承受着听力压力,正确应用预测策略则会大大降低听力负担。例如,一个简单的however可以让译员预测到其后的信息与先前信息必然相反,因此只要抓住了先前信息,借助于however生成的预测,译员可以相对从容地边听边转为译入语。其次,预测还能有助于提高翻译效果。同传,尽管从字面看来,译员是在紧随讲话人之后翻译,但实际上译员在听和译之间还会经过一个加工理解的过程,而并非为讲话人做字字对应。在加工理解过程中,译员就需要分析使用预测。例如下面这句话:
(1)InrecentyearstradetiesbetweenEuropeandEastAsiahaveexpandedrapidly.这句话虽然简单,却也能反映出译员应用预测技能的高低。初学同传的译员往往会跟地非常紧,初衷是为了避免信息遗漏,却同时也排斥了预测的空间。因此,初学者可能会这样翻译:“近年来,贸易联系,指的是欧洲和东亚的贸易联系,扩展迅速。”显然,初学译员是紧随其后,没有应用预测,因此不得已用了重复技巧,使翻译有些罗嗦。通常在听到ties及其同义词relations时,译员应该预测到后面会紧跟固定搭配between…and,有了预测后,译员就不会急于翻译ties,而会等待后面的限定成分,因此会形成更加严紧精练的译出语:“近年来,欧洲和东亚地贸易联系发展迅速。”
那么又如何能够在同传过程中形成预测呢?同传中的预测可以分为两大类:语言预测和话题预测。在语言预测方面,主要需要归纳总结同传中的英语语言特点;话题预测方面,就是从话题入手,形成相关预测,主要依赖于平时的积累和精心准备,厚积薄发。下面将分别做简要介绍。
在语言预测方面,译员可以注意能够提示预测的语言规律,如短语搭配、句子之间表示逻辑关系的连接词等。下面将从短语搭配和连接词两个方面稍加阐述。
短语搭配因为其规律性为同传提供了难得的预测机会。在同传过程中,如果能够注意以下短语搭配,则既能减轻压力,又可以提高同传质量。
1.表示二者关系的搭配,如difference/disjunction/disparity/relationsbetween…and等。这时,译员应注意等待,等到后面的限定成分出现再开始译出,不然的话,句子容易琐碎。
2.表示属性的抽象名词,如importance,significance,necessity等等。这时,译员应预测到仅仅出现一个抽象的importance是无法达到交流的目标的,后面必然会出现限定成分,通常是of引出的介宾短语。例如:
(2)Theimportanceofharmonious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hasbeenwildlyrecognizedintheacademiccommunity.显然,其中的importance是抽象名词,只能泛泛地表示“重要性”的概念,难以达到交际目的。因此,应该预测到其后通常会紧跟限定成分,自然地,就会等待of结构出现后再开始翻译。
3.一词多义的情况。
在出现多义词的时候,译员在判断出其准确词义前要尽量选用上位词做译出语,这样便于后面的调整。例如:
(3)Therearesomeareasinyourpaperwhereimprovementcanbemade.显然,其中的area是多义词(地区?地方),当具体意思尚不确定时,应尽量译成“地方”,以便于调整。相反,如果径直译成“地区”,后面就比较被动了。
连接词是串接句子的逻辑桥梁,通常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类似的连接词很多,如however,therefore,consequently等,而且也不限于连词,也可以是像another,strangely这样的形容词、副词等。借助这样的连接词就可以较为准确地进行句子之间以及段落之间的预测了。如当听到however时,就可以自然地以刚刚听过的信息的对立面对下文进行预测;当听到another时,自然可以预测到下文和刚刚听过的部分构成并列关系,与上文在结构或语义上是相同或相似的。
语言预测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员英语语言功底,同时需要留心语言的细微之处并加以总结;而话题预测则更多地取决于译员的知识结构、信息储备等综合素养了。话题预测的理论基础是图式理论(TheoryofSchema)。所谓图式也就是大脑语义记忆中关于事件一般性顺序的结构,有助于理解语篇的全篇性连贯。例如,段落中的中心句(TopicSentence)就可以作为段落的图式,借助该中心句就能否对整个段落的内容进行预测了。因此,译员在同传过程中需要快速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找到中心句,在这个过程中就会用到上面在讲语言预测时提到的对连接词的分析。例如,通常都是however后才是真正的观点所在,另外consequently后面的结果部分通常来说比前面的原因更重要,更有可能成为中心句。无疑,丰富的知识储备,完备的知识结构可以帮助译员更快更准地抓住讲话主旨,从而形成图式,便于预测。因此在日常积累中,要求译员做有心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时候甚至是童心未泯,这样会提高自己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的兴趣。
 
;初出茅庐,难以感悟同传真谛;只言片语,难以说尽预测宝典。与各位同传爱好者共勉。
第二篇: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点滴体会
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点滴体会 大窑中学 杜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媒体介入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深入,为初中生物创设了更好的教与学的环境。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性、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的特点,有利于全面、多角度地描述主体对象,变抽象的知识为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内容,易于被使用者掌握;多媒体技术非常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及时自我促进。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造一种积极主动的、以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充分发展和发挥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为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开辟了新途径。
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生物课堂,将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方面都能起到较好作用。
我们学校在进行《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课题研究中,深深体会到了多媒体技术对初中生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
一、通过搜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
生物教师在准备教案时,要收集大量的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以往教师备课时,只利用一只笔、一本教案、一本教学参考书,几本生物资料,来完成一个教案,这样准备的一节课是很不充分的,到了课堂上教师只有实物标本、实物挂图,缺少的声、画、音并茂,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有时不用说学生不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就是教师本人也对知识的认识是很模糊的。而现在我们借助于电脑、投影仪、触摸屏、电子白板等先进的电脑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利用校园网将课件传送给每个教室的终端电脑,在上课时利用课件将知识传授给每个学生,使生物课堂上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教师讲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例如:在初二生物《动物行为》一章中所讲述的动物行为,其实是非常直观的,但是作为动物行为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很难能用语言将动物的攻击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社群行为、节律行为表达的非常具体形象,但是我们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后,将《动物世界》、《传奇》、《国家地理杂志》中有关动物行为的影 像资料针对本章中要讲到的具体行为做了一个短片,利用丰富的动物的生活画面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很容易地撑握了各种行为的概念和范畴。
二、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解决了许多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非常重视情境和直观: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生物具有特殊性(体积的大小,形态的特征和一些生理过程等),单纯地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很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或获得准确的生物学知识;同时,生物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需要有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协作品质。而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到真实的环境中去观察和探索。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能贮存大量的图文声并茂的生物学习材料供学生学习,通过文本、图形、图像、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随时进行交流,有利于学生的互助协作。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的传授变“静”为“动”。
生物学中的许多知识其实是“动”的知识,而在传统教学只能利用静止的挂图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来传递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全凭个人的领悟能力。例如:在讲解鲫鱼的《血液循环》时,怎么讲学生也不明白血液从心室出发依次经过动脉、鳃内毛细血管、背部动脉、体内的毛细血管、静脉,最终回到心房的路线,这个过程是一个“动”的知识,但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能以“静止”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学起来吃力,教师教起来更吃力。后来,我们生物教师利用Flash软件制作出鲫鱼血液循环的动画,将血液循环的路线利用动画表示出来,很直观地让学生看到,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学生对于血液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对于血液循环的路线,不用教师讲解,学生就掌握得很好。这就是多媒体变静为动的优势所在。
(二)利用多媒体将微观知识宏观化。
生物知识更多的微观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而在生物实际教学中由于实验课的课时很少(往往一节实验课就要求学生得出实验结果),有时一节课的时间,好多学生也不能利用显微镜找到生物的物像,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却又累了个半死,也没有辅导几个学生,一堂实验课下来,有收获的学生没几个,课堂整得乱哄哄的。针对生物现象的许多微观知识,我校的生物教师在做实验时,先利用摄像显微镜将找到的生物的物像投影到大屏幕上,使学生不用显微镜就能看到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物像,对于学生的后续实验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先由实验教师利用摄影显微镜将找到的草履虫的物像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一看:噢,这就是草履虫的模样啊。动手实验时,就很少有学生找到个大气泡后,兴奋叫“老师,老师,你快来看看啊,这个草履虫怎么这么圆啊!”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生物实验中后,我校学生实验操作水平和得出正确实验结果都得到大幅提高。这在近几年的牟平区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得到很好的证明,每个到我校来监考的实验教师都对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的技能表示高度的欣赏。其实,这都是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好处啊。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更好地为生物教学服务。
在生物教学最大的难点是动物的起源。动物的起源由于是几千万年前,甚至是几亿年前,所发生的,年代久远,在传统教学手段中想重现这一过程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只能是简单杳些资料,通过口头描述来给学生重现当时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可能所作的描述使学生倍感兴趣,而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教师则是束“口”无策了,还能让学生在背后嘀咕“这个老师净吹牛”。而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历史的重现,生物的假说,都能通过多媒体技术表达的淋漓尽致。例如:在讲述古代爬行动物灭绝的原因时,生物教师利用“豪杰超级解霸”将《恐龙》等大片中的火山爆发、恐龙惊慌逃跑的精彩场面截取下来,并在截取的影片中加进教师的科学讲解,使本不能重现的几亿年前的恐龙灭绝的假说,利用高科技,利用美国好莱坞的虚幻故事,做了很好的注释。也使学生在视听感觉上真正接受了目前被大多数科学家所认同的有关古代爬行动物灭绝的观点。
三、多媒体优化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有上述的诸多的好处,但是在我校进行多媒体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课题实验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课堂教学成了录像、VCD的观摩课。
个别教师把多媒体课堂教学当成了录像、VCD的观摩课,其原因是过分依赖电教媒体,而忽视了诸如语言、板书、直观教具等的作用。CAI系统有许许多多的优势,但是,它只能是教学辅助设备,也只能是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需要而出现,在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的时候采用多媒体,会让学生兴奋的恰当、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但是如果多媒体手段利用不当,只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发散,而影响到学生的知识达成度,使生物课堂变成了华而不实的影像厅。
(二)把大屏幕当成了电子黑板。个别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师出现了按动鼠标完成教学全过程的不合理现象,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较低,只把多媒体当成了一个电子黑板,把传统的粉笔板书改成了利用鼠标完成板书过程,长期如此,必然使学生对学习生物失去兴趣。
但是不管怎样,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充分运用,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支持和内容支持,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相信,在认真分析生物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着力于从学生的学出发,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的诸多功能,真正实现多媒体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必将能使生物课堂教学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三篇:班主任体会点滴
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班主任工作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班主任不好当,而且新课程、新形势下的班主任是越来越难当。但是,既然当了班主任就必须竭诚尽力,扮演好班主任这一平凡而又必不可少的角色。通过上周赴江苏北环中学的学习培训,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
一、班主任要有创新意识,为班级班风建设指明方向
要解决学生“学”的问题,必须从学生德育起步,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转变对学校德育的思想观念。班主任应想方设法将班级主人地位和权利回归,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班主任老师要做有心人,尽力去发现学生们共同感兴趣的、共同喜欢的东西,结合班级实际,通过点拨和引导,充分发挥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如确定班名、班徽、班歌、确定班风口号,拍全家福等。班主任在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由零散到系统,由无意识到有意识,逐步在班内部进行学习型环境建设,从而形成班风建设主题和班级精神。
二、班主任应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成绩,就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我做起。中学生正处在一个生理成长期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一个特殊的时期,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行为。因此,作为班主任,更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以感染和教育学生。例如,要求学生知错就改,当我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时,我也真诚地对学生说:“对不起,这件事是我没查清楚,错怪你了。”这样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做错了,能够主动地找到跟我认错。
三、加强的班干部队伍建设,发挥班干部作用。
班干部是老师的小助手,也是同学们的好朋友,能用好班级骨干是形成优秀集体的一个重要条件,使集体有一个“控制中心”,保证在统一的指挥下,能协调实现共同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班级工作实践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如班长全面负责班级工作;学习委员专项负责组织每天和双休日后作业的收缴情况统计反馈;文体委员主持班级各项的文体活动;卫生委员负责监督值日生每天的值日情况。组长管好本组的事。在班上发生问题,班干部能主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实行值日班长制度,每天在晨间谈话时由前一天值日班长总结前一天的班级情况,提出批评和建议,周一由团支部书记汇集各值日班长的意见,对上个周班级中出现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本周的工作进行安排布署。这样使每个班干部责职分明、各司其责。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掘,使我们班的常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
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不少言行隐藏着许多可贵的闪光点。班主任的责任就是要用爱心去发掘出言行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教师的种种善意的期待和爱中,增强自信并走向成功。我班里有这样一个女生,她平日里默默无闻,学习成绩一般,属于那种走进学生堆里不容易找的学生,但她的字写得不错。我们班第一次办班板报时,发愁没人会写板头。我就找到她,说她的字写得挺好,让她试试,结果她写得不错。在那个周的周记里,她说真的非常感谢老班让我写黑板报的板头,一直来,她想写但从来没试过,太感谢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了。通过这件事她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潜力,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每个学生都有值得津津称道的优点,班主任应及时发现学生的具体优点,公开赞美。这样,赞美将会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求学的巨大动力。
五、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育是种活动。班主任老师应带领班级的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大型集体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英语节、每周之星评比、综合实践活动等。通过集体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将德育思想和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思想美德,做到入身入脑入心,不甘落后、团结拼搏的精神,培育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参加的活动,无论是取得了成绩还是以失败告终,有活动就有总结,学生自己要总结,班主任要总结,使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辨是非,好的表扬,差的批评,这样正气会得到弘扬,歪风习气会有效的遏制,对整个班风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体育课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点滴体会论文:浅谈体育课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点滴体会
体育课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点滴体会论文:浅谈体育课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点滴体会
体育课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表现手法的先进性、广泛性特点,采用图形、头像使体育教学生动、形象、具体,有利于教师统一教材的技术规格,突出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学生充分感知正确、完整的技术动作,掌握基本技术和技能。通常,我们选用音乐,摄像、录像、投影、课件等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媒体,这些媒体进入体育课堂,关键是要找准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学生和教材的具体特点,合理选取切入点,始媒体在课堂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1.动画的应用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powerpoint、flas等,利用authorware流程软件把文字、声音、图片,还有我们精心制作的3d动画联系在一块,使学生能够轻松地看到蹲踞式跳远的空中动作,短跑、中长跑的途中跑动作,以及各种运动项目的专项练习的方法,等等,我们可以深刻分析每个情况,每个动作瞬间,学生也喜欢看,也很好掌握。像上述这些具体的操作,对于体育教学的练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看不到真正理想中正确的动作,只是根据教师讲,以及不太正规的示范,一个动作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学好,甚至还
会导致错误的动作定型,终生遗憾,其实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值得我们教师去注意,去学习的。想一想我们教师的动作再正确也不如全国、奥运会上运动员所作的动作准确、优美,我们的目的是利用可能的条件使学生看到相对正确的动作技术,让学生在我们制作的课件中学到正确的、新的东西,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数字摄像机来获取学生的动作,把这个动作加到我们制作的课件中去,让学生进行正确与错误的对比,动作的美与不美的比较,使学生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这样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好的掌握正确的东西,力求达到事半功倍。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再一点,在我们利用课件授课时,学生也可以大开眼界,看到一些新的事物,脑子里也会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对学生的以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与帮助。
2.分层显示
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运动力学、运动生物学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或基本原理,通过巧妙的方式体现出来,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讲解支撑跳跃动作时,可根据动量定理,利用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地分析助跑速度、踏跳和推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动作质量的影
响;在讲解弯道跑时,可以将有关离心力、向心力的知识用图像等形式体现于课件之中。
3.利用多媒体使讲解和示范更直观、生动、形象、准确。讲解和示范是体育两大要素
讲解,就是对动作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方式进行解释、分析和论证,他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最经常的一种方式,因此,对于讲解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做到言简意赅、恰到好处,而且还要能够运用术语和口诀进行讲解,已达到确切地表达动作技术结构和要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动作的印象,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讲解还要生动,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掌握语言技巧,运用贴切有趣的比喻进行教学,才能使讲解生动、形象、具体。讲解还要有针对性。教师要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如对动作的讲解,就要根据动作训练的三个不同阶段,而有所侧重和区别地进行如下讲解:
3.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的讲解,主要使学生明确动作的意义、结构、要领和方法,对动作的细节暂不多坐要求。
3.2改进、提高动作阶段的讲解,主要是进行动作技术分析和正误对比,找出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与改进方法。
3.3巩固动作阶段的讲解,主要是提出动作的难点和关键,以便改进动作的细节。总之,在讲解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运用多种器官协同活动,使看、听、想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要做到这一点,仅凭“一张嘴巴”是不容易做到的,而若充分利用现来教育技术以多媒体形式配合动作技术的分析进行讲解,就显得简单得多,而且更直观、形象有效。多媒体独特的动画技术和音像剪辑、粘贴组合技术,使学生如临其境,在强烈的逼真情景中领悟动作要领。应该说,把信息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必将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如跳远,利用粘贴组合技术、音像剪辑和慢动作处理合成的直观形象的图像进行讲解,九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练习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为体育课堂教学开创全新的意境,使体育课的趣味性、生动性、知识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5.把握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正确地应用媒体 如:音乐进入体育课堂。由于体育课运动量大,学生容易产生疲劳与单调感,而音乐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能刺激学生大脑皮层产生兴奋,缓解生理负荷,消除疲劳,从而轻松主动地掌握体育技能。体育课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
要求,适量地播放预选的乐曲。音乐进入体育课堂,不是随意点几首乐曲,无视教学实际地乱放一通。首先所选择的音乐韵律要与练习动作的节奏相一致,练习的内容应是易于按均等节拍时间划分的,才适宜作为配乐练习。其次选择的乐曲要合适,旋律要优美、轻松、清晰、健康、活泼。此外还要注意配乐的时机。比如,在课的起始阶段,播放一首进行曲,使学生在雄壮的乐声中列队,精神饱满,队列整齐,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改善了课堂的始动环节,顺利地进入正课教学。课的准备阶段,可以播放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2/4拍子的乐曲,伴随着口令提示,学生在教室的带领下作各种各样的准备活动操,自然感到新鲜、有趣、轻松。课的结束阶段,可以播放舒缓、优美的乐曲,伴随轻松、活泼的动作,可以调节情绪,恢复体力,使体育课有张有弛,轻松活泼,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锻炼和熏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笔者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收稿日期:2011-05-18
第五篇:网络学习点滴体会
网络学习点滴体会
英华实小 陆学玲
查字典之我见
课程标准中要求孩子学会使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查字典。随着年段的增长,孩子应该是能够越来越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而且养成随时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平时的教学中,我在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会有当堂查字典的环节,但是在必要时,其他则要求孩子预习时用字典。另外,作文课、阅读课等,孩子当堂用字典会多一些。
字典是无声的老师,对孩子的学习及未来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可如何引导学生养成习惯呢?首先,是要教给孩子用字典的方法,即怎么用,什么时候用,让孩子先学会使用字典。其次是养成习惯。
(一)字典不离手。即让字典陪伴孩子左右,学校、家中必备工具书,而且字典放在书包中,随时可以使用;
(二)课外自主学习用字典。字典是课前预习之必备,要求学生自主识字、解词、选择义项等等,而且要做好查字典的记录。另外,学生课外习作时,我不主张用拼音,让孩子养成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对于课外阅读,虽然部分“拦路虎”可能不会形成阅读障碍,而且孩子读到兴味时是欲罢不能,我让孩子先记再查。
(三)记录再查,平时阅读中的障碍,或是生活中遇到的生僻字等等,我“拦路虎”记录本,先记下来,再去查字典解决,而且还会组织“查字典”比赛。渐渐地,我班大部分孩子(从一年级带到五年级)都养成了随时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逐段”or“琢段”
在阅读教学中,我解读文本及教学的方式几乎都是“琢段”,很少用到“逐段”教学。教材只是例子,如何用好教材,我想要在教材的深入解读上做文章,要有效取舍,重组教材,“琢”好重点段落或环节,即设计怎么教,怎么学,给孩子的思维以充分的时空及足够的广度、深度,让孩子也深入到文本中,解读文本、体验感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
课文是一个整体,也有艺术的美感,所以我们要从整体把握教材,挖掘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去“琢”,找到文本的内在主线,步步深入文本。我曾做过课题《探寻文本生长点的课例研究》,就是“琢段”的典型。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就从文题“衣袋”入手,找出文中描写衣袋的句子,体会鼓鼓的衣袋中装满的不仅仅是昆虫,更是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继而从文中的“三迷”入文,反复去“琢”两个事例中鲜活的语言文字。
吃透学段目标 关注言语形式
在阅读教学中,每个学段都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第三学段中,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今年我从事五年级教学,开学初我再一次去研读新课标,找准教学的落脚点,特别是关注阅读教学的学段要求,因为阅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我更多的只是侧重语言文字的感悟,或留存于“点”上的言语运用,现在想来,脱离言语表达形式,感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孩子的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现在谈谈我改进后的几点做法:首先从全局出发,关注文章的谋篇布局,如记叙文的几种表达方式,总分总的篇章结构等等,再如首尾呼应、反复、开启段、总阶段、总分的段落结构等表达方式。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引导学生抓住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及选取典型事例体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写具体、写生动的;其次是从细节入手,深入文本,抓住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去感悟文本,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式,从而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集体备课
我们学校也有集体备课的形式,但用在学校的常规教研上,每周一次,以级组为单位进行,人人参与,先选取典型课例,进行集体研讨备课,然后由一位老师执教,再进行课后研讨反思,必要时会二次,甚至多次上同一课例。除了集体备课外,其他的课我们还是个人用备课本来备,的确是耗时,但对于年轻老师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这样的备课如果是教师深入思考的备,效果还是很好的,可如果只是为了有备课,或是为了备课的课时数,那效果可想而知。不过,近期我们学校将要对备课制度进行改革,针对教师的工作年限、工作能力及获奖情况等等,采取分层次备课,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思考研究时间。或者是改革备课的内容,只被重点环节、关键环节怎么教、怎么学,真正提高备课的实效。
语文姓“语”
前几年提到“学科整合”,以为就是要把音乐、美术等学科也搬进语文课堂,目的是让语文课堂更有趣味性,结果课堂热闹了,学生也兴味盎然。可一节课上下来,孩子学到了多少语文的东西,又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教学效果让人汗颜。
语文姓“语”,不管课堂上你用什么“招”,但语言文字是核心,语文味要浓!我想“学科整合”就是“学科渗透”,音乐创设情境、美术提供画面、体育小游戏放松等等,这些都未尝不可,但只是辅助,而且是在必要时,不能为了用而用。另外,我觉得语文学科与计算机的整合必不可少,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丰厚也延长了文本,大大助推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但课件不必太花哨,要符合文本的“气质”。
即时评价 有效促进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各方面表现及学业成果的即时反馈,教师的有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往往比较单
一、呆板,没有针对性,如“你真棒”“你读得真好”“你的想法很好”等等,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能很好发挥评价以促进的作用。我在课堂评价中是这样做的:一是及时多样评价,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不同的评价,既是肯定,也是促进。如《小母鸡种稻子》课例中,无论是生字教学环节,还是课文品读,老师都能够抓住学生表现中的不同闪光点来进行有针对性评价,促进学生提高。二是提升评价,评价时抓住学生言语中的细节,以此为切入点,用评价语来引领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促成新的感悟。三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也能够吸取他人优点并给予中肯建议,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