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点发散性预习及课堂展示”的实践 席晓影
“原点发散性预习及课堂展示”的实践
深圳市宝安区新湖中学席晓影
《语文月刊》2013.10
一、缘起
2012年11月我在广州生本教育中心郭思乐教授指导下开始尝试生本课堂。12月前往承德授课,当时上的是琦君的《春酒》。前一天给学生布置了作业:“阅读《春酒》。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引发了你的思考或联想?请搜集与你的思考、联想有关的好作品,准备与大家交流。”
学生课堂上的交流内容让我大开眼界,比如“压岁钱”的“压祟”,“年”的来历,“万圣节”的“不给糖就捣蛋”,不仅带我熟悉了中外民俗(都可以写成一篇《“七夕”与“情人节”之比较》了),还打开了我的思路,引领我重新体味了鲁迅《社戏》、《五猖会》中的片段,更有位女同学以一段对“爸爸的手擀面”的深情描述,征服了所有听课师生的味蕾和情感。而这些还只是课堂的一部分。
课堂上,老师控制自己的“说”,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所激发的学生的潜能,所带来的快乐氛围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其实我也和学生一样完成了课前作业。平时的积累中,有不少作品与《春酒》带给我的思考相关,如琦君文集《爱与孤独》(《桂花雨》、《烟愁》等)、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莫言《过去的年》、冯骥才《俗世奇人》、毛荣富《令人伤感的儿时美食》、刘慧勤《味蕾上的乡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费翔《故乡的云》、罗大佑《乡愁四韵》(歌曲)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课堂的养料,但我并没有忙着展示,我期待这些养料是有机的,若能不着痕迹地融入交流之中最好不过,否则,不必强求。听讲,是“学习金字塔”里非常低效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再好的养料都很容易化为飞灰,一丝不留痕。
这样以课文为原点进行发散性预习,课堂上进行展示的生本课堂是否成功?学生的精彩表现就是最好的回答。我也在实践中更深地体会到生本课堂的魅力。那么这种课堂到底有哪些成功的奥秘呢?
当宝安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倪岗老师再次在教研会上大力推进阅读批注时,我豁然开朗。生本课堂中,不是蕴含着“阅读批注”的力量么?一篇文章,一般解决层次为读懂课文,搞 1
清字词——好读书,不求甚解。深度解决层次就应该是人人有点,点点有思,思思有文,文文可乐——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郭思乐语)
古老的“批注”方式在生本课堂上,正以一种新面貌呈现着闪亮风采。
二、操作
经过专家点拨、多次实践与提炼,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原点发散性预习及课堂展示”操作流程,并在各地授课中运用,获得听课教师的好评。
原点发散性预习,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阅读批注——以文章为原点,进行批注,要求发散阅读,尽量把读到的好作品变成素材,纳入自己的批注之中,为批注插上有力的翅膀。
预习要求可参考具体课例:阅读《三颗枸杞豆》,说说这篇文章引发了你哪些关注、思考或联想。请搜集与你的思考、联想有关的古今中外的好作品(诗文书籍音乐影视时事热点皆可),准备与大家交流(抄写、复印、带书过来都可以,交流的内容要求能概括成文字)。如果是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可以写成一段文字,以自创作品的形式与大家交流。
至于课堂环节,就是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自己的阅读批注了。很多交流还能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进行二次批注。老师要鼓励学生互动,并适时点拨、过渡、小结。
“原点发散性预习及课堂展示”实践的课后作业布置,应引领学生将所交流的以及新生成的内容批注在文中,或整理成文字,一节课就是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课堂丰厚的,甚至能整理成一本书。这实在不是传统课堂可以匹敌的。
三、效果
“原点发散性预习及课堂展示”操作流程并不复杂,但细细品来,奥妙无穷。
首先,“原点发散性预习及课堂展示”实践以阅读为核心,为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能力的发展搭建了很棒的平台。
课文是原点,是起点,预习作业要求寻找与对课文的思考或联想有关的作品,其间既借助作品的力量进行了思维训练,又对阅读提出了更高要求:平时的阅读面广,此时的思维才更活跃,调动起记忆中的库存后,因为要交流,可能还需要进行二次阅读、多次阅读。如果阅读面不广,至少也会加强阅读,带着思考去阅读。
课堂的交流,是对听、说很好的落实。传统课堂中,常是听讲,听老师讲,而“原点发散性预习及课堂展示”中听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同学彼此的交流,参与度更高。同学在发言中,一开始会出现声音小、跑题、罗嗦、抓不住重点等情况,师生们的倾听和点评会反馈不
少信息,发言的人慢慢会做出调整,交流多了,讲话会慢慢变得简洁、清晰、流利,能抓住重点,还会适当地描述细节增强感染力,口语表达的技巧和能力在活动中得以提升。
课后作业对写作提出了要求,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写作形式可以更灵活,可以是批注,读后感,甚至是对课堂上大家发言的笔记进行整理。可以以班刊为平台,定期展示。一开始,养成写的习惯比写什么要重要。慢慢地,通过对所写内容的投票、评价,鼓励学生写出真实的感受,褒扬结合文本细节的表达,褒扬多角度的思考等等,用正能量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将读写与思考结合起来。
其次,“原点发散性预习及课堂展示”适应于初中生的实际阅读状况,能做到既不让孩子们畏难,又对他们有提升的助力。
带孩子阅读时,我们经常遇到一种尴尬,有些好作品,难了,学生不感兴趣;有些作品,孩子爱阅读,能理解,却停留在较低的阅读层次,无法提升。有时我们希望引领学生养成阅读批注的习惯以使阅读更深入,可偏偏学生的批注比较浅,或批注一些老生常谈的话。
在阅读以及批注习惯的初步养成阶段,“原点发散性预习及课堂展示”是很好的入门方法。因为我们的观点和想法是通过读到的“好作品”来交流的,我们的交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强有力的后盾。这种对外力的借助方式,不但克服了学生最初独立组织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实质就是阅读批注)时无从下手的畏难情绪,还可避免进入缺少含金量的肤浅批注的误区。
第三,原点发散性预习及课堂展示淡化教材的精耕细作,让海量阅读成为可能。
学生从原点出发,发散性地主动搜寻阅读材料,比老师替代学生去组织阅读材料更有意义。一个人的推荐比不上一个班学生阅读的多元选择,学生的参与也比教师的参与更可贵。课堂上由一篇文章的学习变为海量阅读,在交流中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发生成,并进一步地推进课后的阅读。毕竟课堂上其他同学交流的作品是概括式的,不少精彩内容对自己来说可能是陌生的,要想充分消化或真正有所体会,还需要更亲密的接触。这样,“原点发散性预习及课堂展示”中的阅读就有了前身后世,为以后的常规批注打下扎实的基础,对读写的推进非常有力度。
原点发散性预习对海量阅读的推进还表现在,原点不一定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类文章。这样整合课文,开展高效教学,又能给学生腾出更多的阅读时间,甚至将课外阅读课内化。
如学了老舍的《母鸡》之后,我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猫》、《斑羚飞渡》、《华南虎》整合在一起,布置了原点发散性预习,形成了以“与生灵共舞”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共用两个课时进行了课堂展示交流。
同学们针对《母鸡》交流的内容有地震中为保护孩子而死的母亲留下的手机短信,有短文《藏羚羊的跪拜》,有电影《黑暗中的舞者》,有白居易的诗歌《母别子》等。老师从追问中发现,推荐《母别子》的同学并没有理解诗歌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提出要求,用来交流的作品一定要自己领会了再讲给大家,为保障这个,最好脱稿。同学们关于《猫》、《斑羚飞渡》、《华南虎》的交流内容有电影《2012》、《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精彩细节,有小说《狼王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的短文《小画眉之死》等。
同学的交流还让老师想起了英国诗人劳伦斯的诗歌《蛇》、曹文轩的《第十一根红布条》以及沈石溪、椋鸠
十、西顿等作家的动物小说。也有同学想起了其他相关的内容,这就是一种互动、生成。
同学们精彩的交流常常让我感动,每次“原点发散性预习及课堂展示”实践的成功都让同学们更认真地准备下一次的交流。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备课也更轻松高效了,备课时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当成学生,一起认真完成原点发散性预习。慢慢地,可将备课还原为自由阅读,不再专门为某一篇课文备课,上课时要依赖于平时阅读的素养与积淀,让“内功”发挥作用。语文老师能回到阅读中去备课,应该是幸福、快乐的吧。
当然这并不是对老师的要求降低了。面对未知,对老师的要求其实更高。老师既要有预设又不能拘泥于预设;在学生组内交流时,老师要敏锐,及时捕捉信息,分类整理以推进展示。能梳理出明晰思路,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课堂需要老师机智的反应与合理的过渡。如“与生灵共舞”中,潜藏的思路有“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每种思路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积极的关系、消极的关系等,随着思维网络的细化、扩张,不断深入,可以交流的阅读库存被更充分地调动,这些都是教学的“真功夫”。老师不能完全不说,否则课堂很容易低效、肤浅,学生提升得少,兴趣热情就难以更好地激发,更别说敏于感受了;老师也不能说得太多占据学生的空间,而是要给学生更好的平台;一开始也不宜点拨得太深刻太精彩,“镇”住了学生会给学生压力,会影响学生的“说”,导致学生的“藏”,不妨通过巧妙的过渡或在小结时再梳理、提炼、启发,展示锦绣,给课堂留些“余味”。
真功夫打造的课堂,一定是思维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活动的课堂。与人人参与的多元智能课堂相比,老师唱独角戏的“讲授”课,定会让人感受到什么叫无趣、乏味。
希望更多的同行能对“原点发散性预习及课堂展示”的实践批评指正,让我们共同探索出更好的发展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