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化学学科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高二化学学科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文科)
侯保平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及内容
全卷分I、Ⅱ两卷。I卷为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计60分。II卷共3个大题,其中第二题填空题,共5个小题20分;第三题为实验题,共2个小题12分;第四题为计算题,共8分。
2、试题特点:
立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意抓住各章节的主干知识点;试题体现出了对高中化学文科教材的适度把握,对高二文科学生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3、试题评价
从双向细目表看,本套试题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在能力水平上,完全参照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要求。基本体现新课程与新教材的思想,既突出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也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应用。覆盖的知识面较合理,试题难中易比例:1:2:7,试题的考查知识能力的分配及赋值基本合理。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
从我校四个文科班的成绩来看,按1005---1008的顺序平均分分别为53.12、40.51、44.98、42.10分,及格人数分别为16、1、2、0人。从得分情况看,选择题得分较高,而非选题抽样得分较低,且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2、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的答卷看存在以下问题:
(1)首先对文科学生来说从思想上不重视,所以有少部分试卷得分过低,很多Ⅱ卷为空白卷.(2)从答卷看,非选择题得分偏低,反映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通过研究性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计算能力很差.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1、重视文科班的化学教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2、切实抓好“三基”,注重知识的理解记忆。
3、重视教材,掌握化学基本方法。
4、重视实验教学。
5、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联系
6、重视教材,抓好主干知识的教学和复习。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注重“双基”考查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激发兴趣、稳定兴趣、提高兴趣的根本,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分类、用途,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简单的化学计算、书写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等。
2、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
试题将社会热点、生活实际和工农业生产实际和化学知识融为一体,充分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体现化学知识的有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重视对科学探究的考查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化学试题的重点。实验题就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4、突出能力考查
把考生能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试题的始终。试题在考查学生主干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及计算能力。这些题灵活多变,靠死记硬背是不能得分的,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启示
1、做好“双基”教学
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扎实做好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学生涉及到的知识点要先认知再理解后应用;要把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教给学生;强化化学计算教学,少做难题,书写格式规范,列式条理,审题细致。会利用题中有用信息,写一步有一步得分,前面步骤错会影响后面步骤的得分,相对分子质量不要算错等。
2、强化记忆
初三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是理科中记忆内容偏多的一门学科,各项能力都基于记忆之上,忽视记忆是不科学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应分散记忆;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应先理解再记忆,后应用;并需常常检测记忆内容。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任何化学理论都要贯穿于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实际之中,即性质决定用途。学习任何一个化学知识点都应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或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体现,要让学生觉得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用,即体现化学知识的有用性。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假设-选择最佳实验手段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他们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可以相互借用。仔细读题,认真审题,弄懂含义,找出有用的信息。拓宽知识的应用:要学会模仿,找到解决同一问题的几种方法,并深入探究,设计对比实验验证,关键是能够通过对比进而说明问题。
第三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在本次期末检测中,五(3)班到考率100%,总分为3662分,平均成绩为91.56分,及格率为95%,优秀率为87.5%。
一、试卷分析及考试完成度分析:
试卷题型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分为“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应用”、“习作”三大部分。题目整体分布基本合理,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在考查“双基”的保底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服务。能以课标的教学目标为准则,以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为范围,做到“三重”:(1)重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重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3)重创新,即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题目类型新(以传统题型为基本,适当增加一些考查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新型尝试题,如: “妙笔生花”、“阅读与应用”。)、活(考查实际运用能力,如:“用一句名言来激励自己”、“请默写五年级课本里你最喜欢的一首诗”等)。
试卷完成情况分析:
学生的掌握情况可分为三个层次,掌握较好的是“语言积累”部分和课本知识的传统题,即看拼音写词语、补充词语及句子、填关联词;其次是顺应《课程标准》要求的新型尝试题,即“用一句名言来激励自己”、“请默写五年级课本里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写警示语”这样的考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新型运用创新题,此类题型少数几个学生得分率较低;三是一些分析运用能力题,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阅读”、“作文”题。
二、题型具体分析:
“基础知识积累”部分:学生掌握得比较牢固,基础也比较扎实,基本上能达到教材的要求。这说明抓牢基础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语言的基本积累,夯实生字词,切实完成教材的要求,按教材要求真正完成“识字写字”、“背诵课文”、“读读背背”,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素材库”。
“阅读与应用”部分:完成效果尚可,学少数生的感悟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这说明注重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本卷在这一部分中突出了对词句段理解能力的测试,从词、句、段、篇四个方面的不同角度检测了学生的小学语文基本功。
第一、从词的理解上看,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做得很好!
第二、从句的理解上看,本卷侧重考查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句子的积累运用,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还算比较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要求学生能口头,而且必须书面理解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这项训练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训练。除了这一点,我们还应注重选择一些常见句式的练习,培养学生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三、从段篇的理解上看,本卷考查了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分课内和课外两部分)。对于短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尚可,有小部分学生对短文的理解流于表面,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和精髓。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则需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还应注重全体,特别是对中差生的训练。但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扩大阅读量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所以我们平时应该非常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
“习作表达”部分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围绕作文题目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语句基本通顺,内容具体,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还比较有限,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不多。所以经过分析,我们觉得应该这样做:
第一:作文教学应加强与课堂、生活的联系。平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将学生的生活画面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衔接,以此来激发学生感悟生活与人生。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第二、处理好自由作文和基本功的训练。自由作文和基本功的训练,两者该如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不过,我查到了几点关于作文教学的经验,相信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与思考:
1、关注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的生活经历或由教师创设情境);
2、积累(包括文字积累和视力积累);
3、小练笔(读写结合;制定作文训练的序列,抓好基本功的训练);
4、写作方法的指导。
困惑:新的语文教材,内容多,学习量大,有些学生学得很充分,能满足其学习需求;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要保证按时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很难比较扎实地完成学习任务。一部分学生吃得饱,另一部分学生则消化不了,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明显。如何缩小两者间的差距,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仍然是严峻的考验。
面对成绩,面对不足,我们学会了思考。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许多困难要解决。我要更加认真学习——提升自我,不断总结——完善自我,使自己在课改中逐渐成长起来。
第四篇:化学质量分析
2012—2013学年上学期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注重“双基”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激发兴趣、稳定兴趣、提高兴趣的根本,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分类、用途,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简单的化学计算、书写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等。
2、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今年试题继续将社会热点、生活实际和工农业生产实际和化学知识融为一体,充分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体现化学知识的有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重视对科学探究的考查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化学试题的重点。实验题的47小题就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4、突出能力考查把考生能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试题的始终。今年试题在考查学生主干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及计算能力。这些题灵活多变,靠死记硬背是不能得分的,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启示
1、做好“双基”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扎实做好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学生涉及到的知识点要先认知再理解后应用;要把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教给学生;强化化学计算教学,少做难题,书写格式规范,列式条理,审题细致。会利用题中有用信息,写一步有一步得分,前面步骤错会影响后面步骤的得分,相对分子质量不要算错等。
2、强化记忆初三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是理科中记忆内容偏多的一门学科,各项能力都基于记忆之上,忽视记忆是不科学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应分散记忆;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应先理解再记忆,后应用;并需常常检测记忆内容。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任何化学理论都要贯穿于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实际之中,即性质决定用途。学习任何一个化学知识点都应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或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体现,要让学生觉得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用,即体现化学知识的有用性。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假设—选择最佳实验手段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他们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可以相互借用。仔细读题,认真审题,弄懂含义,找出有用的信息。拓宽知识的应用:要学会模仿,找到解决同一问题的几种方法,并深入探 究,设计对比实验验证,关键是能够通过对比进而说明问题。
2012—2013学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化学质量分析
一、试卷特点
试题特点紧扣教材基础知识;强调基础性和创新性;巧妙融合了化学学科思想的考查;强化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加大了信息素养的考查力度;试题情景设计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二、试题分析
这一次的诊断反馈卷中的试题分布基本合理,注重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有选择题、理解和运用、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计算等题型。试题注重考查基本知识与技能相结合,难度系数相对适中。
三、存在的问题
1、命题方面
(1)试卷命题有点过于考查知识的记忆,覆盖的知识面太细,要求记忆的内容太多,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打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有关水的三态变化及水的电解部分的内容,基本没有涉及,而后者应该是重点考查内容。
(3)14题的D选项,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的知识点在初三化学课本的第一、而、三单元没有涉及,此处列出有点早。
(4)19题的A、C选项相同、B、D选项相同。(5)选择题第20小题和计算题的30小题,无法真正体现学生对溶液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有点偏离方向。
2、学生答题方面
选择题:第5题:学生易把质量比看成体积比导致选错。
第10题:对于淀粉是否能溶于水学生不清楚,植物油是否溶于汽油学生也是有点模糊,因为接触的溶液一般都是水溶液,导致选错。
第13题:此题包含多步计算,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导致做错。
第18题:离子结构图学生练习不多,有的学生不知道是什么导致做错。
理解与应用:第3题:由于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还没有学习,导致一些学生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写成氧。构成氯化钠的离子一些学生不会写。
第7题:第(1)小题,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的原因和第(2)小题过滤速度太慢的原因,由于没有进行再复习,导致学生写错。
实验探究:第8题: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导致做错。
四、改进的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因为从以往题目看出,绝大部分题目是考查的基础知识。2.加强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平时注意多举一些和学生联系比较密切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主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加强知识的检测力度,让学生养成随时记忆的习惯,同时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题能力。
4.对于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应提醒学生重点标出、反复记忆、反复练习,加深记忆。5.加强知识点的拓展,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与此知识点相关的内容。
6.加强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记忆,使他们能熟练写出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7.有意识的补充实验探究题,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篇: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2010----2011学下学期高二
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任再一 本次参加考试的班级是高二(1)班和高二(4)班,参考人数是39人,及格人数是22人,及格率是 56.4%,优秀人数是 18人。下面就这次考试的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的总体特点
1、试卷紧扣教材,着重基础,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与能力相互依存、互为体现。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重在考查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结论的准确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认识,以及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总结,设置新情境考查基础知识多,纯记忆性的知识考查相对较少,是一份难易适中、有较强区分度、很有参考价值的试卷。
2、试卷在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特别是归纳比较概括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把历史事件、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题目思路开阔,联系实际,并体现了史学的借鉴功能。
3、试卷关注重点、难点问题,材料选取多样化,充分运用文献、地图、图片等材料来创设历史新情境,试卷的区分度较好,题目的切入点基本扣住了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必修选修教材交叉部分均能注意重点。
三、学生答卷反映出来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选择题部分:失分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记忆不得法,审题能力差,解题无技巧,对一些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主要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史实间联系搞不清,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概念识记不清。
2、主观题部分(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失分主要原因:1.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没有把握或把握不牢,对基本概念、结论理解不深、不透,缺乏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2.审题能力差、解题不熟练,出现所答非所问和草草答题现象,反映在平时学习中缺乏一定量的训练和相应技能的积累。3.文字表达缺乏层次性、条理性和内在的逻辑性。
四、今后教学建议
1、返朴归真,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不能投机取巧,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试卷不论怎么出,考查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原则不会变,扬州期末试卷特别注重对史实的考查和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具体的史实,也包括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要以教材为本,掌握得全面,记准记牢,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默写的方式强化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
2、强化训练,把能力培养落在实处。
(1)要打破教材的专题限制,做到融会贯通。选择习题要精,一定要选择
一些典型的试题进行变通训练,并能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整合,对一些重点知识和学生在练习考试过程中常犯的错误,要不厌其烦地讲,变换多个角度编制题目加以强化。要把解题技巧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练习中要做到有考必改、有改必评。
(2)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答题方法和答题规范的指导。现在考试的一
个很大特点,就是设置新情景,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在教学中要强调理解记忆,但不能只满足于“是什么?”,还必须搞清楚“为什么?”、“还有什么”?把握历史史实要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评价(性质、影响)等方面去把握。要让学生养成一种学习的习惯,归纳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同时进行横向、纵向联系。
对于材料解析题,看材料时应该结合问题来看,因为有些答案大多数可以从
材料中找。当然,现在的材料题回答需要结合教材中相应内容。对于学生从未见过的新材料,一定要依据材料回答问题,把教材知识作为理解材料的参考背景。行文规范,文字要求简洁通顺,用历史学科语言(包括术语),禁绝文学描写类文字。
对于问答题要注意:(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把题目“肢解”清楚。首先
要抓住解题要求和条件。其次要明确中心,围绕中心答题。(2)归类对号,落实到教材的章、节和子目。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
(3)确定答题结构,列出简单提纲后再有针对性地作答。对于拿不准的题,多
答比少答更保险。答题要求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观点正确,文字表达清楚。
回答比较类的问题,一定要有比较项,如从历史背景、内容等等各个方面来考虑。
(4)除注意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外,还要注意答题的逻辑性、条理性,力求要点全面,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高中历史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精神,在教学中多提出或设计一些问题,旨在开
拓思路、训练思维。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把“教授过程”变成“学习过程”,教室由“教堂”变为“学堂”,实行启发式教学。而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出的问题须精心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启发性的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教师在处理教材和讲解课文时就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进行精讲,不能贪多求全。对于不是重点的内容可以略讲,甚至不讲,只是指导学生自己看。做到教学问题化,知识系统化。强化答题规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答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