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学案课改心得体会
对导学案课堂的认识以及心得
西坝小学:白晓莉
有幸参加了本次建新路小学组织的讲学观摩活动,各位老师的精彩讲学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各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新课标中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要求,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本学期以来,学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个别班级进行了导学案的教学。我认为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命,它的效果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好似知识的容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这种现状,教师成了知识学习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好比战场上的统帅;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了学习的主体。这样就会挖掘学生内在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进行转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二、改变和提升了传统课堂中提问的随意性和琐碎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虽然不同的课题、课型有不尽相同的设置,但经过教师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处理,会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整体和训练体系。或解读理解文本,或品味感受语言之美,或知识迁移、拓展视野,或紧扣双基、夯实基矗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和教
师的指挥下一步步走向深入,既较好地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三、导学案对教师的业务、集体备课中的协作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让导学案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提高针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当中仔细的研究教材,深入的琢磨学生,合理的设置问题的层次。那必然对教师业务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这必然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提高我们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多和其他老师交流、有效协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形势的要求。在这次的讲学观摩中,大家也看到了,导学案在课堂中给学生和老师都减轻了负担,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向各位老师学习,把这些好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千万不要让导学案固化了我们的课堂和学生的思维,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束缚,实际中应注意灵活运用。
第二篇:课改体验式分享 导学案
《课改体验式分享》导学案
单位
姓名:
小组:
学法指导:
1、通过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方式,完成本学案上的问题。其中独学时间大约15分钟,解决导学案上所有能独立完成的问题。若有疑问,用双色笔进行标注。
2、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导学案中有疑问的内容,用时约长5分钟。组长负责组织并得出讨论结果,根据教师分配任务做好展示及点评准备,用时约10分钟。
3、珍惜机会,全员参与,深刻体验,激情展示,盘点收货。课题:课改体验式分享 学习目标:
1、围绕班级文化建设、高效课堂和班级管理理念、优秀班级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2、结合以往课改经验,对自己所在学校推进课改进行系统思考。学习重点:
1、抓住要点、形成观点。
2、相互启发、提升认识。学习过程:
说明:以下问题都没有唯一确定答案,学员一定要在独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对学或群学,组长组织好群学。小组讨论交流中产生的问题、个性化的观点都可以进行交流。
一、班级文化建设
1、什么是班级文化?
2、如何用班级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二、高效课堂和班级管理建设 1、2、三、现代班级建设
1、四、当堂训练
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对待学困生? 优秀班级的标志是什么? 现代班级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高效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区别是什么?
第三篇:全国课改研讨会导学案范例
全国科技与课改研讨会暨中国区域课改共同体(2011)年会
示范课导学案
课题
6.2定义与命题
课型
展示课
班级
郑州市102中学八年级(2)班
执教
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二中学
姓名
张文超
时间
20110524
课堂
流程
环节
具
体
内
容
学法指导
一
学习
目标
2分钟
1.学啥
我知情
2分钟
1.知识目标:了解定义、命题的概念,命题的组成、命题真假的判断.2.技能目标: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会辨别命题真假,能举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3.情感目标:理解定义与命题对于证明的价值,体会推理的科学精神.请把
关键词
标出来
二
自主
学习
12分钟
2.温故能知新
2分钟
同学们:
对于定义和命题我们并不是第一次接触。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定义和命题。例如:
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指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定义)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定义)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命题)
要善于
从学过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学习的根据和基础
独学8分钟对学群学4分钟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命题)
这节课我们就对定义和命题进行深入的学习
3.概念我能懂
3分钟
1、什么叫做定义?举出例子.2、什么叫做命题?举出例子.3、命题有什么共同结构特征?由什么组成?如何对命题进行分类?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你有什么方法么?
请注意数学概念语言的严密和规范
学结构
用结构
明类别
得其法
4.辨析我能行
3分钟
1、定义与命题的区别与联系?
2、对于一些条件和结论不分明的命题,怎样用最快的办法找出它的条件和结论.3、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我们该怎么做?.理解关系
提升能力
从条件和结论入手尝试运用反例
5.问题我解决
4分钟
1、下列语句不是定义的是()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B.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C.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D.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2、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提升新能力
A.
过点A作直线MN的垂线.B.正数都大于负数吗?
C
x
>0
D.太阳从西边出来.3、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如果a2=b2,那么a=b.C.钝角的补角是锐角.D.直线外的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4、找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若a>b,b>c,则a=c.(2)对顶角相等.(3)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
展示
交流
20分钟
6.展示我精彩
板演5分钟,讲解15分钟
先讨论交流,解疑释难,然后板演展示并讲解。看哪个小组写的又快又好,讲解的清晰明白。
1、2组代表板演并讲解
概念我能懂;
3、4组代表板演并讲解
辨析我能行;
5、6组代表板演并讲解
问题我解决.烂熟于心才能享受脱稿展示的潇洒
四
点拨
升华
6分钟
7.点拨我提升
6分钟
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尝试画一下知识结构图吧~
结构特征
组成分类
零星知识结构化
知识才能学到家
五
课堂
作业
7分钟
8.作业当堂清
7分钟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任何数的平方都是正数.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内错角相等.D
若a=b,则
=
.2.将下面的语句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3.命题“点(3,-3)不在第三象限.”的题设是,结论是
.4.指出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1)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2)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独立用5分钟完成然后用2分钟小组反馈
9.挑战我接招
附加题
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
任何公理、定理是命题吗?是真命题吗?为什么?
你能独占鳌头!
真能耐!
第四篇:10月导学案课改小结doc
课改小结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2012年10月
仁村镇中心小学冯永全
今年,教育局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老师们提供了导学案这一教学策略,开学后我们学校响应上级领导的号召,开展了“导学案”教学尝试。在实践中感到很迷茫,9月份,教研室康主任开展了以课例为载体的导学案培训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学习“导学案”教学,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意义和优点,在业务水平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观摩了几节课课,感觉到了借助“导学案”模式教学的成功之处:
一、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导学案”模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做,不感兴趣的就漠不关心。“导学案”激起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四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特别强烈,“导学案”上依据课节内容设计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既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还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住基础知识。学生为了准备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不得不精心进行课前预习,这显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五篇:导学案心得体会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好似知识的容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这种现状,教师成了知识学习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好比战场上的统帅;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了学习的主体。
二、改变和提升了传统课堂中提问的随意性和琐碎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或解读理解文本,或品味感受语言之美,或知识迁移、拓展视野,或紧扣双基、夯实基矗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和教师的指挥下一步步走向深入,既较好地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三、导学案对教师的业务、集体备课中的协作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让导学案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提高针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当中仔细的研究教材,深入的琢磨学生,合理的设置问题的层次。那必然对教师业务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千万不要让导学案固化了我们的课堂和学生的思维,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束缚,实际中应注意灵活运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