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人居然拿到了11所美国名校的offer
一个人居然拿到了11所美国名校的offer(录取通知),且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校!
日前,交大附中高三女生汪雨星拿到了11个美国名校offer,其中包括麻省理工、斯坦福、耶鲁、哥大这样的老牌名校。与大部分英语能力超强的“国际部”学生不同,她是交大附中本部创新班的一名学生。她爱钻研、兴趣广泛,被同学们昵称为“星哥”。
专注“结构及建筑”
在汪雨星收到的11个offer里,不乏中国学生较为熟悉的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莱斯大学这些名校,也有像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弗尼吉亚大学这样一些鲜为人知却有着高学术水平的学校。而对结构及建筑充满兴趣的汪雨星,最终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在汪雨星看来,对兴趣爱好的不懈钻研,是拿到这么多“门票”的重要原因。
汪雨星所在的“创新实验班”,是交大附中针对有创新意识及对科技类、工程类等方面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所开办的,学生能够参与各种创新研究类课题。高一期间,汪雨星参加了OM社(头脑奥林匹克社团),在教师朱乔荣的指导下,汪雨星参与的一个7人小组首次参加OM全国赛小车项目就拿到了全国亚军。
穷追猛打的“倔学生”
进入高二之后,课业难度升高,但汪雨星并未放弃对兴趣的坚持。当时,她要在交大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名为《智能张弦梁结构—一种轻型高刚度结构及其控制框架》的课题,而这个课题在2013年的“国际可持续发展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银奖。这个课题是汪雨星进入自己兴趣领域的第一件正式作品。那段时间,为了兼顾学业和兴趣,她常常忙到深夜12点。
“倔”,这也是许多人对汪雨星的一个深刻印象。最初交大指导老师认为她的课题超出高中生能力范围,建议她改题目。但是汪雨星坚持自选内容,坚持深入钻研探索,最终受到面试官的青睐。
“她很坚持自己的观点,会力争到底。”朱乔荣表示,这是很可贵的品质。而对汪雨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有很多兴趣、或是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而是对自己的兴趣不断挖掘的坚持。
父母注重习惯养成不少家长听说汪雨星经历后的第一反应是“她爸妈一定从小就管得很严吧?”但班主任陈永平透露,汪雨星的父母非常有想法,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是非常急功近利、高压式的家长。即便在汪雨星已经决定申请国外名校并拿到offer后,汪妈妈还是向老师表示,希望女儿能继续在学校里学习,这样可以让她体验到完整的高中学习过程。
汪雨星也表示,自己的父母其实都属于“放任自流”型,更注重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爱画素描、爱打网球、爱摄影
“星哥,帅!”短发、利落、雷厉风行,颇有男孩子气,让汪雨星被同学们昵称为“星哥”。“星哥”的人气很高,不少男生更直言,“‘星哥’就像哥们一样!”
提起“星哥”的特点,同学们要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数过来——她爱画素描,得空时常画同学肖像;她爱听古典音乐,对音乐大家、流派如数家珍;她爱打网球,还是交大附中网球社社长;她爱摄影,班级活动时总是积极地捕捉每一个动人瞬间„„
在男生张乘铭眼里,提起“星哥”的第一反应,是脱口而出的“她网球打得帅,姿势标准、风格利落,正如其人”。而在女生诸依扬的回忆中,对“星哥”的第一印象却是极广博的文学知识:“她看过很多书,能滔滔不绝地聊很多作家生平的有趣桥段,当时把我们都震撼了。”而对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阅读,也成为了她同耶鲁面试官的谈资。
除此以外,“星哥”还是校学生会宣传部长,在同学中有很高号召力。“学的时候认真学,玩的时候认真玩”,这是同学、老师对汪雨星最集中的评价。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看了《我的人生我的课》之后,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让懵懂的我、无知的我对我的人生、对我的事业有了新的看法、新的感触、新的目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看来知识才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最真的一部分。因此,我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书籍、珍惜亲情、珍惜机会。我要把我的这颗即将匮乏的心和处于亚健康的命照看好,这样我的人生才是圆满的,才是富有诗情画意的-----把心安顿好。
《我的人生我的课》我看的是语文篇,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看法。不论你是教师,你是学生、你是家长,当你觉得你安坐在办公桌前,拿出一本芳香的稿纸,准备挥洒笔墨的时候,突然你的灵感来了,一刹那间,又消散在迷雾之中的时候,吞吞吐吐、语无伦次、绞尽脑汁、左思右想、眉头紧锁,这在告诉你,你该看书了,该阅读了。阅读对人的一生是如此的重要,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知识意味着才干。懂得事务因果的人是幸运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当然,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要让学生形成以个良好的阅读学习的习惯对他们的一生、乃至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时代潮流也在告诉我们软实力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我们学校弘扬国学文化的力度,是可歌可赞的),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等等一切都在告知我们文化的重要性,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敢于创新、躬身实践。
我来简单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先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想读书;
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必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读书指导不可或缺,它是垫好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石
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好读书、读书好、多读书,但很少予以指导,学生读书处于盲从,难以成“型”。常言道:“不成规矩难成方圆。”所以我们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读书学习的人。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边读边记、读诵相宜,引导他们如何读写并存、读悟结合,从而养成读书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
三、激励评价是孩子爱读书、形成读书习惯的兴奋剂和助推器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不假,因为孩子的心理意愿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悦纳。赏识教育是激励性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我们多赏识激励学生,他们就会燃起自信的力量,心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像是沐浴在春风之中,感到无比欢欣和幸福,从而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了追求上进的信念。家长对孩子身上某个闪光点的赏识,实际就是对孩子的评价与肯定。“罗森塔尔效应”告知我们真挚的爱与热情的期望,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新的生命和动力。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其实就包含对学生的关爱与期望。他们在获得赞许之后,心怀一种成就感,故而读书学习的欲望会更高,这样更加激起他们在某一方面向纵深发展,使其个性得以发展,潜力得到挖掘,读书习惯自然成之。
以上是我个人见解,请多多指教。
生活中的教育理念
——观《如果有门生活课》有感
生活教育理念20世纪就被很多教育学家提出,其中陶行知先生也提到了生活教育。他的其中一个理念提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社会即人。用一句话来概括生活教育就是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显然,为生活作准备,不仅仅是考试,不仅仅是升学,还要适应青少年成长的各个方面。生活教育的实质应当立足于帮助每一个幼儿获得幸福、健康、充实的生活,培养幼儿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帮助幼儿积累初步的生活经验,使之学会生活,适应社会。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从小劳动的人,甚至是简单劳动,要比那些从来不劳动的人来的快乐。研究还表明孩子童年时情况与成年后的表现有着紧密的联系,童年时劳动的人成年后交友广泛的可能性要高10倍,获得高薪的可能性大4倍,易失业的可能性要小15倍;童年时很少劳动的人犯罪可能性较高,精神不健全的可能性大10倍。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要给孩子丰富的生活体验,掌握很多生活的本领,这是他能力的基础,也是他快乐的基础。当一个孩子生活的积累,他最终会慢慢形成一种知识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学校教育中形成不了的。
在一些发达国家,一些小学就有家政课,例如烹饪课。它为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教育还比较偏向于以考试、分数论英雄,比较狭隘。其实,这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教育培养什么的对象”这个命题,究竟是培养完整的人?还是高分机器?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让孩子每周做一定家务,并自己安排计划完成,不是随随便便的使唤孩子,给孩子真诚的鼓励使不错的方法。家长的责任是指导孩子,并向孩子传授价值观“什么是有所为,什么是有所不为。”孩子可以利用这些正确的价值观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篇:我所认识的美国名校毕业生
我所认识的名校毕业生
本人毕业于中国的一间普通大学,哈佛耶鲁这类大学的大名如雷贯耳,心里自是仰慕不已。当我有机会认识这些大学的毕业生,简直把他们当作英雄来崇拜。可是再仔细一看,似乎他们没有三头六臂,工作起来也是普通之极。慢慢的,对他们了解多了,英雄的崇拜之情消失了,但是我对他们则是更尊重了。
根据我和他们的接触,他们基本具有以下特点。
1.聪明努力。书上总提到某些聪明人读书时过目不忘,倒背如流。我倒没见过这种聪明人。和这些名校毕业生谈起读书生涯,个个都说自己从小如何学习努力,从小学到医学院,对学习从来没敢掉以轻心,故此他们成绩一向名列前茅。考大学入学考试(SAT),他们苦背英语单词,把复习书从头做到尾,又从尾做回头来反复练习。他们谈起大学的经历,提到同学们也是很努力学习的。他们说来说去,我就听到“努力”两个字。当然他们也说到有少数跟不上课程的懒惰同学,但是这种同学是罕见的。他们天生聪明,努力来自个人内心的欲望和要求,而不是来自家长和老师。尽管中国有“勤能补拙”的说法,名校毕业生却绝不是什么“笨拙”之人。笨拙的人再努力也是进不了这些大学的,先天不足不是一个“勤”可以补足的。
2.知识广泛渊博,为人处世成熟。能进名牌大学,学习成绩要好,还要参加社会活动,义工,在学校和工作中得到不同人物的赏识,为他们写推荐信。所以他们行为做事相当讨人喜欢。他们读书很多,对社会有充分的了解。举个例子来讲,高中12年级的学生就开始报考大学。当你去问这些高中生,想读什么专业,对将来有什么计划,很多学生回答说,“不知道”。到了大学,读了一两年,再问他们的计划,还是“不知道”。结果他们读英语不成,转读数学又读不成。四年过去了还在大学里转来转去。这种人能按时在四年内毕业的不多,最终不能获得大学文凭的也不少。名牌大学的四年毕业率很高,他们在申请大学时就做过研究,经过深思熟虑而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广泛的知识,多种人生经验,使他们在竞争严峻的就业市场里独树一帜。
3.工作表现很稳,极少犯错误。四年高中的优秀成绩是进名牌大学的必要条件,四年大学的优秀成绩是进医学院的必要条件,四年医学院的优秀成绩是毕业的必要条件。漫长的12年那优秀的表现是不懈努力的结果,造就他们稳定和不犯错误的品格。他们的专业知识不一定是顶尖,但一定是中上水平。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You have to know your limitation),是属于“人贵有自知之明”的少数人。这是这些毕业生的价值所在。医生不一定能懂所有的疾病,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你能为病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什么时候寻求同事的援助和咨询。这样医生才不会耽误病人的治疗。
4.“某某出品,必属佳品”,这是产品广告的一句话,用于名牌毕业生也是相当合适的。只是也许不应说“必属佳品”这么绝对的话语。别的普通大学毕业生,有的知识,工作能力都很好,表现绝对不逊于名牌大学生,但是有的毕业生水平很差。雇主很难在面试时就能判断哪个毕业生是一个好的雇员,而名牌毕业生的水平是很稳定的,当你雇佣了这类人,你很有信心地对自己说,他们是胜任工作的。
我常常和他们开玩笑,我说,我要考试,能不能借你的哈佛大脑来用一用。他们的回答似乎很一致,“我的大脑还是用来苦读书的”。我算是爱读书的,和他们的读书精神比起来,我只能是自叹不如。一本本厚厚的教科书往大脑塞,真是服了他们。
当然我也见过比较失败的名校毕业生,他们的失败不在于他们的愚蠢,而在于他们的性格。而性格是天生的,他们也为这性格付出代价。下面就举一个例子。
察医生是位英俊的白人,毕业于耶鲁大学,是个聪明人。可是他自命不凡,态度高傲,为人自私计较,说话斯文但很刺人。他是麻醉师,工作不久就把麻醉同事和外科医生们都得罪了,不得以他被迫辞职。他对我说,“我不象你们,有一份工作就满意了。我来自长春藤高校,我有更高的理想。”后来他到外科诊所给美容拉皮病人做麻醉,据说他正在学习MBA,往当官的方向走。我想,从专业方面而言,你我水平相当。但是,你连一个小单位的人事关系都搞不来,人人讨厌你,可见你并没有什么领袖魅力。没有领袖魅力的人在美国当官,行吗?
《我认识的苏联人》
50年代是中苏友好的高潮,苏联是中国的老大哥,小时侯我们看的外国电影基本是苏联影片,唱的也是苏联歌曲。60年代苏联成了修正主义,当然到现在我仍不明白什么叫修正主义,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69年的珍宝岛的中苏军事冲突则把政治冲突升级到战争。现在中苏关系似乎往友好发展,这种国家间戏剧性的关系改变不是我这个老百姓能弄明白的。
90年代苏联解体后,有数百万苏联犹太人以难民的身份离开苏联,辗转欧洲。后来这批苏联犹太人的一部分到以色列定居,一部分留在欧洲,一部分来到美国。
犹太人携家带口离乡背井来到异国,语言不通,社会地理不熟,每个人/家庭都有一本奋斗史。我认识的就是这么一些苏联犹太人。
从中苏友好到中苏战争,两个世界大国似乎是完全不同的国度,可是当我和苏联人一起工作,才发现我们两国人民的意识形态是多么的相象,为人处世是多么的相同,真不知道我们两国为何干仗。
中苏是大国,历史文化悠久,国家强大,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在学习方面,我们主要学习自己的文化,也许可以说相当的自我封闭。和世界许多小国比较,中国人和苏联人的英语很差,所以来到美国语言关就是一个大障碍。考上医生执照,英语的要求是达到托福成绩550分,我想我们这两个国家的人是死记硬背的勉强达到这标准,口语则烂得一塌糊涂。大家同病相怜,倒是更合得来。
我在某大城市出生长大,籍贯却是外地的,小时候受到本地孩子的歧视。以前城乡差别大,乡下孩子的衣着土气,语带乡音,我又歧视乡下孩子。中国的招人广告常常要求求职人的年龄低于35岁,这种广告甚至出现在大型省市级的报纸公司,可见歧视广泛存在。歧视别人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生存价值,提高自己的身价。我们这些年纪35岁至50岁以上的“外国老人家”,一口破英语,可以参加美国的医生考试,给予机会接受培训,从实习医生做起,最终成为美国的主治医生,实在是感谢美国的政策和法律。我想,以我这个年龄回中国来找住院医生的位置,大概不会有机会吧?
中苏的高等教育不发达(至少在90年代以前是如此),只有极少数的尖子才能上大学,所以,我们谈起考大学时很有共同语言。我们很相象的一点就是大家并不重视理论学习,很看重实际操作。开始我们都瞧不起美国医生的操作,觉得他们说得多,做得少,其实美国医生很讲究手术指征和文献报道,而且不同专科分得很细。我的同事在苏联曾任外科医生,来美国后因条件所限只好当麻醉师。他对我说,一次在急腹症手术中,美国外科医生发现病变是由子宫引起的,外科医生停止手术让妇科医生来切除病变。他骄傲地说,我在苏联时是不会叫妇科医生的,自己就把子宫卵巢做了。这种做法和当年我在中国医院的做法是很相似的,不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美国这种做法安全稳妥些。另一位苏联的妇产科医生说,在苏联,产妇产后胎盘出不来,他把酒精往手上一抹,手套都不戴就把手伸进子宫取胎盘。而美国医生则要穿上无菌手术衣,带上无菌手术手套,给病人消毒后才做刮宫术,真是小题大做。不过,在旧中国,产褥感染是产妇分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国,产褥感染是罕见病,这与无菌操作有很大关系。不过,和这些苏联大夫谈起自己国家的医疗,总是有一种亲切感,我们太相象了。
我们来到美国开始当医生的时候已是几十岁的人了,已婚有家庭负担。在自己的国家里,我们都很能干的,又是在社会主义的大锅饭里工作,尽管生活不富裕,但生活稳定。工作不顺心还可以跟上司干仗,他们不会把我们辞掉,顶多给我们做思想工作。这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养成的习惯会和美国资本主义的雇佣制度起冲突。在美国,跟上司干仗就离炒鱿鱼不远了,这种威胁给我们很大压力。尤其那些苏联人,他们高大健壮,脾气风风火火的。有时还真很不听话的,尤其是比他们年轻甚至职务低的人叫他们干活,他们无法忍受就想斗争。不过,经过反复较量,我们还是顺从了美国的做法,但是有时彼此诉苦,只有我们才能明白彼此的感受,有共同语言。和美国人是没办法诉苦的,因为他们根本不会认同我们的思想。
我做总住院(chief resident)时,住院医生大多是苏联人。我的任务是编排值班时间表,保证住院医生做好分内工作,解决内部矛盾。我事先把我的做法给大家讲清楚,说明我会尽量照顾大家的要求,大家好好工作,互相配合,不要制造麻烦。他们真的很给面子,从不给我添负担。我们的住院医生人数少,值班频繁,有一年的圣诞和元旦长周末四天,住院医生值班24小时,休息24小时,连续四天这么干,大家毫无怨言,我心里很感激他们。
一位同事的妻子以前在苏联的歌舞团唱歌,由国家养着,来美国后只好到苏联餐馆唱歌(和卖身无关)。一天,我和丈夫和他们夫妇见面,谈起苏联歌曲,我那学俄语的丈夫还和他的妻子用俄语合唱一首“莫斯科的郊外”。歌声婉转,我们都回到了50年代。我们这些侨居美国的“外国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中苏政治家们把中苏关系搞得波浪起伏,我们这些小小老百姓只是回味那逝去的美好时光。
第三篇:美国留学预科毕业生:名校Offer和生活技能双丰收
美国留学预科毕业的学生都收获了什么?
名校offer、英语提高、生活技能统统都有!
看看学生和家长们是怎么说的众所周知,以英澳为代表的英联邦教育系统是世界上最为严谨、复杂但又灵活的教育系统之一。一般中国学生在海外学习时,会发现自己遇到的最大困难不在学科上,而是不能适应国外的教学方式与思维方式。如何让孩子在短时间内适应中外课程的衔接,跟上国外学习生活的快节奏,施强国际•留学预科为孩子提供了一条安全可行的留学道路。上一届施强国际•留学预科毕业的学生现在都怎么样了?一年的学习让他们收获了什么?记者特别连线了两位预科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百分百还原国外预科课程,解决的不光是语言问题
学生档案:虞维东,2010/2011学年施强国际•留学预科班长,怀揣英国留学梦进入预科学习,系统学习海外文化、生活技能后,自信倍增的他终于成功收获诺丁汉大学录取通知书。
“一直以来,我的梦想就是去英国留学,但是完全陌生的异国环境和不够地道的英语表达曾经让我打过退堂鼓。去年6月,我从施强留学网上看到施强国际•留学预科即将开课的消息,当时就很兴奋。向预科老师咨询后,我发现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
施强国际•留学预科提供英语语言、理解海外文化、学习与沟通技巧等十多种课程,教材都是英文原版的,所有老师都是外教,虽然一开始我有点不适应,但外教一直鼓励我们主动交流,很快我发现其实看全英文课本也没那么难,和老外侃大山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在这里学习,除了英语水平有很大提高外,我最大的收获是在留学前把语言和生活技能都准备得更加充分,熟悉了英国文化和教育方式,让我觉得一个人去国外求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家长有话说:虞维东父亲虞兴阳
儿子高三毕业,就想让他出国留学,可是他没有独立生活的经历,所以我们觉得在国内渡过一个适应期很有必要。国内很多预科课程就是教语言,缺乏中外生活和学习知识的衔接。施强国际•留学预科让我觉得最满意的就是学的不仅是语言,还帮助解决生活技能方面的问题。儿子想去英国,施强国际•留学预科对接的英国大学有39所之多,选择余地也很大,所以当时决定让他在国内念完预科后,再去英国留学。现在看来,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现在不仅能去英国名牌的大学念书,人也更成熟自信了。
节省留学时间费用,直达理想大学
学生档案:富子豪,2010/2011学年施强国际•留学预科学生,因语言成绩不够,原计划通过新加坡跳板转入澳洲大学,通过预科一学年的学习,成功升入澳洲八大名校。
“最初申请留学时,我想去澳洲蒙那什大学,可是因为雅思只有4.5分,老师建议我先申请入学要求比较低的新加坡大学,通过转学分的方式再申请澳洲的大学。施强国际•留学预科开始招生后,老师建议我马上入读预科,这样不仅能节省单独学习语言的时间和费用,还能跨过新加坡这个跳板,直达澳洲大学。
学习预科时,我常找外教给我做口语陪练,和他们聊电影、足球赛和游戏,很快我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效率也有提高,预科毕业考试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今年1月,我终于成功申请到蒙那什大学,比计划更早一步跨入了理想大学。”
华真汉语官方网站:http://
华真汉语免费电话:400-81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