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课改反思
课改反思
纸房镇中常松光
我校的课改工作同全县一样,已进入深水区,如何推进,如何运作,乃是当务之急。
本人五十开外,受传统思想禁锢,总不能适应校课改的“五步教学法”;学校一改过去的大呼隆作法,实行三轮赛课,激发了教师的兴趣,本人也尝到了甜头。从形式上领导带头,创新形式,解决问题,扎实开展。学校这种“谋划早一步,学习深一层,实践先一着”的谋略,使本人受益匪浅。最近学校又大动作为每位教师配置电脑,搭建平台,良性互动,变被动为主动,人人学习制作课件,堂堂高效利用白板,督促落实跟进的评价机制,已蔚然成风。
这种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必将是我校花开满园,硕果累累。
第二篇:常彩英课改反思
小学语文课改的反思
小语:常彩英
实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以来,我一直都在不断地进行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
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新课改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发生着激烈的碰撞,有很多东西使我困惑,且久久难以释怀。乘此机会,现就我对新课改的一些反思与同仁们交流,探讨,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从而真正走出一条适合实际的教改之路。
一、对课堂流行语的反思
随着新课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个体的尊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却有许多问题让人深思。
运用新改革理念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往往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这样,教师话音一落,教室里立刻就会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就只有大声朗读么?并且其他的阅读方式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程标准》还对默读专门提出了具体的分段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其实,这就是一种矛盾。既要提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又要学生运用多种方法阅读。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退一万步说,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应该总强调“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难道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需用了,可以随心所欲了吗?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出要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
另外在运用新课改的理论进行教学中,课堂小结或总结时,已经不再提倡教师的归纳总结了,而是提倡由学生自己来归纳。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回答必定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肯定各有不同。作为教者,应该怎样进行评价:是回答部分学生么,其他的学生一定茫然,因为他没有得到教师的肯定回答,他自己也没法作出准确而正确的判断,这样的话,学生的收获究竟在哪里,教学效果怎么体现?仔细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自己在一堂课上“学到了什么。”这看似
光面堂皇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际上绝对是“花架子——中看而不中用。”因此,一堂课,要反馈学生的学习收获或效果,仅用“你学到了什么”来判断,这种方法是肯定不可行的。
二、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
“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新课改背景下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体现“以人为本”,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呢?难道就不需要了吗?如果真是这样,那还要教师来干什么,干脆让学生都去自学成才算了,如此教学有何收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组织学生学习,退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个旁观者,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在汇报(全班交流)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
新课改理念中,特别强调合作学习。因此“合作学习”是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课堂。但是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无论是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还是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往往都是主观随意的。教师一旦下命令,即使学
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讨论、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这样,合作学习便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固定格式。这样的合作有何意义,能实现什么目标?其实,这只能成为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我认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形式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一有问题就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
几年来的新课改,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也做了几年的思考。对新课改中的语文教育,有很多东西真正很值得我们去反思。古人学语文,那就是朗读,背诵。结果创造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现代人学语文,既是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又是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既是分析作者和历史背景,又是分析理解字、词、句、段落的意思,学习如此详细、学得如此辛苦,结果怎么样?连一份申请书都可能写不好,这真是令人担忧!值得反思。
2014年2月24日
第三篇:课改反思
教改感想
嵩县田湖一中
潘万杰
随着课改的推进,涌现出来许多的的教学模式,“五环探构”、“五步教学法”“七步教学法”等,都是一种模式。我个人认为教改的精髓应是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性。课改的每一步都应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入手,否则将只是流注于形式,华而不实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不从根本搞课改,形式上热热闹闹,效果还会不如传统教学法。一位课改成功学校中学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前学校抓教师备、讲、批、辅等,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最后抓学生的学习方法,从一进学校就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成绩就上去了。”他的话不多,我个人认为他讲出了课改的实质。
如何把课改踏踏实实的落到实处,不是流于形式。我们就要从根本做起,狠抓学生的习惯与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种学习习惯,形成一种学习风气。这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教学和政教两方面一起抓,且不能流于口号,而应实实在在的去抓。只要学生的习惯养成了,班风就在正了、学风就浓了,校风也就不用说了。教育的正能量也将会逐步推动学习风气、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第四篇:课改反思
高校课堂改革反思
学校实行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有一年多了,现在针对我自己上课以及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做如下反思。
优点:自从学校提出采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以来,我们认真制定导学案,建设班级学习小组,做好课改铺垫,这么长时间来我们欣喜的看到很多好处。学生们乐意学习的增加了,上课睡觉的减少了,影响纪律的同学减少了,学生们每天针对导学案进行预习,使得上课效率提高了,讨论研究过程中,使得合作学习成了趋势,大部分学生可以本小组内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改变了以往很多学生上课睡觉溜号,作业不认真完成,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没有积极主动性,听课不集中,回去不预习不复习,学习兴趣低下,不爱学习,不学习的状况。小组学习模式,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提高了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学生在预习中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多做了大量习题。同时在上课展示,讲题,点评过程中,又提升了能力,巩固了知识。从教师角度来讲,我们课堂上轻松了不少,不再声嘶力竭的讲话了,小组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老师也解放了,这些都是好的地方,学生只有想学习了,有兴趣学习了,才会更加的用功,用心的去学,才能弥补不足,提高成绩。
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这样的现状时间长了,学生的兴趣下降了,后来不像开始阶段那样认真坚持了,懒惰现象也出现了,导学案完成时有互相抄袭的,学生小组模式也有一些弊端,个别学生说话方便了,也随意了,讨论问题的时候说没用的,个别学生有打闹的,学生讲题不够规范,不到位,使得很多问题讲不出来,课堂时间有限,使得教学任务达不到要求,使用导学案以来,明显课堂进度缓慢了,有时候显得效率不高,个别好学生吃不饱,并且总给别人讲题也不太情愿。讨论问题的时候不积极,不知道思考。课堂驾驭能力不强时,课堂没有很好的调控,虽然一片热闹,但是学习效果根本没有。有时的导学案做的不精练,没有指导性,时间性,错误出现,让学生没法好好去完成以及对学习有指导作用,并且导学案学生完成后没有认真总结以及保存,使得学习表面繁荣,过后不管了。学生每天完成大量导学案,使得时间很紧,但是没有了复习时间,有时我们还要有课堂作业,使得导学案检测题没时间批改,学生也完成的不好,学习效率低下。
改进措施:六年级数学组在编制导学案上时间要提前,编好后本组要讨论优缺点,从新定稿后再印刷,这样避免一些错误与不恰当的地方;班主任应根据学生课堂得分制定出奖罚方案,让学生知道课堂的展示以及小组的表现与本组的利益有关,近期我班采用按小组的总得分排序分座位的方法,学生相对表现好了很多。课改工作是一步一步的改进的,让我们边学习边摸索着向前行进吧!
六年级
张俊丽
课
改
反
思
六年级张俊丽
第五篇:课改反思【
课改反思
经过一次次的课改培训活动以及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课改的浪潮之汹涌,同时也让我时时警醒,一定要打破旧观念,尝试新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课改路上的探索者、成功者。
通过昌乐二中、灵石二中等各地的学习,使我在教学观念以及方法上,收获很多,总结如下:
1、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去做,不要当学生的“保姆”。首先,在教学观念上,好多老师都认为,人家课改进行的这么好,都是因为人家的学生素质强,水平高。这种观点我认为有偏差。任何学生他都有水平高低之分,能让学生的能力水平真正发挥出来,这需要老师的长期培养和诱导,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所以教师要试着放手,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2、任何人的观点都不是绝对正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共享自己的观点,共同进步。当然,在每次培训中,都倡导小组划分,无论是四人一组,还是六人一组,它都是一个小团体,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划分?小组划分的意义又在哪里?我们以往也分小组,但无非是让小组长收作业,记名字颇多,真正发挥不了小组的作用;当然也有改进方案,就是让每个人轮流当组长,让他们都各顾不暇,有时候有矛盾不及时化解,反而使小组更分裂。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制能力,只是差别不同,但是每个人却受环境影响不同,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改变。所以,我认为课改中的小组建设能真正持续下去的理由,不在建设,而在观念,积极的思想,上进的观念,踊跃的竞争,使他们更团结,更紧密,互相依赖,却又互相制约,整体进步,不用想象。当然,倡导好的观念,积极的思想之外,严格的管理和积极的鼓励,也缺少不了。总之,小组建设,使我们课改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发言,人人进步的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不会导致差学生更差的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现象。
3、教师的讲解不是全讲,不是不讲,而是讲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这些话也许听了好多次了,但实际在真正的运用中,对于老师而言,何其难?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掌控者,而课堂变成了学生发挥的主旋律,教师只能根据学生发散的思维和观点,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加以整理,才能完成教学内容。课堂讲课,对老师而言,变得不再那么充实,有把握。但是学生积极思维的态度,以及一些观点的提出,却让老师也惊诧不已,学到很多。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师的知识面未必就比学生宽多少。所以,在教学中,与学生形成知识的互动,思维的交流,未必就是一堂没有落实的课。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因为学生的兴趣交流,因为这样,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因为他们喜欢了,所以再难的学习,也是一件乐事,也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课改的探索之路很长,说很简单,我们要做,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摸 索,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课改方向和方法。我想,只要自己肯努力,不断总结失败教训,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