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泽旭:我与书的故事
“第三届全民读书活动·我与书的故事”有奖征文
我的读书生活
王泽旭
外公爱读书,在他的影响下,妈妈也爱读书。现在,我也成了小书迷。
听妈妈说,很小的时候,我就总是嚷嚷“没意思,没意思”,一个小屁孩,怎样才能有意思呢?妈妈除了陪我玩,更多的时候,就给我读书。我听得津津有味,就不说“没意思”了。
到了一年级,学了拼音,能自己读书了。但是太慢,经常还需要缠着妈妈一起读。从《小猪唏哩呼噜》开始,老师要求我们写绘本,需要图文并茂,刚开始真发愁。妈妈耐心地帮助我,和我一起读,一起概括每一篇小故事的主要内容,挑选插图,引导我完成绘本。我的绘本作业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这不仅增加了我的识字量,提高了我的绘画水平,更让我爱上了读书。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渐渐能看不带拼音的书了。我可以不买玩具,不买零食,但是不能不买书。但是也不能一直买呀,家里空间有限嘛!妈妈给我办了借书卡,有时还带我去新华书店看书。我和同学之间也会互相换书读。有书读,真好!
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生活,还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每次写作文,我都不用发愁,一般都能自己搞定。
因为脑子里了许多优美的字词句段,四年级下学期,我和同学开始编小故事,还配有插图呢!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发表,暂时停下不写了。但是,我的读书热情丝毫未减。等我脑子里积累的东西足够多的时候,说不定会接着写呢!
这个暑假,我在看《小屁孩日记》系列丛书,共有十二本。我已经看了六本。我是在英语班借的,很有意思,连妈妈也抢着看,边看边笑。我还一本,再借两本。老师开玩笑说:“看这么快,没书了啊!”
读书,真有意思!
作者姓名:王泽旭
单位:沁阳市实验小学五四班
辅导老师:刘利霞
联系电话:***
第二篇:我与土地的故事(刘佳旭)
我与土地的故事
在我小时候,我家有五块地。有爸爸的;有妈妈的;有爷爷奶奶的;还有我的
记得在我五岁的时候,由于土地资源紧张,我家的四个田地被迫变成了建筑工地,只有我爷爷的那块地还留着。奶奶把这块地当成了宝贝。把它分割成好几个部分。那一块地从我上中班时一直陪伴着我踏入高年级,在这六年里,这一块地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在我六岁的那一年的春节天空下起了鹅毛雪,奶奶在田地里事先种好的冬小麦估计会在大满展开一场大丰收。因此,在春节后奶奶更对田地照顾有加,有时还给冬小麦撒上一点牛粪,还给小麦浇水。一是避免温度太低引起冻害,二是让小麦长得更好。
到了立春,奶奶准备好西瓜种子,有规律地洒在施过肥的菜地里,并且还在菜地里盖上保鲜膜。我只要一有空,就小跑去村北边我爷爷的菜地里玩耍,前提是我奶奶同意。有一次我独自去菜地里误把奶奶浇地用的水管当做水枪用,不小心把奶奶盖西瓜苗的保鲜膜冲烂了。碰巧奶奶来了,我被奶奶数落了一顿。
到了大满时节,奶奶种的小麦到了收割的季节,麦田里金色一片。果然和我奶奶想的一样,今年的小麦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收割的人纷纷称赞。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收割完小麦后,奶奶把一部分小麦磨成洁白的面粉做各种面食吃,另一部分则储存起来。
我等啊等,我盼望已久的西瓜终于熟了,我在家里拿了一个炒勺,奶奶起初以为我拿勺子是为了挖土而并不在意,趁奶奶回家拿锄头的时候,我随手拿起奶奶的镰刀用水洗净上面的草根和土,找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大卸八块之后用勺子挖着吃,又甜又解渴,好吃极了。但是吃剩的瓜皮怎么办?自作聪明的我把瓜皮滚上土,就以为奶奶看不见了。这时候奶奶来了,说我偷吃西瓜,我反问奶奶有什么证据。奶奶说:“别以为瓜皮滚上土我就看不见,还有我的镰刀上有西瓜水,还敢狡辩?”我哑口无言。
炎热的夏天过去,凉爽的秋天又来了。自家田地的玉米到了丰收的季节。玉米是自由的,今年的玉米好像比身高似的。长得比我还高半尺呢!奶奶还给我煮了玉米吃,那香喷喷的玉米味至今难以忘怀。奶奶把采来的玉米分粒,玉米芯是冬天的柴火,玉米面会做成玉米糊。这样一来,我们全家人过冬的粮食和柴火也有了。
玉米收成之后,奶奶准备好播种冬小麦和白菜了,奶奶盼望来年的冬小麦长的与今年一样甚至比今年更多、更好。这次我与以前不同,不再调皮捣蛋,而是帮奶奶看守田地,不让陌生人进入。看着完好无损的冬小麦和白菜,再冷的天也冻不了我这颗暖烘烘的心。
现如今,我家唯一一块田地将建立一所省重点高中。我希望让未来的高中生知道,你们脚下的土地曾是我们撒欢打闹的地方,是我童年的归宿地,你们要好好爱护它,让青春和童年挥洒在同一片土地上!
现在,我奶奶又自己开荒了一块地,虽然面积不大,但我认为这是六年前的那一块地的化身。看着它,眼前又出现了六年前的那一番景象······
那块田地,六年的风风雨雨,感谢有你。在这六年中,这块田地是我永远的、受益匪浅的日记本。
第三篇:我与书的故事
我与书的故事
我有一本书,一本我最喜爱的、最珍惜的书。因为,我与书之间有一个故事,那一个故事,是我经历中最难忘的一段回忆。
还记得那时,我的家境还不是那么富裕,想买一本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时候,虽然书有多贵,妈妈都会想尽各种方法,节衣缩食,也要给我买学习用品,当然也包括这本50元的书籍——《十万个为什么》。为了不让妈妈再为我操劳,所以,我决定无论多艰难,无论多辛苦,我也要自己买,用自己所节俭的钱买这一本书。
从我下决心那一天起,我把自己所有零花钱汇集在一起,我数着:有每年都会收到的压岁钱,数一数,有20元;也有妈妈每个月都会给我的零用钱,有的是5角,有的是1元,数一数,加起来也有8.5元;还有那妈妈从去年的上学期后,每一个学期都给我的奖学金,这虽然仅有5元。我把所有的钱都加起来,原来,我现在有33.5元了。我高兴得马上跳了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我把钱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美丽的小百宝箱里,然后,轻轻地把盖盖上。此时,早已疲倦的我,终于进入了梦乡,梦想在某一天用自己所节俭的钱买到的《十万个为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很早就起床了,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看到人们喝完了的水瓶,我就会马上捡进我的袋子里。这样,日复一日,到了月底,我把拾来的几袋空瓶卖出去,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卖瓶所得的8元,蹦蹦跳跳地回家去了。
剩下的8.5元,我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终于,我为自己的劳动果实而自豪。
我拿着来之不易的50元高高兴兴地跑到了书店,从售货员阿姨手上换来了我梦寐以求的《十万个为什么》。回家的路上,我小心翼翼地把书抱在怀里,心里高兴得难以自控——我终于买到了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了!
啊!这真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个故事,一段美好的回忆。
第四篇:我与书的故事
我与书的故事(初稿)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说的。书籍是我们温暖的家,亲爱的家人,一生一世的朋友,下面就听听我与书籍之间的故事吧!
我读过《女生日记》,书中写了女生的烦恼与快乐。还有聪明的莫欣儿、漂亮的莎莉和温柔的我组成了一支小龙女队。(因为那是正在热播小龙女)
我还看了一本记录名人故事的书。读完后我才知道只有刻苦、有耐力,才能成就你的梦想。就说我吧,每天练琴一个小时就叫苦连天,可是钢琴王子朗朗每天坚持练琴四、五个小时,也没叫苦,想到这,我真是惭愧啊!
到了五年级我就开始读一些经典的名著。虽然说看,但也是不喜欢,因为它字太小,所以我就觉得枯燥、无味。不过后来我却慢慢喜欢读了,因为读《水浒传》知道一百单八将;读《西游记》知道了九九八十一难〃〃〃〃〃〃其实多读写名著也是好的,帮助我了解历史。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所以说,读书不能只读里面的故事情节,还要用心、用口、用眼来仔细地读书。
我与书的故事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喜欢看书,我学会了加减乘除,我学会了整数、分数、小数,我还学会了点、线、面、体,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在语文中我知道了许多名言警句“读书有三读书使我更成熟。书中有许多活生生的人物,性格各异,如拥有孩子气的马小跳、猫脸小巫婆杜真子、读书可以开阔我的视野,扩大我的想象力。书可以带我们畅游世界。可以畅游埃及的金子塔、畅游雄
泉,缓缓地把知识流进我心中!
第五篇:我与书的故事
我与书的故事
从幼儿园开始,“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与书都是形影不离,还没多久,我就与它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渐渐地,我踏入了小学的大门,我不但从课本中学到了一些简单的道理,也在书里懂得了要谦虚、善良,不能骄傲自大。
从三年级开始,我的课外积累量大大增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八十天环游地球》、《长袜子皮皮》我全看过了,而且我还经常用笔写出一篇篇优秀的读后感,做出了许多精致的藏书票,还有许多精美的手抄报,我每天都会摘录“好词好句”,每天都会写写日记,每天我入迷地读书。记得我刚买了《夏洛的网》就爱不释手,捧着心爱的书一遍又一遍地翻看。
书在给我带来启迪的同时,也让我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去年读书节,我获得了手抄报的一等奖,年级组现场作文赛一等奖,今年读书节,我又将藏书票比赛的一等奖收入囊中。每当看到一张张的奖状,我都会一蹦三尺高,也为自己感到自豪。
我爱读书,我经常会提笔写写“书”,虽然不是大作家的长篇大论,但我爱读书,有了书的陪伴,我的生活多了许多欢笑。
书,是辽阔的天空,我喜欢看书!
四年级:陈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