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第八组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第八小组赵天慧卢辅权潘丽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认识。
一 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的现象。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二 认真学习课标,努力钻研课本,备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堂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本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是最权威的参考资料。所以,老师要慎用参考书,认真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材做到烂熟于心。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不断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
课堂反思是一节课上完之后,对自己本节课的一个反思,包括值得继续发扬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好课堂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课堂上提高效率。
三、巧设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如何设计提问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在教学《嫦娥奔月》一课后,当笔者问学生:你有什么美好的心愿要送给善良的月亮姐姐时,学生的回答让我惊喜。有的说:我想折好多纸星星,挂到天上和嫦娥阿姨做伴。有的说:我想登上月球,看看她到底长什么样子。还有的说:我想和嫦娥一块儿美化环境,绿化月球„„言语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思维与思维产生了真实的碰撞,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创建学习型课堂。
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敢于质疑、主动提问,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舒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我们追求高效灵动的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高效课堂的构建,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我们要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而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不断地摸索和积累,需要我们带着激情走进新课堂,在漫长的课改路上,和学生一道,自主、合作、探究;让我们做好“引路人”。
第二篇: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想在篇课文里解决许许多多问题,只要是教师备课时钻研到的东西,就想全部教给学生,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更不管学生需要不需要,认为讲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好;讲得越细,学生理解得越深。其结果是,有些课文学生自己看倒好懂,老师讲了以后,觉得课文变深,反而不好懂。究其原因,不就是教者不分轻重,不分主次,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弄得支离破碎。其次,教师总把自己当做教师,总把自己摆在比学生强的位置上,让学生仰视自己,如果学生完全在仰视老师,一直在仰视老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感究竟从哪里找到?
所以,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我觉得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一要会处理教材,二要会扮演角色。
一处理教材巧设计,设计问题小广大。
语文课程是个整体,如果教哪儿就钻研哪儿,本身就是狭隘,教一课,就要把这一课置于本单元中、本教材中、所有教材(初中六册以至高中五个模块)中来定位。明确本课在本单元、本教材、所有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所承担的任务,那么,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预定教学策略则水到渠成。至于如何决定讲解内容的取舍与详略,一要看与突破的重点有无关联,二要看学生的反应与兴趣是否明显。凡突出文章主线的词句段落就着重讲解,关系不大的就略讲,那些脱离教材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东西以活跃气氛为目的,点到为此,努力做到突出重点。在具体问题的设置上,设计的要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要诀不仅指问题设计的涵盖性要广但切入要小,也指问题的兴趣度要大,思考度要广。二扮演角色明定位,主导课堂不杂冗
每上一堂课,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数”就是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注意紧扣目标要求,摒弃一切烦琐的讲解,给学生以主动学习的机会,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作用。
所以课堂中,教师的目的要非常明确,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点拨、启发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放手让学生实践。学生有了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劲头,热爱学习、乐于学习的情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教材中所选的都是人文性很强的名作,可以说语文教材每篇文章都是有“情”之物,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或情景交融„„那么,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中的那些内蕴深厚、感人的情怀,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所以语文教师应该要是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综合性、多样性日益凸现。如果不及时调整和转换教师的角色,实现高效课堂、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这些都是一句空话。正如专家所说,高效课堂中的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应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促进者、合作者,还应是教学关系的协调者,教学流程的实施者,学生思维的开发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评价者。总之,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处理好教材与扮演好角色极为重要。在新课标的大旗下,我们语文教师在全方位处理好教材的同时,绝不能迷失自我。重塑自身的素质,定准自身角色,而要鼓足勇气去探索,充满理性去思考,真正去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第三篇: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
[摘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立足点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把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发展教学观,运用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实施教学情感策略、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实施恰当激励评价等教学策略,发挥教师教学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中促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生长和发育的形成时期,玩是他们的天性,很少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但是,并不是学生不喜欢学习,而是没有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无法让他们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为此,教师要发挥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选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学,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我是男子汉》这一课时,在课堂开始时采用如下情境导入:首先,问学生在家里帮助妈妈做家务吗?这样会吸引很多学生的兴趣。其次,在问学生对男子汉的理解,自己在家中是不是男子汉呢?这样学生会结合自己在家中的表现积极回答自己对男子汉的理解,甚至一些平时表现不积极的学生也会争先恐后的向大家展示自己在家中的表现。再次,再引出一个6岁小男孩在爸爸不在家时主动照顾妈妈的故事,结合有感情的朗读,引出整篇诗句的教学。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课堂是显示教师人生价值的舞台,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课堂的活力。而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促进者、学生的帮助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关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以及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在这崭新的时空,面对新的形势、面对新课改下具有这些特点的学生,语文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只有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担负起培育全面发展的下一代的职责。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搞好教学,必须狠抓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涉及面广,它是教师的思想素质、知识、认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综合。它体现了教师的内涵和魅力。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之后,要去调查研究、进行分析,确立研究课题,勤于动手去解决问题。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实践。教师对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师生共同营造的心理交流场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活动。心理学家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发展壮大。”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在教学中使用命令式的语言,规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长此以住,打压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无从谈起。我们放下身段走到学生中去,定会收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我鼓励大家谈谈对这篇课文有何看法,有一个同学说“孔子不能决也”不符合现实,因为孔子知识渊博,是个大教育家、思想家,应该懂得这个道理;有的学生说那时候的自然科学还不发达,不明白其中的奥秘也是很正常的;还有的同学说不懂就是不懂,这正说明了孔子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合作学习,自主交流
生本教育从角色定位看,教师是导演,是学生的辅助;学生是演员,是学习的主角。目前,就合作学习,许多教师还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理解上。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小组学习等同于合作学习。其实不然,实际上合作学习有许多种方法,如:小组活动比赛(游戏竞赛法)、共同学习法、思考一配对一分享法等等。例如:在教学《包公审驴》时,我就要求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在教学《负荆请罪》时,就廉颇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开展辩论赛……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样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也是很明显的。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综合练习,巩固提高
综合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既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尺码,又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做到三个字“少”“精”“活”:(1)练习要“少”,实质上是反对那种既加重学生负担,又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盲目多练;(2)练习要“精”,也就是说练习不光要注意量,更要注意质,要精心挑选,合理编排;(3)练习要“活”,是指练习形式要多样化,所涉及的知识每一次都在新的联系中再现,就能使学生每做一道题都有新的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为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四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堡小学 宋 博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基本途径。然而怎样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值得我们教师深思。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本文初浅的从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做好师生互动两方面,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行阐述,交流一下自己的教学感想。
关键词:钻研教材 吃透教材 备好学生 和谐 兴趣 鼓励 师生关系 师生互动
回顾自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二十年的历程,有许多尴尬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在一次学校组织校内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我课前精心的准备,设想非常完美,然而走进课堂,学生对我的提问,却没有积极的回答,此时的我心情焦急,害怕完不成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于是这节课就成了我的独角戏,一节课下来我累出一身汗,学生却有些茫茫然,教学效果自然不佳。这样的场面还有好几次,反思原因正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备好课、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做好师生互动的原因。这些显然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理念、精神相违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个人有以下三点初浅的看法:
一、钻研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充分备课。
1、钻研教材,把握大纲的整体要求。
语文课标对小学语文不同学段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所谓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训练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三维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才能把课讲实、讲活。
2、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便很难让学生理解,更谈不上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教师应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3、了解学生,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
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重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在具体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从而在课堂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积极参与课堂,踊跃举手发言,敢于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持久学习的关键因素。学生只有对学习发生了兴趣,才愿意去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才会自觉接受知识,才会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学习《草原》一课时,遵循学生的兴趣特点,课前精心制作课件,课堂通过在欣赏动听优美的音乐和欣赏美丽的草原从而感悟草原的辽阔、美丽等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来了。在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真正做到读中悟情,以读促进学生理解。
2、巧设民主课堂情境,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让学生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益于构建和谐课堂。
教师可以用爱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课堂上,老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
个信任的眼神,一句温馨的叮咛,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使教与学互相融合。布满师爱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当然师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无论学生的成绩优劣、素质的高低、也不论学生家庭的贫富,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坚持平等的原则。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融洽和谐。师生之间的互爱才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起点,而学生对教师的喜欢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终点。俗语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你,就会对你所教学科产生爱好,就会将他们的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创造出生气勃勃的课堂。那么布满生机、爱好的课堂不就是和谐的课堂吗?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当然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教师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某一方面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如:用良好的师德和高尚的情操去感化学生;用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去吸引学生;用饱满的激情和毫不吝惜的微笑去感染学生;用得体的着装和文明的举止去塑造学生。教师只有在学生面前树立人格魅力,才能使我们课堂面向全体,才能使课堂气氛始终保持“智力紧张,情绪轻松,”才能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益于师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益于学生智育的形成和提高。
三、做好师生双向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1、创造条件,留给学生交流机会。
在语文课堂,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和发言的机会,同时尽量鼓励倡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感受到,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换言之,就是要把提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互动,就由单向走向双向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甚至插嘴,释放出学生的学习智慧。所以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一节成功的课堂不是观看课堂中那些优等生精彩绝伦的发言,更重要还要看教师对差生的关注程度。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理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帮助学生成功是每一位教师的义务。因此,教师在组织师生互动时,必须关注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尽量引导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互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语文学习活动的机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给他们提供一个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展示不同层面的思维水平。
我在语文教学中就做到了分层提问,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差生,他们回答对了,就给予热烈的掌声,把稍难的问题留给接受能力好的学生,让他们有点学习的压力,激发他们积极思考,从而调动了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灵活处理课堂,保证教学有效互动。
教师门都知道课堂教学并不是按照我们预定的教学思路不变的,会随机生成教学资源的。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不断调整互动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首先教师善于倾听,善于捕捉课堂中生成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要随时实时注意引导,注意把握师生互动的时机,教师要发挥参与和组织者的作用,使课堂朝着有利于学生的方向发展,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因此而精彩。其次,师生互动需要深化提高,教师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提升思维的层次,引导梳理,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化。
总之,只有教师精心备课,做到胸有成竹,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真正做好师生的双向互动,才能让学生如鱼儿在辽阔海洋中自由自在游来游去,如鸟儿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翱翔,轻松快乐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在短暂的四十分钟课堂中达到预设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
2012年4月
作者简介:
宋博,男,1970年出生。现任宝鸡市陈仓区东堡小学副校长,大学本科学历,区级教学能手,区级课改实验先进教师,宝鸡市教学能力达标者,论文多次获市区级奖励,2009—2011年连续三次主持参与学校承担的省市级重点课题研究,所撰写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获得市级一等奖。
第五篇: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拿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一个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另一个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势必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同时人文的熏陶也大打折扣。
因此,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什么是务实高效?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认为:
一、“潜心会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钻研教材,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崔峦理事长所说的课堂教学中“两化”和“三多三少”的问题。
(二)、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大家也许都听过“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这句禅味十足的话吧。联系我们的阅读教学想一想,面对课文,教师的“杯子”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装满了教参或自己的看法,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怎么装得下孩子的心声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三)、用心解读文本更应做到能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从网上听窦桂梅老师的课我学到的往往不仅仅是课文。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教师责无旁贷。用心与文本对话,用灵魂与文本对话,从而正确地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
二、“精心巧设计”—— 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简简单单教语文,其中一点要做到教学环节要简化,而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了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灵活用方法”——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所以,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问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也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
4、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四)、课堂练习巩固拓展。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五)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首先,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
其次,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最后,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六)、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他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的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也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做:
一、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根据大纲系统把握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播放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带表情和动作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来到海底,看到了什么样的珊瑚?什么样的海参?怎样的大龙虾?并把他们的动作表演朗读出来,这样让学生和老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讲究提问技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师引导: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1:“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生2:“富饶”是什么意思?生3:为什么说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生4:西沙群岛的什么富饶?„„学生所提的问题,其实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就能顺利地感悟文中所描写的内容了。显然,这部分内容若以“教师讲解明白”为主,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若以“学生探索明白”为主,学生就变成了主动探索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四、合理安排时间,调控教学活动。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上课要守时,不要迟到,更不允许拖堂。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
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学语文知识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例如:学习《秋天的雨》一文,分析秋天的雨有哪些颜色,学生先自己读,然后勾画,再体会,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依同样的方法自学下一段,秋天的雨有哪些气味。学生通过学法指导后练习学法,最后掌握学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有法可依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来得出结论,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
五、精心设计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练习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各科作业都必须做到最迟隔天反馈。重视课后的辅导,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学生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实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课堂,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