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学年第二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2---2013年学年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主。以本组的学科特色为抓手,整合各项常规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念和标准,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思路:
本教研组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创新为主旋律,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真继续抓好日常教学活动即上好每节课;二是搞好教学常规工作即课前准备工作和课后的反思工作;三是进一步提高本组教师的科研意识,让教学从经验走向科研;四是组织好备课组活动。五是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化进政、史、地课堂。
三、具体工作:
1、认真而及时地组织教研活动(一般是1周1次),传达学校领导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必要时把政、史、地教研活动分成政治教研分组、历史教研分组和地理教研分组。
2、认真做好听课评课活动(听课次数达到150节)。课后及时地组织教师进行评课,指出其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坦率而真诚地交流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3、做好“多媒体教学与学科整合”这项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4、认真学习和研究“农十四师中学课程标准”。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推动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摸索、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新期课改”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注重双语教学在政史地科目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5、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中心“关于2012---2013年皮山农场双语教师再培训与考核方案”的相关精神切实加强我组双语教师师资水平的建设工作。
6、加强初三毕业班政治课、历史课的教学力度,狠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及时洞察学生在学习中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耐心而仔细地进行个别辅导,争取在下年中考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加强和初三年级各班班主任的联系,学习和领会中考综合卷的精神,认真精细地上好初三的政史综合课。
7、做好初二年级地教学工作,争取取得好成绩。同时自学新教材,参加区新教材的培训学习,为明天新教材的普及做准备。做好初一新生入学教育教学工作使其早日适应学校环境,积极向一名合格的中学生迈进。
8、开展教研活动《xxxxx》为主题的教育教学论文。
9、配合学校德育处,搞好对学生进行的“时事政治”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
第二篇:第二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政 史 地 教 研 组 工 作 计 划
(2011 — 2012 学 年 第 一学 期)
王江晖
一、总体思路:
本学期,我组的教研工作将从克服上一学期工作中的不足和进一步作好常规工作入手,继续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把提高教师个人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作为重点。充分调动组内教师的积极性,促使每个教师“功夫花在备课上、力量用在课堂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能力提高上”,朝着名师的目标努力,最终完成教研组的发展规划。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2.以“三课活动”为抓手,突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3.增强组内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完善网络教研和小专题研究。
4.做好政史学科初三毕业班的复习工作,确保中考升学率。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从教行为。为了更新本组教师的教育观念,本学期,我教研组将通过课标学习、听课学习、培训学习、网络学习等形式,拓宽组内教师的学习渠道,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并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体会新课程下的新理念,新方法,探讨在政史地学科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本组教师的从教行为。
(二)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本组教师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在上课、备课、听课、作业等方面要落实各项考核与检查。教案除开学初、学期末的统一检查,其余时间和作业批改由教研组长按惯例月查,作业批改要求及时、准确,学生的作业订正需有反馈。以此来规范本组教师的从教行为,使组内教师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三)加强校本教研,促进组内教师的专业成长。
1、认真而及时地组织教研活动,特别是组内教师的公开课活动要有质量,要注入课改理念。要求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听课教师在认真做好记录的基础上,课后与授课教师要进行交流,指出其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坦率而真诚地交流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授课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以促进组内教师课堂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本学期计划推出两堂骨干教师展示课,并要求组内每位教师有公开课、探究课,一学期组内公开课至少6节。
2、鼓励本组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要求本组教师每单元教学中,至少有2篇以上的教学反思或教学札记。在总结反思中促进本组教师的专业成长。
3、针对我组学科多、教师少,教师的工作量大、新教师多的特点,必须要加强备课组建设。特别是政治和历史两个学科都有新教师,更需要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内教师要互相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备课组内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反思,使本组教师在交流中成长。
4、继续实行“小专题”研讨活动。为了改变本组教育科研滞后的现状,学期初根据学科特点,要求本组教师协商制定教研组小专题研究题目。小专题的确定要做到小而精、有实效、可操作性强。并积极鼓励组内有能力的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努力形成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四)加快教研组信息化和多媒体教学的建设
在上学期网络教研启动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教研组的网络教研工作。要求组内教师继续完善个人的教育博客,每位教师每月要在个人教育博客上,交一次本科教学相关教学资源(优秀课件、教案、试卷、反思、资料等),并尝试着与本校教师或外校教师进行网络研讨,体会网络教研的优越性。同时,充分发挥我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做好“多媒体教学与学科整合”工作。要求教师以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教学材料,设置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信息化进政、史、地课堂,实现多媒体教学与学科的有效整合。
(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依据学科特点,政史地学科要利用学校的橱窗、教室的板报等,做为活动的场地,开辟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生活,本学期每学科开展一次课外活动。政治学科:我说时事演讲比赛;历史学科:历史课本剧表演;地理学科:我爱祖国拼图比赛。
(六)做好初三毕业班政治、历史课的复习工作
为了确保中考升学率,必须协助两位毕业班老师,做好初三毕业班政治、历史学科的复习工作。首先,毕业班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其次,毕业班教师要研究教材,狠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认真督促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洞察学生在学习中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耐心细致地进行个别辅导,多查阅资料,争取出好成绩。
四、活动安排:
月份
周次
教研活动内容
第二课堂活动内
第一周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交流,教研组工作计划的讨论与修改。
第二周1、确定各学科的小专题研究题目;
2、网络教研“如何装饰自己的个人博客空间” 第三周余领珊老师初三毕业班政治复习示范课
第四周政治备课组集体备课
政治学科:我说时事演讲演
第五周1、三月份教学常规及教学进度检查通报 ;
2、网络教研“如何利用网络博客进行教研”第第六周赵丽晓老师历史示范课
第七周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
历史学科:历史课本剧表演
第八周杨萍萍老师政治研讨课。
第九周1、四月份教学常规检查与通报;
2、教研组“小专题研究”的研讨 无活动
第十周郝香梅老师地理趣味教学示范课
第十二周教研组的地理集体备课
地理学科:我爱祖国拼图比赛。
第十三周1、五月份教学常规及教学进度检查通报;
2、李竹茹老师历史复习研讨课 第十四周王江晖老师历史研讨课
第十五周政治备课组活动
第十六周教研组“小专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
第十七周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第十八周学期工作总结
第三篇:2012年学年第二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姬塬学校初中部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主。以本组的学科特色为抓手,整合各项常规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念和标准,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提升每个组员的业务水平,力求在教育教学领域再创佳绩。
二、工作思路:
本教研组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创新为主旋律,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继续抓好日常教学活动即上好每节课;
2、搞好教学常规工作即课前准备工作和课后的反思工作;
3、进一步提高本组教师的科研意识,让教学从经验走向科研;
4、在自己所在的学科中要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改进课堂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强调学生人格品德的培养。
5、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化进政、史、地课堂。
三、具体工作:
1、认真而及时地组织教研活动,传达学校领导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2、认真做好听课评课活动(听课次数达到10节)。课后及时地组织教师进行评课,指出其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坦率而真诚地交流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3、做好“多媒体教学与学科整合”这项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4、认真学习和研究“农十四师中学课程标准”。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推动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摸索、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新期课改”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注重双语教学在政史地科目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5、五月内教研组举行“法律、安全、非法宗教活动的26种表现、民族团结与稳定”的知识竞赛活动。
6、加强初三毕业班政治课、历史课的教学力度,狠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及时洞察学生在学习中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耐心而仔细地进行个别辅导,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加强和初三年级各班班主任的联系,学习和领会中考综合卷的精神,认真精细地上好初三的政史综合课。
7、做好初二年级地教学工作,争取取得好成绩。同时自学新教材,参加区新教材的培训学习,为明天新教材的普及做准备。做好初一年级期中考试前的教学工作,争取取得好成绩。
8、开展教研活动《xxxxx》为主题的教育教学论文。
9、配合学校德育处,搞好对学生进行的“时事政治”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
第四篇: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政史地教研组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坚持“以创新求发展,向教研要质量”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县四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县四中教科研工作计划》,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平台,开展实际、有效的教研活动,把提高教师个人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作为重点,充分调动组内教师的积极性,促使每个教师“功夫花在备课上、力量用在课堂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能力提高上”,使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并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以学科备课组为平台,抓好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突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3、增强组内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积极开展小专题研究。
4、加大教研力度,促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5、以“五〃五周期继续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和运用。
6、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本学期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认真学习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工作之余多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各科教学的最新动态;通过多种方式读一本与本学科教育教学相关的专著或杂志,并写好读书笔记,在组内交流读书心得。教研组组织教师不间断学习“四环节六部骤”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知识,使教师尽快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这一教学模式。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定期每月一次对本组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全面检查,通过检查查找问题,弥补不足。在检查中及时向教师反馈问题,限期整改。认真落实《县四中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细则》、《县四中教师工作综合目标考核评价细则》等各项考核细则并进行考核打分,以此来规范本组教师的教学常规,使教师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三)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认真及时地组织教研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备课组内教师要互相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备课组内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反思,使本组教师在交流中成长。集体备课以七、八年级的老师为主,要充分体现和运用“四环节六部骤”的教学模式备课和授课。按照教务处规定集体备课的草案、成案、听课、评课等做到有安排、有记录。
2、做好新老教师传帮带工作。刘文凌老师帮带郭锐老师,传帮带活动要有计划、过程,帮带老师要经常性听课、评课等方式指导被帮带老师。本学期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历史教师帮助刚参加工作的李婷婷老师,使其在短时间里尽快成长起来。
3、我组三个学科现在都有至少2名年轻教师,地理有:杨菲、陈敏,思品有:吕晓霞、郭锐、许婷,历史有:王梅、徐莉、李婷婷。本学期将安排这些老师上组内公开课。上课前,相关备课组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对上课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活动设计、课件制作等进行讨论,形成备课教案,要求全组教师都积极参与听课和评课。通过这一活动,使组内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4、本学期根据本组学科教学特点,确定至少一个专题研究(或校内小课题研究)。小专题的确定要做到小而精、有实效、可操作性强。并要求组内全体教师积极撰写至少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心得、教育小故事等,努力形成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四)做好九年级思品、历史课的迎中考准备工作。
为了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考出较好的成绩,九年级毕业班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认真研究课标、教材,狠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认真研究2014年中考说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做到较为准确把握中考动态,为复习作指导。认真督促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耐心细致地进行辅导,争取大部分学生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通过每次月考对在考试中常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到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应对中考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五〃五周期继续教育”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而我校班班通设备的安装、使用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了基础。本学期将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展示教学材料,设臵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多媒体教学与学科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要求各学科教师充分利用或参考网络教学资源,结合所教班级的特点,自制多媒体课件。教研组将收集制作较好的课件建立课件库,并对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较好的教师提出表扬。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学科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七年级学生在思品老师指导下,尝试分班级办时事政治小报,小报每月办一次,每次小报内容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这一活动展示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四、政史地教研组工作安排
第一周:
1、学习教务处工作计划、各学科课程标准
2、制定教师个人教学计划、研修及专业发展计划、进度计划、培优辅差计划
3、讨论、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及活动安排
第二周:
1、学习教研组工作计划
2、开学初教学常规检查
3、听七年级语数英教师引领课
4、传帮带工作安排
第三周:
1、学习:四环节六步骤教学模式基本流程
2、听、评本组课改达标课
3、讨论确定小课题
第四周:
1、听、评本组课改达标课
2、许玉珍老师讲座
第五周:
1、听、评吕晓霞老师组内公开课
2、组织七年级学生办第一期时事小报
第六周:
1、听评许婷老师组内公开课
第七周:
1、肖建华老师讲座
第八周:
1、期中考试阅卷及质量分析
第九周:
1、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2、七年级办第二期时事小报
第十周:
五一假期
第十一周:
1、教研组半学期工作小结
第十二周:
1、听王梅老师组内公开课
第十三周:
1、征集教学论文、案例、心得等
第十四周:
1、七年级办第三期时事小报
第十五周:
1、第三次教学常规检查
第十六周:
1、交流读书心得
第十七周:
1、整理教研组资料
第十八周1、撰写各类总结及期末工作安排
第十九周1、期末考试及质量分析
政史地教研组2014年2月28日
第五篇:2012年学年第二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2年学年第二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主。以本组的学科特色为抓手,整合各项常规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念和标准,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思路:
本教研组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创新为主旋律,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真继续抓好日常教学活动即上好每节课;二是搞好教学常规工作即课前准备工作和课后的反思工作;三是进一步提高本组教师的科研意识,让教学从经验走向科研;四是组织好备课组活动。五是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化进政、史、地课堂。
三、具体工作:
1、认真而及时地组织教研活动(一般是1周1次。),传达学校领导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必要时把政、史、地教研活动分成政治教研分组、历史教研分组和地理教研分组。
2、认真做好听课评课活动(听课次数达到150节)。课后及时地组织教师进行评课,指出其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坦率而真诚地交流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3、做好“多媒体教学与学科整合”这项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4、认真学习和研究“农十四师中学课程标准”。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推动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摸索、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新期课改”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注重双语教学在政史地科目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5、五月内教研组举行“法律、安全、非法宗教活动的26种表现、民族团结与稳定”的知识竞赛活动。
6、加强初三毕业班政治课、历史课的教学力度,狠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及时洞察学生在学习中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耐心而仔细地进行个别辅导,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加强和初三年级各班班主任的联系,学习和领会中考综合卷的精神,认真精细地上好初三的政史综合课。
7、做好初二年级地教学工作,争取取得好成绩。同时自学新教材,参加区新教材的培训学习,为明天新教材的普及做准备。做好初一年级期中考试前的教学工作,争取取得好成绩。
8、开展教研活动《xxxxx》为主题的教育教学论文。
9、配合学校德育处,搞好对学生进行的“时事政治”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