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2010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方案
关于开展2011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利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信念,根据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思政课部决定今年暑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一、主题:了解民生,服务社会
二、对象:高职2010级各专业学生
三、途径:开展社会调查。
四、组织形式:以个人或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开展实践活动。
五、活动要求:
1、安全第一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提前认真做好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不鼓励学生到未知危险的山区等地进行实践活动,做到文明实践,1
平安返校。活动之前辅导员要求学生签订《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个人责任书》(责任书见附件)。
2、切实可行
实践活动应该目的明确,内容积极向上。学生可自主联系相关思政课老师,寻求指导。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在实践各环节为学生提供政策和经验上的指导,为学生顺利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凡学生开展活动的实践地,必须由实践地开出接收该生进行考察的证明(实践地接收证明(样本)见附件)
3、合理安排
活动中应做到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充分准备。各实践小组合理分配任务,活动中指定专人作好纪录,对收集的问卷、调查资料等作好整理分析工作。
4.撰写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个人或小组撰写一份不少于2500字的高质量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格式和暑期实践报告撰写见附件)。
5、加强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报道,重点突出特色活动、实际效果、先进典型和社会反响等。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媒体联系,力争获得媒体的关注与支持,增强我院社会实践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六、考核与评优:
1、个人或小组于下学期开学两周内交一份纸质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电子稿和实践地接收证明给任课教师。教师在开学的第三周星期三之前将学生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电子稿、实践地接收证明和《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个人责任书》一并交公共课部方玉玲老师。
2、各系认真进行总结,各系于下学期开学三周内均需交一份社会实践总结,同时附10张以上数码照片(照片要求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实践的内容及特点,并配有照片注释)。
3、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占下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成绩20%。
4、学生调查报告由思政部组织专业评审小组,进行评
比。评选优秀调查报告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2个,优秀奖30个,组织奖2个。评选出“优秀调查报告”结集成册。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并组织部分获奖者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地社会调查活动。
七、社会实践选题(仅作参考): 1.城市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
2.农村合作医疗情况的实施及农民满意度调查
3.本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调查 4.家乡之最调查
5.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
6.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
7.基层党组织建设
8.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状况调研报告
9.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
10.农民收入问题调查
11.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12.企业文化构建过程中的问题
13.社区服务问题调查
14.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
15.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问题调查
16.当地食品安全状况
17.外来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18.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19.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20.农民工就业问题
21.城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
22.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问题
2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24.社区服务状况的调查
25.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26.暑假短期打工实践总结
思政课教学部
二〇一一年六月
第二篇: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研
摘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以农业为主的我国越来越重要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来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上虽做过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至今仍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此通过对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本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后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农村 社会保障 现状 问题 对策
第一部分:前言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
农村社会保障是指以地方政府为主,以基层社区为依托,由国家、社区、公民群体及个人合作兴办,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和个人消费支出集中资金,向农村社会成员中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者、经济收入低于贫困线者提供物质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需要,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的问题依旧存在。该问题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上的突出表现为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保障水平不强等。
二、现行农村社会保障的模式及实现途径
通过暑假对###,##等乡镇的实地调查发现,了解到农村现行社会保障模式的具体类型和救济途径有:
1、家庭赡养。以子女供养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赡养一直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还是法律赋予的老年人的基本权利。
2、土地保障。土地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具有生活保障功能,是农民实现自我保障的基础和依托。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坚持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是农民医疗需求的基本保障,通过近几年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治病难的问题。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目前正处于推广的起步期,是今后很长时期内需要重点引导和普及的一项基本生活保障。
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指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的差额补助制度。
6、老年人生活补助。指对在农村年龄超过六十的老人每年发放一笔小额的补助。
除以上几项普遍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外,国家针对特殊的群体也采取了许多不同的保障形式,如对于符合五保条件的公民给予的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对老红军、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等由民政部门给予优待抚恤保障;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户给予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保障;
12以及其它自然灾害专项救助、特困救助等生活救济。
三、现行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状况
通过暑假对###,##等乡镇的实地调查发现,了解到农村现行社会保障的发展状况:
1、家庭赡养。在农村大多数子女都很孝顺,会按时的给父母赡养费用,有些父母直接和自己的儿子住在一起,所以吃住都由自己的孩子负责。但也会有少数的人因为和父母的关系而不愿赡养自己的父母。
2、土地保障。大部分的农民都有自己的土地,农民可以利用自己的土地种植水稻或者承包给别人用来种植西瓜、甘蔗等,从而获得相应的报酬。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的参加合作医疗的概率达到80%多,而且绝大部分的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感到满意,因为参加了合作医疗后,农民生病的花费有一部分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还处在探索试点阶段,所以参保的人不是很多,而且由于农存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农民不愿意花钱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的农民甚至对养老保险不放心,以为是骗钱的。
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每年都有许多的人生活贫困,有的甚至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例如:一些无子女的老人,身带残疾的人和一些精神方面有问题的人。经过调查发现,政府每年会给这些人(所谓的低保用户)每年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的差额补助制度给他们发放补助。
第二部分:主体
一、调查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走访、个例分析、参考文献的方法。实地走访方法,为了得到更加实效有效的信息,采取进行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调研,实地走访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当地村里的领导,当地的农民,老人等群体。个例分析,个例分析主要是我们根据实地走访中所了解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进行深入采访,然后根据采访所得的具体而深入的信息进行个例分析。参考文献,因为社会在几年前就已经十分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这一问题,社会上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调研报告、论文等参考文献十分多,他们的调研及研究成果毫无疑问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我们的调查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例如有助于快速而准确的设计调查思路,现状分析,方案解决等程序。
二、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
此次调研经过实地到当地村子的调查:对当地村里的领导,当地的农民,老人等群体进行走访后,对一些问题加以询问后。大致发现了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家庭保障功能弱化。随着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一对中年夫妇将要承担双方父母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个或两个子女的抚养责任,这将使未来家庭不堪重负。同时,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到发达的城市去打工了,家里基本上就剩下两个老人和几个小孩,万一老人生病或去了什么事要找个人照顾都不好找,这会使得农村养老问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社会劳动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同时在客观上也加重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每年农村都有许多的人生活贫困,有的甚至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但是每年政府对每个村子里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名额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有一部分生活贫困的人不能得到该补助。而且确定该名额的标准和方法不一定会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大家都会觉得自己应该有权利获得该补助,但僧多粥少的现状还是存在的。
4、疾病问题依然是困扰农民生活的瓶颈因素。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功能不强,并且医疗费用日益高昂,许多的农民无钱治病,有病难医,不少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且农村医疗报销的范围和标准在各地有不同的规定,例如在农村看病只有在政府指定的医院治病,然后他们的医疗费用可以得到报销,如果到外省的医院医治的话,那就有可能不会得到报销。这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合作医疗应该发挥的功能。
5、社会保障的筹资问题。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资金的来源和管理问题,一个是缴费的时间平衡问题。社会保障费用应来自雇员和雇主的缴费。目前,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单一, 养老保险名为三方筹资,则农民一方出资, 社会保险有名无实, 形同个人储蓄。
综上所述,“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缺位,而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虽然中央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和规定以用来确保农民应该获得的利益,但是由于现实因素的影响农民的利益和生活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当前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及相关的部门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部分:结尾
一、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一)提升家庭保障的功能作用。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子女的文化素质,改善其就业状况,增强其就业能力,提升农民子女的赡养能力,为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提供“造血”功能。
(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化一方面能够规范日常社会保障工作的管理与操作,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提高公民的社保遵从度,保证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不仅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纵深发展的有力途径。开展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三)建立全面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络。本着公平、正义、协调的原则,大力压缩行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总量,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机制,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使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基本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四)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整合民政、劳动、卫生、计生、扶贫等部门资源,成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采取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形式多方募集社会保障资金,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要明确各自责任和投资分配比例,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比例,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应着重建立与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优先建立与完善全面覆盖的、适应农村实际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一般地区普遍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经济发达地区附加推行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形式,根据农村实际灵活规定缴费方式和缴费时间,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逐步建立和健全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
(六)要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参加新农合,进一步规范药品和医疗收费标准,加强对新农合的管理和监督,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让农民够感受到这些制度能在生活中给自己带来切实的便利。
(七)官民一心搞好社会保障体系,为官者应一切以人民的社会保障利益为主,为官者不应该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为官者最好的政绩就是能使当地的居民能安居乐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
二、结束语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作为三农问题的一部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上投入了很多,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从而没有在农村极大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经过这次调查,从而发现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不仅可以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了深入的了解,还对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保障制度对他们的影响等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近年来也有许多的学者和专家在这方面做了研究,相信只要国家和政府针对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那么在以后的时间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会充分发挥其功能。农民的生活也会由此受到许多有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于淑波 农村三大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6,(03)
[2] 曹冰玉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 2006,(03).[3] 马述忠 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J ].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3).[4] 温兴琦:《切实关注农村社会保障》《宏观经济研究》[J]2003年。
[5] 王义才《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是解决农村养老的必然选择》《人 研究》2000年。
第三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方案
东莞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方
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走进社会,投身实践,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认识、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教学活动的整体,为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分别在在第二、第四学期进行,各2学分。它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大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鼓励我校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能力”,引导他们在“新的起点上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多视角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并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今年的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力争做到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与课外学术活动相结合,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社会实习相结合,力争在形式上有创新、有特色,在内容上有突破。为此,确定两类主题方向,一是调研类: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现状,把握时代脉搏,对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结合专业特色确定一个中心课题在一定地区内进行考察和调研,展开深入思考;二是实践类:围绕共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社区,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协助街道、社区居委会开展各项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调研与实践成果最后均以调查报告形式提交。为了便于开展调研和实践,以下拟定了若干选题方向供同学们参考。也可围绕两类主题方向自拟题目,题目不宜大而无当,可以添加副标题对主标题进行说明或限制。非莞籍学生既可在东莞调研与实践,也可根据选题参考方向在家乡或其它地区进行。
一、选题仅供参考(具体题目另定,可添加副标题)
社会各阶层(或某阶层或某类人群)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信心调查
以家乡党组织领导人民奋斗及所取得的成就阐明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
社会认同感与建设和谐社会 践行科学发展,关注国计民生 社会公益行为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对中国各种“门事件”的看法 大学生如何看待当前朝韩军事问题 改善生产条件与安全生产问题(包括食品安全与群众生活等)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情况调查 拉动内需相关政策状况情况调查 当地环保节能措施及状况调查 当地“生态文明”建设调研
家乡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调查 绿色中国,青年先锋 绿色照明问题研究
与祖国共奋进,大学生红色之旅 寻访优秀校友,设计大学生涯 文明学校建设调研
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素质培养调研 大学生假期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对当前课程安排看法的调查 大学生文化宣传服务 大学生骨干挂职服务 大学生科技兴农服务
大学生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
大学生走进新农村(新兴经济区、厂矿企业)探访国家发展脉搏 大学生参加开展青年培养的交流培训 大学生勤工助学情况的调查 走访知名企业,深入参观学习大学生在知名企业中就业
二、活动原则
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则是:“就近方便,按需组队,点面结合,小型多样,突出重点,重在实效”。按照此原则,同学们利用周末和暑假开展个人社会实践活动,体现科学发展观,为和谐社会建设建言献策,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调查方式和要求
1、参与活动的方式:每位同学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团队方式(团队成员必须是本班同学,且参与人在2-4人之内,一律不得超过4人)集体完成。以团队方式进行调研的必须是工作量比较大的调研课题,对于调研工作量小而小组成员多的报告,会影响成绩评定。
2、在充分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在调查报告中,既要有典型案例的介绍分析,又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相关原理,根据主题尽可能地体现出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联系党和政府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关注改革与民生而出台的一系列新办法、新举措,提出自己的见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主题要鲜明,内容要真实。被调查对象无论是市、镇、村、社区、企业还是个人,均请注明它们的真实名称或地址或联系方式。
4、实践报告的形式:调研、采风、访谈、亲躬。围绕所选目标问题进行实地考察,搜集相关资料,加以整理、归纳,提倡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照片、图片等多媒体方式进行表现。最好有本人参加实践的现场照片资料,可以添加有本人参加的DV拍摄录影资料。
四、调查报告的撰写和提交要求
1、篇幅在3000字以上。题目用小二号黑体(主题目不得超过一行,可设副标题);作者的班级、姓名和学号统一在题目之下居中,用四号宋体,与题目和正文有间隔;标点统一为中文标点、页码为右下、数字和字母为Times New Roman体;文内标题用四号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标准字间距。(报告格式将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2、小组完成者,按照各成员贡献的大小排名。文末注明日期。
3、调查报告交电子版和文字版各一份,文字版统一用A4纸打印。(建议双面打印,节约纸张)
4、反对虚构,反对抄袭。若抄袭,成绩记以零分。
五、提交调研报告的时间和方式
1、交稿时间:下学期第一周周四之前。
2、交稿方式:请各班学习委员收齐后,按学号顺序(小组完成者,以第一作者的学号排序)归档(电子版和打印版各一份),统一交给指导教师。
六、其他事项
1、本课程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每次2学分,同学们务必高度重视。
2、思政部为每个班级配备了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和评定社会实践成绩。
3、对小组成果,既有整体评价,又能体现出成员间的差别。
4、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优。对于运用了现代化调查手段,撰写出高水平调查报告的个人或小组将给予表彰。
5、调查成果(报告)由思政部择优汇编成册。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2013年5月
第四篇: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河南理工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
期
社
会
实
践
调
查
报
告
关于当地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农村教育
班级姓名学号
当地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农村教育
调查时间:2012年7月20日-2012年8月1日
调查地点:郏县李口镇所属自然村
调查对象:村里村民和干部
调查主题:村民的收入和农村教育
调查人员:李亚方
正文: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新农村建设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被摆到了社会前台。然而,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教育的费用成倍增长,令多数农民家庭不堪重负。我们还看到,这么高价的教育,对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却并不大。农民把血汗钱投到教育上,可农村的面貌却依然如旧。这就提示我们:现阶段农村的教育不符合党和政府发展农村的长远目标,应该进行改革。
一、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
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由根据“2007全国大学生回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调查表格的不完全统计所得)。在农民生产性纯收入中,第一产业的收入结构比重约占60%;第二产业约占8 %;第三产业约占32%。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超过70%。因此,要实现小康社会,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关键。
目前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粮食作物
由于我国还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作物在我国农村种植比例仍然比较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予以重视。但是,目前粮食作物的价格水平不是很高,粮食作物的种植尽管比例很大但是对农民的增收贡献却不是很大。目前我国农民中大约有38%的农民在种植粮食作物(当然在种粮食作物同时还种其他作物)。这其中包括小麦、稻谷、玉米、薯类以及其他地方性粮食作物。
2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在我国农民收入结构中占着半壁江山,农民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纯收入均来于此。经济作物在单位面积上纯收入比粮食作物高很多,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种植经济作物,约有81%。经济作物每年平均给农民家庭带来3000~8000元的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67%之多。但同时,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太大会挤占粮食作物的比例,从而可能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畜牧养殖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禽类、及蛋类、乳品以及其他养殖类食品需求量在增加。畜牧和养殖业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以我们当地为例,大约有8%的农民选择养殖业,尤其是奶牛和家禽,更是被大范围地养殖。同时,各地政府保护并支持特种养殖和规模养殖的发展,各地的畜牧养殖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主要畜产品产量稳定增加、畜产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并有上涨空间,而饲料价格涨幅不是很高,农户养殖效益进一步提高,养殖户农民家庭收入是在农村收入相对较高的行业。
4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在农村经济起着不可低估的贡献作用。近几年来,乡镇企业不断创新体制,结构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技术,效益在逐步提高;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行业的崛起给乡镇企业带来新的生机。一些企业逐渐做大做强,这样就保证了农民工人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以20008年为例,约有20%左右的农民在乡镇企业工作,这些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其他农民相比则收入水平好一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
5外出打工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涌现出来了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这就是农民工。他们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小康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阶段性特征。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途径,使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志愿者的调查,2010年农民劳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已经高达45%。外出打工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创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6其他收入(包括开发房产、退耕还林、煤矿开发等各种补助)
随着新型城镇的建设,我们这里几年来有很多开发商前来开发,给予很多家庭有不同程度的补助,全国各地退耕还林工程,我们这里的一些离山较近的地都实行了退耕还林,政府给予了相应的补助。由于我们这里离平顶山矿区较近,一些矿开发占地和塌陷给予我们当地有较大的赔款这些款项往往数目较大。
二、现阶段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现在,农民收入增加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人才的缺乏和农村教育的落后。主要的问题如下:
第一,农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也是限制农民收入的的一大障碍,我自己还有我通过问一些村民,我发现在一个乡镇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农业技术人员,卖农药和化肥的大多是只管卖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如果作物出了毛病也没有人可以咨询只能靠自己的经验。
第二,农民的收入来源仍然较少。目前,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还过于单纯。传统的经营方式,其运行周期往往需要两年以上。从种植到出售的一系列环节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再加上经营方式、地形、气候和市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种经营方式对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只起到很有限的作用。第三,农村人收入差距大。现在农村的人均收入不高,就我调查来看,主要是村里贫富差距较大,有些家庭每年可以有几十万的收入可是有些却只能达到温饱,收入较低的大多是文化程度较低没有技术,做生意没有本钱打工只能做体力活儿。第四、经济增长方式陈旧。这主要变现在:1政府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宣传不足,农民不愿采用新技术。耕种方式仍与十年前没有多大的变化。2 先进的管理方法没有人去推广,市场信息闭塞。不少地方仍然是几千年来的小自然经济,农民不懂得随行就市,投资比较盲目。3没有人去担当农民宣传员的工作,农民对党的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
三、问题重重的农村教育
我国政府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农业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然而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近年来,由于教育经费特别是高等教育经费的节节攀升而农民收入增加缓慢,教育支出在农民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
大。已经影响了农民在其他方面的投资,甚至成为一些家庭陷入贫困的原因。此外,由于资金短缺,教师流失等原因,原本基础薄弱的农村教育也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义务教育:
一、经费不足目前农村教育投资中,中央财政和各级政府的支出只占很少部分,绝大多数还要由农村和农民来承担。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说,全球190多个国家已经有170多个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其中包括人均GDP只有中国1/3地老挝,柬埔寨等国。就国内来讲,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基层资金充足,一点点教育投入当然不算是问题。但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却往往捉襟见肘。对于一些地方来说,困难确实存在;但对于其他为数不少地方政府来说,投资教育完全是不为也,而非不能也。这一点,看看他们气派的办公楼和豪华轿车就知道了。
二、教师资源流失市场经济时代,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连曾经被歌颂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的教师们也不例外。随着一所所民办中小学的开办,不少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基层教师离开了农村,从而就导致农村优秀教师奇缺。教师也是凡人,我们不应该苛求他们放弃更好的工资更好的生活条件而一味地无私奉献,只是农村教师的待遇有待于提高。此外,由于基层教师资源长期补充不到新鲜血液,导致现有的农村教师整体年龄偏高,难以与现在的教育形势相适应。又快开学了,在调查中有位老乡说出了这样的话:“到底让我们农民的孩子到那里去念书?国家投资盖得好好的校舍,可是学校垮了。好的老师进了城啦,现在只靠几个初中毕业的小姑娘代课,没老师我们农村学校怎么办?请政府的青天大老爷们想想办法,任用一批安心在农村教书的毕业生当老师。我们这些黑脊背们的子女才能不当睁眼瞎了。”
三、教学质量悬殊由于教育投入不公平,在同一地区,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城镇普通学校与城镇重点学校之间的教学条件可谓判若霄壤。一边是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至于音乐和美术更是发了书叠飞机。很多学生中学毕业都分不清足球和排球。而另一边是音体美,计算机,奥数辅导绘画班样样齐全。这样还导致了不少农村家长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以某同学所在的村子为例,他读小学时同年级会有30个人左右,而现在,全校人数都不过35个!这样不仅过早地加重了这些家庭的负担,由于孩子们过小地就没有了家长的看管和约束,这对他们的成长也很不利。
高中和中专教育
一、入学率低 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在读完初中以后就基本可以看出,因此许多农村家长就放弃了让子女进一步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毕竟一个高中生三年供养下来至少也要一万元。此外,由于现在的高中还是在实行严酷的应试教育,能考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这一投资的期望回报并不大。而如果考不上,这些学生又将面临着“种地不如老子,喂猪不如嫂子”的尴尬境地。这也导致了高中入学率的降低。
二 与农村现实脱离 调查发现,初中毕业的学生中,出了一部分外出打工以外,其余大多数都会去读中专,以求学到一技之长。当前的中专教育所设置的专业多为财会,幼师和维修等。我们认为,既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不会回到农村来,那么建设新农村这个神圣的历史使命只能落在这些人身上了。他们接收过九年义务教育,有一定的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而且又没有外出打工。然而中专教育所培养的多数是面向城镇的技工。当然,新农村建设也需要这些类型人才,但我们认
为现阶段农村更需要懂得农业技术,能够深入田间地头的科技人才以及熟悉法律和政策的基层民主宣传人员。然而培养这些人才的学校在现实中却少之又少。高等教育
一、学费昂贵 据统计,10年间,我国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飚升至每年5000元—800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20倍,而1994年2004年10年间,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倍。而一个大学生本科四年,相当于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普通农民家庭13.6年的纯收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曾在很多场合不止一次说过,现在的大学学费已经超过了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他甚至说,“我自己就知道,我和夫人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教育价格逐年增长的另一面是政府教育投入的停步不前。早在上个世纪国家就制定目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在上世纪末达到GDP的4%。然而这个目标直到现在也未能实现,几年来一直徘徊在2.5%左右。现在再次提出要在2010年以前实现这个目标。还有个背景需要提一下,现在世界上这一指标的平均水平是5%。
二、心理上的压力 对农村贫困学生们来说,能够在比较艰苦的条件下考取大学已经是很不易了。然而在进入大学以后,他们还不得不面对和承受心理上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曾经可以引以为自豪的成绩优势开始不复存在;面对丰富多样的课余活动,自己却没有什么文体特长;先进的设备,如城市里的电梯,网络等不会使用;普通话说不好,带有口音等等。这样的压力常常导致贫困学生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在艰辛的求学生活中深刻体会到只是改变命运,只有读书才能够摆脱贫困的道理,进而满怀信心,乐观地去面对今后的人生;另一部分则由于精神上的贫困而放弃努力,逃避学业,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极端。
三、定位上的失误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目前的农村教育在定位上存在严重问题。现在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农村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人才,而不是基于农村,为了农村而培养人才。且不论知恩图报和永不忘本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光说在目前我国加入WTO,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急需调整的全球经济条件下,这样的教育立足点是有大问题的。试问: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都离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还由谁来建设?
四、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实行“教育券”制度,通过引进市场来降低教育价格。“教育券”制度是旅美学者薛涌提出的,其基本原则是:
“国家把大学的经费要直接交给学生而不是大学。首先,国家要算一算能拿出多少钱来办大学,再算算有多少经济条件困难的合格大学生需要支持。然而大学的拨款,在考虑到家庭收入格差的情况下,按等级平均分配到每个学生手中。比如最高额是一人一年一万块钱。这笔钱,以教育券的形式支付,保证不被挪为他用。“这样,一个学生考过了一定的分数线,就可以按家庭收入情况拿到相应的教育券,同时申请几个大学。大学因为没有从国家那里来的直接经费,只能想方设法吸引学生到本校读书。当学生决定到一个大学就读时,把教育券交给大学支付学费,多退少补。大学凭着教育券到国家那里按面值兑换出现金,获得了教育经费。“教育券的方案则改变了以往的游戏规则:你是不是一流,不是自己吹的,不是政府指定的,而是竞争出来的。当学生手里有教育券,拿着你的经费时,你就要想方设法把这个学生吸引过来,否则就揭不开锅。怎么吸引学生?一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服务(比如帮学生找工作等等)。你的毕业生就业率低,起薪低,就没有人来,你就有存亡的危机。二是降低教育成本。学生手里的教育券值一万,你可
以把学费压到六千,这样学生还剩四千块的生活费。如果你成本太高,一万学费不够,学生还要再自己贴二千,那你可要三思而后行了。在这种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的竞争中,还有哪个学校敢不惜工本地盖大楼,修校门?”。这种制度可以解决高校大兴土木,提高学费,盲目扩招,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二、建立农村贫困生“教育互助合作基金”,成立互助金管理委员会,用这样的经费解决农村学生教育学费困难。
互助金具体方案如下: 教育互助金来源:
(一)由中央政府注入一部分资金;
(二)教育部拨付一定款额;
(三)社会各界的资助和捐赠;
(四)大学所在省级、市级政府亦拨付一部分;
(五)学生所在大学拨付一部分;
(六)参加互助金的贫困学生交一部分(每年几百到几千元)
(七)银行系统注入一部分资金
(八)互助金增值和积累。
使用细则 :学生考上大学之后,如果交学费有困难的话可以在入大学时向所在大学的基金管理分会申请,由基金会先将学费代学生交了。待学生毕业后有还款农力时将大学时借基金会的前如数还清。另外还可以在借基金的时候基金会可以和借款人签个合同或者承诺书:承诺再 毕业以后将会捐款给基金会(数额不论大小)。这样基金会会越来越大,靠基金的利息甚至就可以维持基金会的正常运行。通过这样的基金,银行亦可以减轻贷款压力,甚至没有学生向银行贷款,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也可以是更多的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走向自己人生的辉煌;同时对解决我国教育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五、结语
经过十几天的调查和走访,我深有感触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村有了很大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现阶段物价的上涨和通货膨胀人们还是不富裕。我总结了一下这些情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目前总体来看,农民的收入虽有增加但速度缓慢,而且来源单一,缺乏新的增长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一批扎根于农村,热爱农村,懂技术,懂法律,懂政策的农村人才就显得相当急迫了。然而纵观当今农村教育,义务教育勉强支持,高中和中专教育偏离现实,高等教育完全是在为大城市培养人才。在这样的体制下,农村是无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的。
和谐社会是所有公民的社会,广大的农民不应该是被党和政府遗忘的对象。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号召正表现了政府力图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决心。然而现实是严峻的,政策更需要切实实施。只有立足实际,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直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村教育,才能早日实现富国强民的宏伟目标。
第五篇: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
2013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
关
于
当
地
农
村
教
育的研
究
调
查
报
告
班级姓名学号 xxxxx xxx xxxxx
关于当地农村教育的研究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3年8月1日-2013年8月20日
调查地点:农村中 小学校
调查方式:访谈、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等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教育的机构完善程度
指导老师:xxx
摘要:
采用访谈、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太康地区农村教育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提出了发展太康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当地农村;农村教育;
正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论述关于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任务时首先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振兴,当然首先要依靠人的素质的提高,依靠教育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条件,教育是传播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培养思想道德的主要手段。
在党的十八大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在教育进入新的大发展阶段之时,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凸显。教育公平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男女性别之间等。其中,农村教育现状、城乡教育差距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对农村教育现状的调研,及其对城乡教育差距的调研,可以对信息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宣扬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容,同时对现阶段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一 针对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紧缺
经费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几乎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没有得到完善,没有中小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使用语音教室和电脑机房等设施,所以许多学校大部分精力都用来筹集经费。在教育环境上则是不堪入目,农村学校无法给学生一个很好地学习环境,好多设施都不能很好地安排。2师资队伍问题严重
(1)农村教师的素质偏低。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有相当 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者村聘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仅凭经验施教,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较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研和教学改革。使得城乡差距拉大,面对教育形式的变革,思想观念的转化,很多适应原先的教育方式在现在看来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
(2)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教师队伍中年轻一代的教师偏少,主要原因与农村经济条件及教师发展前景是分不开的。
(3)师资数量不足。在时代的变革中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多方面的着重发展,为此针对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的专业教师明显缺乏,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劳技等学科专职教师更是严重短缺。好多老师都是身兼数职,有的科目就会因教师资源不足而被忽略掉。造成教育方面的弊端凸显出来,使得家长 学生对农村教育的不信任而去寻求更好的学校。
(4)教师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工资待遇和福利与城市教师相差甚远。这大大影响了农村教师从事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和使命感,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极不稳定。不仅如此在他们的发展也是有很大局限的,在农村教师的发展前景几乎是渺茫的,常年在这工作而不太适应,打击他们的消极性。
(5)农村经济条件艰苦,升职空间有限,很难留住高学历优秀教师,造成教学质量下降,特别是初中 小学,因为初中 小学 学校都建在农村,生活等问题需自己去解决。造成优秀教师为寻求更好的发展平台而不愿在农村教学。
3、学生流失
(1)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其他一些原因而辍学。
(2)一些农村的优秀学生被城市优秀学校所吸收,造成农村小学 初中每个班就只有少数人,多的达到20人,少的则为五六人。
(3)一些学生则是因为教学方法落后,没有优秀老师而选择去城市就读。
(4)升学率较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4、没有学习动力
在我调查的学校中,通过对老师 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很多的学生是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所以造成在学习上没有学习的动力;有一些则是学习中竞争力小到导致他们不好好学还但也能拿到好的名次,这跟学校班级人数有关;有少部分学生到了学校不是学习,仅仅是家里父母要求来读书,于是来学校混混时间,学习无所谓。
二、对农村教育问题的建议
1、确立“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理念
农村教育的振兴,首先需要的是观念上的更新,确立“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理念。因为,政策理念是制定政策的向导。有“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理念,才会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就目前情况看,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教育却覆盖了大部分人口。因此,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做好农村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工作,在农村地区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这是贯彻十八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2、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及其改革
以多种途径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供给。解决农村教育债务、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等,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除改革教育预算体制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多种途径来改善农村教育的不足。
(1)加强对农村教育投资力度
(2)统筹优质公办学校的部分借读费和择校费,将其“反 哺”农村教育。
(3)将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结合起来,使得教育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城市优秀教师来农村进行教学。将教师的发展与城市教育相结合,让更多的农村教师接触到城市教育模式。
(4)建设农村娱乐设施,使得农村孩子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5)鼓励和引导社会教育资金投向农村地区,教育基建项目、新建学校等也主要放在农村地区。
(6)对农村学校开设图书馆,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读到更多的知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7)加强农村学校环境条件,为孩子们建设住宿 教学的场地,使得更多孩子摆脱破旧的生活环境。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工作
教师是根本,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做人、做事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因此加强包括校长在内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在现有的经济、物质条件暂时得不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通过学校内部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改善学校目前现状的惟一途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对教师的 严格要求、教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把新的教学思想、知识点、教学方法通过创造性地劳动变成现实,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教育部门、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培训等途径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业务索质,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小结
虽然十八大对农村教育改革提到很严峻的日程上,但广大农村现状未从根本上解得到决,我县就是一个例子,在我上小学时,人员比现在多了十几倍,虽说
教育环境没现在好但当时有那么多的莘莘学子,也是由于当时城乡差距没现在那么大,但有一些老师仍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如今莘莘学子们都背井离乡去上学,为的时更好的获得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使得老式教育落伍,而新式教育未能及时的融入到农村来,造成农村教育逐步脱离时代的步伐。
为此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已是目前严峻的问题,只有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力度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建设人才,才能更好的提高农村落后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郭建军,2007,《农村教育城市化战略实践探索》
(2)孙立群,、孙福田,2007,《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
(3)十八大报告中对农村教育的发展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