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验
健全组织完善网络
努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某某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坚持“抓住两个环节、突出三项创新、实现四种转变”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组织网络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786起,已调处784起,调处成功率99.8,实现四无目标(无集体访、无越级访、无信访积案、无民转刑案件),为维护全县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抓住两个环节,全面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网络
某某以纵横两条组织网络线建设为重点:一是构筑垂直到底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线。某某委、县政府专门下发了文件,明确规定,由乡镇、村和安全文明责任片三级综治机构分别成立调解中心、调解站、调解组,乡镇调解中心由乡镇综治办主任兼任中心主任,以司法所、信访办、公安派出所、法庭、法律服务所、法律事务所的负责人为副主任。村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任村调解站站长,专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村级安全文明责任片片长任调解组组长,负责本片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业务管理方面,全县建立了以民间纠纷调处率、群众满意率为主要内容的目标考核责任体系,每年与乡镇、村、片逐级签订责任书,由县调解中心实施百分考核。去年以来,全县共设立12个调解中心、236个调解站、1000多个调解组。通过加强垂直线建设,乡镇、村、片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的工作联动性显著增强,确保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基层有人管、有人干。二是铺就延伸横到边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线。针对过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左右协调不力,易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某某狠抓了县直、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建设,建立了一条“左右衔接、配套联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线。在推行“点、线、面”立体工作法过程中,将乡镇、县直综治组织享有的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表彰批评、处分建议、一票否决建议、领导任免建议权等项权力内容,部分分解量化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面,并由综治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兼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的领导,实施“一岗双责”,从而改变了以往各级调解中心指挥不动、协调不灵的现象,树立了乡镇调解中心在综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了以县直为龙头、乡镇调解中心为骨干、辖区单位密切配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
二、突出三项创新,全面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运作机制。
一是在信息预警制度上创新,建立完善信息收集、输送、处理为一体的畅通机制。某某信息中心由某某同志任主任,综治办、信访局、司法局、公安局负责人为副主任,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信息中心设在综治办,主要负责矛盾纠纷信息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及时预防和信息处理,督查督办等。乡镇以乡镇调解中心为依托,设立乡镇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收集报送及一般性信息处理工作。村设立信息员,主要为村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站、组织收集报送影响基层稳定的隐患和苗头性信息。同时,对信息采取等级报告制度。将信息按轻重缓急情况,及时通报有关信息中心,由有关信息中心作出处理。通过信息处理制度的创新,保证了矛盾纠纷全面真实、准确及时传到相关单位,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二是在领导责任制上创新,将领导抓排查调处工作的政治责任具体化。各级党委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工作规划和部署上都有所体现。同时把这项工作纳入全方位目标考核之中,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晋职晋级、奖惩挂起钩来,与单位的评先创优结合起来,强化了领导责任,有力地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
三是在督查制度上创新,加大了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力度。某某专门建立了专项督察督办制度。对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实行“汇总制”,即对每月初县信息中心通报的重大矛盾纠纷,由各级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处理结果,不能按时结案的,要求上报调处进展情况。如果在准许的延期内不能结案的,由县矛盾纠纷信息中心主任签发《督办单》或《督察通知书》进行催办。同时,实行“全程跟踪制”,即由县信息中心组成专门力量进行跟踪督办,直至矛盾化解为止。如在处理一起因合同承包纠纷上访案时,就由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中心组织协调县纪委、法院、工商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深入走访调查,逐一答复上访人提出的问题,最终消除了上访人借上访逃避债务的侥幸心理。
三、实现四个转变,大大增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实际效果。
一是实现了被动调处向主动调处转变。为了能够在早、小、苗头上发现问题,由被动接访调处到主动排查调处,某某对以往矛盾纠纷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找出了农村矛盾纠纷多由山林、土地、水利、坟地和民间纠纷引发,发生时间多为春节、春耕和清明等时段;城镇矛盾纠纷多发生在每一项工作初始阶段。针对这些情况,某某在农村把春节、春耕、清明前后,在城镇把每项工作安排部署阶段作为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阶段,进行早部署、早安排,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实现了上访调处向回访调处的转变。为了巩固上访调处成果,某某制定了跟踪回访制度,通过定期走访有关当事人,对处置不合理、群众不满意的矛盾纠纷,责成有关单位重新处理,防止反复或留下后遗症,巩固处结成果,力求做到“息事宁人”。如某某村一村民,因对村干部有意见,曾几
次煽动群众到县里上访。在回访过程中,当了解到他老年丧子、儿媳改嫁、近年来生活十分困难时,便建议村里减免了他的“三提五统”。该村民十分感激,不但打消了自己再次上访的念头,还积极主动的配合政府做其他上访群众的工作。
三是实现了无序调处向有序调处转变。对各种矛盾纠纷按性质决定牵头单位,同时还推行“首问知情制”,规定不论哪个部门、单位,凡第一时间接到矛盾纠纷情报信息,都有责任上报县信息中心,同时落实好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责任。从而推动了县、乡、村、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正常有序的运转。
四是实现了面上调处向源头治理转变。某某在深入开展讲案学法的基础上,以镇村文化站、文化夜校等为阵地,采取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群众乐于接受,乐于参加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法德知识竞赛、讲故事等形式,进行法制与道德教育,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素质和道德观念,从源头上消除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源,达到了治本的目的。
第二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验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验
健全组织完善网络
努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某某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坚持“抓住两个环节、突出三项创新、实现四种转变”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组织网络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786起,已调处784起,调处成功率,实现四无目标(无集体访、无越级访、无信访积案、无民转刑案件),为维护全县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抓住两个环节,全面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网络
某某以纵横两条组织网络线建设为重点:一是构筑垂直到底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线。某某委、县政府专门下发
了文件,明确规定,由乡镇、村和安全文明责任片三级综治机构分别成立调解中心、调解站、调解组,乡镇调解中心由乡镇综治办主任兼任中心主任,以司法所、信访办、公安派出所、法庭、法律服务所、法律事务所的负责人为副主任。村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任村调解站站长,专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村级安全文明责任片片长任调解组组长,负责本片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业务管理方面,全县建立了以民间纠纷调处率、群众满意率为主要内容的目标考核责任体系,每年与乡镇、村、片逐级签订责任书,由县调解中心实施百分考核。去年以来,全县共设立12个调解中心、236个调解站、1000多个调解组。通过加强垂直线建设,乡镇、村、片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的工作联动性显著增强,确保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基层有人管、有人干。二是铺就延伸横到边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线。针对过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左
右协调不力,易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某某狠抓了县直、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建设,建立了一条“左右衔接、配套联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线。在推行”点、线、面”立体工作法过程中,将乡镇、县直综治组织享有的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表彰批评、处分建议、一票否决建议、领导任免建议权等项权力内容,部分分解量化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面,并由综治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兼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的领导,实施“一岗双责”,从而改变了以往各级调解中心指挥不动、协调不灵的现象,树立了乡镇调解中心在综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了以县直为龙头、乡镇调解中心为骨干、辖区单位密切配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
二、突出三项创新,全面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运作机制。
一是在信息预警制度上创新,建立完善信息收集、输送、处理为一体的畅通机制。某某信息中心由某某同志任主任,综治办、信访局、司法局、公安局负责人为副主任,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信息中心设在综治办,主要负责矛盾纠纷信息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及时预防和信息处理,督查督办等。乡镇以乡镇调解中心为依托,设立乡镇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收集报送及一般性信息处理工作。村设立信息员,主要为村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站、组织收集报送影响基层稳定的隐患和苗头性信息。同时,对信息采取等级报告制度。将信息按轻重缓急情况,及时通报有关信息中心,由有关信息中心作出处理。通过信息处理制度的创新,保证了矛盾纠纷全面真实、准确及时传到相关单位,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二是在领导责任制上创新,将领导抓排查调处工作的政治责任具体化。各级党委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工作规划和部署上都有所体现。同时把这项工作纳入全方位目标考核之中,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晋职
晋级、奖惩挂起钩来,与单位的评先创优结合起来,强化了领导责任,有力地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
三是在督查制度上创新,加大了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力度。某某专门建立了专项督察督办制度。对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实行“汇总制”,即对每月初县信息中心通报的重大矛盾纠纷,由各级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处理结果,不能按时结案的,要求上报调处进展情况。如果在准许的延期内不能结案的,由县矛盾纠纷信息中心主任签发《督办单》或《督察通知书》进行催办。同时,实行“全程跟踪制”,即由县信息中心组成专门力量进行跟踪督办,直至矛盾化解为止。如在处理一起因合同承包纠纷上访案时,就由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中心组织协调县纪委、法院、工商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深入走访调查,逐一答复上访人提出的问题,最终消除了上访人借上访逃避债务的侥幸心理。
三、实现四个转变,大大增强矛盾纠纷
排查调处的实际效果。
一是实现了被动调处向主动调处转变。为了能够在早、小、苗头上发现问题,由被动接访调处到主动排查调处,某某对以往矛盾纠纷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找出了农村矛盾纠纷多由山林、土地、水利、坟地和民间纠纷引发,发生时间多为春节、春耕和清明等时段;城镇矛盾纠纷多发生在每一项工作初始阶段。针对这些情况,某某在农村把春节、春耕、清明前后,在城镇把每项工作安排部署阶段作为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阶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验
第三篇:城关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城关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验材料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促进全镇社会大局稳定
2007年4月6日下午,**市信访局*副局长一行,在县信访局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城关镇,就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行调研。城关镇党委书记***等领导,综治、信访、司法、农经、工作区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会。
调研会上,***书记首先作了总体汇报。*书记认为:要通过信访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是信访工作基础的基础,调处是法律不可替代的,治安民调组织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承担了法律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齐抓共管是基础、责任追究是手段、保持稳定是目的”。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实行“存在问题台帐制、处理问题调度制、排查问题多渠道、解决问题责任制”。
城关镇党委、政府立足稳定大局,确立“构建和谐社会,信访保驾护航”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深度和力度,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了上级信访部门的多次表彰。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队伍,确保信息畅通。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队伍建设,各村都设立了信访信息员和治保民调主任,专职解决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他们的工资由镇统一筹划、统一发放,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并通过以会代训,不断提高信访工作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理论水平,提高他们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工作能力。经过几年来不懈努力,逐渐建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信访工作队伍,形成了一个反映灵敏,行动迅速,信息畅通、协调统一的信访信息网络。实现了不安定因素及早发现、各种矛盾纠纷及时化解、重大信访信息无一漏报的大好工作局面。
二、利用镇村两级例会,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
各行政村每半月排查一次矛盾纠纷,并以村为单位每月27日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负责组织,县、乡、村干部及老干部代表、群众代表、党员代表参加各村的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例会,两委干部汇报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并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研究调处意见,如实填写排查调处登记本。坚持“教育走在发生前,排查走在调处前,调处走在激化前,回访走在反复前”的四步工作法,切实增强排查调处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特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镇综治委每月召开一次治保民调主任、信访信息员例会,听取各村治保民调主任、信访信息员汇报当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研究解决排查出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
通过两级例会,全镇98以上的矛盾纠纷都能及时掌握,及时得到有效处理。
三、实行领导包案,一包到底。
镇排消例会上排查出的重大不稳定因素,全部实行领导包案,按照归口办理的原则,确定主管领导为包案领导。包案领导负责不安定因素的查处及善后维稳,一包到底。包案领导在案件处理期间,因重视不够、处理不当、不公或不及时造成上访、越级访,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的,将根据信访工作责任制追究文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四、坚持回访制度,变上访为“下访”。
对掌控中的不安定因素,包案领导要按照回访制度不定时回访。如案件正在处理中,通过“回访”听取大多数群众的意愿,为解决问题寻求依据;如案件己处理到位,通过“回访”了解当事人目前的生活状态,对案件处理结果的看法和要求,以利于改善干群关系,提升政府形象,真正变群众“上访”找领导为领导“下访”找群众。几年来,我镇信访工作认真落实回访制度,常抓不懈,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城关镇要严格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坚持和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制度。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消除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全镇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城关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城关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验材料。
第四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对当前农行面临的主要矛盾纠纷及化解工作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银行业所面临的矛盾纠纷亦随之多样化、复杂化。这些矛盾纠纷蕴含的信息可以折射出农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高浓缩的影像。准确预测和把握新经济形势下的各类矛盾冲突,积极应对影响银行业持续稳健运营的变化因素,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是银行业实现全面发展、提升整体实力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农行矛盾纠纷的现状和特点
通过对近年来我省农行各地区及部门矛盾纠纷案件的统计排查,笔者认为现阶段我行面临的矛盾纠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合同纠纷矛盾增多。为实现自身业务拓展的需要,吸收存款与增放贷款是必经之径。尤其是增放贷款,仍旧是实现利润的主要来源。而日益增长的信贷数额与客户的违约风险又呈现出亦步亦趋的态势。一是银行与机构客户之间的矛盾继续增长。从2007-2009年的环球金融危机到2011年至今漫无休止的欧债危机,全球的经济发展态势并不乐观,这也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国内企业经营效益的下滑乃至破产,这直接削弱了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致使借贷合同违约率增加。二是个人借贷合同纠纷的上升。这主要是由于盲目炒作房地产市场失误、证券投资亏损、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导致收入下降或失业等个人清偿能力不足进而造成借贷违约。数据显示,在农行矛盾纠纷案件中,个人借贷纠纷案件占86%以上。
(二)服务质量引发的纠纷。在服务质量引发的纠纷中,理财产品收益纠纷首当其冲。有些职员为了完成任务或者提高自身绩效收益,在向客户宣传理财产品时并没有及时的揭示产品风险或者直接回避客户的风险提问,以至于产品到期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甚至是负收益,从而形成了银行与客户的矛盾纠纷。另一方面,在银行的服务体系中,工作效率低、职员服务态度差、业务程序处理不规范、硬件设施不完善等也是导致银行与客户纠纷的重要因素。
(三)同业竞争引发的纠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地区、商业性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银行间的竞争格局也是愈演愈烈。各家银行纷纷推出具有吸引力的理财产品和信贷优惠方案,抢夺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的情况十分严重。固然良性竞争带来的利处不胜枚举,但是恶性竞争的弊端危害更大。例如有些银行采用法律规定的存贷款范围之外利率吸引客户、贬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等违规手段,从而引发银行与客户、银行与银行、客户与客户之间的纠纷,更甚于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与此同时,伴随金融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自助银行和电子银行的推广,农行服务的受众面也越来越宽,客户与银行的矛盾纠纷不再局限于地域和存贷业务的范围内。矛盾纠纷形成了主体的多样化,性质的复杂化,关系的交织化的特点。
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矛盾纠纷调处体制不完善。一是没有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科学有序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形成层层相扣、步步落实的工作格局,在矛盾纠纷处理过程中主要由基层人员主导,无法引起有关领导的足够重视。二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无专业化队伍。调解人员不能做到专职专用,各自忙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消极应对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使得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无专人管、专人抓。
(二)调处人员缺乏足够的协调能力。作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基层调处人员的协调权限、方式、效率都十分有限。在发生矛盾纠纷时,调处人员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导致许多问题无法有效、及时的解决,从而
积少成多、由小变大。
(三)部分客户的法制观念薄弱。客户在与农行的交易中发生利益冲突时,片面的认为是银行方面推脱责任,心态失衡,维权意识强烈法律意识淡薄,妄图用吵闹、威胁、暴力等形式迫使银行人员屈服,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使矛盾扩大化,致使调处人员无法与客户正常沟通实现纠纷排解。
三、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见和建议
(一)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坚持抓苗头,主动排查,超前防范,在第一时间全面掌握各种矛盾纠纷的详细情况和动态,做到未动预知,异动先知。首先是要准确把握客户对服务需求的总体趋向。积极构建全方位覆盖排查网络,运用日常管理、服务、调查、摸排以及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新手段、新途径,敏锐观察和分析社会热点焦点,了解客户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及时捕捉和把握客户心理情绪以及各种负面苗头倾向。其次是要细致了解矛盾纠纷的具体情况。开展全面排查行动,理清矛盾纠纷的重点业务、区域和群体,加以重点防控。以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问题为重点,详查基本情况、诱发原因、性质类型、表现形式、危害程度、化解难度和潜在趋势,作出分析判断。最后要注重专项排查,准确了解各种矛盾纠纷的特殊情形。对一些容易反复出现的矛盾纠纷,要采取措施防止扩散蔓延,在查明来龙去脉、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予以解决,失去条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相关解释说服疏导或救助工作。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二)不断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要加强组织制度建设,着力解决矛盾排调工作网络问题。第一,要实现调解工作的制度化保障,成立专门的调解部门,出台全面完善的制度、规章,要求各部门个人员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予以支持,不得回避或消极应对,使调解工作能够有效的施行;第二,实行矛盾纠纷排调奖励制度。提高矛盾排查调解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纠纷排查时效和调处难易程度,对及时遏制矛盾纠纷隐患、重大纠纷事件的报告等进行奖励;同时设立调解案件奖励,按矛盾双方对矛盾调处的满意度进行奖励,对成效显著的调解员和调解组织进行表彰和奖励;第三,完善矛盾排调总结制度,建立每月矛盾排调例会,使调解人员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在例会上对各类型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从而不断完善调解员的协调处理能力。
(三)强化对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领导。化解矛盾纠纷,共建和谐社会,领导是关键,机制是保证。要把健全、落实各级领导的责任管理作为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的关键来抓,保证目标任务的落实。对因工作失职、决策失误、处置失当等原因造成矛盾激化、影响恶劣的,实行“一票否决”,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维护稳定、调处矛盾、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落实包案调处机制。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制度,做到了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结果。对所有矛盾纠纷,都具体落实到基层调解员身上,提升工作效率和调处水平。再通过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部门要积极参与行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切实履行矛盾纠纷化解职能,主动协调、密切配合,真正形成各负其责、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及时有效做好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为银行的稳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加强职员的队伍建设。不管是高管人员、专职调解员还是基层业务人员,都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作风顽强,业务精湛的工作队伍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必要条件。一是建立培训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广泛
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素质培训,领导要充分重视矛盾纠纷的排调工作,调解员应努力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技巧,业务人员则是要规范业务操作流程,避免引发矛盾纠纷。二是要结合新时期银行矛盾纠纷的特点,制定培训规划,逐步使排调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调解员应主动自觉地依法处理问题,切实维护银行或者客户的合法权益,以适应新时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需要。三是要不断充实调解队伍。要有计划、分步骤对队伍进行调整补充,把那些政治素质高、思想意识好、懂法律、群众威信高、办事公道、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队伍中,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五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按照实施意见的规定,乡里于元月20日召开了由全体乡村干部参加的动员培训大会,会上,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领导组长,乡党委副书记刘斌同志代表乡党委、政府就一定要将此次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做了具体布置,提出了严肃要求。在此之前,利用广播、标语等宣传工具及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使广大乡村干部对信访稳定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对如何才能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有了新的了解,增长和增强了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能力和信心。
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
在矛盾纠纷排查期间,各村各部门均能按照意见的要求,结合过去的工作和正在开展的工作,认真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因工作已经导致及可能造成的矛盾,并广泛收集民意,查排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矛盾纠纷,按月集中汇报总结,相互交流学习。共排查各种矛盾纠纷46件。具体调处方法是:一般性问题由包村干部配合村干部进行处理,对因工作造成的进行了纠正,对因其它原因群众暂不能理解或不接受的进行了耐心的说服解释。较为突出的矛盾纠纷由分管工作方面的负责人进行组织协调共同研究处理。重点性问题,主要领(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导亲自组织安排,亲自参于处理。使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都得到了处理化解,有效地克服了上访事件的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有些涉及政策及资金方面的问题,暂难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依然存在有上访隐患。主要负责人对此高度重视,定期听取有关部门和分管负责人的汇报。并强调,要跟踪掌握情况,及时说服化解,力保稳定。
××乡 2006年7月13日
免费文档网http://wendang.freekaoy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