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教育法》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在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教师科研工作条例
为实现“创名牌学校、当一流教师”的目标,促进我校争创科研示范校、教师争当科研教师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科研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做到:
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事业心和奉献意识,讲究职业道德,不断培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二、要具有教育科研意识,积极参加教育科研理论学习,做到不缺席、不迟到、有记录、有收效。要努力掌握和运用教育科研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教育科研的途径和方法。
三、每学期初要有切实的个人科研计划。要避免计划流于形式,平时工作中要注意课题的阶段性、实施的科学性、方法的艺术性,不断完善和调整计划、改进工作。
四、要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和经验材料。积极主动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研讨会、学术会议和论文评选活动。积极订阅科研刊物。每学年都要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或研讨会上发表论文或经验文章。
五、要积极申报和主动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能够参与学校和其他老师的协作课题研究。并通过各种形式提高科研素质,努力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第二章 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一、树立“科研兴校”意识,健全科研组织、形成科研网络。学校成立科研领导小组,建立科研室,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规划落实、课题落实。要与教育科研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与有关部门和学校建立科研信息网络,保证科研信息渠道畅通,创造浓厚的科研和学术氛围,真正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龙头校。
二、明确科研指导思想,制定科研规划,把教育科研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搞好教育科研规划,确定教育科研工作重点,明确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学校每学年研究课题不少于两项,做到每个学科都有实验项目、每位老师都有研究课题,并有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保证科研规划的实施和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四、要做到教育科研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学校科研工作规划、计划、方案、总结等资料完备,各种规章制度健全。
五、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科研会议及科研活动,并在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或工作经验。校内每学期要召开一次科研理论研讨会、论文交流会、成果汇报会。总结经验、表彰优秀成果和先进个人。
六、会同有关部门,培养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在校内要广泛开展教育科研普及活动,开展科研理论讲座,搜集科研信息资料,为教师创造科研条件,向“示范性学校、科研型校长、学者型老师”的目标迈进。
第三章 教育科研课题立项与申报制度
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原则,确立课题研究项目并组成相应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将所选定的课题向学校教科室或有关科研规划部门申报,然后报教育局教科室审批备案。课题申请人应规范、如实填写有关材料,报所在学校审批;申请人所在学校按照要求严格审查,签署“是否同意立项”意见;确认同意立项的课题,在规定日期内将校级课题申请书报市教育局教科室备案。市级以上课题,必须在校级课题的基础上申报。
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的基本程序是:
1、确定选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要以本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突出应用研究,大力提倡校本研究,着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具体课题项目的确定,可以来源于公布的教育科研课题指南,也可自行思考设计,但是都应该确保切合本校和研究者的实际,列入研究的问题要具体明确,切口不宜过大,同时要注意立意新颖,有时代特点,特别是要具备实际研究的价值和开展研究的可行性。
2、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课题名称。
(2)课题界定和理论依据。
(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4)研究的主要内容。
(5)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6)理论假说和研究目标。
(7)完成本课题的主客观条件分析。
(8)过程设计。
(9)预期成果及形式。
3、填写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
学校要组织有关人员对课题申请书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确定是否确认为校级立项课题。对市级及其以上课题,所在学校应首先审核并加盖公章,并将课题申请书(包括子课题研究方案)连同开题报告按期交市教育局教科室,市教育局教科室组织人员对课题申请书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4、课题主持人资格
市级以上课题主持人必须是该项目研究的实际执行者,同时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具有3年以上教龄,专业知识扎实;具备指导开展课题研究的组织能力和学术水平;申请人在课题申报同一期限内一般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以往承担市教育科研课题未结题者,不得担当新课题的负责人。多人合作完成的研究项目,所有参加人员必须完成其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子课题的研究,或负责其中的部分研究任务。
第四章 教育科研过程管理制度
根据科学规范的管理常规,具体课题的研究进程应注意积累整理以下六方面材料:
1、计划性资料。包括总体实验设想、设计实验方案及研究性实施计划。
2、基础性资料。实验对象的基础情况,如学生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实验班学生的基础状况,个人兴趣、爱好、性格,实验教师的自然情况,学历、教龄、教学水平等。
3、过程性资料。主要是指实验课教案,典型实验课实录,课后分析研究记录,课外活动设计、实施及学生活动情况,教师实验研究的观察记录、随笔,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的反映等。
4、专题性资料。包括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专题研讨等研究资料。
5、效果性资料。包括个案变化及群体变化的资料。
6、总结性资料。包括学期、学年或专题的研究总结、论文、报告。
实验资料在形成、积累、归档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注意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注意档案的科学性、适用性。
学校课题开展研究中期,课题组应填写《教育科研课题中期评估表》,由学校教科室会同市教育局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有关课题进行中期评估。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由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学校审批,报市教育局教科室备案:
1、变更课题负责人;
2、改变课题名称;
3、改变成果形式;
4、对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
5、变更课题管理单位;
6、课题完成时间延期一年以上或多次延期;
7、因故终止或撤销课题。
对未经批准,擅自进行上述变更的课题,将不予结题。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学校或者市教育局教科室宣布撤销课题(市级以上研究课题的撤销,由相关学校或者市教育局教科室提出意见,报请批准立项的部门宣布撤销课题):
1、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
2、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3、与批准的课题设计严重不符,且学术质量、实践价值较低劣;
4、获准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
5、违反课题研究规则的其它情况。
6、被撤销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原则上两年内不得申请新课题。
为提高课题研究(实验)的效益,市级以上的重点课题和校级综合性的重点课题,一般应设立领导组织、指导组织、课题工作组织。
课题领导组织。一般有行政领导参与,主要负责对重点课题把关确立;提供完成课题所需时间及必要条件;代管课题经费及提供足够经费保障;培训实验人员,解决实验进程中重大问题,组织成果鉴定、宣传推广成果。
课题指导组织。一般由学术造诣较深,业务能力较强,有一定科研经验的教学专业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理论咨询,跟踪指导,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实验方向和进展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研究会、交流会、总结会、座谈会,组织有关沙龙。
课题工作组织。一般由热心该课题研究、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及行政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执行实验方案,具体实施研究和观察、记录、整理研究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市级及市级以上课题,所有过程性材料统一交学校教科室归档管理,同时由市教育局教科室负责督促检查、帮助指导,过程材料由研究人员管理,但在学期末要连同总结或阶段性的论文交学校教科室。
课题组在组织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应在所属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切实履行以下基本职责:
1、负责课题的设计并组建课题组,进行开题论证、制定计划及实施方案、组织研讨、申请鉴定等。
2、掌握课题进度,调控进展速度。
3、结合本课题开展学术活动(如论证研讨,考察等)。
4、制定本组人员业务培训计划,并负责指导考核。
5、安排本课题经费使用计划和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6、组织学习有关的法规制度,并遵守一切与研究有关的法规制度。
7、组织成果鉴定及技术资料归档工作。
第五章 课题结题鉴定制度
1、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鉴定和评价,是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学校申报的各级立项课题,必须规范结题。
2、课题组在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后,应及时做好材料的汇总、分析和整理工作,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主件)。并认真选编好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科研论文集、教案集、专著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制作的软件、音像制品等(附件)。
3、课题组必须在正式结题前十五天向相应教科所提出课题结题书面申请,并提供课题研究的成果主件、附件材料5—7份。
4、课题鉴定一般采用专家评议方式,包括现场评议或书面评议。鉴定组专家由课题组与相关教科所共同商定,一般由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科专家或行政管理人员5—7人组成。鉴定组专家将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审阅机关结题材料等方法,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评议和鉴定,形成鉴定组集体意见,由组长填写《成果鉴定书》并由专家组成员签字。
第六章 监督检查制度
1、学校教科室要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避免“两端管理”(即年初写计划,年终写总结)行为。
2、学校教科室应经常检查、了解课题研究情况,检测研究效果,提供信息资料,指导研究方法;建立定期报告制度,要求课题负责人定期作出口头或阶段的研究报告;强调课题组的自身建设,抓好计划的实施和反馈调节完善,抓好研究材料的积累和管理。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换课题负责人或延长研究期限的,学校教科室应书面报告市教科所,经同意后方有效。
4、对立项后无实际进展的课题,经过帮助、督促后仍未能按计划进行研究者,将中止其课题项目。
第七章 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为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调动和鼓励全校教职工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技能和科研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奖原则及范围
1、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奖励前两年的优秀科研成果。
2、我校教学公开出版的专著、公开发表的论文或经验材料,均可参加评选。
二、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与评价
课题研究工作按计划完成后,课题组应填写《课题成果鉴定申表》,接受所在学校组织的成果初步鉴定或结题验收。课题组提供的鉴定材料,应包括研究成果主件、必要的附件、研究工作报告及课题申请书复印件。鉴定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研究报告、研究计划及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问卷、成果统计分析、调查报告、阶段研讨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全部档案资料和必要的现场鉴定材料。
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价,应切实执行以下评估标准:
1、先进性。成果反映的教育思想端正,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选题方向和研究内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结论具有突破性;研究水平在地区同类研究中具有相对的先进性。
2、科学性。能科学、准确地选择和运用教育科研方法及教育统计测量手段;立论符合教育科学原理;研究过程坚持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研究结论真实可靠。成果形式符合教育科研基本规范;成果表达论点明确,资料翔实,依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清晰
3、价值。能逼近或揭示某一方面的规律,在学术上有新的突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教改方法和技术措施。
课题的正式鉴定验收,一般由批准立项的部门或者受权管理的部门组织。鉴定一般采取通讯或会议两种方式。每个课题的鉴定专家一般为5~7人,并设一名组长。专家由鉴定部门指派,也可以由课题组聘请,但须经鉴定部门批准。课题组成员不能担任本课题的鉴定专家。
采取会议鉴定方式的,有关报请鉴定的材料应在会前一个月提交给鉴定组。鉴定组在认真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照课题申请书预期达到的目标,实事求是地对研究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鉴定意见,确定是否通过鉴定,并由鉴定组代表填写鉴定书。
课题鉴定一般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课题组向批准立项的部门或者受权管理的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教育科研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接受所在学校组织的成果初步鉴定或结题验收。
2.准备好鉴定的必要文件(一式5—7份);
3.聘请鉴定专家或接受批准立项的部门(受权管理的部门)指派的鉴定专家,并将文件送交专家手中;
4.专家鉴定后送市教科室。
以会议方式鉴定者,由专家共同确认并由组长签署意见;通讯方式鉴定者,各专家将鉴定寄交组长,组长根据多数人的看法签署意见后再报市教育局教科室。
结题验收要在专家鉴定的基础上,经市教育局教科室确认,发放《教育科研课题结题证书》。
每一个课题研究规划期结束后,市教育局教科室对结题的成果进行评选,择优推荐报刊发表,报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或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所有课题研究都要重视成果的推广工作,可以通过推介会、公开课、专题报告、论文宣读等形式充分展示研究成果。市教育局将定期筛选对全市教育教学有指导价值的成果进行推广,并根据《中小学教育研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其中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三、奖励等级及条件
1、基本条件
(1)申请奖励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圆满完成任务,成绩突出。
(2)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对教研教改和教育教学工作有较大价值。
2、奖励标准:分别按国家、省、市、区级获得的不同等次进行奖励。
(参照学校奖惩制度进行奖励)
第八章 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1、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又是教育科研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
2、学校教科室要配备兼职资料员,加强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发挥科研档案的作用。
3、教育科研档案主要包括:课题档案、管理档案、综合档案和成果档案等四大类。
(1)课题档案:包括《课题审定书》;课题研究方案及论证材料;课题研究计划及情报资料;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有关主要原始记录、实验过程记录及数据处理材料等;研究工作总结及研究成果报告。
(2)管理档案:包括年度计划和总结;工作职责;有关制度;课题研究机构建设资料;教科研方法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的文件材料;各种考核记载。
(3)成果档案:包括成果鉴定评价、验收及成果奖励的有关材料;成果推广阶段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实验课教案集;科研论文集及获奖证书;学校教科研刊物。
(4)综合档案:包括相关科研文件、通知;教育科研专项会议文件材料;教育科研的交往活动、外事活动的记录材料等。
为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需将教师的科研成果档案化管理,特制定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一、凡我校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交流会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公开出版的专著等,均属存档范围之列。有关教师应及时将论文获奖证(复印件)、校本和专著封面、目录(复印件),上报学校存档,并建立个人档案。
二、凡在校内科研研讨会、论文交流会大会交流的论文或经验材料,均属存档范围,并由科研室通知本人。有条件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发表。
三、凡上级有关部门索稿,在未公开使用之前,不能与已发表的同论,可在校内研讨会或交流会上发表后存档。
四、科研档案管理应分门别类,做到系统、规范,并使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五、科研档案作为科研兴校的创校史料永久保存,有条件时,将利用科研档案做校内科研成果展,以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第九章 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条例
第二篇: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教育法》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在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教师科研工作条例
为实现“创名牌学校、当一流教师”的目标,促进我校争创科研示范校、教师争当科研教师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科研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做到:
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事业心和奉献意识,讲究职业道德,不断培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二、要具有教育科研意识,积极参加教育科研理论学习,做到不缺席、不迟到、有记录、有收效。要努力掌握和运用教育科研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教育科研的途径和方法。
三、每学期初要有切实的个人科研计划。要避免计划流于形式,平时工作中要注意课题的阶段性、实施的科学性、方法的艺术性,不断完善和调整计划、改进工作。
四、要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和经验材料。积极主动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研讨会、学术会议和论文评选活动。积极订阅科研刊物。每学年都要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或研讨会上发表论文或经验文章。
五、要积极申报和主动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能够参与学校和其他老师的协作课题研究。并通过各种形式提高科研素质,努力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第二章 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一、树立“科研兴校”意识,健全科研组织、形成科研网络。学校成立科研领导小组,建立科研室,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规划落实、课题落实。要与教育科研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与有关部门和学校建立科研信息网络,保证科研信息渠道畅通,创造浓厚的科研和学术氛围,真正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龙头校。
二、明确科研指导思想,制定科研规划,把教育科研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搞好教育科研规划,确定教育科研工作重点,明确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学校每学年研究课题不少于两项,做到每个学科都有实验项目、每位老师都有研究课题,并有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保证科研规划的实施和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四、要做到教育科研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学校科研工作规划、计划、方案、总结等资料完备,各种规章制度健全。
五、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科研会议及科研活动,并在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或工作经验。校内每学期要召开一次科研理论研讨会、论文交流会、成果汇报会。总结经验、表彰优秀成果和先进个人。
六、会同有关部门,培养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在校内要广泛开展教育科研普及活动,开展科研理论讲座,搜集科研信息资料,为教师创造科研条件,向“示范性学校、科研型校长、学者型老师”的目标迈进。
第三章 教育科研课题立项与申报制度
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原则,确立课题研究项目并组成相应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将所选定的课题向学校教科室或有关科研规划部门申报,然后报教育局教科室审批备案。课题申请人应规范、如实填写有关材料,报所在学校审批;申请人所在学校按照要求严格审查,签署“是否同意立项”意见;确认同意立项的课题,在规定日期内将校级课题申请书报市教育局教科室备案。市级以上课题,必须在校级课题的基础上申报。
【1】【2】【3】【4】【5】【6】
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的基本程序是:
1、确定选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要以本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突出应用研究,大力提倡校本研究,着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具体课题项目的确定,可以来源于公布的教育科研课题指南,也可自行思考设计,但是都应该确保切合本校和研究者的实际,列入研究的问题要具体明确,切口不宜过大,同时要注意立意新颖,有时代特点,特别是要具备实际研究的价值和开展研究的可行性。
2、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课题名称。
(2)课题界定和理论依据。
(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4)研究的主要内容。
(5)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6)理论假说和研究目标。
(7)完成本课题的主客观条件分析。
(8)过程设计。
(9)预期成果及形式。
3、填写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
学校要组织有关人员对课题申请书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确定是否确认为校级立项课题。对市级及其以上课题,所在学校应首先审核并加盖公章,并将课题申请书(包括子课题研究方案)连同开题报告按期交市教育局教科室,市教育局教科室组织人员对课题申请书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4、课题主持人资格
市级以上课题主持人必须是该项目研究的实际执行者,同时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具有3年以上教龄,专业知识扎实;具备指导开展课题研究的组织能力和学术水平;申请人在课题申报同一期限内一般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以往承担市教育科研课题未结题者,不得担当新课题的负责人。多人合作完成的研究项目,所有参加人员必须完成其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子课题的研究,或负责其中的部分研究任务。
第四章 教育科研过程管理制度
根据科学规范的管理常规,具体课题的研究进程应注意积累整理以下六方面材料:
1、计划性资料。包括总体实验设想、设计实验方案及研究性实施计划。
2、基础性资料。实验对象的基础情况,如学生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实验班学生的基础状况,个人兴趣、爱好、性格,实验教师的自然情况,学历、教龄、教学水平等。
3、过程性资料。主要是指实验课教案,典型实验课实录,课后分析研究记录,课外活动设计、实施及学生活动情况,教师实验研究的观察记录、随笔,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的反映等。
4、专题性资料。包括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专题研讨等研究资料。
5、效果性资料。包括个案变化及群体变化的资料。
6、总结性资料。包括学期、学年或专题的研究总结、论文、报告。
实验资料在形成、积累、归档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注意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注意档案的科学性、适用性。
学校课题开展研究中期,课题组应填写《教育科研课题中期评估表》,由学校教科室会同市教育局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有关课题进行中期评估。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由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学校审批,报市教育局教科室备案:
1、变更课题负责人;
2、改变课题名称;
3、改变成果形式;
4、对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
5、变更课题管理单位;
6、课题完成时间延期一年以上或多次延期;
7、因故终止或撤销课题。
对未经批准,擅自进行上述变更的课题,将不予结题。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学校或者市教育局教科室宣布撤销课题(市级以上研究课题的撤销,由相关学校或者市教育局教科室提出意见,报请批准立项的部门宣布撤销课题):
1、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
2、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3、与批准的课题设计严重不符,且学术质量、实践价值较低劣;
4、获准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
5、违反课题研究规则的其它情况。
6、被撤销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原则上两年内不得申请新课题。
为提高课题研究(实验)的效益,市级以上的重点课题和校级综合性的重点课题,一般应设立领导组织、指导组织、课题工作组织。
课题领导组织。一般有行政领导参与,主要负责对重点课题把关确立;提供完成课题所需时间及必要条件;代管课题经费及提供足够经费保障;培训实验人员,解决实验进程中重大问题,组织成果鉴定、宣传推广成果。
课题指导组织。一般由学术造诣较深,业务能力较强,有一定科研经验的教学专业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理论咨询,跟踪指导,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实验方向和进展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研究会、交流会、总结会、座谈会,组织有关沙龙。
课题工作组织。一般由热心该课题研究、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及行政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执行实验方案,具体实施研究和观察、记录、整理研究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市级及市级以上课题,所有过程性材料统一交学校教科室归档管理,同时由市教育局教科室负责督促检查、帮助指导,过程材料由研究人员管理,但在学期末要连同总结或阶段性的论文交学校教科室。
课题组在组织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应在所属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切实履行以下基本职责:
1、负责课题的设计并组建课题组,进行开题论证、制定计划及实施方案、组织研讨、申请鉴定等。
2、掌握课题进度,调控进展速度。
3、结合本课题开展学术活动(如论证研讨,考察等)。
4、制定本组人员业务培训计划,并负责指导考核。
5、安排本课题经费使用计划和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6、组织学习有关的法规制度,并遵守一切与研究有关的法规制度。
7、组织成果鉴定及技术资料归档工作。
第五章 课题结题鉴定制度
1、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鉴定和评价,是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学校申报的各级立项课题,必须规范结题。
2、课题组在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后,应及时做好材料的汇总、分析和整理工作,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主件)。并认真选编好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科研论文集、教案集、专著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制作的软件、音像制品等(附件)。
3、课题组必须在正式结题前十五天向相应教科所提出课题结题书面申请,并提供课题研究的成果主件、附件材料5—7份。
4、课题鉴定一般采用专家评议方式,包括现场评议或书面评议。鉴定组专家由课题组与相关教科所共同商定,一般由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科专家或行政管理人员5—7人组成。鉴定组专家将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审阅机关结题材料等方法,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评议和鉴定,形成鉴定组集体意见,由组长填写《成果鉴定书》并由专家组成员签字。
「 1」 「 2」 「 3」 「 4」 「 5」 「 6」
第六章 监督检查制度
1、学校教科室要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避免“两端管理”(即年初写计划,年终写总结)行为。
2、学校教科室应经常检查、了解课题研究情况,检测研究效果,提供信息资料,指导研究方法;建立定期报告制度,要求课题负责人定期作出口头或阶段的研究报告;强调课题组的自身建设,抓好计划的实施和反馈调节完善,抓好研究材料的积累和管理。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换课题负责人或延长研究期限的,学校教科室应书面报告市教科所,经同意后方有效。
4、对立项后无实际进展的课题,经过帮助、督促后仍未能按计划进行研究者,将中止其课题项目。
第七章 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为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调动和鼓励全校教职工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技能和科研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奖原则及范围
1、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奖励前两年的优秀科研成果。
2、我校教学公开出版的专著、公开发表的论文或经验材料,均可参加评选。
二、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与评价
课题研究工作按计划完成后,课题组应填写《课题成果鉴定申表》,接受所在学校组织的成果初步鉴定或结题验收。课题组提供的鉴定材料,应包括研究成果主件、必要的附件、研究工作报告及课题申请书复印件。鉴定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研究报告、研究计划及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问卷、成果统计分析、调查报告、阶段研讨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全部档案资料和必要的现场鉴定材料。
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价,应切实执行以下评估标准:
1、先进性。成果反映的教育思想端正,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选题方向和研究内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结论具有突破性;研究水平在地区同类研究中具有相对的先进性。
2、科学性。能科学、准确地选择和运用教育科研方法及教育统计测量手段;立论符合教育科学原理;研究过程坚持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研究结论真实可靠。成果形式符合教育科研基本规范;成果表达论点明确,资料翔实,依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清晰
3、价值。能逼近或揭示某一方面的规律,在学术上有新的突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教改方法和技术措施。
课题的正式鉴定验收,一般由批准立项的部门或者受权管理的部门组织。鉴定一般采取通讯或会议两种方式。每个课题的鉴定专家一般为5~7人,并设一名组长。专家由鉴定部门指派,也可以由课题组聘请,但须经鉴定部门批准。课题组成员不能担任本课题的鉴定专家。
采取会议鉴定方式的,有关报请鉴定的材料应在会前一个月提交给鉴定组。鉴定组在认真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照课题申请书预期达到的目标,实事求是地对研究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鉴定意见,确定是否通过鉴定,并由鉴定组代表填写鉴定书。
课题鉴定一般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课题组向批准立项的部门或者受权管理的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教育科研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接受所在学校组织的成果初步鉴定或结题验收。
2.准备好鉴定的必要文件(一式5—7份);
3.聘请鉴定专家或接受批准立项的部门(受权管理的部门)指派的鉴定专家,并将文件送交专家手中;
4.专家鉴定后送市教科室。
以会议方式鉴定者,由专家共同确认并由组长签署意见;通讯方式鉴定者,各专家将鉴定寄交组长,组长根据多数人的看法签署意见后再报市教育局教科室。
结题验收要在专家鉴定的基础上,经市教育局教科室确认,发放《教育科研课题结题证书》。
每一个课题研究规划期结束后,市教育局教科室对结题的成果进行评选,择优推荐报刊发表,报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或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所有课题研究都要重视成果的推广工作,可以通过推介会、公开课、专题报告、论文宣读等形式充分展示研究成果。市教育局将定期筛选对全市教育教学有指导价值的成果进行推广,并根据《中小学教育研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其中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三、奖励等级及条件
1、基本条件
(1)申请奖励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圆满完成任务,成绩突出。
(2)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对教研教改和教育教学工作有较大价值。
2、奖励标准:分别按国家、省、市、区级获得的不同等次进行奖励。
(参照学校奖惩制度进行奖励)
第八章 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1、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又是教育科研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
2、学校教科室要配备兼职资料员,加强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发挥科研档案的作用。
3、教育科研档案主要包括:课题档案、管理档案、综合档案和成果档案等四大类。
(1)课题档案:包括《课题审定书》;课题研究方案及论证材料;课题研究计划及情报资料;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有关主要原始记录、实验过程记录及数据处理材料等;研究工作总结及研究成果报告。
(2)管理档案:包括计划和总结;工作职责;有关制度;课题研究机构建设资料;教科研方法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的文件材料;各种考核记载。
(3)成果档案:包括成果鉴定评价、验收及成果奖励的有关材料;成果推广阶段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实验课教案集;科研论文集及获奖证书;学校教科研刊物。
(4)综合档案:包括相关科研文件、通知;教育科研专项会议文件材料;教育科研的交往活动、外事活动的记录材料等。
为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需将教师的科研成果档案化管理,特制定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一、凡我校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交流会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公开出版的专著等,均属存档范围之列。有关教师应及时将论文获奖证(复印件)、校本和专著封面、目录(复印件),上报学校存档,并建立个人档案。
二、凡在校内科研研讨会、论文交流会大会交流的论文或经验材料,均属存档范围,并由科研室通知本人。有条件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发表。
三、凡上级有关部门索稿,在未公开使用之前,不能与已发表的同论,可在校内研讨会或交流会上发表后存档。
四、科研档案管理应分门别类,做到系统、规范,并使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五、科研档案作为科研兴校的创校史料永久保存,有条件时,将利用科研档案做校内科研成果展,以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第九章 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条例
为了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更好地开展,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拟定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条例。
一、学校科研经费,用于学校科研工作所需的;
1、课题组的印刷费
2、学校订购的资料费
3、学术差旅费
4、教师科研成果奖励(按奖励条例规定执行)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二、凡未经学校批准,擅自支出的,学校在经济上不承担责任。
三、经费资助制度
1、科研经费是为了满足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基本要求而设置的一种经常性支出的费用。
2、学校要想方设法争取扩大经费来源,支持课题研究,合理分配科研经费,保证教育科研所需要的资料、书刊、设备及必要的会议、差旅费等支出。
3、学校教科室对立项课题的研究经费可根据研究范围的大小实行一次性核发或实行实报实销,并对研究经费的使用负有检查、监督责任。
「 1」 「 2」 「 3」 「 4」 「 5」 「 6」
第三篇: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一、学校教科研工作由(教学副校长)教研室统一管理。
二、教师可以课题组或个人形式申报课题,申报时须提交《教科研项目申请表》及《课题研究方案》。
三、校级课题由学校教研室审核立项,市级以上课题由学校教研室审核,经校长批准后向上级教科研部门推荐。
四、立项的课题必须及时建立课题档案,档案资料包括:课题申请表、课题方案、学期研究活动计划、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研究课教案、经验论文、发表文章、获奖证书、学期工作总结、理论学习资料、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等。
五、课题组要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每学期初要认真制订“学期研究活动计划”,课题组每月组织活动一次,由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开展,及时填写“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
六、课题组成员平时备课上课要体现课题精神,每位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研究课。
七、课题组要注重经验总结,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经验论文,进行一次书面工作总结。
八、课题组成员变动,由本人提出申请,课题组长同意,校级课题报教研室批准,市级以上课题经教研室同意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九、教研室按学期对课题组及成员进行考核,不能正常开展研究的,终止该课题研究,不能履行课题研究义务的成员,不得享受课题研究成果及相关待遇。
十、课题结题由课题负责人提出申请,校级课题由学校鉴定,学校成立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领导组成的鉴定小组,对课题进行鉴定。吴中区级以上课题,由学校教科室邀请上级教科研部门鉴定。结题的课题组学校按规定发放结题奖。
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1、为加强和完善学校教科研课题的管理,使课题研究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校级以上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较好地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科研兴师”和“科研兴校”,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2、凡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均可按本办法规定申报或承担校级以上研究课题。
二、组织领导
学校教研室在校长室领导下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指导、监督、协调工作。
三、选题原则
1、课题的确定应遵循超前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等原则。根据小学教育发展的趋势,针对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围绕小学教育的目标、管理、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验研究。教师选题应根据本人的基础和已有的条件,力所能及,应先选择那些范围较小的,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易出成果的课题,应尽量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
2、教研室根据学校教科研规划,每学年发布一次课题指南。
3、教师可从本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确立课题,进行研究。
4、从学校科研规划课题指南或学校承担的县、市、省级课题的子课题必选题研究。
5、少数由学校或市级以上教育部门下达课题,指令有关青年教师进行研究。6、35周刚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或学年必须确定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四、课题申报
1、每一申报人在同一时间内一般不得申报两项研究课题。
2、每个课题原则上由一人负责承担,课题较大可成立课题组,设课题组长一人,负责研究工作。
五、评审立项
对质量较高的课题由学校组织推荐向上级教科研管理部门申报,争取得到立项。
六、课题管理
1、校级以上课题由学校教科室负责,教务处协助教研室进行管理,其余课题由教务处负责管理。
2、教研室要加强对课题指导、监督和资料管理。研究者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保管。
3、教师要努力完成研究计划,取得预期成果,学期或学年结束写出论文或经验总结(结题成果或阶段性研究成果)。
4、学科教学或班队工作方面的研究课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课,反映研究的情况。
5、学校对教师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七、奖励表彰
1、对确有价值的成果,学校推荐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对市、大市、省一、二、三等奖,将对照《东风小学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2、对取得高质量教科研成果的教师在教师职务评聘、评优、晋升方面给予优先。
3、经过鉴定,证明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措施,在校内外交流、推广和应用,对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向上级教育局在管理部门推荐进行大面积推广。
八、制度附注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未尽事宜,另行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教研主任工作职责
1、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知 识,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
2、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教育科学研究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为学校的教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负责指导、管理全校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主持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实施和成鉴定。
4、每年组织一次教科研成果交流会,编印教育论文集,总结推广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成果。
5、收集和介绍国内外教科动态与资料,开展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计划地邀请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提高教师教育界理论水平。
6、协助教务主任指导、考核、评估教师的教学工作,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7、建立表年教师成长档案,注重培养表年教学骨干,有计划地实施名师工程。
8、注意资料积累和档案的收集整理,有关档按期送交校档案室。
教研主任岗位职责
1、在校长室领导下主持学校教科研工作,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科研活动。
2、根据学校规划及工作计划,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制定、实施、检查和总结。
3、负责校内各层次课题的筛选、论证、确立和实施;指导各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4、负责学校教科研论文的评比及教师教科研成果的鉴定。
5、负责学校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及时总结学校教科研成果。
6、推广先进的教科研成果,加强教改信息的传播,重视教科研资料的积累,建立资料档案。
7、完成校长室及上级教科研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
8、教科室副主任协助教科室主任工作。
校内论文(作品)
评选及奖励办法
为激励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学校课题研究,提高大家写作水平与理论水平,养成写作习惯与反思习惯,特制定本办法。细则如下:
1.校级论文(作品)评选一年一度,于每年年底进行;
2.校级论文(作品)评选必须围绕年底前教务处教科室给定的专题进行撰写,否则视为无效参评作品;
3.根据各具体要求,参评作品形式可以有所改变,但必须为原创;
4.本项评选活动必须人人参与,作为个人成果纳入考核;
5.对于送评作品,学校组织评选小组予以评议,组员名单及获奖情况都予以公示;
6.根据送评作品质量情况,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分别予以奖励;
7.以上办法于2014起执行。
8.以上评选及奖励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热情,推进我校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发挥教育科研在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教科研骨干教师,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选标准:
(一)教科研骨干评选标准:
1、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能力,有较好的工作实绩(有市级评优课)。
2、参与校级子课题(已向教科室提交子课题方案、计划、总结、研究过程资料),从事行动研究,成为反思型教师或教育管理者。
3、积极参与校教科研活动,上交文章篇目多、质量高。
(二)教学能手评选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能力,工作实绩较为显著(有市市级评优课)。
2、独立承担或参与市级以上(含市级)课题,从事行动研究,成为反思型教师或教育管理者。(已向教科室提交课题方案、计划、总结、研究过程资料)
3、积极参与校教科研活动,上交文章篇目多、质量高。2000年至2005年底,在苏州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报刊发表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案例)不少于2篇,每篇2000字以上。
二、申报方法:
1、凡符合评选标准的教师均可申报,名额不限。
2、申报材料:(1)申报表、评分表(2)申报人教育科研工作总结一份;(3)申报人考核优秀、获得各类综合性荣誉称号证书复印件;(4)申报人课堂教学情况相关证明复印件;(5)申报人参与、承担市级以上课题情况相关材料;(6)文发表情况一览表,请注明文章名称、发表刊物、时间、及文章篇幅(字数),并附论文发表的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须有刊物封面、目录和全文;(7)文章获奖情况一览表,请注明文章名称、获奖名称、组织单位、获奖时间,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及文章全文。
三、评选方法:
1、由校长室组织人员评选。
2、每年公示评选结果,分别给予奖励。
3、当选教师应在校内发挥教科研骨干带头作用,校长室将跟踪考察、培养。
第四篇:临港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临港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依据“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提高教师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基本方向,有效地发挥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制定本条例。以确保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序、高质量地开展。
第2条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遵循“立足于实践,服务于教学”的原则推动和开展校本教育科研工作。以“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出成果,有利于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师资素质的大提高,有利于促进校本课程的建立”为宗旨。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第3条
区教育局设立教科室,有两名以上教育科研专职工作人员,有独立办公室; 区属各类学校规模在24个班以上,单独设教科室,有专人负责,有两名以上专职教育科研工作人员;办学规模在24个班以上的乡镇学校设立教科室,至少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规模在24个班以下的乡镇学校教科室设在教导处,可有教务副主任兼职教科室主任。
第4条
区教体局教科室的工作内容:
1、在教体局领导下,负责本区教育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2、根据县教体局意见,对本区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组织研究队伍,开展专题研究。
3、负责区级课题的规划、过程、成果管理,促进优秀成果的产生。组织国家和省级、市级课题的申报、规划立项课题的管理。
4、指导本区教育系统的教科研工作,负责指导各学校教科室的科研工作,推动基层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
5、收集、整理、研究本区的各种信息资料,为各级教育领导决策和教育科研人员提供咨询。
6、加强区、校教育科研机构建设,加强教育科研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在学校领导、教师中普及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知识,建设一支有质量和数量的教育科学骨干队伍。
7、坚持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教师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提高办学整体效益服务的基本方针。积极开展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发挥教科研兴教的作用。
第三章 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
第5条 成立课题组
1、校级课题负责人1名,区级课题负责人不超过2名,研究成员若干名。
2、课题组负责人的职责是:
①承担并主持课题的研究任务;②协调课题成员力量,保证课题研究计划顺利开展;③加强上下联系;④计划决定研究工作日程,有效使用课题研究的经费。⑤负责课题开题结题的有关工作;⑥课题研究过程中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⑦课题研究过程中各期计划实施及评估的准备工作;⑧成果的申报及其它工作;
3、课题组可根据研究工作需要聘请研究工作顾问或指导者。
第6条
课题申报
1、课题分校级、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级别。
2、课题申报立项:由课题组向学校教科室提交书面申请、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学校教科室对课题的申请资料进行初审,取得学校批准后再由教科室组织向区教育科研部门报送项目申请书,并提交课题方案。
3、申报区级以上级别的课题,学校审查没有通过的项目,完善计划后可酌情作为校级课题进行研究。
4、课题申报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课题提出的背景与动因、理论依据、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思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成果表现形式、课题研究的阶段、课题研究的分工、课题研究的保障、课题研究的原则、子课题项目等
第7条
课题开题
1、开题工作由学校教科室会同上级教育科研部门与课题组共同完成。课题组负责人要认真修改和完善课题方案,并准备好开题报告及相关材料方可开题。
2、课题开题应视其研究领域,由教科室邀请有关专家参加开题会,并在现场进行答辩,过程要有书面记录,所有的材料均应存档。
第8条
课题研究
1、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学期应至少完成一篇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或心得或活动案例,需学生写论文的课题,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学期至少应组织学生完成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小论文十篇以上。
2、课题组每学期要有进展情况汇报,并至少开出一堂课题展示课。每位成员完成的课题课例至少三节以上。
3、每个课题要有前期评估,中期评估,后期评估。
4、课题的各阶段评估由课题组准备材料,学校教科室会同有关部门组织
专家评估、论证。
5、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变更课题内容的,由课题组长书面申请变更内容提交学校教科室,学校教科室审核后同意变更的,由学校教科室出具变更后材料并由学校教科室备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6、学校教科室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对各级课题实施滚动管理,对课题组不按规定上报有关材料的提出警告和整改意见,课题组不服从管理的,经校长同意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取消课题组研究计划,对一年内无任何研究业绩的课题组成员,予以取消研究资格。
7、学校每年应对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各课题研究所需的专项经费,保证各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9条 课题结题
1、课题应该按计划结题。课题组应及时向学校教科室提交结题申请报告。若不能如期结题的,应书面申请延期结题。由学校教科室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汇报,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延期结题时间,并由学校教科室备案。
2、课题结题条件:每学期能完成必须上缴教科室的材料,并基本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具备结题所需的相关材料。
3、课题结题需要准备的材料:
①课题立项批复书;
②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③课题研究方案;④课题开题报告;⑤课题研究阶段计划和总结;⑥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⑦课题研究报告;⑧课题研究的其它相关材料,如课例、论文获奖或发表等。
第四章 教育科研档案管理
第10条 课题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1、课题档案的内容和要求:
①计划选题阶段。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立项申请与审批 手续,工作计划等。
②研究阶段。各种原始记录、音像材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进展报告、研究方案及变更记录、经验总结、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效果测查情况及各种表册阶段报告等。
③总结鉴定阶段。课题进展报告登记册,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经验总结、论文、专著、结题验收有关材料(申请报告、鉴定会记录、鉴定结论证书)等。
2、课题档案要建立电子档案。
3、教师个人教育科研档案。包括参加课题研究、教育教学竞赛、课题成果获奖、论文撰写和获奖、参加培训学习等有关教育科研的各方面情况。
4、学校教科室的各种资料和文件。
第五章 物资及经费保证
第11条
学校教科室在每学期初,根据各个课题组的研究计划汇总后,向学
校行政提出教育科研工作所需的器材、设备、资料的购置计划,学校教科室、图 书室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教育科研理论书籍、杂志,供组织教师学习或教师选学,以保证教育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12条
学校每年应对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各课题研究所需的专项经费,保
证各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六章 教育科研成果的奖励
第13条
全校教师每人每学年至少要撰写一篇教育科研论文,并在学校教 科室组织下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学校为教师发表论文提供帮助和支持,并表 彰奖励。
第14条 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所需的费用,学校予以报销。
第15条 区教体局教科室不定期或定期对学校的教科研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成绩计入学校年底评估之中,对搞得教好的学校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16条
学校每年对参加由学校教科室组织的各级各类论文评比获奖的教
师进行奖励。奖励标准如下表:(按照学校结构工资方案执行)
第17条 学校每年对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教师进行奖励。
第18条 学校对参加由学校教科室组织的各级各类教学基本功竞赛、评优 课、教案评比、课件制作获奖者予以奖励。
第19条 学校对各级各类课题经学校教科室组织专家组鉴定结题后的课题组成员给予奖励。
第20条 学校对各级课题结题后由教科室组织参加由教育行政或业务主管部门(含教研室、教科所、教育学会)组织的课题评奖予以帮助申报,课题获奖后学校给予课题组奖励。
第五篇: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推动课改、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工作理念,进一步发挥好“指导、服务、研究、管理”的作用,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学”真正落到实处。贴近课程改革的时代脉搏,扎根学校教育教学的沃土,在普及和提高两方面同时努力,形成特色。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工作的服务意识,即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学校主动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二、发展目标
1、明确职责,抓好教科研工作的常规管理。校本学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教育沙龙等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抓出特色,抓出实效。
2、鼓励每个教研组和个人积极申报课题,让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认真做好相关课题的管理工作,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以科研促教研,提高各学科教育质量与效率,提升课题研究的深度。
3、丰富教科研研究形式,组织教科研讲座、教育沙龙等特色活动,汇编教育文集。
4、及时向教师传递各级论文评比信息,认真组织好教育教学论文的发动和撰写工作,充分展示学校的教科研成果,并积极动员教师利用教育信息网,开展教科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培训——拓展教学视野。
全力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积极推广先进办学理念,多方位挖掘科研型人才,多渠道、多层面、多途径开展教科研培训活动,不断促进教师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科研兴校的良好氛围。
本学期,我们将加强梯队建设,多管齐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通过发挥校内专家的研究课、示范课、精品课优势,为青年教师加强理论和实践指导,促其健康成长。青年教师也要自我加压,稳步发展,逐步完成成长目标。学校也将依据青年教师成长规划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百分考核与检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2、强化写作——勃发教育之梦。
抓好校本研修成果的产出。以省,市论文大赛为抓手,依托国家、省、市级各项课题研究和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踊跃撰写论文,叙写教学日记,剖析教育教学案例,俯拾反思点滴,同时积极引导教师向报刊杂志社投稿,让校本研究成果见诸于各级报(刊)端,让教科研思维的火花绽放光彩。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次,学习笔记不少于20篇,教学反思不少于20篇,积极鼓励教师撰写教育博客、参加教育教学类专业论坛的讨论。
3、立足校本——根植教育沃野。
进一步强化校本教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教科所关于加强校本研究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充分调动教师自身的创造性、能动性,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引导教师低起点、小科研,从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和现象进行研讨,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活动,坚持教研结合。本学期在继续加强年级教研课和校级教研课的服务、督查和管理。从年级、校级教研课到青蓝工程徒弟汇报课、课题研究课,做到人人上一节好课,形成“学一手、露一手,尽早成为行家里手”的趋势。提高评课质量,围绕教学主题做有准备的,有深度的,有研究的上课和评课。
4、课题研究——撬动教改支点
首先建立有效的管理网络。采用“校长领导——教导处组织——课题组负责”的管理模式。教科研领导小组带领全体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教育科研活动,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