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心校课题研究奖惩制度
治平中心校课题研究奖惩制度
为了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目的,营造“全员科研”的氛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指导、实践探索和决策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教育科研的计划性和过程性,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成果质量,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课题管理规范化,把我校建成名副其实的科研型学校,特制定本制度。
一、课题组工作制度
1、定期开展课题研究交流,汇总研究成果,并有记录。
2、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把课题研究工作和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3、服从课题组负责人的工作安排,按时、按量、高质地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累计三次不完成工作任务的,报学校给予相应处罚。
4、课题组人员要积极撰写研究心得(案例、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积极推广新经验、新成果,宣传研究成果。
5、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化、制度化开展。
二、奖惩制度
1、申报课题并顺利结题的,课题组负责人在结题当年绩效考核分别按省、市、县级加16、10、6分,成员减半,负责督促该课题的行政人员按课题级别分别加5、4、2分。
2、对顺利结题的课题小组成员,在同等条件下岗位设置、评优晋职优先,并优先安排参加各级外出学习、培训等。
3、不按时、保质完成结题的,课题负责人当年绩效考核按省、市、县级减16、10、6分,成员减半,负责督促该课题的行政人员按课题级别分别减16、10、6分。
4、不按时、保质完成结题的课题小组成员,当年年度考核为不合格,同时在同等条件下岗位设置、评优晋职等不予优先考虑。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实施。
治平中心校教导处
2006.9.8
第二篇:中心校课题研究奖惩制度
中心学校课题研究制度
为了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目的,营造“全员科研”的氛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指导、实践探索和决策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教育科研的计划性和过程性,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成果质量,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课题管理规范化,把我校建成名副其实的科研型学校,特制定本制度。
一、课题组工作制度
1、定期开展课题研究交流,汇总研究成果,并有记录。
2、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把课题研究工作和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3、服从课题组负责人的工作安排,按时、按量、高质地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累计三次不完成工作任务的,报学校给予相应处罚。
4、课题组人员要积极撰写研究心得(案例、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积极推广新经验、新成果,宣传研究成果。
5、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化、制度化开展。
二、奖惩制度
1、申报课题并顺利结题的,课题组负责人在结题当年绩效考核分别按省、市、县级加10、6、4分,成员减半,负责督促该课题的行政人员按课题级别分别加4、3、2分。
2、对顺利结题的课题小组成员,在同等条件下岗位设置、评优晋职优先,并优先安排参加各级外出学习、培训等。
3、不按时、保质完成结题的,课题负责人当年绩效考核按省、市、县级减10、6、4分,成员减半,负责督促该课题的行政人员按课题级别分别减10、6、4分。
4、不按时、保质完成结题的课题小组成员,当年考核为不合格,同时在同等条件下岗位设置、评优晋职等不予优先考虑。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实施。
中心学校教科室
2011.12.30
第三篇:中心校教师奖惩制度
中心校教师奖惩制度
在xx镇中心总校召开了学初校长及教导工作会议后,我校组织教师会议对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对总校今年的安排部署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会上我校全体教师针对乌丹镇中心总校教学工作奖惩制度和关于学困生的考核修改意见展开了讨论,我校全体教师一致认为,乌丹镇教育教学奖惩制度,在几年来的实践中,的确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章可循,有目标可奔,在乌丹镇教育教学的发展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奖惩制度。在此我校仅就人数加、减分的规定及学困生的成绩计算建议如下:
一、人数加、减分
人数加、减分这项政策的制定,决策人考虑的是教师的工作量问题,我们认为工作量的大小不能把教的学生的多少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第一、人数的多少不是教师甚至学校能控制的,我们也很不愿意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班级人数少。而教的人数多只不过是仅在作业批改,课业辅导上增加点量而已。
第二、大班额的班级大多集中在多集中在镇区或镇区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教师上班路途近,教师比较向往的极少数学校,而小班额大多处在教师上班路途较远,教学条件比较差的偏远学校。而恰恰就是这些教师支撑着乌丹镇总校近三分之二的学校。比如巴嘎塔拉小学,九分地小学,工作日期间早晨恐怕六点钟就得起床,准备上班,而路途近的学校教师这个时间段睡的正香,就是起床可能也是晨练时间,中午不能回家,老人、孩子可能无暇顾及,每个月还得支付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的公交车费,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经济上的多重负担,但他们无怨无悔,她们何尝不想到路途近一些的学校多教几个孩子呢,如果谈工作量到底哪一个学校或哪一个班级、哪些教师的工作量大呢?
为此我校对班级人数加、减分这项制度建议如下:
一是有可能的话取消人数加、减分这项规定;二是如果取消这项规定对总校质量检测有着极其深远影响,那么我们建议提高加分的人数上限为45人,国家标准班额,45人以上再加分;降低减分人数的下限为15人,农村小学普遍班额,十五人以下再减分。
二、学困生成绩的计算
学困生成绩的计算,是几年来一直困扰着教学奖惩的难题,但几年来我们一直感觉到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人造学困生的出现,一个班级十几个人竟然有三、四个学困生,而且都在20分以下,而且还得奖;一个班几十人竟然出现五六个学困生,不仅都在20分以下,不同学科还是不同一个人,20分以下的却恰恰是本学科不合格人数,准确无误,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学科出现五六个学困生竟然有资格得奖,可见一斑。有些班级、有些学科的确存在着少量的学困生,而且教师千方百计提高他的成绩,恰恰考试不合格而且成绩在20分以上,不仅不得奖,有时一不留神还挨惩,困惑。最近总校教务处又重新修订了关于学困生的成绩计算方法,把提高幅度作为学困生加分的因素,我们感觉这有可能又是对学困生制造者的纵容,制造的学困生当然有提高的空间,而真的学困生,提高的空间微乎其微。
为此我校建议奖惩制度在学困生的计算上,着眼点应放在学困生率上和学困生质量上,这样教师才能不歧视学困生,促进教师关爱学困生,这样对学困生才是公平,也会有效地防止人造学困生的出现。
一是、减分。成绩的计算应该在总成绩中减去不合格人数,有一个不合格的减去一分。以防止人造学困生的出现。这样使学困生多的班级肯定得到惩罚。使教师千方百计抓教学,而不是千方百计造学困生。
二是、加分。对差生成绩接近合格线的给予适当加分,比如50分以上的每生加0.5分,40分以上的加0.4分,30分以上的0.2分,20分以下不加分。但加分绝不能高出合格率的得分,按总校最大班额基数计算。这样确保教师关爱学困生。
三是、待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完毕后,统计好各班级的不合格人数,进行比较后,减去各班级中最少学困生数,再计算平均分和合格率。最后再减去贫困生率。
四是、取消学困生的所有规定,按班级实有人数计算成绩。人数的计算按总校下拨经费的人数为准。
五是、总校考核成立考核组确定智残学生。
六是、对新收学生采用增加合格率的办法,班级每新收一名学生加2%的合格率分数。
第四篇:洛亥中心校课题良好习惯第一阶段研究小结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途径和策略的研究》
准备阶段工作小结
珙县洛亥镇中心校课题组黄诚
我校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研究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途径和策略的研究》,课题于2010年9月申报,2010年12月被珙县教育局批准县级立项课题。自申报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展开、推进。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宣传发动,成立中心课题组
在广大教师中着力宣传课题开展的必要性,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题研究是我校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科研强校的重要策略之一,二是学会做课题是每个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当代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之一,三是研究《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途径和策略的研究》是针对我校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的,是每个教师都应站出来解决的。
在学校的组织下,经过学校推荐,成立了一支热爱学生、在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转化方面有一定经验的教师组成课题研究队伍。
课题组主持人:袁体才校长
课题 组 成员:黄龙、黄诚、张居先、徐成利、杨怀英
高艳、马士容、杨泽分、何英、杨顺林、马小利
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学生习惯研究在国内外已有悠久的历史,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地段的学校,学生多属打工族、经商族的孩子,他们大多数家庭教育、环境教育氛围差,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看,由于疏于管理,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差。为此,我们确立《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途径和策略的研究》课题,课题组经过讨论研究,确定了课题研究中的重心,预测了课题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实际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并做一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思考,力争积累一些有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案例,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最后达到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为下阶段的顺利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一)、“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途径和策略的研究”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
(二)、“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途径和策略的研究”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一定的习惯养成,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提高素质的重要作用。
研究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从多学科角度开展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转化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研究发展趋势。
⑵调查研究法--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学生良好习惯的措施更有效;
⑶行动研究法--课题组协作人员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转化习惯培养方法,以形成一套转化良好学习习惯的理论框架;
⑷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学生习惯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习惯不足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三、反复论证,申报立项。
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分析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拟定和完善实验方案,对所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正,使其完善和合理化,更具操作性。在各种条件具备和资源充足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途径和策略的研究》向教育局申请并被立项。
四、强化培训,促进教师成长
我们知道,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发展看习惯。只有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内化为行为外显出来,才能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开展。我们一是通过培训抓教育观念更新。组织广大实验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及文件,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使教师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性研究有足够的认识,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价值,对课题研究充满信心并热情投入;二是通过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能力,教给学生一些较好的学习行为。
五、建立健全相应的实验管理制度
学校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科研资料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实施;我们还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课堂实践小组,全面负责整个实验策划、指导和督导管理;制定了“教育科研课题组组长工作职责”、“教育科研课题人员职责”等等,使课题组教师明确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任务和工作方向,在具体实验研究中,坚持每个阶段完成“四个一”,即一份研究报告、一份教案、一堂研究课、一篇总结。
六、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整体认识有差异,致使部分教师还没有行动较为迟缓,还在初期的探索。
七、努力方向:
1、继续加大培训、指导力度,不断优化实验教师队伍。
2、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努力探究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能力。要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我们将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课题的实施阶段。在准备工作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和不足,今后我们一定会不断地改正和解决,加倍努力,圆满地完成课题任务!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途径和策略的研究》
珙县洛亥镇中心校课题组
第五篇: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总结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我校于2009年3月开展了“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实验。我们教育局教研室的指导下,在中心学校的支持下,全体实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一学期的研究、实验,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自我校申报“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立项后,首先在校内成立了以校长唐文忠为实验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由一位主抓教研的领导陈德琪为实验课题执行组长,柳生燕为教研组长,由柳生燕、杨金奎、田春明、陈德琪、唐文忠、靳娓娓等实验教师组成的实验课题小组。同时,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要求实验课题领导小组做到“三必须”:必须随时听课,了解实验的状况;必须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必须准时参加每月两次的课题小组学习活动。课题工作组要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初评和总评,及时交流。要求实验教师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同时还设立了课题研究奖励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使我校课题研究处于严格管理之中,也使课题小组成员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顺利的实施本课题,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求大家在改革我们的教育同时,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我们在课题组学习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三、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首先,从本课题组各学期实验教师的实验研究课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节课的教学都力求做
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例如:陈德琪老师执教的《长方体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先试着为长方体做个漂亮的外衣,再想一想如何用简捷的办法计算出它的用料(即如何计算长方体面积),再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后,再小组合作交流,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创设出了五种之多的计算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为自主发展打下了基础。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组织了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题研究和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如:四年级唐文忠老师主讲的《小树加减法》一课,在教育局举办的连片教研活动中,为公开课。再如六年级陈德琪主讲的《初步代数》的设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代数式的意义、表示法应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实践表明,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其次,从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采用加强小组合作研讨学习的方式。本课题采用小组合作研讨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是: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三是: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全班交流过程,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认识,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便于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索性材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一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
四、营造浓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儿童好问便是这方面最有力的佐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在具体的实施中,通过正面引导、树立榜样等手段给予落实。我们要求教师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应更多一份关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怎样当好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五、开展课外活动,培养自主、创新、实践能力
广泛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自主创新实验的途径。在实践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独立解决问题,这实质上就是创新。为了实现“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尊重学生爱好,保护兴趣,发挥特长,循循善诱,分类指导,协调发展。课外活动开展分思想教育、兴趣爱好、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五大类,并建立相应的兴趣实践活动小组,努力创造条件,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一年的实验中,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丰南区小学教研室统一命题,大新庄中心校组织的统考中,我校成绩名列第一,尤其是有关创新能力的命题,我校学生答的准确,有创新。
2、提高了参研教师的素质。一年的实验探索,也使我校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对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存在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一年来在实验中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由于实验时间不长,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还有许多解决的问题:
1、如有的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未得到改变,因而只重视教法,不讲学法,更缺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仍然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等不良的做法,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2、老师们在繁重地教学任务压力下,没有用心认真考虑课题研究这项工作,更重要的原因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更新不好,懒于思考,不愿动笔,甚至说没有从科研工作中尝到甜头,所以积极性不高,学校也是迫于上级的压力,表面上搞课题研究,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对这项工作敷衍了事。
3、学校这块宣传不够,引领不好,从表面上看是替老师着想,觉得老师们本来压力很大了,对一个课题了解不深,很难拿出象样的材料,不想再过多增加老师的负担,所以能不用老师做的工作就不做,造成我校科研工作做的不扎实,缺少含金量。只是做了面上的工作,没有从深层思考。
4、我校年轻教师较多,经验不足,实践能力水平低,对课题研究知之甚少,即使了解也是一知半解。所以,对课题研究有很大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