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市小学语文课题研究之心得
参加市小学语文课题研究之心得
张亮
2013年3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赤壁市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活动,成为了赤壁市小语青研中心的一员。整个活动下来,很受感动。感动市教育局周青、江清秀两位教研员对小语工作的执着与孜孜不倦,感动课题组长们对小语工作的艰辛付出,感动小语工作者们的敬业精神与无私奉献。通过学习,使我对我们的语文课题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对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活动中,江老师的精彩主持,两位老师的片段教学,三位组长有针对性的课题阶段性总结,以及其他教师代表发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肯定可以提高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我们教师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听了几位课题组长的总结发言,我知道了:在课题研究前期,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下,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然后在教研组活动上,学习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还要查阅斯霞、崔峦等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参与者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
二、课题的研究氛围很好。
三个多小时的参与,学习,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直到结束了还
意犹未尽。我庆幸,能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之一,能参与到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伍中来。就拿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与方法”来说,对于一篇课文课时划分的研究,需要我们课题组通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反复地进行讨论、分析。在阶段汇报会上,听取课题组成员的意见,认真修改才提炼出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课时划分。在这里,我想要感谢市教研员周青老师和江清秀老师对青语会成员的耐心指导。听组长邱辉说:每当她遇到困惑时,两位教研员就会亲自对她进行指导,给她指点迷津,使我她如沐春风,增强工作的信心,认真努力地做好每一阶段的工作。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三、课题研究活动的实践会让我成为思考者。
通过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我会向组内成员学习,针对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认真进行反思。把在青研中心学到的好的教学模式,好的教学方法等推广给其他老师,总结哪里做得好,哪里还有待改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我想:通过自己不断反思和实践获得的经验,一定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加入了小语青研会,使我真正的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留意课堂教学中的小小细节,从日常教育教学点滴事情做起,及时反思,及时改进,真正把新课程理念的种子播撒到教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之中,做到细微深处见真情。我相信,在课题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与我的同仁们一定会共同成长。就让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真正锻炼能力,增强自信,提高自己,服务学生。
2013.3.21
第二篇:参加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参加“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的体会
我参与了我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我是语文科教研组长,在研究过程中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
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感受良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这个过程中的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下,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组活动上,学习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自己也查阅了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
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尤其体现在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教学设计的效度上。课堂上,我努力实践有效教学,突出年段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熟读感悟、美读抒情、读后延伸,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与学生共享成长。
二、课题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围。
我庆幸,能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之一,能参与到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中来。就拿我们低年级“四读”教学模式来说,从模式的环节,内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称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经过多次修改。这需要我们课题组通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反复地进行讨论、分析。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附:我镇参加江西南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的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两名骨干老师分别是姚丽群、冼艳萍。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课外阅读的研究 目标:总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兴趣,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理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假设:让生怎样有感情的来进行一篇阅读课
思路与方法:(1)每周组织1次“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好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我喜爱的一位作家”等活动。形式可以是故事会、演讲会、朗诵比赛、阅读知识竞赛等;(2)每周,教师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著讲座”;(3)教师每周上一节课内阅读指导课,指导课有教案,教案要备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内容、阅读要求等;(4)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要有活动方案设计;(5)教师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
获得成果: 通过研究分析,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督和知道,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在试题检测中,阅读题失分率明显下降,学生获益较大,值得推广。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草根”课题研究:如何让学生过好背诵关
浍南镇中心小学:于三红 陈素梅
我的课题研究来得很是偶然。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新课本刚发下来,不少学生刚打开课本,就发出阵阵惊呼:“怎么这么多要背诵的内容!这一学期可怎么过呀!”这也难怪,上学期很多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背完了课本上指定的背诵内容,而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推荐给他们背诵的20首古诗词,很多学生一首都没背。
背诵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要求,可大部分学生对此不太感兴趣,掌握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呢?我的眼前突然一亮,看过那么多的课题研究,我何不把这也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呢?于是我给自己确定了本学期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如何让学生过好背诵关。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背诵感兴趣呢?如果能让他们认识到背诵的妙处,他们肯定会对背诵感兴趣的。《杨氏之子》是本册要背诵的课文中较长的一篇。教学时,我一改以往先范读课文的做法,开场白之后,我合上课本,抑扬顿挫地背诵起来。在我背诵的时候,学生们不时发出惊讶声。下课之后,很多学生都围着我:“老师,你背得真好,一个字都没错!”“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才背下这么长的课文的?”
可能是受了我的影响,这篇课文的背诵情况非常好,三节早读课,全班46名学生都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很多学生背诵时都模仿我的语调。见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我决定趁热打铁,给他们下了一道“战书”——本星期的班会课上,我将和他们比赛背诵古诗,全班同学可以联合起来对付我。我还和他们一起友好协商了比赛规则:比赛双方轮流背,已经背过的,不能再背;谁背得多,谁就获胜。
古诗背诵比赛,学生以两首诗的优势战胜了我。我心里非常高兴,因为从背诗情况看,上学期20首古诗大家都能比较熟练地背诵了。
比赛结束后,我和学生又有了新的约定:今后只要有背诵的内容,我都和他们一起背,看谁背得快,背得好!
日积月累,学生通过背诵积累的东西越来越多,有时课上我信手拈来古诗词的前一句,他们能很快地接上下一句。背诵已不再让学生头疼,他们也都体会到了背诵带来的乐趣,正如一位学生在题为《乐在背诵》的作文中写的那样:“背诵课本上的精彩华章,让我的作文文采飞扬;背诵优秀的古典诗词,让我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
没想到,第一次给自己确定研究课题,收获就如此之大。
第五篇:参加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历史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的是 获取信息的能力。显然,历史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质疑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探究学习是教育所应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学习方式,它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接受科学结论,而是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因此,科学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去年,我们在学校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开始逐渐深入《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难现象成因及应对措施研究》这一课题研究领域。从刚开始的概念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方案。由于我们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统的做课题,缺乏经验,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走了不少的弯路。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用心做课题
用心做课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太容易办到了,其实不然,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已经令老师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上,以补充我们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同时课题主持人杨老师也多次对我们进行了课题方面的培训与讲解,如果不去用心做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效有质。
二、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会上,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个交流会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三、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时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在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今天我们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绩。
感言: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