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统设专业

时间:2019-05-15 11:0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统设专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统设专业》。

第一篇: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统设专业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统设专业

广告专业专科(设计与制作方向)教学实施方案

为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教学计划,切实搞好专科阶段各项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

(一)教学模式

1、设计原则: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目标需要,充分发挥各种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的功能,实现由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和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转变。

2、模式构想:根据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教学计划规定的专科阶段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包括VCD、DVD、CAI课件和网络版)、IP课件等教学媒体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网络教学、网上讨论板、电子邮箱(E-MAIL)、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课堂等教学手段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注重实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媒体

1、教学媒体的类型、功能及其内容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各门课程教学媒体的核心,是传递教学信息及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基本依据,在整个教学媒体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文字教材全面提供课程教学与学生自学所需要的各种基本信息。应明确课程的教学要求,系统阐明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介绍和提供必要的广告基础知识、广告案例等有使用价值的教学参考资料。

文字教材既可以是“合一式”,也可以是“分立式”。“合一式”文字教材是将教学基本内容与自学指导内容以及参考资料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模块化设计;“分立式”文字教材则是将主教材与辅助教材内容有机衔接、互相配合。

(2)、音像教材(含VCD、DVD光盘)

音像教材(含VCD、DVD光盘)是对文字教材内容的进一步阐释与必要补充。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作用。

音像教材应与文字教材内容紧密关联,但不能简单重复。教师对其加以必要的归纳、概括、提示或者进行解释,便于学生学习理解。

音像教材一般应采取重点讲授式和重点辅导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音像教材应尽可能增加美术、广告设计指导、广告创意、策划及模拟提案等方面的内容,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设计与制作专业的音像教材则应该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技能培养。音像教材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确定。

(3)、CAI课件(含网络板)

CAI课件即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是对文字教材内容的分解与细化,起到帮助学生自学、加强学生练习与检测的作用。

CAI课件的内容应与文字教材内容紧密配合。应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多角度分析与细化,为学生提供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开展个体化、交互式学习的途径,强化学生的自我练习与检测。

CAI课件的形式既可以是光盘版(CD-ROM),也可以是网络版课件、便于学生根据自身条件灵活选择。

2、其他学习支持服务

(1)、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按照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辅导。各门广告专业课程应根据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部分比例)安排设定面授辅导的时间。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言,面授辅导时间每学期每门课程一般可掌握在20学时左右。对于技能性实际动手操作的课程而言,可增加面授辅导时间。

(2)、函授辅导

函授辅导与中央电大共同组织实施。函授辅导的内容应包括:学习方法指导、课程重点、难点、练习与自测、学科发展动态介绍以及期末复习指导、问题解答等。必修课及限选课的期末复习指导资料由中央电大统一编制下发。

(3)、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

设立教学热线电话,定时与中央电大进行答疑和教学反馈。逐步开通双向视频系统。

(4)、电视直播教学

每学期按课程计划安排组织收看中央电大的电视直播教学。电视直播教学节目由中央电大负责制作,主要内容有教学信息,疑难问题解答以及教学最新动态专题讲座。

(5)、网络教学(包括网上讨论、电子信箱等)

A、课程管理:提供教学计划、大纲、教师信息,及时发布教学信息、学科动态等。

B、课程教学:包括专业和课程开设教学计划安排,学习要求,学习方式方法指导及课程内容辅导,网上课堂教学等。

C、网络课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资源,开发制作网络版CAI课件。对文字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充分演示广告设计技巧、广告创意方法等。

D、网上讨论板: 主要进行实时与非实时网上教学活动,通过课程讨论区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每学期组织进行课程方面的专题讨论。

E、E—mail信箱:设立专门教学信箱,解决教学方面的问题。

F、案例、模拟策划:按照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模拟广告设计案例进行实际广告设计策划和创意。

G、习题与习题库:提供适量习题或试题,供学生自学自测。

H、建立网上图书馆:收集存放广告专业课程相关的设计资料、中外优秀广告设计作品、广告案例;链接广告类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网上图书馆”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学习。

I、教学资料: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图片资料、网上资源等。

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一)教师队伍的配备

1、主持教师

广告专业主讲教师必须具有广告或艺术设计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广告专业课程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开展网上教学工作的能力;熟悉远程教学特点。

2、主讲教师(教材主编)

具有广告或美术设计类专业本科学历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广告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的口头或文字表达能力。担任主讲教师者应当普通话流畅,语音清晰。

广告公司、媒体等相关单位具有广告专业或美术设计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高级专业

技术职称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经审查认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者,可担任部分专业性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讲教师或教材主编。

3、辅导教师

辅导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广告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水平;在电大或者普通高校、专业研究机构及广告公司、媒体等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或广告实践工作。

(二)教学条件

按照专业教学要求,配备相应的广告实验室,专业画室;配备专业设计用的电脑操作室;摄影器材等设备,确保“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三维设计”,“数字广告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媒体的编制与使用

1、必修课程教学媒体由中央电大负责组织编制,选修课程的教学媒体由本校负责组织编制,或选用中央电大所提供的统服课资源。

2、教学媒体编制人员的资格、能力等应符合中央电大关于教材建设的有关规定。

3、自开选修课程的主要教学媒体,应在开课前,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或教学意见及相应的教材样本提交给中央电大,由中央电大对其进行审查评估,优秀者可在电大系统推荐使用。

(四)教学全过程控制

1、教师培训

担任广告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均应参加专业培训。担任专业必修课程的专业教师应参加中央电大组织的培训。辅导教师参加由本校组织的教师培训。

师资培训的形式应视培训内容适当确定。既可以采取召开培训会、举办培训班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网络、双向视频系统或者下发培训资料等方式进行。

2、学习指南

学生入学时应对学生所学专业内容、课程设置、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3、集中辅导

中央电大通过电视直播教学、双向视频、网络教学系统以及函授方式对必修课程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辅导。各门课程每学期组织2次左右的集中辅导。

4、形成性考核

各门广告专业课程均应安排两次以上的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的形式视课程内容具体确定。一般可采取广告设计、绘画、专题讨论、作品分析、综合测验、实践教学或模拟创意和考试等方式。

形成性考核的成绩按百分制记载。未完成作业者,均记0分。

形成性考核的成绩计入总成绩,一般来说,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期末总成绩的20%至70%,特殊课程特别是实践性强的课程可增加形成性考核的比例,具体折算比例将另行说明。其中统设必修课必须含中央电大统一布置的作业成绩。

5、课程考核

各门广告专业课程的考核均由形成性考核与课程结业考试共同组成。无形成性考核成绩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

一般来说,必修课程的课程结业考试实行闭卷或开卷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命题。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如素描、色彩、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将实行灵活的考核方式,采取多次完成平时作业,最后形成一个总的平均成绩,或实行实验考试、上机考试、现场操作等方式。

设计与制作方向各门课程考试均为百分制。一般来说,卷面成绩按30%-80%的比例计算计入课程总成绩(特殊课程特别是实践性强的课程折算比例另行说明)。形成性考核的折算成绩与卷面折算成绩之和满60分者视为达到课程考核及格标准,可取得相应学分。

闭卷考试试题的类型应视课程的性质及特点具体确定,一般不少于四种,如:论述题、案例分析题、问答题、名词解释题、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

命题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本学科专业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广告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三、关于实践教学环节

1、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践环节和集中实践环节,设计与制作方向学生均应参加实践教学环节活动。

2、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计与制作方向主要采取实习、模拟广告创意、现场提交广告设计作品、模拟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多种形式。

3、集中实践环节包括广告专业实践和毕业作业。按照中央电大制定的集中实践环节的实施方案,负责组织实施。

4、集中实践环节的成绩合格者可取得相应学分。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未取得集中实践环节学分者不得毕业。

5、集中实践环节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学生基本学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之后。

四、关于毕业论文

1、专科阶段学生均应撰写毕业论文或做毕业设计。

2、按照中央电大制定的毕业论文基本要求,负责组织实施。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成绩合格者可取得相应的学分。未取得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学分者不得毕业。

4、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时间应安排在取得规定的课程学分和集中实践环节学分之后。

第二篇: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专科)介绍剖析

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专科)介绍

专业概况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 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 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既具有广告学基本理论知识、更能熟练掌握基本美术技能、计算机平面设计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主干课程

广告学概论、美学原理、素描、色彩、构成、视觉设计基础、计算机平面设计、数字广告设计与制作、优秀广告作品评析等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 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 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既具有广告学基本理论知识、更能熟练掌握基本美术技能、计算机平面设计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能较为系统地学习广告学以及广告设计基本原理与技能,接受广告美术设计的基本训练;使学生通过三年业余学习,掌握从事广告设计与制作等相关职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职业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1.了解广告领域中涉及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 2.熟悉现代广告媒介、广告技术手段; 3.掌握美术基本技能、广告创意与设计方法、计算机平面设计技能等。

本专业素描、色彩、构成、计算机平面设计、数字广告设计与制作等课程需要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胜任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媒体、报刊、出版社、企业等单位设计、制作、编排部门的相关工作。

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一)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

(二)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其中部分课程由中央电大委托地方电大按中央电大课程建设规范建设,并代表中央电大主持该课程的教学活动。(三)选修课供地方电大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选用,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部分课程。自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由地方电大负责。

(四)统设服务的课程,中央电大可提供教学大纲、多种媒体教材、考试等教学资源的支持服务。

(五)学生可以从“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中选修课程,也允许学生跨科类选修课程。但这部分课程的学分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0%。(六)各门必修课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期末考试总成绩的20%至70%,必须按要求完成。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提供指导性意见,地方电大制定具体要求。部分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形式为课程实践,包括素描绘画、作品设计、广告创意与制作、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凡形成性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七)综合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负责组织实施,主要包括专业实践和毕业作业两部分。综合实践环节不得免修。(八)专业实践采取实习、模拟广告创意、图形设计、模拟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多种形式,时间安排为3周(3学分),可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提倡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完成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安排一次毕业创作,时间为5周(5学分),或者要求运用所学广告设计与制作方法进行毕业设计,学生应能创作出好的毕业设计作品。

(九)本教学计划设1~2门证书课程(实施细则另行下达)。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文学科新闻传播类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六、课程说明

必修课:开放教育入学指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英语I(1)(2)、大学语文、广告学概论、美学原理、素描、色彩、构成、视觉设计基础、计算机平面设计(1)(2)、数字广告设计与制作、优秀广告作品评析。

选修课: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史、中外设计史、图案基础、字体设计、招贴设计、展示设计、包装设计、户外广告设计与制作、桌面出版与印刷、影视广告基础、广告摄影、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色彩、数字媒体精品赏析、书法、篆刻。(一)必修课程 1.大学语文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课程共有四个单元包括阅读欣赏、叙述、说明、议论及言语交际等等。教学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选文,一是知识单元。(1)选文,大都取名家名篇。古今中外兼收并蓄。古与今,以今为主;中与外,以中为主。选文力求典范且风格多样,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总之,文短,意美,法活。(2)知识单元,重在理论上的提高。结合选文,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和表达的实践,着重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水平。(3)选文配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注释、阅读提示和思考练习题,便于学生自主学习。2.广告学概论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也是广告学的一门入门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介绍广告的起源与发展概况,阐述广告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介绍广告学的学科对象、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系统讲解广告与广告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美学原理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为必修课,旨在进一步提高学员对自然美、社会美,尤其是对艺术美的分析鉴赏能力,以便在自身设计过程中能更好的提高艺术设计水平。学习本课程,要求掌握美的本质及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以上为审美客体方面的内容)、美感的心理因素、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以上为审美主体方面的内容)、美育(审美主体的提高)等内容。4.素描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为设计素描,本课程结合设计专业的特点,同时兼顾各地学员水平的差异,介绍多种素描学习方法,使学员在素描水平提高的同时为今后的专业设计打好基础。5.色彩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个学期。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为色彩基础知识,静物写生,风格为设计色彩,本课程结合设计专业的特点,同时兼顾各地学生水平的差异,介绍多种色彩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色彩提高的同时为今后的专业设计打好基础。6.构成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两个学期。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为黑白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光构成。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设计基本规律的把握。

7.视觉设计基础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为艺术设计的必修课程,内容为VI基本元素,VI设计的内容及构成方法,本课程对与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8.计算机平面设计(1)(2)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两个学期。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专业必修课。目的是把电脑辅助设计的形式引入广告设计教学中,运用电脑这一辅助设计的手段为今后广告设计的制作打下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photoshop为主的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熟练使用操作软件,掌握电脑辅助设计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广告制作打下基础。9.数字广告设计与制作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必修课。

主要学习广告概述,广告界面的构成要素,广告设计进程,广告的定位设计,广告的构图,广告文字的应用与排列,广告色彩;现代广告设计内涵及其演变,现代广告设计新趋势,现代广告创意表现新思维;广告与新媒体,广告跟计算机的结合应用,数字广告的设计与制作。10.优秀广告作品评析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案例教学的方式,要求学生提高对优秀广告作品的认识水平和评析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优秀广告的特征和构成要素、优秀广告产生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了解国内和国际主要广告评选组织和活动等。(二)选修课程 1.中国美术简史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属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拓展课程,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经典国画/雕塑及工艺品。2.外国美术史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属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拓展课程,主要介绍了欧洲历史上各个时期经典的油画/雕塑/建筑及工艺品。3.图案基础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个学期。本课程属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分为黑白图案,色彩图案。讲述了图案的基础、分类以及绘制方法。4.数字色彩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色彩”是基于计算机科学的一门新型的数字艺术基础课程,它的基本任务在于阐明以计算机色彩为主线的基本原理和色彩模型,了解数字色彩的特殊规律、数字色彩与经典艺术色彩的相互关系;学习数字色彩的配色方法以及它在数字媒体中的实际设计应用,学会使用计算机、扫描仪等工具进行色彩创作。5.字体设计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属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文字设计就是将文字艺术化,是通过艺术的方法创意而成的文字,具有醒目、鲜亮的特点,反复读之回味无穷,给人美的享受。该课程则是针对这一方面所做的设计学科的教学。本课程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人类文明的精髓,掌握字体设计的方法与规律,了解字体设计的各要素。最终使学生能够创造新颖的字体形象。6.桌面出版与印刷

本课程学分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内容设计标志的起源和发展、标志的含义及基本要求、标志设计的主要类型、标志设计的造型手法等;内容涉及中英文文字结构及印刷字体、文字设计要点、文字的设计创意,文字编排、版式设计。另外学习Adobe公司的Pagemaker编排软件,明确桌面出版与印刷的关系,能较熟练地运用Pagemaker进行印刷、出版物的编排。了解印刷的原理、基本程序和印刷工艺,掌握印刷前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桌面出版、印刷全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7.数字媒体精品赏析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通过对典型的、实际运行中的数字媒体作品和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客观地了解数字媒体从策划、设计、制作到发布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专业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8.书法

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在于培养学员的自身素养,了解书法基础知识、文字构造、字体演变规律等,将其与设计紧密结合。9.篆刻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述篆刻的历史背景、篆刻基础知识、不同的篆刻技巧,以及实用的篆刻技能等问题。教学实施方案 为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教学计划,切实搞好专科阶段各项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关于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

(一)教学模式

1、设计原则: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的需要,充分发挥各种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的功能,实现由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转变。

2、模式构想:根据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教学计划规定的专科阶段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现代远程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包括VCD)、CAI课件(包括网络版)、IP课件等教学媒体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网络教学、网上讨论板、电子信箱(E-MAIL)、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课堂等教学手段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应该注重实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的类型、功能及其内容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各门课程教学媒体的核心,是传递教学信息及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基本依据,在整个教学媒体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文字教材应当全面提供课程教学与学生自学所需要的各种基本信息。不仅应当明确课程的教学要求,系统阐明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应当为学生提示学习方法,介绍和提供必要的广告学基础知识、广告案例等教学参考资料。

·文字教材既可以是“合一式”,也可以是“分立式”。“合一式”文字教材应当将教学基本内容与自学指导内容以及参考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模块化设计;“分立式”文字教材则应当将主教材与辅助教材内容有机衔接、相互配合。

(2)、音像教材(含VCD光盘)

·音像教材(含VCD光盘,下同)是对文字教材内容的进一步阐释与必要补充。起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作用。

·音像教材的内容应与文字教材内容密切关联,但不应简单重复。应主要用于解决学生自学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必要归纳、概括、提示或者解释的问题。

·音像教材一般应采取重点讲授式或者重点辅导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音像教材应尽可能增加美术、广告设计指导、广告创意、策划及模拟提案等方面的内容,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设计与制作专业的音像教材则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

·音像教材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确定。

(3)、CAI课件(含网络版)

·CAI课件即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是对文字教材内容的分解与细化,起帮助学生自学、加强学生自我练习与检测的作用。

·CAI课件的内容应与文字教材内容紧密配合。应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多角度分解与细化,为学生提供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开展个体化、交互式学习的途径,强化学生的自我练习与检测。

·CAI课件的形式既可以是光盘版(CD-ROM),也可以是网络版课件,便于学生根据自身条件灵活选择。

2、其他学习支持服务

(1)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工作原则上由各试点单位组织实施,中央电大予以相应的指导。

·各门广告专业课程应适当安排面授辅导,由教师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或者组织进行案例分析与广告策划练习。注意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教学与交流,达到启迪思维、学习知识,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言,面授辅导时间每学期每门课程一般可掌握在20学时左右。对于技能性和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的课程而言,可适当增加面授时间。

·面授辅导的教师应当具备相应资格和能力(详见后文〕。

·面授辅导的方式及时间由各试点单位自行确定。

(2)函授辅导

·函授辅导由中央电大和试点单位共同组织实施。

·函授辅导形式为报刊、出版物、信件。

·函授辅导的内容应当包括:学习方法指导,课程重点、难点、疑点阐释、练习与自测、学科发展动态介绍以及期末复习指导、问题解答等。必修课程及限选课程的期末复习指导意见由中央电大统一编制下发。

(3)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

1.中央电大与试点单位应设立教学热线电话,定时进行答疑和教学信息反馈。中央电大文法部教学热线电话:66490552、66490593。

2.中央电大将与试点单位逐步开通双向视频系统,进行师资培训、疑难问题和案例的讨论。

(4)电视直播教学

1.中央电大每学期组织电视直播教学,适时安排。试点单位应及时组织收看。

2.电视直播教学节目由中央电大负责制作,主要内容有教学信息,疑难问题解答以及法学最新动态专题讲座。

3.电视直播教学将与双向视频系统融合,开展实时教学。

(5)网络教学(包括网上讨论、电子信箱等)

为配合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改革,我们拟定了以中央电大为中心,以试点单位为依托,在已有硬件的基础上,借助电大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一个分布式网上虚拟校园,利用各校的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通过教学网页、网上讨论板、E-mail信箱等网络信息传输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单向传播和师生交互不足的局限,为学生、教师提供一个在线自主学习与个别化教育的环境,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可以交互反馈的,具有丰富教学资源与较为完善的网络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网上教学模式。

该模式功能将通过电大系统平台加以实现。具体内容如下

·课程管理:提供教学计划、大纲、教师名录等资料,以供查询、录入,及时发布教学信息、学科动态,以便师生及时了解。

·课程教学:包括专业和课程开设及安排,学习目标,要求,学习方式指导以及课程内容的辅导。

网络课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造已有音像教材,逐步开发配备网络版CAI课件,对文字教材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演示广告设计技巧、广告创意方法等,加强自检自测,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可根据学习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学习。

网上讨论板:主要提供实时与非实时的讨论,增强教学的交互性。学生和教师可以在讨论组里提出或解答问题,并就有关问题每学期组织2-3次网上专题讨论。

E-mail信箱:设立专门教学信箱,用于收集问题,适时答疑,亦可布置、检查、改作业。

习题与习题库:提供适量习题或试题,供学生进行自学自测。教师可以录题、出题、改题。

建立网上图书馆:存放课程相关的设计资料、设计素材、获奖作品选、广告案例、学习资料,供师生查询;链接设计类创意类站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查找、学习相关的设计方法、吸收新鲜的设计思路。扩展知识,开阔视野。同时适量提供图书订购,方便学生购买资料。

·教学资料:

该系统将紧跟教学进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供教学资源,学生可自我调整学习进度,随时提问,双向交互。力求内容生动、简约、实用,注重训练,协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自我调控,丰富学习资源,扩展学生视野。

中央电大:

·负责对教学网页整体框架的设计、制作与维护;

·负责专业级、课程级的总体教学目标要求,提供统设课的各项教学资源的服务;

·负责组织CAI网络课件的开发、制作;

·负责对地方电大主持教师的教学培训、辅导;

·汇总试点单位教师反馈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的各项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等;

·承担有关课程的教学辅导任务。

试点单位:

·负责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网上学习,参与网上讨论组的讨论活动;

·与中央电大共同开发、制作课程CAI网络课件,并承担课程的网上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

负责选修课、自开课程网上资源的建设。

二、关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一)教师队伍的配备

各试点单位均应建立健全教师队伍,负责本地区范围的广告专业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每门广告专业课程均应配备符合下列条件的专职主持教师和专兼职主讲教师(教材主编)、辅导教师:

1.主持教师

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主持教师必须具有广告或设计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广告专业课程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开展网上教学工作的能力;熟悉电大教学特点。

2.主讲教师(教材主编)

具有广告或美术设计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广告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的口头或文字表达能力。担任主讲教师者应当普通话流畅。语音清晰。

广告公司、媒体等相关单位具有广告专业或美术设计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经审查认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者,可担任部分专业性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主讲教师或教材主编。

3.辅导教师

专职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兼职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广告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水平;在电大或者普通高校、专业研究机构及广告公司、媒体等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或广告实践工作。

(二)教学条件

各试点单位均应配备相应的广告实验室,准备画板、颜料等材料,保证素描、色彩、构成等课程的实际上手操作,确保进行广告创作和设计的实施条件;同时应配备计算机、摄影器材等设备,确保“计算机平面设计”、“数字广告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媒体的编制与使用

⑴必修课程的教学媒体由中央电大负责组织编制,选修课的教学媒体由试点省级电大负责组织编制,或选用中央电大所提供的统设服务课。

(2)教学媒体编制人员的资格、能力等应当符合中央电大关于教材建设的有关规定。

(3)自开选修课的主要教学媒体,应在开课前,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或教学意见及相应的教材样本提交给中央电大,由中央电大对其进行审查评估,优秀者在电大系统推荐使用。

(四)教学全过程控制

教师培训

各试点单位广告专业课程的主持教师、辅导教师均应参加培训。

中央电大负责组织对必修课程的教师培训。试点单位负责组织对本地区辅导教师的培训,并相应对选修课辅导教师进行培训。

师资培训的形式应视情况适当确定。既可以采取召开培训会、举办培训班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网络、双向视频系统或者下发培训资料等方式进行。

师资培训的内容包括教学要求、阐释课程重点、难点,介绍多种教学媒体的使用以及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习指南

学生入学时各试点单位应对学生所学专业内容、课程设置、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每门课程开课前,中央电大和各试点单位应通过一定方式给予必要的课前指导。

课前指导的内容包括课程的总体设计、教学要求、教学媒体及手段使用、学习方法。

3.集中辅导

中央电大通过电视直播教学、双向视频、网络教学系统以及函授等方式对必修课程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辅导。

各门课程每学期组织2次左右的集中辅导。

4.教学实验点

中央电大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试点地区开展教学实验活动,检验各种教学媒体的实际效果,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方向,完善学习支持服务。

教学实验点的设立由中央电大根据试点单位的申请进行考察后具体确定。

5.形成性考核

各门广告专业课程均应安排两次以上的形成性考核。

必修课的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安排,试点单位安排。形成性考核通过函授等渠道加以布置。试点单位负责落实本地区的形成性考核工作,并组织作业批改和成绩核定。

形成性考核的形式视课程内容具体确定。一般可采取广告设计、绘画、专题讨论、作品分析、综合测验、实践教学或模拟创意和期中考试等方式。

形成性考核的成绩按百分制记载。未完成作业者,均记为0分。

形成性考核的成绩计入总成绩,一般来说,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课程期末总成绩的20%至70%,特殊课程特别是实践性强的课程可能会增加形成性考核的比例,具体折算比例将另行说明。其中统设课必须含中央电大统一布置的作业成绩。如果各试点单位自行安排的形成性考核在两次以上,可自行选择其中一次的作业计入形成性考核成绩。

课程考核

各门广告专业课程的考核均由形成性考核与课程结业考试共同组成。无形成性考核成绩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

一般来说,必修课程的课程结业考试实行闭卷或开卷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命题,内容较为稳定的课程将逐步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如素描、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将实行灵活的考核方式,一般来说,采用完成多次平时作业,最后形成统一作业袋取平均成绩的形式,或实行实验考试、上机考试、现场操作等方式。

设计与制作方向各门课程考试均采用百分制。一般来说,卷面成绩按30%—8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特殊课程特别是实践性强的课程折算比例将另行说明)。形成性考核的折算成绩与卷面折算成绩之和满60分者视为达到课程考核及格标准,可取得相应学分。

闭卷考试试题的类型应视课程的性质及特点具体确定,一般应不少于四种,如:论述题、案例分析题、问答题、名词解释题、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

命题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本学科专业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广告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7.巡教巡考

中央电大负责组织对各试点单位的教学及考试工作进行巡视,检查形成性考核及实践环节教学安排,掌握教学信息反馈情况。

三、关于证书(待定)

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专业学生修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通过考试,获得4学分的同时,还可申请获得由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的“计算机平面设计师”的技术培训证书(具体实施细则另行下达)。

四、关于实践教学环节

1.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践环节和综合实践环节,设计与制作方向学生均应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活动。

2.课程实践环节的形式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设计与制作方向主要采取实习、模拟广告创意、现场提交广告作品、模拟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多种形式。

3.综合实践环节包括广告专业实践和毕业作业。中央电大统一制定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由地方电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负责组织实施。

4、综合实践环节的成绩合格者可取得相应学分。综合实践不得免修,未取得综合实践环节学分者不得毕业。

综合实践环节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学生基本学完规定的课程学分之后。

五、关于毕业论文

1.专科阶段学生均应撰写毕业论文或做毕业设计。

2.中央电大统一制定毕业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另定),各试点单位具体组织实施。中央电大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成绩合格者可取得相应学分。未取得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学分者不得毕业。

4.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时间应安排在取得规定的课程学分和综合实践环节学分之后。

第三篇:新闻传播学专业100种必读书目(专业类)

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必读书目100种(专业类)

一、新闻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新华出版社,1985。

2.《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杨春华、星华编译,新华出版社,1983。

3.《斯大林论报刊》,李清芳编,新华出版社,1985。

4.《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83。

5.《邓小平论新闻宣传》,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1998。

6.《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新华出版社,1980。

7.《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8.《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论出版自由》,[英]约翰•弥尔顿,商务印书馆,1958。

10.《论自由》,[英]约翰•米尔,商务印书馆,1959。

11.《新闻文存》,徐宝璜等,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

12.《新闻理论基础》,甘惜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13.《宏观新闻学》,刘建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4.《新闻传播学》,黄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15.《新闻学新论》,孙旭培,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16.《新闻原理的思考》,梁衡,人民出版社,1996。

17.《新闻论争三十年》,甘惜分,新华出版社,1988。

18.《主体与喉舌》,童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9.《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施拉姆等,新华出版社,1980。

20.《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主编,新华出版社,1998。

21.《当代新闻学》,[法]贝尔纳•瓦耶纳,新华出版社,1986。

22.《新闻学导论》,李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二、历史

1.《中国报学史》,戈公振,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2.《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中国现代广播简史》,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

4.《中国电视史》,郭镇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胡太春,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6.《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徐培汀、裘正义,重庆出版社,1994。

7.《传播科技纵横》,闵大洪,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8.《华夏传播论》,孙旭培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

9.《报人张季鸾先生传》,徐铸成,三联书店,1986。

10.《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新华出版社,2001。

11.《天下风云一报人——索尔兹伯里采访回忆录》,[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12.《普里策传》,[美]斯旺伯格,新华出版社,1983。

13.《路透其人和路透社》,[日]仓田保雄,新华出版社,1980。

14.《西方新闻界的竞争》,[美]约翰•霍恩伯格,新华出版社,1985。

15.《无冕之王》,[美]哈尔伯斯坦,新华出版社,1986。

16.《权利的媒介》,[美]赫伯特•阿特休尔,华夏出版社,1989。

17.《我的一生与〈纽约时报〉》,[美]卡特利奇,新华出版社,1985。

18.《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张允若、高宁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三、新闻业务

1.《怎样当好新闻记者》,[美]杰克•海敦,新华出版社,1986。

2.《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南振中,新华出版社,1985。

3.《风云人物采访记》,[意]法拉奇,新华出版社,1988。

4.《好新闻的后面——编辑耕耘录》,郑兴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5.《记者生涯——现代美国新闻业务漫谈》,[美]钱塞勒等,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6.《美国电视明星》,[美]芭芭拉•马图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

7.《全能记者必备》,[美]朱立安•哈瑞斯等,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

8.《现代新闻评论学》,胡文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9.《新闻采访方法论》,艾丰,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

10.《报纸编辑学》,郑兴东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1.《不要这样写——对百篇新闻写法的商榷》,郑兴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2.《对外传播初探》,段连城,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

13.《新闻写作教程》,[美]密苏里新闻学院编,新华出版社,1986。

14.《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李良荣,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四、传播学

1.《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柯惠新,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

2.《舆论传播》,刘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1993。

4.《媒介通论》,[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

5.《大众传播通论》,[美]德弗勒等,华夏出版社,1989。

6.《媒介社会学》,[英]巴特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7.《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美]施拉姆,华夏出版社,1991。

8.《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美]切特罗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9.《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咏华,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1996。

10.《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2.《说服学——攻心的学问》,龚文庠,东方出版社,1994。

13.《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胡钰,新华出版社,2000。

14.《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崔保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5.《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6.《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丹尼尔•戴扬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7.《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文森特•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

18.《大众文化与传媒》,路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

五、广播电视

1.《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开拍啦》,[英]哈里斯•华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

3.《电视与社会》,[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六、作品

1.《范长江新闻文集》,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2.《新闻通讯选评》,汤世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外国新闻通讯选评》,黎信等编著,长征出版社,1985。

4.《西行漫记》,[美]斯诺,三联书店,1979。

5.《邵飘萍选集》,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中外广播作品选析》,程道才主编,新华出版社,1989。

7.《消息选评》,复旦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8.《通讯选评》,复旦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9《梁厚甫通讯评论选》,东山编,新华出版社,1985。

10.《经历》,韬奋,三联书店,1979。

七、其他

1.《新闻职业道德》,董炜,新华出版社,1996。

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

3.《孤独的狂欢》,吴伯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新闻侵权与诉讼》,孙旭培等,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

5.《新闻法规政策须知》,中宣部新闻局等编,学习出版社,1994。

6.《妖魔化中国的背后》,李希光、刘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媒体轰炸与洗脑》,李希光、刘康,江苏人民出版社。

8.《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王君超,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八、工具书

1.《新闻学大词典》,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方汉奇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3.《中国新闻年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

4.《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北京广播学院编。

5.《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6.《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冯健主编,新华出版社,1996。

附录:阅读部分报刊

1.新华文摘

2.读书

3.天涯

4.电视研究

5.中国记者

6.新闻战线

7.新闻大学

8.现代传播

9.国际新闻界

11.新闻与传播研究

12.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3.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

14.南方周末

15.中国新闻出版报

16.中华读书报

第四篇: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新闻传播学专业

云 南 师 范 大 学

传 媒 学 院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郭静 学号:104170269 专业:新闻传播学类 班级:2010级新闻B班 实践单位:丽江市华坪县电视台

实践时间:2011年8月2日至2011年8月15日

二零一一年 制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1、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能够更加真切深入的了解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流程和细节,体会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所需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在学习、领悟和锻炼的过程中,将理论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更好地融入实际的新闻采编工作当中,并为将来的记者工作积累经验。

2、通过实践,能更深入的了解社会,了解家乡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民情,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能积累社会认识,丰富人生阅历,并增进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3、通过实践,学习如何待人接物,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以及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二、实践内容

在为期13天的社会实践中,首先是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了县级电视台的新闻采编、校稿、后期制作等流程。其次是在编辑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校改电视新闻稿。然后是在老记者的带领下,深入到采编第一线,并先后参与报道了县委领导深入基层慰问群众、下乡调研、推广技术;政府召开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调研组到县里调研文化产业情况和通达乡的傈僳族文化等新闻,期间掌握了不少采访的技巧以及怎样写作电视新闻稿;最后则是在老记者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使用摄像机,并知道了在新闻现场,应该怎样选取镜头、串联镜头以及怎样使用同期声。

三、实践总结及体会

面对现如今这个就业形势严峻、社会环境复杂、让人“鸭梨”山大的世界,还处在大学初期、还未正式踏入社会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想,除了学好校内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利用好长假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古人有云:“著书数百万言,大都精考索,务实践。”短短十四言便已说明了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这话对于著书立说者而言需如此,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更需如此。

通过一年的新闻理论学习以及在校报通讯社担任学生记者的经历,不仅让我对新闻专业充满热情,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相比其他专业,新闻学科的实践特征更明显也更强烈。所以,此次暑假,我选择了在华坪电视台进行为期13天的实践锻炼。期间,不论是深入到采编第一线,参与新闻采访报道,还是在办公室校改新闻稿件、整理案头公文都让我受益良多。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态度决定一切

关键词:做好准备 积极主动

还记得刚来电视台申请实习的情景:只身一人,带着学生证和学院开的介绍信,就那么懵懂而忐忑的走进电视台的某间办公室,在礼貌的向一个工作人员表明了来意后,对方却告知我,负责这事的台长出差了,让我过两天再来,到时候除了要带学院证明、学生证和身份证的复印件外,还需要写两份实习申请书,一份要交给广电局的局长审批,另一份则交给台长审批,两人都同意了才能进台实习。

“怎么还要这么复杂呀?!”我在心里感叹。台长还未回,申请书也还未写,看来只有先准备好了再来。于是向那工作人员说了声感谢后,便颓然回家了。

后来,便按那工作人员所说的带好各种证件,一连去了几天,才等到台长的归来,经历了多番曲折后,才终于申请成功,才终于能够进台实习。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在那等待的几天中,受不了那些麻烦事和不如意,只要稍有放弃,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实习经历了。有时候面对这种考验,除了做好实物的准备也要做好心态的准备。

正式实习后,我突然发现,没有人会主动告诉你应该做些什么,一切的工作都需要自己主动去问、去观察、去适应、去争取。如果自己不积极主动,那么所有摆在眼前的锻炼机会都会消失殆尽。也许正因为心中存有这份积极做事的态度,才会觉得实习的每一天都有学到新的东西,收获新的经历。

我想,无论校内校外,我们都该少些态度的散漫、多些心境的认真,少些放纵玩乐、多些艰苦奋斗,少些抱怨“愤青”、多些客观冷静,少些畏惧怯懦、多些敢为人先,也许,经历如此,执着如此,我们的未来才会朝我们呼啸而来!

2、每一条电视新闻的背后,都凝结着许多人的汗水 关键词:电视新闻 制作流程

来电视台实习之前,因为在学校的校报通讯社做过一年的校园记者,所以对平面新闻较为熟悉,其产生的过程无非是如下几个环节:记者获取新闻线索→前往第一线,拍照,收集信息→写稿→编辑审核校改新闻稿、选取照片(至此便可发布到校园网上)→美编组对新闻进行排版→印刷出版。

而电视新闻又是怎样采编制作的呢?跟纸媒的区别又是什么呢?对此我只是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成长至今,尽管坐在电视机前,看过许多电视新闻,但从来都不知道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条新闻其产生的全过程是怎样的。于是总觉得电视新闻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真正来电视台实习后,才觉得它少了份神秘,让人多了份敬意,因为每一条电视新闻的背后,都凝结着许多人的汗水。其制作流程比起纸媒复杂得多:记者获取新闻线索→前往第一线,摄像,收集信息→写稿→编辑审核校改新闻稿→主播在演播室里面对镜头播报新闻导语→在录音室里对正文内容进行配音→后期制作人员根据新闻内容选取影像画面,将播音内容与画面进行非线性编

辑,并配上字幕、同期声、片花等→台长审核→准点播出。

若仅从制作流程来将电视媒体与纸质媒体做个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电视新闻较之平面新闻制作环节更长(平面新闻仅需六个环节,甚至四个环节就能完成,而电视新闻则需要9个环节),所需工作人员更多(一般的平面新闻仅需记者、编辑、美编、印刷工作者等四人左右,而电视新闻则需记者、编辑、播音员、后期制作人员、把关人、导播等六人左右),制作设备更多样(平面新闻只需三个设备就能制作完成,即用于获取图片的像机、用于编辑排版文字的计算机、印刷纸媒的印刷机等等,有时甚至不用像机;而电视新闻则需要更多的设备,即用于获取视频资料的摄像机,编写及校改文字初稿的计算机、打印机,用于录取播音员声音的录音器、用于后期制作的线性、非线性编辑系统,用于传输、转播新闻节目的信号发射器、接收新闻节目的数字接收机或有线网络、观看新闻节目的电视机等等),技术要求也更高(正因为制作电视新闻的设备更多,所以其技术要求也更高)。

此刻,我才知道它的产生过程是那么不简单,那么不容易。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都将重新来过,甚至要将辛苦制作的新闻弃之不用,所以,真该向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致敬!

3、于细微处见精神,点滴用心皆学问 关键词:采编第一线 获取信息

对于一名优秀的记者而言,其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前往采编第一线,获取第一手的信息。

在跟随老记者跑新闻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身处第一线时,除了要从宏观出发、从大视野的角度把握整体外,还需要从微观处找点、从细节上获取信息。比如实习的第二天,我便跟着一名老记者随县委领导下乡调研。到达目的地后,老记者便迅速扛起摄像机选取要拍的角度和镜头,而我则拿起纸和笔记录调研的整个过程。期间,不但要把看到的内容记下来,还要在细节方面多向基层负责人、技术人员等询问,以获取更为详尽、真实的信息。还记得,县领导一行在视察完某农户家的芒果种植情况后,便匆匆赶赴下一个目的地。而那家农户叫什么名字、种植面积是多少、种植的主要品种是什么却不得而知,对此,只有向最熟悉这些情况的村支书打听了。

自那次下乡采访后,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细节对于新闻的重要,只有越保证细节的无误,我们所报道的新闻才越接近真实,而真实才是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之一。很多事情往往在细微处见精神,对于新闻而言更是如此。许多新闻点也正是在细微处才得以发现,就如著名的“水门事件”一样,《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从看似一般的盗窃案中层层剖析、逐步深入,从种种细节背后挖掘线索,最终才还事实真相于受众!而此事也对美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所以,在今后的新闻工作中,我们更要懂得发现细节,把握细节!

此外,在办公室校改新闻稿的过程中,我还发现电视新闻的文字稿与纸媒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首先,在结构方面,电视新闻包括标题、口播(即导语)、背景、主体(有时还需标注同期声等内容)、结语几个方面,而纸媒则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其次则是在遣词用语方面,由于电视新闻是运用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其文字稿不是画面的简单解说,而是要形象生动、易为人们接受。所以,写作电视新闻的文字稿时,其语句不可过长,要尽量使用短句;尽量使用口语化、简洁易懂的词语,避免生僻词的使用。在报道时政新闻时,角度上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笔,追求大众视角,内容上则既重人,也重事。

4、诚以待人、谦以听声 关键词:待人接物 谦逊真诚

为期十三天的社会实践,不仅让我对新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学会怎样待人接物,怎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采编第一线,记者不但要记录下所看到的事实,也要通过多方询问验证事实,还要与采访对象进行融洽的交流与沟通。期间,不但要和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打交道,还要与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人打交道,采访对象不同,采访的方式也会有所区别。故此,人际交往能力对记者来说尤为重要。

不过,无论采访什么样的对象,其采访方式的核心总归起来只有四个字,那便是谦逊真诚。

采访对象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是企业老板还是农民小贩,是县领导还是村支书,都应该不分高下的对待。交谈中,作为记者的我们应该避免自己垄断发言权,多点耐心和谦逊,多倾听他人的声音,唯有如此,采访的过程才会顺利融洽,采访的内容才会真实动人。

四、实践结果及分析

1、新闻媒介应作农业技术的助推者

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报道了县委领导下乡调研、推广技术的新闻,亲眼看到了一株芒果苗是怎样进行标准化、科学化种植的全过程,以及在缺水地区怎样使用微灌保苗技术。县领导亲自示范言传身教固然令人可喜,但其传播方式仅在人际传播的层面,传播效能十分有限。我想,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我们是否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呢?我们大可拿起摄像机将这些农民需要的农业技术拍摄下来,并制作成专题节目经常播出,甚至还可以制作成光碟发放到需要的地方。运用大众传播的方式,将农业技术直观生动的呈现在受众面前,必然能起到更好的推广作用、更大的传播效能。

2、关注受众,多点软新闻

在参与采访报道以及了解了电视新闻的制作流程后,我发现县级电视台的新闻多以时政类的硬新闻为主,而受众喜闻乐见的软新闻则少之又少。此外,电视台的新闻线索多由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提供,而观众主动打来电话提供新闻线索的情况则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县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才会出现收视率低、观众参与度弱的情况。对此,除了广电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外,也需要台里的记者主动寻找新闻点,在保持时政新闻播出量不变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一些好人好事、街头趣闻、反映百姓精神面貌的软新闻。

五、结语

十三天的社会实践,十三天的实习记者,时间虽短,却给我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回忆和感悟。从今以后,我将更加努力的学好新闻理论知识,并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所需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学着敏锐地去发现事实,忠实地去报道事实,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总字数:4560)

参考资料: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 郝朴宁、陈路:《传播理论》,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6年版 [3] 王金春:《提高记者的交际能力》,期刊《新闻爱好者》2006年12期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水门事件”试论美国的新闻监督与反腐败》,凤凰网历史频道2010年9月22日

附:影像资料及实习证明

第五篇: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九大重点名校

关于择校推荐: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九大重点名校

股票、房市让金融经济火了,百家讲坛让中文历史热了,超女快男把新闻传播推到风口浪尖了。新闻传播学一直以来都是考研大军的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大部分考生都选择了综合性大学。一方面是因为在开设新闻学、传播学硕士点的高校中,综合性大学数量上占有优势,全国共有70所学校、机构拥有新闻学硕士点,其中综合性大学就占了一半。另一方面,综合性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水平高。在10个设置有新闻学博士点的单位中,除去南京政治学院是军事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属于社科院系统,其余8所普通高校有4所是综合性大学,而10个传播学博士点授权单位中,有7所院校是综合性大学。

“综合”看点

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看点之一:知识结构强

在日益讲究新闻报道质量的今天,写出好稿子不仅要靠勤奋,扎实的专业基础,“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也非常重要。综合性大学学科配置齐全,各个专业的人都能接触到,适合新闻人汲取不同类型的思想,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讲座也可以让自己迅速融入专业融合的知识海洋中。有人戏称武汉大学的新闻学“单波是用哲学与文学研究传播学,张昆用史学研究传播学,张金海用经济理论研究广告学”,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新闻学本身就是建立在文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之上的一门专业学问,多点综合性思考对研究不无

裨益。

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看点之二:人脉资源广

综合性大学培养的人才很全面,科技、政法、文教、卫生等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校友分布,在一些和新闻业联系密切的政府机关、文化系统里,综合性大学的校友优势也最明显。而且,综合性大学往往在社会研究、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占有学术优势,对一些重大事件进行点评的常常是那些综合性大学的专家学者。在综合性大学读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除了能培养自己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路以外,更重要的是

能够培养广泛的人际交往能力。

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看点之三:发展潜力足

综合性大学往往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心,在当地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得到地方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注支持较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有发展优势。2005年10月17日,在国务院学位办第10次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学科评审中,新增了8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单位:新增的新闻学博士点是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增的传播学博士点是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大学。由此可见综合性大学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领先优势。虽然新闻学硕士点已经在理工、财经、政法、师范类院校中遍地开花,但要继续深造,还得向综合性大学的门槛迈进。综合性大学对外交流机会多,海外的知名度也相对较高。对那些今后想去海外“镀金”的同学而言,综合性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文凭更

有含金量。

院校推荐

南国明珠——暨南大学

推荐理由:地处广州,中国新闻业最活跃的区域,近水楼台先得月;实力强劲,博士点授权单位,学

术力量雄厚。

院校小记:

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6~2007)》公布了中国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评估排名,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位列13,为重点优势学科单位。虽然暨大的名气没有同城的中山大学响亮,可是暨大早在1986年就成为我国第三批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2001年又获准建立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同年升格为新闻与传播学院。2003年,暨南大学新闻学成为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点学科,两年之后成功申报新闻学博士点,成为广东省唯一的新闻学博士点。

回望历史,暨南大学作为中国最早成立新闻学专业的5所高校之一,20世纪5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与北京的人大、上海的复旦有中国新闻学“金三角”之美誉。暨大新闻学集中体现了南方新闻界务实的特色。暨南大学的名师很多,中国第一位留学法国8年之久的传播学博士陈卫星就首先在这里收徒讲学;黄匡宇教授提出了电视新闻“声象双主体论”,并首次从符号学角度对电视新闻学理论进行立体建构。2002年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童兵先生来暨大讲座时,曾将暨大新闻专业提高到与复旦、人大齐名的程度来褒扬。暨南大学新闻学为广东乃至东南亚的传媒界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如《南方日报》总编辑杨兴锋即毕业于暨

大的新闻学专业。

报考难度:

2007年暨大新闻学共有336人报考,最终录取50人,其中包括9名推免生,录取分数线为367分,其中单科线为55分和90分,上线人数92人;传播学共有221人报考,最终录取26人,其中6人是推免生,录取分数线为363分,单科线为55分和90分,上线人数52人。跨考咨询师建议:相比传播学,暨大新闻学专业报考热度更高些,但录取人数也更多。暨大新闻传播学的录取分数线不低,这可能和同城的中山大学没有新闻传播学硕士点有关,想考暨大新闻学的考生需早做准备。

古都学老——西北大学

推荐理由:办学历史相对较长,人文底蕴深厚,在西北地区有一定影响。

院校小记:

西北大学是西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其新闻传播教育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为陕西乃至全国培养了众多新闻与文化传播专门人才。1972年西北大学就开设了新闻课程,2000年获批设立新闻学硕士授权点,西北地区最早一批科班出身的新闻人大多出自西北大学。当前全国业界许多单位的重要岗位上,均有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的身影。如新闻学权威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副总编张满丽、新华社河南分社副总编刘雅鸣、陕西《三秦都市报》总编朱冰尧、《陕西工人报》总编刘鹏等。

西北大学新闻学的特色和优势是,对新闻学基本原理、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新闻文化学、新闻媒介批评、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广播电视新闻、新闻摄影等方面进行广泛研究。最近,西北大学在广告学方面的影响日益扩大,这和学术带头人杨立川先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06年10月,国内广告教育最高级别的学术盛会——全国广告教育研究会第5届学术年会在西北大学举行,这进一步提高了西北大学

在广告界的知名度。

报考难度:

西北大学是首批列入全国重点大学名录的高校,是西安唯一的综合性大学。西北大学2007年的录取线遵循国家划线B类地区的标准,即:总分345分,公共课53分,专业课80分。跨考咨询师建议:考生只有通过国家规定的录取分数才能参加复试,复试内容每年都有一定的变化,需及时关注学校发布的相关

信息。

陇西明月——兰州大学

推荐理由:西北地区唯一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培养出了水均益等传媒界人才,在全国有一

定知名度。

院校小记:

兰州大学这座西北学术重镇,在新闻学方面也有着不平凡的过去。兰大的新闻学曾经红火一时,培养了大批人才,不少毕业生分配到新华社系统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级新闻单位,在全国新闻院系可比性排名中位居第四。在西部各省、市、自治区新闻单位和地县的新闻单位中,兰大新闻系的大批毕业生常年工作在艰苦环境中,青藏高原、戈壁沙漠、卫星发射基地均有他们的身影。

兰大新闻系系主任段京肃教授长期致力于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研究,1999年被确定为甘肃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副主任李文副教授致力于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及西北新闻事业研究,1998年当选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杨魁副教授长期从事应用传播和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在公共关系学领域的研究颇受全国同行关注,现任兰州大学现代咨询策划研究所所长;王天定副教授对新闻传播道德与法规颇有研究;王作人副教授在基础写作和报告文学创作与研究方面有较大影响,曾获全国报告文学创作大奖。

兰州大学新闻系专家重点研究的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史,填补了中国新闻联播事业史研究的空白,丰富了我国的新闻理论。兰大新闻系的科学研究注意紧密结合西北地区实际,在边远地区新闻事业发展规律

方面作了认真研究。

报考难度:

兰州大学新闻学2007年共有232人报考,录取29人;传播学有237人报考,录取 32人。2006年新闻学有266人报考,录取30人;传播学247人报考,录取31人。跨考咨询师建议:和东部学校相比,报考热度明显低于其他重点大学,近两年报考录取状况基本持平,变化不大。

天府学宫——四川大学

推荐理由:西南地区唯一的新闻学博士点授权单位,在西部有广泛影响;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龙头

地区,已被划为经济开放区,发展潜力巨大。

院校小记:

提起四川大学的人文学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宗教学,其次是中文。仔细看以下相关介绍:中国语言

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位及新闻学博士点研究领域包括: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与传媒、文化批评、文学人类学、佛教语言文学、广播影视文艺学,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研究内容还是偏向中文,所以报考川大新闻学研究生的考生需要有较好的文学功底。

四川大学新闻学名师汇聚。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欧阳宏生,是全国首届“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1996年开始作为高级理论专家客座中央电视台,从事了一系列课题研究;蔡尚伟教授是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是大型电视系列片《毛泽东在四川》、《巴蜀四帅》、《邓小平与四川》的主摄像、发起人、策划人,制作过百余部(集)电视专题片;吴建教授在新闻摄影、广告学、新闻传播教育、媒介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努力,构建了较有特色的新闻摄影和广告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报考难度:

四川大学新闻学2007年的复试分数线为345分,单科成绩为55分和83分;2006年的复试分数线为350分,单科成绩为56分和84分。总体来说在全国重点大学中竞争激烈程度处于中游。2007年新闻学报名人数为286人,录取人数为45人,其中8名为推免生;传播学报名人数为313人,录取人数为51人,其中9名为推免生。2006年新闻学报名人数为281人,录取44人,其中7人为推免生;传播学报名人数为329人,录取60人,其中9名为推免生。跨考咨询师建议:这个报录比虽然低于东部的综合性重点大

学,但在西部地区却是最高的。

华北精英——河北大学

推荐理由:临近京畿,有一定的地缘优势;学术方向新颖,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院校小记:

如果说新闻学的传统强校以丰厚的学术底蕴吸引青年学子,那么,一些地方大学则开辟了专业研究与实际结合、与时代结合的新道路。河北大学新闻学虽然在全国名气不大,但在本省却是一块金字招牌。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青年教师和本科生、研究生提供了实习基地,双方共同发起成立“河北省媒介发展研究所”,建设本省传媒业科研基地,针对传媒业发展和传媒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开展科

研攻关。

河北大学新闻学方向齐全,近几年关于媒介经济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河北大学媒介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鹏,曾经是经济日报社《中国书画》总编辑,现在担任硕士生导师,致力于媒介经济学与报刊市场营销研究,是国内媒介理论界权威的学者之一,也是少壮派报业实干家。河北大学新闻学着力打造开放的平台,每个学期都会请北京的知名教授来校专门为研究生开讲座。

河北大学位于保定,距离北京仅“一步之遥”,所以更多的人把这里当作研究、修炼的场所,以期毕业后到北京大展身手。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崔艳1995年从河北大学新闻系毕业四年后又回到母校攻读新闻学研究生,随后顺利地进入中央电视台从事导演工作。

报考难度:

河北大学新闻学遵循国家划线标准。复试时初试成绩为500分,占总成绩权重的70%;复试总成绩为

300分,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的30%,其中外语笔试占100分,专业考核笔试占100分,专业面试及实践环节占70分,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占30分。跨考咨询师建议:初试成绩占的比重很大,考生在初试时的排名很重要。

华东新秀——安徽大学

推荐理由: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综合性大学,地处华东,与江苏、上海、浙江临近,但报考热度

远小于这些地区。

院校小记: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是安徽大学中文系新闻本科班,新闻学硕士点研究方向有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业务。算起来全国办学历史超过20年的新闻系并不太多,安徽大学新闻教育在改革开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网上公示的2007国家精品课程入选名单上,由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芮必峰教授主持、姜红、吕萌、蒋含平、刘勇等老师主讲的《新闻学概论》课程名列其中。2003年安徽大学与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签署协议,共建新闻传播学院。与此相配合,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在安徽日报及其所属的子报刊及网站建立了自己的实习基地。其实,安徽大学新闻学院不仅在本地有着绝对优势,其影响已经波及全国。北大方正在全国仅捐助了5家高校建立实验中心,安徽大学新闻传

播学院便是其中之一。

安徽大学新闻学的名师中,院长芮必峰教授是代表。新闻系系主任蒋含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闻史,1997年参与复旦大学宁树藩教授主持的中华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研究。

报考难度:

安徽大学执行国家B类划线标准。新闻学的录取线,2007年为345分,单科为53分和80分;2006

年为345分,单科为55分和83分。

盛世潜龙——上海大学

推荐理由:地处上海,文化产业发达;上海唯一市属综合性大学,上海市重点建设,本地资源丰富。

院校小记: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成立于1995年4月7日,是上海大学的特色学院之一,新闻传播系建院伊始就有。2001年获传播学硕士培养资格,2003年获新闻学硕士培养资格。如今,上海大学在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国际传播、文化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等领域都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

上海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一直被复旦的光环遮掩,不过上海大学的名师也很多。张咏华曾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1995年作为国家公派美国富布赖特基金高级访问学者到美国南加州大学从事大众传播社会学研究一年,其研究方向与国际问题联系密切;戴元光现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社会学、文化传播等;吴信训是上海大学传媒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传媒经济研究、广播电视新闻研究、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研究。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走的是务实路线,前不久由学院毕业生导演、学院自主制作的影片《上海公园》,作为2007国家正式出产的400余部电影之一,开创了上海大学的历史先河。随后,“当代中国影视批评现状的批评”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影视与传媒产业研究基地”也设在这里。在中国的电影之都,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正走出一条与实际

相结合的新路。

报考难度:

2007年国家划定的复试线为350分,单科为55分和83分,而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划定线为357分,单科也为55分和83分。由此可见,虽为上海地区的综合性大学,但是上海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分数并不是很高。2007年招生总人数为45人,跨考咨询师建议:招生规模在上海开设新闻传播硕士点的高校中排名第一,竞争相对较小,性价比高,考生不妨考虑报考。

珞珈风光——武汉大学

推荐理由:中部地区最有威望的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方向多元化,与国际新闻学研究接轨程

度高。

院校小记: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83年组建的原武汉大学新闻系。20多年来,它一直以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层次、创造型、复合型的新闻与传播学人才为办学宗旨,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培养了大

量的优秀人才,活跃在全国各地。

“新闻传播实务与媒体发展研究”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立最早、师资力量最强的一个研究方向;比较新闻学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方向围绕如何建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这一重大问题,探讨中西新闻传播业与新闻传播观念演变的轨迹,集合了一支高学历、年轻化并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术队伍;“新闻传播发展史”是新闻与传播学院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知名新闻学者何微先生是本方向的开创者,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整体的新闻历史观;传播理论研究方向,主要关注传播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以及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强调运用定量的方法对媒介效果进行研究;广告传播方向是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兴的又一重要研究方向,《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广告理论的专著,也是珞珈广告学派的标志性著作。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罗以澄是新闻业务方面的重量级人物,现在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单波是中外新闻比较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其论著和论文的引用率比较高,石义彬在传播理论,张金海在广告理论,李敬一在传播史方面都有突出表现。

报考难度:

2007年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录取分数只有349分,看似不高,但是专业成绩却要求两科最低分都是100分。2007年武汉大学新闻学报考人数528人,录取103人;传播学报考692人,录取109人。2006年新闻学报考463人,录取87人;传播学686人,录取121人。跨考咨询师建议:相比东部地区高校10:

1的比例,武大的传播学的录取情况颇为乐观。

海天揽胜——厦门大学

推荐理由:历史悠久的新闻学教育;东部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

院校小记:

厦门大学新闻教育历史悠久,1922 年至 1926 年,厦门大学就有了自己早期的新闻学教育,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办新闻教育的历史。1983 年,厦门大学成立新闻传播系,在中国率先以“传播”冠名,集中体现了厦大新闻传播人“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厦门大学在广告学、华夏传播研究、传播史研究等领域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尤其是广告教育,走在全国的前列,素有“中国广告黄埔”之称。

厦门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在对台问题和广告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老师也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张铭清教授是现任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对台和对外宣传,近年来提出“一国两制新闻学”,参与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两个白皮书等重要文献的组织撰写工作;赵振祥教授是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东南亚华文传媒,是菲律宾《世界日报》特约评论员;许清茂教授是闽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播史、中国广告史、台湾传媒研究;陈培爱教授1983 年参与创建中国大陆高校中首创的广告学专业,主持并完成 10 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与各类社科研究课题,在广告学方面颇有建树。

学院的教学行政大楼毗邻海景,风景绝佳,内设有收藏丰富的资料室。厦门大学是中国最早培养新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早在 1983 年,厦门大学就开始招收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了。1994 年,厦门大学正式设立新闻学硕士点。2002 年,又增设传播学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学发展中心 2004 年的评估中,厦门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在全国排名第 5 位,标志着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全国先进

行列。

报考难度:

2007年厦门大学新闻学报考人数达288人,录取28人;传播学798人,录取58人。可见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的魅力吸引了大批来报考的同学。跨考咨询师建议:厦门大学2007年录取的最低分数为新闻学340分,传播学343分,虽然看似不高,但接近十选一的淘汰率也让许多人掂量再三。

下载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统设专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统设专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