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
调查对象:铜盂镇胜前新村渡仙里部分村民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2010年1月至2月份,我们围绕“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这个课题在潮阳区铜盂镇胜前新村渡仙里进行了调查。
铜盂镇胜前新村渡仙里,一个大约有八百多人的小村,村里的人思想较为传统,多子多福,生个男孩好传代的思想比较多,在几年前大多以打渔为生,随着轻工业的发展,近几年多向工厂(如制衣厂)发展。根据这次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农村义务教育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在这次调查中,接受调查的有80%是90后的村民,但却有39%的人对国家的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
程度仅在于听说过,17%的调查者不清楚,说明义务教育的观念与相关法律法规还没得到足够的落实,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多加强义务教育的宣传力度,加深其在农村居民心中的印象,使义务教育的观念与相关法律法规得到普及。认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依法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每年开学前,地方政府必须向其辖区内的适龄儿童发放入学通知书,督促其监护人带领儿童按时到校报到入学,把好入学关,从源头上防止儿童辍学。
二、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在这个小村里失学的状况还是严重的,有很多适学青少年被迫辍学,而根
据调查了解,辍学的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学生的学费以及生活费,这种情况在农村更明显,农村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很多家庭经济都有一定的困难,倘若一些家长有不太明智,他们的孩子往往只有无奈的离开学校。2,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持有悲观态度,认为自己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大学出来后还得自己找工作,还不如现在就找,于是就早早的离开了学校,另谋生路去了。或者是被他们的父母带回家当劳动了去了。3,因在学校严重违纪而被学校开除的及其它原因离开学校的也占一定的比例。而为了避免辍学现象的发生,除了第一点所说的加强法律宣传力度,国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而且投入过程要透明,宣传力度要到位,使村民们知道可以通过政府的资助来解决辍学孩儿的上学问题。
三、在调查中有24%的被调查者认为免除学杂费并没有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60%的被调查者反映这一政
策减轻了一定的家庭负担;有15%的被调查者认为免除学杂费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起了很大的作用。这说明减免学杂费这一项政策在总体上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减免学杂费对农村的普及义务教育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家还应该帮助乡村提高经济发展,这才是从根本上减轻村民家庭经济负担,解决孩童辍学的措施。
四、根据调查,在减免学杂费后,有89%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存在着变相收取费用的现象;而只有11%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没有存在变相收取费用。而在这一政策是否落实选项中有50%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一项政策得到较好的落实,并起到一定的作用;有30%和15%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一政策落实得不是很到位和不到位,且有待提高;这说明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任感和交流还不够,也同时说明学校的财务状况还不够公开,家长未能及时掌握学校的一些最基本的财务状况。也说明了国家政府对政策的实施与监督还不够到位。
五、这次调查也发现了关于教师的系列问题:在调查者中有65%觉得教师质量一般,还有一些调查者认为
真正负责任的老师不多,老师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在农村学校师资总体不高,队伍不稳,是农村中十分突出的问题。而且教师待遇差、工资低,导致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还有一些教师的素质不高,不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没有专业系统的教学方式······还有,教学设施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从60%的调查者认为教室、教具等教学硬件有待改进和提高看出,虽然近几年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伴随着大量财政的投入,大部分地区的基础教学设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当对于那些相对于落后偏远的乡村,教学设施还是比较落后教学环境还是比较艰苦的,国家政府还需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类落后的教育设施,为义务教育在硬件上做好保障。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在此次活动发现的问题在很多乡村是比较普遍的,也发现大多数村民对国家义务教育政策是支持且抱很大希望的,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国家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努力下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使更多的孩童能够如愿得到好的教育!
第二篇: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1998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使河北省赤城县扬名全国。一位叫魏敏芝的小学代课教师找回失学孩子的故事,令千万人潸然泪下。十年弹指一挥间,赤城县贫困山村的孩子是否“一个都没有少”?刚放暑假,我就奔赴该县就农村义务教育问题进行。七月酷暑,辗转跋涉于黄土沟壑,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带来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十分欣慰。
穷孩子圆了读书梦
雕鹗镇上虎村村长回忆道:“2008年大年初八,村里家家院落门口,到处撒着红红的炮屑。今年,孩儿们的炮放得热闹。为啥?上学不花钱!”2007年,共和国庄严承诺:农村孩子读书不再收学杂费、书本费,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贴。改革开放30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此落地生根,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读书不花钱,家庭困难有补贴!幸福从天而降,一位叫闫晓旭的15岁女孩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没补贴,我三年前就该辍学回家了!”她父亲阎万富原本开车往返于内蒙古、张家口贩羊,可四年前父亲不慎摔成瘫痪,治病花了4万多元,不仅负债累累,家里还断了生活来源。为筹集两个孩子的学费、书费,阎家甚至停用自来水,改喝井水,可钱还是不够。幸亏三年前县财政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补贴,对寄宿的贫困生每年予以1000元补助,这才保住了晓旭的学业。在村里人眼里,阎家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典范。哥哥前年考上河北工业大学。阎晓旭小学六年级,学习成绩在镇中心学校排全年级第三名。
月朗星稀,山路崎岖。我深一脚、浅一脚摸黑走进镇宁堡初一学生郭兴乐家。院里,木架上堆着玉米棒子;屋里,锅里煮着土豆——郭兴乐说,这是一家的口粮。父亲因腰椎病丧失劳动力,母亲是哑巴。这个家有多难?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头驴和50元买来的旧黑白电视。
按照“两免一补”政策,学校把郭兴乐列为特困生,每年补助1000元生活费,上小学三年级的妹妹郭兴妹每年补助300生活费。郭兴乐身体结实,憨厚腼腆,学习成绩中等,但体育很好。学校举办运动会,获3000米长跑第三名。提起2008年奥运会,郭兴乐说想到北京看奥运。长大后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他告诉记者,镇宁堡离北京120公里,高速公路牌子上写着。还没去过北京,以后肯定能去!郭兴乐父亲拉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村里没让一个孩子失学,感谢政府!孩儿,记住恩德,好好念书!”
2004年秋天,国家实行“两免一补”,中央财政划拨给赤城县26万元补贴资金,省补贴13.5万元,赤城县超出省定标准,配套27万元资金,全部用于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形成制度并逐年提高。当时,全县经济经过五年停滞徘徊,因铁矿石开发稍有好转,财政收入出现攀升。治贫先治愚,赤城县教育拨款开始随着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加逐年增长。2004年至2006年,全县累计投资8000万元,新建扩建学校项目46个。2007年教育投入高达3000多万元。新建和维修学校项目21个,总投资1036万元。从发放公教人员工资都困难,到稍有余钱大力增加教育投入,变化从何而来?改革,源于一场危机„„
用行动诠释“再穷不能穷教育”
赤城县28万人,是张家口市面积最大的县,也是着名的革命老区,当年的中共北平市委就是从这里的大海陀山走进北京。如今,这里依旧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只有2030元。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作为标语,此话已写遍贫困地区的墙头。做起来有多难?赤城县财政局长孟建军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04年赤城县农村义务教育警报频传,长期拖欠工资迫使教师大量出走。以全县最好的县一中为例,优秀骨干老师纷纷去了北京,当年秋季开学,教师一次就走了30多位。因为当地教师每月收入只有800-900元,北京开出的工资是3000多元,外加解决全家北京户口。
赤城县文教局卜明方局长告诉记者,全县没一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领导和机关干部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张家口读书。赤城县教育遭遇“双重边缘化”:教育被经济发展边缘化;农
村教育又被城市教育严重地边缘化。在财政局当副局长九年之久的孟建军说了一句肺腑之言:“教育重要谁都清楚,贫困地区发工资都困难,没钱,拿什么投入?”
解决城乡教育差距不能说空话。根治贫困,消除地区差异造成的落差,财政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投入教育。危机促使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农村教育。教师出身的赤城县委书记赵占华在全县大会直言:“改变一个地方,使这个地方有所发展,领导干部应做到两条:一是深刻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二是要有强烈治理欲望。赤城发展要有后劲,就要很抓教育。否则,愧对人民!”这一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思路决定出路,县政府痛下决心增加投入。孟建军对记者报出一组数字:2005年,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是5772万元,2006年8398万元,去年达到10161万元。小投入、小发展;大投入,大发展;不投入,没发展!财政倾斜教育源于切肤之痛。“穷啥不能穷教育”,口号转变成实际,必须用投入体现。
转变观念才能增加投入
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和地方经济好转,两个条件促使赤城迅速扭转教育被动落后的局面。2004年县里专门成立了县长负责,各相关局长任委员的“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一是宣传到位,国家家喻户晓;二是措施和配套资金到位。2004年,享受免杂费和书费的学生8392人。2007年国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赤城县横下一条心:除了落实中央相关政策,在生均公用经费上,县级财政投入169万元,生均补助水平按最高标准执行。小学生每人每年75元;初中生115元,分别高出河北省定标准15元、25元。
与此同时,文教局和财政局共同制定了特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农村初中生年均1000元,小学生800元,并免收住宿费。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农村初中年生均500元,小学念生均300元。去年,全县财政投入生活补贴资金50万元,补助特困生239人次,贫困生1678人次。民生为本,雪中送炭,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贫困生千家万户。
2007年10月,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就全县教育问题深入,规模和力度前所未有。县一中校长秦占军告诉记者,“2004年,县里以优惠政策,为教师修建了住宿楼。2007年,多年来拖欠教师的100多万元补贴和课时费一次性全部解决。”当年,县财政安排特别预算,在全县公开、公正、公平招考录用70位教师,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问题有效缓解。2007年,赤城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高于全县GDP增幅4.55个百分点,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家有三斗粮如今愿做“孩子王”
生活贫困必然教育贫瘠,打破这个规则很难。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拍摄地镇宁堡乡水泉村,摄制组为感谢当地村民支持,临别时捐资6万元修建了一所“水泉希望小学”。一堵围墙,两间红砖瓦房,2004年以前,这是赤城县校舍最好的山村小学。1998年拍摄电影时,水泉村小学有28个学生,现在只剩6位。三年级以上学生被集中到镇中心学校寄宿。
“财力充实固然重要,观念转变更重要。两者合二为一,才能水到渠成。”孟建军告诉记者,县财政为此做了两件事:一是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总投入;二是狠抓整合教育资源布局。2004年,县里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全面调整。简单地说,把偏远地区的孩子向中心城镇集中,实行寄宿制,县里按生员多少增大对学校和贫困学生的补贴。水泉村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被集中到30里外的镇宁堡中心学校念书。
水泉希望小学校长李向平是学校现在唯一的老师,18岁高中毕业就在这里代课,至今已30年教龄,见证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历程。1978年李向平当代课老师时,每月收入5元;1983年土地承包后每月30元;1994年增加到100元;2000年转为公办老师,月收入600元。2006年涨到了1570元。
“过去的说法是‘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当农村教师没吃没喝收入低,我们学校5年换了6位老师。我如今算是赶上了好时候。”李向平说,这份收入他做梦都没想到。如今,他在本村收入最高,受人尊敬羡慕!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让李向平唏嘘不已:“为了这6个孩儿,水泉学校没撤。政府重教,体惜贫困地区!”众所周知,集中办学有利于合理分配教师负担,专职教学,节省开支,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孩子太小、路途遥远,无法寄宿,水泉小学因此得以保留。这里还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
村长告诉记者,“村里现在有43户,85口人。一些出去打工不回来。这几年人减得厉害。没有副业,封山种草,不让养羊。就种一点土豆、玉米,没钱。”水泉村去年农民人均收入620元,村债有3万元,过去“普九”教育欠下。如何还?现在没有说法。提起教育欠债,文教局卜明方局长介绍说,“一个是‘普九’欠债;一个是学校教育欠债。当年县财政处于极其困难时期,全县共欠外债960万元,近几年财政多方争取资金,目前为止已偿还债务350万元。还剩600万。教师工资已纳入县财政统筹,工资直接发放到教师账户。2004年以来从未发生拖欠。去年开始,学生上学不交一分钱,乱收费现象彻底杜绝。
脱贫从教育做起
2007年,赤城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25亿元,增幅达65.5,增长幅度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发展加速全县城镇化进程,总投资近8000万元的汤泉河综合治理等重点城建工程相继竣工,极大提升了县城形象。农民进城购房和读书的孩子多了。孟建军介绍说,财政形势虽有所好转,仍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解决全县2.4万贫困人口温饱、2.9万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艰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教育扶贫是关键。县长王利民介绍说:“‘教促富’、‘富促教’,由此才能良性循环。县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方案,范文库欢迎您采8集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到2010年,包括民办学校在内,全县小学调整为33所,初中调整为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普高调整为1所,职业高中1所。”
和谐社会,民生为本。财政如何切好这个蛋糕?孟建军直言:“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去年,财政累计拨付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及教育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有效地保证了农村中小学免收杂费以后的正常运行。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全县学校危房基本消除。通过布局调整,教学点正在向规模办学集中,教师待遇逐步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没有一个教师外流。
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赤城县农村义务教育经历的磨难坎坷,似乎应证了这条规律。当今世界,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教育发展趋势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即先教育,后经济。教育水平的差距,决定经济差距。解决农村贫困必须依托教育,同时以减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主要战略目标。令人欣慰的是,赤城县已经在这两个关键点上起步。2007年开始,国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公共财政倾情民生,天时、地利、人和皆备。脱贫攻坚,希望已从农村义务教育升起!
第三篇: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1998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使河北省赤城县扬名全国。一位叫魏敏芝的小学代课教师找回失学孩子的故事,令千万人潸然泪下。十年弹指一挥间,赤城县贫困山村的孩子是否“一个都没有少”?刚放暑假,我就奔赴该县就农村义务教育问题进行调查。七月酷暑,辗转跋涉于黄土沟壑,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带来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十分欣慰。
穷孩子圆了读书梦
雕鹗镇上虎村村长回忆道:“2010年大年初八,村里家家院落门口,到处撒着红红的炮屑。今年,孩儿们的炮放得热闹。为啥?上学不花钱!”XX年年,共和国庄严承诺:农村孩子读书不再收学杂费、书本费,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贴。改革开放30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此落地生根,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读书不花钱,家庭困难有补贴!幸福从天而降,一位叫闫晓旭的15岁女孩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没补贴,我三年前就该辍学回家了!”她父亲阎万富原本开车往返于内蒙古、张家口贩羊,可四年前父亲不慎摔成瘫痪,治病花了4万多元,不仅负债累累,家里还断了生活来源。为筹集两个孩子的学费、书费,阎家甚至停用自来水,改喝井水,可钱还是不够。幸亏三年前县财政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补贴,对寄宿的贫困生每年予以1000元补助,这才保住了晓旭的学业。在村里人眼里,阎家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典范。哥哥前年考上河北工业大学。阎晓旭小学六年级,学习成绩在镇中心学校排全年级第三名。
月朗星稀,山路崎岖。我深一脚、浅一脚摸黑走进镇宁堡初一学生郭兴乐家。院里,木架上堆着玉米棒子;屋里,锅里煮着土豆——郭兴乐说,这是一家的口粮。父亲因腰椎病丧失劳动力,母亲是哑巴。这个家有多难?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头驴和50元买来的旧黑白电视。
按照“两免一补”政策,学校把郭兴乐列为特困生,每年补助1000元生活费,上小学三年级的妹妹郭兴妹每年补助300生活费。郭兴乐身体结实,憨厚腼腆,学习成绩中等,但体育很好。学校举办运动会,获3000米长跑第三名。提起2010年奥运会,郭兴乐说想到北京看奥运。长大后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他告诉记者,镇宁堡离北京120公里,高速公路牌子上写着。还没去过北京,以后肯定能去!郭兴乐父亲拉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村里没让一个孩子失学,感谢政府!孩儿,记住恩德,好好念书!”
XX年秋天,国家实行“两免一补”,中央财政划拨给赤城县26万元补贴资金,省补贴13.5万元,赤城县超出省定标准,配套27万元资金,全部用于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形成制度并逐年提高。当时,全县经济经过五年停滞徘徊,因铁矿石开发稍有好转,财政收入出现攀升。治贫先治愚,赤城县教育拨款开始随着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加逐年增长。XX年至XX年,全县累计投资8000万元,新建扩建学校项目46个。XX年年教育投入高达3000多万元。新建和维修学校项目21个,总投资1036万元。从发放公教人员工资都困难,到稍有余钱大力增加教育投入,变化从何而来?改革,源于一场危机……
用行动诠释“再穷不能穷教育”
赤城县28万人,是张家口市面积最大的县,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当年的中共北平市委就是从这里的大海陀山走进北京。如今,这里依旧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只有2030元。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作为标语,此话已写遍贫困地区的墙头。做起来有多难?赤城县财政局长孟建军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XX年赤城县农村义务教育警报频传,长期拖欠工资迫使教师大量出走。以全县最好的县一中为例,优秀骨干老师纷纷去了北京,当年秋季开学,教师一次就走了30多位。因为当地教师每月收入只有800-900元,北京开出的工资是3000多元,外加解决全家北京户口。
赤城县文教局卜明方局长告诉记者,全县没一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领导和机关干部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张家口读书。赤城县教育遭遇“双重边缘化”:教育被经济发展边缘化;农村教育又被城市教育严重地边缘化。在财政局当副局长九年之久的孟建军说了一句肺腑之言:“教育重要谁都清楚,贫困地区发工资都困难,没钱,拿什么投入?”
解决城乡教育差距不能说空话。根治贫困,消除地区差异造成的落差,财政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投入教育。危机促使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农村教育。教师出身的赤城县委书记赵占华在全县大会直言:“改变一个地方,使这个地方有所发展,领导干部应做到两条:一是深刻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二是要有强烈治理欲望。赤城发展要有后劲,就要很抓教育。否则,愧对人民!”
这一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思路决定出路,县政府痛下决心增加投入。孟建军对记者报出一组数字:XX年,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是5772万元,XX年8398万元,去年达到10161万元。小投入、小发展;大投入,大发展;不投入,没发展!财政倾斜教育源于切肤之痛。“穷啥不能穷教育”,口号转变成实际,必须用投入体现。
转变观念才能增加投入
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和地方经济好转,两个条件促使赤城迅速扭转教育被动落后的局面。XX年县里专门成立了县长负责,各相关局长任委员的“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一是宣传到位,国家家喻户晓;二是措施和配套资金到位。XX年,享受免杂费和书费的学生8392人。
XX年年国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赤城县横下一条心:除了落实中央相关政策,在生均公用经费上,县级财政投入169万元,生均补助水平按最高标准执行。小学生每人每年75元;初中生115元,分别高出河北省定标准15元、25元。
与此同时,文教局和财政局共同制定了特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农村初中生年均1000元,小学生800元,并免收住宿费。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农村初中年生均500元,小学念生均300元。去年,全县财政投入生活补贴资金50万元,补助特困生239人次,贫困生1678人次。民生为本,雪中送炭,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贫困生千家万户。
XX年年10月,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就全县教育问题深入调查,规模和力度前所未有。县一中校长秦占军告诉记者,“XX年,县里以优惠政策,为教师修建了住宿楼。XX年年,多年来拖欠教师的100多万元补贴和课时费一次性全部解决。”当年,县财政安排特别预算,在全县公开、公正、公平招考录用70位教师,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问题有效缓解。XX年年,赤城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高于全县gdp增幅4.55个百分点,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家有三斗粮如今愿做“孩子王”
生活贫困必然教育贫瘠,打破这个规则很难。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拍摄地镇宁堡乡水泉村,摄制组为感谢当地村民支持,临别时捐资6万元修建了一所“水泉希望小学”。一堵围墙,两间红砖瓦房,XX年以前,这是赤城县校舍最好的山村小学。1998年拍摄电影时,水泉村小学有28个学生,现在只剩6位。三年级以上学生被集中到镇中心学校寄宿。
“财力充实固然重要,观念转变更重要。两者合二为一,才能水到渠成。”孟建军告诉记者,县财政为此做了两件事:一是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总投入;二是狠抓整合教育资源布局。
XX年,县里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全面调整。简单地说,把偏远地区的孩子向中心城镇集中,实行寄宿制,县里按生员多少增大对学校和贫困学生的补贴。水泉村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被集中到30里外的镇宁堡中心学校念书。
水泉希望小学校长李向平是学校现在唯一的老师,18岁高中毕业就在这里代课,至今已30年教龄,见证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历程。1978年李向平当代课老师时,每月收入5元;1983年土地承包后每月30元;1994年增加到100元;XX年转为公办老师,月收入600元。XX年涨到了1570元。
“过去的说法是‘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当农村教师没吃没喝收入低,我们学校5年换了6位老师。我如今算是赶上了好时候。”李向平说,这份收入他做梦都没想到。如今,他在本村收入最高,受人尊敬羡慕!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让李向平唏嘘不已:“为了这6个孩儿,水泉学校没撤。政府重教,体惜贫困地区!”众所周知,集中办学有利于合理分配教师负担,专职教学,节省开支,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孩子太小、路途遥远,无法寄宿,水泉小学因此得以保留。这里还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
村长告诉记者,“村里现在有43户,85口人。一些出去打工不回来。这几年人减得厉害。没有副业,封山种草,不让养羊。就种一点土豆、玉米,没钱。”水泉村去年农民人均收入620元,村债有3万元,过去“普九”教育欠下。如何还?现在没有说法。提起教育欠债,文教局卜明方局长介绍说,“一个是‘普九’欠债;一个是学校教育欠债。当年县财政处于极其困难时期,全县共欠外债960万元,近几年财政多方争取资金,目前为止已偿还债务350万元。还剩600万。教师工资已纳入县财政统筹,工资直接发放到教师账户。XX年以来从未发生拖欠。去年开始,学生上学不交一分钱,乱收费现象彻底杜绝。
脱贫从教育做起
XX年年,赤城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25亿元,增幅达65.5%,增长幅度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发展加速全县城镇化进程,总投资近8000万元的汤泉河综合治理等重点城建工程相继竣工,极大提升了县城形象。农民进城购房和读书的孩子多了。孟建军介绍说,财政形势虽有所好转,仍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解决全县2.4万贫困人口温饱、2.9万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艰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教育扶贫是关键。县长王利民介绍说:“‘教促富’、‘富促教’,由此才能良性循环。县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教育创新,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到2010年,包括民办学校在内,全县小学调整为33所,初中调整为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普高调整为1所,职业高中1所。”
和谐社会,民生为本。财政如何切好这个蛋糕?
第四篇:兴县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兴县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贺慧英
1998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使河北省赤城县扬名全国。一位叫魏敏芝的小学代课教师找回失学孩子的故事,令千万人潸然泪下。十年弹指一挥间,兴县贫困山村的孩子是否“一个都没有少”?刚放暑假,我就奔赴兴县农村义务教育问题进行调查。三月春暖,辗转跋涉于黄土沟壑,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带来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十分欣慰。穷孩子圆了读书梦
肖家洼村村长回忆道:“2010年大年初八,村里家家院落门口,到处撒着红红的炮屑。今年,孩儿们的炮放得热闹。为啥?上学不花钱!”2000年,共和国庄严承诺:农村孩子读书不再收学杂费、书本费,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贴。改革开放30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此落地生根,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读书不花钱,家庭困难有补贴!幸福从天而降,一位叫李宝林的15岁女孩满脸喜悦地告诉我:“没补贴,我三年前就该辍学回家了!”她父亲李晋明原本开车往返于内蒙古贩羊,可生意赔了,不仅负债累累,家里还断了生活来源。为筹集两个孩子的学费、书费,李家甚至停用自来水,改喝井水,可钱还是不够。幸亏三年前县财政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补贴,对寄宿的贫困生每年予以500元补助,这才保住了宝林的学业。在村里人眼里,李家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典范。哥哥去年考上友兰中学。李宝林小学六
年级,学习成绩在镇中心学校排全年级第三名。
月朗星稀,山路崎岖。我深一脚、浅一脚摸黑走进肖家洼村学生李宝林家。院里,木架上堆着玉米棒子;屋里,锅里煮着土豆——李宝林说,这是一家的口粮。父亲做生意赔本,这个家有多难?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头驴和50元买来的旧黑白电视。
按照“两免一补”政策,学校把李宝林列为特困生,每年补助300元生活费,上小学三年级的妹妹李小林每年补助300生活费。李小林身体结实,憨厚腼腆,学习成绩中等,但体育很好。学校举办运动会,获800米长跑第三名。提起2010年奥运会,李小林说想到北京看奥运体育场。长大后代表中国参加奥运!她告诉我,还没去过北京,以后肯定能去!李宝林父亲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村里没让一个孩子失学,感谢政府!孩儿,记住恩德,好好念书!”
用行动诠释“再穷不能穷教育”
兴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很少。“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作为标语,此话已写遍贫困地区的墙头。做起来有多难?兴县财政局长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解决城乡教育差距不能说空话。根治贫困,消除地区差异造成的落差,财政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投入教育。危机促使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农村教育。兴县县委书记郭颖在全县大会直言:“改变一个地方,使这个地方有所发展,领导干部应做到两条:一是深刻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二是要有强烈治理欲望。兴县发展要有后劲,就要狠抓教育。否则,愧对人民!”小投入、小发展;大投入,大发展;不投入,没发展!财政倾斜教育
源于切肤之痛。“穷啥不能穷教育”,口号转变成实际,必须用投入体现。转变观念才能增加投入
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和地方经济好转,两个条件促使兴县迅速扭转教育被动落后的局面。一是宣传到位,国家家喻户晓;二是措施和配套资金到位。
家有三斗粮如今愿做“孩子王”,生活贫困必然教育贫瘠,打破这个规则很难。
“过去的说法是‘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当农村教师没吃没喝收入低,我们学校5年换了6位老师。我如今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康全全老师说,这份收入他做梦都没想到。如今,他在本村收入最高,受人尊敬羡慕!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让康全全老师唏嘘不已:“为了这些孩儿,肖家洼学校没撤。政府重教,体惜贫困地区!”众所周知,集中办学有利于合理分配教师负担,专职教学,节省开支,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孩子太小、路途遥远,无法寄宿,肖家洼小学因此得以保留。这里还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学校。
村长告诉我,“村里现在有65户,230口人。一些出去打工不回来。这几年人减得厉害。没有副业,封山种草,不让养羊。就种一点土豆、玉米,没钱。”过去“普九”教育欠下。如何还?现在没有说法。提起教育欠债,文教局局长介绍说,“一个是‘普九’欠债;一个是学校教育欠债。当年县财政处于极其困难时期,近几年财政多方争取资金,目前为止已偿还债务,教师工资已纳入县财政统筹,工资直接发放到教师账户。2000年以来从未发生拖欠。去年开始,学生上学不交一分钱,乱收费现象彻底
杜绝。
脱贫从教育做起
2004年,兴县财政总收入增长幅度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发展加速全县城镇化进程,苛瓦铁路等重点工程相继竣工,极大提升了县城形象。农民进城购房和读书的孩子多了。财政形势虽有所好转,仍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解决全县贫困人口温饱,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艰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教育扶贫是关键。县长梁志峰介绍说:“‘教促富’、‘富促教’,由此才能良性循环。县政府在‘五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教育创新,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在回家的路上,我扭头深深的一看,身后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孩子,农村教育有了更好的希望,兴县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兴县农村义务教育状况
调查报告
贺
慧
英
2012年3月24 日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浙江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最近,我们在杭州市余杭区农调队、金华市农调队和龙泉市农调队的协助下,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余杭区、金华市婺城区和金东区(下称金华市)、龙泉市三地分别作为我省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代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每地调查了1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1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全省共调查了3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3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其中中学生、小学生家长和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各半,余杭、龙泉的家长均分布在5个乡镇,金华的家长分布在两区的10个乡镇,中小学校长三地均分布在5个以上的乡镇,调查报告《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所定义的“农村”是指县城以外的所有乡镇,这与浙江省物价局等部门下发的浙价费(2003)21号文件中所指的农村中小学的“农村”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在本调查中,农村是指三地市政府或区政府所在地城区以外的所有乡镇。调查的时间范围是2003年春季。
这次接受调查的15所中学,平均在校生规模为727人,比全省平均的928人少21.7%,共有专任教师677名(其中代课教师18名),平均每校44名,师生比为1:16.7,略低于全省平均的1:18.3的比例。被调查的15所小学,有13所是乡镇中心小学,2所为金华市的村小,平均在校生规模为465人,比全省平均的384人多21.1%,共有专任教师452名(其中代课教师2名),平均每所小学30名,师生比为1:16,低于全省平均的1:21.5的比例。
二、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现状
(一)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农村中小学收费标准
省物价局、教育厅、财政厅今年初联合下发浙价费(2003)21号文件,规定了我省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从2003年春季开学起,城镇中小学(含乡镇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不超过8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110元,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价格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确定。已实施多媒体教育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小学,经批准可加收20元的杂费。农村中小学(指村小、完小及中心小学在村里的办学点和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中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20—45元,初中40—70元。代管费(农村中小学为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城镇中小学再加上音像教材费、讲义费和班会费共五项)实行限额控制,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相关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确定。借读费小学为300元,初中为600元。
(二)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657.9元
据三地调查汇总,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费用为657.9元(不含伙食费,下同),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5.5%,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806.8元、659.0元和512.0元。其中杂费113.5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7.3%,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99.3元、128.0元和113.1元;代管费247.6元,占37.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27.2元、259.0元和256.5元;借读生(共9人)借读费平均954.4元,余杭、龙泉分别为1115元和633.3元,金华被调查对象中没有借读生;住校生(共64人)住宿费平均158.7元,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66.0元、118.0元和92.1元。余杭区因有部分学校的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经区相关部门批准,住宿费可适当超过区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