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山大学会计专硕专业课
2011年中山大学会计专硕真题
首先说明下,中大出题一直都很有水平,出题很合理,题目覆盖全面,难度循序渐进。题目一看都会有思路,但并不能一下就做出来,开放性较强。我本科不是会计专业,基础很薄弱,因此感觉专业课很难,但是个人认为: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不难。
一、名词解释:(4个选2个作答)(每题3分,共6分)
1.会计分录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借贷记账法
4.谨慎性原则
二、单选:(8个,每题两分,共16分)
主要是关于基本会计六大要素之间的勾稽关系。
三、简答(22分)
1、存货发出的计价方式有几种?分别有何特点?对财务报表有什么影响?
2、你认为在财务动态评价指标中哪个最重要?为什么?
3、财务报表的利润和本量利分析里利润有什么区别?项目投资里净现金流量以哪个利润为基准?为什么?
4、写出财务报表的比率:(每小题至少写4个)
1、只用资产负债表
2、只用损益表
3、同时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四、分录题(10分)
1、给出5个业务和一个报表,让写分录。
2、写出下一个月的财务报表的各项金额。
五、计算和分析题(一共26分)
1、给出两年的利润表,将其表改成共同比形式。
2、运用差量法分析一个改造项目。题目特意强调必须写出过程,直接写出结果没分。
3、项目投资计算题
一个五年项目期的投资,给出五年的销售量,每件产品的单价,净运营资本50000,给的是固定变动成本
和单位变动成本,还有期初固定资产投资100000。
求1.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2.净现值
3.做出财务评价
六、案例题(中大老师特别喜欢出证券市场发生的重大事件)(20分)
1、国美黄光裕和陈晓之战,陈晓分别给出了一些财务比率数,以证明公司的成长,说明公司经营良好;
黄光裕方给出苏宁电器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率,比国美的数据高,说明国美的退步。问题:请对双方作出评价。(8分)
2、给出两个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报表:金融街和招商地产
问题:请写一部财务报告分析比较两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2分)
第二篇:会计专硕的心得
会计专硕的心得
我报的是上财的MPAcc,现在复试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单科165和84,),正在等待最后的通知。
自己在去年准备考试的时候,从论坛上受益颇多,现在把我的复习过程写下来,希望能对以后的考生有所帮助。一是因为篇幅可能会过长,二是复试的过程和结果不如初试精彩(初试的应该是上财的第3名,而且在全国来说都可以说是不错的成绩了,而复试只排在了103个考生的第21名),所以这一篇里只介绍初试的复习安排和策略。至于上海财经复试的介绍以及其他可能对别人有帮助的信息,自己可能会在其他地方贴出。
补充:这一篇字数挺多,自己也花了不少时间码字,希望在给同学帮助之余,能够获得同学们的认可。也希望一起考过试的同学们能够不吝赐教。要是可以帮助顶一下,则本人诚惶诚恐,在此多谢!个人时间安排(个人经历,不作推荐):
总体来说,我在时间安排上的基本状况是,英语要拉长战线,注重慢慢提升。而联考是需要讲求方法,需要最后几个月里潜心深学。最后的时间里要注意多做题,模拟考场上的节奏。
具体说来,我是在11年3月份决定考上海财经的专硕的。自己本科是985 的会计专业,班里考上财的人有七八个,但绝大多数是学术硕士。当时决定考专硕是因为自己觉得专硕可能会好考一点,虽然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但自己已经做出决定了,就一直硬着头皮走了下去。
虽然准备的时间相对来说还算早的,但自己复习联考的时间却算不上太多。原来MPACC的初试也是四门,有政治和专业课,我听从论坛上一位11年考入上财的前辈建议,报考了9月份的CPA会计和财务管理科目的考试。在上半年里,学校的专业课程也很多很难,加上还有党课、商务英语的学习,自己也就决定暂且不去管联考的复习,把有限的时间用在了英语(以记单词和做阅读模拟题为主)和专业课(这里只的是会计和财管,因为这两门几乎可以涵盖了上财MPACC之前初试专业课的内容)的学习。而从那时候起,一直到考研初试结束,英语的学习几乎一直都没有间断过。
放暑假之后,我买了11年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的MBA、MPA、MPACC联考综合教材,花了一周的时间做完了数学和逻辑,看完作文,加上论坛上的很多人的介绍,大体上明白了管理类联考究竟有什么样的题目。在7月下旬,我参加了济南市高联考研的管理类联考暑期强化班。时间上,数学9天,逻辑3天,写作2天。
8月上旬,联考强化班上完,自己花了一周的时间整理笔记。那时候也知道MPACC初试不考政治和专业课了,但我觉得CPA都看了不少了,就坚持考完吧。所以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自己一直在拼命看那两门注会,也没有再花时间用在联考的准备上。
国庆节期间,我参加了一个英语强化班,也慢慢开始对联考的复习。但在10月份到11月上旬,自己花了不少的时间,去几个不错的单位应聘了一圈。这一段时间是挺重要的,很庆幸自己没有太过于分心,基本上是上午去面试的话,吃完中午饭就回自习室学习。也是从国庆节开始,我的作息基本上固定下来了,早晨7点起(汗,确实有点晚,一直起不来更早),晚上10点45分左右回宿舍(11点关门),如果有面试安排就抽出时间去一下,或者头一天晚上在宿舍准备一点材料。就是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把联考的基本重要的参考书做完了,汉语作文也是从10月下旬开始写起,英语真题也认认真真过了一遍。
11月下旬之后,工作的事情基本上不用考虑了。全身心投入联考和英语的学习。除了辅导班的笔记和自己买的参考书要学通,我先后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和太奇的联考和英语模拟试卷,开始做套题。12月份开始定时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是注意要把每一道做过的题学透,作文也要坚持写。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和常见错误的积累。从12月下旬到考试前,自己一直保持做题的习惯。当自己真的置身于考场上的时候,由于做过的套题已经很多了,所以做题的节奏把握的比较好,这也可能是自己发挥不错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初试所用书籍汇总(个人经历汇总,非全部推荐):
入门:《联考综合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我买的2011年版),只是用来了解联考内容 数学:
《联考数学完全攻略》,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凯主编,推荐度:2星,评价:较为简单,基础入门所用; 暑期强化班笔记,个人认为很有用,但难有推广性,着实遗憾; 《联考综合能力数学高分指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陈剑主编,推荐度:5星,评价:难度循序渐进,很多题目与真题难度相仿,方法较好,适于作为主要的参考书目;
《数学分册》,机械工业出版社,这一本是一起考研的研友所用,自己只是借来看过,但内容也很详实,作为主要参考书目亦可。逻辑:
暑期强化班讲义,大体上了解逻辑题目所需知识和方法;
历年真题,包括联考、在职MBA,推荐度:5星,评价:真题是最最重要的,要每一个题目所用的方法都熟练;
《联考逻辑精点》,高等教育出版社,赵鑫全主编,推荐度:4星,评价:方法篇很不错,但后面成套练习没有讲解,答案错误不少; 写作:
《写作分册》,机械工业出版社,赵鑫全主编(不是给他打广告,暑期辅导班写作课老师,自己做广告不少,便买了他不少书,⊙﹏⊙b汗),推荐度:4星,评价:只买了这一本,难以做出比较,但内容还不错; 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从同学借来看过,对作文的要求很详细,需要看; 综合题:
《联考模拟试卷》,机械工业出版社,推荐度:4星,评价:难度和真题比差不多,做多了之后就感觉简单了,答案讲解详细,作文也不错,有范文。《联考模拟试卷》中公教育出品,推荐度:1星,评价:我是再做完机工版的之后买的,后来就后悔了,题目质量不高,作文完全没法看 太奇联考模拟试卷,论坛上所分享,做了几套。题目不错,难度略高于机工版,作文有少许硬伤。英语二:
新东方考研单词(红宝书); 新东方进阶版考研阅读模拟题; 高教版考研考研阅读模拟题提高篇; 高教版历年真题及详解(黄宝书);
考研模拟题两本(英语一使用,书店里应该多得是,就是买来练手的,大家随便选就是);
考研作文一本(长喜英语,名字叫《作文周计划》),作基础训练; 托福作文,从图书馆所借,纯做积累,一周时间看完,做好笔记,归还; MBA、MPA、MPACC联考作文专项训练,曹其军主编;
《联考英语模拟试卷》,曹其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推荐度:4星 太奇英语二模拟题,论坛上所得;
(英语材料很杂,而且大部分与学术差不多,所以没详细介绍,大家自己好好复习就好,方法问题下面会做介绍)
单科方法介绍(自己总结,希望能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联考数学:注重做题方法,积累做题技巧,训练速度
坦率地说,联考数学是很讲求做题技巧的。暑期辅导班上的数学老师都说,联考数学考的就是智商。这虽然听起来不是很舒服,与我们传统观念里讲求个人能动性的理念有些冲突,但在很大程度上,联考数学的确需要很好的思维能力。我和我身边的很多一起考专硕的同学,对于联考数学的一致反映就是时间紧,很多题目都是可以做出来的,但花的时间太多,在考场上会影响整场考试。不过,我也认为,如果加强训练,同时注意寻找不同题目之间的相同点,那些技巧终是可以掌握的。不得不说,暑假的辅导班在数学上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当时是9天,据说今年要改为4天了)当时我用材料的是班里一起采购的高教版的联考数学完全攻略(张凯等主编)和老师发的一点讲义。那本书本身难度不大,但老师所讲的课程很不错,包括每一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和常见题型。九天的时间里,自己记了一本笔记,而且每天八小时的数学学习也使自己的基础打的非常的牢固。如果大家不去上辅导班的话,也建议买一本知识讲解详细的参考书(我并不知道那本符合这个条件),因为那些知识是做题的基础。在后面几个月的复习中,我把笔记看了至少三遍,里面的每一道例题都认认真真的做。
在下半年的时间里,数学一直是边做题边积累,在做陈剑的那本高分指南时,自己会标记上哪道题目比较好,甚至有很多题目上会贴上便利贴,上面写上所用的知识点和易错点(这些都是我自己思考,如果我是出题人,我会在哪些地方设置陷阱)。经常性的翻看自己原来做过的题目和记录,有利于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做题速度。联考考试3个小时,时间对每个人都很紧。能够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高速度是得到高分的必要条件。数学题目一共25道,辅导班和参考书上推荐的数学用时是1小时15分钟左右,但我在做模拟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控制在50分钟以内,包括在考场上也在1小时内完成,这给我留了足够的时间开构思作文。不过,我认为这一点着实很难,需要对题目足够熟悉,而且方法的运用要很熟练,也少不了灵感的偶尔眷顾。
我虽然自认为做过的题目不少,但在考场上也遇到了几道没见过的题目,但当时着实发挥不错,那几道比较难的题目,也都通过方法的转换做了出来,而且只比平时多花了几分钟。
联考逻辑:揣摩出题人的意图
可能每个人看到上面的那句话都会感觉很无语,但中国的教育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知识的积累当然也很重要,至少你需要掌握那些逻辑题目需要什么技巧(几乎每一本逻辑辅导书都会介绍,而且内容差不多)。所以,一本合格的参考书是必须的,那些分析逻辑题目所需要的方法需要理解,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我一向很推崇真题,包括历年联考和在职MBA的题目,近几年的题目一定要做的很熟练,要明白每一道或每一种题目所用的知识点在哪里,并通过做一些模拟题得到检验。随着练习的增多,到最后,我在思维中已经形成做题惯性,即当题面读完,便知道正确选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每道题目的知识点可能会有多个,很多情况下的答案也往往难以让人信服(因为逻辑考的是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每个人都有所不同),这时候,我选择的方法是和一起考研的人讨论,把我的思考说出来,大家一起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这有利于减少固有思维定势,更好地拥有做题时需要的思考模式。逻辑题目在联考中所占的时间不多,30道题目,大约在50分钟内做完即可(好像辅导班和教材中推荐的是1小时),而且时间上不会差异太大。考研题目和平时做的真题和模拟有很多相似,所以我认为分值不会拉的太大(相对于数学)。平时如果能保证较高的正确率的情况下,考场上应该也会比较顺利。
联考作文:日常训练必不可少
众所周知,联考作文分为两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也可以说是小作文和大作文)。论证有效性分析一般是给你一段论证(一般能看出论点、论据和论证),寻找其分析的漏洞。而论说文是给你一段材料,让你谈看法。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重点是寻找其漏洞,并用合适的论证说明其不合理的原因。其重点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非写作。
论说文是我最头痛的一个环节,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想法。大家大多数人在大学前几年中几乎都不着笔墨,日记也都是寥寥数笔,或在校内等交际网站侃侃而谈,真正有中心有思想的文章未尝写出。而联考作文在猛看起来很像高考作文,这唤起了很多人的痛苦记忆。
但是,论说文还是要比高考作文要简单的。首先是因为论说文在审题上不会出现什么偏差。虽然模拟题中出现过很难理解的材料,但历年真题材料都是很直接的,褒贬鲜明,自己只要提取精炼出题人所给的中心即可。
另一方面,联考作文的模板性很强。小作文的模板比较固定。而大作文的话,书中一般会给出几个常用模板,大家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适合自己使用的即可,在后面的练习中,将每一篇文章都按照模板的结构来写即可。个人认为,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可以多准备一个模板,以防止考试题目所说中心难以装入自己最常用模板。(我也多准备了一个模板,但考试的时候没有使用,还是用的最常用的那个)
准备考研作文的时候,有下面几点需要提醒大家:第一,一定要动手写,我身边的不少考CC的人都是只动眼不动手,看了不少作文和素材,但就是不愿自己写来试试。事实上,真正写起来会发现很多差别,比如时间的安排,语言的组织等等,只有发现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寻求改善。我在最后一两个月里,开始使用方格纸(带方框格子的稿纸)写作文,写了3本稿纸。有段时间几乎每天一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
第二,要注意积累,小作文需要积累的是材料常见漏洞类型,而大作文需要积累案例,因为在分析的时候,举一些例子总可以显得更有说服力,而且例子也比单纯的论证更好表述。但这并不是要求每个人每天都拿着素材本死记硬背。坦白的说,我从来没有刻意的寻找过案例。在我看来,灵活的使用案例比知道很多案例更有用,比如苹果公司的案例,你可以说他是坚持(坚持自己的用户体验),也可以说是创新,也能说乔布斯的以退为进,也能说和微软在竞争中的相互进步,等等等,不胜枚举。第三,要注意对写过作文的改写。我和一个研友会交换各自的作文,由对方进行点评,商量每一篇材料最准确的立意应该是什么,某一段话是不是表述准确,所用的案例是不是存在常识性错误。然后,把认为毛病比较多的文章重写一遍。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每个人写文章都有惯性,有些话自己说的很熟,但别人不见得会理解。加强交流有利于自己的文章便于理解,自己的论证更加缜密。
英语二:大部分时间参照英语一来复习
MPAcc考英语二,比英语一难度会小一点。我考了84分,不算太高,所以只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在我看来,英语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参照英语一的复习方法来进行,尤其是阅读和完形填空。虽然说英语二难度低于英语一,但由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应届生考英语二,所以难度会有向英语一靠拢的趋势。英语的复习一定是越早越好,单词量都是需要慢慢来积累的。真题的重要性也是无须我多言的,相信每一个准备考研的人都知道要做熟真题。但真题的范围可能会有理解上的差异。在我看来,英语一的十年真题加上最近三年英语二的真题(因为最近三年才有应届生考英语二)完全足够了,再之前的或在职人员考的英语,参考价值不大。
英语二与英语一的主要差异在于阅读B(新题型)、翻译和写作。但难度均小于英语一,这是两者难度差别的主要体现。英语二的新题型多简单,做到全对应该不成问题,也不需要再平时专门买参考书来训练,只要在做模拟题和这三年英语二真题时注意题型即可。
英语二的翻译为整段翻译,不同于英语一的句子翻译。这实际上是降低了难度,由于对译文的主要要求变为意思正确、表达通顺,所以给了很多调整的空间。考前要加强训练,可以找人来互改译文,以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作文上小作文的类型可有应用文和summary两种,但这三年均考的是书信(即应用文的一种),但不可放松对summary的写作训练。大作文以图表作文为主,自己平时的读背和写作训练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惯性(也可以理解为自己的模板)。
总结:
专硕初试虽然只有两门,但由于报考者众多,所以难度并不算小,大家切不可掉以轻心。联考综合科目的复习是入门难,入门后觉得难以提高,所以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适度的谦逊,要仔细寻找自己依然存在的薄弱环节,加以补充,一点一点地提高自己的正确率和稳定性。
写这一个帖子,希望自己能够给后来的考研人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下面提出,我会尽力回答。
最后,要感谢去年下半年跟我一起复习,一起讨论题目、互改作文的一位同学,你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无论你在考研上能否得到最后的成功,都祝愿你未来一切平安。
第三篇:会计专硕论说文工匠精神
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
“工匠精神”成为时下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我国企业应该补上的宝贵“一课”。
“工匠精神”,对个人而言是指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对企业而言,则表现为对自身工艺的不断完善、对高品质的不懈追求和做到行业极致的目标愿景。
反观当下社会,多数企业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略了对自身产品质量高标准严把控。短期来看,企业自然是一本万利,产品质量做的差不多就行,也可以获取一定的利润;但殊不知,对产品质量的高品质要求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你拒绝进步不创新不追求高品质,而你的竞争对手却在高品质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即使追求高品质的道路崎岖难行,一旦 成功自然就会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国人出国抢购“日本马桶盖”、不惜重金购买“瑞士手表”、“德国制造”,便是最好的证明。
因此,缺乏“工匠精神”失掉了对高品质的不懈追求,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会使企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潜在风险。如果真要到那时再反思,学习“工匠精神”,只怕悔之晚矣。
坚守“工匠精神”,不懈追求高品质,不可避免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时间成本,但相较于高品质带给企业的价值链高端,带来的数倍超越行业平均利润的丰厚回报,这些前期投入是必要的。华为手机能一跃成为全球排名
上,培育“工匠精神”,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精造”需要我们的携手努力。
缺乏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任由粗制滥造大行其道,浪费的是社会资源,也终将损害国家利益。
而企业也必将在这种“疯狂逐利游戏”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忽视对自身产品品质的建设,最终失去消费者失掉市场。“瘦肉精”、“毒奶粉”、“假疫苗”等一系列沉重案例,不正是因为企业缺乏“工匠精神”,失掉了对产品品质的坚守才酿成的惨剧吗?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难道我们还要重蹈其覆辙吗?
其实,秉承“工匠精神”能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品牌价值,带来不竭的财富源泉。无论是占据行业高端,成功塑造奢侈品牌的瑞士手表,还是精细制造,严把“质量关”的德国汽车,无一不是坚守了“工匠精神”这一铁律。也正是源于这种对“打造行业最优质的产品”的不懈追求,才是其享有良好的世界知名度,保障了消费者忠诚,从而攫取了超越行业平均利润数倍的物质财富。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企业摒弃“短视”思维,学习“工匠精神”的盈利新理念,从心里上认同“工匠精神”对企业发展的长远意义。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精造”,需要中国企业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更需要“咬定青山”的专注精神。当然,在中国企业做好自身准备的同时,国家和社会也应积极提供“工匠精神”的制度设计,为中国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0 = 400
第四篇:专硕心得
我报的是上财的MPAcc,现在复试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单科165和84,),正在等待最后的通知。
自己在去年准备考试的时候,从论坛上受益颇多,现在把我的复习过程写下来,希望能对以后的考生有所帮助。一是因为篇幅可能会过长,二是复试的过程和结果不如初试精彩(初试的应该是上财的第3名,而且在全国来说都可以说是不错的成绩了,而复试只排在了103个考生的第21名),所以这一篇里只介绍初试的复习安排和策略。至于上海财经复试的介绍以及其他可能对别人有帮助的信息,自己可能会在其他地方贴出。
补充:这一篇字数挺多,自己也花了不少时间码字,希望在给同学帮助之余,能够获得同学们的认可。也希望一起考过试的同学们能够不吝赐教。要是可以帮助顶一下,则本人诚惶诚恐,在此多谢!
31日再补充说明:
还是希望大家看完帖子之后能够给予回复,自己花了两天时间写了这个6000多字的帖子,还是希望这个帖子能够更多的出现在前列,让更多人看到,谢谢啦!!
很多人加我QQ好友,我也一一通过了,但是由于学校网络很不给力(山大的同学你们懂的),加上很多时候,我需要同时跟三四个窗口聊考研,所以有时难以及时回复。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还是希望能够在帖子后面留言,我一定尽力回复!
有几个要求我把复试的事情也讲一下。我当时觉得自己复试不是特别好,还是让那些结果比较好的人来讲吧。但既然还是有人热情相邀,我还是有想法多写几笔,算是抛砖引玉,在诸位大家面前献丑了。大概会在几天后上帖,希望大家可以不吝赐教。
个人时间安排(个人经历,不作推荐):
总体来说,我在时间安排上的基本状况是,英语要拉长战线,注重慢慢提升。而联考是需要讲求方法,需要最后几个月里潜心深学。最后的时间里要注意多做题,模拟考场上的节奏。
具体说来,我是在11年3月份决定考上海财经的专硕的。自己本科是985 的会计专业,班里考上财的人有七八个,但绝大多数是学术硕士。当时决定考专硕是因为自己觉得专硕可能会好考一点,虽然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但自己已经做出决定了,就一直硬着头皮走了下去。
虽然准备的时间相对来说还算早的,但自己复习联考的时间却算不上太多。原来MPACC的初试也是四门,有政治和专业课,我听从论坛上一位11年考入上财的前辈建议,报考了9月份的CPA会计和财务管理科目的考试。在上半年里,学校的专业课程也很多很难,加上还有党课、商务英语的学习,自己也就决定暂且不去管联考的复习,把有限的时间用在了英语(以记单词和做阅读模拟题为主)和专业课(这里只的是会计和财管,因为这两门几乎可以涵盖了上财MPACC之前初试专业课的内容)的学习。而从那时候起,一直到考研初试结束,英语的学习几乎一直都没有间断过。
放暑假之后,我买了11年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的MBA、MPA、MPACC联考综合教材,花了一周的时间做完了数学和逻辑,看完作文,加上论坛上的很多人的介绍,大体上明白了
管理类联考究竟有什么样的题目。在7月下旬,我参加了济南市高联考研的管理类联考暑期强化班。时间上,数学9天,逻辑3天,写作2天。
8月上旬,联考强化班上完,自己花了一周的时间整理笔记。那时候也知道MPACC初试不考政治和专业课了,但我觉得CPA都看了不少了,就坚持考完吧。所以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自己一直在拼命看那两门注会,也没有再花时间用在联考的准备上。
国庆节期间,我参加了一个英语强化班,也慢慢开始对联考的复习。但在10月份到11月上旬,自己花了不少的时间,去几个不错的单位应聘了一圈。这一段时间是挺重要的,很庆幸自己没有太过于分心,基本上是上午去面试的话,吃完中午饭就回自习室学习。也是从国庆节开始,我的作息基本上固定下来了,早晨7点起(汗,确实有点晚,一直起不来更早),晚上10点45分左右回宿舍(11点关门),如果有面试安排就抽出时间去一下,或者头一天晚上在宿舍准备一点材料。就是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把联考的基本重要的参考书做完了,汉语作文也是从10月下旬开始写起,英语真题也认认真真过了一遍。
11月下旬之后,工作的事情基本上不用考虑了。全身心投入联考和英语的学习。除了辅导班的笔记和自己买的参考书要学通,我先后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和太奇的联考和英语模拟试卷,开始做套题。12月份开始定时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是注意要把每一道做过的题学透,作文也要坚持写。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和常见错误的积累。从12月下旬到考试前,自己一直保持做题的习惯。当自己真的置身于考场上的时候,由于做过的套题已经很多了,所以做题的节奏把握的比较好,这也可能是自己发挥不错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初试所用书籍汇总(个人经历汇总,非全部推荐):
入门:《联考综合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我买的2011年版),只是用来了解联考内容
数学:
《联考数学完全攻略》,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凯主编,推荐度:2星,评价:较为简单,基础入门所用;
暑期强化班笔记,个人认为很有用,但难有推广性,着实遗憾;
《联考综合能力数学高分指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陈剑主编,推荐度:5星,评价:难度循序渐进,很多题目与真题难度相仿,方法较好,适于作为主要的参考书目;《数学分册》,机械工业出版社,这一本是一起考研的研友所用,自己只是借来看过,但内容也很详实,作为主要参考书目亦可。
逻辑:
暑期强化班讲义,大体上了解逻辑题目所需知识和方法;
历年真题,包括联考、在职MBA,推荐度:5星,评价:真题是最最重要的,要每一个题目所用的方法都熟练;
《联考逻辑精点》,高等教育出版社,赵鑫全主编,推荐度:4星,评价:方法篇很不错,但后面成套练习没有讲解,答案错误不少;
写作:
《写作分册》,机械工业出版社,赵鑫全主编(不是给他打广告,暑期辅导班写作课老师,自己做广告不少,便买了他不少书,⊙﹏⊙b汗),推荐度:4星,评价:只买了这一本,难以做出比较,但内容还不错;
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从同学借来看过,对作文的要求很详细,需要看;综合题:
《联考模拟试卷》,机械工业出版社,推荐度:4星,评价:难度和真题比差不多,做多了之后就感觉简单了,答案讲解详细,作文也不错,有范文。
《联考模拟试卷》中公教育出品,推荐度:1星,评价:我是再做完机工版的之后买的,后来就后悔了,题目质量不高,作文完全没法看
太奇联考模拟试卷,论坛上所分享,做了几套。题目不错,难度略高于机工版,作文有少许硬伤。
英语二:
新东方考研单词(红宝书);
新东方进阶版考研阅读模拟题;
高教版考研考研阅读模拟题提高篇;
高教版历年真题及详解(黄宝书);
考研模拟题两本(英语一使用,书店里应该多得是,就是买来练手的,大家随便选就是);
考研作文一本(长喜英语,名字叫《作文周计划》),作基础训练;
托福作文,从图书馆所借,纯做积累,一周时间看完,做好笔记,归还;MBA、MPA、MPACC联考作文专项训练,曹其军主编;
《联考英语模拟试卷》,曹其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推荐度:4星
太奇英语二模拟题,论坛上所得;
(英语材料很杂,而且大部分与学术差不多,所以没详细介绍,大家自己好好复习就好,方法问题下面会做介绍)
单科方法介绍(自己总结,希望能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联考数学:注重做题方法,积累做题技巧,训练速度
坦率地说,联考数学是很讲求做题技巧的。暑期辅导班上的数学老师都说,联考数学考的就是智商。这虽然听起来不是很舒服,与我们传统观念里讲求个人能动性的理念有些冲突,但在很大程度上,联考数学的确需要很好的思维能力。我和我身边的很多一起考专硕的同学,对于联考数学的一致反映就是时间紧,很多题目都是可以做出来的,但花的时间太多,在考场上会影响整场考试。不过,我也认为,如果加强训练,同时注意寻找不同题目之间的相同点,那些技巧终是可以掌握的。
不得不说,暑假的辅导班在数学上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当时是9天,据说今年要改为4天了)当时我用材料的是班里一起采购的高教版的联考数学完全攻略(张凯等主编)和老师发的一点讲义。那本书本身难度不大,但老师所讲的课程很不错,包括每一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和常见题型。九天的时间里,自己记了一本笔记,而且每天八小时的数学学习也使自己的基础打的非常的牢固。如果大家不去上辅导班的话,也建议买一本知识讲解详细的参考书(我并不知道那本符合这个条件),因为那些知识是做题的基础。在后面几个月的复习中,我把笔记看了至少三遍,里面的每一道例题都认认真真的做。
在下半年的时间里,数学一直是边做题边积累,在做陈剑的那本高分指南时,自己会标记上哪道题目比较好,甚至有很多题目上会贴上便利贴,上面写上所用的知识点和易错点(这些都是我自己思考,如果我是出题人,我会在哪些地方设置陷阱)。经常性的翻看自己原来做过的题目和记录,有利于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做题速度。联考考试3个小时,时间对每个人都很紧。能够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高速度是得到高分的必要条件。数学题目一共25道,辅导班和参考书上推荐的数学用时是1小时15分钟左右,但我在做模拟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控制在50分钟以内,包括在考场上也在1小时内完成,这给我留了足够的时间开构思作文。不过,我认为这一点着实很难,需要对题目足够熟悉,而且方法的运用要很熟练,也少不了灵感的偶尔眷顾。
我虽然自认为做过的题目不少,但在考场上也遇到了几道没见过的题目,但当时着实发挥不错,那几道比较难的题目,也都通过方法的转换做了出来,而且只比平时多花了几分钟。
联考逻辑:揣摩出题人的意图
可能每个人看到上面的那句话都会感觉很无语,但中国的教育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知识的积累当然也很重要,至少你需要掌握那些逻辑题目需要什么技巧(几乎每一本逻辑辅导书都会介绍,而且内容差不多)。
所以,一本合格的参考书是必须的,那些分析逻辑题目所需要的方法需要理解,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我一向很推崇真题,包括历年联考和在职MBA的题目,近几年的题目一定要做的很熟练,要明白每一道或每一种题目所用的知识点在哪里,并通过做一些模拟题得到检验。随着练习的增多,到最后,我在思维中已经形成做题惯性,即当题面读完,便知道正确选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每道题目的知识点可能会有多个,很多情况下的答案也往往难以让人信服(因为逻辑考的是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每个人都有所不同),这时候,我选择的方法是和一起考研的人讨论,把我的思考说出来,大家一起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这有利于减少固有思维定势,更好地拥有做题时需要的思考模式。
逻辑题目在联考中所占的时间不多,30道题目,大约在50分钟内做完即可(好像辅导班和教材中推荐的是1小时),而且时间上不会差异太大。考研题目和平时做的真题和模拟有很多相似,所以我认为分值不会拉的太大(相对于数学)。平时如果能保证较高的正确率的情况下,考场上应该也会比较顺利。
联考作文:日常训练必不可少
众所周知,联考作文分为两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也可以说是小作文和大作文)。论证有效性分析一般是给你一段论证(一般能看出论点、论据和论证),寻找其分析的漏洞。而论说文是给你一段材料,让你谈看法。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重点是寻找其漏洞,并用合适的论证说明其不合理的原因。其重点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非写作。
论说文是我最头痛的一个环节,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想法。大家大多数人在大学前几年中几乎都不着笔墨,日记也都是寥寥数笔,或在校内等交际网站侃侃而谈,真正有中心有思想的文章未尝写出。而联考作文在猛看起来很像高考作文,这唤起了很多人的痛苦记忆。但是,论说文还是要比高考作文要简单的。首先是因为论说文在审题上不会出现什么偏差。虽然模拟题中出现过很难理解的材料,但历年真题材料都是很直接的,褒贬鲜明,自己只要提取精炼出题人所给的中心即可。
另一方面,联考作文的模板性很强。小作文的模板比较固定。而大作文的话,书中一般会给出几个常用模板,大家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适合自己使用的即可,在后面的练习中,将每一篇文章都按照模板的结构来写即可。个人认为,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可以多准备一个模板,以防止考试题目所说中心难以装入自己最常用模板。(我也多准备了一个模板,但考试的时候没有使用,还是用的最常用的那个)
准备考研作文的时候,有下面几点需要提醒大家:第一,一定要动手写,我身边的不少考CC的人都是只动眼不动手,看了不少作文和素材,但就是不愿自己写来试试。事实上,真正写起来会发现很多差别,比如时间的安排,语言的组织等等,只有发现这些问题,才能
进一步寻求改善。我在最后一两个月里,开始使用方格纸(带方框格子的稿纸)写作文,写了3本稿纸。有段时间几乎每天一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
第二,要注意积累,小作文需要积累的是材料常见漏洞类型,而大作文需要积累案例,因为在分析的时候,举一些例子总可以显得更有说服力,而且例子也比单纯的论证更好表述。但这并不是要求每个人每天都拿着素材本死记硬背。坦白的说,我从来没有刻意的寻找过案例。在我看来,灵活的使用案例比知道很多案例更有用,比如苹果公司的案例,你可以说他是坚持(坚持自己的用户体验),也可以说是创新,也能说乔布斯的以退为进,也能说和微软在竞争中的相互进步,等等等,不胜枚举。
第三,要注意对写过作文的改写。我和一个研友会交换各自的作文,由对方进行点评,商量每一篇材料最准确的立意应该是什么,某一段话是不是表述准确,所用的案例是不是存在常识性错误。然后,把认为毛病比较多的文章重写一遍。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每个人写文章都有惯性,有些话自己说的很熟,但别人不见得会理解。加强交流有利于自己的文章便于理解,自己的论证更加缜密。
英语二:大部分时间参照英语一来复习
MPAcc考英语二,比英语一难度会小一点。我考了84分,不算太高,所以只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在我看来,英语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参照英语一的复习方法来进行,尤其是阅读和完形填空。虽然说英语二难度低于英语一,但由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应届生考英语二,所以难度会有向英语一靠拢的趋势。英语的复习一定是越早越好,单词量都是需要慢慢来积累的。真题的重要性也是无须我多言的,相信每一个准备考研的人都知道要做熟真题。但真题的范围可能会有理解上的差异。在我看来,英语一的十年真题加上最近三年英语二的真题(因为最近三年才有应届生考英语二)完全足够了,再之前的或在职人员考的英语,参考价值不大。英语二与英语一的主要差异在于阅读B(新题型)、翻译和写作。但难度均小于英语一,这是两者难度差别的主要体现。英语二的新题型多简单,做到全对应该不成问题,也不需要再平时专门买参考书来训练,只要在做模拟题和这三年英语二真题时注意题型即可。英语二的翻译为整段翻译,不同于英语一的句子翻译。这实际上是降低了难度,由于对译文的主要要求变为意思正确、表达通顺,所以给了很多调整的空间。考前要加强训练,可以找人来互改译文,以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
作文上小作文的类型可有应用文和summary两种,但这三年均考的是书信(即应用文的一种),但不可放松对summary的写作训练。大作文以图表作文为主,自己平时的读背和写作训练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惯性(也可以理解为自己的模板)。
总结:
专硕初试虽然只有两门,但由于报考者众多,所以难度并不算小,大家切不可掉以轻心。联考综合科目的复习是入门难,入门后觉得难以提高,所以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适度的谦逊,要仔细寻找自己依然存在的薄弱环节,加以补充,一点一点地提高自己的正确率和稳定性。
写这一个帖子,希望自己能够给后来的考研人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下面提出,我会尽力回答。
最后,要感谢去年下半年跟我一起复习,一起讨论题目、互改作文的一位同学,你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无论你在考研上能否得到最后的成功,都祝愿你未来一切平安。
第五篇:会计专硕考研复习计划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会计专硕考研复习计划
会计是考研一大热门专业,很多考研学生在考研阶段不知道如何展开考研复习。在这里呢,我们跨考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会计专硕考研复习计划。在这里呢,我们考研专家为同学们带来了分析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2014年9月中旬-2014年10月底
想清楚自己是否要考研,选择什么专业。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太纠结,太长时间只是浪费,无助于对自身和外在有清醒的认识。
如果选择了会计专硕,请往下看:
2014年11月初-2015年2月底
1.会计专业课本 2小时/天非跨专业考生可选择自己的专业课本,跨专业考生如果不知道看什么可选择人大系列教材。
是的,你没有看错,你必须提前并且坚持学习专业课,否则,你无法通过复试,即便你有幸被一所普通学校相中了,你也无法在会计领域成为高端人才。
2.英语 2小时/天,你一定知道英语的重要性,并且知道怎样学效果好,不要捧着单词书迷迷糊糊的浪费时间。
2015年3月初-2015年6月底
1.会计专业课本 2小时/天继续看
2.英语 2小时/天继续看
3.数学平均1小时/天把遗忘的大纲要求知识点回顾起来。
4.逻辑,写作平均1小时/天学习基本知识点,了解基本题型。
2015年7月初-2015年9月底
1.会计专业课本 2小时/天继续看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英语 2小时/天继续看,注意英语二题型特点,做题方法。
3.数学平均1小时/天做联考真题巩固知识点
4.逻辑,写作平均1小时/天做逻辑联考真题巩固知识点
2016年10月初-考试
全力以赴复习初试科目,放下专业课,放下一切能放下的活动,立志考到240分以上。
会计专硕考研复习,就是上面文章中为同学们带来的知识点了。只要你认真利用我们的整理,就可以学习到更多难点知识。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
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