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体会(二)
人口普查是我国十年一次的重要国情国力调查,涉及面广、历时时间长、工作难度大。通过人口普查可以系统的查清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政策、经济政策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纵观整个调查工作,普查员“入户难”已经成为人口普查工作的主要难点之一,如何解决普查员“入户难”,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已成为各级普查机构极度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将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浅谈人口普查“入户难”问题及其调查技巧的研究。
一、普查员“入户难”原因分析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普查员“入户难”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调查户配合程度低,防备心理强。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人事活动越发广泛,人员流动日趋活跃,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由此而导致居民的防备心理不断增强。基于部门调查户怕麻烦的心理以及对个人隐私保密意识的提高,对普查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因此,普查员“入户难”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商业调查引发的弊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各种各样的商业调查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各种形式的欺诈行为。这种不规范、不守信的商业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对政府调查的认可。无论是采用什么形式的入户调查,居民首先都是持怀疑态度,特别是像人口普查这类牵涉到家人个人隐私的调查更是受到居民的排斥,甚至有人将政府的人口普查与其他调查相混淆,缺(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乏信任感。三是普查员最恰当的入户时机难以把握。在人口普查的过程中,部分居民由于工作等各种原因,早出晚归,普查员多次登门找不到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一般入户最佳时间是早、中、晚饭前后约两个小时时间,时间比较紧凑,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作息,普查员往往比较难以把握合适的入户时机,居民抱怨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我区外来人口众多,流动性强,这也给人口普查登记带来了一定难度。尤其是一些工作特殊的人群,如物流场所内跑运输的一些人,这部分人口如何调查准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四是一些特殊人群对调查工作存在抵触情绪。如下岗人员、有过不良记录人员、个别生活困难人员,对社会有不满情绪,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配合人口普查工作。
二、解决普查员“入户难”对策分析
针对普查员“入户难”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人口普查宣传力度。人口普查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全部被调查户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在时下经济关系不断增强、人口复杂性日益增加、居民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群众配合程度明显减弱的环境下,搞好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宣传形式上,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不仅要运用电视、报纸、广播、简报、横幅、标语等传统的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而且还可以创新运用网络、政府门户网站、手机短信平台等其他形式进行宣传,使居民能够从多种渠道了解人口普查,提高居民对人口普查的认知度。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计生、公安、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的作用。计生、公安、劳动保障等部门在基层均有自己的组织队伍,他们对于人口的管理已经实行了常态化,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信息资源以及人员力量开展好人口普查工作。在上门登记时,可以在村(居)委会、大厦的物业管理员等熟人的引导下或者借助公安的力量进行入户登记,大大降低了人口普查的难度,以防止上门登记不配合的情况发生。三是提高普查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普查员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决定着调查质量的高低。在实际普查过程中,普查员要秉持着真诚、耐心、细致的心态投入到普查工作中,在礼节礼貌以及文明用语上要足够尊重调查对象,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消除调查对象的抵触情绪。同时对普查员要加强培训工作,对人口普查专业知识要了解的非常透彻。四是找准合适的入户时机,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居民工作生活的特点,分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上门登记,做到统筹兼顾。对有退休人员在家的调查户进行上班时间登记,对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司职员等可以利用双休日进行入户登记,可将登记的时间安排在早上晨练、中午下班后和晚饭后进行。对个别早出晚归工作时间弹性比较大的调查户将采取事前电话预约,安排好上门登记时间,尽量减少对居民正常工作和休息的影响,也可以避免普查员来回奔波,提高见面率。
三、注意调查技巧,提高调查效率
在人口普查过程中,普查员将直接面对调查对象,其调查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普查员没有足够的调查技巧,即使百分之百掌握了调查方案,也难以取得居民的信任。因此,普查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调查技巧,确保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上门时介绍技巧。普查员入户登记,代表的是政府的形象,因此要保持较好的精神
第二篇: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体会(五)
人口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难度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区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特殊区域的情况也日益复杂,特殊区域包含村居合一地域、飞地、未设立社区居委会的新建住宅小区、工业园区、大型工矿企业、农林场所、大专院校、军队营院、娱乐场所、建筑工地、医院、福利院、敬老院、旅馆、干休所等。
本文将在分析部分特殊区域人口普查所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特定区域人普组织的主要难点
(一)部分新建住宅区未设立社区居委会。
**区地处中心城区,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各类新建和在建中商品住宅小区特别多,许多小区没有及时建立或无法归属相应的社区居委会进行管理。而单独设立社区居委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根据《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设立社区居委会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
1、城市社区原则上按1500户至3000户左右规模设置;
2、新建社区和旧城区改建社区,原则上每个社区工作服务用房总面积按不少于350平方米配置;
3、每个社区的专职社区工作人员不少于5人等。
一方面是新建住宅小区的大量涌现,一方面是设立社区居委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硬性条件,行政管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无法及时落实,两者之间的矛盾,对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基层组织实施将是一大难题。
(二)“飞地”人普组织容易成盲点。
飞地是指属某一行政单位隶属但又不与其辖区毗邻的土地。飞地的形成原因很多,飞地与行政隶属单位的距离也有远有近。由于飞地的地域管辖和行政隶属管辖属于不同的行政主管单位,日常管理工作容易成盲点。“飞地”涉及跨村(居)、街道(乡镇)、甚至县级以上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区村(居)、街道(乡镇)、**与瓯海等地之间,存在较多行政隶属关系上的“飞地”。目前,一些部门管理工作,如企业管理、安全生产、城管等项工作,已基本上统一为以地域为原则,而以户籍为基础的相关工作,如户籍归口管理还是随行政原隶属派出所管理,育龄妇女计生工作也是按原隶属管理,地域管理主管单位是没有掌握“飞地”区域内人员基本信息资料的。所以,第二次经济普查时期,“飞地”问题对普查影响甚微,而对当前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三)村居合一地域职责明确难。
村居合一地域,即一个地域上同时设有相同名称的居委会和村委会。“村居合一”模式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就**区而言,城区街道的村居合一地域一般以社区居委会管理为主,乡镇的村居合一地域以村委会管理为主,在管理具体事务上,地域和对象往往存在交叉、重复。尤其是**区的“城中村”,村委会的管理职能已经弱化,主要是管理农村集体资产、村民身份问题等大量历史遗留问题,管理对象大多局限于原村民。村居合一地域较典型的如**区的南塘、划龙桥、鱼鳞浃、营楼桥都是既设居委会,又设村委会,在日常管理工作分配上,居委会和村委会视工作内容,管理对象和管理区域都是不同的,职责地域无法准确界定划分。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在同一地址的住户,某几人是归居委会管辖,而另几人又是归村委会管辖。在组织实施人口普查时,村居合一地域职责极易发生混淆。
(四)摸清特殊场合流动人口对象属性难。
摸清流动人口普查对象属性也是人口普查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在娱乐场所、建筑工地、医院、福利院、敬老院、旅馆、干休所等特殊场合的外来务工人员,一是查找难,二是查准难。有些普查对象明明离开家乡多年,辗转几个地方来到登记地,被询问时则回答是刚刚来住个把月,并不告知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多年;有些乡村农民到城镇务工经商,在城镇没有固定住房只好借房、租房,住所变化频繁,给摸底登记工作都带来难度。
(五)居无定所人员查找难。
居无定所人员,往往对普查配合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漠,这些都给普查工作增加难度。这类人员一般无固定住所,且住所隐蔽,农贸市场、车站、码头、桥洞等,都有可能是栖身之地,正常摸底登记方法根本无法全面掌握其情况。
二、做好特殊区域人普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第六次人口普查所面临的调查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科学组织实施好人口普查,面临的困难很多,因此既要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同时又不能将以往的东西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而必须针对变化了的情况,作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未建社区新建住宅小区的所属管辖社区。
对于已具备社区成立条件的新建住宅小区,建议区政府抓紧组建相应社区机构;对于未具备社区条件的,由相关街道(乡镇)协调划入相邻社区居委会,明确纳入相应普查区,并指导做好普查员选调等配套工作。
(二)因地制宜,选好普查员。
第三篇: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体会(四)
人口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开展人口普查,应结合实际抓好三个环节,切实提高人口普查的数据质量。
政策宣传及舆论引导
高度重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政策宣传及舆论引导,科学制定人口普查的宣传方案。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区域性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的实施方案,切实规范区域性人口普查宣传的政府职能、组织机构、工作目标、阶段任务、工作思路、保障措施、基本投入、工作方式、部门配合、调查研究、信息通报等方面的运行。实行人口普查宣传工作量化考核。要把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统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有机结合,探索建立人口普查宣传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切实把机构组建、资金投入、任务分解、调研指导、信息反馈、奖惩规定、部门参与等内容进行指标量化,及时纳入对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考核。
改变基层的普查工作由统计部门孤军作战的运行方式。要切实建立人口普查宣传动员“部门挂帮”机制。要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的基础上,以指标量化方式把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分解到部门,要求各成员单位到指定的地方开展宣传动员。贵州省遵义市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推行了“部门挂帮”取得了突出成效,收到了部门报送的专题调研报告36篇;普查办组织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在报刊发表属名文章27篇,有效推动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高效运行。遵义市教育局、民政局、质量检验监督局、工商局等13个单位,共计自行投入资金9.86万元,支持了挂帮乡镇普查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创新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思路和宣传方式,要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借助网络、电视、报刊等公共资源,切实开展好人口论坛、人口研究、有奖征文、新闻采风、关注民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充分整合党政领导、部门职能等强力社会资源,提高基层人口普查宣传的针对性、社会性和感召力。要及时总结基层在开展人口普查宣传中的典型经验,以政府网络、报刊、电视、远程教育为载体,推广经验,鼓励基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把政策法规宣传和正确舆论引导贯穿于人口普查的全过程。
业务培训与分级试点
开展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业务培训与分级试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确保基层业务培训与试点达到预期目的,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培训与试点要公开透明。一要结合实际依法制定普查培训与试点《方案》,明确区域性普查任务、目标、责任、措施、考核、奖惩等事项,报经政府审定后,送人大、政协和上级主管部门监督。二要把培训与试点的主要内容、方式和基本要求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职能,使培训与试点在阳光下运行。三要建立培训与试点责任制。基层在开展普查培训中,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责任制;要建立基层业务培训教员与学员的相互考评办法,切实把重大的普查业务培训与试点纳入当年对单位和个人的工作实绩考核,建立健全基层人口普查业务培训成果通报机制,确保政府资金投入效果和公众监督。
培训与试点要坚持科学规范。一方面,要严格遵守《统计法》和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地人口普查机构、人力、资金等实际,确保基层人口普查试点《方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把区域性培训与试点的主要任务、基本目标、工作方式、组织机构、工作成果,分阶段以规范的方式向成员单位通报,并主动接受主流新闻媒体的公开监督,以此提高区域性人口普查培训与试点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要把经政府审定的区域性人口普查培训与试点《方案》,以人口普查办公室的正式文件形式印发基层,并报送人大、政协和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依法进行工作监督,改变一些地方在普查培训与试点中随心所欲的工作方式。
培训与试点要坚持资料完整。一是授课要严谨规范。要求基层培训授课人员,要在吃透国家《方案》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把普查表中每一个指标的内涵和逻辑关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作深入浅出的知识性、实践性、现实性相结合的讲解。二是培训与试点结果要通报地方党政。一方面,把教员授课情况和学员参与培训与试点的成绩,以客观、真实的指标量化方式,及时通报有关领导和基层单位,作为工作考核的依据;另一方面,要对试点中主要指标的科学性作出评估,对区域性人口普查工作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有重点的前瞻性研究部署。三是对试点的普查区或小区资料要进行对比。为提高区域性普查工作质量,基层对人口普查试点的资料,要与常规统计数以及计生、民政、公安等部门人口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或教训,以引导党政和有关部门对基层人口普查工作的更加重视和支持。
数据质量监督与管理
为切实提高普查的数据
质量,监督管理责任要到位。
首先,制定数据质量管理操作规程。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要把基层普查数据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到位。比如:相关的制度建立、政策宣传、组织机构、部门协调、资金投入、业务培训、调查研究、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应当是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业务操作中的指标解释、逻辑关系,数据收集、处理、审核、评估,信息反馈、资料管理等方面工作,应当是业务干部的责任。在提高数据质量中,基层普查办要在当地政府和上级普查办的领导和支持下,结合实际及时分别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切实把领导责任与业务责任落实到人。
其次,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监督机构。一要明确区域性数据质量监督的组织机构,要在基层普查办设置数据质量监督组,明确专人开展工作,要切实明确数据质量监督的工作目标和责任;二要加强基层普查数据质量监督工作的信息反馈,分阶段通报基层质量监督的开展情况与存在问题;三要坚持统筹兼顾,充分整合人力、物力资源,用好用活公安、计生、民政和教育部门等有关信息资源。
再其次,加强数据质量监督的调研指导。一要建立普查数据质量监督调研制度,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各级普查办都需要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监督调研制度,以规范后勤保障、领导牵头、工作目标、部门协调等事项。二要明确普查数据质量监督的调研目标,要把基层的阶段性调研重点、课题、范围、任务和责任,切实科学分解落实到人,加强对基层工作的了解和指导。三要强调普查数据质量监督调研成果的运用。建立健全人口普查调研成果运用载体,在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调研人员的积极性,为地方党政和上级主管部门在人口普查中的科学决策,提供优质服务和决策参考信息。
第四篇: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体会(三)
近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到有关省市考察人口普查准备工作,对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各地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对人口普查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现在就要立即行动起来,高度重视,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普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难点,尽早作出预判,尽早提出预案,认真做好人口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按照近年
来开展农业普查、第二次经济普查的经验和规律,基本是在距普查时点一年左右的时候召开办公室主任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并着手第一期的普查试点工作。这就标志着中国统计部门全面进入了普查工作周期。对第六次人口普查而言,这个时期现在已经到了。已经不再是未雨绸缪,而是要全力以赴了。
前几天,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兄弟省市同仁,在我的博客上留下了很长的一段话。大意是说,在网上发现了有近百个关于“人口普查”的问题,也知道人普不是我的职责所在,但希望我能针对这些问题写一篇文章,作出回应。我看了这些问题,还真不是我可以给出答案的。但是,这些问题确实不仅是在人口普查(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中可能遇到(其实,现在就已经遇到),而且关乎许多人的切身利益,需要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认真制定合情合理的政策,并予以积极的回应和解释。比如:非婚生婴儿、超生儿没有准生证和出生证,能否在人普时报上户口,会罚钱吗?人口普查如果漏报,会变成黑户吗?夫妻二人一人是城市居民、一人是农村户口,普查时可以迁过来吗?等等。
我们知道,根据有关统计法律法规,普查及其他形式统计调查取得的数据,只能用于统计目的,不能用于其他目的,更不应作为各种处罚的依据。但普查同其他各种形式的统计调查一样,要把确保数据质量放在第一位,要通过普查摸清各种常规登记和日常管理不掌握的情况和信息。这就必然会遇到许多棘手的实际问题,并且政策性极强,甚至关乎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和谐与稳定。由此也预示着,人口普查将是一场硬仗。
人口普查将是一场硬仗。十年一次,一次十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在每一个十年间都会有新的巨大的变化: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城乡面貌变化,人民生活改善。说来也巧,本月初,我们去参观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典型。10年前,那里还叫农村,那里的人还叫农民。现在,那里的规划面积没变,但地面上的一切都已今非昔比:建了饭店、餐馆、水城、医院、学院、公寓;农村成了新城,农民成为居民,不仅搬进了现代化楼房,连新生儿都能分到100多平方米的极优价格住房;在这块土地上工作的外来人口已是户籍居民的十几倍。而同这个村庄或称新城相比,一些地区连行政规划都发生了变化,山也不是那座山了,梁也不是那座梁。目前,无论就全国范围而言,还是在一个省区或地市,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乃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加大的矛盾也很明显和突出。全国性的人口普查,既要兼顾共性,又不能忽视个性;既要坚持统一性原则,又要兼顾各地区特点,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人口普查将是一场硬仗。诚如**局长所言,这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运用行政手段开展普查的难度愈来愈大。换句话说,在利益主体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日趋多元、民众维权意识增强、转型时期的一些社会矛盾也有所加剧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普查的配合程度和对统计工作的理解程度都有所减弱。早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入户时,仅元旦、春节期间,北京地区就有80余名普查员被狗咬伤、或是摔伤、被人打伤。而人口普查要面对每一个公民,普查对象比农业普查要多得多,由普查所涉及到的利益问题也多得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既影响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也会影响普查的数据质量。
人口普查将是一场硬仗。应对矛盾,战胜挑战,不仅考验着统计能力,甚至反映着执政能力。而人口普查又是一个国际惯例,是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广泛采用的大型国情国力调查。如果一个国家连人的情况都说不清楚,发展又从何谈起,更不要说科学发展了。所以,2010年,许多国家都将进行人口普查。所以,对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来说,人口普查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不是统计部门一家的事情。尽管统计部门责无旁贷,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一切组织、技术方面的工作,更为重要的关键词是:普查是为了国家利益,普查是以政府的名义进行,普查要最大程度赢得国民的理解和配合。把握好这三个关键点,就有希望打赢这场硬仗了。
第五篇: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体会(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将居住在大陆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对象,这无疑增加了本次普查的难度。对这些普查对象实施调查,无论是人口变动调查,还是以往各次1%人口抽样调查和人口普查,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先例可以遵循。为了探索港澳台及外籍人口调查的特殊性,掌握普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制定应对措施,我们通过对
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有关公安派出所、区外侨办、部分高校等部门和单位进行调研,为下一步开展正式普查探索经验。
一、我区外籍人口的现状
我区是**高教园区驻地,**市的高校主要分布在我区,同时我区又是浙南著名的侨乡,外籍人口相对较多。根据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科、有关公安派出所、部分高校等单位提供的资料显示,2009年末,常住在我区的港澳台及外籍人员约450人,其中外籍留学生360人、外籍教师20人、外籍华人及其小孩40人,经商、务工等其他外籍人员约30人;2009住宿登记接待外籍人员约5000人。我区外籍人员来自世界各个地区,但主要来源是南亚、中东、非洲等地,信奉的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我区有8个镇(街道)涉及到港澳台及外籍人员的调查,主要集中在茶山街道。
二、外籍人员调查的难点
1、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的行政资料更新不及时。公安部门都对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进行登记管理,但一般只在出入境时登记和掌握境外人员住宿登记信息,在境内的流动居住没有更新。社区登记的资料信息也存在更新不及时、资料信息不准确等情况,许多已搬迁或居住人员更换的户没有及时更新,登记的电话等资料不准确,给调查带来一定困难。
2、外籍人员配合程度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有:一是我们人口普查宣传主要是以中文形式开展的,外籍人员知晓率不高;二是大部分外籍人员可能还没有在国外接受人口普查的先例,不以为自(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己属于普查对象;三是部分外籍人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较强,担心自己利益受损;四是语言不通,送表上门的普查员与外籍人员沟通不畅,可能以听不懂为由拒绝配合;五是商业调查多带来了影响,各种各样的商业调查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各种形式的欺诈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政府调查的认可,往往将人口普查与其他商业调查相混淆,影响配合调查程度等。
3、外籍人员入户更难。入户难是当前人口普查面临的普遍困难,而港澳台和外籍人口调查的入户难问题更为明显。一是外籍人员入境时,虽然均在公安机关进行登记,但居住地点仍较难掌握;二是大多数外籍人员,作息时间不一,回家晚,白天很难见到人;三是部分外籍人员流动频繁、居无定所,相对国内人员更难找到人。
4、对华侨、华人外籍小孩的界定容易出错。在侨乡地区,华侨、华人在国外出生已入外国籍的小孩,带回中国寄养或读书的较多,这些孩子容易误登记为中国人,给普查对象的界定增加了难度。
5、翻译力量欠缺。目前我区没有专业的翻译队伍,而外籍人员居住分散,涉及到我区大部分乡镇,有些乡镇外籍人员虽然不多,但也需要有翻译人员配备。
三、搞好搞准外籍人口调查的对策建议
1、强调政府行为,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人口普查工程浩大,不是统计系统一个部门能够独自承担的。因此,人口普查要强调政府行为,要把人口普查工作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作为各级政府当前的一项突出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做好人口普查的各项组织领导工作,不仅要做好政策的协调工作,而且还要做好各项重大活动的组织工作,抓好薄弱环节,帮助解决人口普查中存在的困难,将人口普查这一政府行为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也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互相协调,密切配合,积极投入到人口普查工作中。在港澳台及外籍人口调查工作中,更要充分发挥公安、宣传、外侨办、台办、外经贸、宗教、高校、村居、物业、涉外企业等部门和单位的作用。
2、收集整理行政资料,确保外籍人员调查不重不漏。目前,掌握外籍人口最全面、最及时资料的是公安部门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的出入境时登记资料和境外人员住宿登记信息资料。收集并及时更新外籍人员出入境时登记资料和境外人员住宿登记信息等行政资料,是确保外籍人员调查不重不漏的关键。同时,收集整理出准确的外籍人员的出入境时登记资料,可有效解决在中国寄养或读书的华侨、华人外籍小孩界定错误。此外,要加强与相邻地区行政资料的相互反馈。因外籍人员流动性较大,多数是流动到相邻的地区。一些入境时登记居住在本区,而普查时查无此人。如**医学院的外籍留学生,入境前三年在医学院读书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