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下册)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下册)
刘荭
一、学情分析及指导思想
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学内容介绍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都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人类的活动更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这个单元的学习,既要了解人体的构造和生理,还要关注人和生物圈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5、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38课时,每周2课时。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4课时)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1课时)第二节 人的生殖(1课时)
第三节 青春期(2课时)第四节 计划生育(1课时)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6课时)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课时)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2课时)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2课时)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4课时)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课时)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2课时)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1课时)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6课时)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2课时)第二节 流动的管道(1课时)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2课时)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1课时)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课时)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除(1课时)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1课时)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3课时)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2课时)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课时)第四节 激素调节(2课时)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4课时)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课时)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课时)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1课时)
总之,在新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
第二篇: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新的学年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了我校七年级1班的生物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搞好生物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42课时,每周2课时。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7课时)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2课时
第二节 人的生殖 2课时 第三节 青春期 2课时 第四节 计划生育 1课时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6课时)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课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2课时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2课时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4课时)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课时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课时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1课时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6课时)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2课时 第二节 流动的管道 1课时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 2课时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课时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课时)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除 1课时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1课时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3课时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2课时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课时 第四节 激素调节 2课时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4课时)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课时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课时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课时
总之,在新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
2010年3月1日
第三篇: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下册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
坡头初中
酒小兵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能力:(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进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设计实验的能力。
(3)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46课时,每周2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7课时)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2课时
第二节 人的生殖 2课时
第三节 青春期 2课时 第四节 计划生育 1课时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6课时)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课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2课时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2课时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4课时)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1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6课时)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2 第二节 流动的管道 1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 2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课时)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除 1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1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3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2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 第四节 激素调节 2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4课时)
2011年2月21日
第四篇: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为将来创造美好是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 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 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加深 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 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等技能。
3、进一步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4、充分利用“班班通”和电教馆资源,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激活课堂 正能量,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 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 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提供相关的图文 信息资料、数据和视频;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
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 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8、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 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 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 生进行个别指导。附: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36课时,每周2课时。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5课时)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2课时 第二节
人的生殖 2课时 第三节
青春期 1课时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6课时)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课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2课时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2课时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3课时)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课时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2课时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7课时)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2课时 第二节 流动的管道-血管 2课时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2课时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1课时 第五章
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课时)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3课时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2课时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课时 第四节 激素调节 2课时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5课时)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影响 1课时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课时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2课时 总之,在新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
第五篇: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有学习情况(基础技能、能力发展等)分析:
通过上期的生物教学,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有较大的改善,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对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其中有一批学习较优秀的学生,需要加强指导和培训,可望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后进面还较大,实验和学习的习惯较差,应对这些学生多关心、多指导、多督促,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抓紧教学落实,力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内容分析
根据新的课改要求与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本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从第一章“人的由来”到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共七章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其中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而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是社会讨论和考试的热点。通过教学改革落实“双基”,发展能力,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和观念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资源应该是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因素,同时也包括一些学生等的非智力因素、老师的道德修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有效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我们教学的效果,也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生物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过程中,不管运用什么方法,唯一的目的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应多利用互联网络、图书资料、影音文件等多充实生物课堂,让课堂变得高效
四、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通过生物的学习,掌握生物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生态观,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生物课标要求标和教材内容,搞好教学设计,抓好教学落实,每月一次月考(单元测试),每周一套练习并及时抽查登记反馈调整。
2、坚持启发式教学,正确处理好“双主”关系,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互动,追求和谐,注重师生交流与信息反馈,给学生的学习创造好条件和学习氛围。
3、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讲论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并应用课堂教学媒体及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掌握学习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4、通过抓好教学落实,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归纳小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教学进度及活动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人的生殖
第三节 青春期
第四节 计划生育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复习期中考试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激素调节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复习 4课时
共30课时
七、教学总结及反思的要求
1、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