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11:2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巫溪县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巫溪县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

第一篇:巫溪县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

暑期三下乡调研实施方案

为了使此次下乡调研活动顺利实施完成,提高调研活动的效率,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对该次调研活动做了如下安排:

1、调研主题:巫溪县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

2、调查时间:2007年7月15日——2007年7月22日

3、调查地点:巫溪县XXX乡村

4、调查人员: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三下乡分队

5、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

6、用抽样法对调研对象进行选择。巫溪现有30个乡镇,348个行政村,随机抽取一个乡镇。再从中抽取两个行政村做重点调查。

7、调查总体、样本和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的总体为重庆市巫溪县的所有的农村小学生及其家长以及教师。本次调查的样本规模为:拟抽取300个学生样本,200个家长样本和100个教师样本,进行问卷的调查。另做30个对家长和教师的个案访谈。本次调查的分析单位为个人。

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为自填问卷法与结构访问法相结合。资料分析主要包括单变量描述统计、单因方差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以及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等。

8、每天调查结束后,由负责人专门负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每份问卷上需要有调查员和审核员的签名;对于不识字的群体,进行访问调查,由调查员进行笔录。

9、每天调研完毕将对当天调研的情况加以总结分析,并整理当天调查的数据及获取的相关信息。

10、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团队队员间应随时保持联系,听从团队负责人的安排。

(2)、个人不得单独行动,调查过程中须佩带证件。

(3)、注意饮食卫生,备好防暑等常备性药物,防止中暑和食物中毒等情况。

(4)、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须用语礼貌,态度谦逊,不得侮辱、谩骂调查对象,对于不予配合的调查对象应进行妥善处理。

11、调查资金:问卷 200元笔记本2*15=30

第二篇:东莞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

在暑假期间我们进行了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研活动。在这调查活动中,我采取了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教育在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近年来,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党的报告中“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在调查活动中我发现东莞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如下问题:

一、当前东莞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1.东莞农村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但和城市小学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2.东莞外来就业人口多,教育制度不完善

东莞外来人口众多,而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目前还是采取积分制入读公校方式,今后将逐步加大公办学位供给量,造成外来人员子女上学教育费用高,甚至上不了学。而民办小学费用普遍较高。市教育局应该逐步加大公办学位供给,扩大学校的规模,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扶持民办学校。并且加大小学建设,增加公办学校,减小外来人员负担,让外来人员子女都能上得了公办小学。

3.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二、东莞政府对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东莞市始终坚持教育发展“六个优先”政策(即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保障学校用地、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围绕“优质、均衡、提高”的目标,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主要工作措施有:

(一)实行“三转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2007年1月起,我市中小学办学管理体制由三级办学管理转为市镇统筹办学、二级管理,将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收归市政府统筹办学管理,市财政承担全部办学经费;初中由市、镇街共管,以镇街为主,市财政承担90%经常性办学经费,其余经费由镇街解决;小学由镇街统一管理,并承担其办学经费,村(社区)不再负责学校办学和管理。实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后,理顺了教育管理体制,提高了各级学校经费保障水平。

(二)统发全市公办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我市从2006年9月起,由市财政委托银行统一按市属学校标准发放全市公办学校在编在职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津贴和奖金,2007年我们又将教师住房

津贴纳入市财政统发。这两项改革,从根本上保障了镇街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了全市在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调动了全市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教师队伍。

(三)实施完全免费义务教育。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决定》,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我市从2006年9月起,免除本市户籍(包括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2007年,实行免收本市户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书本费;2008年,免收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借读生杂费差额,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学生完全免费教育。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非本市户籍学生借读生书杂费,让其享受本市户籍学生同等待遇。

(四)采用积分制解决新莞人读书问题。我们把新莞人子女义务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着力实施新莞人子女就学工程,采取公办中小学挖潜扩容和鼓励兴办民办学校“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有效解决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09年,我们出台了《东莞市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通过积分制办法,接收符合条件的新莞人子女入读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采用积分制办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地级以上市。今年1月,我市再次对《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强化操作,降低门槛,形成长效机制,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新莞人。2010年,共有1.48万名新莞人子女通过积分制入读公办学校起始年级。2010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52.86万名新莞人子女入读,其中,12.6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

(五)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我们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举办民办学校,并加大管理力度,清理整顿无牌无证办学和跨层次招生等无序竞争行为,对民办教育开展年检,实行民办学校星级管理(即将民办学校督导评估划分为“三星级、四星级、市一级”三个等级),引导民办学校规范办学、创强评优,提高办学水平。2009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优惠政策,保障民办教育权益。2010年,出台《东莞市民办学校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市政府从2010年起至2014年连续五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东莞市民办学校扶持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扶持民办学校发展。近年来,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了新莞人子女从“有书读”向“读好书”的跨越。2010年,全市经批准开办的民办中小学252所。

(六)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认真落实汪洋书记关于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指示精神,制定《东莞市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采取“通过考试、考核在代课教师中选招聘用合同制教师,辞退不符合招录资格或未通过考试、考核的代课教师,根据学校空编情况逐步理顺合同制教师的入编问题” 三步走的办法,分类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并切实提高聘用合同制教师待遇。通过招录考试,共录用聘用合同制教师2140人,人均年收入达5万多元,比2008年代课教师增加1万多元;逐步为符合调入条件的教师办理入编手续;对不符合选招条件和选招落选的代课教师,认真做好经济补偿、理顺社保关系和推荐就业等工作,妥善解决其分流问题,确保我市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有关工作平稳、顺利推进。为防止代课教师现象反弹,我们采取了“先规划,后招人,逢进必考”、“临时代课最长不超过一年”等措施,严把教师进口关。

(七)深入推进“三名”工程。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进修,大力开展各级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名教师、名校长”,创设激励性专业职位,构建教师专业成长阶梯。2009年,我们完成了为期三年的第一批全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评选工作,共评出学科带头人120名;选拔出首批290名骨干教师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申报了1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和3个名校长工作室。今年,我们

继续评选出第二批学科带头人146名,选拔出骨干教师685名,并设立10个名校长工作室、30个名师工作室,为名校长、名教师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工作与展示平台。

(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平台;不断调整招生政策实施均衡招生;加大违规办学行为专项督查力度,切实为学生减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学生成长环境;大力开展体育、艺术教育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和创新能力。2010年,我市学生在国家和省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艺体竞赛中,共有449人次获奖。此外,我们进一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公民意识培养、法制、安全、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加快学校专职专业心理教师配备,不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发展。

(十)高标准创建教育强市。1996年,东莞市提出创建教育强市的目标。2000年,东莞市召开了创建省教育强市动员大会,2001年又将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2005年,东莞把优先发展教育、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列入十项民心工程,并于该年5月召开了冲刺动员大会。从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目标以来,东莞市始终做到“五个坚持”:坚持教育发展优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均衡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坚持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实施人才强教工程,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创建省教育强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2005年底,东莞的省教育强镇总数达23个,顺利通过省督导验收,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市,成为继深圳、佛山、中山之后的第四个省教育强市。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后,根据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教育强市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定》,东莞重点扶持经济欠发达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在财政、政策、经验上给予支持,2004年至2007年,市财政共投入4.5亿元,重点对9个未创建省教育强镇的镇进行补助。2006年沙田、茶山、中堂、洪梅等4镇顺利建成省教育强镇,2007年石排、麻涌、企石、谢岗、望牛墩等5镇也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实现省教育强镇全覆盖。

三、下一阶段主要工作任务

(一)积极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原则,大力推进等级学校建设、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特色学校建设以及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通过进一步探索建设优质学校的有效途径,强化优质学校建设的保障措施,加强民办学校办学管理,加强对优质学校建设成效的评估和对薄弱学校的整体改造,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化,提高省、市一级中小学比例,促进民办学校规范化。

(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坚持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各级财政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建立市、镇、村共同承担公办幼儿园办园经费投入机制。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积极鼓励村(社区)举办幼儿园,加强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积极发展民办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水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实行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落实绩效工资,严格按照教师编制标准配足、配齐、配好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积极培养“名师”、“名校长”,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确保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研究意识和能力较强、适应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巩固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成果,严把教师入口关,防止代课教师问题反弹。

(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健全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系,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继续改革考试与招生制度,完善教育评价,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重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创新学校体卫艺工作方法,提高教育装备使用效益,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三、促进东莞农村小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 1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2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3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第三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地区长期落后封闭,初等文化教育落后,长期以往造成城乡二元分化加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突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

【引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全面推行以及各级政府努力完善教育体制的作用下,农村小学教育更进一步发展。但同时由于地域及环境的影响,与城市相比,教育仍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教师文化素质低下等诸多需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当今社会如此大的生活压力,农民迫切希望子女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未来,因此他们对教育问题的关心程度特别高。针对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一系列问题,辽科大与沈阳两所高校的下乡联队对海城市高坨镇小马村进行了一周的调研活动,首先通过领导、老师了解了该地小学的基本情况,又通过对小学生的支教与家长进行反馈、访谈,全面了解和探讨了当地小学教育的现状及突出问题。下面我再结合我国农村教育情况与大家进行深入的分析,给出个人的几点建议。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头和难点也都在农村。

从国家近十年来出台的针对农村教育的政策中可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小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2006年,国家开始在西部农村实行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免除学杂费,对贫困生还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后来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村也全部实行免费。中央和各地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有力地推进了“两基”攻坚。2006年,全国小学寄宿生人数达704万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6.6%,西部地区小学寄宿生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国家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等新举措将有效地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我国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据了解,在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以来,各地均把发展教育列为重要内容。各级政府纷纷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原有教育资源进行整改,努力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调整师资队伍,提高办学水平。教育资源整改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各地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体现在两个方面:

1.学校基础设备差。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及信息交流,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农村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远远不及城市学生,这将直接影响今后升学。另外,乡镇级以下中小学教师严重缺乏,教师队伍老化程度严重。有的教师一人教授几门课程,且绝大多数教师工资待遇

极低,基本没有其他福利保障。有些农村教师甚至因不能按时领到工资,不得不维持半耕半教状态。更有甚者利用课余时间强制小学生补课从而肆意谋取金钱,久而久之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和师资严重流失。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占GDP比重比历年平均水平高出近2%,但这一比例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世界上120个国家平均为5.2%)。我国西部地区工农业相对萧条,生活环境艰苦,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因此无法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吸引优秀人才。

2.教育资源严重浪费。虽然国家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但据媒体了解,在山东、安徽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父母大多放弃免费的公立学校,而选择年费用二千左右的私立学校,私立学校数量飞速增长,这使得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据部分家长反映,很多公立学校教师存在教学水平低,缺乏责任心和竞争意识,不关心学生等问题,公立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也不如私立学校。很多私立学校在提高学生文化水平的同时注重素质教育,根据学生喜好和特长开设钢琴班、书法班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竞争力。这对公立学校是很大的冲击。

3.教师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农村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高,大多是大中专及以下文化水平,没有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缺乏教学技巧和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因此不能有效扩展学生思维方式,教学质量普遍较差。

(二)教育观念。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想提高综合国力,必须首先提高全民素质。加大教育投入、义务教育免费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正是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实行的新举措,而多数家长不惜花费大笔资金,投入子女教育的事实也证明“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日趋深入人心。然而在部分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许多父母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使得许多女孩初中毕业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而外出打工。在某些农村,女孩初中毕业后大多被送去打工,供家里的男孩上学,而男孩看到早早赚钱的同龄人,失去了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蠢蠢欲动。“女孩没学上,男孩不愿上”,使得农村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更有的地方赌博之风盛行,父母的赌博行为影响到孩子,甚至出现了一家人靠赌博营生的情形。

【小马村小学教育情况分析】:

1.小马村基本信息:小马村座落于海城市高坨镇西北部,地处浑、太两河之间,东临鞍山,北接辽阳市,西连台安县。全村面积7400亩,村庄占地面积800余亩,耕地面积占6340亩(其中4000亩水田,2340亩旱地)人均耕地2.2亩。全村共分为15个村民小组,720户共2870人,男女比例2:1。儿童、青年、壮年1300余人,中年1000多人,60岁以上400人。村中有贫困户17户,农村医疗保障已覆盖80%。村民文化程度基本为初中文化。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地,村中有外出务工人员600~700人,多数为短工,占人口40%。当地共有10个鱼塘,总面积45亩。鱼产品以食用销售为主,剩余的部分鱼用来供人们垂钓,30元/小时。小马村耕地较多,而且土质肥沃,气候适宜;加之又有浑河、太子河两大河流流经境内,水源丰富。有了这样优越的条件,小马村的种植、养殖业发展迅速。种植业有主要水稻、玉米和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养殖

业主要有黄牛、蛋鸡、生猪、淡水鱼等。全村共有温室大棚200多个,占地240亩,第一个温室大棚在1996年建成,2006年初具规模,近几年以50个/年的速率增长,并且温室大棚主要分布在公路两旁,交通方便,销售便利。温室大棚主要生产各种常规蔬菜和新品种蔬菜,例如茄子、豆角、西红柿、黄瓜等作物等。小马村养鸡业起步于2000年,规模多在1000-3000只,最多达10000只。村中现有鸡舍120座,以养殖蛋鸡为主(占95%以上),肉食鸡为辅。除2005年受禽流感影响外,鸡舍数量每年都有增长。村中有一宇神饲料厂,产品畅销当地及周边城市。村中小学小马小学建于1950年,学校现有7个年级,124名学生。教师12名,平均年龄46岁。村中现有秧歌队、舞蹈队作为业余文化队伍,村委建有文艺广场,村级文化站,图书室。

2.小马小学教学条件:小马小学建于1950年,现已走过了61个春秋。学校刚建立初期由村委会负责管理,后划分到海城市教委管理。全校占地22000平方米,共有教室12间,实验室1间,图书室1间,音乐室1间,建筑总面积1400平方米。现学校有7个班级,学生共计111人。实验室建于1992年9月,占地45平方米,实验仪器价值4600元。图书室占地60平方米,音乐室占地60平方米,学校还有电脑,投影仪、收音机、DVD、电视等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另还拥有农村远程教育设备。小马小学为高陀镇第二大小学,在2001年被海城市教育局授予“办学特色教育学校”称号。在进三年中,小马小学一直坚持“以体强身,提高健康水平,以体辅德,提高道德素养,以体增智,提高文化素养,以体益美,提高审美能力,以体传教,提高教学品味”为特色的办学宗旨,以一育促诸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同时,学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海城市教育局关于特色学校教育建设的文件精神,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小马小学师资力量介绍

小马小学共有教师12名,其中9名为外地教师,7名党员,教师平均年龄为46岁,多数为中专以上文凭。

小马小学教师信息一览表

姓名 吕晓红 范崇宝 张文东 张丽凤 经茹栋 高殿武 吴荣贵 顾玉兴 性别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出生年月 1964.4.20 1967.1.15 1977.10.26 1970.12.19 1953.7.21 1962.8.6 1967.9.9 1957.1.1

参加工作时间 1984.7.1 1984.3.1 1998.7.1 1986.3.1 1976.3.1 1976.3.1 1984.8.7 1980.12.1

毕业院校 鞍山师院 鞍山师院 鞍山师院 鞍山师院 海城进修 海城进修 海城进修 海城进修

学历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中专 中专 中专 中专

所任学科 语数 自然 语数 语数 自然 体育 自然 自然

政治面貌 群众 党员 党员 群众 群众 党员 党员 党员

陈来芳 张金玲 李长松 戴思萍 女 女 男 女 1955.4.25 1951.11.27 1980.11.22 1970.9.4

1976.9.1 1971.9.1 2000.9.1 1982.3.1

海城进修 海城进修 鞍山师院 鞍山师院

中专 中专 大专 大专

语数 自然 语数 语数

党员 党员 群众 群众

数据来源:小马小学档案室

小马小学学生情况

如今小马小学有7个班级,共计124个人,平均每班17人,达到了历史最低值。近年来小马小学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学校班级个数也在不断减少。从建校之初到今天,小马班级个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1950-2010年各时间段内小马小学班级个数图

<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数据来源:小马小学

通过小马村的基本信息我们可以得知,高坨镇小马村应该是辽宁省有名的富裕村,那么为什么该地小学的教育条件还没有完全改善,学生人数不如从前呢?对此,我们对部分学生的家长进行了访谈,下面是这个访谈的一个总结:

第一,当地的儿童的数量增多的趋势并不是特别明显。主要是因为村民反映,在现有的社会形势下,养一个孩子的负担太重,光教育方面的支出就要花去很多,甚至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今后的出入更不敢去想。

第二,小马小学的教风特别不端正。教师的文凭普遍不高再加上平时上课期间不十分负责,讲课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学生课后的学习更是不管不问,据村民反映,学生的课后作业只是语文作业,并且都是机械式的重复书写,没有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马晓宇同学是个懂事的孩子,曾对我们说,他对老师十分不满意,上课讲课的速度太快,后来向老师提出了建议,但老师只是口头答应并没有付诸行动。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还理直气壮的占用学生应有的中午休息时间在学校强制性的补课,每个月达100元,效果如何很难说,校长也不管,补了两个月,家长把老师告上教育局之后才停止这种无效的补课。最令人气愤的是,该小学的作弊现象特别严重,老师对这种可耻的行为并没有正确说服教育,真正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反而使得学生以作弊为荣。由于学校从来没有家长会,老师也从不与家长沟通,致使许多原本就很关心子女的教育的家长更加担忧,他们不想再让下一代去经历自己的那份劳累与辛酸。因此,有能力的一开始就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初等教育,纷纷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镇一级的小学,条件特别好的送到市里的小学,基础特别差的孩子家长还会找比较好的补课老师在周末进行详细的辅导。

第三,教师的师德存在问题。有个张丽教师对不听话的孩子的管理方式违反了正常的教师师德,虽然打孩子对淘气的孩子有效果,但她打的孩子受了轻伤还不让告诉父母,父母发现后非常心疼,曾去找过她,她也表示歉意,但还是时有发生,后来因怕家长告教育部门才收敛。第四,教学资源仍严重不足。虽然从教学条件资料中我们能够看出现代一些先进教学设备正在投入使用,但利用率不高,基本成为摆设,很多都是别的学校捐助的,最为典型的是海城市西官学校最近几年举办的“手拉手送教下乡”活动,在支援教学设备的同时,为学习优异和家庭贫困的学生送去最实在的礼物和课外书。然而,有些孩子的父母错误的认为只要把作业做好就能取得好成绩,当问及课外书时都说没有,较好的学生也就仅仅几本,每个学生都在学校订了报刊,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看,殊不知他们已经落后了许多。

第五,辍学的学生人数继续增加。小马村的小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个别学生的家境不是特别好。2.受电视、网络游戏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听父母管教,整天无所事事。3.现在社会就业压力的剧增,使得对孩子未来的出入感到迷茫。

虽然小马村的小学教育发展比较缓慢,但据了解,过去的几十年里也走出不少的优秀学子,有清华等重点大学毕业的学子服务祖国各行各业,相信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正确引导下,小马村的初等教育一定会进一步发展,为小马村的新农村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和骨干力量。下面针对小马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提出几点解决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突出问题的对策:

(一)落实依法治教是根本。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低于改革前总体水平,并逐步有所增长。全面推行高校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鼓励高校师范毕业生去农村支教,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

(二)建立稳定的教师供给渠道。一是每年聘用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弥补年龄结构不均衡的弊端;二是从城镇学校过剩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三是成立教育人才交流中心,统一管理,随时向各农村小学提供推介服务,使教师队伍建设有“源头”。

(三)加强教师专业和师德教育。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等现代先进手段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同时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做到文明育人,淡泊名利,默默无闻,使教师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四)端正学校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农村小学教育要健康发展,从地方行政领导到学校校长、教师、家长,都要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小学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必要性,认识到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不应成为基础教育的惟一目标,而是要以学生能真正学以所用为目的,让孩子有一技之长,终生受益。要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将先进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多给校长、教师提供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

(五)建立城乡之间合作机制。由于农村的特殊地理环境,信息的交流比较迟缓,因此城乡之间的教育交流应该达到双向主动。市里的专家、名师可组团到农村学校讲学、指导,或提供一些必备的基本教学设备,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也可以到城里学校学习工作,形成城乡之间资源共享和交流的长效机制。

(六)加强对家长的教育与沟通。素质教育应该是父母与学校有效结合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的思想是十分有必要的。学校应该定期开家长会或进行家访,让家长明确孩子的学习状况和日常表现。政府还可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的方式,教父母如何了解、关心和教育子女,主动为家长的家庭教育出主意想办法,要适时矫正家长教育的偏差,督促家长以身作则,不给孩子带来不良社会风气,同时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间的沟通,合理促进素质教育。

结束语:初等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能及时发现农村教育的问题,就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只要我们能迈出一小步,最终就会取得一大步的成果,希望有关部门能听取我们的意见,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第四篇:农村现状调查

本文由丑儿629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农村现状调查——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作者:懒猫

前言: 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一直是这几年中央和政府极力倡导的事情,但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真实现状,实在不容乐观。而农村 农业 农民作为我们整体国家和民族的基石,如 果还是没有一个清晰长长远的战略部署,一旦现状长久不能改观,势必动摇我们整个国家 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本文所转载的文章,需要所有关注三农问题的人认真的思考下了。玉树的地震,又一次将全国人民的视线集中到了农村。虽然玉树是一个县级单位,但是 除了有几个鲜明的广场之外,同样的也是一个大农村。看到了玉树,同时想到了广大的农 村。那么农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电视剧里乡村爱情里的那种风光旖旎吗?还是十里洋 场早就遗忘的边缘山区,拟或是世外桃源一般的青山绿水?如果都不是,那么真实的农村 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农村对于城市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角落,虽然知道他的存在,但总在生活之外。最近对农村问题做了一下调查,发现在经济大潮下农村也在改变,但是农村变得已经陌生了。首先 农村的五大现状 农村,作为中国近三十年一个社会的缩影,形成了当前独具特色的农村现状,归结起来 大致存在五大现状,也可以说是五大问题。第一个 农村正在老去。由于新生儿童的减少,加上 80 后,90 后对外界世界的认知,导致了 30

岁以后的人,基本上,都不在土里刨食了。剩下的大部分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在劳作。年轻人解放出来,外出打工或者倒腾买卖。最好的时候也就是农忙收获的时候,还可以看 到一些年轻的身影,但是已经寥寥无几了。农村在上个世纪的一段时间,集体作为整个农村生活的全部,一直都在追求机械化。而 且随着机械化的提高,也确实将一部分的劳动力富余出来,从而向制造业进军。但是随着近三十年的改变,新的状况是,农村已经变成老人的坟墓。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这次是彻底的倒掉了。第二个 土地减少,70%家无存粮。由于务农人员的老年化,加上过渡的开发,使得土地大量的减 少。同样的作为人的口粮田,也在逐渐的减少。虽然最近中央也鼓励农民生产粮食,但是 各种负担使得付出和回报大幅的脱节。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现在农村家庭,大致有 70%的家庭,家无存粮。一旦爆发大旱 或者大涝,或者各样天灾减产或者绝收,都将造成极其打的问题。而且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影子,那就是中国粮食的安全,却遭受到了西方 一些操纵。一旦在大灾之年,西方对中国粮食进行操控,从而就能在中国制造大的混乱。进而影响中国的政局和走向。第三个 重大疾病困扰农村。这已经不是个案了,而是一种常态化的东西了。不管是由于水污染,还是粮食污染,近年来,农村罹患重大疾病的人是越来越多。其中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已 经逐渐的向年轻化发展。走到任何一个村庄,都会看到一些一些踮着脚尖的人在艰难的行 走;只要一问,肯定会听到很多的英年早逝的家庭的顶梁柱。这些已经非常的严重了。但是由于医疗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农民的治病问题。而且对疾病的来源更是没有人研究

和防止,从而导致了农村一些听天由命的事情发生。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哀。第四个 子女教育负担太重。此前,一条英国的消息显示,在英国的一些好大学学校里,只有 5% 的穷人的子女在上学。那么中国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不过从农村现状看,确实一些家庭,在高中或者初中阶段就让孩子放弃了学业。能够上到大学的似乎又回到了 81 年的水平。整体的原因是,即便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有工作;有了工作也不应能买得起房子,买得起 房子,也不一定可以供下来。还给家里整了一屁股债,倒不如早早的走入社会,多赚一些 钱,讨老婆生孩子。曾经一个事情,让人唏嘘。一个父亲为了自己女儿可以走进大学的校门,就将自己完全 的交给了一个带毒作业的工厂,工厂提前垫付了上学的钱,这个人,也没黑美白的干活,最后在女儿毕业两三年后,还是因病死亡,剩下的没有还清的钱,工厂也没有再要。这一切的起源,都是教育的负担过重按照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了,大学里恐怕再 难以看见农村贫困孩子的身影。第五个 农村成为社会的死角。在农村乡镇企业上班的人,没有四险一金,更没有劳动保护,有 的只是超时加班,动辄被辞退的状况。同时一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闲散人员,没事可 做,就危害社会,吸毒打架,敲竹杠,路霸,村霸等,都有抬头。从这一点上看,农村显然没有城市来的光鲜和有尊严。其次 农民还是不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三十年前,主席是非常的看重农民的,一直以来将农民当做国家的一个主要的政治力量 来对待。但是随着精英教育和专家治国,农民成了一切问题的之外的边缘问题。在一些人 的眼里,农民,只要给口吃的,就满足的人。没有什么文化水平,没有什么学历层次,甚 至没有一身干净的衣服。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的工作,没有高低贵*之分,有的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当 年周总理晨曦中与清洁工握手的温暖场景,一直感动着。我干的工作再累,再苦,也是受 到社会认可的,也是受到领袖们承认的!现在再看看城市里的清洁工,大部分都是农村来的半百老人,工资更是抵得可怜。这些 现象是农民的问题呢?还是社会的问题? 作为任何一个合格的社会学家,如果不能将这个问题解决好,恐怕是不会让人信服的。曾经的中坚力量,现在被边缘化,没有人解释,更没有人关心,到底谁是对的,到底谁是 主体。最后 农村的路在何方 有人认为将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唯一方式。可是,作为一个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时间,一旦将农村城镇化,虽然可以提高国家的生产总值,但是现实 是,中国的基础就动摇了。13 亿人口,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干什么去?难道只能是给 西方打工?只能给资本家们打工,靠着出卖自己的血汗和劳动力来支撑别人的柔软的席梦 思吗? 中国在农村问题上,在农民问题上,始终没有一个战略构想,甚至连想一想都没有。农 村的路到底在何方?这八亿人口,还要继续游离在国家各个制度之外吗? 总之,农村问题是中国目前的几大问题之一,过去是,现在也是,将来还是。解决不好 农村问题,就难以抵抗社会的大风险。现在的地球是多灾多难的时候,一旦中国被西方或

者几个利益集团操控下,断粮,断水,断能源,那么中国是否能挺的过去? 而且将整个农村置于制度之外,是不是对几亿生灵的漠视,还是好大喜功的选择性遗忘? 如果连最普通的民众都丧失了信心,那么靠着几个专家和精英把持的东西,还能支撑多 久? 所以,请那些走马观花的大员们停下脚步,看一看黎民苍生,以天下为己任,做出些真 正服务于人民的事情。劳民伤财,粉饰太平,最后只能自取其辱!

第五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

轰轰烈烈的新课程全面实施好几年了,而小学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现状如何?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本质性变化?通过这次摸底调查,我深感我们的数学教学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知识面广了,学得活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开放了,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增加了,教师们努力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式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但同时也发现我们的数学教学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欠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1、年龄结构不合理。据调查,数学教师中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30以下的青年教师占的比例非常少,教师队伍缺乏活力。学校老师男女比例也明显失调,一般学校就一两个男老师。

2、教师自我发展需求不足。部分教师得过且过,在教学上没有追求,没有明确的自我发展的目标。不少教师忙于日常教学工作,而忽视自己的学习和提高。即使参加一些理论学习也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的要求,没有把学习和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

3、教师身体不适应。由于生活条件差、学校环境差、内外压力大、待遇不高、不良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明显下降。

二、教师的教学现状

1、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不够。

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其关键就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想上好课,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很难奏效的。由此可见,减轻

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出路正是在于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但目前在农村小学,一般教师的课前准备往往是应付性的,教案是现成照抄的,并且在教案中例题和习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例题和习题的课堂出示又是临时书写的多,课前书写好的少。有的教师课堂提问因课前缺乏设计、推敲,所以课堂上临时想到哪里,讲到哪里,问到哪里。不少教师既不能领会编者意图,也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有的教师甚至不会把书上的情境变成数学问题,教学费时低效。

2、教学目标追求形式,缺乏真正落到实处的教学活动。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发展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知识获得过程,启发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这就是所谓的三维目标。目前,小学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新的目标观没能真正确立,在数学课堂中对目标把握不全,一进课堂,就开始把目标紧紧锁定在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上,他们手里拿着的是新教材,用的是老一套,守的是旧观念,完成的是老目标——知识与技能,他们有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深入探究的愿望,却总不愿也不敢花时间等待,认为这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素不知自己的目标是一种偏面的目标观。这在小学不同年龄的教师课堂中都有表现。

三、学生现状

1、缺乏自信心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自信心的具体表现:

(1)、求知欲不强,口算慢,课堂上不积极思考问题。

(2)、不敢接受挑战,有畏难情绪,预料失败。

(3)、见到老师采取回避、退缩的态度。

2、不良学习习惯

孩子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马虎了事。在缺乏严肃认真和不得法的教育下,容易由粗心、任性等原因养成此心理。具体表现为:上课分神,不注意听讲;作业字迹马虎,错误率高;不能认真进行预习、复习等。

(2)、依赖懒惰。在惰性感染下,容易由包办代替促成此心理。具体表现为:作业抄袭;作业依赖同学或父母完成;作业怕做、不做等。

四、原因分析

(一)、教师现状形成的原因

1、从客观上讲:

一是师资队伍老年化,从而导致目前农村小学数学师资质量、数学教学水平等因素显得薄弱。二是考核、评价制度与新理念不相符;当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仍唯教学实绩是举,家长们往往也认准的是分数,班级学生成绩高了,老师就是会教书的好老师,否则就不是。

2、从主观上讲

部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参与课程改革的热忱。他们对新课程无动于衷、漠然臵之,年岁大些的,觉得自己是“船到码头车到战”,只求平安少惹事,光荣退休就是福;年岁小些的,觉得自己参与课程改革与没参与并没有两样,没参与班上学生成绩不一定就差。他们对数学新课程的纲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没能认真学习与解读,对数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的区别与变化没有认真的思考过,新的教育理念未建立,所以在课堂上教学的创新就不可能了。

(二)、学生现状形成的原因

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与他们所在的地理环境、家庭条件和教育引导有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自卑心理较强是妨碍自信心树立的主要心理原因。

(2)、数学能力和水平不强。

(3)、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不当。

(4)、家庭教育严重缺乏。

五、成功之处:

1、教师重视数学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经调查发现,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数学课题,最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了小学数学学科在现实生活中广泛的应用。

2、教师重视学生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欣喜的发现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充当配角——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们已视学生为真正的主体,在这种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学生自主探索的潜力得到了很好地发挥。

总之,农村小学的教学任重道远,还有很艰巨的任务,努力吧,相信我乡的数学教育会越来越好!

下载巫溪县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巫溪县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 社会实践报告[大全]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是十七大提出......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网吧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 摘要: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大众化,青少年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因不当上网而引发的问题日渐突出。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现状总体情况......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农村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课改工作在乡村小学已全面铺开。但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存在着......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发展要讲究科学,社会要讲求和谐。在科学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奏响,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的教......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今年暑假,我去家乡的县底镇联合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虽然学生已经放假回家,但留校值班的王副校长还是热情接待了我,带我参观了校舍,还带我走访了几位农......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一,概述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 按照《关于开展xx活动的通知》,我采取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