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讨论: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5篇

时间:2019-05-15 11:1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模块二讨论: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模块二讨论: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

第一篇:模块二讨论: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

为了使研究性学习更加有效,你认为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

首先,在选题阶段,老师要明确目标及要求。选题应尽可能结合实际的需要。选题既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课题的难易要适中,有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完成。

第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参与者特征分析,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及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资源准备,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三,做好前期准备,教师要进行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制定实施方案,和学生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四,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学生要通过中期报告等形式,进行阶段性小结。

最后,教师要进行指导学生,要整理好研究资料,对课题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全面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职责

1.指导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承担对学生学习的教育、组织、管理和指导的职责,保证自己所指导的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能有序、有效地进行。

2.了解时代对教师的要求,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的角色的转变。

3.参加学校、教研组、年级组组织的各种培训、研讨、交流、听课等活动,深入钻研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熟悉研究性学习课程流程,探索这一课程的规律和特点,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激发继续学习的热情,培养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按时参加备课和教研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创意,工作尽职到位,欣赏和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和优点,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

5.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每个环节——确定选题、搜集资料、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做好结题展示和总结答辩等,给予学生具体、明确、全面的指导。指导学生,除了与本专业知识相关、属于学科前沿的内容外,还包括:科研方法、学习策略、与人交往、心理调适、团队协作、安全防范等。教师的指导,更多地侧重在方法、思路和信息等方面。所有的指导,都要掌握好尺度,点到为止,引导学生自主地计划、决策并解决课题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质疑、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维品质。

6.根据学生课题研究的需要,按规定程序与电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部门联系,落实使用的时间、人员和要求。如发生冲突,要进行协调。学生需要做实验时,指导教师要事先审核学生的实验方案,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操作规程及安全,及时了解学生实验的进展情况。技术含量高及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指导教师一定要到场指导,但不能代替学生进行实验。

7.平等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虚心向专家、同行等学习求教,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开发对课程实施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

8.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及时了解学生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课题组及时做好每次活动的记录,要求每个学生做好研究笔记,随时检查,并及时给予指导。

9.指导学生课题组成员的互评和自评;和班主任一起负责学生课题组课程实施的评价、考核、评优等工作。

10.推动学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及想像力,使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社会价值。

第三篇: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杨瑞江(江西玉山一中 334700)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研究性学习在我国逐渐展开,这越来越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地位和作用也更加突出.多年的实践在对这一课题的开展实施和指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并解决了一些问题,并有不少的收获和启示。在这里略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以便和大家交流共同提高。

一、研究课题的整个过程应做到目标明确,计划周详和监控严密。(1)目标是任何有目的行为的基础。它不但为行为指明了方向,而且为行为确定了预期的结果。具有明确目标指向的行为是有效的行为,而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行为是盲目的行为。让学生毫无目标进行探究,即使是产生了探究的行为和体验,也失去了学校教育应有得于学生发展的宗旨。教学目的与学生主动学习非但不予盾,相反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是发挥自主性,主动性的要素之一。当然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目标的多元化和弹性。具体来说,多元,不仅指向探究性学习内容各领域(知识领域,能力与技能领域,情感与态度领域),而且指向探究性学习过程各环节(例如,观察、提出问题、假设、实验、获得结论、验证结论等)。由于学生对目标的指向往往是不清晰的,这就需要教师对目标进行分析和制定。弹性,指的是在指向不同学生在达到的目标程度上应有差异,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确定目标。(2)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一系列计划的确定和执行。当然这个过程可由学生自身完成,但教师自身应对整个研究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对整个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以及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哪些设施和条件都应有充分的把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更高的角度上有效的指导学生完成研究目标,如“化学元素对萝卜生长的影响”这一课题,大部分学生根本没种过萝卜,甚至有些同学根本就是看都没看过,因此对于如何购买种子,如何播种,如何施肥,如何获得并处理原始数据,根本就是无所适从。如果不让学生把这些问题搞清楚,那只能是摸石头过河,很难预料最后的结果。所以首先给学生上一堂有关研究方法的课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与学生讨论如何制定研究计划以及分析计划的可行性,让学生做到对整个研究计划心中有数,增强学生对完成研究目标的信心。(3)一个好的计划还必须要有严密的监控。由于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也应不足,如果在研究性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不注意日常监控,很容易造成组员忙闲不一的局面,甚至最后使研究课题流于形式。在“化学元素对罗卜生长情况的影响”这一课题刚开始时,由于日常监控不够严格,5个学生组成的课题小组基本上是2个学生在忙,有违于研究性学习“重过程更重结果”的原则,也不利于促进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应按照初期确定课题时组员的分工认真做好每周鉴定,并且应注重过程评价,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科学的对待研究性学习。

二、教师应注意自身素质和教学技能的全面提高。当一个课题目标计划确定以后,应如何让学生领悟整个课题的总计划,如何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如何让学生抱着一个浓厚的兴趣对一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却不知不觉有了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些无疑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有关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很多方面,但对探究性学习课来说,最重要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提出问题的技能。学生对要研究的事物首先必须不知道答案,如果答案已知,学生的探究兴趣便会降低。但对于一个学生预先便不知

道的事物进行探究,教师本身就应具有准备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事先就把问题设计好,问题之间要有 一定的递度,要牵引学生不断把问题深入到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往下走。表述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技巧,不能把问题说得过于复杂,力求简洁明了。这样学生才能对问题作出逐步的深思。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好奇力。第二、是控制问题的技能。教师应充分发挥对问题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当课题开展到一定的程度不同的学生便可能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后的结论。这时教师不能武断评价谁对谁错、谁合理谁不合理,而应用逻辑和证明引导学生的争吵,让学生去寻找支持自己结论的证据;教师应充分注重某些学生创造性问题的提出,不能低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发展,不能应教师的有限而限制了学生的无限。同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探究本身并不一定要获得一个明确的结果,而应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探究精神。

三、教师应慎重确定课题的选择范围。不是什么样的课题都适合用来做探究的,课题的选择不能过于肤浅或者有现成的答案,这样对学生的挑战不大,学生会缺乏热情,只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课题的目标便得不到实现。但课题也不能太难,以至于学生很难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他的结论,或者没有足够设施和条件来获得足够的证据。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机理的探究”,这本身是科学工作者都不能一下搞清楚的问题而让学生去探究,这必定会使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两难境地,从而使课题形于虚设。一个好的课题应给学生留下足够思考的空间。对学生来说课题的答案应事先是未知的,从而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去猜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最终获得问题的答案。

四、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所以搜集、处理资料和信息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在“N、P、K元素对萝卜生长的影响”这一课题刚摆在同学面前时,很多同学就感到非常茫然。如萝卜怎样生长,在什么地方生长,哪些元素对萝卜生长有影响,怎样影响等等。笔者要求学生做到按自己的子课题要求去收集资料。如只施N肥的,则应搞清楚常用的氮肥有哪些,所需营养液的浓度应为多少等。同学们就利用研究性学习时间分头行动,有的到校图书馆、新华书店查阅相关资料;有的上网查寻,甚至有的到野外询问菜农等等。他们都收集到不少的资料,这时笔者要求每组同学都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并要求同学们按照所学的知识同本课题内容进行比较、归纳,取之有用的材料,为今后实验之用,这就使学生在处理信息的能力上也有了相应的提高。(2)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的弘扬也把乐于合作、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2001年国庆节期间,萝卜苗的长势正旺,这时正逢长假,每个子课题小组组长都安排了人员轮流浇水、施肥、记载,第5小组10月1日上午轮到童威同学施肥时,错0.1mol/L KH2PO4母液当作营养液浇施,结果下午再去浇水时,已经全烧苗萎蔫了;第二组轮到吴彬,他一天没去浇水,结果全萎蔫。缪慧等其他组完全按照正常的要求操作,长势很正常。由此可见。同课题组的同学如果没有很好的合作精神,要想完成该课题是很难的。他们深有感触地说,要完成研究性学习,要学会与人交往,谦虚地向别人学习,尊重别人;同时课题组的人员也应要有合作的精神。(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生物学的实验操作技能,可以通过学生实验课的课堂教学来进行学习和训练,但由于实验课时间有限,又局限于教学目标,为能很好地操作,研究性学习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党习的空间。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有的虽然在农村长大,可能没种过菜,来自非农业户口家庭的学生更有可能没有亲自种植过萝卜等农作物。当我们大家把洗净的细沙和花钵搬到实验室的五楼阳台开始播种时,缪慧把萝卜种放在钵底,然后放进一钵的细沙;温滢把萝卜种埋进1寸

多深的细沙中,我一看这些操作,真是哭笑不得,但这二钵没有让它改变,其它几钵在我的指导下播种。每天对萝卜苗进行浇水、施肥,每组都设立了对照组(不施肥只浇清水),不同浓度的营养液进行对比实验。在我的指导下进行了间苗等管理等工作。各组都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后来缪慧同学在他的论文中这样写到:“通过这次种萝卜,使从未接触过农事的我能把萝卜从种子培育成长势这么好的萝卜苗,这是我劳动结晶,我太高兴了。”(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类似于科学家探索活动,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在实验过程中,就有同学提出,为何要洗净的细沙作培养基,而不用泥土呢,为何要每天浇二次水、一次肥,菜农跟咱们这样做还划得来。这些问题的提出,说明他们深思之后的质疑。吴拓同学发现他组的萝卜有7株叶上有白色斑点,不知原因,跑来问我,同他分析,比较,可能是施肥把营养液直接滴在叶片上,叶片失水所致。随后他组同学改进施肥 方法,把营养液洒在根的四周,不沾到叶片,以后叶片就没有出现白色斑点状。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2)<<研究性学习一本全>>江西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帮助孩子找个他认可的好老师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

帮助孩子找个他认可的好老师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应该是立竿见影的高三学生如何提升学习效率?

一、知识点是有限的,题型也是有限的。

不少学生打题海战术,仅仅局限于数量,但是现实中,曾经做过的题目,时间一长就忘记了。最近几年,在高考之前,我总会找一些试卷给学生做,其实包括一些考完不久的试卷,并且还是大考试卷,结果还是有一些学生对试卷陌生。那么刚结束的大考试卷对他们来说都有点陌生,那么对以前做过的题目呢?显然,在复习中,仅仅追求做题的数量,是不科学的。因为,我们要知道,高考涉及的知识点是有限的,题型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中,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衍生等环节着手是必要的。对知识点掌握后,通过对题型的总结和归纳,做到对每一种常见的题型都能驾驭。然后再通过一定的题目来训练,一方面巩固,一方面找做题的感觉,相信你会取得很大的收获。

那么有些人就问了,对题型总结部分,学生很难做到,如果老师不总结的话,仅仅靠学生的能力把题型总结全是不现实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稍加留心,做到这些不难。例如就拿数学学科来说,很多学生手上都有高考真题,那么高考中涉及的题型已经明显的展现在眼前,再比如,函数与导数部分是高考重点部分,最常考得知识点和题型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函数性质的运用

(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3)函数中涉及的最值问题

(4)函数的图像以及零点相关的问题

(5)恒成立问题

(6)函数图像的切线问题

(7)与其它知识点的相关运用

为此面对高考真题,可以把高考中相关的题型放到一起归纳一下,看看每种类型中,知识点是如何体现的,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解题思路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积累,表达过程中需要怎样的思路等等。就这样不断的积累,总结、归纳和完善,相信这系列的问题能被系统化吸收和掌握,自学能力也相应的增强。肯定比哪些盲目的题海战术受用得多。对于其它学科,知识点是有限的,题型依然是有限的。

二、高效的利用时间。

高效的利用时间不是把每一分钟都有效的利用起来,夜以继日的努力,而是把属于自己的时间拿过来做有效的规划。当然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来说,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面对各科的复习,学校加班加点补课,课后还有大量的作业,如果要抽时间的话,只能挤出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这样下来,又导致休息不好,学习效率更低。那么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才好?为此对于这些方面我给同学们以下建议:

1.审视自己。

其实没有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借口,因为你的时间虽然花费了,可是并不花费在自己的事情上,都被格式化掉了,自己的问题还是那些问题,整天浑浑噩噩的忙碌,结果做的事情对自己还没有好处,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你的时间究竟花费给谁了?学校的作业?还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自己得到哪些?因此说在最大限度抽出时间的时候,我们应该审视一下自己,自己主要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得更好,那么这样一下你肯定会舍掉一些东西,那么时间自然就会有了。

2.把最清醒的时间,留给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说,某个晚上你从7点到10点可以自由的复习,那么可以把这三个小时拿过来规划,分为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你最迫切做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可做可不做?等等。当然这些事情一般局限于学习方面的事情。那么你可以把三个小时中最清醒的部分时间留给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剩余的时间留给最迫切做得事情,一切出发点都是自己的现状。最大限度的挑战极限,最后留给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把主要的时间放在主要矛盾上,你就抓住了主干,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信心、积极性都会相应的增强,时间利用率也能得到保证。

三、让课堂更好的充实自己。

学生在学校,多半时间都在课堂中度过,但是以往机械的“课前预习,课中专心,课后复习,作业按时完成”对高三学生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面对六科老师的课,你哪有充足的时间预习?很难保证每堂课都用心听,课后复习作业一样能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所以说,一些学生觉得课堂效率特别低,甚至把自己对学习的被动归咎于对老师恨,对自己的失望。显然这样是不对的,最后失去最多还是你自己。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更有价值?

以一周为一个单位,对课堂进行规划。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老师已经固定,讲课方式也基本固定,讲课的内容以及所用的学案基本上也是固定的。为此,对于这些固定的东西,分析起来比较容易,建议把老师一周的课拿过来规划,规划的角度如下:

(1)接下来一周的课,主要内容是哪些?

(2)你自己在这些内容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3)这一周对于某个科目有几次课?

(4)你期待从课堂上获得哪些?

(5)这一周中会有什么样的考试,会有哪些作业,并且哪些作业适合的实际情况,打算如何完成它等等。

那么一周的课是一个整体,那么随着进度的进行。特别是当这一周即将过去的时候,你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总结:

(1)你对这周的内容掌握得怎样?

(2)哪些收获是超出你预期的?

(3)有哪些方面没有达到你的预期,你有哪些资源来弥补?等等。

把这一周的时间以及内容细节化,始终围绕着自己需要的方面着手,那么这样的话课堂才更好的服务于你。

四、合理的做题

面对大量的习题,很多学生按部就班,从前往后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最后很多能只能印证文章开头所说的,做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最后能记住的部分,或者有用的部分甚少。那么怎样做题才有效?建议把题目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

(1)巩固部分

面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面对题型的归纳和总结,所以说需要做一定的题目来巩固所学习的部分,这个环节中,把陌生的变成相对熟悉的,把以往熟悉的,变成更熟悉的,速度思路都得到提升。

(2)检测部分

如果说遇到某次考试,即使你发挥得再不好,那么对你来说都是一种收获,因为通过检测,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特别是一些方面没有巩固好。如果说没有进行考试,自己也应该抽时间对自己所学的内容,做一个初步的检测,这部分的题目要慎重对待,因为自己的不足,自己最应该清楚,找出不足的地方。

(3)完善部分

找出不足的部分,从知识点体现形式、审题、思路的构建、表达等多方面着手,通过这个部分的题目来完善自己。这样一来,你不仅仅是属于会做题的学生,更是会学习的学生。对于如何提升学习效率,从今天起,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和探讨,以博文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如果你在学习中遇到一些问题,可以在文章后留言。

第五篇:2014国培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施》在综合性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收集信息

认真回顾《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施》这门课,在综合性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收集信息?

提交时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主要是起到主导的作用,而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收集整理资料的人物,并且按照一定的材料安排和任务的程序进行排列,从而更好地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指出:“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也就是说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这样一来,轰轰烈烈的教学大改革开始进行了,教师乐得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于是每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给学生确定一个主题,布置一下分组任务。学生们呢,拿着老师布置的这个主题,大张旗鼓地去网络上搜,去图书馆淘,忙得不亦乐乎。找到了打印出来或用本子一抄,课堂上一念,完事!

我们认为,虽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前所未有地让学生发挥了个性、特长、学识乃至胆识。但是中学生尤其初中生年龄尚小,心智不太成熟,知识结构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并且他们查找资料的时间有限,在巨大的网络资料、图书资料中,很难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并由此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此时老师完全不进行指导,单纯地追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那么最后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流于一种形式。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对学生地位的理解,不能一味地强调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而淡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活动前指导工作要到位

(一)细化主题

教师在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活动的主题是很容易确定的。如我们所用的人教版教材中,每册书中每个单元最后都有一次的综合性活动的主题编排,总共有36个主题。但这些主题的范围大都过大,没有提供细致的操作性强的过程计划。这个时候如果不去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将主题直接抛给学生,教师不作相应的引导,恐怕学生会茫然四顾,无从下手。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尽管教材提供了五种活动方案,但是有些可操作性是不强的。有些课题偏大,如第一个方案要求学生搜集关于月球的奥秘“„„开发月球、月球与人类关系”等;有些受限于条件,如第三个方案“有条件的可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向专业人员了解人类观测天体的历史,了解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学家及常见的天文观测仪器和天文现象等,并观看关于月球的录像资料”。

此时,教师应该将某些主题细化。如将活动方案确定为“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下设五组主题内容:聊神话传说、话月亮习俗、诵古代诗词、讲成语故事、吟歌谜对联。那么,学生有迹可循,整体实施的效果就要理想得多。否则容易造成大而空的形势,课上热热闹闹,下课糊里糊涂。

(二)合理分组

综合性学习活动重视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提倡学生人人参与,让不同的个体能在综合性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既展示自己的特长,又在合作和探索中发展自己的学识、胆识。在综合性活动中一般采取的是小组合作的形式。此时,如果教师放任不管,可能就会会让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孤立,造成组与组之间实力不均而导致活动开展不顺利。所以我们在布置专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自由报选组别后,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合作、责任心等,然后让每小组尽量由不同个性和不同层次的同学组成。如活泼一点的同学要和胆子小一点、不爱发言的同学在一起,爱发言的带动那些腼腆的、内向的同学,以便在展开活动时发挥各自的特长。每一个小组要求分工明确,确立小组长,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这样才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检查标准应该为:人人都参与,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获。

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由四个板块组成:

1、数风流人物

2、说风流人物

3、评风流人物

4、写风流人物活动。同学们在自由分组选好感兴趣的板块之后,我再按照以上的原则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尽可能的让成员能够合理搭配。如胆小的同学写风流人物故事,胆子大的汇报时上台来“说”风流人物,并朗诵相关诗文。同时我注意安排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个“领袖级”的人物,这个人物要有一定的感召力,在组员中有一定的威信,这样方便同学们推选出组里的小组长。这个小组长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制定计划、开展活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要能协调组员之间的矛盾,起好带头作用,使每个成员能够各得其位,互相协助,共同发展,使小组合作效果得到最优化。我们认为,如果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没有调动到每一位同学的积极参与性,没有让不活泼、比较内向的那一批同学动起来,那它都应该算是失效的。

(三)指导资料搜集

要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离不开同学的大量搜集资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两种。

直接获取的资料是指学生通过实地调查、采访等方式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观察、采访、聆听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如七年级的“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其中有一项“我有一个‘朋友’”的活动环节。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时,一定要让学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沉浸在大自然之中,用心观赏大自然的花鸟鱼虫、山川草木,悉心聆听风声松涛、鸟鸣虫啾。而课程实施开放性的这种特点容易造成学生安全方面的问题,而且也容易造成学生开展活动的盲目性。所以教师一定要首先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设计,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了解活动的主要程序和注意事项、细节,要确保活动开展的安全、有序、有效。当活动在学生心中留下成功、开心印象后,其参与活动的兴趣就会给大大地激发出来。

间接获取的资料是指学生通过图书、报刊、上网搜索等方式所获得的间接资料。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他们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时间有限。而图书馆中浩如烟海的书籍和网络上强大的网络资源常常让他们摸不着头脑。这时候,教师要调整学生过度兴奋或灰心丧气的心理,指导更细致一点,比如让学生明确自己要搜索的主要内容,指导其使用好书目和索引,提供适当的关键词,提供专业搜索站点等。对于部分家中没有电脑或家中不能上网的学生,要谅解他们。可以跟电脑老师商量,提供机会让学生带着任务去上电脑课或利用课余时间使用学校的电脑上网。这种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举动最容易走进他们的心坎,使得他们喜欢综合性学习活动。

另外,对学生所搜集的资料,教师还要给予实质性的指导,如何去粗取精。仍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例,在进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审查学生所搜集的资料。让学生明白“风流人物”指的是三类人物:(1)、建功立业的人物(2)、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人物(3)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的人物③。注意看清学生所搜集人物的涵盖面要广,不仅有伟人大家, 也可以包括现实生活中在某方面堪称“风流”的平凡人物。如果学生们的搜集中出现某些球星、歌星,教师不应作简单粗暴的否决,而是因势利导,避免学生泛泛地谈论“偶像”、“英雄”。

由上观之,在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期工作当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二 活动成果展示指导工作要到位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期取得成果后,一定要组织成果展示交流会。展示交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写作评改、办手抄报、小组交流、辩论赛等。这一阶段,无论是个人展示还是小组展示,都是学生“自主”的天下。而这一阶段,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是削弱了,反而更应该加强。

(一)活跃课堂气氛

在以课堂为载体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的课堂上,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是决定该活动主题有没有效果的关键。而学生往往由于自信心不足,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心态,不好意思发言。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达到课堂气氛活跃的目的。

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就是我”的“自我介绍”这一环节。虽然在活动前我已经给时间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由于同学们刚上初一,相互之间不熟悉,有点害羞,都不敢上台展示自己。没有让沉默继续下去,我及时读了几段之前在同学们的本子上看到的介绍自己的精彩片断,并且播放了“小燕子”赵薇的一首有自我介绍意味的歌曲《有一个姑娘》。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同学们激发了讲的兴趣,在小组范围内交流了起来。没一会儿,在老师的邀请下,陆续有几个同学地方地朗读了自己的自我介绍。他们的文字显示出来的幽默、风趣搏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和笑声。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学们都踊跃举手想要发言。他们在初中的第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以后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以上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教师突出了自己的主导地位,积极调动同学的参与性,努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否则这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也很难开展下去。

(二)增加展示形式 上面曾经说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展示交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上文所举的例子是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尽情展示。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可能许多跃跃欲试的学生因时间关系而抱憾下课。这时候,教师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尽可能的提供多一点让学生展示的舞台。仍以“这就是我”这个专题为例。在课堂的展示交流会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习作装订成册,并在习作后面附设一栏“别人眼中的我”,然后挂在教室显眼处供大家课间翻阅。请翻阅的同学在附设的一拦写上对作者的印象,以便跟原作相互对应,看看作者是否写出了真实的自己。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同学练笔的兴趣,而且同学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大大增进了。又或者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画出自己或他人的肖像,贴在教师后面的成果展示栏里,让学生通过图画形式增进对他人的了解。

我们相信,只要教师肯花心思,多做准备工作,时刻不忘自己的主导地位,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是会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综合性学习无论对老师或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努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不是说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反而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教师的主导,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只有让学生学会了自己学习,才能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育目的

下载模块二讨论: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模块二讨论: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