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大爱爱民 小爱爱家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大爱爱民 小爱爱家
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内心心潮澎湃。影片中,周恩来总理拖着病体来到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的伯延公社,深入农户,和群众亲切交谈,了解伯延的详细情况。及时将伯延地区深藏的问题反映给毛主席,并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周总理把人民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无论什么时候都心系人民。在伯延的四个昼夜,周总理和人民打成一片,时刻关心人民。当看到小汪老师赤脚给小孩子上课而生冻疮时,他把自己脚上的鞋脱下亲自给小汪老师穿上。他和农民一块插地瓜秧,村民给他送来一碗水,他在又渴又热的时候还想着水是从十几里地外挑来的,他把大部分水倒回缸里,自己只喝剩下的一口水。暴雨夜,农民冒雨抢救地瓜秧,总理前去查看雨情,回去之后他亲自给大家熬红糖水。他还自我反思,说“一碗不甜的红糖水都舍不得送到地田里去,我这个总理不称职啊。“、”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现问题,是我的责任”。他不顾自己身体羸弱,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召集大家开会,对大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张二廷带头说出了伯延地区的主要问题。深夜,总理打电话把伯延的情况向毛主席汇报,争取来了伯延大食堂的解散,解决了伯延人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周总理和邓大姐的爱情坚如磐石。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邓大姐性格温柔,对总理说话柔声细语,对总理的身体照顾得无微不至,对总理的工作理解并支持;总理对邓大姐的心思也是了如指掌。当邓大姐提到连弟妈妈早产生了个小孩,和隔壁足月的婴儿差不了多少时,她流露出了母性的慈爱和对孩子的渴望。总理看在眼里,他便提出想抚养张二廷家2岁的小孩子,这话得到了邓大姐的赞同。总理和邓大姐相濡以沫。在相伴的时间里,他们几乎没有红过脸。他们自己没有小孩,但是他们的孩子遍天下。
他们把对人民的大爱放在行动上,把对家人的小爱放在心里。周总理和邓大姐虽然不在了,但是他们仍然活在人民的心中。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近期,我认真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该电影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遭遇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刻,周恩来同志深入革命老区伯延考察调研,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感人故事。看了之后,我备受感染。在当前开展当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实事求是,心系群众,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故事恰似一本鲜活的学习教材、一剂净化心灵的良药、一面指引方向的旗帜。
观看影片后,影片中真切的画面、朴实的话语、诚挚的情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周总理心系百姓、求真务实的伟大品质和光辉形象,老区人民爱党爱国、为国分忧的质朴情感,深深的印在了我脑海里,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以及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第一,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电影中周总理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热爱人民、勤政为民,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深刻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这一宗旨,是由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是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90多年来,我们党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就是因为党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已成为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早已深入共产党员的内心。尽管当前社会中仍存在一些损害人民利益的问题,但是绝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是好的。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始终与党的大局保持一致,遵守党章,模范遵纪守法,努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第二,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传家宝。影片中周总理深入基层农村,在调查研究中充分体现了我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我们党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领导作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中形成了三大优良作风,是我们必须坚持、务必弘扬的传家宝。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和解决我们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密切联系群众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向群众学习,对群众负责,就是要求党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刻也不能放松群众工作,要为广大群众求解放,谋幸福。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对党内、同志之间在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中存在的缺点、错误,真诚而又严肃地提出批评,帮助犯错误的同志提高认识,取得进步,对自身的缺点、错误认真地进行自我检查,提出纠正的方法,取得深刻教训。结合当前全党开展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我们更应该弘扬优良作风,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
第三,调查研究是党的重要工作方法。影片中,周总理深入基层农村,融入农民之中,在同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劳动中,实事求是调查摸底,透过伯延表面现象看到了伯延的严重问题,最终为掌握实际情况,及时制定调整政策做出了重要贡献。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毛泽东同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党的重大决策的提出,历史表明,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凡事一旦脱离实际、不调查,搞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就注定会失败。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条铁的定律。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
总之,这部电影,使我深刻地理解了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解决“四风”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应该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品行锻炼,弘扬良好作风,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二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大爱爱民 小爱爱家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大爱爱
民 小爱爱家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大爱爱民小爱爱家
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内心心潮澎湃。影片中,周恩来总理拖着病体来到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的伯延公社,深入农户,和群众亲切交谈,了解伯延的详细情况。及时将伯延地区深藏的问题反映给毛主席,并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周总理把人民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无论什么时候都心系人民。在伯延的四个昼夜,周总理和人民打成一片,时刻关心人民。当看到小汪老师赤脚给小孩子上而生冻疮时,他把自己脚上的鞋脱下亲自给小汪老师穿上。他和农民一块插地瓜秧,村民给他送来一碗水,他在又渴又热的时候还想着水是从十几里地外挑来的,他把大部分水倒回缸里,自己只喝剩下的一口水。暴雨夜,农民冒雨抢救地瓜秧,总理前去查看雨情,回去之后他亲自给大家熬红糖水。他还自我反思,说“一碗不甜的红糖水都舍不得送到地田里去,我这个总理不称职啊。“、”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现问题,是我的责任”。他不顾自己身体羸弱,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召集大家开会,对大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张二廷带头说出了伯延地区的主要问题。深夜,总理打电话把伯延的情况向毛主席汇报,争取来了伯延大食堂的解散,解决了伯延人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周总理和邓大姐的爱情坚如磐石。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邓大姐性格温柔,对总理说话柔声细语,对总理的身体照顾得无微不至,对总理的工作理解并支持;总理对邓大姐的心思也是了如指掌。当邓大姐提到连弟妈妈早产生了个小孩,和隔壁足月的婴儿差不了多少时,她流露出了母性的慈爱和对孩子的渴望。总理看在眼里,他便提出想抚养张二廷家2岁的小孩子,这话得到了邓大姐的赞同。总理和邓大姐相濡以沫。在相伴的时间里,他们几乎没有红过脸。他们自己没有小孩,但是他们的孩子遍天下。
他们把对人民的大爱放在行动上,把对家人的小爱放在心里。周总理和邓大姐虽然不在了,但是他们仍然活在人民的心中。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近期,我认真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该电影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遭遇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刻,周恩来同志深入革命老区伯延考察调研,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感人故事。看了之后,我备受感染。在当前开展当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实事求是,心系群众,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故事恰似一本鲜活的学习教材、一剂净化心灵的良药、一面指引方向的旗帜。
观看影片后,影片中真切的画面、朴实的话语、诚挚的情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周总理心系百姓、求真务实的伟大品质和光辉形象,老区人民爱党爱国、为国分忧的质朴情感,深深的印在了我脑海里,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以及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第一,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电影中周总理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热爱人民、勤政为民,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深刻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这一宗旨,是由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是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90多年来,我们党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就是因为党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已成为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早已深入共产党员的内心。尽管当前社会中仍存在一些损害人民利益的问题,但是绝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是好的。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始终与党的大局保持一致,遵守党章,模范遵纪守法,努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第二,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传家宝。影片中周总理深入基层农村,在调查研究中充分体现了我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我们党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领导作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中形成了三大优良作风,是我们必须坚持、务必弘扬的传家宝。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和解决我们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密切联系群众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向群众学习,对群众负责,就是要求党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刻也不能放松群众工作,要为广大群众求解放,谋幸福。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对党内、同志之间在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中存在的缺点、错误,真诚而又严肃地提出批评,帮助犯错误的同志提高认识,取得进步,对自身的缺点、错误认真地进行自我检查,提出纠正的方法,取得深刻教训。结合当前全党开展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我们更应该弘扬优良作风,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
第三,调查研究是党的重要工作方法。影片中,周总理深入基层农村,融入农民之中,在同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劳动中,实事求是调查摸底,透过伯延表面现象看到了伯延的严重问题,最终为掌握实际情况,及时制定调整政策做出了重要贡献。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毛泽东同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党的重大决策的提出,历史表明,正确的决策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凡事一旦脱离实际、不调查,搞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就注定会失败。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条铁的定律。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
总之,这部电影,使我深刻地理解了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解决“四风”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应该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品行锻炼,弘扬良好作风,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三篇: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8月14日,根据中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总诚公司及建设管理公司组织员工观看了由中共河北省宣传部、河北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组织拍摄的电影《周恩来的四昼夜》。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时候,如及时雨一般奉献了这样一部生动的“教材”。在影片放映过程中,不少同志落泪不止,影片结束时掌声雷鸣。看过这部影片,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什么是“为民”,什么是“务实”,什么是“清廉”,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61年5月,正值我国遭遇严重困难时期,周总理总理来到河北省伯延公社,在短短四个昼夜里,夜以继日,深入群众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特别是影片中,周恩来总理为了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掌握群众真实意愿,所体现出的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让我深受感染。
影片从伯延公社的郭凤林等同志因为怕给中央添麻烦而刻意隐瞒真相入手,到周总理从细节发现存在问题,最后用一片真诚,打开群众的心底的顾虑,从而找出真相,用一个个生动的情节,细致描绘了周总理深入群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周总理之所以能够真正了解到人民群众的真实情况。一是靠实干精神:周总理是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来到公社调研。当看到树上叶子都吃光与村食堂红烧肉的鲜明对比等细节后,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周总理坚定地表示,他这次来,不了解到真实情况是绝不离开的。体现了共产党员追求真理的实干精神。二是靠密切联系群众:周总理深入农民家庭,亲切地村民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各项生产生活情况,还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种植庄稼。工作细致,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三是靠艰苦朴素的作风:周总理坚持和村民吃一样的饭菜,把自己最后的一点积蓄都用在村民身上。了解到村民为了给他吃一顿面把自己寿材都卖了的事,主动掏钱把寿材又买了回来。这些细节都是总理朴实作风,严于律己的具体体现。
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我们真切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今天,当再次回顾党的这些优良传统时,我深刻体会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也是我党事业立足的根基、成长的血脉、力量的源泉。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认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将群众路线教育的精神实质真正落到具体工作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实事求是地做好本职工作,争做一名组织信任、干部群众欢迎、同事认可的合格的员工。
毕 磊 2013年8月20日
第四篇:《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厦门市群惠小学
吴宁岚
在学校党组织的号召下,我们来到中华电影院观看了正在热播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此部电影以1961年时国内大跃进、再加上俄罗斯的逼债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同时又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为背景。1961年,周恩来总理来到革命老区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里农民之间发生了感人至深的故事。电影将村民们的真诚、质朴,和周恩来对国家人民和党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很多人不再会为柴米油的问题而犯愁。挑食,浪费现象也普遍存在。我们要知道,今天的浪费,必定会造成明天的缺失!这部电影宛如一面镜子,又似一泓泉水,让观众照亮自己,净化心灵。它不仅诠释了党的宗旨,更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在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影片深刻诠释了我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我们从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真切地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贯穿影片的主线是求真和“善意”谎言的矛盾冲突,而无论哪一方的主观目的都是善意的、积极的。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即便是郭凤林等部分村民善意隐瞒真相,目的也是为了“不让中央着急”,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这一矛盾冲突让我心中始终涌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影片中的周总理给出了答案: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我们为了群众,我们依靠群众。群众冷漠,离心离德,党亡政失;群众支持,同心同德,国强民盛。在当今时代,这份党和群众的固有真情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发扬光大,应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影片全面呈现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勇于和善于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是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拓展和延伸。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篇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观后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意义,也使我们通过回顾党克服各种困难、改正自身失误的过程,更加坚信党的伟大。周总理来到伯延调研的初衷就是要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身就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践。在具体过程中,有几点格外让人感动。一是态度的诚恳,令人感动。由于中央政策的偏差给群众带来的困难,周总理真诚道歉,“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啊!”二是听取群众呼声的虚怀若谷,令人感动。当张二廷等群众说出大食堂的种种弊端,说出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时,总理听得何等严肃认真。就是村干部,第一反应也是羞愧和反思。三是纠正偏差的果断,令人感动。当周恩来用公社喇叭果断地宣布“毛主席说,办不办集体食堂,伯延人民自己说了算”时,“一切从实际出发”催生的雄才大略得以生动展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实现了高度的融合,作品也完成了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思想表达和作为艺术作品的主题表现。相信看到此处,广大观众会由衷地拥护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党的思想路线,广大干部也能够反求诸己,完成一次思想的跃升。周总理在生活中对邓大姐也充满真挚的情感,那种深情的眼神和生活中细节的体贴,对家人的温馨和爱,这也是我们更多党员应该学习的。
通过深入学习《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我们应该努力解放思想、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把握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思考,多奉献,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第五篇: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四个昼夜,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影片充分展现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作风。影片对周总理一步步揭开公社干部“善意”的隐瞒,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不仅是该片的主基调,而且对今天的我们具有深刻的启迪。周总理之所以能够真正了解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一是靠真心。周总理是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来到伯延镇的,郭凤林等同志因为怕给中央添“麻烦”而刻意隐瞒真相,并试图催促周总理尽快回去的时候,周总理坚定地表示,他这次来,不了解到真实情况是绝不离开的。二是靠真情。周总理一进村看到树上的叶子都光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心里始终装着对百姓的真情,观察才会异常敏锐。当他看到村食堂有红烧肉时,这种强烈的对比,已让他察觉到情况的异常。三是靠真诚。当他发现村干部和部分村民隐瞒真相时,并没有高压批评,而是真诚地与群众交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他语重心长地对群众说:“朱老总从河南乡下,刘少奇同志从湖南老家,邓小平同志从顺义县……都分别给在上海调研的毛主席汇报了那里的情况,只有我没有办法汇报啊!”正是周总理的肺腑之言打开了伯延百姓心底的闸门,纷纷吐出了自己的心声。
总理已离我们而去,那段艰苦的岁月也已逝入历史的长河,但我党的光荣传统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电影结束后,我不禁反思,作为共产党员的自己,有没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有没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不仅应该将周总理的精神品质作为我们党性修养的镜子,更要学习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