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挑战杯简介
一、挑战杯简介
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小挑”);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为“大挑”,即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三、竞赛方式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四、上届“大挑”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总体要求:鼓励参赛同学认真学习理论,深入社会实际,用建设性的态度和改革发展的眼光,了解新情况,反映新问题,学习新经验,参加新实践,了解社会,亲近群众,典型调查,以小见大,独立思考,创新认识,拓展视野,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把握,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运用科学理论来洞见、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参赛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本届组委会不接受没有列为竞赛学科的作品参赛。
哲学类
1.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独立自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典型调查。
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5.改革开放伟大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
6.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的调查。
8.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的典型调查。
9.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
10.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调查研究。
11.新形势下信仰问题研究。
经济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市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30年历程的典型调查。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典型调查。
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途径和形式调查研究。
5.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进程的调查研究。
6.农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的调查研究。
7.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典型调查。
8.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
9.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
10.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问题的调查研究。
11.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开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改革创新的典型调查。
12.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问题的调查研究。
13.货币、保险和期货市场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
14.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和规范调查研究。
15.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发展和完善调查研究。
16.民间投资问题研究。
17.各地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调查研究。
18.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问题的调查研究。
19.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典型调查。
20.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典型调查。
21.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22.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典型调查。
23.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2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25.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的调查。
26.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
27.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
28.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29.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调查。
30.名牌战略案例研究。
31.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法律类
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2.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和法律保障研究。
3.宪法实践性研究。
4.物权法实施问题研究。
5.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
7.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
8.中国民事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9.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10.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和创新调查研究。
11.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12.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13.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14.我国行政法治实践的调查研究。
15.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
16.我国反垄断法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学类
1.各地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的政策和实践调查研究。
2.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和效果典型调查研究。
3.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4.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分析。
5.社会信任问题调查研究。
6.社会融合问题的调查研究。
7.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
8.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
9.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10.我国人口素质问题调查研究。
11.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1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13.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
14.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15.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
16.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17.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18.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19.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20.城市中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21.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典型调查。
22.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23.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4.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
25.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26.代际关系变化的调查研究。
教育类
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2.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调查研究。
3.鼓励创新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4.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调查研究。
5.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课题研究。
6.各地解决中小学应试教育现象的举措和实践调查研究。
7.各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与培养的典型调查。
8.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9.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0.加强和改革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典型调查。
11.各地解决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12.在大中小学逐步开展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实践和典型经验调查研究。
13.各地对城市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享受同等教育的举措和实践调查研究。
14.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新矛盾新问题调查研究。
15.国家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政策和实践调查研究。
16.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管理类
1.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典型模式研究。
2.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的调查。
3.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
4.新型科技企业的定位和管理调查研究。
5.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
6.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
7.信息化对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作用调查研究。
8.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
9.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和管理体制问题调查研究。
10.企业在创新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
11.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12.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查研究。
13.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
14.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的调查研究。
15.新世纪我国商会(企业家协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6.影响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与分析。
17.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和行政改革典型调查。
18.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个案研究。
19.各地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
20.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
21.各地现行户籍制度渐进改革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以上是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供大家参考,每届可能会有些小变动。
第二篇: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简介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简介
全 国电子大赛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此项活动旨在全面展示我国高校育成果,激发广大在校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竞赛活动十分关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题写”挑战杯“杯名,李鹏、李岚清、吴邦国等国家领导人也为竞赛题了词,苏步青、钱三强、朱光亚、周光召等著名科学家也纷纷寄语竞赛活动。
”挑战杯“科技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迄今为止已先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重庆大学,西安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举办过七届,特别是近几届每届参赛高校都在300余所,参与的新闻媒体30余家。由于这 项竞赛活动在较高的层次上展示了我国高校的育人成果,并推动了高校与社会间的交流,成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成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声誉远播港、澳、台地区甚至欧美发达国家。从第五届开始,香港中文大学等七所香港高校参加了竞赛,更加丰富了”挑战杯“科技竞赛的内涵,在华人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随着”挑战杯"科技竞赛的发展,无论在竞赛的内涵上,还是在竞赛的水平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参赛者们来自祖国的每个角落,从冰雪覆盖的黑龙江之畔,到四季花开的花城,从神秘广阔的西藏到细腻清幽的江南水乡,他们到走过初赛、复赛的层层考验和筛选,可谓精英中的精英,强者中的强者,锐意创新是他们的特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他们的主旨。他们带来的参赛的作品含盖科技、社科的诸多个领域,也在带来来自全国大学的最优秀的课外科技作品的同时带来了各地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学术气息。
关于鼓励我院同学参加“挑战杯”暨申请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的通知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简介
一、竞赛目的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是在着重基 础、注重前沿的前提下,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组织领导
↑回顶部
为保证竞赛顺利开展,竞赛的组织、命题、评审与宣传工作由全国及赛区组织委员会和专家组负责。
1、全国竞赛组委会由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及部分参赛省市教育厅(教委)代表及电子类专家组成,负责全国竞赛的组织领导、协调与宣传工作。全国竞赛专家组由电子类专家组成,负责竞赛命题、评审工作。
2、每个参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一个赛区,各赛区竞赛组委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校代表及电子类专家组成,负责本赛区的竞赛组织领导、协调与宣传工作。各赛区专家组由本赛区的电子类专家组成,负责赛区竞赛的评审工作,同时负责组织、遴选本赛区内的征题,并向全国专家组推荐所征题目。
3、暂时没有条件单独组成赛区的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参与其他赛区的竞赛活动,或直接与全国竞赛组委会联系。
三、竞赛内容
1、以电子电路(含模拟和数字电路)应用设计为主要内容,可以涉及模-数混合电路、单片机、可编程器件、EDA软件工具和PC机(主要用于开发)的应用。题目包括“理论设计”和“实际制作与调试”两部分。竞赛题目应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背景,并考虑到目前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新技术的应用趋势,同时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起一定的引导作用。
2、题目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设计的能力,考核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考核学生的实验综合技能(制作、调试)。
3、题目在难易程度方面,既要考虑使一般参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本要求,又能使优秀学生有发挥与创新的余地。
四、竞赛形式
1、竞赛以赛区为单位统一组织报名、竞赛、评审和评奖工作。
2、鼓励设有信息与电子学科及相关专业或已开展电子设计科技活动的高等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3、学生自愿组合,三人一队,由所在学校统一向赛区组委会报名。参赛队数由学校自行确定。
4、为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都能参加竞赛,全国竞赛专家组根据命题原则,将统一编制若干个竞赛题目,供参赛学生选用。
5、竞赛所需场地、仪器设备、元器件或耗材原则上由参赛学校提供。
五、评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为“赛区奖”和“全国奖”两种形式。
1、各赛区负责本赛区的评奖工作,赛区奖的评奖等级及各奖项获奖比例由各赛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为鼓励学生广泛参与这一活动,各赛区除各等级“赛区奖”之外,设置“成功参赛奖”或类似意义的奖项,凡按时完成竞赛内容、达到基本要求的参赛队均可发给“成功参赛证书”或类似奖项证书。
2、赛区评审结束后,各赛区组委会将本赛区竞赛优秀参赛队的设计报告及有关材料报送全国组委会,报送全国组委会评奖的优秀参赛队数是本赛区参赛队总数的12%之内。全国组委会根据全国专家组的评审结果确定全国一、二等奖,获奖总数原则上不超过全国参赛队总数的10%。
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立“赛区优秀组织奖”,对竞赛组织中表现出色的赛区组委会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设立“优秀征题奖”,对竞赛征题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六、竞赛规则
1、参赛学生应是高等学校中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或专科学生。
2、参赛学生必须按照全国统一时间参加竞赛,按时开始和结束竞赛。各赛区组委会按时收回学生的设计报告和制作实物后,应及时封存,然后按赛区组委会的具体规定交赛区专家组评审。
3、竞赛期间,参赛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计算机网络资源,但不得以任何方式与队外人员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和其他非参赛队员必须迴避。
4、竞赛期间,各赛区组委会要组织巡视检查,以保证竞赛活动公正进行。
5、在竞赛中如发现教师参与、队与队之间讨论、队员与队外人员讨论、不按规定时间发题和上交以及赛前泄题等违纪现象,将取消获奖名次,并通报批评。
七、关于竞赛征题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仍采用广泛征题、全国统一命题的方式。
八、经费来源
各赛区组委会经费来源为每个参赛队报名费;各赛区教育管理部门可适当资助;各赛区组委会可争取社会各界的赞助,提倡社会各界以协办的身份共同组织各赛区竞赛活动。
↑回顶部
第三篇: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简介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高校兴起的以推动成果转化为目标的活动。它借助风险投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就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资本的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创新类比赛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创业创新类最热门最受关注的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该比赛是全国目前最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代表性的全国竞赛活动。1基本信息
奖项名称:“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创办时间:1998年
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全国学联 地方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国内著名大学
2奖项介绍
在美国,它不仅催生了闻名世界的“硅谷”,而且在大学的创业氛围中诞生了不少高科技公司,使创业计划竞赛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竞赛坚持育人宗旨,引导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课外学术科技创作基础上,围绕一项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或服务,组成优势互补的创业小组,形成规范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的商业计划,通过参加培训和比赛,不断完善项目设计,吸引风险投资介入,进而催生高新科技创业公司的实践活动。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 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由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杯名,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由国内著名大学承办,分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两类,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为“大挑”,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为“小挑”,每两年一届间隔举办,已被公认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圣会”。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届“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先后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成功举办。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 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计划竞赛必将在培养复合型、创造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最早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行。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行。竞赛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的近400件作品,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批创业计划进入了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与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2000年,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2003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成为主办方,则将大学生创业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经过几年的市场洗礼,一部分学生创业公司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使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参与素质教育的新载体,成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形式。
3竞赛的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4竞赛的目的:
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创业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创业方面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5赛制与赛段
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6大挑与小挑的区别: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两者在比赛侧重点不同,大挑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创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而小挑更注重市场与技术服务的完美结合,商业性更强,小挑奖项设置为金奖、银奖、铜奖,而大挑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大挑发起高校可报六件作品,其中三件为高校直推作品,另外三件要与省赛组织方协商推荐,而小挑只能推荐三件作品进国赛,大挑有学历限制而小挑没有,大挑分为专本科组、硕士组、博士组分开评审,大挑国赛最多可以报八人,而小挑最多可以报十人,大挑比赛证书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举办地人民政府的章,而小挑证书只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的章。
7“挑战杯”系列专项竞赛
网络虚拟运营专项比赛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挑战杯”竞赛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从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小挑)之后,将网络虚拟运营比赛单独出来。网络虚拟运营竞赛由全国“挑战杯”竞赛组委会举办,盖全国“挑战杯”组委会章,每年两季,竞赛流程为校赛选拔初赛、全国预赛、全国复赛、全国决赛。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100名),另外国赛入围了现场决赛的团队,网络虚拟运营直接入围全国决赛,入围团队可以选择参与或不参与网络虚拟运营专项决赛,若选择参加,必须保证网络虚拟运营参加成员与国赛答辩成员一致。特色项目奖
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除了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外,全国挑战杯组委会专门设置了项目特色奖,对进入了国赛现场决赛的团队并参与公开答辩的团队,秉着好中选优,精益求精的原则评选了项目特色奖及最具潜力投资奖等,盖全国“挑战杯”组委会章。
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期间,为扩大挑战杯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全国挑战杯组委会专门举办了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该项目由学校团委重新推选3个项目,前提是不与已经入围国赛的作品重复,盖全国“挑战杯”组委会章。
累进创新奖
根据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组委会安排,本届竞赛增设了“累进创新奖”和“交叉创新奖”各若干项,为顺应交叉学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趋势,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吸收融合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丰富知识和研究能力体系,1.申报作品须为已参加过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竞赛的作品。
2.作品经评审委员会认定,符合下列一条或几条:(1)较之前参赛时有重要研究进展;(2)在作品孵化方面有明显成果;(3)学校通过设立累进支持基金、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方式对较长周期的参赛项目提供持续支持,对参赛队员进行跟踪培养;(4)参赛项目被党和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机构采纳并结合实践加以完善,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累进创新奖每个高校只能选报一件作品。
交叉创新奖
(一)申报条件
1.参评作品须入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竞赛。
2.参评作品须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指“国家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方面突出体现作者的跨学科研究能力。
交叉创新奖每个高校只能选报一件作品。
8历届竞赛介绍
第一届·1999·北京·清华大学
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和讯网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北京成功举办,竞赛由和讯网赞助,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近400件作品。大赛的举办使“创业”的热浪从清华园向全国扩散,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孕育了视美乐、易得方舟等一批高科技公司,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第二届·2000·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0年,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万维投资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上海成功举办,竞赛由万维投资网赞助。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137所高校的455件作品。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一批创业计划进入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和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
第三届·2002·杭州·浙江大学
2002年,由浙江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挑战杯”天堂硅谷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杭州成功举办,教育部成为竞赛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作为承办单位参与了竞赛,并提供了全部经费支持。竞赛成为2002西湖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致力于打造创业天堂的杭州市甚至提出要将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永远留在杭州。
竞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44所高校的参赛作品共542件。竞赛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据统计,部分参赛作品开赛前就吸引了部分风险投资,金额达10400万元,其中签订合同的项目6件,签约金额4640万元。决赛期间,正式签约项目4件,金额达5760万元。其中,南京大学的“格霖新一代绿色环保空气净化器”商业计划获得了高达2595万元的风险投资。
第四届·2004·厦门·厦门大学
2004年,第四届“挑战杯”中国银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则把大学生创业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竞赛由中国银行和亚礼得集团赞助,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76所高校的603件作品参加了竞赛,其中100件作品进入了终审决赛。
台湾省首次派队参加,香港和澳门的大学也应邀观摩。参加终审决赛的参赛学生达1000余人,参加观摩的媒体、企业、投资等各界人士近2000余人,使“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短短4届、5年的时间里就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第五届·2006·济南·山东大学
2006年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部分作品在赛前就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据统计,赛前共有13个参赛项目与25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获得了5921.35万元的风险投资。在终审决赛期间的投资意向洽谈会上,共有3个项目与4家企业正式签约,风险投资达2225万元。
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次作为比赛所在地主办单位出现在挑战杯竞赛中,充分体现了省级地方政府对挑战杯活动的开展的重视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支持。飞利浦中国有限公司对该届比赛大力赞助,来自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2个赛区的129件作品进行了评审。该届“挑战杯”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加大服务参赛团队创业的力度,主办单位邀请了国内12个高新技术园区作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园”。为更好地指导“挑战杯”获奖团队进行创业,主办单位还邀请了包括柳传志,刘永好在内的社会知名人士担任中国大学生创业导师。本节竞赛成为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办赛以来参赛高校数量、作品数量最多,港澳台地区全部参赛,自主创新比例明显提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类项目明显增加的一届比赛。
该届“挑战杯”竞赛得到了来自港澳台地区众多高校的热烈响应,香港地区首次正式参赛,共有来自香港地区的9所高校、澳门地区1所高校、台湾地区的3所高校前来参赛、参展、观摩,为大赛增添了新的亮点,吸引了各方的广泛关注。第六届·2008·成都·四川大学
2008年11月16日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开幕式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内地的109所高校的150支大学生团队以及港澳地区的18支大学生团队在角逐金银铜奖。
第七届·2010·长春·吉林大学
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共同主办,长春市政府、吉林大学共同承办。本届竞赛共收到来自全国374所高校(含港澳台)的640项创业作品,参赛学生达6000多名。可谓汇集了大学生中的精英,并层层精选了领先的研究成果。比赛不仅要用展板、实物、资料、幻灯片和答辩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而且还要进行项目计划书评审、秘密答辩和“创业之星”网络虚拟运营竞赛。其中,“创业之星”网络虚拟运营竞赛是本届“挑战杯”新增的环节,它标志着这项全国性的大学生实践大赛已经开始由单纯的创业计划的撰写与答辩向创业计划如何有效实施转变。第八届·2012·上海·同济大学
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同济大学承办、复星集团协办,本届参赛作品首次被分为“已创业”和“未创业”两类,并实行校、省、全国逐级报备制度,力求进一步突出竞赛设计的科学性与竞赛作品的实用性,即在主体赛事中,对于已创业类作品的考察,将更加注重商业运营效果;而对于未创业类作品,则更加注重市场发展潜力。根据已创业作品的实际运营情况,在其实得总分基础上给予1%-5%的加分,这项规则的出台将有利于调动“已创业”项目参赛团队的积极性,同时也鼓励更多创业项目投入实战领域,以此推动“挑战杯”由学术导向型向实战导向型转变。在评审专家都聘请风险投资专家,不再聘请高校专家,在传统的赛事活动之外,本届“挑战杯”在第七届竞赛增设的参赛团队网络虚拟运营环节的基础上,本届竞赛将设立网络虚拟运营专项赛,面向进入决赛的团队,按照自愿原则组织比赛,奖项单设。
本届挑战杯创业在奖项设置方面,竞赛将增加媒体、公众评价等环节,并设立最具创意奖、最具潜力奖、最具人气奖、最受媒体关注奖等单项奖。此外,本届竞赛建立了协同合作的三区联动平台,将依托有关地方政府,遴选并设立第一批5个示范性大学生创业园区,在创业项目落户、临时办公场所租借、启动资金扶持等方面有多项专项独享政策,同时加强与有关方面特别是创业投资公司、金融机构等方面的合作,为高校学生通过参与竞赛实现创业提供支持。全国决赛期间,将设立创业园区开放日,组织参赛团队及嘉宾赴部分园区参观考察,实地体验创业企业运营情况,了解创业项目优惠落户政策;还会举办优秀项目风投洽谈会,推介“挑战杯”优秀创业项目。
第四篇:“挑战杯”知识简介(写写帮整理)
附件6:
“挑战杯”知识简介
1、什么是“挑战杯”?
“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李鹏、李岚清等领导同志以及苏步青、钱三强、卢嘉锡、周光召、朱光亚、费孝通等一批著名科学家、社会学家也为竞赛题了词。由于“挑战杯”竞赛活动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推动了高校学生与社会间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各高等院校的重视,在社会上产生广泛而良好的影响,成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
到目前为止,“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俗称“小挑战杯”,因为相对另一个项目,这个竞赛开展的晚)旨在引导大学生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自1999,2000,2002,2004,2006年分别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和山东大学举办了五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俗称“大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性竞赛活动,每两年举行一届。自1989年至今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举行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一赛事已经在全国大学生中产生广泛影响,成为全国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一个载体,成为各高校学生学术科技综合素质的大检阅。
创办至今,“挑战杯”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在学术上有所作为的尖端人才,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与理想的现实途径。由于其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我国高校的育人成果,有效推动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如今已成为高校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更因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领域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而被冠以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界“奥林匹克”的美名。
“挑战杯”是未来科技精英交流的舞台,自1989年开始举办以来,先后有120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加此项赛事。获奖者中现已有30多名成为了各学术科研领域的教授和学者,2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带头人。
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2、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简介
创业计划竞赛是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自1983年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举办首届商业计划竞赛以来,美国已有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十多所大学每年举办这一竞赛。最著名的MIT“5万美金商业计划竞赛”已有十多年历史,每年都有5、6家新的企业从大赛中诞生,影响深远。Netscape、Excite、Yahoo!等公司就是在美国大学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创业计划和创业团队被附近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上百万美元的价格买走。这些由创业计划竞赛直接孵化出来的企业中,有的在短短几年内就成长为年营业额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高校的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量之一。
在中国,创业计划竞赛最早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行。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行。竞赛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的近400件作品,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批创业计划进入了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与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此后的四届竞赛分别在在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举行,将大学生创业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
经过多年的洗礼,创业计划竞赛使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广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的新载体和科技活动的新形式,同时也成为高校之间竞显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窗口,活动引起了各高校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创业计划竞赛已与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道,成为“挑战杯”旗帜下的重要赛事,并形成两赛来年举办的格局。且从2002年起,教育部也成为主办单位之一。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计划竞赛必将在培养复合性、创造性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第五篇: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介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商品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这些都给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带来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同时,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直接面对全球技术、信息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因此,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从1999年开始,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创业计划竞赛是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秘密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
创业计划竞赛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自1983年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首届创业计划竞赛以来,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十多所大学每年都举办这一竞赛。Yahoo!、Netscape、Excite等公司就是在美国大学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创业计划竞赛大大推动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计划竞赛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之一。
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了中国最早的创业计划竞赛。1999年、2000年、2002年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分别承办了第一、二、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竞赛的成功举办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讯飞、中华行知网、澳视等一批学生创业公司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并逐步走向成熟。
目前,创业计划竞赛已与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道,成为“挑战杯”旗帜下的重要赛事,并形成两赛隔年举办的格局。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计划竞赛必将在培养复合性、创造性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创业计划又名”商业计划”,是科技和风险投资浪潮兴起的产物,是指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某一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服务或技术向风险投资家游说取得风险投资的投资可行性报告书。创业计划大赛要求所有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跨专业的竞赛小组(一般要求竞赛小组中要有管理、财务、经济、法律、电脑等专业人员),提出一份据市场前景的服务或产品,并围绕这一服务、产品开展调研论证,完成一份内容翔实、论证有力的商业计划书。
涉及的主要问题
1、组队
一个由不同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优势互补、团结合作的优秀团队是参赛和创业成功的基本保证。为保证顺利参赛,各项目负责人要根据分工需要,跨学院,跨专业物色合适人选组成参赛团队。为帮助各参赛者寻求合作伙伴,由校学生科技创业者协会设立联络组,为参赛者提供灵活有效的组队服务,有意参赛又缺少某方面专业人才的小组可通过组队沙龙活动找到满意的合作伙伴,有意参加比赛又缺少项目的同学也可以通过沙龙活动或由联络组推荐参加有关小组。
2、项目寻求
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很重要的是要选择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或服务。获得这样的项目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学生自己的科技创造或发明(含参与合作的项目),二是竞赛主办单位推荐的一部分教师或科研单位研发的产品。后二者可通过授权的方式进行。竞赛鼓励广大参赛者大胆创新,用自己的发明创造或创意设计积极参赛,也鼓励参赛者自行联系所在院系以及校外科研部门的实验成果参赛,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进一步转化。
3、培训
为帮助参赛者高质量地完成作品,真正从竞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竞赛设立培训组,为参赛者提供报名参赛并邀请一批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企业家以及上届竞赛的主要组织者和获奖者主讲,编写发放相关参赛材料,培训组还将在竞赛各个阶段围绕不同主题组织团队沙龙活动,以促进各团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同时,竞赛联络组还专门负责为各小组开展跟踪咨询服务,随时帮助各小组解决参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4、评审
竞赛设立评审委员会,专门负责本次竞赛的各项评审工作。评委由知名专家、教授和企业家组成,根据评审细则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打分并对每份作品提出指导意见。校团委负责评审的协调工作并在每个赛程向参赛者公布评审规则和评审结果,同时负责向各小组反馈有关评审意见,以帮助各小组改进参赛作品。
5、资助
由于本次竞赛活动时间长,覆盖范围广,为确保竞赛顺利开展和活动质量,校团委将启用“集美大学学生科研基金”为进入校级复赛并经过审核的参赛小组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资助这些小组开展市场调查和制作文档。
6、商业计划书的写作
撰写1份完整、可行、具有创造性的商业计划书是参赛的最关键环节之一。主办单位将为参赛同学提供赛程商业计划书的基本框架(模板和范例),参赛者在基本框架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丰富。商业计划书要立足于把一项产品、技术或服务推向市场,成立一个虚拟的公司完成它的市场化运作;必须具有真实可操作性,注入一定的资金即可运行;必须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先进性,商业计划书要注意做到创意新颖、构思独特、亮点突出。写作指南
目标:指明计划的投资价值所在。解释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样(How)。
一、核心内容
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 详尽的市场分析和竞争分析 现实的财务预测 明确的投资回收方式 精干的管理队伍
二、写作框架
概
述:公司的业务和目标及其他 产品或服务:用途、好处
竞争优势所在:专利权、著作权、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 市
场:市场状况、变化趋势及潜力 调研数据:细分目标市场及客户描述 竞
争:现有和现在的竞争着分析 竞争优势和战胜对手的方法
营
销:针对每个细分市场的营销计划 如何保持并提高市场占有率
运
作:原材料、工艺、人力安排等 管
理
层:每个人的经验、能力和专长 组成营销、财务、行政、生产、技术团队 财务
预测:营业收入和费用、现金流量 前两年月报、后三年年报 附
录:支持上述信息的材料
三、思考方法
1、收入成本法(试用于利润的预测和变动分析)利润=收入-成本 收入=价格*销售量 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2、市场营销4Ps(适用于销售状况的预测和变动分析)Product:产品 Price价格
Placement:分销策略
3、波特五大竞争作用力
(适用于分析是否应当进入某个市场或产品领略,以及是否具有长期的竞争力)供应商议价能力 购买者议价能力 潜在竞争者 行业内原有竞争
4、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适用于分析各类经营问题)外部因素:市
场(趋势、细分市场、替代品)客
户(需求、品牌忠诚度、价格敏感度)竞争对手(数量、市场份额、优势)内部因素:营
运(生产效率、成本因素)财
务(利润率、资金利用效率、现金管理)产
品(竞争优势、差异性)5、3Cs综合法(试用于分析各类经营问题)Company公司
市场营销、生产运营、财务管理、战略规划 Competition竞争
行业竞争波特五大作用力、竞争定位价格、质量 Customers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