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有进度表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
2、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3、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4、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6、通过八年级《地理》上册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主要是学习中国地理,涉及的内容中有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在七年级学习过了,因此八年级地理相对于七年级
地理而言,要变得容易一些了。同时,相当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兴趣更浓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一些。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
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
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
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
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
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
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
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
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
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
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
属的分布。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本章主要是学习地理对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科技发
展的影响。其中以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重要,特
别是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和降水三个方面的影响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的教学难点。除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外,本章还需要掌握我国工农业的布局与发展,掌握我国
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地形区的常用交通运输方式。特别是
要理解铁路、公路和水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意义。
三、学情分析
本期我任教八年级801、802、803、804四个班的地理。平均
每班40人,学生成绩相差不大,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四个
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
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
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上个学期期末检测的成绩来
看,四个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在区里是前面几名,由此可见,四
个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较浓厚,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这对
于学生学习八年级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措施
1、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
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
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
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
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做到“以参与求
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2、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
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
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4、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
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
识的能力。
5、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五、课时安排本期共20周,实际教学周18周,共36课时,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新课教学:
第一周中国的疆域1课时
第二周中国的行政区划2课时
第三周中国的人口和中国的民族2课时第四周—第五周中国的地形4课时
第六周—第七周中国的气候4课时第八周中国的河流2课时第九周自然资源概况2课时期中质量检测2课时第十周中国的土地资源2课时第十一周中国的水资源和中国的海洋资源
第十二周农业
第十三周工业
第十四周交通运输业
第二阶段:分单元复习
第十六周—第十九周期末复习和考试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6课时
第二篇: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有进度表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
2、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3、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4、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6、通过八年级《地理》上册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主要是学习中国地理,涉及的内容中有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在七年级学习过了,因此八年级地理相对于七年级地理而言,要变得容易一些了。同时,相当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兴趣更浓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一些。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本章主要是学习地理对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科技发展的影响。其中以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重要,特别是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和降水三个方面的影响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的教学难点。除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外,本章还需要掌握我国工农业的布局与发展,掌握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地形区的常用交通运输方式。特别是要理解铁路、公路和水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意义。
三、学情分析
本期我任教八年级801、802、803、804四个班的地理。平均每班40人,学生成绩相差不大,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四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上个学期期末检测的成绩来看,四个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在区里是前面几名,由此可见,四个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较浓厚,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这对于学生学习八年级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措施
1、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2、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4、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5、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五、课时安排
本期共20周,实际教学周18周,共36课时,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新课教学:
第一周中国的疆域
1课时 第二周 中国的行政区划
2课时
第三周 中国的人口和中国的民族
2课时
第四周—第五周中国的地形
4课时 第六周—第七周 中国的气候
4课时
第八周 中国的河流
2课时
第九周 自然资源概况
2课时
期中质量检测
2课时
第十周 中国的土地资源
2课时
第十一周 中国的水资源和中国的海洋资源
第十二周 农业
第十三周工业
第十四周交通运输业
第二阶段:分单元复习
第十六周—第十九周期末复习和考试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6课时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湘教)
2013年下学期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黑田铺中学唐良才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八年级C167-C172共6个班的教学任务,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全体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有全面的了解,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有显著提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信息课就是上网、聊天和玩游戏;对规定的学习内容、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及方法没有兴致。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内容有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多媒体基础
第一课计算机中的图像
第二课图像编辑
(一)第三课图像编辑
(二)第四课录制声音
第五课视频剪辑
第二单元动画制作
第六课 Flash简介
第七课 简单动画的制作
第八课 淡入淡出动画的制作
第九课 制作文字的特殊效果
第十课 生成动画
第三单元网站建设
第十一课 设计一个简单网站
第十二课 初步创建站点
第十三课 进一步完善网站
第十四课 网上安家
三、指导思想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2、了解常见动画制作软件及动画文件类型;
3、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初步学会使用动画表达思想,呈现信息的方法;
4、学会使用Flash制作动画;
5、了解动画的设计流程,初步掌握根据主题规范设计简单脚本;
6、了解动画的评价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创意与设计对动画创作进行评价;
7、理解网站屯网页的关系,了解网站的基本结构,根据主题合理规划网站结构和内容;
8、能使用所见即所得的工具制作网页;
9、会利用表格对网页内容进行简单布局;
10、理解导航的作用,正确设置超链接。
五、教学过程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5课时
第二单元5课时
第三单元4课时
第四篇: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湘教)
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八年级的教学任务。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全体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有全面的了解,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有显著提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信息课就是上网、聊天和玩游戏;对规定的学习内容、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及方法没有兴致。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的内容有六个单元的内容。
以电子表格为载体,讲解了初识电子表格,建立工作表、使用公式和函数、管理数据、制作图表、打印工作表等有各方面的内容。
三、指导思想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电子表格,建立、保存工作簿和设计电子表格。
2、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数据,编辑和格式化工作表
3、在表格中公式、创建单元格引用、运用函数
4、学会数据管理:排序、筛选
5、学会制作图表:创建图表和修饰图表
6、学会打印工作表:打印预览、页面设置、设置打印区域和设置打印选项
五、教学过程具体安排 1至4周 初识电子表格 5至8周 建立工作表 9至11周 使用公式和函数 12至13周 数据管理 14至15周 制作图表 16至18周 打印工作表
第五篇: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依照新课标要求,本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本期以完成教育改革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一到第二十二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为主要课型,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及乡土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特点:
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五、教学评价方案
通过分析测试卷的重难点、题型变化、易错点等相关情况,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注重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六、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七、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第二周至第三周
第二单元:第四周至第六周
第三单元:第七周至第十一周
期中复习考试: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
第五单元:第十五周至第十七周
第六单元:第十八周至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考试:第二十一周至第二十二周八年级历史教学进度表
周 次 内 容 周 第一章:侵略与反抗 2 周 第一章:侵略与反抗 3 周 第二章近代化的探索 4 周 第二章近代化的探索 5 周 6 周 7 周 8周 9周 10周 11周 12周 13周 14周 15周 16周 17周 18周 19周 20周 国庆节放假
第二章近代化的探索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期中考试
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五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五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六章: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六章: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七章: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七章: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