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上说课标说教材
走进生活这本书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的解读
沁阳市实验小学李定一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第四单元的解读(走进生活这本书)。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结构特点、教学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重点围绕第四单元这一版块来谈一下具体的教学建议。
一、说课标
(一)第三学段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实际、综合性学习。(出示课件)
A、关于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B、关于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C、关于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D、关于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E、关于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说具体目标
下面我就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的说明: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抄写、听写词语,积累词语。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6.能够讲清楚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件事情。
7.根据漫画编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去体会漫画的含义。
二、说教材
(一)首先来说教材的特点。
本册是在前八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我将从以下六个主要方面作具体阐述。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如,月是故乡明,生活的启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有的专题是从人物的角度提出的,如,走近毛泽东,这组教材不仅展示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而且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凡人情怀;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的方法。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本册在编写中进一步加强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这些课文内涵深厚、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教材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如,以香港回归为题材的诗歌《最后一分钟》,体现现代意识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材体裁多样,课文中除了散文、古诗、新诗、小说、通讯、说明文以外,还有访问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单元选编的阅读材料,有谜语、歇后语、对联、笑话、通讯报道、韵语歌、书法作品赏析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经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实际,本册教材不再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精读课文中也取消了提示语。但是,仍然通过其他方式加强教材的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
(5)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安排在第五组,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以往教材的编法,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接着提出结合活动建议,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第一板块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感受汉字的有趣、神奇;第二板块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加深对汉字的了解与热爱,并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出力。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本册安排综合性学习的第一、第五单元,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其他各组,从课文的编选、“思考练习”的设计、语文活动的建议等方面,也都重视向生活拓展。如,读了说明性文章,启发学生找来商品说明书读一读,看看是怎样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在“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单元,引导学生搜集图文资料,了解中国昔日的耻辱和今日的强大。
(二)说教材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三、说第四单元的教学建议
A、说领悟教材编写意图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这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
这四篇课文,虽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但含义深刻,学生不一定能真正读懂,这正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好在每篇课文,特别是两篇精读课文,都有直接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我们可以凭借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中安排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写结合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或凭借课文提供的漫画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既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组课文的重点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戒意义的名言佳句,为学生积累感悟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料。
B、说整体构思及设计
这四篇文章分别从道德实践、成功方略、为人处事、人与自然这四个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只有将课文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使每一篇课文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使每篇课文组合成一个集中的影响力模块。本组整体教学的步骤如下:
一、以话题为引,将文本教学纳入话题的讨论的情境中。
通过这组课文的教学,我认为本组课文主要带给孩子的是一种“今天,我们该怎样生活”这样一种理念。因此,我觉得,本单元的教学可以以这样一个话题串起来。在学习之初,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这个话题。先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发现生活的方面是很多的,他们所谈到的仅能是一个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出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最好是和课文内涵暗合起来,当然,也要超过课文所概括的几个方面),接着,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话语来引导:同学们,我们究竟如何让我们的道德在社会现实的种种考验中立于不败之地呢?让我们来看一个精彩的故事,让我们看看文章中的“我”和父亲有没有经受住这样的考验。将课文的学习置于这样的大环境中,学生是很感兴趣的。
二、以阅读为窗,帮学生搭建眺望生活的平台。
其实,本组每篇课文为学生眺望生活搭建了一个平台。从《钓鱼的启示》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道德实践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实践成功的魅力,其实,这是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的话题。《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告诉我们“条条大道通罗马”,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成功的路其实也就是走自己的路。《落花生》讲究的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学生可以从中享受到许地山那淳朴为人的思想。《珍珠鸟》给我们讲述了鸟与人和谐相处的故事,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最重要的其实是和谐,与人,与社会,与自然。
因此,学习本组课文就像在某个地方参观。只不过,这是生活的参观,是精神的游历。每篇课文就像一个展厅,有自己的主题,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教师将学生带入每个展厅,引导学生在这个场景里驻足、谈论,最后栽着沉甸的收获转入下一个展厅。想必,学生肯定会沉醉在着如旅游般的语文学习之中的。
因为每篇课文都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这些深刻的道理用书上的原话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记住。
三、走出书本为旨归,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
生活是需要我们体验的,学生所学到的这样一些生活的道理不一定能够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所以,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回归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去发现生活、热爱生活。课文中时刻注意书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钓鱼的启示》一文课后作业第三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道德知识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请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编者在这里强调了生活实际。又如《落花生》一课的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看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编者在这里强调的也是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什么。本组的口语交际也是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选一件事情讲讲事情的经过,讲讲事情给自己带来的启发。本组的习作虽然是漫画的形式,但是,漫画的内容却是日常生活小事,可见,教材的编写始终在围绕着生活这样一个主题。
(二)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编撰生活美文的辅助读本。
发动学生每人找一篇描写生活感悟的美文,然后经过筛选,选出二十篇左右的生活美文,把这些生活美文编撰成一册子让学生阅读、收藏。当学生在进行本组口语交际后,把学生的生活小感悟也编撰在生活美文里面,让学生一起分享。
二、开展传递格言小背篓活动。
在黑板报上开设一个格言小背篓,每天由一个同学介绍一条自己收获的生活小格言,由这位同学带领大家一起理解、背诵。这就是传递格言小背篓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肯定能够收获很多生活的道理。最后,把大家曾经记诵的格言打印发给大家留做纪念。
第二篇:五上说课标说教材我爱你汉字
我 爱 你,汉 字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
课标与教材解读
冯村镇中心小学
张 亚 云
我 爱 你,汉 字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标与教材解读
冯村镇中心小学 张亚云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汉字是世界上使用至今的、唯一的古老悠久的文字,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伟大创造。今天我说的内容是第三学段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爱你,汉字)。我将从课程目标、教材结构特点、教学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围绕第五单元这一版块来谈一下具体的教学建议。
一、说课标
(一)【第三学段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A、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读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B、关于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句及课文大意。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C、关于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3.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4.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5.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D、关于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E、关于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组织讨论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二)【单元学习三维目标】
下面我就五年级上册第五组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的说明:
1、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2、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
3、学写简单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二、说教材
(一)首先来说教材的编排。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是第三学段的第一本教材,展读令人耳目一新,感受到许多新鲜气息,处处可以发现高年级教材的鲜明特点。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然而引人注目的还是本册第五组教材《遨游汉字王国》,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形式──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
五年级上册教材结构特点我将从以下五个主要方面作具体阐述。(1)专题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如,月是故乡明,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还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也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2)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本册教材保留了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这些课文内涵深厚、历久弥新。
教材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如,以香港回归为题材的诗歌《最后一分钟》,体现现代意识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3)拓展综合性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第三学段中六年级和五年级教材中各册各安排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综合性学习的平台。比较第二学段,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形式。这样安排,体现了如下理念:
第一,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加强综合性,学生要在活动中听、说、读、写,观察、想象、检索,合作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第三,六年级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在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五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在第五单元(我爱你,汉字),学生做尝试性学习,与六年级形成发展的梯度。
(二)说教材内容结构
1、本册共八个单元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略读课文各14篇,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是独立的综合性学习;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2、本册第五单元,在教材编排形式和教材内容上都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教材的地方,这个单元由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包括两个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 “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后面有一个结束语,提出办展览、办手抄报等成果展示,体现了学以至用。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融合在主题活动之中,没有单设。
“我爱你,汉字”这部分分别从汉字的演变、认识错别字的危害、汉字的书法艺术、汉字的魅力等方面,来了解中华汉字的灿烂文化。
其中了解汉字的历史有两篇阅读材料:
a、《汉字的演变》是一个表格,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显示几千年来汉字的演变过程。让我们感受到,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b、《甲骨文的发现》记叙的是真实的故事。从中我们了解到,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三、说教学建议
(一)、第五单元的教学建议
“我爱你,汉字”这部分的阅读材料分为汉字的演变、错别字的危害、汉字书法欣赏三个部分。我就这三部分说一下具体的教学建议:
第一:了解汉字的历史,开展这项活动,要尽量利用两则阅读材料。阅读和研究《汉字的演变》中的表格,了解汉字从古到今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从而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甲骨文的发现》可又在略读的基础上,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谈谈感受。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可能就会有新的发现。
第二:火眼金睛 1.创意寻找组织活动:带学生去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或作业中的错别字。2.实践指南,你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3.小组汇报调查情况。4.小小建议书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当地政府或你的同学写一封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第三:书法作品欣赏1.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2.读读背背《赞汉字》,结合诗中的词语欣赏碑帖和书法作品。
(二)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开展热爱汉字活动
发动学生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讲笑话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感受汉字的魅力。(2)、书法展览活动。
搜集或自写一些书法作品,举办一个小型书法展览,欣赏汉字独特的艺术美。
谢谢各位评委
第三篇:八上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小街基中学 李艳陆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今天我要研说的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内容,下面我将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编写意图、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及立体式整合,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几方面进行研说。首先来看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2.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4.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5.文明交际,综合学习。
(二)能力目标
1.发展语言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3.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4.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提高文化品位。
我今天所说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本册书的内容标准为:
1、把握叙述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理解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揣摩记叙文语言特点。
2、了解什么是说明文,初步认识说明文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
接下来我就当前我校使用的人教版教材进行分析,主要从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及立体式整合几方面来说教材。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1、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关注各个学段之间的衔接。都是按专题组织单元,专题内部自成系统。
2、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3、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4、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
5、选取篇目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难易适度,适合学习。
6、教材内容安排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7、教材体例和呈现方式灵活多样,体现语文特点。
(二)教材编排体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编排主要是由“写在前面”、“阅读(6个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文背诵”、“名著阅读”、“附录”几部分构成。
“写在前面”给学生亲切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阅读”包括略读、精读、资料链接、读一读、写一写、写作、口语交际研讨与练习等,注重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学习”贴近生活,淡化技巧,强化学生的实践。“古诗文阅读”侧重积累背诵理解。“名著导读”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附录”主要是书法知识了解与语法知识。
(三)内容结构:
第一单元主题是“战争”,第二单元主题是“爱”,第三单元主题是“建筑园林和名胜古迹”,第四单元主题是“科学知识”,第五单元主题是“哲理古文”,第六单元主题是“山水游记”。从教材的内容上看都是围绕这几个主题来编排设计。人文性内容和工具性内容的统一,都突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把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传授整合在一起,并且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在一起,各个环节的设计,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了各自的发展空间。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本册书共六个单元,30篇文章。
1、一、二单元主要是叙述性作品,除了像七年级一样积累字词,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外,还要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点。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技能。
2、三、四单元主要是说明文。在这一单元要了解什么是说明文,初步认识说明文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是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的;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 文准确、周密的语言。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3、五、六单元是文言文。在七年级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知识已经有了部分 积累,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学生不仅要整体把握,而且要重点研读;不仅要理解主旨,而且要揣摩语言;不仅要掌握内容,而且要了解写法;不仅要获得知识,而且要提高能力。本套教材从这一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每册有两个单元。
接下来是说建议,首先说教学建议,贯彻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积极贯彻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知识,重视课堂的有效教学,学习语文与实践语文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读,注重学生阅读指导,在阅读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积极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提倡多读多写,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其次,评价建议:结合课程标准,根据本册书内容,我们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对生字练习检查,指导学生写好随笔,真情实感地表达自己的学习所得,注重合作态度参与程度的评价,每堂课对学生的预习、发言、训练等情况做好记录。阅读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能阅读、能表达、能欣赏、会积累。
最后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的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学习资源,如班内图书角,举办各种活动,参观当地的旅游景点,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等(说事拉理、谈天论地)。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班级中总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都是有效地课程资源,将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并运用好,教师可以省去不少的“教功”。
我的理想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程序有条不紊,教学气氛轻松活泼,教学内容厚重丰满。
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先进理念为导向,以教育规律为动力,以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为目标,我将和我的学生们在丰富的语文世界中自由飞翔。
我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修改六上说课标说教材稿
2014年新版人教PEP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马丽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研读课标。只有把握好目标,才能找准教学的方向。我的解说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对于本册教材我打算从3个大方面10个小方面分别展开阐述:
一、说课标,说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说本册教材的目标要求。
二、说教材,说清教材的编写特点,说清教材的编写体例,说清教材的内容结构,说请教材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整合。
三、说建议,说教学建议,说评价建议,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说课标
(一)小学英语课程总目标
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5部分构成。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课程标准: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情感态度包括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二)学段总目标:
1、第一学段:
三、四年级达到一级目标
2、第二学段:
五、六年级达到二级目标。由于六年级阶段属于二级目标,因此新课标要求六年级学生
A: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
B: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并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
C: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
D: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并讲述简单的小故事。E: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叙述。
F: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初步形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G:乐于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
(三)本册教材的总目标:
(1)能听、说、认、读、64个黑体单词,并能简单的运用。
(2)能听、说、认、读、83个白体单词。
(3)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4)能会唱7首歌曲。
(5)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6)能完成6个单元中的6页自我评价活动及Recycle中的复习巩固活动。
(7)能了解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掌握问路的句型)。
(8)能询问他人出行某地的交通方式,(掌握基本的道路安全常识)。
(9)能够询问他人的计划和安排。
(10)了解中西方社交和交友的文化,培养尊重不同地区文化差异的意识(能够询问他人的爱好)。
(11)了解常见职业的英文表达和交通工具的发展(能够用What.Where.How等疑问词询问他人有关工作的情况)。
(12)了解中西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能够熟练运用特殊疑问句以及描述人感受的句子)。
二、说教材
(一)教材编写特点:
1.强调语言运用:
教材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把知识技能融合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从而体现了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的总思路。
2.注重能力培养:
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会学习,教材在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上都贯穿“学会学习”的主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
3.突出兴趣激发:
教材在内容、形式、方法、插图及各方面都活泼有趣、让学生乐学易学。4.重视双向交流:
教材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介绍,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也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实现真正的文化交际。
5.融合学科内容: 教材编写强调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可以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的东西。
6.重视灵活扩展:
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个体差异教材在内容编写上体现出灵活性。单元设计的A.B部分为必选内容,C部分为扩展提供的内容。
7.实现整体设计:
教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进行整体设计,在各个阶段教材的编写中,充分考虑到各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
(二)教材编写体例:
六年级上册包括六个新授单元和两个复习单元。每单元按A、B、C、三个部分和一幅主情境图设计,A、B、部分是单元的主题教学内容,C部分是供选择的弹性教学内容。Part A和Part B、又分别包括Let’s learn、Let’s try、Let’s talk、read and write 四部分,B部分扩展新的语言,在A部分词汇的基础上,再增加4--5个新词。Part C:Task time、Pronunciation、Let’s check、Let’s wrap it up、Story time.通过听力和阅读活动,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三)知识整合:
下面是知识的整合部分,在横向上,一方面,是一条由相同的人物不同的话题线贯穿全册。全册书中围绕这些人物展开话题的讨论。另一方面,由相同的句型体现不同的话题,以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为例,1单元中,用来问路。2单元中,用它来问怎样去学校?5单元中,用它来询问怎样去工作。6单元中用它来询问你感觉怎么样?知识的纵向整合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相互融合。以like为例,在三年级中,接触句型I like...Do you like...? I’d like....表达想吃的食物。四年级中What would you like „? Would you like some„?能运用此句型去征求并表达用餐意愿。六年级上册中学习I like„He likes„Does he like„?能运用此句型去描述和询问他人的爱好,将此句型用到更多的情境中。
三:说建议
首先来说教学建议,在词汇课教学中可采用 1.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辅助教学,包括单词卡片,实 物道具、幻灯片等。这样可以再比较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语言交际,把抽象的单词具体实物化,避免了用中文解释,培养了英语思维能力。2.以渔,给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方法。比如,教学单词park时,引导学生分析 字母组合ar的发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类似单词如party,supermarket等。3.是操练、巩固词汇的有效方法。可以利用强读单词、看图猜词、看图写词等方式。例如在学习地点,职业单词时,就可以利用游戏巩固单词。
对话课教学中可采用1.Let’s try部分在听力活动中感知新的语言,听觉中感知新语言后在学说,可以减轻说的难度。2.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学生4人为一组,在呈现对话时,学生听录音后,分组朗读,组内解决难词难句,教师给予指导。在帮助差生的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优生的作用。3.操练。为了使对话内容让学生能朗朗上口,可进行以下形式操练,听录音齐读,分角色、分组朗读背诵、自由操练,抽检。在对话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操练,如看图编对话,结合实际编对话等。4.用的基础上进行句型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课教学中可采用读前创设语境为文本做铺垫,自然引入阅读内容。读中采用各种形式的读,例如同桌合作、分小组、或独立阅读,并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阅读技巧的指导。读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例如先口头回答问题,再完成书上的检测活动。
评价建议,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订后的新课标强调要通过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阶段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适度进行终结性评价,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英语兴趣。在形成性评价中,我们应该注意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可以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以及自我评价。评价方式可以通过语言评价,体态语评价,物质性评价和活动评价等方式。
接下来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合理开发,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主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在学校可利用手抄报,英语报刊,班内墙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还可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络资源,进一步增加学习的真实性,实效性。当然,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还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增加学生负担为前提。
以上就是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具体环节,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以课标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习惯,构建高效课堂,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非常感谢各位评委的倾听,谢谢!
第五篇: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
一、说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
通过数学学习希望学生能达到以下四方面的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 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 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数学思考
建立 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解决问题
能综和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 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四)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说内容标准
初中数学分为“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在七年级下册中具体体现在: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九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这些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现实中的问题可以构建有效的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问题。从而体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七年级下册中有:第五章相交线平行线,第七章三角形,这些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初步的识图、作图等技能,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在七年级下册中体现在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是初中阶段学生对统计学的初步接触,也是为八年级下册的第20章“数据的分析”做铺垫。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标准将它作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并列的内容,足见标准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在整个初中阶段,“实践与综合应用”不作为独立的一块内容,而是同与其最接近的知识内容相结合,教科书在每一册都安排了1~2个“课题学习”,每一章都安排了2~4“数学活动”。这样处理,使得“实践与综合应用”以多种形式分散编排,化整为零,经常化和生活化。
三、说教材的特点和编排意图
教材在编排上⑴增加了丰富的问题情境。
本册教材在内容素材的选取上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并注意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例如在教科书的七年级下上册“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实际问题情境贯穿于始终,对方程解法的讨论也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全章涉及了物理问题、几何问题、经济问题、农业问题、生产效率问题、社会问题等许多实际问题。
还有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就离不开大量真实的素材,教科书中的素材也涉及到了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脉搏,、收集废电池、丢弃塑料袋等环境保护问题,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工资、雨伞销售等经济问题等等。
⑵阶梯式呈现知识内容。
教科书在每一章节中设置了“思考”“探究”
“归纳”等栏目,让学生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通过讨论互相启发,促进数学思考,扩大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再通过探究、讨论归纳结论,体会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以“对顶角相等”为例,教科书首先设置一个“讨论”栏目,让学生度量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探究发现对顶角相等这个结论,然后再对它进行说理。
⑶循序渐进地进行推理训练。
对于推理能力的培养,按照“说点儿理”“说理”“简单推理”“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地安排,教科书从七年级上册开始渗透推理的初步训练,到七年级下册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式出现证明,在以后各册中,对于推理证明的要求一以贯之,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⑷分层次的练习、习题。
练习题的安排,不是简单的课时划分,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安排。对于习题,改变了以往根据题目难度分为A、B组的方法,而是按照习题功能设置了“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个层次。“复习巩固”层次的习题主要是让学生复习本节(章)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层次的习题是要学生综合运用本节(章)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拓广探索”层次的习题综合性、实践性更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希望所有学生都能上手,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⑸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教科书在每一章都安排了2~4个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四、教材的知识点和能力
这册教材包括: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七章:三角形;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九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一)知识点
相交线和平行线。相交线主要研究垂线的性质,平行线研究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平移。本章的重点是垂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断和性质。逐步深入地让学生学会说理是本章的难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主要内容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用坐标表示平移等知识。本章只要求学生会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点与有序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让学生初步感受树形结合的思想。
三角形。包括“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多边形及其内角和”、“镶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通过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并在添加辅助线上加以指导,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证明方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主要包括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法和应用。以方程组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注意提高分析问题中数量关系能力。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解法和应用,并能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以不等式(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二)、能力点
1、通过数与代数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说理,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3、通过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五、教学建议
1、注重联系实际,尽可能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在恰当的问题情景中进行教学.2、注意直观操作与说理的结合,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例如,对已获得的“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个结论,教科书上又采取了直观和说理方式来使学生重新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在直观拼摆的基础上意识到两个处理方式的不同,即此处是在进行推理.3、注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六、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首先要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行为表现,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数学思维策略,水平和思维品质。第二、关注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包括掌握知识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等等。第三、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第四、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准确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数学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
1、延伸主要的课程资源——教材,让教材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一,用活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第二、挖掘教材隐含的课程资源,第三、置换教材生疏的课程资源。
2、善于利用身边熟悉的课程资源。第一、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作为教学资源,第二、选择学生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教学现象素材做为教学资源。
3、合理开发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第一、运用生活中真实、生动的素材作为课程资源(如有序数对用排座位说明,点与坐标可以把某个学生的位置当做坐标原点,其他学生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的坐标),第二、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作为课程资源。
4、及时捕捉互动生成的课程资源。第一、善于捕捉并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做为有用的教学资源。第二、开发和利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错误资源。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作为教师,我们要成为教材的主人,而不应成为教材的奴隶;作为教师,我们应因地制宜,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