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场会交流材料
一、课程构建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10年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校课程作为新兴课程实施以来,我镇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度走过了几个阶段:
1、困惑徘徊期:学校无策,教师茫然,陷入了困惑。
2、学习研究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筛选相关学习资料:课程解读、设计案例等,组织学习。
3、实践初期:懵懵懂懂,朦朦胧胧,犹抱琵琶半遮面,课程是开起来了,老师们的办公桌上也堆起了所谓的活动材料,却显单薄零散,缺少系统主题与规范。
4、课程建构期:重新审视解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开放性的活动性课程,并不意味着每个活动都是在校外实施的。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来看,学生大部分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过程是在学校中、在教室里完成的。
策略一:借东风,近年来,在市教研室的指导和大力推动下,全市各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如雨后春笋,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我镇将学校特色文化合理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校课程内容。例如:珍珠小学、大王小学、黑羊山小学的中国汉字教育;路旺小学的多元读写(课外大量阅读活动、诵读优美古诗文活动、家庭亲子读书活动、多元化作文);镇北小学的科技教育活动等。
策略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学年初统一拟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与内容,分阶段、分部门设计与实施课程。例如:中心小学的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建设;黑羊山小学的石文化研究(根据奇石、分类石、日用石、建材石的区分进行了样本的搜集、整理,文本、图片档案的制作);祝家小学的艺术教育和创新实践。
策略三:配合市教研室组织倡导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评选活动,将项目研究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体系。例如:中心小学、大王小学的综合实践项目研究经过连续几年的探索,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
策略四:让地域文化、环境资源、人力资源(包括经验老农、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老教师等)成为课程文化,立足农村,深入研究挖掘,进行多元思考,以一带多,建构大的课程体系和研究体系。
1、开设劳动和技术教育为课程。例如:中心小学“走进家乡的草编工艺”;珍珠小学、路旺小学、大王小学、西杜小学的“让校园绿起来 让教室绿起来---小种植活动”; 幸台小学、西杜小学的“剪纸艺术探寻”。
2、开展社会实践教育课程,例如:镇北小学的“走近引黄工程”,综合研究水文化。
策略五:让偶然成为必然,例如,幸台小学教导主任任延娣老师主持的剪纸课程,源于上学期的一次与女儿的玩剪纸过程:剪纸玩——网上搜图样——青年教师跟学——学生兴趣学——培训教师——编写教程,设为课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从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校课程以来,从校长到教导主任、任课教师,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和探索研究。
策略六:让思想成为行动,纵有敏锐智慧的眼睛、再多的奇思妙想,不脚踏实地落实于实践行动,就不是思想,而是空想。例如:珍珠小学在教导主任牛洪光老师的具体主持操作下,从方案论证到实践过程,每一步到做到精细,做到实处,最求活动品质。
策略七: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例如:劳动实践基地的开辟(科学设计,以不破坏校园整体美为前提,墙角、树跟、花坛一隅种植上观赏性农作物),小小试验田,孩子大舞台,小小试验田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可能它太微不足道,而对于充满着好奇的孩子们来说,则是一方神奇的乐土。孩子们会在劳动中体验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体验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辛劳与快乐。“小小试验田”让孩子们学会欣赏美剪纸艺术,创作出美的剪纸作品,刻出美的童年印迹。
二、课程管理
在规范办学,规范管理的大好教育形势下,我镇确定了明确的课程管理思路: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层层树典型。
1、校长抓课题(主题):各学校校长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研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主题与内容体系,确立研究课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规划、管理、落实,阶段总结等,不允许由教导主任或骨干教师代干、代写、代说。
2、教导主任抓规范:主要负责课程研究与管理、课程具体实施、教学行为、教学常规等,本学年,中心与各学校强化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设情况督查。
各学校学年(学期初)报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每月上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情况简报,中心选现场,召开教导主任例会,现场观摩交流研究。
各学校每班级设立“一日开课情况(含作业情况)记录簿”。由班长等三名班级干部轮次每天放学记录当天的开课情况,对照课程表注明哪一节未按课程表上课,改上了什么课。第二天早上交教导处,教导主任核实后签字,并注明处理意见,当天下午,由各班班长到教导处取回,整个过程,班主任、任课教师不得插手。每周一累计,期末纳入学校和教师考核。
期末将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常规资料、学生活动性资料等作为全镇常规检查的重中之重,并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一并纳入学校年终工作总体评价。
3、教研组长抓研究: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校课程教研组长由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兼任,定期组织学习和现场研讨活动,以最大限度,获取最大的研究资源和研究力度。
4、骨干教师做示范:这里指的骨干教师并非是指青年教师,更多指向的是中老年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方面,勾起了他们曾经的回忆,燃起了老教师的工作激情。今天的课中,就有多名中老年教师,像年近退休的任松花老师,亲自作课,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
第二篇:钓鱼中心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交流材料
钓鱼中心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交流材料
作者:张学淦 仲在芹 文章来源:教研室 点击数:613 更新时间:2010-4-2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法定的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课程通过以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为核心而组织的活动形式,它通过学生自己实地调查、访谈、上网搜集资料、讨论、探究、设计、制作、研究等学习方式获取知识的,它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给学生充分的发展创造空间,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体验,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常态实施上具体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程理念,提高广大教师的认识。建立了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成立综合活动课程教研组,充分调动了全校教师的参与热情,强调每位教师都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每位教师都应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学校规定每学每位老师都必须指导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项目,并制订了相应地考核评价,使这项活动长期化、常态化。
二、组织落实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实施,学校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我校组建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张学凎为组长(校长)、仲在芹为副组长(分管校长)、组员包括教导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全体教师的管理网络,并制订了四级计划(校级计划、年级计划、班级计划、个人计划)。明确了赵昌涛老师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主抓该项工作,并选派学校骨干教师加入课程实施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各班班主任落实,为实施活动的主体,学科教研组长协助,教导处负责管理,校长室亲自抓,教导处狠抓每周3课时的落实。
三、课程实施
学校以兴化市教育局的2008年283号文件“关于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通知”为指导,在去年三月份学校组织了各班主任、学科教研组长、教导处主任,到安丰初中观摩学习,十一月份又受邀到西鲍初中取经,再加上广大教师平时的学习,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正常开展起来,全校各班陆续开展了《乐在钓鱼》《白色污染》《父爱如山》《心系绿色家园》《家乡发展 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4月20日向全市汇报展示了其中的《乐在钓鱼》《心系绿色家园》主题实践活动,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好评。
四、资源开发
我们乡镇(钓鱼镇)地处里下河腹地,鱼塘星罗密布,河道纵横。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说姜太公曾在此钓鱼。我校结合这一丰厚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了以“钓鱼”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探究家乡传统文化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孩子们亲近自然、亲历亲为,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他们的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正如同学们所说,理想中的春天应该是山花烂漫绿意盎然。可眼前垃圾塑料漫天飞舞,扬尘天气频频出现,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河里的严重变色的现象,我们该怎么办?迫切呼唤绿色的到来。学生在《心系绿色家园》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亲眼调查观察身边的污染,感受环保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的行动起来与污染作斗争,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让绿色伴我们同行。
五、我们的困惑
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例如,我们普遍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益处很多,但需要用的时间也很多;教师的专业技能不适应课程要求怎么办?此外,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时,安全问题如何才能得到保障?它与其他传统学科的教学在时间及教师人力、精力的调配上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发展,这方面初中显得更明显一点。
总之,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还处于初级阶段,实施水平还不高,但今后我们将与教师、学生一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虚心学习兄弟学校的好的做法,力争取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更丰硕的成果。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一、课程落实
我校根据《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和课程设置计划要求,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安排到课程表中,3-6年级每班每周半天,1-2年级每班每周为一节课。3-6年级每周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一般我们都安排在下午进行,开始是一个年级段三个班级同时开展活动,后来,我们发现由于活动场地、小组指导教师和活动内容相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开展研究性调查,整个年级段安排在同一时间是不可科学的。至于整个年级段需要开展集体性活动,可以临时调课。1-2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段根据课程安排需要,有的班级安排在上午,有的班级安排在下午。平时不经教导处同意,课任教师不能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改上其他课,也不能随意调课。该科的课任教师一般由班主任老师担任,因为综合实践活动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组织管理难度较大。
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分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年级段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三级。每学期学校结合大队部活动和学校的教育需要开展2次以上全校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秋游”和“阳光体育”等。
二、制度保障
“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该课程像数学、语文等课程一样成为“常态课”,光靠领导的良知,教师的责任感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
(2)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组长由学校的中层领导担任,主要协调全校课程安排。有一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负责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
(3)各班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分组指导教师。
(4)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考评制度。每学期,各班的研究性课题必须经历开题课、活动课和结题课三个阶段,缺一不可。
三、力保学生全员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必修课,也就是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课,因而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力保学生人人参与是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的一项主要指标。为保证学生能人人积极参与,几年来,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一些环节做了深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让学生自行组织研究性小组。根据研究课题相同组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一般分为6-8组不等,每组人数平均在7-10人。对
“弱势”的学生和组员过多的组,教师做好小组和“弱势”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的小组中活动,每个小组有比较合理的人数。但对一、二年级外出活动,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考虑到年龄小,学生自主能力差,一般不分活动小组进行活动,由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或班主任带领全班性开展活动。
第二,学校为3-6年级各班配备四位教师作为小组活动指导教师。我们学校的每位教师都是相应班级的指导教师,每学期都要跟班外出活动2次以上,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确保学生外出活动安排、有序、规范。
第三,三至六年级各班每学期必须有一个研究性课题,确定研究课题时,首先课题要由学生提出,再由全班讨论;筛选;多进行几轮选择;以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可行度。选题宜小不宜大。选题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班级课题确定后,要分组切块研究,即把班级课题分成几个方面,让每各小组自己选定其中的一个子课题进行研究。结题时,指导教师要精心布置,力保参与该课题研究的所有学生必须全部参与课题汇报。课题要由学生提出来,统一提交全班讨论,多进行几轮选择。
四、紧抓开题——活动——结题三个环节。
上好综合实践活动开题指导课是很重要的,这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步,是在选定课题后进行探究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学校多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教研活动。
活动课是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开展的真实展现,我校十分重视对活动课的监管,根据课程安排对各班进行随堂听课,及时了解各班研究课题的进行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每到期末,我校3-6年级各班都要上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汇报课,学校行政领导分别到指定的班级去听课,通过听、问、查,了解该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评比出综合实践活动优秀班级。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杨家庄镇中心小学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安定区清溪小学
2008—2009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进行校本开发,努力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在实施综合活动课程中,能做到课题的选择从本地资源入手,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教师培训,抓实校本教研。
1、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期初开好工作计划会,确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思路,布置具体内容。
2、利用周三业务学习、周四教研活动,开展相关理论学习活动、综合实践研讨课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交流活动、综合实践集体备课活动等。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素质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较好地提高了活动实效。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综合实践研讨学习活动。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水平。
二、发挥本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1、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具有学校特色、本地资源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内容,将班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紧密结合,制定全校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田间地头,描绘家乡发展蓝图”的总体方案,并引导各班积极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2、根据本土特色,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完成了以 “走进田间地头,描绘家乡发展蓝图”为重要内容的三——六年级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步完成了样稿。
三、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好各类评比活动。
1、开展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活动,六年级各班将在活动中的成果以展板地形式进行展示交流,提高活动实效。
2、在三——六年级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资料评比活动,进一步加强的活动的过程性管理,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3、在四—五年级中开展学生研究性小论文评比活动,如何建设家乡,丰富了学生的研究性成果,提高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
4、在四—五年级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成果手抄报评比活动,丰富了评价方式,积极合理地落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责任人和活动时间的安排,努力探索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机制,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四、以理念为引领,提升活动品质。
1、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在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处处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进行分类分层培养。为此,我们利用校内外包括师资在内的各种资源,开展了多种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和关心点,参加适合的项目。
3、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注重师生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的深浅、经历的状态。一再要求教师,认真搞好每次活动,不搞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以学生的真实体验、具体收获为目标,多角度,多层面的合理、客观地评价去学生。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以能否指导激励学生以浓厚、持久的兴趣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标准。
五、运用多种渠道,推广活动成果。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课上设计多个专题,将教师的优秀活动方案、学生的研究性成果小论文、活动过程图片等很多内容及时整理归类,供大家学习、交流,探讨。
2、组织教师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过程资料评比活动,使各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很好地展示出来,为教师和学生今后开展好各项活动,引好路。
3、组织教师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评比活动,使教师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得到肯定及推广、应用。
安定区清溪小学 2009年7月10日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案例
提供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案例,并分析说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对学科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案例
一、活动主题:收割小麦
二、活动背景: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现象严重,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庭,但是对于农田劳动的辛苦了解不足,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平时学习不努力。
三、活动目标:
1.使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2.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四、活动过程:
在活动开始前向学生详细讲解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了解注意事项。
活动一:收割小麦
时间:周日;
地点:某孤寡老人农田;
参与者:八年级某班全体学生和辅导老师;
活动过程:将学生和老师分为三组,第一组16人,负责用镰刀收割小麦;第二组8人,负责将小麦捆扎好并装车;第三组8人,负责将小麦送到老人家中。在活动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小麦的特征。
活动二:分组交流、集体讨论
时间:周一自习课;
地点:教室;
参与者:八年级某班全体学生和辅导老师;
活动过程:将全体学生和老师重新分为3到5组,先进行组内交流,然后进行集体讨论。交流讨论内容:(1)各个流程分别辛苦在哪些方面?干农活累不累,粮食得来容易不容易?
(2)回想从小学起到现阶段所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与农业、农活有关的文章,诗、词等。
(3)探讨小麦的生长期、成熟期及成熟小麦的特征。
五、反思与成果: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意识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平时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学生们意识到应该努力学习以改变现在农民过于辛劳的现状。学生们还对与农业、农活有关的文章、诗词、小麦的各种属性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加深了对这些方面知识的掌握。
本案例活动一要求学生在收割小麦的同时对小麦进行观察,了解小麦属性,体现了对生物相关知识的应用与拓展;活动二中要求学生探讨与农业农活有关的文章、诗词,体现了对语文相关知识的应用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