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大学本科学籍管理规定
清华大学本科学籍管理规定
(2005年3月修改稿)
第一章 入学、注册与学籍
第一条 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正式录取的新生,应凭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来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必须事先向学校请假。未经请假或请假后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准予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条 入学体检复查由清华大学医院(以下简称校医院)根据《清华大学招生体检标准》进行。对患有疾病不宜在校学习的新生,经校医院诊断通过治疗在一年内可达到招生体检标准者,暂不予注册,准许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保留入学资格者应即回家治疗,并在规定期限内离校,否则不再保留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者,可在下一学年新生入学前向学校提交入学申请(附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由校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申请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无论何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学籍。
第五条 学生必须于每个春、秋季学期开学前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到校办理注册手续。每学年秋季学期须缴齐当学年应缴费用后方能注册。因故不能按期注册者,必须办理请假或暂缓注册手续,否则按违反学习纪律处理。未请假或请假未准逾期两周以上(含两周)未注册者,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二章 学制、学习年限与学分
第六条 本科学制四年(建筑学学士学位学制五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本科生在校学习的最长年限为所在专业学制加两年,超过此年限者,不予注册。
第七条 提前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提前毕业;不能在正常学制内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申请、缴费等手续。
第八条 学分累计达到所在专业培养方案的总学分要求是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的最低总学分一般为170学分,五年制建筑学专业为190学分(各专业总学分要求详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第九条 学生每个春、秋季学期取得的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应不少于13学分,否则将按本规定第三十八条处理。
第十条 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的课程学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经审核认定后方可
替代所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应课程的学分。
辅修课程学分、SRT学分的认定,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一条 学生须按学校规定参加选课并参加所选课程和实践等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学习和考核。选课后在规定时间内未正式办理退课手续而不参加课程学习或考核者,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或不通过。
考核成绩无论是否合格一律记入学生成绩单。
第十二条 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考试以百分制计分,满60分者为及格(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考试另定),取得该课程学分。考查一般记“优秀”、“通过”和“不通过”,“优秀”及“通过” 者,取得该课程学分。
第十三条 有实验或作业的课程,学生必须按时完成实验(包括实验报告,下同)和作业方可参加考核。至考核前教师规定的期限尚未完成实验或交齐作业者,取消其考核资格,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或不通过。
抄袭作业视同未交作业。
第十四条 学生须遵守学习和考核纪律。考核严重违纪或作弊者,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或不通过,并根据违纪情节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五条 每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在学生成绩单中只记载一次(详见本规定第十八条)第十六条 学校用平均学分绩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综合评价指标。
平均学分绩的计算方法:将某一课程的学分乘以该课程考核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计的课程),即为该课程的学分绩。以学生所修课程所得的学分绩之和,除以该生同期修读的全部课程学分数的总和,即得出该生平均学分绩。
即:平均学分绩=Σ课程学分
第四章 自修、重修(重考)与缓考
第十七条平均学分绩不低于85分者,经指导教师及任课教师同意,学生所在院系教学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自修部分课程。
学生选修的课程上课时间有局部冲突时,在征得导师及任课教师同意后,可申请免听自修其中一门课的冲突部分。
凡经批准,自修某门课程或课程的一部分者均须按时完成该课程应做的实验,并按时交作业,方可参加考核。考核合格者,获得该课程学分。
下列课程不得申请自修:
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实验课、实践类课程、军事训练、课程设计、综合论文训练。
第十八条 课程考核不合格者,可以申请重修或重考(以下统称重修):
(一)学生必须按学校规定办理相应手续,否则成绩无效;
(二)课程重修成绩按最新一次成绩记载,并根据重修次数在学生成绩单中标注 “重1”、“重2”等;
(三)同门课程的每次考核成绩(包括历次重修成绩)均计入平均学分绩计算;
(四)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重修次数不限。
学生不得重修已合格的课程(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考试除外)。
第十九条 学校允许学生在特殊情况下申请缓考:
(一)学生因病不能参加课程考核时,须在考前向所在院系教学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缓考申请,同时提交医院的相关证明,经批准后方能生效;
(二)因事一般不准缓考;
缓考课程须重修,并按重修办理手续
第二十条 重修和缓考课程不单独安排教学与考核,学生须参加以后学期该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学生应主动向院系教学主管部门、学校注册中心咨询重修或缓考的有关事项,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到注册中心办理重修或缓考手续。
第五章 休学、停学与复学
第二十一条 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因各种原因需暂停学业或不能正常学习者,可申请休学或保留学籍停学。
第二十二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一)经校医院诊断,因病须停课时间超过六周的;
(二)一学期请病假、事假缺课累计超过该学期上课总学时三分之一的;
(三)因其他特殊原因院系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的。
第二十三条 学生休学一般由本人申请,经院系同意报教务处备案,发给休学证明后方可休学。院系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者,由学生所在院系发给学生休学通知。
第二十四条 休学时间一般以一学期为单位。休学时间不计入在校学习年限,但累计不得超过两年。学期中办理休学者,该学期按休学计算。学期开始两周后休学者,该学期已缴费用不退,已考核课程成绩有效,已修但尚未考核的课程可办理休学退课。
休学期间学校保留其学籍。
第二十五条 休学的学生应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的待遇。休学学生的户口不变更,往返路费自理。
第二十六条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二十七条 休学者,在休学期间可以向学校申请并办理相应手续后选修课程,考核成绩休学时有效。
第二十八条 休学或停学者复学,应于期满前一个月向所在院系提交书面复学申请,并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因病休学申请复学时,须附县级以上医院开具的“可以正常学习”的诊断证明,经校医院复查合格者,院系可批准办理复学手续,并报教务处备案。伪造诊断证明或复查不合格者不得复学。
(二)因其他原因休学者,须提供必要的证明,经所在院系审核,报教务处批准,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三)复学者,依其选修课程的情况编入原专业相应年级学习。
第六章 转系与转学
第二十九条 在读一年级或二年级的本科非定向生可以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申请学生转系转专业(以下统称转系)。
第三十条 学生转系一学年办理一次,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在每学年春季学期进行,具体日程和办法另行公布。
第三十一条 学生转系前所修的课程成绩将如实记载在成绩单中。
第三十二条 转入院系对转系生原所修课程进行认定,转系学生须达到转入院系培养方案的要求方能取得毕业资格。因转系延长在校学习年限者,须按照延长学习年限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三十三条 系内转专业的,由各院系办理后报教务处备案。
第三十四条 学生可申请转到其他院校完成学业。受开除学籍处分或已办理退学手续者不能转学。
第三十五条 转学手续应在学期开学前办理。
第三十六条 凡申请转学或转系的学生,未经批准及办理有关手续前,必须参加原所在院系学习,否则按违反学习纪律处理。
第三十七条 转学的有关事项按照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办理。
第七章 试读、转专科与退学
第三十八条 学生一个学期(夏季学期及大一秋季学期除外)因课程学习不合格导致所取得的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低于12学分(含12学分)者,转入试读,保留学籍一年。
第三十九条 试读期间,春秋两个学期所取得总学分(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达到30学分以上(含30学分),且夏季学期的学分全部取得者,可解除试读。
第四十条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试读一次,试读期为一学年。试读期满,未达到本规定第三十九条要求者,可申请转入专科学习,仍未达到者,予以退学。解除试读者,若再次出现第三十八条的情况,即予以转入专科学习或退学。
第四十一条 因身体或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可申请转入专科学习。
第四十二条 专科毕业应取得100学分。
第四十三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退学:
(一)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核不合格(已重修合格课程除外)学分累计达20学分(含20学分)的;
(二)试读未达解除要求又不符合转专科条件的;
(三)转入专科学习, 在四学年内(自入学时算起,不包括休学或停学)未能取得专科毕业资格的;
(四)无论何种原因,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
(五)经学校指定医院确诊患有疾病或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六)休学或保留学籍期满未提出复学申请或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七)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八)本人申请退学的。
第四十四条 按以上规定做退学处理不是纪律处分。
第四十五条 对做退学处理的学生,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因特殊情况无法送交本人的,则在校内发布公告。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7天,即视为送交。
学生如对退学处理有异议,可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申诉程序参照《清华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办理。
第四十六条 学生退学后的有关事项,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退学学生须按学校规定时间办理退学手续离校,其档案、户口退回家庭户籍所在地。
(二)退学学生办理完退学手续后学校发给退学证明,学满一学年者,发给肄业证书。无故超过规定期限两周不办理手续者,学校将注销其学籍,不再出具任何证明。
(三)秋季学期退学者,学校退还已缴的下一学期的学费及有关费用;春季学期退学者,已缴费用不退。
(四)取消学籍、已退学的学生不得复学。
第八章 毕业与学位
第四十七条 具有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教育计划和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并达到所在专业本科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发给本科毕业证书。
同时达到辅修专业要求者,另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第四十八条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一)取得本科毕业资格;
(二)符合国家及学校有关学士学位授予规定。
第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一)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但因个别课程或实践环节考核不合格而未达到所在专业的毕业要求的;
(二)达到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但受留校察看处分尚未解除的。
第五十条 结业的学生,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允许在结业后申请重修不合格课程,重修合格达到毕业要求或解除留校察看处分者,准予以结业证书换发毕业证书,符合本规定第四十八条者授予学士学位。
第五十一条转入专科学习者,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达到专科培养要求,发给专科毕业
证书。
第五十二条未完成专业培养要求但学满一学年以上(含一学年)者,发给肄业证书。第五十三条修读辅修专业者,因辅修专业课程没有完成,不允许延长在校学习年限,可在毕业离校后申请修完剩余课程(须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合格者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第五十四条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不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对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由学校追回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本规定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清华大学本科学籍管理条例》(2003.7)基础上修订。
第五十六条本规定经2004~2005学年度第*次校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5级起执行。第五十七条美术学院参照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五十八条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1]此类信息均公布于学校http://:100 教务公告中,请学生自行查看
第二篇: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校发【2009】教字3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维护我校正常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体现因材施教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办学实际和实行学分制的具体情况,现对《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校发【2005】教字23号)进行修订,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西北大学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本科学生的管理。
第二章 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 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正式录取的新生,应持《西北大学录取通知书》和我校要求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事先向所在院(系)书面或电话请假。未经请假超过入学时间两周者或请假期满逾期两周不报到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无论何时,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学籍,予以退回。情节恶劣的,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五条 对于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以下文中“医院”均指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由本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准许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未取得学籍,不享受有籍在校学生的任何待遇,并应立即离校回家治疗。
学生在保留入学资格期间,学校对学生保留入学资格期间所发生的一切事故一概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者,可向学校教务处提出入学申请(附学校指定医院诊断书),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保留入学资格期满逾期两周不办理入学申请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六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办理注册手续。
(一)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持学生证到所在院(系)报到注册,因故不能如期报到注册者,须向所在院(系)办理请假手续。
未请假、超过开学注册时间两周者或请假期满逾期两周者,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
(二)学生应按时交纳学费,未办理交费手续者不予注册。超过学校开学注册日期两周未注册又无正当事由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经学校核准可以申请学费减免、助学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
第三章 成绩考核与记载办法
第七条 学生必须参加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本人档案。
学生成绩考核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学生每学期修读的全部课程,都要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二)凡一门课程分几学期讲授的,按学期进行单独考核,每学期均按独立课程计算。
(三)凡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均应进行考核。对于独立的实践课程,按一门课程计算。
(四)课程成绩的评定,由期末考核成绩、期中考核成绩和平时成绩三部分按一定比例构成,除采取考试方式外,还应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课堂表现、课程作业、课程论文、课程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五)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课程总学时的1/4者不得参加该课程期末考核和补考,应随下一年级重修该课程;请病、事假缺课累计超过课程学时1/3者不得参加该课程考核和补考,应随下一年级重修该课程;无故缺课与请病、事假缺课累计超过课程学时1/3者不得参加该课程考核和补考,应随下一年级重修该课程。
(六)除体育课、实验课、社会调查、实习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外,其余各门课程的考核均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进行。
第八条 学生应按时参加各类学校规定的考核。凡因病、因事或修读课程考试时间安排冲突不能参加者,必须在考前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因病者应持医院的诊断证明,因事者应持请假报告,因时间安排冲突应出具学生所在院(系)证明材料,经主考院(系)主管领导审批,办理缓考手续,缓考学生可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补考。
第九条 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体育课为通修课,考试的项目和标准,按照《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执行。对于病残、体弱学生,任课教师可对其区别对待,允许选、免修部分项目,特别严重的,可免修体育课。
病残、体弱的学生选修、免修部分项目或体育课的,必须由本人在每学期第一周内提出申请,经医院诊断证明,所在院(系)和体育教研部共同审查批准,并送教务处备案。
第十条 考核方式分笔试、口试、论文、报告、实验技能测试等形式。对于非通修课程,若采用非笔试考核形式,应由任课教师提出,院(系)审批确定;对于通修课程,若采用非笔试考核形式,应由任课教师提出,院(系)审核并报教务处批准。
第十一条 考核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实践性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采用四级制(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记分。在学生学业成绩表上,成绩与学分同时记载。
第十二条 学生因参加课外学术活动所取得的创新学分(即创新类课外附加学分)可以充抵专业选修课学分。
第十三条 对外交流计划生、体育特长生、民族生的成绩考核办法按照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政策另行规定。
第四章 课程补考与重修
第十四条 凡课程考核不合格者,可以申请补考,补考仅安排在原课程开课学期的下一学期开学第二周,补考学生须在开学第一周内向所在院(系)教务办公室递交补考申请。补考不合格者,须随低一年级进行重修。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补考。(一)通识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二)毕业学期的课程不及格者;(三)无故旷考者;(四)违反考试纪律者。
第十六条 凡补考不合格的学生,应于补考成绩公布一周内到所在院系办理重修手续。逾期不办理者,不允许参加下一年该门课程重修考试。
课程考核不合格者的补考成绩记载在成绩表的重修成绩栏中,成绩合格后,统一记60分;缓考者的补考成绩记载在成绩表的原始成绩栏中,按实际考试成绩记录。
第十七条 各院(系)应于每学期第五周前把重修学生名单报教务处备案。各院(系)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重修学生随下一年级听课。当重修学生的教学计划与下一年级发生冲突时,可采用自学方式进行,但须到所在院(系)登记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八条 一门课程多次重修,该门课程重修学分只计算一次,不累积计算。重修课程的考试成绩记载在成绩表的重修成绩栏中,成绩合格后,按照实际重修成绩记录,成绩不合格时,多次重修的课程成绩以最高分记。
第十九条 因开课计划变更或专业设置调整而无法开设的重修课程,可安排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毕业前重修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应办理结业手续或延长学制手续。
第二十条 有重修机会而故意不参加重修及毕业前有3门以上(含3门)不合格课程的应届毕业生,不得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毕业前重修考试,应办理结业手续或延长学制手续。
第五章 转学与转专业
第二十一条 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学和转专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转学和转专业。
(一)经学校考核认可,学生确有专长,转专业或转学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二)学生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含隐瞒既往病史入学者),经学校指定的医院诊断证明,校医院核准,确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他学校其他专业学习的;
(三)经学校认可,确有特殊困难或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或不转学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四)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学校可根据学生自愿原则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考虑转专业、转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者;
(二)由招生时所在地的非第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我校或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者;
(三)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者;
(四)艺术类专业转入非艺术类专业者;
(五)因学业问题留级者;
(六)在校期间已有一次转专业记录者;
(七)在休学期间者;
(八)非基地专业学生申请转入基地专业者(实行普通本科专业与基地专业双向交流的仍按原细则执行);
(九)其他经学校审核认为不适合转专业者。
第二十三条 学生申请校内转专业,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政治思想表现良好,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良(无不及格科目,学习成绩排名居本专业前二分之一);
(二)国家级、省级、校级学科竞赛活动获奖者,或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相关学科论文者或有2名以上相关学科教授联名推荐者。
第二十四条 转专业于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4周开始办理,具体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学生根据学校公布的转专业计划向所在院系提出书面申请,由院(系)负责对学生进行资格审查;
(二)教务处汇总各院(系)申请转专业学生名单,进行资格复审并组织考核,确定符合申请资格学生名单;
(三)接收院(系)对符合申请资格学生进行专业审核,确定接收学生名单;
(四)教务处根据院(系)考核结果,提出审查意见,报主管校领导批准。
第二十五条 转专业的学生,应按照转入专业和年级缴纳学费,必须修够转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科核心课程的学分和总学分,方可毕业。
第二十六条 学生转学,经两校同意,按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程序办理。
第六章 休学、复学
第二十七条 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学生在校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留级和延长学制)在学生所在专业学制年限的基础上延长两年的总学习时间,即四年制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多不得超过六年,五年制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多不得超过七年。
第二十八条 学生因病或因事要求暂时中断其学业者,经学校批准,可办理休学手续。学生申请休学的期限一次为一年,累计不得超过两次。
第二十九条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保留其学籍到退役后一年,超过一年仍未办理复学手续的,则不再保留学籍。
第三十条 休学手续办理后,学生应离开学校,不得继续滞留在校。休学期间学校保留其学籍。
休学期间,学生不得返校上课、考试。
休学期间,学生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有关待遇;不享受学杂费减免、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待遇。
第三十一条 学生休学期满,应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经学校复查合格,方可复学。学生复学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申请复学时应持父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写实性表现证明材料(含遵纪守法情况),并附医院的诊断证明,经学校复查合格,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二)各院(系)对申请复学的学生,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休学期间如有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学习者,取消其复学资格。
(三)复学后编入原专业的下一年级学习。下一年级若无原专业时,编入下一年级相近专业学习。
第三十二条 学生在休学期间,学校对学生休学期间所发生的一切事故一概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七章 退学、肄业与留级
第三十三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退学:
(一)休学期满两周内不办理复学手续者或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者;
(二)经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其他意外伤残疾病,无法在校学习者;
(三)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者;
(四)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者;
(五)本人申请退学者;
(六)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读年限内仍未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者;
(七)在校期间个人申请出国留学者(学校对外交流计划生除外)。第三十四条 学生退学,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对学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委托的主管校长及主管部门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对退学的学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同时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二)退学的学生,要按学校规定期限(接到退学决定书两周内)办理退学手续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接到退学决定书两周后,不办理离校手续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三)退学学生离校前发给退学证明,并根据学习年限及成绩发给肄业证明(学满一年以上者),未办理肄业证明者,离校后不再补发。未办理退学离校手续,擅自离校的学生,不发给退学证明和肄业证明。
(四)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退学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第三十五条 学生补考后一学期重修学分达10个(含10个)以上者,或一学年重修学分总和达到本学年所开课程总学分1/2(含1/2)者,或在校期间必修课重修总学分累计达到20个(含20个学分)以上者,学校将予以学业警示,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
在校期间多次受到学业警示或警示后无效者,学校将予以强制留级。
第三十六条 凡一、二、三年级学生一学年必修课不合格课程的学分总和达到本学年所开必修课总学分1/2(含1/2)者(体育课除外),或在校期间必修课重修总学分累计达到30个(含30个学分)以上者,必须留级,随下一年级相同专业学习。下一年级若无原专业时,编入下一年级相近专业学习。
第三十七条 留级学生学籍变动至下一年级,应修读下一年级的教学计划。留级前一年未合格的课程学分不记入重修总学分,已合格的与下一年级相同课程可申请免修。
第三十八条 学生因学业困难,可自愿申请留级,随下一年级相同专业学习。申请留级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申请留级的学生(一年级新生不得申请留级)应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初提出申请,经教务处审批后执行。
(二)留级学生学费、住宿费按下一级同专业标准收取。
第八章 毕业、结业和弹性学制
第三十九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含课外附加学分),全部课程达到合格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西北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第四十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含课外附加学分),但部分课程未合格,未申请延长学制者,发给结业证书。结业离校后,于第二年四月返校参加换证考试,考试合格者换发毕业证书,但不授予学士学位。不合格者,不再安排换证考试。
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修读年限,仍未修完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发给结业证书,予以退学,并不得参加换证考试。
第四十一条 提前毕业与延长学制
(一)学生如能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并取得规定的课外附加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二)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初提出申请,报教务处审批。
(三)应届毕业生未修满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应于毕业当年按照学校通知规定的时间办理申请手续。
(四)学生延长学制的期限一次为一年,累计不得超过两次。
(五)延长学制学生为有学籍在校生,享有在校生相同待遇,应按时交纳学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按时注册,接受学校管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通修课程、学科核心课程、学科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四部分。
第四十三条 其他相关教学管理办法中与本规定不一致之处以本规定为准,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自校长办公会议通过之日起执行,原《西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校发【2005】教字第23号)、《西北大学在校本科生转专业暂行管理办法》(校发【2001】教字第11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四川农业大学本科学籍管理规定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学籍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05年教育部令第21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的学籍管理。职教本科学生参照执行。
第二章 入学、注册与学籍
第三条 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正式录取的新生,凭四川农业大学录取通知书,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报到者,应事先向学校所录取学院请假并附相关证明,请假原则上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提请有关部门予以查究。
第五条 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六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按时到校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含重修学分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三章 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七条 学生应当参加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考核。学分绩点、考核、重修、再修、免修、辅修、延长修业年限等,具体参照《四川农业大学学分制实施细则》(川农大校教发〔2009〕14号)、《四川农业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教发〔2007〕3号)和《四川农业大学辅修专业管理办法》(川农大校教发〔2009〕1号)等相关文件执行。
学校以平均学分绩点作为反映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和一段时间内学习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并为学籍管理、推荐免试研究生、评优和评奖等提供重要依据。
第四章 转专业与转学
第八条?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为每个学生提供专业调整机会。每学年春季集中办理。
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第九条 学生一般应当在本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
第十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二)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学校,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三)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培养的;
(四)应予退学的;
(五)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十一条 学生转学,经两校同意,由省教育厅确认转学理由正当,可以办理转学手续;跨省转学者省教育厅商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转学条件确认后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校所在地公安部门。
第十二条 学生申请自费出国学习,须本人书面申请,经所在学院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报学校批准。
学校选派学生到国外(境外)大学交流学习,由学生申请,学院推荐,学校审核批准。
申请自费出国(出境)学习者,按学校规定办理退学或休学手续。出国(出境)逾期未归者取消学籍。
第五章 休学与复学
第十三条 实行弹性修业年限,时间为 3~6年,标准修业年限为4年。
第十四条 学生在校学习提前达到毕业要求,可申请提前毕业;不能在标准修业年限内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累计修业年限不超过 6年。延长学习年限者,须办理申请、审批、缴费等手续。
第十五条 学生因各种原因需要休学,本人申请并附有关证明材料,经所在学院同意,报学校批准方可休学。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一)经医院诊断,因病需停课时间超过六周的;
(二)一学期病假、事假、缺课时间累计超过本期总学时三分之一的;
(三)因其他特殊原因,学校认为必须休学的。
第十六条 休学期限一般为一年。特殊原因者,经学校批准可连续休学两年,但累计不得超过两年。
第十七条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一年。参军时间不计入 6年总学程。
第十八条 休学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校保留其学籍。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待遇。休学学生患病,其医疗费按《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就医与住院医疗保险实施细则》办理。
第十九条 学生休学期满,应于开学前1周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并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因病休学申请复学,须医院开具诊断证明,经校医院复查合格,学校批准后办理复学手续;
(二)因其他原因休学申请复学者,须提供必要的证明,经所在学院审核,报学校审查合格后,办理复学手续。
第六章 退 学
第二十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校长会议研究决定予以退学:
(一)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规定学分要求或者在 6年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
(二)休学期满,开学2周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三)经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四)未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离校,连续2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五)开学2周内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六)本人申请退学的。
按以上规定作退学处理不是纪律处分。
第二十一条 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可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并按相应程序办理。
第二十二条 学生退学后的有关事宜,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无法送交本人的,在校内公示,同时报省教育厅备案;
(二)在学校规定期限内办理退学手续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三)退学学生,因病不能自行回家的,由家长或抚养人负责领回;
(四)取消学籍或退学的学生,均不得申请复学。
第七章 毕业、结业与肄业
第二十三条 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学生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本科学制为四年)。
同时达到辅修专业要求者,另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第二十四条 符合国家及《四川农业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的,可授予学士学位。
第二十五条 根据学校学分制实施细则,达到提前毕业条件的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由学院、教务处审核通过,再报主管校长批准后准予提前毕业。
获得批准提前毕业的学生,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则授予学士学位。
第二十六条 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虽修完培养方案规定内容,但未达到毕业要求,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第二十七条 结业学生两年内(总学程不超过6年)可向学校申请补考、重修不及格课程或补做毕业论文(设计),达到培养方案规定要求者,学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
第二十八条 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发给肄业证书。
第二十九条 学校严格按照招生时确定的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填写、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第三十条 学校严格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每年将颁发的毕(结)业证书信息报省教育厅注册。对无学籍学生不发给任何学历证书。
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不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对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由学校追回并报省教育厅宣布证书无效。
第三十二条 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可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原《四川农业大学本科学籍管理规定》(川农大校教发[2005]15号)同时废止。其他有关文件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云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最终版)
云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2005年5月修订)
------------------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施学分制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按照国家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录取的接受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科学生。
第三条我校本科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四条凡我校录取的学生,须持《云南大学录取通知书》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事先向所属学院(部)请假。请假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未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五条新生入学后的三个月内,由各学院(部)、学生处和校医院按照招生有关规定分别对新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和健康复查。经复查合格,且按规定缴纳学费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并发给学生证。经复查不符合招生条件者,由学校新生入学资格复查领导小组区分情况予以处理。凡属徇私舞弊被录取者,不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取消其学籍,退回入学前所在地。情节恶劣的,报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六条新生在健康复查中,发现患有疾病,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证明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应办理离校手续,回家疗养。两周内无故不办理离校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病情确已好转者,可在下学年新生入学前,持县以上医院证明,向学校招生办公室提交入学申请,到学校指定医院进行诊断,符合入学体检要求的,可以随当年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两周不办理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具有学籍,在未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前不享受在校学生的各种待遇。
第七条每学期开学时,在校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报到日期办理注册手续。不符合注册条件或不缴纳学费者不予以注册。因故不能按时注册的,须提前请假,否则以旷课论处。未请假或请假未获准逾期两周以上(含两周)不办理注册手续的,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三章学 制
第八条学校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四年制本科专业的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五年制本科专业的弹性学习年限为4-7年。学生弹性学习年限含休学时间在内。
第九条在确保完成主修专业学习计划的同时,学生可根据素质发展需要,申请辅修第二专业及第二学历。学生可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向所在院系提交修读辅修专业申请,经所申请修读的辅修专业的学院同意报教务处审批后,按照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参加选课。
第四章选 课
第十条学生应当依据所修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在学制年限内按学期合理选课修读学校提供的课程。
第十一条一年级新生第一学期所修课程由学校为学生代选。自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应按所修专业教学计划,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课。
第十二条公共必修、军事训练、劳动、社会调查、毕业论文及科研训练等课程原则上必须按学校安排的学期或时间选课修读。
第十三条学生每学期选课的总量,包括重修课程在内原则上不得超过30学分。第一至第六学期,学生修读课程每学期原则上不少于20学分。凡在校学生,除非已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总数,每学期均须选课。
因申请提前毕业和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一学期的选课确需超过30学分的,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考勤与请假
第十四条学生应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活动。学生上课、实验、实习、社会调查、劳动、军训、政治学习等实行考勤。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事先请假。未请假或请假未获准而擅自不参加者,按旷课处理。考勤中发现的旷课现象,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学生旷课时间,一般课程按课程表规定的上课学时计算;无故不参加教学实习、社会调查、劳动、军训的,每天按4学时计算;不参加政治学习的,根据学习时间长短,参照一般课程计算。
第十五条学生请假,应提交书面申请,并附有效证明。请假在三天内的由班主任审批;三天以上两周以内的由班主任审核同意、系主任审批;两周以上由学院(部)审批。请假一经批准,院(部)、系教务干事必须及时向任课教师通报。
请假期满,学生应及时向审批人销假。需要续假的,需再办理请假手续。
学生请假条、相关证明材料以及有关负责人审批意见应当存学院(部)教务办公室备查,学生一学期内各种请假累计超过一个月时,应当报教务处教务科学籍管理员处备案,累计超过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时,按本规定第二十二条处理。
第六章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六条学生应当参加所选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载入成绩登记表,归入本人档案。第十七条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实践性较强的某些课程考核也可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学完某门课程,考核成绩在60分及以上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第十八条学习质量采用学分绩点进行衡量,平均学分绩点可按学期、学年、所修全部课程几种方式进行计算。考分、成绩等级与绩点的换算关系如下表:
成绩 90-100 80-89 70-79 60-69 60以下
等级 ABCDE
绩点 4.0 3.0-3.9 2.0-2.9 1.0-1.9 0
绩点与成绩的对应关系为:绩点的小数位与成绩的个位数相对应,例如,考试成绩为79分,则绩点为2.9;成绩为70分,则绩点为2.0,依此类推。实行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的课程,绩点取该等级的中间值,例如,成绩为良,绩点为3.5,成绩为中,绩点为2.5,依此类推。
学分绩点的计算办法是:
一门课的学分绩=绩点×学分数;
学期、学年或总评学习绩点=所学课程学分绩之和÷所学课程学分之和。
第十九条课程考试不及格,准予补考一次,补考及格者以60分登记成绩,并记录相应绩点;学生对补考成绩不满意,允许选课重修。补考后仍不及格需重新学习该门课程,按该门课程学分费用标准收取学费。重新学习课程考试合格后以实际成绩登记并记录相应绩点。选
修课不及格可补考,也可另选课程重修。
第二十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和鉴定,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依据,按照《云南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有关规定进行。
第七章休学与复学
第二十一条 学生申请休学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的,经学校批准后,可以休学。学生休学一次一般以一年为期(因病休学的,经学校批准后,可连续休学两年),但累计不得超过两年。第二十二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当休学:
1、因病停课治疗、休养占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及以上者;
2、根据考勤,一学期各种请假时间累计超过总学时三分之一及以上者;
3、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经学校研究认为应当休学者。
第二十三条 学生本人申请休学的,应填写“云南大学本科生休学申请表”(因病休学的需附校医院证明),所在学院(部)教务办公室注明休学起止时间,院长(主任)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审批。
第二十四条休学学生的有关事项,按下列规定办理:
1、休学学生必须及时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往返费用自理,学校保留其学籍。户口在校的,不迁出学校。
2、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的待遇。
3、休学学生患病,医疗费自理。
4、学生休学期满复学后,其学费按复学后所在年级专业标准缴纳。
第二十五条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学校为其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二十六条学生复学手续按下列规定办理:
1、学生休学期或保留学籍期满,应于学期开学前向学校申请复学,填写“云南大学本科生复学申请表”,将申请表、所在单位或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等)出具的学生行为表现证明、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已恢复健康的证明(因病休学)等,交所在学院教务办公室,经校医院和所在学院复查签署意见,报经教务处审核同意,办理复学手续。
2、学生在休学、保留学籍期间如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的,学校将取消其复学资格和学籍。第二十七条 学生在保留入学资格、休学、保留学籍期间,不得参加课程考试。
第二十八条学生休学、保留学籍期间发生的事故或违纪违法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章退 学
第二十九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以退学:
1、一学期补考后不及格学分数达到当前学期所选课程学分数二分之一及以上者;
2、在校期间,补考后不及格的课程学分数累计达到20学分及以上者;
3、休学和保留学籍期满,在学校规定时间内不申请复学或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者;
4、未请假离校两周及以上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和有关活动者;
5、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学校学习者;
6、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者;
7、延长学习年限,不交学费者;
8、隐瞒既往病史而录取在限考专业,不能坚持学习者;
9、因病应该休学而未办理休学手续,且在一学期内缺课超过该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及以上者;
10、休学和保留学籍时间累计超过两年者;
11、本人申请退学者。
按上述规定退学,对学生不是一种处分。
因上述原因退学的学生,由学生所在学院(部)提出报告并附有关材料,院长(主任)签署意见,教务处处长审核后报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对退学的学生,学校将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无法送达的在校内公告,公告三日后视同送达。同时就退学学生情况报云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备案。
第三十条学生退学的善后事宜,按下列规定办理:
1、退学学生,档案及户口关系转入家长或抚养人所在地;
2、经确诊患招生体检标准第一条规定疾患(包括意外致残)的,由家长或抚养人负责领回;
3、退学的学生,须在退学决定书送达或公告之日起两周内办理离校手续。逾期不办理离校手续的,由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取消其在校各种关系,且不发肄业证书;
4、退学学生,不得申请复学。
第九章转专业与转学
第三十一条转专业的学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该专业学生总数的8%以内。转专业学生一般转入同年级。经本人申请,接受院系同意,学校批准的,可转入低一年级。
第三十二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允许转专业:
1、确有拟转入专业的特长和兴趣(由接受学院考核确定),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的;
2、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含隐瞒既往病史入学者),经校医院检查证明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的;
3、学校根据毕业生就业、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情况以及学科发展等,需对部分专业作出调整时,相关学生提出转专业要求的;
4、学校认为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的。
第三十三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转专业:
1、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因身体原因须转的除外);
2、由招生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专业转入上一批次录取专业的;
3、本科三年级及以上学生;
4、已有转专业或转学经历的;
5、学校在招生时专业有明确限制的;
6、符合退学条件的学生。
第三十四条学生转专业,按下列程序办理:
1、填写转专业申请表(一式两份),在第一、第二学年的下学期十一周向所在学院(部)申请,所在学院对学生进行审核,符合转专业条件的,给予如实推荐。
2、获得推荐资格的学生,到拟转入学院(部)报名,接受学院(部)于第十二周组织考核,学生应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带上学生证及拟转入学院(部)的考核通知书参加考核。到时不参加考核者,其申请作废。
3、接受学院(部)应于第十三周将考核合格拟接受转入的学生名单及申请表交到教务处审批。获批准的学生于第十四周到教务处教务科办理相关手续。
获准转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当前学期所选课程的期末考试。
学生因身体方面的原因,经校医院证明不能在现专业继续学习的,由学生本人申请,附校医院证明、所在学院(部)院长(主任)签署意见,拟转入学院(部)审查同意后,报教务处批准办理转专业手续。
第三十五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
1、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2、本科三年级及以上学生;
3、非重点院校学生要求转入我校学习的;
4、由专科转入本科的;
5、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
6、应予退学的;
7、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三十六条学生转学的办法:
1、学生一般应在学期末办理完转学手续,以保证在新学期到转入学校学习。
2、我校学生要求转出时,必须由学生本人申请,我校与转入学校同意。在本省范围内转学,由转入学校发函通知我校后,我校报云南省教育厅确认。跨省转学的,由我校报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后,发函与转入学校联系,经转入学校同意、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发文通知我校和云南省教育厅,办理转学手续。
3、外校学生要求转入本校的,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办理。
第十章奖励与处分
第三十七条学校对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或者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新、锻炼身体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八条学校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校纪校规的学生,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纪律处分分为下列五种:(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
(5)开除学籍。
学生违纪处分的具体规定按《云南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执行。
第三十九条受开除学籍处分的学生,对处分无异议的,应当在处分决定书送达之日起两周内办理完手续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学校发给学习证明。逾期不办理离校手续,由学校有关部门注销其在校各种关系,学校不发给学习证明。
第十一章毕业、结业与肄业
第四十条学生在规定学制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获得相应模块学分,德、智、体合格,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修读辅修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学分的,同时颁发辅修证书。
第四十一条学生在规定学制内未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但所取得的学分数达到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数90%且愿意离开学校的,发给结业证书。结业两年内,可按有关规定修读有关课程,取得未完成的学分,再换发毕业证书,毕业证书中的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两年内未修够所差学分的,取消换发毕业证资格。
第四十二条在校至少一年,修得学分数超过30学分,但未达到结业所需学分数的退学学生,发给肄业证书。
第四十三条对到学制年限结束时,未修完教学计划规定课程且符合留校继续学习条件的学生,可申请延期毕业,经批准后并入同一专业下一年级学习,并按所在年级专业学年学费标准缴纳学费。学生申请延期毕业的时间最多不得超过两年。
对于延期两年仍然不能取得毕业资格的学生,达不到结业学分要求的,按肄业处理;达到结业要求的,按结业处理。该类学生离校后,不能换发毕业证书。
第四十四条学校允许品学兼优并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申请提前一年毕业。提前毕业学生应按其所修专业标准学制年限缴纳学费。
第四十五条取得毕业资格的学生,所修课程平均绩点不低于1.5,经校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分委员会审查批准,可以授予学士学位。
第四十六条学生的学习证明和各种学历证件,均由教务处发给。无正式学籍的学生,不发给任何形式的学历证书或学历证明。
第十二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本规定自2005年9月1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五篇:山东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山东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编辑/作者: 上传时间:2007-10-28 15:53:47 访问量: 44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取得山东大学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本科学生。
第三条 学校实行学分制。根据学科专业不同,我校标准学制分为四年制、五年制、六年制,以及七年本硕连读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可提前一年或推迟两年毕业。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标准学制二年。
第四条 学校实行按学科门类(或学院、专业)招生制度。一般二年级以后实行专业分流。第五条 我校实行每学年两学期制,暑期学校作为正常教学的有益补充。
第二章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条 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七条 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宿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入学与注册
第八条 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山东大学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教务处请假。请假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九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
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将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交有关部门查究。
第十条 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医院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一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未按规定缴纳学宿费及有关费用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不注册的学生,不能选课。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学生工作处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予以注册。
第四章 修课与学分
第十二条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计量单位,每18学时为一个基本学分单位,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为准。
第十三条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方可毕业。
第十四条 学生每学年一般要修满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最低学分,达不到最低学分要求者,给予成绩警告;学生每学期修读学分一般不得超过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高学分,确实学有余力的学生,经所在学院教学院长同意,报教务处批准后可多选学分。
每学年最高学分=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标准学制-1);
每学年最低学分=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标准学制+2)。
第十五条 学校实行“学生选课自主负责制”。学生选课应在学院指导下按教学计划进行,课程一旦选定,应认真修读并取得相应学分,未取得学分时必须重修。
第十六条 学校鼓励学生学有余力时申请辅修其他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其缴费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我校审核后予以承认。
第十七条 学校允许学生以自修方式学习部分课程。学生须在开课两周内办理自修申请手续。自修课程仍须按时完成作业,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体育课、军事课、实验课和其它实践性教学环节均不得申请自修;考查课不得申请自修。
第十八条 重修可采取参加课程重修班、插班重修、课程置换和自修等方式。课程置换适用于转学、转专业和校际交流学生。
第五章 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九条 学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二十条 考核方式有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课、考查课、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采用百分记分制(取整数);实习、见习等实践环节可根据学科特点采用百分制或二级记分制;全校任选课采取二级记分制。
第二十一条 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因健康原因,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课的学生,经校医院证明,教务处批准,可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保健体育课学习,保健体育课考核及格者,可以取得体育课的成绩和学分,但需在成绩单上注明“保健体育课”字样。
第二十二条 选课后在规定时间内未办理退选手续,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未办理选课手续不准参加期末考试。
第二十三条 学生必须按时听课(自修课程除外)、完成作业,方准参加该课程考核。学生请假一周以内须由教学院长批准,一周以上须报教务处批准。第二十四条 一学期中,无故缺课累计达到或超过该门课程学时数三分之一者(体育课四分之一)或缺交作业超过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该课程期末考试,该门课程必须重修。
第二十五条 学生对学习成绩不满意的课程(实验课及有实践环节的课程除外),可以申请重修。重修后成绩按最高成绩记载。
第二十六条 毕业学期重考仅限于毕业学年的不及格课程或因教学计划变动不再开设的课程。
重考在命题难度上与期末考试一致,并由学校统一安排考试。
第二十七条 学生因急症不能参加期末考试时,必须提交校医院证明,向所在学院请假,经教学院长审核同意,报教务处批准后可以缓考。未经教务处批准擅自缺考者一律按旷考处理。
事假一般不准缓考。缓考与重修考试同时进行, 按正常考试评定成绩。缓考不及格应申请重修(考),且只有一次重修(或重考)机会。
第二十八条 学生参加考试应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按时完成答卷。凡无故不参加考试或参加考试不交试卷者,以旷考论处,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记录。凡考试有作弊行为者,立即取消考试资格,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记录,并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处分,处分材料存入学生本人档案。能否重修或重考,由学生所在学院视其表现决定。
第二十九条 学校出具学生毕业成绩单和出国成绩单时,按课程考试的高分记载;但在平时的各项评优活动、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时,课程成绩按第一次考试成绩进行计算。
第三十条 学校实行学分绩点制度。
(一)课程绩点计算方法为
nn≥60
课程绩点=
0n<60(百分记分制)
70合格
课程绩点=
0不合格(二级记分制)
(二)学分绩点计算公式为:
课程学分绩点=课程绩点×课程学分
第三十一条 重修课程取得的课程绩点,可代替原来的低绩点或零绩点重新计算平均学分绩点。
第三十二条 凡考试作弊、旷考、取消考试资格或考试不交卷者,该课成绩按零分计,课程学分绩点为零,参与计算平均学分绩点。
第六章 转学与转专业
第三十三条 学生如因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我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
第三十四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入山东大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的或二年级以上的;
(二)非教育部属重点高校的;
(三)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四)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
(五)应予以退学的;
(六)无其他正当理由的。
第三十五条 学生转学,经两校同意,由转出学校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转学理由正当,可以办理转学手续;跨省转学者由转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商山东省教育厅,经审批同意后,按转学条件要求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我校所在地公安部门。第三十六条 学校允许一年级学生在统一安排时间内自主申请通过免试或考试转专业。在读一、二年级学生符合下列特殊情况者,学校可考虑其转专业。
(一)因公伤事故、生理缺陷或患某种疾病,经本校医院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它专业学习者;
(二)在某些方面确有特殊才能,经本人申请,所在学院推荐,转入学院考试,成绩优良者;
(三)有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者。
第七章 休学、复学与退学
第三十七条 学生申请休学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者,由教务处批准,可以休学。休学次数最多不超过两次,一次休学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三十八条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为其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三十九条 休学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校保留其学籍。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待遇。休学学生患病,其医疗费按学校规定处理。第四十条 学生休学期满,应当于学期开学前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经学校复查合格,方可复学。
第四十一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应予退学:
(一)连续两次或累计两次受到成绩警告的,(二)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三)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四)未请假连续两周不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五)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六)本人申请退学的。
第四十二条 对学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对退学学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同时报山东省教育厅备案。第四十三条 退学的学生,按学校规定期限办理退学手续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第八章 毕业、学位、结业与肄业
第四十四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弹性修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
第四十五条 符合毕业条件、平均学分绩点70(含70)以上且未受过两次以上处分或留校察看处分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发给学位证书。第四十六条 对完成本专业学业同时辅修其他专业并达到该专业辅修要求者,由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对辅修跨学科门类专业且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可授予相应学位。
第四十七条 在标准学制年限内(不含休学时间),尚未取得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学分,且未达到退学条件者,可延长就读时间,但不得超过允许修业年限。
(一)所缺学分在10学分以下的学生必须离校,可在允许修业年限内返校交费重考。
(二)所缺学分20学分以上必须在校延期修读。所缺学分在10至20学分间的学生可选择在校或离校延期。
第四十八条 学生在学校允许的最长修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学分未达到毕业要求者,给予永久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第四十九条 学满一学年以上,有成绩但未完成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而退学的学生,学校发给肄业证书。
第五十条 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五十一条 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学校不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我校有权追回或宣布证书无效。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专科(高职)学生、进修学生及留学生的管理参照本规定实施。第五十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2005年及以后入学的学生。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解释权归教务处。
主题词:学生 学籍 规定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