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泉水评课
一、包老师的课如其人,给人以亲切、自然、大方的感觉。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洋溢着对泉水的赞美之情,所以包老师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各种形式的读(自读、指名读、品读、合作读、男女生读等),去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情感的体验,受到了一定的审美情趣的熏陶。
二、学法引路,由扶到放,体现了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本篇小课文除了语言优美以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课文第二三四五段的结构是一样的,都是(泉水流到哪里,谁怎么样,泉水说了什么。)这样的课文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习法、悟法、得法、用法的好例子。本课包老师就根据教材的特点,重点引领学生学习了第二自然段,然后总结学法,并鼓励学生把所学的方法应用到后三段的自学中去。这样学生刚刚学到的方法有了用武之地,学以致用,长此以往,学生阅读、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提高。
三、教学设计的颇具匠心。
记得包老师在引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重点(2345)自然段时,首先让孩子在静静地默读这部分,并思考:泉水都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在书上画下来,又把学生画的内容(水池、平地、果园、山谷)写在黑板上,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通过静心地阅读思考,同学们把这几个自然段用几个词概括了出来。这种由厚到薄、由繁到简的过程其实也是概括意义段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在繁琐多余的分析讲解中进行的,而是在同学们静默的读书思考中完成的。之后,教师又引导同学们“把短文读成长文,把薄书读成厚书”,即又由薄到厚、由简到繁,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在学完前五个自然段时,老师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说:“泉水丁冬丁冬的还会流到哪些地方,说些什么?,这时,学生有说流到池塘的,有说流过树林的等等,这样通过学生的想象,会呈现更加丰富内容,给学生留下无限的遐想。在这厚与薄的来回、中,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悄然增强。这样的教学设计的确是颇具匠心。
第二篇:泉水的评课稿
《泉水》评课稿
《泉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字里行间透出泉水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美好心愿。本节课,陈老师很自然地引领孩子们走进泉水,感受泉水的快乐,分享泉水的幸福。这节课的亮点很多,细细品味,以下几点感触颇深:
一、多种形式,有效识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陈老师引领学生用各种形式的诵读来识字,把理解词语与认识事物融为一体。如适时地用多媒体出现“瓦罐”、“杜鹃花”、“水塔”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认识事物来理解词语,从而也积累了词语。在理解“清脆”一词时,老师巧妙地借助鸟叫声,让学生感受“清脆”。还提了一个拓展性的问题:“你还听到什么声音很清脆?”这样,学生既理解了“清脆”一词的意思,又学会了运用这一词语。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洋溢着对泉水的赞美之情,本节课,陈老师主要采用品读感悟法的教学方法,紧紧抓住泉水说的话,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在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泉水的热情与助人为乐,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情感得以感染。
三、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阅读课不要忘了表达,写作课不要忘了阅读。陈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泉水还会经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通过模仿迁移,二度开发,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合理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兴趣和写作能力。总之,这是一堂有着浓浓语文味的语文课,陈老师能充分解读教材内容,紧扣语言文字,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展开心灵对话,寓教于情,寓教于法,使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方法,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分享语文课的快乐。于永正老师说:“我们偏重于教学生怎样“花钱”——怎么说,怎么写,怎么归纳中心,而忽略了攒钱——言语的积累。”他说:“人在12岁之前是记忆的黄金时间,一定要多读多背,甚至是死记多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了老师非常注重言语的积累,其中有重叠词的积累,优美词语的积累,说的积累:比如大口大口、很多很多、很甜很甜、很清很清、很美很美、火红的杜鹃花等等。篇二:泉水评课稿
《泉水》评课稿 3月12日听了吴倩倩老师执教的课文《泉水》,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让孩子们读着、品着,感受着泉水的快乐,分享着泉水的幸福,泉水乐于助人的精神也如泉水般浸润学生的心田。吴老师这节课的亮点很多,细细品味,以下几点感触颇深:
一、扎实落实识字教学------随文识字
吴老师在本课时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自主识字的方法。自主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先让同学们自己读,然后请小老师领读,充分调动起学生们识字的兴趣,吴老师把“脆” “股”“鹃”拿出来让学生们观察发现其中的特点,还编了个顺口溜方便学生牢记和书写。然后又让学生们对比“很多”和“很多很多”在文字中体会泉水的特点。这样学生对生字也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记忆。
二、良好的教学机智驾驭课堂
课堂开始,吴老师想带领学生一起去听听泉水的声音,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在图画与音乐中初步感悟课文。吴老师教态很好,语言生动亲切。练习书写时吴老师不断强调写字姿势对学生常规加以监督指导。吴老师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先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基础
上,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以学定教,因势利导,采用师生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互动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依据课文语言特点,将自己的情感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在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能适时地给予点拨、引导、调控,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愈加高涨。
三、抓朗读,读中体会,体会中朗读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洋溢着对泉水的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情感熏陶的好教材。因此,本节课吴老师把训练重点放在了朗读上,做到以读为本,读中体会,体会中朗读。吴老师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个别读、角色读、表演读、齐读等等,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吴老师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给了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要求,学生也有了一遍又一遍的收获。第一自然段读出泉水急切的心情。教师示范学生朗读,教师给了学生自主感悟的空间,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读好泉水的几句话,特别注意孩子的个性化的朗读体验,通过激发想象,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如,山里姐姐那一部分,教师当作姐姐,和学生对话,学生很快进入泉水的角色,热情地招呼姐姐“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有了愉快的体验,孩
子们的思维也活跃了吴老师紧扣课题。
四、根据课文特点,发挥想象
精读课文时,吴老师抓住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反复体味感悟,从而达到了一咏三叹之效。吴老师请小朋友默读课文,把泉水到过的地方用“----”划出来。然后出示课件:泉水来到--------------。学生回答得很好:来到山腰的水池,来到了静静的山谷,来到山城的果园,来到了山间的平地。师相机板书,再请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结果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泉水来到了山腰的水池,还有静静的山谷,还有山城的果园,还有山间的平地。”等学生回答完毕,项老师耐心地说:“你能用一个关联词连接使句子表达地更加清楚。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孩子们口语表单能力。这符合二年级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这的确是表达上的缺陷,吴老师心中有学生,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因生成而美丽。因此经吴老师这样一点拨,学生就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表达规范的语言,使语言表达更具准确性,也知道规范的语言是多么重要。最后设计的延伸题,即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泉水,你们流啊流,还会流到哪里啊?同桌商量商量。”一个问题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大门——比如泉水流到江河里,它看
见了小鱼,泉水说:“游吧,游吧,快点游到妈妈身边吧!”泉水流到田野里,它看见了油菜花,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你们要快点长大!”„„ 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
四、板书、媒体恰到好处,突破重难点
这篇课文有一个理解上的难点,“什么是天然水塔?”吴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出示多媒体图片(人工水塔)对比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在有了直接的形象感官之后再理解“天然”二字,就容易多了。而且多媒体反复播放泉水的图片给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知课文。
最后教师给孩子们提供了课后拓展的资料,开放课堂,走出课本:积累诗词。真是一堂精彩又实在的课,泉水的清甜,泉水的快乐,奉献的美好相信已经给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篇三:《泉水》评课稿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趵、疲、藻、攒”4个生字。正确读写“趵突泉、纯洁、疲乏、水藻”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的突泉的美丽 4.落实结构化预习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趵突泉的特点。
《泉水》评课稿
很高兴今天在一小听到这么多精彩的课。现在我重点来讲讲《泉水》这一课这节课。陈老师能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理解上,情感的体验上,特别是语言的迁移运用上,设计了一个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读和说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有以下几点和大家探讨。
一、读中品味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洋溢着对泉水的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情感熏陶的好教材。因此,陈老师能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齐读等),去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的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提高了审美的情趣。
二、自主学习为主 陈老师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先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以学定教,因势利导,采用师生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互动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依据课文语言特点,将自己的情感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在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能适时地给予点拨、引导、调控,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愈加高涨。
三、重视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陈老师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写话练习,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课文里的语言。从而,学生体会到运用语言的方法和积累语言的乐趣。总之,这节语文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代教,读中有恰,读中有想的教学理念,既上得扎扎实实,又有新意,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听了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一小浓浓的教研气氛,教师们浓浓的朝气!这是一种好现象,希望以后能多多向你们学习!篇四:泉水评课稿 一
《泉水》评课稿
闫鹏 今天我们共同观摩了一节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泉水》,我们看到年轻有活力的阴老师,引领着可爱的孩子们徜徉在文本之中,泉水那无私奉献精神正如那孱孱涓流,流入每一个孩子心中。透过阴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我想与各位老师,分享以下四点感受。
第一点感受,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兴趣为首。第二点感受,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识字写字为重。第三点感受,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快乐阅读为主。第四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培养习惯为本。
先来说第一点感受,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兴趣为首。我们来翻开我们熟悉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目标,在识字写字,阅读这两个板块中首先映入我们眼中的是“喜欢”这两个字。及时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的重要。比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二小节的时候,老师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来感悟泉水的热情,读的是有滋有味。第二点感受,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识字写字为重。我们都知道,低年级是孩子学习的起步阶段,识字写字又是语文的基础,那么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的指出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在教学中突显这一重点,我们来回顾阴老师的课堂教学,他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然后阴老师又通过鼓励学生交流多样的识字方法,等等这些策略来提高当堂识字的效率。最后,通过开展识字游戏,用生字置换语境的方式,这样教学不仅显得扎实而有实效,还更甚重教给孩子识字写字的方法。
第三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快乐阅读为主。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课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富有童趣,那么,《泉水》这一课也正如此,在课堂上,我们没有看到阴老师不停的提问,没有看到老师繁琐的讲解,而是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营造快乐阅读的学习氛围。第四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培养习惯为本。众所周知,习惯成自然,所以作为低年级的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习惯作为已任,加以重视。我们看到阴老师在课堂上,有对学生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课堂上有对学生进行写字习惯的培养,比如学生在临写“鹃”字的时候,老师提醒学生“要何持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把字写的规范,端正。” 只要把习惯的培养落实在课堂上,就有助于我们学生的语文学习,那么刚才就阴老师的课堂教学与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所提出的几点感受,阴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还或多或少在教学中有一些问题有待改进,提高。篇五:《泉水》教学设计及评课
《泉水》教案
刘娜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教学准备:1学生自主搜集有关泉水的资料。2自主学习生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播放《泉水叮咚》的歌曲
同学们,这首歌曲好听吗?你知道它歌唱了什么
你了解泉水吗?来,请说一说。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泉水就是从岩石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地下水,许多江河湖泊都是由泉水汇聚而才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1.下面请同学打开书19页,看谁坐得正,端得直。
自读课文,重点读读你圈出的生字词。
(生自学)2.(出示生字)这就是这节课要学的生字,你认识吗? a.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跟读。(生边读,师边注音)b.不太熟练的同学自己再练练。c.男生一个女生一个。3.(去掉拼音)这些字你都认识了吗? a.同桌间互相检查一下吧。b.小小火车我来开。
4.a.下面我们只读生字,看谁反映快,来,抢读。b.太棒了,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特别是一些比较难的字?小组交流一下吧!c.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脆:组词造句
缝:多音字的认识
结:多音字的认识
师:同学们记字的方法真多,我们再来读读。
小小浪花,我来翻。5.师:同学们的字都记住了,课文一定能读好。来,把书端起来,谁来熟练准确的朗读课文?其余同学思考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读文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品读感悟
(一)梳理问题:针对这篇课文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归纳总结:泉水流过 遇到 说
学生自学,读一读,画一画
(二)小组交流
(三)交流汇报:
师:好了,孩子们,大家讨论得真热烈,谁来把你的想法说说?
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1)生看着书说,教师出示课件(水池——姐姐——很多很多)
(2)用自己的话说说
(3)理解“天然水塔”:
a.刚才有同学问什么是天然水塔?你知道吗? b.生答
c.(课件出示,教师讲解)这是人造水塔,人们把水抽到高高的塔里,等到用的时候一拧水龙头水就流了出来。大自然在高高的山上储存着丰富的水资源,这些水会沿着山体顺流而下,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天然水塔”。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泉水的话: a.泉水有这么多的水,当然感到自豪了!让我们再来读读泉水的语言,体会一下泉水自豪的心情。谁来读?
b.1生读,生评价。
c.大家讨论、教师点拨:读出自豪、欢快、热情的语气。d.再有感情地朗读。
e.把自己当作泉水再读读。f.孩子们,你想想姐姐打水能有什么用呢?
老师来做山里的姐姐,你们是泉水。“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煮粥。” 生齐读。“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喝。”
生齐读
“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洗衣服。” 生齐读
谢谢你们这些热情的泉水。
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1)谁来继续汇报?生汇报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a.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 b.我们来分角色读吧!
(4)a同学们,你们注意到泉水说自己像什么? b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c孩子们,你也能说一句什么像什么的句子吗?
第四五自然段的学习:
(1)让我们看看四五段又告诉我们泉水流过哪里,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2)生汇报四五段。
(3)谁能像读前两个自然段那样有感情地朗读四五段?
(4)你能完整地说说泉水流过哪里,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a.生完整汇报
b.引导学生用另一种方式说说。
(四)拓展练习:
孩子们,这潺潺不断、清如明镜、甜似甘露、美同琴声的泉水它不停地流着,它欢快地流着,那它还会流到哪里?遇见谁?说了什么?
孩子们,泉水就这样一路流淌,一路欢畅,一路为大家做着那么多的事,你们想对泉水说什么?来,把老师当作泉水吧!
(生畅所欲言)
四、巩固提高
(一)小朋友们,其实你们不用感谢我,因为在帮助你们的同时我已经感到了快乐。我有一个小小要求你们能把课文再有感情地读给我听一听吗?
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小朋友们,你们把我读得太美了,可是你们以后还会记住我吗? 那你们用什么方式记住我呢?
(三)大家的方法可真多,我太高兴了。其实不仅你们喜欢我,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我呢!还写诗赞美我呢!对了,我们学过的杨万里的《小池》
生齐背。
你们也可以通过找描写我的诗句的方法来记住我呀!
五、课后学习准备:
好了,小朋友们,课后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记住我这个泉水朋友吧!我们下节课见了!
浅谈低年级自主能力的培养
——《泉水》教后反思
刘娜
自主最浅显的字面意思就是自觉地、主动地。要让学生主动地学,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的兴趣。说得更准确点是保持孩子的这种兴趣。孩子刚入学时其实是很有学习兴趣的,别让太枯燥的教学把他们难倒了,吓住了。课程标准中不管是识字写字教学还是阅读写作教学,第一个词都是“喜欢”,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方法少,自主能力还很差,以后的学习道路还很长——所以我更注重的是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是方法的指导,因为没有好的方法,处处碰壁,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有怎么会有兴趣呢?所以,这两点相辅相成,让爱
学和会学相结合,孩子就会自主了。
识字方面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到: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课前预习时能自主借助工具书读准这些字,并能主动扩词,发现多音字。3.能联系到学过的形近字。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教科书内外的生字词。5.小组交流时能解决自学时的困难。
具体做法:
一、利用生活资源,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变老师要我认为我要认。鼓励他们读校园里的警示语、同学的名字、街道上的牌匾,动画片的滚动字幕??到校就展示:说说自己在哪里注意到了什么字,可以做成小卡片,也可以由学生说,老师来写。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热情的赞赏。
二、在课堂上多想方法让枯燥的识字有趣起来。如教“人”“八”“入”这三个形近字时,可以做手势,两根手指头就能解决问题。如识“好”和“妙”时编顺口溜“女子好,少女妙”,还有学生喜欢的编字谜法,如“一条白毛巾,挂在木头上(棉)”“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等。
三、探究、发现识字方法。引导学生从教材《学习园地》中的“我的发现”中归纳总结出一些识字方法:数笔画、加一加、联想法、熟字换部法、组词法、造句法、分析形声字法等。同时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应多加表扬。什么“雨”的四个点就好像是老天爷的眼泪;看见“虾”字再也不敢吃虾了,因为“虾”的左边是一个虫字旁。
阅读方面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到: 1.喜欢阅读,能自主地阅读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2.能想办法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不懂的词。3.能尝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能边读边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5.能在小组合作时合理分工,乐于表达,虚心倾听。
具体做法是:
我个人认为阅读很重要的就是找到感觉,为了帮学生找到感觉,我做了以下几点。
一、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韵律美”。
第三篇:泉水评课稿
《泉水》评课稿
《泉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字里行间透出泉水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美好心愿。本节课,陈老师很自然地引领孩子们走进泉水,感受泉水的快乐,分享泉水的幸福。这节课的亮点很多,细细品味,以下几点感触颇深:
一、多种形式,有效识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陈老师引领学生用各种形式的诵读来识字,把理解词语与认识事物融为一体。如适时地用多媒体出现“瓦罐”、“杜鹃花”、“水塔”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认识事物来理解词语,从而也积累了词语。在理解“清脆”一词时,老师巧妙地借助鸟叫声,让学生感受“清脆”。还提了一个拓展性的问题:“你还听到什么声音很清脆?”这样,学生既理解了“清脆”一词的意思,又学会了运用这一词语。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洋溢着对泉水的赞美之情,本节课,陈老师主要采用品读感悟法的教学方法,紧紧抓住泉水说的话,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在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泉水的热情与助人为乐,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情感得以感染。
三、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阅读课不要忘了表达,写作课不要忘了阅读。陈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泉水还会经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通过模仿迁移,二度开发,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合理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兴趣和写作能力。
总之,这是一堂有着浓浓语文味的语文课,陈老师能充分解读教材内容,紧扣语言文字,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展开心灵对话,寓教于情,寓教于法,使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方法,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分享语文课的快乐。
于永正老师说:“我们偏重于教学生怎样“花钱”——怎么说,怎么写,怎么归纳中心,而忽略了攒钱——言语的积累。”他说:“人在12岁之前是记忆的黄金时间,一定要多读多背,甚至是死记多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了老师非常注重言语的积累,其中有重叠词的积累,优美词语的积累,说的积累:比如大口大口、很多很多、很甜很甜、很清很清、很美很美、火红的杜鹃花等等。
第四篇:《泉水》评课记录
《泉水》评课记录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能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自求得之。今天看了宿琴老师的课,她的课堂完全做到了这一点,双主体地位体现得相当到位。
其次,这堂课给人感觉思路特别清晰,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恰到好处,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从中不难看出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所付出的大量精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兴趣的培养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宿琴老师开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首“泉水”的诗歌,相信这一举动将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再次,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宿琴老师的课就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的特点。课堂上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以好带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而且课堂训练形式也灵活多样,比如“小小火车我来开”、男女声合读、抢读、混合读等等,学生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兴趣相当浓厚。
宿琴老师的评价语言恰当到位,不仅仅是评价,更起到了指导作用,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宿琴老师的课上经常可以听到一些鼓励学生的话语。比如: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的热情;你俩的朗读使老师仿佛看到了泉水中那美丽的杜鹃花的影子。不仅评价及时到位,引导也恰到好处。创设的一个个情境,使孩子们感觉自己仿佛真的成了泉水,读得入情入境,所以文章理解起来也特别容易,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得了知识。
第五篇:人教版二年级课文《泉水》评课有感
人教版二年级课文《泉水》评课有感
笔尖在本上疾速地划过,留下了风卷杂草般的字迹。偶尔抬一下头,侧目,只是怕错过了,只是想更清晰地捕捉那些言语。犹如,从石缝中冲出来的泉水,它们在我的心头流过,唱响轻快的乐曲:丁冬,丁冬„„
那一刻,程老师就坐在我的斜侧方,对下午的两节课进行点评。
(一)人教版二年级的课文《泉水》,授课教师F制定了第一课时的目标:识写字、朗读重点段落、仿写积累。从量上来说是适中的。但当下课铃响起时,任务却没有完成。出问题了,是什么原因?
我想,所有听课的老师和我一样都在反思课堂。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如何修改、调整?是清楚一小片,模糊一大片。
程老师的声音在这一刻响起:“课堂有舍才有得,与目标无关的东西不讲。让我们对照目标来看„„”
程老师建议删去的是大多数老师认为的课堂上“识字写字环节”中的“亮点”——“缶字旁的拓展”与“月字旁在不同位置时首笔写法”。这样的删减不仅紧扣了目标,同时节约出了五六分钟的时间,恰恰可以完成拖堂的那一部分内容。一语点醒梦中人。舍,有时也需要一种气度。
(二)在“仿写迁移”环节的教学中,F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__________的_________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在句子下面是一畦盛开的蔷薇花。在老师说完要求略一停顿的时刻,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随风飞舞的蔷薇花”。这也许只是课堂上的一个瞬间。但,程老师捕捉到了。她提醒我们:“学生课堂上的发言直接影射的是你平日的教学。学生语言的发展点就是在看到图片时能联想到你之前让他积累过的内容„„”
醍醐足以灌顶。教,是为了以后的用。
(三)第二节作课的是年轻的Y老师。尽管前一周程老师对她的说课稿已经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但课堂上反应出来的问题却比较多。议课时,听课老师们直言不讳谈了各自的看法。Y老师有点急了,竭力地表白着自己的设计意图。程老师微笑着缓缓说道:“大家注意Y的课件了没有?找那些泉水的图片多不容易啊!还找了泉水的音乐,与图片配合在一起,更不容易了。显然,Y老师是下了很大的辛苦了。她也很想把这节课讲好的„„” 我注意到,刚才还有一些激动的Y低下了头,眼圈略微有点红。润物细无声。理解,可以更好地沟通。
听程老师评议课,载着我思维的齿轮在飞速地旋转。“一针见血”“一语中的”“高屋建瓴” „„类似的词语就像冲破闸门的江水,从我记忆的深处奔涌而出。可总觉得还是缺少了什么?“惠质兰心”!
程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吧。她的行为与品格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让我明白以后要怎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