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反对本本主义》后感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同志为反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深入中央苏区进行寻乌调查期间(1930年5月)写下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原名《调查工作》。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做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
在这篇著作中,从认识论高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阐明了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以及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和一些技术细节;揭露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文中还表达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明确地提出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它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雏型,标志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精神。《反对本本主义》提倡切身实践,立足实际,调查研究。指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对本本反对教条,告诉我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站在实用主义立场,把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和技术性。因此《反对本本主义》是一个人是认识的问题,更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为我们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我们今天学习该著作仍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维原则和思想路线。其次,它是反对我们实际工作中产生主观主义和“左”“右”倾错误的锐利武器。最后,它为党员养成并保持优良的思想作风指明了方向。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就是《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一个部分。“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犹如一声断喝,一针见血地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并将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直到现在仍是如此,无论是任何事情,你不深入实际去了解它,你就无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更无法去下任何结论。
要深入实际调查,但怎样才能搞好调查呢?毛泽东在文中提出了正确开展深入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技术”,并在文章第七部分重点谈了七点“调查的技术”。首先指出“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接着指出“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指出“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强调“要深入”,特别是针对没有从事过调查研究的人给出了方法,“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的底里。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了,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就容易找到门路了。”最后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自己亲自做调查记录,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这七个方面都讲得非常详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第二篇: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毛主席著作里有一篇文章,叫《反对本本主义》。在当时,这篇文章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文中还表达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
迷信本本的人,在当今社会也大有人在,他们不根据实际情况去做工作,遇事不想办法,不积极主动处理问题,只会按条条框框做事。要这种人做事,他总是要给你搬出本本来,看看本本上是怎么说的。本本上有的他就照本本去做,本本上没有的他就不会做,不敢做。这种人为官者居多,因为他们怕做错了事丢官、丢财。照本本办事稳妥,做对了,我有功,领导表扬、升职、加薪;群众要求的,百姓急需的,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事,他们就会以原则、规定、章程上没有规定为借口,推脱不办。这样,不做工作也没错儿,骂我的是凡人,喜欢我的是领导,做与不做都不伤害我的利益。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本”,本身没有错儿。但是,不结合实际情况,不分时间、地点、条件地照本本生搬硬套,那就肯定会出错的(马列主义这个本本,也要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没有“本本”规定而不去做工作,更是不对的。
反对本本主义,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重要意义。
我们不妨把上面说的“本本”引申为现在的“本本”——证书。我招工,你应聘,拿“本本”来。你有能力,没“本本”,我也不用。
工作多年,有经验,有能力,本该晋职晋级,但是你没“本本”,你也得原地蹲着;我没有工作能力,但是我有“活动”能力,你要什么“本本”,我都可以弄来,我就可以平步青云。
还有一种人,死啃书本儿。书上讲的,他们可以背得滚瓜烂熟,理论知识可以说得头头是道,然而,到了实际工作中他们就傻眼了,甚至会笑话人家“不按书本儿办事”。有的大学毕业生,在学校是高材生,各科成绩优秀,分配到工作岗位后,由于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干不好工作,最后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说到这里,我还是要讲一讲张二憨的故事:
这张二憨学卖肉已有半年的光景了。掌柜的好心肠,放他一天假,并给他二斤肉,让他回家改善生活。张二憨说他不会吃(不会把肉做熟)。掌柜的就把做肉的方法写在了纸条上,交给张二憨,让他按纸条上的方法去做。二憨把纸条揣在兜里,拿上肉,高高兴兴往家走。到了半路他要大便,他就把肉放在一个树杈上。大便还没解完,飞来一只乌鸦,叼起肉就飞走了。这张二憨一点儿也不着急,既不追,也不赶,冲着乌鸦大声喊:“你叼去也白搭,你不会吃,做肉的纸条在我这里呢!”
您看,这本本主义多害人啊!
第三篇: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作为我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程的课外补充,老师给我们安排了11篇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产生的经典著作,我对其中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挺感兴趣。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短缺,无法全面深刻的理解其中的要义,所能谈及领会的恐怕也只是显现于外的皮毛,在此就让我对它谈些自己肤浅的感受和想法吧。
《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于毛主席写于1930年5月,它是为了反对当时在红军中所存在的教条主义而写的。在当时,从1928 年下半年开始,在红军中所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其主要表现为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党的“六大”决议案。在当时,党的六大决议案中所规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我们党的发展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可是当时在党内有些人却认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一种明显的教条主义倾向,时势是变化的,拿着胜利的经验以为就可以无往不胜, 明显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物质运动论.历史是前进的,目前的“最好”如果不在此基础上继续进步,就会停滞不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本本”的价值在于他给人解决问题的经验,而不是致胜法 宝.回到正文的论述,毛主席开篇“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感觉是给人当头一棒。
我觉得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进行校正,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想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一个部分。“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这如同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就是在七十五年后的今天,读到这里,假如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胡乱发言、随便决策,依然如同芒刺在背,如鲠在喉。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盲目地表面上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办法。”“妙”在哪里呢?“妙”就妙在不动脑筋,不深入实际调查,具体制定适合本地的具体方案,只是生搬硬套,明明影响。《反对本本主义》是一个人是认识的问题,更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为我们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我们今天学习该著作仍具有现实价值,对我们当今的实践有很大指导意义。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情”,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但是因为人与人毕竟是独立的个体,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于是就会产生矛盾.但是很多人往往会走进“本本主义”的误区,或许你会觉得这与所谓的“本本主义”相差甚远,不过在我看来,这也算是“本本主义”,很多人跟另外一个个体发生矛盾时往往是闷在心里,在心里想着他或她怎么这样子,然而那种在他心目中的衡量标准其实就是一个“本本”,他并没有去考究另外一者为什么会这么说或这么做?对方出于什么意图、立场.往往会根据心中的“本本”去“确定”地认为对方做错了.而事实上很多矛盾本只是误会,却由于双方或一方缺乏对对方的“调查”,而最终变成了矛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一个人的了解绝不是一朝一夕足够的,需要调查,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古时书生不出屋就知天下事,那是不可靠的,连皇帝都知道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为什么现在的人还不行呢?!如果你不行万里路,也得不到客观情况,光讲烹调不行,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才知其意无穷。我们不仅要调查一处地方,还要调查别处地方,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才能找到出路。《反对本本主义》文中最后还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动笔头,才能引导自己思考。以上方面,与现实、现今、任何人,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我认为《反对本本主义》体现的调查研究思想对我们现今社会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将这个思想贯彻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所谓“实践出真知”,我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了。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作为未来祖国事业的建设者,更应继续坚持这一思想。
对于我们这年轻的一代人来说,我们都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我们实际情况为中心,着眼于对当前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要学会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我想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像生活,和平与发展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未来,建设我们美好的明天……这就是我读完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一些小小感触与想法,它让我又稍许收获了一些知识,懂得了以上所述等一些道理,我想这也许也是老师让我们读经典著作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吧……
第四篇: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11制药开德美 1145039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在看《反对本本主义》之前,其实我对这一类名著的自主阅读并不多。潜意识里总觉得这些文章是枯燥的、抽象的。然而,在应老师进行原著选读的要求之下,我仔细地阅读了《反对本本主义》这一文,感觉获益良多。下面就简单地来阐述几点我的感悟。毛主席在写这篇文章时,他并没有用多么深奥或冠冕堂皇的词句,相反,显得很口语化。在讲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点时,他用了“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这样简短却响亮有力的话。完完全全地表达了调查的重要性,以及不经调查瞎说一通的严重后果。不留余地。他还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调查和解决问题的关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不但比喻贴切,而且浅显易懂。更容易令人接受,留下难忘的印象。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一个部分。“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这犹如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就是在今天,如果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胡乱发言、随便决策,依然犹如芒刺在背,如鲠在喉。
在文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精神。“本本主义”即为“教条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提倡切身实践,立足实际,调查研究。毛泽东指出“本本”就是说“上了书的就是对的”,书是前人经验的结晶,毛泽东指出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指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对本本反对教条,告诉我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书上的文字是死的,但人的思想是活的,只有真正的将实际拿来思考总结,才能得出利于当前情形的结论。这是这本书的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思想。站在实用主义立场,把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和技术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学生,我们不仅要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要学习当代的新思想、新成果,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反对本本主义”这句话就像那个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体即信息”和“地球村”理论,大部分人对此都很熟悉,却极少数去看过原著,因为这些话的概括性极高,一句话就能传达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什么是本本主义?本本主义也就是教条主义。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的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现今社会上,我认为依然存在了许多本本主义。并不是说遵循教条完全不好,只是一味地遵循教条,带来的只会是思想封闭。现在,我们的高考制度的确是公平,不过我们考的内容是书本的内容,文科不用说,要想拿到高分只能背,背书本,背习题,背答案......理科也同样如此,很多人提倡题海战术,他们认为在做了大量的题之后,当你遇到你做了无数多次的同类型的题目时,你是毫无疑问可以做好的。但是如果是那些没有遇过的新题型呢?况且有必要一道题做那么多次吗?这不就是教育上的本本主义吗?另外,中国是十分讲究制度的,等级的。很多时候,那件事不管怎么紧急,只要不是你负责,你都要依据足够的程序把问题上报之后再等命令下达才能实行,绝不能自作主张。这也是本本主义的一种表现啊。社会上还存在许多类似的情况,不再多列举。至于本本主义的危害,很明确。本本主义给我们带来的是思想禁锢,是创新思维的剥夺。这对于现在讲究与时俱进,发展科技,创立创新型社会是很不利的。教条主义可以帮我们把我们由参差不齐变到大小均一。可是大小均一,不突出的人才有人需要吗?而且在程序上,不是应该能省即省,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本本主义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释放。所以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本本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毛主席的写于1930年5月,它是为了反对当时在红军中所存在的教条主义而写的。在当时,从1928年下半年开始,在红军中所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其主要表现为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党的“六大”决议案。在当时,党的六大决议案中所规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我们党的发展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可是当时在党内有些人却认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一种明显的教条主义倾向,时势是变化的,拿着胜利的经验以为就可以无往不胜,明显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物质运动论.历史是前进的,目前的“最好”如果不在此基础上继续进步,就会停滞不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
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本本”的价值在于他给人解决问题的经验,而不是致胜法宝.回到正文的论述,毛主席开篇“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感觉是给人当头一棒。极具魄力的文字,接着通过言简意赅的文字进行论述,继而又来一串的“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坚决的语气,却丝毫没有强词夺理的感觉,反而极具说服力,让人没有不服的理由.我认为这句话是最霸道,但又最具情理的,很有伟人的风范,读之畅快淋漓,试想若是当着那些领导的面前说这么一句话,便是做鬼也值得啊!毛泽东同志的这句话是实践主义的“幽灵”,依然漂浮在社会主义的上空,警醒世人,奈何现今的某些人,鬼见了都会愁,还拿着一帮秘书的话儿,对这群众大肆宣读,“如今啊!GDP屡创新高,人民的生活普遍提高,已经啊,跨入小康生活啦......”,大腹便便,还说得带劲。要是那GDP能从你肚子里流出那么一丁点儿,民工们也不会磨刀霍霍,想拿你开膛破肚了!不仅本本主义,还本本主义得令人发指。毛主席在文中强调过,“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简单的十四个字,却胜过千言万语,字字千钧,掷地有声!毛主席生前就注重整风,当今,不仅知识分子,党内人士更是要整整风了,面对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语,蒙蔽了党的眼睛,破坏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话虽然重了点,但对于我们正确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值得谨记!
紧接着,毛主席提出了解决“本本主义”错误的方法——调查.在这方面我的感受比较深刻的是人与人之间解决矛盾会经常出现误区.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情”,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但是因为人与人毕竟是独立的个体,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于是就会产生矛盾.但是很多人往往会走进“本本主义”的误区,或许你会觉得这与所谓的“本本主义”相差甚远,不过在我看来,这也算是“本本主义”,很多人跟另外一个个体发生矛盾时往往是闷在心里,在心里想着他或她怎么这样子,然而那种在他心目中的衡量标准其实就是一个“本本”,他并没有去考究另外一者为什么会这么说或这么做?对方出于什么意图、立场.往往会根据心中的“本本”去“确定”地认为对方做错了.而事实上很多矛盾本只是误会,却由于双方或一方缺乏对对方的“调查”,而最终变成了矛盾.‘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一个人的了解绝不是一朝一夕足够的,需要调查.那该怎么深入实际调查呢?毛主席不愧是见多识深,他指出首先“要开调查会做讨论似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做讨论似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
犯错的”,的确,有这种思想的人,很容易一个人主义为中心,一定要改!还要“亲自出马”,“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点要亲自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古时书生不出屋就知天下事,那是不可靠的,连皇帝都知道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为什么现在的人还不行呢?!如果你不行万里路,也得不到客观情况,光讲烹调不行,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才知其意无穷。我们不仅要调查一处地方,还要调查别处地方,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才能找到出路。文中最后还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动笔头,才能引导自己思考。以上方面,与现实,现今,任何人,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这就是我读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之后的一点肤浅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