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2:2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第一篇: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11级小教英语二班张敏1104011093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刮起一阵赏识教育研究之风,各类赏识教育研究理论方法层出不穷,甚至有许多教育工作者积极倡导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本文拟就近几年来,经过对赏识教育发展比较成熟后的理论进行梳理,阐释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策略,希望引起人们对赏识教育的关注。

关键词:赏识教育;理论;实践

一、赏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在国外,早在十九初,西方德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卡尔威特就根据自己教子成功的经验证明了赏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并写下《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由此开创了影响东西方几个世纪的教育方法。[1]在国内,早在中国古代的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中,就有了“赏识”的内涵,他提出的“寓教于乐”的思想,教育孩子“学中乐,乐中学”。[3]

⑵发展:二十世纪下叶,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多湖辉在《幼儿才能开发》一书中介绍了世界著名小提琴家铃木镇一的教育方法,他通过赏识教育培养出七百多个莫扎特式的小提琴神童。这是国外历史上出现较早的研究赏识教育并运用赏识教育取得成功的案例。[1]而在国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也包含着一种赏识教育的理念,经典的“四块糖果”的案例就可体现他的赏识教育理念。而周弘是我国最早提出赏识教育、将赏识教育理论系统化全面倡导、推广和实施的第一人,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他创造性的提出了

【4】 一整套赏识教育的理论系统,扛起了在中国推广赏识教育的大旗。

(二)赏识教育的本质与内涵

在厘清赏识教育的起源于发展后,我们有必要近一步去探讨赏识教育的本质内涵。只有弄清赏识教育的本质,才能使我们更好的以赏识教育为思想武器,促

【3】进教学成功。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3】周弘也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6】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从上述赏识教育定义来看,虽然各学者论述有所不同,但大意基本想通。他们都体现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5】理解和爱。

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并给以充分肯定,以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赏识教育不仅仅是是一种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

【1】教育思想。教育是为了解放儿童;解放儿童需要发现儿童;而发现儿童和解放

儿童都需要爱的艺术。赏识是教育的爱的艺术的一种尝试,它试图以爱为引导去发现儿童、认识儿童,从而实现儿童的自我发展。因此,赏识教育的本质是

【4】 爱的教育,是爱的艺术的表达。

二、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对于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各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说法。本文将对文献中所提出的的关于赏识教育理论基础一一罗列,方便读者更好的了解。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凡过去受过强化的行为,比过去没有受过强化行为或受过惩罚的行为更有可能发生。赏识教育从强化理论出发,提倡多

【4】【7】给学生鼓励,让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二)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的层次需求是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赏识教育依据这一理念恰好能够弥补“抱怨教育、惩罚教育”的种种弊端,使

【2】【7】 孩子在喜悦的心理环境中更好的接受教育。

(三)认知失调理论:当一个人深信不疑的价值观念受到心理上矛盾的信息或行为的挑战时,会体验到一种张力或不适。为了解决这种不适,他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理念。赏识教育采取肯定、宽容、赞赏等原则,就是要始终保护孩

【4】【7】 子的自尊和自信,让他们保持“好孩子”的自我形象,从而主动获得发展。

(四)归因理论:人民面对行为结果,总要寻找原因,即进行归因。赏识教育从归因理论出发,肯定学生能力,激励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的高成就动机,【7】逐渐使学生形成积极地归因。

(五)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与日常受到的教育活动有密切的联系,赏识教育即通

【7】过赞赏、肯定等理念向孩子传输信心,努力培养孩子的高效能感模式。

(六)期望理论:一个人做某件事的动机,取决于他对自己成功机会的估计。因此赏识教育要始终对孩子寄予良好期望,诱发孩子对成功的估计,以激发他

【4】们的期望动机。

(七)附属驱力理论:在教育中,附属驱力是指孩子为得到老师或父母的赞扬而学习的需要,它是孩子学习动机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赏

【4】【7】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八)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力表现是有差异的,有些人数学好,有些人语文好,所以不要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差生。赏识教育就是相信孩子在某一方

【2】 面总能找到闪光之处并抓住闪光处,激励孩子成功。

三、赏识教育的意义

(一)建设和谐家庭,构建和谐校园和社会

现在我们的国家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共建和谐家园,这是每个家庭和学校以及

【1】【8】社会的共同责任。而需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赏识教育。父母理解孩子,老

师肯定孩子,孩子才会更加幸福,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二)促进孩子非智力因素发展【1】

1、增强孩子自信心

2、维护孩子自尊,激发学习动机

3、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耐挫力

4、有助于孩子积极的行为改变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9】

(三)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四、赏识教育的误区【2】

(一)赏识代替批评:认为赏识只能表扬和鼓励,不能批评

(二)廉价和无条件的赏识:赏识教育失去条件,过于频繁而变得廉价

(三)无差异的赏识:不顾孩子因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差异,擅自比较或赏识

(四)赏识方式单一:过于重视物质奖励,而忽视精神鼓励

五、赏识教育的原则

【4】

(一)基本:尊重、信任、理解、欣赏、激励、宽容【3】

(二)注意:批评和惩罚的艺术性(隐蔽性)、时效性、现实性、具体性以及个性特征【10】

(三)具体【2】:

1、赏识要有度

2、全面而积极的评价

3、赏识指向素质和努力

4、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结合六、赏识教育的策略建议

(一)赏识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赏识,做到既不泛滥,又不吝啬【12】

(二)赏识讲究差异性

尊重孩子间的个体差异,用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对待,促进家庭、学习、社会和谐【3】

(三)赏识方式多样化

以精神奖励为主,与物质奖励相结合【2】。对待有差异的孩子使用相应的赏识方

【11】式,如:在教育中,赏识教育可以分为优秀生、中游学生、差生的培养策略。

(四)赏识主体多元化

孩子不仅仅希望获得父母和家人的赞赏,更希望的到老师、邻居、小伙伴和其

【2】 他人的夸奖,应做到赏识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张翠萍.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施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2】刘晓红.家庭教育中的儿童赏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 2008

【3】夏百卉.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5】程婷.近几年来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综述[D].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2009

【6】周弘著.赏识你的孩子[M].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0

【7】张淑清.试析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8】赵菊花.建设和谐家庭 构建和谐社会——赏识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爱满天下.2007

【9】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10】赵万泉.“赏识教育”再赏识[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2008

【11】方建华,王琪.关于赏识教育的实践策略[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4(02)

【12】朱媛苑.浅谈赏识教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1)

第二篇:实践赏识教育感悟

实践赏识教育感悟

安香中学:郭会霞

前段时间,我县分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老师给我们让了精彩的一课,从那节课开始,我知道了有一种先进的教育方法叫做“赏识教育”。在此之前,我只知道应该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但是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认识也不够深刻。那节课后,我积极地搜寻有关“赏识教育”的理论文章,并尝试着把“赏识教育”付诸实践,时间不长,我便深刻地感受到了赏识教育对工作的积极影响,这也更坚定了我学习“赏识教育”,在工作中积极运用“赏识教育”的信念。现将实施赏识教育的感受作一个总结,浅谈一下赏识教育的作用和如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以期抛砖引玉,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从前的我们信奉“不打不成材”,信奉“严师出高徒”,对学生严肃多于微笑,棍棒多于慈爱,批评多于表扬,训斥多于鼓励,“恨铁不成钢”的我们“呕心沥血”却往往“事与愿违”。其实,我们确是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没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当接受了赏识教育的培训以后,我感觉茅塞顿开。什么是“赏识”?赏识教育对工作有什么影响呢,即赏识教育有哪些作用呢?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呢?

一、赏识的概念

赏识是指意识到了人的才能或物的价值而加以重视或予以赞扬。赏识教育就是指教师家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优点、闪光点,并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孩子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从而促进孩子健康主动的发展。简言之赏识教育就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它是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以尊重孩子价值为前提,唤醒孩子的主体意识及自身发展潜能,让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赏识教育以鼓励表扬为手段,是将教育对孩子的外在要求内化的重要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赏识教育通过激励赞扬来激发和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其内心愿意学习,喜欢学习。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唤醒孩子内心的上进意识,进而由进步动机付诸于进步行动。这就真正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思想。

二、赏识教育的作用

1、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错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往心理压力较大,自卑、自责、不知所措。这时,他所需要的是帮助、安慰。而我们有的教师为了给孩子以教训,往往采取比较严厉的批评。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孩子丧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反叛。我班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没有出过前三名,可以说是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可是进入中学以后,竞争对手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干扰也多了,他的考试成绩逐渐下降了。一次单元测试之后,某老师在班上批评了他,从来没有经受这样的“待遇”,该生感到很羞愧,本来就对自己的成绩很着急的他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从此学会了抽烟、喝酒、上网„„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坏孩子”,有好几个老师都说他是个危险分子。有一天,我找他聊天,我们回顾了他的辉煌历史,分析了他的变化和原因,我告诉他:“既然你曾经那么出色,你一定还会非常出色,只要你愿意,你还会成为老师和家长的骄傲。”从往事的回忆中回过神来,看到我的期待和鼓励的目光,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以往的自信和微笑。从此,这个学生变了,变得让老师欣慰,让同学敬佩。真的,小刀初试,赏识教育就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不仅让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成为知心朋友,同时使学生能更加珍惜一切,奋发向上。

2、赏识教育能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但他们最后的成就都会大相径庭。这说明我们老师、家长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赏,不能对教育进行一刀切,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对孩子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帮助发展,而不能打消孩子的积极性。与罗森塔尔的期待相反,如果教师和家长总是谩骂、讥讽孩子,说他是傻瓜、笨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认为自己真的不如别人。比如,我们有些老师或家长在教育中往往会出现这种言语:“别做梦了,看你像这块料子吗?”“别异想开天,管好你的学习,考上大学才是正事。”也许老师或家长的一句话,抹杀了一个伟大的创举,一句话能把孩子的自信心全部扼杀。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学会欣赏,并正确引导,使孩子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就如我上面所说的例子,我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发现,其实父母是看得到孩子的努力的,他们也会有欣慰的笑容,可这笑容他们是不会让孩子看到的,所以在孩子眼中看到的永远只是不满与忧怨。若此时家长能采取明智宽容的态度,把自己的欣慰,对孩子进步的信任表现出来,将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3、赏识教育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耐挫力。由于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敢于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磨练,给其勇气、鼓励,使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顽强的站起来,这一次次的尝试,无形中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性、承受力,使学生能在失败中善于分析、总结,而不是在失败中倒下。在赏识教育的理念中,教师不仅应该鼓励学生不怕失败,而且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失败。失败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人生课题,而学生如何面对,反映了教师的心态。越是宽松的成长环境,学生越怕失败;越是苛刻的成长环境,学生越不怕失败。预约失败,接受并享受失败,学生就不会被失败绊倒,就能透过失败看到成功,透过黑暗看到光明。任何努力都需要一种动力,一种光明目标的指引。从一开始,教师不断地输入这种观念,学生慢慢便会调整面对失败的态度。预约失败比允许失败更进一步。预约失败好比打预防针,而允许失败已经是治疗了。当然,预约失败并非要大张旗鼓地开展,有时太多的失败仍会影响孩子的向前发展,太多的失败会扼杀孩子对自己的自信。所以,老师应与学生一起面对失败,失败了,首先老师不能泄气,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及时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应对失败的措施,及时鼓励学生一定能行,以防学生第二次、第三次犯同样的错误,踏入同一个失败的陷阱。

三、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几点认识:

1、课堂教学是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生的大多数文化知识都来源于课堂教学,在校大多数时间也都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其中,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我是一名历史教师,历史教学有一大特点是:谈古论今。它既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博古通今、古为今用的积极性。所以作为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筋,畅所欲言,要不怕学生出错,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学得主动,同时还可能会取得意外收获。当学生的方法好过你老师时,作为老师应虚心向学生学习,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参与性,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对成绩较不理想的同学,更要多发现他在课堂上的每一点进步,使他的兴趣得到提高,主动性得到发挥,避免使他成为遗忘的角落。

2、赏识教育要求老师能多深入到学生及学生家庭中去。

赏识教育并不光是说几句美丽的话,它要能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所以实施赏识教育要求老师能多了解学生,到学生中去,随时捕捉学生的一些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对学生要进行连续性的观察、了解、帮助,认真发现他的每一次进步。另外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以达到家长、老师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搞好教育工作。但在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正确对待成绩和不足。

3、赏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⑴在语言上要有艺术性

当我们的学生取得成绩时,往往会把激动、喜悦的心情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这时常听到这样的教育方式:“这次考得好不等于以后考得好。”“虽然这次取得了进步,但离重高的目标还差得远呢。”这种教育方法事实上造成学生很压抑。若改成:“祝贺你这次取得了好成绩,按这样的发展趋势,你的目标马上就能实现。”效果就不一样。这不仅能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起到更好的鼓励作用。所以在教育中我们教师要多用肯定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象“你真棒!”“你能行。”“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在这方面注意一点,事情就做得很完美了。”也许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⑵ 在行动上要有艺术性

对学生的赏识有时光在口头上是不够的,还可以通过行动来让学生感受,更具有激励作用。例:在我所任的数学教学中,有一名叫王志鸿的学生学得十分出色。为了充分发挥他在这方面的特长,我就经常拿一些较难的题或值得探讨的问题与他共同研究、讨论,使他真正感受到自己这方面能力的存在和这种能力被老师欣赏的自豪。另外象我们班有一支足球队,并具有了一定技术水平。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发展,我就经常鼓励他们去踢踢球。但作为初三的学生,他们对老师的这种鼓励表示信任不足,同时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更多的要求是学习、学习。为了改变他们这种想法,我就亲自加入到这支足球队伍中去,并且实行能者为师,虚心听从他们的安排,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欣赏,同时由于老师的加盟,使他们能以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使水平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⑶在体态语言上要有艺术性

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师生之间也许不适合用语言来交流,或者用语言达不到效果,这时你老师的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也许就能达到所需的作用。例:在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学生,每当他们完成一件事,他们总会用一种渴望的眼神想得到你老师的评判。这时老师你投一个赞许的眼光,或一个满意的微笑,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当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或很痛苦时,老师用一些安抚的动作更胜过语言上的安慰,使学生尽快走出困境。

⑷ 赏识教育要有耐心,要能持之以恒。

我们部分教师对困难生的教育一开始总是热情较高,鼓励、帮助。但当付出一定劳动而得不到回报时,就开始失望、怀疑学生的能力,甚至对学生挖苦、讽刺,从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作为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信心,并要有作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⑸ 赏识要恰到好处,不能滥用、过度。

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的性格而合适操作。例: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适当赏识,同时要多提新要求,克服不良习惯。

在大力推广教育改革的今天,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是必不可少。教师苦教、学生死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赏识教育成为教师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愿广大教师积极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取得教育教学的丰硕成果!

第三篇:赏识教育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赏识教育的实践与应用研究》阶段性工作报告

——辛寨镇中心小学赏识教育课题组

《赏识教育的实践与应用研究》是我校申报的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自2011年10月被批准立项以来,学校领导大力支持,课题组高度重视,成员之间积极协作,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连续、有序的研究。现将这半年多来的研究工作向教科所领导总结汇报如下,请教科所领导批评指正。

一、加强理论学习树立赏识意识

自从课题申报立项以来,课题组主要通过文献法来了解与该课题有关的现有研究成果,充分占有资料。并加强了对赏识教育的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先后阅读了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孟繁华的《赏识你的学生》等著作,还从报刊杂志上和网上寻找有关赏识教育的案例及论文进行阅读。同时,我们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了解赏识对人的激励作用。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学习心得交流,并进行了“沙龙式”对话,在共享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的赏识意识逐步树立,研究思路逐渐清晰。

二、调查赏识现状 增强研究实效

研究之初,我们主要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我校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赏识以及赏识他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尤其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赏识状况、家长在家庭中对学生的赏识状况以及学生对此反应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对赏识教育的价值的认识比较肤浅,对赏识教育的内涵不够了解,对赏识教育的应用处在无意识的状态,既没有丰富的教育方法,也没有充实的教育内容,教育的效果也不够明显。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们非常渴望老师的肯定与激励。我们发现我们的家长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由于生活状态的压抑,他们本身的心理就存在着自卑或偏激,很少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对待孩子大多采取溺爱、打骂、不闻不问的极端措施,所以也亟需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调查了解儿童的生存状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让我们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重审研究意义 明确研究目标

通过对赏识理论的学习与赏识现状的调查,我们深深的认识到: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赏识教育有利于融洽师生的感情,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赏识教育有利于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赏识导致成功,这里的“成功”不是每位学生都考100分,而应是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潜能,最大程度的领受愉悦,最大限度的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因此,赏识教育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组成员经过充分酝酿,最终将赏识教育的实施定位于四个纬度,即:班级建设、课堂教学、班队活动、家庭教育。通过多渠道渗透,让每个孩子都充满自信,让每个孩子都乐观好学。

四、践行赏识教育 积极研究反思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赏识意识。只有用一种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优点,这样你才会喜欢他们,慢慢地,学生才会喜欢你。假如你很喜欢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也不会拒绝你;如果你很讨厌一个人,你能指望上这个人喜欢上你吗?其次,要从行为上进行赏识活动。第一是情感激励。与学生建立真挚的感情,真心帮助、辅导他们。第二是成功激励。让大多数学生在每一门学科中都有少量的高峰体验,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肯定,这会增加他们的自信,进而获得更大的成功。

我们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通过实验,我们不断积累着赏识教育的实践方法,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检验这些方法,并及时进行分析、评价、改进,以提升赏识教育理念。参与研究的老师们坚持撰写实验日记、教育教学论文,进行案例研究、个案分析,并及时调整策略。课题组定期进行案例交流活动,尤其是案例集《赏识让教育一路花香》的结集成册,更是让我们这半年多的研究“锦上添花”。

五、落实“四个纬度” 赏识全面开花 第一、营造赏识的氛围使班集体充满成长的气息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在班集体中营造赏识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形成积极自信的良好心态,从而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和运用了许多方法营造赏识的氛围。

1、班级布置体现赏识。开辟各种园地展示学生的各种作品,提供给学生获得赏识的舞台。同时,用生动形象的布置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如:有的班级布置了“小鱼小鱼往上游”栏目,只要取得进步,代表某位学生的小鱼就能向上游一些,有的班级设置了“花儿朵朵开”专栏,每一朵花代表一个进步的同学;还有“闪闪的红星”“小荷才露尖尖角”“瞧!我真棒”等等。

2、设置岗位成就赏识。在班集体中设置各种小岗位,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能力为班集体贡献力量,在体验自我成就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获得别人的赏识和学会赏识别人。班级岗位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加强了工作指导的同时也激励了工作的信心。

3、建立机制推进赏识。班集体建立送喜讯机制。向老师送喜讯,把同学中的好人好事、自己的点点进步汇报给老师知道;向家长送喜讯,把学生在校的好表现、好成绩汇报给家长;向同学传达赞美之情,形成互相谅解、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良好人际关系。

第二、运用赏识性评价使课堂充满进取的活力

1、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做到正确地认识学生、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实行多元评价。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2、把微笑带进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或因自卑、或因害怕、或因懒惰、或因等待、或因从众心理等诸多因素,在课堂中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快乐中求知。因此,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态度,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微笑服务于学生,在老师的眼睛里没有学困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有潜力的学生,为课堂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3、热情肯定每一份努力。在课堂上经常鼓励、赏识学生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你很善于倾听”、“你的发言很精彩”、“你很会仔细读书”、“你真专心”„„,表扬是真诚的,是符合实际的,是有针对性的。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每一份努力,理解、包容学生独特的体验与见解,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培养创造精神。“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真聪明”、“这样的思路老师都没想到”„„,引导学生互相赏识,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真诚等待点滴的进步。课堂教学中要承认学生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学生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孩子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在学生失败时热情地鼓励:“继续努力,相信你能行!”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地帮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好吗?”看到学生犯错时真诚地提醒:“如果你能这样做会更出色!”„„

第三、开展赏识性活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1、班集体活动是班级的生命。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我校开展赏识活动以来,十分重视抓德育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每次班队活动为契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树立自信心。

举行各类比赛。为了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念,我们每学年都组织开展主题演讲会、清明祭奠、德育常识竞赛、德育实践活动、爱国读书活动、体育系列竞赛、师生书画比赛等,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活动中,每个学生在看到自己的长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他人的非凡手笔,形成了一次很好的互赏的契机。我们曾设置“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活动,有互传排球、踢毽子、跳绳等学生喜欢的各种项目,为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创设了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平台。

2、设立主题活动。学生是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发展的,学校为了给学生的成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平台,逐步建立了全校性的活动机制,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给学生展现能力的机会与释放热情的条件,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的身上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为此,我们每年举行“春季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活动”,举办“六·一”、“元旦”文艺汇演,开展为社区打扫卫生、捡垃圾等综合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明星,使得学生们都能在活动中获得自信和锻炼。

3、开展班队活动。我们还组织一些融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班队活动。如“你是我的好朋友”、“学会赏识”、“我能行”等活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在活动中渗透赏识的理念,体验被赏识的快乐,学会赏识别人的方法,使学生得到感情的体验,并懂得了人生的价值。

第四、引导家长运用赏识教育

一个人的成长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家庭的教育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利用各种渠道,开发各种资源,想方设法引导家长学习赏识的理念,运用赏识的方法教育孩子,更好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

1、开展家长学校专题活动。学校在全校家长中推广赏识教育。利用家长学校活动举办赏识教育专题讲座,让家长了解什么是赏识教育,为什么要实施赏识教育,如何对孩子实施赏识教育,并通过《家长报》给家长介绍赏识教育的知识和方法。班主任老师结合学生实际指导家长如何赏识自己的孩子,一方面要注重运用激励的方法,一方面也要防止护短、纵容和溺爱。老师、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实施赏识教育的情况、效果。学生交流心得体会:爸爸妈妈在教育自己时有什么变化。以上一系列活动对指导家长应用赏识教育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2、促进亲子交流。学校利用课堂开放活动、班团活动、主题活动邀请家长来校听课、观摩、参与亲子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家长能亲眼目睹孩子的成长,感受孩子的能力和水平,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由此发现孩子在家中不明显展示的另一面。我们学校受赏识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重视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如听课活动、体育活动等等,在活动中家长也在学习着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方法,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把它迁移到家庭教育中来。另一方面,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我们也适时地引导家长在平时也能多和孩子交流,共同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赏识教育不是阶段性的,不可能立马见效,赏识需要真心诚意,需要平等尊重,否则很多时候还会给学生一种“狼外婆”的感受。对赏识的具体情景不能有效把握,滥用赏识也会导致对学生的放纵。我们要研究什么样的赏识才是真正有效的赏识,我们要给学生的是一种放松而不放纵,紧致而不紧张的感觉。要让我们的研究起到放风筝的效果,能让学生自由飞翔却不会迷失方向。

七、下一步研究计划

通过这半年多的研究,我们在理论上有了丰富,实践经验上有了积累,对赏识的情景和分寸也有了一定的把握,这些都对我们今后深入进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但总的来看,我们这一阶段的研究还是比较肤浅的,对于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及策略问题还未曾深究,在下步研究中,我们将在市教科所领导的指导帮助下,适时调整研究思路,并拟定好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研究计划,让本课题研究步步深入、扎实有效!

辛寨镇中心小学赏识教育课题组

2012.7.13

附一:赏识教育案例两则:

赏识学生 培植自信

辛寨镇中心小学 李建君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摘自《周宏赏识教育理论》

我班有个学生叫杜林业,脑子挺聪明,是个“有嘴没手”的孩子,课堂上夸夸其谈,课后作业邋邋遢遢,很少能完成。为此我先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情况,父母经常出去干活,根本就没时间管他。于是我经常让他利用课间补作业,今天补昨天的,明天补今天的,我都有点失去信心了,心里也觉得很烦,他自己也失去了信心。就在我一筹莫展之时,看到了周宏的赏识教育理论:“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坏。”我决定再试一试。一次他又没有完成作业,我把他喊到跟前,平时很能说的他,这时就像蔫了的茄子似的,皱着眉头,等着我的批评。我没有提这次作业的事,而是和颜悦色地对他说:“杜林业,你的脑子很聪明,不只是老师这样认为,咱们班同学也这么认为,我想请你帮个忙,明天我想讲课外作业第34页的内容,想请你帮忙把答案上写出来,你能帮老师这个忙吗?”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微笑着使劲点了点头。第二天一份完整的作业交到了我的手上,尽管字迹有些乱。课上在我拿着他的课外作业讲解答案的时候,他自豪又自信的看着、听着,每当大家说答案正确的时候,他都会咧嘴轻轻一笑。答案讲完了,竟然全对了,我高兴的对同学们说:“大家知道这份作业是谁的吗?”很多同学把目光投向了常心如那里,常心如举了举自己手中的课外作业,大家满脸疑惑的看着我。我大声的说:“是杜林业的。” “哇,真厉害。”大家不约而同的拍手鼓掌。杜林业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小脸高兴得通红。这位听惯了批评的学生,听到表扬反倒不习惯了。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想,如果我早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学生,他就不会对自己是没有自信和勇气。看来老师不仅要学会去赏识学生,还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赏识自己,这样,孩子就有了自尊、自强、奋发向上的勇气。

因为懂得了,所以也特别珍惜,我在他的课外作业上工工整整写上了一个“优+”,发给他一张喜羊羊的贴画。

多表扬孩子身上的优点,学会中肯地指出孩子身上的缺点,不要吝啬你的表扬。以自己的一颗真诚的“心”去发现、去触摸、去呵护„„

赏识是教学成功的基石

辛寨镇中心小学 朱国亮

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在一个亲切的笑容中,一个信任的眼神中,一个鼓励的手势中,一句期望的话语中,把赏识的信息传递给学生,那么赏识的非凡的魅力,就可能带给学生心灵的革命,使他们让压抑变成开朗,让自卑变成自信,让每个学生都欣喜地发现自己那么棒,从而变得自信起来,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而获得激发其斗志的力量,去努力探索,积极克服,提升自己的求知欲望,解决问题,赢得成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谁都希望和赏识自己的领导、赏识自己的同事一道工作,那样心情愉快,信心倍增。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心态还不够成熟,自制力不是很强,有时还凭自己的兴致而来。他们喜欢给与他们赞赏的老师,喜爱曾经给他门带来赞赏的那门学科。对于给自己带来愉快的事物,学生总是格外有兴趣,越有兴趣越是钻研,也越觉得自己学起来容易,从而信心大增,这门功课的成绩也越来越辉煌。这就是赏识对人的推动作用,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们的健康的心理。

下面,结合我校赏识教学中个人教学工作的实践,来谈谈自己对赏识教育的一点体验。本学期我校开展了随笔化写作教研活动。我是六年级三班的语文老师,依据学校校本课程《红草莓蓝草莓/随笔化写作》小学版六年级下册展开教学。在随笔化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赏识的理念施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年级三班学生曹国昌是一个比较活泼的孩子,上可能积极发言,可是一到写作文上,他总是三言两语写不出内容来,作为六年级学生每次作文才写三百来字,并且错别字很多,一些语句也不通顺。之前,我没有少批评他,但效果却不尽人意。这一学期,结合学校赏识教学的教研活动,我转变方法,正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差距与缺点,运用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的赏识观念,即收到了令人欣慰的成效。

记得第一次随笔化写作的主题是《留住童年——照片的故事》。曹国昌同学很快写完了,拿给老师看。只见在横格本上,几行歪七扭

八、潦潦草草的文字,我刚要生气地发火,却慢慢忍住了,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对他说:“你是第一个完成作业的同学,你的学习风格雷厉风行,在别人还在苦思深想的时候,你已经写出一段文字。这说明你是一个按时做作业,从不拖拖拉拉,而又非常聪明的学生,老师很欣赏你!如果你能把字写工整认真一些,再把文章能够写的内容丰富一些,你的这篇文章就一定是一篇具有可读性的好文章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你愿意尝试着这样去做吗?”与此同时,我用一种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眼神看着他。他看着老师的眼睛,也许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认真,脸上泛起了一片红晕,但眼睛里却闪现出了明亮的光泽。我知道他的心灵已经有所触动了,于是朝他鼓励的点了点头,再次对他表示信任和期望。“嗯!”,终于曹国昌用力了的点了点头,拿着本子返回了座位,拿起笔重新写起来。

我在班里一边巡视和指导着其他同学们的习作,也一边时不时地有意识地观察曹国昌同学的表现,只见他一回儿皱着眉头思索,一会儿又埋头书写。当第二次他把作文拿给老师看的时候,他这次在本子上写了密密麻麻的一页多张纸,虽然错字病句很多,总是有了较大的改观。因此,我装作惊喜的样子,再次表扬了他的进步,曹国昌的脸上也笑开了花。但是,我不会就此止步的,接着趁热打铁,又对他作文中存在的文字,委婉地指给他看,启发诱导他进一步修改。几次三番下来,前后共修改了五次,曹国昌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极大的学习热情,并且这篇作文写的语句流畅、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抓住这一时机,我又在全班上表扬了曹国昌,并把将他的这篇习作收集到学校准备印刷的《随笔化优秀文集》的决定在班上公布。从此,曹国昌好像一下子变了一人一样,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特别强烈,而且连续多篇作文都写得非常认真,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充实起来。

看到他的进步,作为教师的我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此后,我常常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们的表现也随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由此,教师的教学工作也逐步变得得心应手。

我想,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的点滴可贵之处,巧妙加以赞赏,足以使学生产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使星星之火自然燎原,同时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愉悦。赏识对于学生来说,犹如雨露滋润禾苗。赏识,它将给学生为一个目标的实施带来巨大的动力,可能使原本颓唐的心理带来蓬勃生机,也可能使原本失去信心的学生重新认识自己。作为教师,帮助学生取得某方面的成功,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精神氧气”。

赏识,激励学生成功,同时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石。

第四篇:赏识教育与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过去一般人皆认为系天赋的才能,只可听其自然发展,没有启迪的可能,也没有研究的必要。是以早期的心理测验,未列入创造能力的鉴别,早期的教育实施,亦未考虑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自本世纪中叶以来,有心理学家在人格因素分析的研究中,才开始注意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因为个人的创造潜能,虽系先天的禀赋,可是人人都具有。个别差异的存在,只表明程序上的高低;且大家的发展都不充分,没有人达到最高的极限,所以还有余地地接受教育,使之尽量发展,登上最高峰

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键在教育和启发,赏识教育是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

孩子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家长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语言、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亲热的手势,都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更多的投入,在一定的场合,家长的一句话可以产生巨大的“现场效应”,有时甚至可以改变孩子的人生。

有个孩子,用黑笔把一整张白纸涂得一塌糊涂,那位孩子妈妈对这不知所云的作品,没有责骂,而是耐心地问道“孩子,你画的这是什么啊!”那孩子一本正经地说:“在一片大树林中,有许多小动物,它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高兴极了,他们唱累了,跳累了,太阳下山了,天黑了,然后就睡觉了”。妈妈听了那孩子的回答,发出由衷的赞叹:“孩子,你真不简单”。有谁能想到,那“一塌糊涂”的作品中,有那么多精彩的内容,这位妈妈不是简单地斥责否定,而是鼓励、赏识,从而保护了孩子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核心。

家长的创造力与孩子的创造力是密切关联的。富于创造性的家长最懂得怎样把孩子引入创造的宫殿,使孩子发挥创造才能。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在书本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需要孩子对已有经验重新思考加工制作,获得具有新生性的内容,解决一个新问题。这样的教育过程不仅使孩子体验到创造的甘甜,而且对形成和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创造品格具有明显的价值,因而是富于创造性的教育。富于创造性的教育有利于激发孩子积极性,最受孩子的欢迎。但创造性的教育是需要家长首先进行创造的。这就给家长一个信息:家长需要再学习。

第五篇: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浅谈

[摘要]赏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赞扬、鼓励的,也可以是爱抚、友善的动作,甚至可以是欣赏、赞许的目光,赏识导致成功。然而,赏识 不是万能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关键词]赏识教育 惩戒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正确地和有目的地使用惩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地运用惩戒会使我们的一切受损失。”如何正确对待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关系是颇受教育研究者争议的问题。但我认为他们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应该孤立对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在于热爱学生””,而所谓师德的高下,也尽在于此。热爱学生,老师就必须尊重学生人格,保护他们的个性,把自己完全放在与学生同一条地平线上,做他们的朋友。就一定要赏识每一个孩子,赞美他,支持他,培养他的自信心。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和乐观的心态,比任何知识都重要得多。有才能不一定能成功,但有自信却能创造成功的条件,并最终获得成功。

赏识导致成功,教师和蔼可亲、激励向上的语言,能使忧虑变得坚定、恐慌变得平静、犹豫变成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等,综合起来就是“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这就是教师语言对学生引导的结果。这种引导将使学生的心理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主流。当一个人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的爱心、善心也会不断地被强化。他的自尊,也就会逐渐地提升,当一个人具有了自尊、自信,这个人就会走向真、善、美的境界。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学生,你最好的礼物是给他多一些的期待,而不只是要求与责备。然而,学会期待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不但要我们的心灵里多有一些爱,还要多有一些智慧。教数学的林老师的班里有个女孩,刚入学的时候小女孩上课经常走

神,有时会和同学打架,还在别的同学的课桌上涂修改液、偷东西,一次甚至把黑板玻璃打碎了,是班里的“小刺猬”。林老师没有嫌弃她,而是认真寻找症结所在。原来孩子的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了,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缺少家庭温暖的她越来越孤僻,也越来越自卑,便用各种奇怪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于是林老师就处处关心她,就连上课提问,也总要向她投去鼓励的目光。女孩的数学有了进步,林老师就适时的表扬她,让同学们看到她的长处。有时女孩犯了错误,林老师也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她,而是把她领到办公室,摸着她的头跟她慢慢谈。女孩渐渐变了,有事没事总往办公室里跑,帮助老师干这干那,上课也不走神了。同学们说,“小刺猬”变得爱学习了。

然而,赏识教育不是万能的。中国 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心灵的成长、个性和世界观的形成,与家庭、学校和有着割舍不开的。客观地说,一个未成年人,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不仅需要家长、学校的鼓励和爱护,同时也需要经受一定的挫折。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正确地和有目的地使用惩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机械地运用惩戒会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受损失。”惩戒教育主要是通过实施批评、处罚的手段使受罚者感到痛苦,但又不损害其身心健康,从而使其认识并改正自身过失的一种教育方式。惩戒教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育需要惩戒,只要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的惩戒是合理的、惩戒的方式是 科学 的,在不伤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适当惩戒对孩子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一点,不仅教师要认识到,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更应该认识到。只有在保留了适度惩戒教育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真正长大成人为将来社会的 负起责任,才真正能够成为一颗茁壮成长的大树。因此,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相互促进的整体。任何把二者孤立起来的做法都是片面的,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特殊

教育中更有着深层意义。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只有爱学生,才不会厌弃,藐视学生,才能以慈母之心去关爱、鼓励学生,使他们逐渐战胜自我,树立自信,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老师和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把孩子教育好。但老师在教育孩子时很矛盾,有的老师怕惩戒学生时因把握不好“度”而犯错误,所以对难管的学生总是抱着管得了就管、管不了就不管的想法,一般情况下都是放任自流。”一位小学老师在电话中说,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小树不修不成材”,惩戒在对孩子的教育当中起到的也是“修剪”作用。但现在的家长对于老师的惩戒措施极其抵触,只要孩子被惩戒,他们一律视为体罚,常常让老师感到不知所措。

我市某小学一位退休教师说:“这几年大家对惩戒这一问题都是小心翼翼的,现在的孩子不如过去好教了,他们的个性都比较强,很难管,因为惩戒学生而使学生家长闹到学校,会让老师很难堪。家长找到学校,校方往往会先迁就家长的意见,老师就是有理也只能先憋在心里。”她呼吁社会各界多给教师一分理解、一分信任,让教师们能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没有善意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教师谈“惩戒”色变,投鼠忌器,唯恐戴上“体罚”的高帽。其实,这大可不必。只要教师把握好“度”,就完全能够行使好教育惩戒权,发挥其警示、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适度的教育惩戒能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改正缺点和错误,学会承担自己不良行为带来的责任。而过度的惩戒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特别是心灵上的创伤。这容易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甚至会产生与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所以教育惩戒要把握一个度,惩戒与教育中的师生平等、民主没有矛盾。在惩戒的过程中,老师的惩戒同样可以体现出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因为我们在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惩戒时会坚持

几个原则,我认为这些原则是老师采用惩戒的法宝。

惩戒手段虽可应用,但需慎重,因为教师的违法与侵权行为多发生在对学生的惩戒中。所以,要讲究惩戒的艺术,因此,使用惩戒一定要慎之又慎,把握好一个“度”,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惩戒以爱心为前提。

教育者对孩子必须有满腔热忱的爱,而且能易于被孩子觉察。有些教师虽然严格,但仍受到孩子的爱戴,那是因为孩子们能体会出教师心中的爱。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惩戒,与体罚、心罚截然不同。如果说一个教师要惩罚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是因为这个学生的考分大大地拖了全班平均分,影响了教师的个人业绩,那么,无论这个教师采用何种教育手段,都是错误的。因为在这个教师眼中,学生只是挣分数、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他对学生没有关爱之情、扶助之心,他采取的所有教育手段都将是冷酷的、危险的。

二是惩戒要坚持因材施教。

讲究惩戒艺术、技巧,要因人施惩。能被孩子接受的惩戒教育方式,必然是能针对学生实际、走入学生心灵的方式。而现实当中,我们的教育者习惯采取简单的“表象——惩罚”的教育方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教育者应该针对孩子不同的情况作深层次的分析,找到学生犯错的原因,从对孩子负责、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角度去设计惩戒教育方式,力争实现对孩子错误的有效矫正和对孩子成长的真正促进。比如,同样是犯一种性质的错误,对缺乏耐心的孩子可以罚拼七巧板,对缺乏亲情的罚写一封家书,对不爱体育活动的罚跑步,对不爱阅读的罚朗读一篇美文,对有暴力倾向的罚他背诵法律条文,等等。

三是惩戒要有分寸:合理合法。

合理就是惩戒有因,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合法就是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权的同时,必须切实尊重和保证孩子的隐私权和家长的监护

权。有的教师因为学生犯错就惩罚家长,有的教师用罚款代替惩戒,有的教师让有偷窃错误的学生公开亮相,让早恋的学生张贴检讨书,等等。这些惩戒教育方式都是不合分寸的,也是极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的。①四是惩戒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有的学生被老师当众批评,回家自杀了,有的学生被老师当众羞辱,知耻后勇,走上了成功之路,同样的惩戒却有不一样的结果。因此,惩戒学生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根据受惩者的性格因素、身心特点的差异进行惩戒,只有基于尊重的惩戒,抱着爱学生的态度对犯错误的学生的惩戒,才是学生能接受的惩戒。

设计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惩戒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良性刺激”,应注意三点:一是情境与学生所犯的错事相结合。如:对字迹潦草的学生,设计“临帖”的情境,对打架伤人的学生,设计“送伤者上医院”的情境。二是情境中应设计一个能激起学生内心适当的矛盾冲突的环节。让学生在冲突中产生愧疚之情,反思自己的过错,从而获得警示和教育。三是在惩戒情境中辅助于教师的引导。只实施惩戒而不进行引导,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一次,我对乱扔纸屑的学生设计了“代理生活委员”的惩戒情境,旨在教育他爱护环境卫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谁知事后那学生对朋友这么说:“生活委员不是人干的。谁干,谁就是傻冒。”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的认识产生偏差,不仅没有认识乱扔纸屑的危害,反而产生对“生活委员”这个职位的误解。

总之,把握“度”是成功实施教育惩戒的关键。“度”的把握,是一门艺术,需要大家一起去创造。

宜春市袁州区天台山小学

张茂书

电话:***

下载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赏识与教育心得

    学习赏识教育心得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地方。”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

    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1

    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 (节选)第一节成功及成功教育理念 一、成功的涵义 在成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改革实践中,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我们是这样来认识和把握“成功”......

    幼儿园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幼儿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时代,各科知识都在急速生长,知识的淘汰率......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笔记

    第一章 做合格教师 1.教师心理素质: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 2.教师的心理素质包......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省教育学会 邮发代号:22-135 创刊时间:1981-01-01 周期:月刊 开本:16开 业务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分) 1.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识教育

    小学生赏识教育 李玉仙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其中一种形式——赏识教育逐渐被社会甚至不少的家庭所认可。教师也坚持将赏识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

    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论文 人立于世,信心至为重要。小孩子在发萌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建立,日常的表现是否得到家长、老师、长辈、同学等的肯定与赏识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通过良好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