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贫办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走过的60年辉煌历程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扶贫开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战略重点,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农牧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从解决温饱到为小康社会创造条件,**扶贫开发走过了60年辉煌历程
**的扶贫开发事业,溯源于**和平解放之初,实践于改革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开放进程,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有关**发展、稳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做好扶贫开发,是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致富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是深居内陆腹地的少、边、穷地区,由于历史、社会、自然诸多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的开发与建设,**各族人民群众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改善条件、消除贫困,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是,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十分滞后,**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很突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农牧民生活显著改善,大面积、大规模的贫困现象随之逐步缓解,从而为扶贫开发奠定了政策基础。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状态为重点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贫困范围不断缩小,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程度有所缓解。“八七扶贫攻坚”期间,我们实施《自治区百万人温饱工程计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打赢了基本解决全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攻坚战。
进入新世纪,**扶贫开发也进入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的新阶段。我们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制定了“划分区域、分类扶持、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完善机制”的工作方针,突出南疆三地州、高寒山区、边境贫困农村“三个重点区域”,认真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以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为切入点,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为切入点,提高贫困农户的综合素质;以发展扶贫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带动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
到2008年底,全区贫困人口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32万减少到253万,有279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有2459个扶贫重点村基本实现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贫困农牧民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与2000年相比,到2008年3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7元,增加1597元,年均递增12.8%,比全区增速快2.7个百分点;生产总值由100.3亿元增加到330.4亿元,年均递增16.1%,比全区增速快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由3.7亿元增加到19.7亿元,年均递增23.2%,比全区增速快0.8个百分点。扶贫开发不仅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全区民族团结、政治稳定、边疆稳固、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把让贫困户直接受益作为根本要求,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各项措施
“八七扶贫攻坚”期间,**有国定贫困县25个,区定贫困县5个;新阶段有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7个,区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27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3606个。我们在逐村逐户摸底,对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微机档案”,并根据每一个村、每一户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项目覆盖到户、政策落实到户、帮扶措施到户、科技培训服务到户、效益兑现到户,确保贫困户真正得到实惠。2001年以来,用于到村入户项目的财政扶贫资金达到80%,以工代赈资金达到70%,扶贫贴息贷款达到69%,累计实施扶贫项目1.8万个,共为贫困户建大棚17万座、青贮窖4.9万个、棚圈7.1万座,购置地毯架2.1万部、编织机717台,自来水入户33.2万户、照明入户15.7万户,异地搬迁1.7万户;新增基本农田85.5万亩、新增及改良草场286.8万亩,购置大小牲畜207.7万头(只)、新定植及嫁接改造林果面积692.5万亩。
三、把整村推进作为基本手段,切实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实施以村为基础的扶贫规划是做好新阶段扶贫工作的关键措施。我们提出“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五有(有学上、有医疗保障、有科技文化室、有集体经济收入、有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五能(能用上安全饮用水
穿越1999 极品异能宅男 野蛮控卫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扶贫办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走过的60年辉煌历程
扶贫办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走过的60年
辉煌历程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扶贫开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战略重点,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农牧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从解决温饱到为小康社会创造条件,**扶贫开发走过了60年辉煌历程
**的扶贫开发事业,溯源于**和平解放之初,实践于改革开放进程,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有关**发展、稳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做好扶贫开发,是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致富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是深居内陆腹地的少、边、穷地区,由于历史、社会、自然诸多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的开发与建设,**各族人民群众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改善条件、消除贫困,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是,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十分滞后,**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很突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农牧民生活显著改善,大面积、大规模的贫困现象随之逐步缓解,从而为扶贫开发奠定了政策基础。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状态为重点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贫困范围不断缩小,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程度有所缓解。“八七扶贫攻坚”期间,我们实施《自治区百万人温饱工程计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打赢了基本解决全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攻坚战。
进入新世纪,**扶贫开发也进入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的新阶段。我们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制定了“划分区域、分类扶持、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完善机制”的工作方针,突出南疆三地州、高寒山区、边境贫困农村“三个重点区域”,认真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以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为切入点,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为切入点,提高贫困农户的综合素质;以发展扶贫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带动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
到XX年底,全区贫困人口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32万 减少到253万,有279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有2459个扶贫重点村基本实现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贫困农牧民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与XX年相比,到XX年3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7元,增加1597元,年均递增12.8%,比全区增速快2.7个百分点;生产总值由100.3亿元增加到330.4亿元,年均递增16.1%,比全区增速快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由3.7亿元增加到19.7亿元,年均递增23.2%,比全区增速快0.8个百分点。扶贫开发不仅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全区民族团结、政治稳定、边疆稳固、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把让贫困户直接受益作为根本要求,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各项措施
“八七扶贫攻坚”期间,**有国定贫困县25个,区定贫困县5个;新阶段有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7个,区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27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3606个。我们在逐村逐户摸底,对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微机档案”,并根据每一个村、每一户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项目覆盖到户、政策落实到户、帮扶措施到户、科技培训服务到户、效益兑现到 户,确保贫困户真正得到实惠。XX年以来,用于到村入户项目的财政扶贫资金达到80%,以工代赈资金达到70%,扶贫贴息贷款达到69%,累计实施扶贫项目1.8万个,共为贫困户建大棚17万座、青贮窖4.9万个、棚圈7.1万座,购置地毯架2.1万部、编织机717台,自来水入户33.2万户、照明入户15.7万户,异地搬迁1.7万户;新增基本农田85.5万亩、新增及改良草场286.8万亩,购置大小牲畜207.7万头、新定植及嫁接改造林果面积692.5万亩。
三、把整村推进作为基本手段,切实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实施以村为基础的扶贫规划是做好新阶段扶贫工作的关键措施。我们提出“五通”、“五有”、“五能”的整村推进标准,对全区360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编制扶贫开发规划,从XX年开始,每年平均验收500个整村推进村。我们利用整村推进这一平台,建立扶贫资金与其它支农资金的整合机制,组织和引导社会帮扶资金投入到整村推进重点村,工作重心也由“联县到乡”下移到“进村入户”。各种资金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对集中、重点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安排,解决了2410个村的饮水困难问题、940个村的通电问题、971个村的通路问题、1230个村的通电话问题、961个村的通广播电视问题;为1739个村建设了卫生室、XX个村建设了科技文化室、扶持1029个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有力地推动了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XX年又启动实施“扶贫抗震安居”工程,到XX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27亿元,建造抗震安居房12.1万户,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农牧民住房条件。
四、把增加收入作为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的核心,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
增加收入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我们围绕自治区建设“四大基地”的战略思路,安排扶贫资金项目,增加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XX-XX年,自治区各类扶贫资金投入到种植业11亿元,畜牧业14亿元,林果业5亿元,占扶贫资金总投入的40%。优先实施特色林果业、优质畜牧业、设施农业、地方特色手工业和庭院经济项目,发展和壮大农牧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在贫困地区仅新定植经济林面积就达到383.7万亩,占自治区新定植经济林面积的1/4。同时,着力培植和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强化对贫困地区特色主导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截止到XX年,全区国家和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达到128个,通过产业化扶贫带动39.8万户贫困户增加收入。在扶贫资金的支持下,和田地区的核桃、红枣、大芸、地毯、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农牧民增收的稳定可靠基础。XX年和田县仅核桃一项户均增收就达到1003元,占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的38.3%。
五、把科技扶贫和培训作为切入点,着力提高贫困劳动 力素质
XX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安排科技扶贫资金7200万元,在3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科技扶贫示范项目119个,推广运用了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符合当地生态自然特点、能覆盖和带动大多数贫困户发展的科技实用技术,在贫困地区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实施扶贫培训计划,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素质,增强贫困农牧民运用农业科技增收、转移就业创收的双重能力。XX-XX年,累计安排扶贫培训资金8565万元,培训贫困劳动力464万人次,转移就业46万人。XX年全区贫困农牧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385元,比上年增加了89元,增长30%,高于全区平均增幅2.2个百分点
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扶贫开发新突破
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创新成为与贫困博弈的利器。全区扶贫部门和广大扶贫干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求索新的扶贫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相继开展了边境扶贫试点、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点、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山区扶贫搬迁试点、和田县整乡推进试点、扶贫小康村建设示范试点,实施了到户小额信贷和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贷款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了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探索和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为扶贫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按照“立足民生、发展产业、安边兴县、以村带城、成功试点”的方针,阿合奇县边境扶贫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民生得到改善,产业得到发展,农牧民收入进入增长期,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初步实现了“村变、户变、边境一线变”的目标。洛浦县通过短短一年的集中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区发生了突变,初步形成了以精品核桃、畜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通过庭院改造改变了破败零乱的村貌,公共服务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而且探索出了一条资金整合新机制。扶贫贴息贷款制度改革缓解了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激活了贫困农村微型金融服务,大受贫困农牧民欢迎。
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扶贫开发任重道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提出了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对扶贫开发进行了全新部署。国家扶贫开发战略进一步完善,扶贫标准逐步提高,扶贫对象扩大,扶贫开发的内涵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区扶贫开发将抓住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重点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把缩小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准确把握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围绕“一条 主线”、“三项重点”、“七类项目”,坚持以增收为核心,突出南疆三地州、高寒山区和边境贫困农村等扶贫重点区域,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并重,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并重,不断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坚持瞄准对象、突出重点,整合力量、加大投入,发展产业、打牢基础,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不断取得扶贫开发新突破;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坚持求真务实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动真情、做实事,关心贫困人口,关注贫困地区,切实履行好扶贫开发崇高而光荣的使命。
第三篇:卫生局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卫生事业辉煌60年
建国60年来,我国卫生事业在国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关注下,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卫生医疗机构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一、回顾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成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期。全国从仅有一个四人的诊疗所,逐步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发展到几家国直医疗单位和部分乡镇卫生院。卫生事业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只靠赤脚医生“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为群众缓解病痛。人民群众的健康缺乏有效的保障。在此期间,国国国是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地甲病三大地方病的重病区。同时麻疹、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全国医务工作者在国委、政府的领导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防治工作的巨大胜利。
二是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卫生局的功能得到加强,各个乡镇都成立了卫生院,各村都设立了卫生所。三级卫生网络得到了巩固和完善。计划免疫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86年全国儿童免疫建卡率为95.2%,至1990年建卡率达99.5%,四苗覆盖率达88.4%。全国儿童的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三是进入21世纪至今。在 “十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全国有国人民医院、中蒙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和卫生监督所等5个国直卫生事业单位,有17个乡镇卫生院,197个村卫生室、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0家个体诊所。有卫生技术人员790人,病床总数为203张,全国有医疗用房852100平方米。拥有ct、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影像增强x线机等大中型先进医疗设备52台套。可以开展脑部、胸部、腹部等较复杂的手术。建起了国国国中心血库,取缔了流动血源,推动了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控制了艾滋病、肝炎等血源传染病的发生。
四是近年来,在卫生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全国卫生人克服医疗卫生过度市场化所带来的种种困难,进一步整合了卫生资源,卫生系统的服务功能得到加强。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是完成了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建成了疾病控制中心办公楼、妇幼保健所办公楼建设;启动并实施了结核病控制项目和妇幼“降消”项目。“十五”期末,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16.26‰和17.26‰;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0;四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乙肝疫苗纳入了常规免疫范围。二是深入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监督工作。深入开展了以城乡卫生环境集中整治和以灭鼠工作为重点的“除害灭病”大会战,使我国城乡卫生状况均有了很大的改观。加大了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和食品卫生的监督监测的工作力度。有效净化了我国的医疗和食品市场。三是取得了抗击“非典”和防控禽流感的重大胜利。在卫生经费和医疗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卫生人按照国委、国政府的指挥,不惜一切代价,全面投入到防治工作中去,再一次体现了“白衣天使”的“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道主义精神。四是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我国合作医疗工作抓住了解决农民看病难和改善农民就医条件两条主线,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广大农民得实惠。2006年参合农民为15.3万人,参合率达到84.5%。合作医疗基金总额达到837.57万元。通过报销制度九个半月的实施,共为32682人核销医药费用313.02万元。受益面达21.5%。2007年我国参合农民达162218人,参合率达90%。筹资额达892.2万元。今年前四个月共为23902人核销医药费用278.54万元。切实减轻了农民医药费负担,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的问题。二是转变了农民的就医理念。合作医疗开展以前,国外住院率为51.6%,国级住院率为32.3%,乡镇卫生院住院率为16.1%。合作医疗实施后,国外为12%,国级为33%,乡镇为55%。农民过去那种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农民有病乱投医的观念也在逐步改变,基本上达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国。三是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2006年依托项目投资1000多万元,对霍尔奇等4所乡镇卫生院和国中蒙医院进行重建,总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另外我们通过争取缓助、项目匹配等形式为乡镇卫生院筹资170多万元,购进了大批医疗设备及救护车,增强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特别是通过积极争取,加大了卫生项目争取力度,将8所乡镇卫生院和国人民医院列入了国家建设项目,其中国人民医院将建设7000多平方米门诊病房楼,中蒙医院建设8600平方米功能用房并实现整体迁建。今年还将新建2200平方米医疗后勤中心服务楼。8个乡镇医院将新建、改建、扩建6000多平方米病房楼,通过以上的项目建
异界之不死术士 神起国度 冰封乾坤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设使我国医疗卫生环境大大改善,基本能够满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今年国政府克服困难,增加卫生经费264.4万元,卫生事业拨款比例由30%提高到68%以上,在改善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的同时,调动了卫生战线广大职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60年卫生事业的发展经验
一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医疗机构技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从内涵建设入手,狠抓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修订完善了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质控体系。三是走科教兴医战略,加强技术协作与交流,引进了部分医疗器械和多项技术。四是加强了医德医风建设,提高了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涌现出了一批像田荣祥同志等爱岗敬业的白衣战士。在系统内掀起了“向田荣祥同志学习,争做白衣楷模”的活动高潮。
二是稳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国90%的农民有了医疗保障。由于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过度市场化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相适应及广大农民缺乏医疗保障等原因,使医疗卫生事业一度走入困境,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愈显突出。面对这一问题,我国领导高瞻远瞩,在2005年年底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使我国广大农民早一年享受到了合作医疗的优惠政策,同时也带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疏理和研究,不断完善了工作方案,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三是深化卫生事业改革,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状大
一是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对国家即将出台的医改政策要认真领会,并结合我国实际坚决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激励机制,让广大一线职工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抓住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搞活用人机制,大力引进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四是加强班子建设。加强班子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要注重后备管理人才的培养,继续提高班子的领导水平,提高干部队伍的卫生政策、管理知识和科学发展卫生事业的能力。
四是理顺工作思路,确保卫生事业和谐发展
从解决全国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入手,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落脚点,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医疗机构管理水平、综合执法监督水平、中蒙医药服务水平,努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构建和谐国荣提供坚强的卫生保障。
突出九个重点(深化卫生改革、合作医疗工作、卫生项目建设工作、医院管理工作、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中蒙医工作);加强三个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两个改善(行业作风、医务人员工资待遇)。
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国国的卫生事业突飞猛进。人民医院1986年首批进入了“全区文明医院”行列。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1992年率先在全区达标。1996年至2003年,国国国连续8年被评为“全盟(市)卫生工作实绩突出国市”。另外,卫生局已连续7年被国委、政府评为“领导班子实绩突出科局”,并在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防病工作中被自治区、盟(市)、国三级评为先进集体。2006年国国国被评为全市卫生工作实绩突出国市,卫生局被国委、政府评为“领导班子实绩突出科局”。卫生人面对卫生事业的艰难历程,一步步走上了辉煌的今天,他们对所取得的惊人业绩,并不骄傲自满,决心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等好政策的指引下,在国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再创我国卫生事业新的历史新高而努力拼搏。
异界之不死术士 神起国度 冰封乾坤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民政局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民政工作60年辉煌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政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创新力度,整体推进“五大体系”,着力打造“五大平台”,深化民政事业现代化,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乡统筹、区域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协调、整体均衡的民政保障体系。
60年间,**民政事业深深扎根**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壤,以实际行动阐发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精神,多项民政业务工作在全国具有首创性,整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长期以来,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救济工作具有较明显的分散性、临时性的特点,救济水平较低。**针对上世纪90年代后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困难和城镇“单位制”解体,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缺乏制度化保障的情况,提出“统筹考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实行城乡联动、整体推进,抓紧建立面向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并于2001年出台全国首部省级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2003年,省政府进一步明确,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集五保供养、医疗救助、被征地农民保障、住房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为一体,满足各类困难群众的各类救助需求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目前,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经过不断深化完善,低保工作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并同步建立了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动态补贴机制。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94.48%和99%。同时形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救灾工作网络,率先探索“避灾工程”建设,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
社会福利事业迈出新步伐
经过60年的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拓展深化,实现了从救济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发展模式的跃迁。1996年,省民政厅提出“在政府的倡导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兴办社会福利”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路子。1998年,省政府明确改革创新传统社会福利模式,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2005年,省民政厅会同省发改委制定了全国第一个社会福利专项规划——《**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的构想。同时,认真组织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2006年,**省政府又在全国率先将“星光计划”向农村延伸,明确将其建成集老年人文化教育、体育保健、家政服务、托老照料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设施。2008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率先在全国建立养老服务制度政策体系。启动实施“残疾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加快“儿童福利设施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建设,创新孤儿救助、教育等新途径。
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入新世纪,优抚安置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至2005年底,全省已基本建立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抚恤补助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同时,基本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使其基本达到或接近城镇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并率先在全国探索了城乡一体安置的改革新路子。从2004年开始,**省又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退役士兵安置新途径,推进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向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加强双拥组织领导,广泛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和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自创建双拥模范城(县)以来,全省先后有15个市、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有53个市、县(市、区)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
慈善事业不断跨上新台阶
1994年8月,嘉兴市慈善总会成立,标志着**省慈善事业正式起步。经过十多年发展,全省各级慈善机构和现代各类慈善组织不断提高慈善资金筹募水平,加大慈善救助力度,切实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慈善事业发展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各市、县(市、区)均已建立慈善组织,慈善养老机构、康复中心、慈善医院、慈善超市等慈善实体不断发展壮大。各级慈善组织也积极探索资金筹募办法和渠道,建立与企业的“伙伴关系”。到2008年底,全省历年筹募善款累计已达76.78亿元,善款总数居全国前茅。据统计,全省各级慈善组织历年用于援助的资金已超过39.1亿元,320多万特困人员及其家庭受益。慈善组织的“机构品牌”效应逐步增强,社会慈善公益意识明显提高。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慈善家队伍不断壮大,并已经成为慈善捐赠的重要来源。
基层社会自治能力建设取得新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全省民政系统根据中央“政社分
穿越1999 极品异能宅男 野蛮控卫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海军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中国海军60年发展历程
中国海军经过6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综合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能随时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海上钢铁长城。
1949年0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从滔滔长江中,艰难地驶向大海。1954年,中国政府在中央财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拨出巨款,采购了苏联制造的四艘驱逐舰;1962年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第一艘国产猎潜艇研制成功;1971年,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济南”舰服役;1975年,第一艘国产导弹护卫舰交付部队使用。从引进到制造,中国人民海军的武器装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国产第二代导弹驱逐舰“**”舰装备海军部队,其排水量4200吨,可搭载直升机,并装备有防空导弹系统和反潜武器系统。新级别导弹驱逐舰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战舰朝着多用途、远海作战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有着“中华神盾”美誉的新一代国产导弹驱逐舰使水面舰艇部队同时具备了点防空能力和区域防空能力。与此同时,新一代导弹护卫舰、导弹艇、猎潜艇、扫雷舰、远洋综合补给船也陆续装备部队,使中国海军的远洋综合作战能力得到大幅跃升。
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81年,第一艘国产导弹核潜艇下水;1982年,我国成功进行了首次潜艇水下运载火箭发射……目前,我国潜艇的数量与总吨位比初建时期增长了几十倍:新型常规动力潜艇静音性能取得突破;海战场上的自持力、生存能力、突防能力以及攻击能力大幅跃升;战术核潜艇、战略核潜艇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海军潜艇部队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为祖国在水下建起一道坚固的盾牌。
1995年,在青岛附近海域举行的一场实兵对抗演习中,海军航空兵的实力得到了全面的展示:新型反潜机使“蓝”军潜艇无处遁形;新型舰载机利用“敌”雷达盲区,引导“红”军水面舰艇部队对“敌”实施精确的超视距攻击;新型电子侦察机、电子干扰机对“蓝”军实施全面的电磁干扰和压制,为“红”军在电磁空间的争夺中赢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新型的歼击机为“红”军取得了制空权;轰炸机为登陆部队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使登陆部队顺利抢占滩涂阵地……步入21世纪,海军航空兵部队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战半径更大、对海攻击能力更强的“飞豹”战机和信息战能力更强的第三代战机全面装备海军部队,并逐步形成全天候作战能力;信息化程度高、功能全面的新一代舰载机与海军水面舰艇密切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海军的搜反潜能力和攻舰的能力;侦察机、加油机、轰炸机等部队作战能力全面提升,为取得海战场的制空权、电磁空间的主导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一支由18艘护航、测量、保障舰船组成的大型舰艇编队,第一次驶出领海,穿过岛链,进入了太平洋。这是人民海军为保障我国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区发射运载火箭派出的特混舰队,在广阔的大洋上,中国海军留下了一道道崭新的航迹。1985年11月16日至1986年01月19日,“合肥”号导弹驱逐舰和“丰舱”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首次出访巴基斯坦卡拉奇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和孟加拉国吉大港。这是中国舰艇编队首次出访。此后,中国海军31次走出国门,访问了近40个国家,从近海走向远海,从蔚蓝走向深蓝,中国军舰航迹遍及五大洲、三大洋。2002年05月20日,“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从青岛起航进行首次环球航行,历时4个多月,总航程达3万多海里,开创了我国海军舰艇出访海上航行时间最长、出访国家最多、航程最远、途经陌生海域和航道及港口最多的纪录。
2005年,中国人民海军的军事任务开始多样化,“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正式在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和我国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拉开帷幕,为期八天的演习跨越两国陆、海、空域,共分“海上封锁作战、两栖登陆作战,强制隔离作战”三个阶段,向外界展示了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显示人民海军与外国海军合作的层次、规模和难度不断提高。2008年12月26日,由“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狂战诀 金莲别录 大唐流氓海盗 限制级召唤 让子弹飞翔 绝顶 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