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资治通鉴》教案
传统文化教案之《资治通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资治通鉴》的作者、成书年代、卷书、体例
(2)了解《资治通鉴》在中国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
(1)情景再现司马光睡“警枕”的故事,体会其编撰《资治通鉴》的艰辛;
(2)详细讲解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过程;
(3)分小组讨论纪传体史书与编年体史书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中国古代优秀宝贵的文化遗产
(2)感受《资治通鉴》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学习古代历史学家们的才智和精神,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资治通鉴》的作者,年代,体例
2、了解《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故事难点:了解《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情景再现司马光睡“警枕”的故事,让学生讨论《资治通鉴》编撰的过程,感受到什么?
二、1、了解作品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2、走进名人——司马光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3、写作背景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熙甯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
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
书。”
4、小小故事会:
你读过《资治通鉴》吗?你知道《资治通鉴》记载的小故事吗?讲给同学们
听。
5、合作探究:
分小组讨论纪传体史书与编年体史书的异同,以《史记》和《资治通鉴》为例进行探讨。
6、教师点拨:地位与作用
首先它建立了编年体通史的规模,重振编年史体,因编年体自《春秋左氏
传》后,地位渐受断代史所挫。《资治通鉴》不单改善了编年体的组织,增加了编年史体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把断代编年体改为通史编年体,这实在是史学史上一大创举,其亦是我国首部编年体通史。后世仿效者亦众,如南宋末年金屐祥作《资治通鉴》前编、李焘撰《续资治通鉴后编》、朱熹着《资治通鉴纲目》、清人徐干学编写《续资治通鉴后编》、最后有毕秋帆(毕沅)之《续资治通鉴》。
7、感悟升华:
从古代历史学家们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做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小结并板书
四、推荐作业:
请阅读古文版《资治通鉴》中你感兴趣的一篇。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资治通鉴》
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
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三、写作背景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熙甯年间,司马光强烈
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四、地位与作用
首先它建立了编年体通史的规模,重振编年史体,因编年体自《春秋左氏传》后,地位
渐受断代史所挫。《资治通鉴》不单改善了编年体的组织,增加了编年史体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把断代编年体改为通史编年体,这实在是史学史上一大创举,其亦是我国首部编年体通史。后世仿效者亦众,如南宋末年金屐祥作《资治通鉴》前编、李焘撰《续资治通鉴后编》、朱熹着《资治通鉴纲目》、清人徐干学编写《续资治通鉴后编》、最后有毕秋帆(毕沅)之《续资治通鉴》。
第二篇:《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
昆一中高一(14)班刘健敏
《资治通鉴》是旧史书中一部著名的大书,简称《通鉴》。北宋中期,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在一些优秀的助手协助下,用了十九年功夫,才编写完成。
我看完了三十六卷,感慨万分,王莽真是英雄啊,居然可以慢慢的把皇帝的宝座夺到了自己的手里,从入座,出声,喧宾,最后夺主,步步紧逼,稳扎稳打,在最后“出声”之前,他始终保持着“恭顺谦让”的伪装,让皇太后被他彻底迷惑。等到最后“出声”,不满足摄政,要当真皇帝,直接向皇太后要玉玺时,皇太后已毫无反击之力,一切都晚了。我想,这段历史的借鉴意义在于,不管是从政还是从商,我们都要小心身边过分“恭顺谦让”的小人,因为不知道他哪天会喧宾夺主。
王莽在历史上开了两个坏头,一个是在政治上开了个“篡位”的头,虽然他被士大夫称赞为礼贤下士,孝顺仁义,但这都是表面文章,他以此来邀得名誉。第二个是从文化上来讲,他是个俗儒,不懂得以与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出发点施政。他妄图用《周礼》来治理国家,从而坏了天下。因为理想中的儒家世界并不能实际存在。
恒温是东晋时有名的将领,曾经两次北伐,他有两句话很有名,一句是“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桓温感叹时光流逝太快,自己以前栽种的杨柳树如今已经枯萎摇落了。树犹且如此,人又何以堪呢!他感叹人世沧桑,转眼已间,他已是个老人了。曾经的雄心壮志,可能还有,但是精力和身体已不如从前了。另一句是:“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这句意思很明显,大丈夫岂能碌碌无为的过一生呢?应当做一番事业,以不枉来世一遭。“不惜遗臭万年”是他的愿望,而现实中却又是顾虑重重,所作所为非常注意尺度,到染病快要死之前,考虑更多的还是家族将来的利益,而非自己当皇帝的事,不像历史上一些真正的不惜遗臭万年的人那样。
再说刘邦,书上写五人分得项羽的尸身,共同向刘邦请功,五人被封为列侯。当然最后刘邦在鲁国“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亲为发哀,泣之而去”。而凯撒在击败自己的对手庞培后,庞培逃到埃及。埃及人为了讨好恺撒,杀死庞培并
把他的首级和戒指献给了恺撒。恺撒面对昔日对手的头颅,流下了感伤的泪,下令杀死了刺杀庞培的凶手,并为他举行了正式的葬礼。两位历史人物的情怀是一样的,我相信史书上没记载的那一幕刘邦见到昔日令他震颤的项羽被分尸五块也会不禁怆然涕下。但两人对待凶手的方式截然不同,这也是固有因素的。刘邦在与项羽的争夺中始终是不自信的,他的胜利其谋臣起了很大作用,于他自己可能还心有余悸,所以项羽之死,他终于松了一口气。恺撒却不同,他时刻带有舍我其谁的自信,他是靠自己的优秀才能战胜的庞培。如果说刘邦对死去的项羽还存有畏惧,那恺撒则不然,他只是为失去一位虽是对手的故人而惋惜。
所以,如果不曾解读历史,让我们对所谓“华夏五千年文明”保持慎重的缄默。
第三篇: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
姓名:翟茜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号:21411002学号:1120102975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所主编,是继《春秋》后的一部以编年体的史学巨著,记载的历史达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共计1362年的历史逐年详细记载。
初闻此书,我便对书名产生了好奇:既不叫“XX策”,又不叫“XX记”,翻阅资料后方得知,书名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资治”两字意谓著“帮助”“治理”。“通”则意谓著博通古今的“通史”,“鉴”则有引为“借镜”之意(以史为镜),寓意深刻。
在《资治通鉴》中遨游,我仿佛穿越时光,脑海中浮现出历代风流人物,他们英明机智,英勇无畏,他们纵横疆场,摆布政坛,他们流芳百世,美名传扬。项羽是我所欣赏的。在那风云突变的年代,出生于名将世家的项羽不但精通兵法,武艺高强,力能扛鼎,竟也是才气过人。年仅十一岁的少年面对国破家亡,立下了反秦之志,敢于对始皇帝誓言“彼可取而代之”。好个项羽,放到现在,简直是个有理想有抱负而且有真才实学的截然不同的官二代啊!唉,现在的“二代们”有几个能比?项羽垓下之战,四面楚歌,仍在烈烈的战火中唱起生命的悲歌!帝王的史册里没有你的名字,可是西楚霸王何人能比?何人不晓?你刚直正义,一腔热血和勇气也能感天动地;你光明磊落,海一样的胸怀让敌人颤栗。你的一生可歌不可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刘邦是我所欣赏的。别说什么文人看重是品德,政治家看重是成败。这两个可以不矛盾。虽然刘邦人品不太好,但他自力更生,能屈能伸,审时度势,重用人才,把握机遇,当机立断。刘邦本是沛郡丰邑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山沟里的老农民;史书记载,他身高七尺八寸,秦汉1尺=23厘米 一寸=2.3厘米,所以他大概178cm,在身高一米九几的项羽面前,他是个矮子;而且他身无长物,是个穷光蛋,用现在网络上的一个词形容,那就是个“屌丝”啊!但人家刘邦不在乎啊,照样奋斗!可谓人穷志不穷!再说刘邦知人善用:让韩信带兵、让张良谋划、让萧何治国,不像项羽,自命不凡。刘邦善于把握机会,当机立断:先入函谷关为王,那刘邦便毫不犹豫;不像项羽,做事犹豫不决,摆下鸿门宴竟然放过机会,让煮熟的鸭子跑了。所以说成大事者,是要具备刘邦身上一些优秀品质的。
关羽是我欣赏的。虽然他集骄傲,狂妄,轻敌,自大于一身。但是他同样集忠于君,善与友,正义,武力,智慧,勇气,毅力,大志于一身。在那个时代里,他是东汉战乱中的名将,《资治通鉴》里,曾经缕述了东汉建安24年关羽招降河南伊阳县流贼孙狼之后,自许昌以南众多盗寇群起南附蜀汉的史实,然而就在这一段文字后面,司马光却赫然用了十分醒目的一段文字,他写道:“……自许以南,往往遥应羽,羽威震华夏。魏王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资治通鉴〉卷68汉纪60中华书局版12册大字直排本2163页)这句话中最关键的就是“威震华夏”四
字,在后人的约定俗成与观念演变中,如此评价关羽,乃是一种非同小可的赞誉:“威震华夏”便是名震中国,威被遐迩。如今,他是人们心目中的“武圣”,是忠义的化身,永远的关公。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镜,吸取经验教训,可以面向未来。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在他们身上,我懂得了人要守信用;刘秀登基,韬光养晦,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采取韬光养晦政策;刘禅乐不思蜀,让我知道啃老族们吃老本却不思进取,终将坐吃山空;诸葛亮审时度势,让我明白应该知己知彼,把握机遇„„
《资治通鉴》与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合称为“史家双璧”。它史料价值高、编纂方法科学,文字优美,是研究唐以及唐以前历史一部最佳的参考资料,对从政、做事、为人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自成书以来,影响巨大而深远。它同时也是一部对后世史书编撰影响极大的经典著作,促进了编年体史书的长足发展和进步。此外,它的文学性也很高。它善于合理地选择材料,精心地进行剪裁,深入地发掘和描述,简明扼要地运用对话,形象真实地再现了历史过程,对宋以来的文学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文中的很多语句,后来都成为成语典故,如“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
虽然都是史书,《资治通鉴》和《史记》的编排体例不同。《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就是说通过各个朝代帝王将相的传记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所以一件事情你会在不同人物的传记里找到记载,而且有可能不尽相同。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就是按照时间先后,记述重大的历史事件。除此之外,《资治通鉴》是为了给统治者以历史借鉴,所以更注重其中的谋略,带有批判色彩。
阅读,可以领略和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美感和韵味,能够汲取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精华和丰美的养分,在这感受与汲取中使道德情操得以提高,使多方面的素质得以培养。“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的这句名言,所言正是!寂寞时,书会给你以安慰;疑惑时,书会给你以指点;挫折时,书会给你以力量;顺畅时,书会指引你走向更大的辉煌。
而阅读像《资治通鉴》这样的经典,我更是受益匪浅!正如清人王鸣盛所说的:“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连毛主席都读了十七遍!我这才是浅尝辄止。《资治通鉴》虽是写给皇帝看的教材,但今天我们仍有必要读它。因为不论是从国家治理的宏观角度还是从个人生存的微观角度,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历史上并无太大差别。就像培根在随笔《论求知》所述,“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诵读经典,古为今用。
第四篇:资治通鉴复习资料
党锢之祸:
1.党锢之祸: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
禁锢;汉代刑罚的一种,令犯罪者、亲属、门生不得为官
2.宦官党:侯览、曹节、王甫等,他们任用私人,败坏朝政,为祸乡里
外戚党:窦武等人比较清正,贵族李膺、太学生郭泰、贾彪等人。“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 3.第一次党锢:
(1)起因:宦官赵津、侯览等党羽与张泛、徐宣等人为非作歹,并故意在大赦之前犯罪,期望以此逃脱惩罚,而官员成瑨、翟超、刘质、黄浮等不畏权贵,在大赦以后仍然按律处置了这些人。宦官等人向桓帝进言,桓帝听信一面之词,重处了这些官员。(2)发展:宦官一党诬陷李膺(大赦前处死张成之子)结党营私,士宦矛盾爆发
逮捕并审理党人,陈蕃、刘茂被罢免
(3)结束:外戚窦武上书求情、宦官王甫取消酷刑。大赦天下(宦官怕牵连到自己身上故意进言)4.第二次党锢
(1)起因:陈蕃、窦武以“日食”上书要求各处宦官参政、不理(2)发展:九月辛亥政变:陈蕃、窦武死
张奂(“平叛有功”大司马)、郎官谢弼上书平反;张罢官、谢死
李膺、范密、范滂等被杀 5.党锢再起:
八年后上书鸣冤,激怒,党人牵连五族 6.结束:
黄巾军起义,怕党人造反,大赦天下„„
7.影响:伤及根本,(宦官为所欲为残害百姓)黄巾军起义,群雄割据 „„„„„„„„„„
问:吾欲使汝为恶 则恶不可为 使汝为善 则我不为恶【我想让你做好事,可我没有做坏事,这一生都在做好事,却落得如此下场,表达出了不甘)„„„„„„„„„„
问:为什么东汉士大夫如此崇尚名节,形成强大社会舆论? 答:东汉初年的重儒举措,鼓励尚节之风 „„„„„„„„„„ 司马光对党人的态度:
答:口舌救国不可取、连累亲朋 „„„„„„„„„„
《资治通鉴》重要史论
一.论礼治
1.以“三家分晋”开篇:(1)续《左传》(2)礼治是周开始灭亡的起点,时代划分的标志性起点,突出重要性——不足:汲汲于三家分晋是诸侯还是天子所为——历史的必然性没有意识到 2.礼治思想:
(1)“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纪纲,即礼治秩序(2)纪纲的关键在于君臣名分,“礼之大节”,不可乱(3)维护此名分的主要手段是“名”
天子的职能就在于维护纲纪名分,只有坚决维护纲纪名分天子才能永保统治权;一旦纲纪败坏,名分颠倒,天子就会丧失统治权的合法性,就无法避免被推翻的命运。他同时认为,周王室在平王东迁后之所以还能保持天下共主的地位,主要就在于坚决维护纲纪名分,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的事则是周王室抛弃纲纪名分的第一步。正因为周王室自坏纲纪,所以天下开始以智力相雄长,周王朝及其诸侯国最终都走向了灭亡。————司马光没有意识到1.客观形势所逼2.历史必然性
二.论才德:为韩赵魏所灭的智伯
1.才:聪察强毅;德:正直中和;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二者有高下 2.圣人>君子>愚人>小人——将复杂的才性与德性做了简单的划分,受时事影响,激愤,不足取。———对德行的强调有片面的深刻性
三.论教化风俗之重 风俗—礼—纪纲
曹操不称帝的原因—东汉民风淳朴,畏天下公议——东汉以来重教化、敦风俗的结果 儒家传统,与王安石都将国家的风俗教化提高到事关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上
四.论宦官专权
1.宦官与君主的关系;唐代宦官有兵权,因此为祸最烈;认为宦官之重也有贤才,对崔胤杀尽宦官的做法表示批评 „„„„„„„„„„„„ 司马光史论的特点:
1.以礼治思想为核心,评论历史是非——儒学色彩
2.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论述君臣之道,服务于社会现实——借史论发表政论(重视君主作用,为君之道、为臣之道)——影射现实,反对王安石变法(以人为本,不以法为本)3.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4.对前人史学思想的批判继承
汉武帝用人
1.汉武帝急于招揽人才的时代背景:汉武帝积极推动政策转变,意欲建立宏大事业 2.人才鼎盛的原因:
(1)汉武帝慧眼独具,不拘一格(2)荐举人才、上书言事等制度——
(3)建功立业的时代:形势所迫(匈奴、皇权受外戚、大臣影响)
(4)选拔人才的制度:A.察举制B.设太学、博士弟子——董仲舒,儒家独尊的地位由此确立
„„„„„„„„
问:如何看待汉武帝对于天下贤才“未尽其用,辄已杀之”的做法? 答:1.强化皇权,担心功高盖主——阶级立场
2.个人缺陷
轮台罪己诏:
问:从“轮胎罪己诏”看汉武帝的为君之道?
答;
1.文武之道,贵在一张一弛。轮台罪己诏在时局趋于复杂的情况下颁布,收拢了民心,稳定了社会秩序
2.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自我反思的精神
3.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实际上是在积极探索统治经验和教训,既尽可能地发展秦始皇创建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又力图不蹈亡秦覆辙”
4.以民为念而思,深谙“民为国本”的道理,在政局多次发出趋向不稳的信号后,及时转变政策,造福了汉朝百姓,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实现汉室的稳固
长乐老冯道
„„„„„„„„
问:五代时期“冯道现象”的形成原因?
答:1.政权更迭频繁。五代前后只有五十四年,3.,名教对行动的束缚力相对宽容,忠于一姓一君的愚忠观念尚未形成(五代社会乱象冲击了传统的儒家观念)
4.求实重利的社会心理形成。
第五篇:《资治通鉴》书评
《资治通鉴》与领导艺术
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作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我国历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享有世人极高的评价和赞誉,它不仅为领导阶级提供了管理经验,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它与司马迁的《史记》并为华夏历史文化遗产之双璧,蜚声中外。
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有断裂,也有延续,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不因时代久远而陈旧落伍,经过岁月的涤荡反而历久弥新。《资治通鉴》的书名由宋神宗钦赐,他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通”则意谓着博通古今,“鉴”则有引为借镜之意。该书是由北宋司马光耗时19年所著的一本达三百万字的巨作。全书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以时间为经、皇朝为纬,运用追叙、插叙和终言等多种手法来说明史事发生的前因后果,交待人物的身世经历,叙事系统而清晰。全书通过对宋以前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深切思考,总结了决策、用人、吏治等治国理政方面的得失。作者通古时之变,兼容并蓄,拾遗补缺,以生动流畅、质朴精练的语言融汇诸史,成就一家之言,总结得失,供人主借鉴,从而成为后人学史、参史、研史必读之书,亦是领导者不可不读之书。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结合工作需求实现与经典著作的对接。
《资治通鉴》在总结历代兴衰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了领导者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重视君主的才能、素质和品质对于国家兴衰的重大影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而司马光强调君主要负主要的历史责任。他认为领导者应该具有仁、明、武三点优秀的内在品质。“仁”指仁政和目标,“明”指素质和品质,“武”指毅力和定力。修政治,兴教化,育万物,养百姓,此乃仁;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此乃明;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乃武。如若领导人三者兼备,则必能更好的发挥众人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该书中与领导艺术相关的知识,提高管理技能,并学以致用。党员干部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仁、明、武,从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带领党员加强理论学习,共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司马光在书中还提到:“治国之要亦有三,一曰官人,二曰信赏,三曰必罚。”“官人”指的是用人、用干部,“赏罚”指的是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干部的任用及赏罚是领导者管理的重要手段。汉高祖刘邦在取得天下后就总结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钱谷,安百姓,保证前线粮草供给,我不如萧何;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由此可见刘邦的领导艺术,他能够把握方向、提出愿景、知人善用、集思广益,通过对众人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使大家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这和十八大讲到的“人皆可以成才”、“人才处处都有”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有积累的人;二、领导人要懂得人才处处有,善于识才。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用人方面要做到“至公至明”,明察是非优劣,不以亲疏贵贱或个人喜怒好恶影响自己的判断,做到慧眼识才,知人善用,唯有如此才能选拔出合格优秀的共产党员,进而在整个党支部营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让各党员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当中,推进我院支部建设。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遵循管理原则,注意重大人事布局和重大事务决策,同时也要深入基层,与团员青年多交流、多沟通,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纽带作用,凭借自己的力量把党员中所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发展趋势凝聚起来,形成一股坚定的力量。党员也应增强自身责任感,主动报告工作进度并对自己的工作提出改善计划,同时也要努力学习,发散思维,开拓视野,将创新与务实相结合,开创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与时俱进新局面。
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比别人更加谦卑、更自律。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懂得如何做人,更清楚地明白清虚卑弱的为人之道。作为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境界,拥有大的格局和胸怀,以曹丕利用自己的王权对得罪过他的人进行报复为鉴。同时作为党员干部也要学会做事,居仁由义,刚柔并济,内刚讲究的是原则,外柔看重的是手段。“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日常管理事务也需要灵活运用策略,正如唐太宗所言,“道以光大为功,术以神隐为妙。”
曾国藩曾对此书做出如下评价:“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该书的管理学基础和领导学本质对领导人尤其是党员干部管理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无论是党员干部、党员都要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从严治党、从严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