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周转外汇贷款贴息和人民币中长期贷款贴息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关于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周转外汇贷款贴息和人民币中长期贷款
贴息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来源:商务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 首发子站:境外投资管理处 首发栏目:通知公告 日期:2006.03.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财政厅(局)、经贸委(经委、计经委),中央管理的外经贸企业:
为积极推动我国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原外经贸部、财政部、原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于1999年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周转外汇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的通知》([1999]外经贸计财发第273号)和《关于印发(境外加工贸易人民币中长期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的通知》([1999]外经贸计财发第415号),使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对用于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的周转外汇贷款和人民币中长期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几年来,这两项贴息政策对于促进境外加工贸易业务发展、引导企业“走出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加大对境外加工贸易业务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决定对上述两个贴息管理办法中有关贴息范围、贴息比例等内容进行适当修改。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扩大贴息范围。
在现行贴息范围限于境内国有银行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和周转外汇贷款(不包括各种优惠政策贷款)的基础上,将贴息范围扩大为用于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所有境内银行贷款,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汇贷款。
二、提高贴息比例。
在现行人民币中长期贷款贴息比例为实 际支付利息的50%、周转外汇贷款贴息为年贴息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将所有银行贷款贴息比例提高到实际支付利息的100%,但在本通知下发之前已经按《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周转外汇贷款贴息管理办法》或《境外加工贸易人民币中长期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的规定给予贴息的银行贷款利息不再按本通知的规定追溯。
三、除上述一、二两项所规定的内容外,其他事项仍按《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周转外汇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和《境外加工贸易人民币中长期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四、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特此通知
第二篇:江苏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周转金贷款贴息管理办法
江苏省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周转金贷款贴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的意见》(苏政发[1999)45号)精神,积极推动我省企业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周转金是指到境外举办加工贸易的企业从境内中资银行取得的作为流动资金的短期周转金贷款(以下简称周转金贷款),其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
第三条
从事境外加工贸易的企业应当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有关贷款的规定申请、使用和偿还周转金贷款。
第二章
申报条件与贴息方式
第四条
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从事境外加工贸易的企业,凡符合下列条件均可申请周转金贷款贴息。
1.列入《江苏省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库》的项目;
2.取得外经贸部颁发的《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企业批准证书》;
3.项目承办单位带动原材料、半成品等年出口额为100万美元以上;
4.项目承办单位获得了银行周转金贷款。
第1条
符合第四条条件的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周转金贷款,按银行正常贷款利率支付利息,省级外贸发展基金给予适当贴息,每年总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第六条
贴息的计算时间与银行收取贷款利息的计算时间相一致。正常贷款期限之外的加息、罚息等不包括在内。贴息资金(以下简称息金)每半年核拨一次。
第三章
申报程序与要求
第七条
申报贴息的企业将贴息资料经贷款银行核实后,由各省辖市及享受省辖市经济管@权限的县(市)外经贸委会同财政局,于每年1月20日和7月20日前报古外经贸委、财政厅申请周转金贷款贴息。
第八条
省外经贸委会财政厅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扶持’’的原则对贴息资料进行审核,经综合平衡后,联合下达贴息计划。
第九条
申报周转金贷款息金应提供以下资料: 1.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企业批准证书;
2.银行出具的周转金贷款合同,银行已收到利息结算证明及企业付息单; 3.周转金贷款贴息资金申请表(见附表,一式三份);
4.我驻当地使馆经商处出具的项目竣工并投产经营的证明。
第四章
息金下达与管理
第十条
省外经贸委会同财政厅对申报周转金贷款息金资料审核后,由省财政厅于每年3月和9月将贴息的资金核拨至当地财政,由同级财政支付转拨给项目承办单位。第十一条
项目承办单位收到贴息,冲减财务费用。
第十二条
各省辖市及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县(市)外经贸委、财政局要定期对息 金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息金及时到位,并于每年4月15日向前省外经贸委、财政厅报告贴息的执行情况和息金的落实情况。第十三条
省外经贸委、财政厅将对各地周转金贷款贴息的执行情况和贴息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
第五章
罚
则
第十四条
经批准享受周转金贷款贴息的企业,不得有下列行为: I擅自改变贷款的用途、挪作他用; 2.擅自改变息金的用途;
• 3.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骗取息金;
4.拒绝本《办法》规定部门的监督、检查或对监督、检查不予配合。
企业有所列(1)、(2)行为的,取消申请贴息的资格;有所列(3)行为的,取消从事境外加工贸易企业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建议有关部门领导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所列(4)行为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纠正,限期内仍不改正的,取消申请贴息的资格。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省属企业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周转金贷款贴息工作按本《办法》执行。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外经贸委、财政厅负责解释和修订。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江苏省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周转金贴息资金申请表
第三篇: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
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扶持家禽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办发[2004]17号)精神,为落实对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政策,规范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提高贴息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是指在我国家禽养殖、加工行业中占重要地位,并在此次禽流感疫情中受到冲击的家禽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具体企业名单由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确定并发布。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财政贴息是指对因受禽流感疫情影响的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银行已经发放但尚未到期的流动资金贷款给予一定期限和比例的财政贴息。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经办银行是指与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发生流动资金贷款关系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
第五条对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银行已经发放但尚未到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国家财政按现行半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的一半据实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贴息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按东部地区20%、中部地区50%、西部地区80%的比例负担(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提高10个百分点),其余贴息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
第二章 流动资金贷款展期和贴息的审核
第六条对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已经发放尚未到期的流动资金贷款,适当延长还款期限,具体期限由经办银行决定,并报当地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备案。第七条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须凭农业部出具的相关文件,向经办银行办理流动资金贷款展期和贴息申请。
第八条经办银行对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展期和贴息申请进行审核,对于银行已经发放但尚未到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可给予展期和贴息。
第九条经办银行应单独设置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财政贴息业务台账,并接受有关部门检查。第三章 贴息资金的审核与拨付
第十条经办银行以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截至2004年1月31日的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计息基数计算贴息金额。
在6个月的贴息期间内,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现行半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5.04%的一半(即2.52%),其余部分由国家财政给予经办银行贴息。
第十一条经办银行申请贴息资金,按如下程序办理:
(一)地市级经办银行于本办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将贴息资金申请和明细表报送地市财政部门,并附家禽养殖、加工企业贴息申请、计收利息清单、贷款合同复印件、贷款发放凭单等。
贴息资金申请应包括截至2004年1月31日贷款余额、贷款发生笔数、申请贴息资金额等内容。明细表包括每笔贷款的项目名称、贷款金额、发放时间、期限、借款人名称和单位所在地等内容。
(二)地市财政部门收到地市级经办银行的贴息资金申请材料后即进行审核,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
(三)地市级经办银行向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报送拨款申请材料。拨款申请材料包括贴息资金申请和明细表、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计收利息清单、地市财政部门的审核意见等有关材料。
(四)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以法人为单位,农村信用合作社由县级联社报送有关材料。
(五)专员办收到拨款申请材料后,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并送省级财政部门。
(六)省级财政部门收到专员办审核意见后,将拨款申请材料汇总,报送财政部。
(七)中央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由财政部对省级财政部门报送的拨款申请材料审核后,安排专项贴息资金,向各省级财政部门拨付。省级财政部门收到中央财政拨付的贴息资金后,在“十个工作日内连同应由省级财政部门承担的贴息资金,一并向经办银行据实拨付。
第十二条省级财政部门应在贴息资金拨付完成后,对本地区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资金的审核拨付情况,包括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流动资金项目贷款余额、发放笔数、应贴息金额和实际贴息金额等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以书面形式报财政部。
第十三条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好贴息资金的决算工作。
第四章 监督管理和责任
第十四条经办银行应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贷款项目是否属于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进行审核。
(二)对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的使用方向进行监督,确保贷款用于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项目。
(三)根据有关规定需要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十五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对辖区内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贴息的审核工作进行指导,与有关部门配合做好贴息审核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对贴息的审核工作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反映,确保贴息政策落到实处。
第十六条专员办应加强对贴息资金拨付和使用的审核、监督、规范审核监督程序,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贴息资金专项使用。
第十七条借款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经办银行等有关机构未能认真履行审核职责,导致借款人骗取财政贴息资金的,由经办银行等机构按各自的职责承担责任,并共同负责追回贴息资金,登记借款人或单位的不良信用记录。
第十八条对经办银行虚报材料,骗取财政贴息资金的,财政部门应追回贴息资金,同时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通过媒体予以曝光。
第十九条各级财政部门未认真履行职责,或虚报材料、骗取挪用财政贴息资金的,财政部将采取责令纠正、追回已贴资金、媒体曝光等措施,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可会同专员办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贴息资金的具体操作程序。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关于印发《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甘 肃 省 农 牧 厅 甘 肃 省 财 政 厅
甘 肃 省 扶 贫 开 发 办 公 室 文件
甘肃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兰 州 中 心 支 行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甘肃监管局
甘农牧发〔2013〕176号
------------------
各市(州)、县(市、区)农牧(农业、畜牧)局、财政局、扶贫开发办、政府金融办,人行各市(州)中心支行,各市(州)银监分局,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
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逐步形成财政分级与农户共担利息的机制,规范贷款贴息管理,促进我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省农牧厅、省财政局、省扶贫开发办、省政府金融办、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甘肃银监局联合制定了《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
省农牧厅
省财政厅
省扶贫开发办
省政府金融办 人行兰州中心支行
甘肃银监局
2013年5月29日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
甘肃省农牧厅 2013年5月249日印发
------------------
共印750份
关于印发《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附件1 附件2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规范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规范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有
关问题的通知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部、陕西省内各中心支行、杨凌支行,各有关金融机构: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贴息资金管理,结合我省实际推动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根据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的通知》(财金〔2013〕84号)和人行西安分行、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西银发〔2012〕128号)精神,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明确政策支持对象和贷款额度、期限
(一)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支持对象包括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一般指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含留学回国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刑释解教人员,合伙经营与组织起来就业的经济实体以及符合规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对上述人员中符合规定条件的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农村妇女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可以给予优先重点支持。
(二)财政贴息资金支持个人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一般为5万元,最高不超过8万元;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最高贷款额度为10万元。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贷款额度,一般为30万元,最高不超过50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贴息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三)财政贴息资金支持的个人、合伙经营与组织起来就业的经济实体、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期限最长为2年,对展期和逾期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部门不予贴息。
二、完善财政贴息政策
(四)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部门要及时、足额地拨付贴息资金。
(五)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个人、合伙经营与组织起来就业的,个人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部门据实全额贴息。其中,中央财政承担贴息资金的75%,省级财政承担贴息资金的20%,市级财政承担贴息资金的5%。贷款利率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不超过3个百分点。
(六)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部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给予全额贴息。其中,中央财政承担贴息资金的25%,省级财政承担贴息资金的50%,市级财政承担贴息资金的25%。
(七)地方财政部门自行安排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要与中央财政贴息支持的小额担保贷款分离管理,分账核算。
(八)各级经办担保机构,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贷款申请人(含合伙经营与组织起来就业的经济实体、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贴息贷款担保费或其他额外费用。
三、严格贴息资金申请、审批程序
(九)各市应建立贴息资金周转制度,专项用于中、省贴息资金拨付到位前垫付贴息资金。
(十)为加快贴息资金拨付进度,各市区可结合本地区情况,按照以下程序办理贴息资金的申请、审核和拨付工作:
1.每季度结息日后7个工作日内,县级经办银行分别将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申请表和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明细表报送县级人社部门所属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和县级财政部门,并附相关资料(包括微利项目及小企业计收利息清单、借款有效凭证、借款合同复印件、贷款发放凭单等)。
2.县级人社部门所属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和县级财政部门收到经办银行申请后,7个工作内由县级人社部门召集县级财政部门对贴息资金申请进行会审,会审合格后加盖公章退回县级经办银行。若逾期未能提出会审意见,视作初审合格。
3.县级经办银行及时将初审合格的资料上报市级主管银行,市级主管银行对所属辖区经办银行小额担保贷款资料进行汇总,报送市级人社部门所属小额贷款担保机构。
4.市级人社部门所属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在7个工作日内审核贴息资金情况,并报送市级财政部门。
5.市级财政部门对贴息资金情况于7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将贴息资金拨付市级主管银行。
四、认真做好财政贴息贷款审核发放工作
(十一)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人社部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共同做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建立和落实贷款回收责任制,切实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各承办单位、担保机构、金融机构,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确保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
(十二)小额贷款担保机构要对贴息贷款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和创业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评估。对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项目,以及借款人可自行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的,不予提供担保。
(十三)小额担保贷款经办金融机构应对借款人的家庭贷款记录和项目风险情况进行审核,加强对贷款资金投向的监督管理。除助学贷款、扶贫贷款、首套住房贷款以外,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以户为单位)应没有商业银行其他贷款记录。
五、规范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管理
(十四)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主要由同级财政部门筹措,所需资金从一般预算中安排。各级财政部门应筹措一定数额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省级筹措的担保基金对各市、县实行以奖代补。
(十五)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项用于开展小额担保贷款担保业务。担保基金运营与经办担保机构的其他业务必须分离管理,单独核算。
(十六)各级小额贷款担保机构要加强对担保基金的规范管理,小额担保贷款责任余额不得超过担保基金银行存款余额的5倍。
(十七)小额担保贷款责任余额达到担保基金银行存款余额5倍时,财政部门应停止受理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贴息资金申请,并协调有关部门停止受理新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单个经办担保机构的担保基金放大倍数达到5倍时,该担保机构应立即停止开展小额担保贷款担保业务。
六、完善奖励机制
(十八)对公共就业服务(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当年贷款回收率达到95%(含)的,按照回收额的1%予以奖励,贷款回收率每增长1%,奖励资金增加0.2%,最高增加1%;对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信用社区当年贷款回收率达到100%的,按照回收额的2%予以奖励。奖励资金从担保基金产生的利息中列支,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
七、全力做好组织落实工作
(十九)各级财政、人社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执行的规范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贴息资金和担保基金的使用情况,实现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
(二十)本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此前发布的小额担保贷款相关政策,如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各市不再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陕西省财政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2013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