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亚洲国家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研修班开班致辞
亚洲国家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研修班开班致辞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今天“亚洲国家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研修班”在成都隆重开班,我谨代表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给予我省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支持和对受灾贫困群众的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研修班开班表示热烈的祝贺!
四川是中国西部的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和经济大省,全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四川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是中国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交通资源、商贸、科技人才优势突出,在西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中国中央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四川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对外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良好态势,与世界20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有14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落户四川,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近几年都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农村扶贫开发方面,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勇于开拓,为缓解贫困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帮助贫困群众脱贫的政策措施。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扶贫成就。建国60年,全省贫困人口由1949年的4389万人下降到2008年的420万,贫困发生率由80%下降到8%。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8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达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214元。四川农村扶贫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扶贫事
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扶贫工作大致经历了制度变革、体制改革、区域开发、扶贫攻坚和稳定解决温饱五个阶段。
2001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综合开发、全面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基本任务是扶持1041万贫困人口,建设1万个扶贫新村.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贫困人口继续减少。二是生产条件显著改善。三是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四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五是致富能力明显增强。农村扶贫开发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展示了党的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新理念,充分展示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发努力。这为全国、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川扶贫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当前主要面临三大挑战,即:需要扶持的贫困群体绝对数量依然很大、减少贫困人口的难度依然很难、相对贫困问题十分突出。扶贫开发虽然成绩巨大,成效显著,但是当前也面临严峻挑战。呈现以下七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贫困地域广。二是贫困人口多。三是贫困程度深。四是返贫问题重。五是代际传递性凸显。六是隐性化较强。七是区域性突出。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省39个极重、重灾县中,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31个,有2117个贫困村严重受灾,399个非贫困村因灾返贫,贫困村增加到2516个,有贫困户253076户,贫困人口837467人。我省100个未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一般受灾县中,有扶贫工作任务的县86个,有5810个贫困村不同程度受灾,涉及贫困农户383717户,贫困人口1343162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我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引导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新家园,使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省采取了在农房重建中对贫困农户提高补助标准,将55.6万名因灾致贫的农村困难群众纳入农村低保,将符合五保条件的1.92万人纳入农村五保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但是,受灾贫困村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灾后脱贫的问题还十分突出。
汶川特大地震对震中区域产生了巨大破坏,给受灾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总体上看,我省的生产能力和物资基础并没有遭受全局性损害,四川的投资和发展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四川仍然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两年来,全省经济社会保持稳定,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国家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支持和对口援建,对全面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创造了独特优势,国内外投资者对四川的信心和四川加快发展的势头没有丝毫递减。震后的四川仍然美丽,开放的四川商机无限。目前四川正按照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总体目标,即着力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构建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着力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努力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最后预祝研究班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在川期间工作顺利、一切如意,灾后的四川欢迎各位朋友的到来!谢谢大家!
第二篇:城市洪水灾害风险与管理
城市洪水灾害风险与管理(上)
发布时间:2015-02-26 09:32:59 作者:人保财险灾害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人保财险灾害研究中心
城市是区域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聚集了大量人口和财富,一旦遭受地震、台风、洪水等重大灾害,将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频繁遭受重大灾害,如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2013年“菲特”超强台风、“4·20”四川芦山地震灾害给受灾城市带来了巨大损失,也暴露出现有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我国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已经刻不容缓。本文试从洪水灾害的角度就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部分做法进行探索,供读者参考。
什么是城市洪水灾害
城市洪水灾害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近年来,在我国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水灾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城市人口资产密度提高,同等淹没情况下,损失增加;城市面积扩张,新增市区过去为农业用地,防洪排涝标准较低,而洪涝风险较大;以往城外的行洪河道变成了市内的排水渠沟,加重了防洪负担;城市空间的立体开发及对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计算机网络等生命线系统的依赖性增大,一旦暴雨洪涝造成城市生命线系统瘫痪,地下商店、仓库、车库、旅店进水,大量贵重资产受淹等,不仅直接经济损失倍增,而且影响范围远远超出受淹范围,间接损失甚至超过直接损失;不透水面积率的显著提高,城市“热岛效应”与“雨岛效应”日趋显现,城区暴雨径流量倍增,防洪排涝压力增大;城市防洪排涝的安全保障要求大为提高,而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难度加大。
洪水灾害的风险管理
面对城市日益增多的洪水灾害,城市防洪安全的保障不容忽视,这不仅需要建设较高标准的不断强化的防洪排水工程体系,而且需要大力加强非工程防洪减灾体系的建设。
工程措施方面,主要依靠城市排水系统,它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有效防范洪水灾害的第一道屏障,主要包括城市河道、市政排水管线、排水泵站等。
非工程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减灾政策与法规: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为防洪减灾目的而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其目的就是约束和制裁不利于防洪减灾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实现防洪减灾的目标。
预报预警系统:城市作为流域防洪重点,可以建立独立的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根据上游流域雨情和水情预报城市河流洪水特征,通过预报做出决策,当发生超防洪标准洪水时,发布洪水警报,对于城市抗洪抢险具有重要意义。
应急响应:为应对城市突发洪水灾害事件,政府建立不同层级的防洪指挥机构,制定防洪应急预案制度,协调政府各部门、军队和社会力量,以确保突发洪水灾害事件及时有效响应。
城市洪水风险图:城市洪灾损失不仅与城市淹没范围有关,而且与洪水演进路线、到达时间、淹没水深及流速大小等有关,城市洪水风险图标示城市内各处受洪水灾害的危险程度,是城市洪水保险的依据。
城市洪水保险:城市洪水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手段,与其他自然灾害保险一样,具有社会互助救济性质的经济措施。城市洪水保险虽然本身并不能减少灾害损失,但是可以补偿政府一部分洪水灾害救济费,同时保险政策还可以间接对城市防洪减灾起一定调节作用。
城市洪水保险
在城市洪水风险管理措施中,推行城市洪水保险是最主要的实现手段。它所承保风险具有三大特点:不可消除性——洪水的风险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有代价地被降低,但是风险却是不可完全消除的;相对可预测性——相比地震、海啸等巨灾,洪水灾害发生频率具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洪水灾害具有相对可预测性,使其损失具有更强的可控制性;巨灾特性——虽然城市洪水灾害本身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但城市洪水灾害仍具有风险集中、突发性强、损失巨大的巨灾共性。
同时,城市洪水保险还具有两大属性:可保性——特定区域的、频繁发生的洪水风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可保风险。因此,必须在区域防洪设施达到一定标准、并确保较大的保险覆盖面的基础上,洪水险才能较好地符合保险大数法则,具备较强的可保性;准公共产品属性——城市洪水保险是一种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社会效益高的产品,也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是一种准公共产品。这种特性决定了洪水保险单靠商业保险公司无法开展,其实施必须实行政府主导、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机制。
国际经验与启示
伴随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洪水灾害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共同面对的普遍问题。寻找预防、治理城市水灾害的有效对策,成为许多国家的公共议程,并取得了行之有效的经验。
1.日本:构架完整的城市防洪体系 日本重视通过防止水灾和减轻水灾等手段,构建完整的城市防洪体系,进行城市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日本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也经过了逐渐探索、技术不断升级的发展轨迹。在发展初期,着眼于加大排水能力,随着城市急速扩张,原来城外的排洪河道变成了城市的内河。于是发展起第二代技术“雨水蓄滞”,通过雨水调节池、游水池,起到分滞雨洪的作用。受限于雨水蓄滞的空间,兴起了第三代技术“雨水渗透”,使雨水回补地下。通过这些技术,东京、大阪这样的城市仍然解决不了内涝问题,于是不得不补上地下骨干排水管建设,但此时相关建设成本成百倍增长。
目前,从监测、预报、预警到救援和灾后重建,日本已经在防洪减灾方面形成了一个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完整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同时建设从个人到地方到国家立体化减损体系,由点到面到三维甚至多维地尽可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2.美国:注重以洪水保险为主的非工程措施
20世纪以来,美国投入了大量资金兴建防洪工程,但洪灾损失依然不断增长,政府救灾费用的负担越来越重。在此背景下,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重视通过洪水保险等风险转移手段解决问题。
美国的洪水保险采用“政府主导,公司代办”的模式。国家通过法律确立并采取一定的经济措施,以政府联邦保险局为主导,私营保险公司参与销售,在社区参与国家洪水保险计划的情况下,海岸区与洪泛区的居民及企业主可以自愿为其财产购买洪水保险的一种“强制性”保险模式。
美国洪水保险计划将改善洪泛区土地管理和利用,把防洪减灾措施作为社区参加洪水保险的先决条件,再将社区参加全国洪水保险计划作为社区居民参保的先决条件;而参加全国洪水保险计划又是取得联邦政府灾害救助的前提条件。这就对地方政府形成双重的压力,促使地方政府加强洪泛区管理,使全国洪水保险计划达到分担联邦政府救灾费用负担和减轻洪灾损失的双重目的。
3.英国:发展基于防洪工程措施的商业洪水保险
20世纪40年代末英国政府开始重视防洪工程的建设,截至2011年,英国建有堤防2.4万千米,并每年花费大量的资金开展河道整治等工作。此外,还积极利用防洪墙、防洪堰、挡潮闸及排水泵站等措施进行城市洪水风险的管理。
商业洪水保险也成为英国非工程防洪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英国保险联合会和政府签订了一份“绅士协议”:政府的责任是降低洪水风险,使洪水风险具有一定可保性。英国保险联合会成员的任务是向洪水风险区的住户和小型企业提供财产洪水保险。英国的洪水保险是强制的“捆绑”保险,住户在购买住宅保险时,必须强制购买另一个保单,这个保单里捆绑着包括洪水在内的所有自然灾害风险,且住户只有在购买了住宅保险时才能获得抵押贷款担保。
纵观发达国家城市洪水风险管理发展经验,均大力发展防洪工程建设,在此基础上,重视发挥洪水保险、高科技手段等灾害风险管理手段,实现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城市洪水灾害风险综合管理模式。
国内重点城市实践 1.北京实践
为防御洪涝灾害,北京市开展了大量的洪水风险管理工作,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①工程措施
北京市防洪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排水系统建设、河道治理和水库除险加固等工作。北京市的防洪调度原则是“西蓄东排、南北分洪”。“西蓄”是利用西郊的砂石坑及湖面蓄水,控制西山的洪水进城,起错峰或调峰的作用,最终向东排。南北分洪是指通过护城河,让雨水分别通过右安门和安河闸将西边的水排向凉水河和清河。
②非工程措施
北京市防洪工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防洪政策体系建设:北京市政府制定了大量防洪排涝的法律、法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政策法规体系。
防洪预警及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在防洪预警方面,北京市设有专门机构负责防洪预警。在应急响应体系方面,北京市形成了政府、保险公司及其他机构相结合的应急响应体系。
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北京市防汛指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防汛通讯、计算机网络及决策支持四个子系统。
防汛物资及抢险队伍保障系统建设:北京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保障防汛物资,形成了机械化抢险救灾队伍。建立了防汛物资社会保障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网上物资调度;制定北京市防汛物资储备、调用管理办法。在抢险救灾队伍方面,重点防洪管理单位成立机械化抢险队,增加防汛抢险运输装备。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新中国成立61年以来最大一次降雨,暴雨来势之凶猛、降雨历时之长、降雨总量之多为历史罕见。此次强降雨持续近16小时,城区平均降雨量225毫米,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的面积占全市的86%以上。“7·21”特大暴雨造成经济损失116.4亿元,受灾人口达190万人,死亡人数达79人。暴雨期间,城区街道积水成河,交通瘫痪,机场关闭,大批旅客滞留。截止2012年7月30日,仅北京市各大保险公司接到因降雨造成机动车浸水的理赔报案就高达4.2万件,估损3.9亿元。
但是,从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的情况来看,我国城市洪水灾害风险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第一,防洪减灾工程设施有待完善。现有城市排水系统不健全,存在着自身排水系统标准低,排水管线设施老化,河网化排洪能力低等问题。
第二,城市建设引发积水问题突出。伴随城市建设速度迅猛,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原有城市排水格局被打破,增加了排水负荷。再加上施工管理不完善,施工临时措施不到位,一遇降雨变形成诸多新增积水点。
第三,灾情预警分布不够及时、全面。受限于灾害预报技术、预警信息传播等条件制约,灾害预警信息不够准确,信息传播不够及时、全面。
第四,政府与市场协调机制不完善,市场参与度不高。一方面,在灾前防洪减灾措施、灾中灾情及时预警等方面政府与市场全方位多层次协同配合机制仍有待完善;另一方面,保险赔付比例偏低,市场化补偿方式单一,未能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与社会管理职能。
第五,防灾意识薄弱,国民灾害教育不到位。民众缺乏必备的防灾自救意识和技能,灾害发生后不能有效进行自救。2.深圳实践
深圳市在洪涝灾害风险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具体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①工程措施
深圳市防洪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防洪工程体系:深圳初步建成了以水库、河道、海堤、滞洪区、排涝泵站等水利工程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体系。雨污分流体制:2007年《深圳市排水条例》公布实施后,城市排水严格实行雨污分流体制。
②非工程措施
深圳市防洪工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三防指挥决策系统:深圳市建立了深圳三防预警机制、预案体系和现代化的三防指挥决策系统。防洪建设投资规划:为解决城市 “一雨成涝”的病症,深圳市制定《深圳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深圳市计划投资217.14亿元,用于防洪减灾及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洪减灾意识。
2003年以来,深圳成功抵御了暴雨40余场、台风20余次,面对多次来袭的超强台风、超百年一遇洪水,城市防洪风险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减轻灾害损失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1)深圳处于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强台风引发暴雨,当暴雨强度很大时将会直接导致内涝;2)深圳部分地区是自然的低洼易涝区,雨水不易自流排出而经常发生内涝;3)河流系统治理尚未完成,综合防洪减灾能力不足导致内涝。有些基础设施不仅没有超前反而滞后;4)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不重视环保、违反水土保持条例的行为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淤积阻塞了原有的排水系统造成内涝;5)城市总体规划与部门专项规划不统一,建设不同步,基础设施的涉水事务在前期工作中未经水务部门审查,使得原有的防洪排涝规划落空;6)城市开发建设影响或损坏了原有的排水系统产生新的内涝;7)部分沿河的个人及单位违章建设侵占排洪空间造成内涝;8)部分现有排涝设施的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和有效管理,暴雨期间无法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总体来讲,深圳市防洪能力仍然偏低。因此,在持续强降雨下,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启示
通过对城市洪涝风险管理实践的研究,总结以下四点启示。
1.加强城市工程防洪建设
城市防洪首先需要工程措施,以提高防洪能力。一是完善城市排水系统;二是适当提高城市排水标准;三是加快河流治理;四是完善城市蓄水系统;五是系统化设计城市防洪工程;六是注重防洪设施养护。城市防洪能力不足的部分原因是防洪设施的老化及损坏,应注重对防洪设施日常的保养和维护,用经济的方式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2.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
城市防洪应当重视非工程措施,以提高防洪效益。一是完善法律法规;二是城市建设规划要与城市防洪协调发展;三是加快城市洪涝风险评估;四是提高暴雨的预报预警能力;五是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六是加大防洪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资金投入。
3.提高公众风险意识
为减少城市洪涝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当注重加强城市洪涝防范的宣传和演练,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自救能力。
4.提高保险参与度
保险在城市防洪中能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应当提高保险参与的力度。一是充分开展城市洪水保险。根据城市洪水风险的特点,开发适合的保险产品。二是提升公众对保险的认识,公众广泛参与保险,提高保险的覆盖面,为人民生命财产提供更多地保障。三是加强城市洪水风险研究。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城市洪水风险研究,为企业和个人防灾防损及保险公司科学厘定保险费率提供参考。
应用
遥感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精确度高、能克服一定空间障碍等特点,可提高城市灾害风险管理效率,降低业务成本,创新保险经营模式。国内外已开展遥感技术在灾害风险管理的应用实践,利用无人机、卫星对灾害发生后进行风险评估、灾情查勘,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和案例。
我国保险业积极利用高科技开展城市内涝风险管理与保险创新。2013年10月7日01时15分,“菲特”台风在浙闽交界处沙南岸沙埕镇登陆,而后台风带来的持续降雨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灾害。“菲特”台风发生后,中国人保财险灾害研究中心联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减灾中心,第一时间将无人机调到内涝重灾区余姚市,针对重灾区黄家埠镇开展了航拍工作,获取了重灾区域20分钟左右的高清视频,以及灾区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5景、中低分辨率影像1景等第一手资料,为人力难以到达区域的查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依托公司承担的国家发改委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专项项目,利用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对234,035亩余姚晚稻种植和受灾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为快速理赔提供了数据支撑。
第三篇: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与管理高级研修班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4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高级研修班”
总结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提高国家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水平,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4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境保护部(以下简称“环保部”)于2014年7月22日至26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了“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高级研修班”),本次高级研修班由环保护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承办,这是我部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以来首次举办全国性的环境与健康培训。
本次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高级研修班参与学员共111名,分别来自76个参会单位,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及环保科研机构。本次研修班邀请了夏光、吕忠梅、陈秉衡、杨功焕、徐顺清等18名资深专家授课,内容涉及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管理政策、环境与健康研究基础理论与方法、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环境与健康风险交流等,既有对政策措施的解读,也有对基本理论和知识要点的讲解,还有案例分析和课堂练习,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结业证书”。
同时,本次培训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要求开展了学员满意度测评,主要从培训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水平、教学模式及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学员总体表示非常满意,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定期举办相关技术培训,深入学习环境健康领域相关知识;部分学员希望认为课程较重,希望以后能分期、分专业、分专题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这充分表达了学员们对环境健康问题的重视、对环境健康知识的渴求。
另外,本次培训考核采取考勤、课堂联系及成果汇报、书面考试三种方式进行,研修班于26日下午举办了正式的结业考试,大部分学员成绩优异,与培训前基本能力测评相比有了较大增长,培训效果显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4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
二、主要特点
(一)承办单位专业积累丰富
本次培训由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承办(以下简称“政研中心”)。政研中心是为中国环境保护宏观决策的国家级政策研究机构,于2012年成立了环境与健康数据中心,先后组织编制了《环境保护部“十二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开展了《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赔偿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环境重金属污染健康损害补偿标准和指标体系研究》和《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基本数据集与信息共享关键技术研究》;目前该中心正在组织实施《国家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项目,在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为培训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培训师资强大,精心编排
本次培训精心设置课程内容,邀请权威专家授课,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授课。培训师资由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18名专家构成,均为目前国内环境与健康相关研究领域顶级专家学者,强调培训内容沟通协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正发挥国家级高级研修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课程涉及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管理政策、环境与健康研究基础理论与方法、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环境与健康风险交流等四个方面,共20门课程,涵盖空气、水、土壤、儿童等目前最热门的主要环境与健康问题。培训方式形式多样,采取集中讲授、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的形式,并且小组讨论完成后每组需派代表发言,老师予以点评,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员充分理解并掌握环境与健康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
(四)培训纪律严明,注重实效
本次培训建立严格考勤制度,培训期间学员要在上下午分别签到,缺勤二次以上的,取消考试资格,不颁发培训结业证书。集中授课期间,学员不允许接打电话,上网,玩游戏。本次培训注重实效,考核采取考勤、课堂联系及成果汇报、书面考试三种方式进行,分别占考核分数的10%、30%、60%,成绩70分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4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
上者为考试合格,不参加考核一律不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五)学员覆盖面广,专业多样
本次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高级研修班参与学员共111名,分别来自26个省(除江西、湖南、贵州、内蒙、西藏外)的76个参会单位。参加培训的学员既有行政管理人员,也有科研技术人员,大都具备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专业背景较强。并且学员来自环保工作各个领域,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制定、环境监测、环境分析测试、环境信息、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化学品管理等等,将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理念深入环保各项工作。
(六)培训材料丰富,信息公开
本次培训按照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筛选培训内容,汇总培训材料。本次培训中除个别讲座性质的内容只有幻灯片材料外,其他核心内容均有文字材料支持,以便于学员详细阅读与自学。同时,承办单位购置《国内外化学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排序比较研究》、《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报告(成人卷)》供学员自学。每日培训结束后,承办单位充分利用“环境与健康数据中心”网站,将其作为信息共享平台,发布老师讲课资料及推荐书籍材料等予以下载。
(七)严格财务管理,厉行节约
培训认真执行《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严格培训活动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做到专款专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
三、宣传情况
(一)会议通知级别较高且网站公布
本次培训环保部高度重视,由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直接发函“关于举办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高级研修班的通知”(环办函[2014]829号)至各有关单位,文件级别较高,效力较强。同时,会议通知在承办单位“环境与健康数据中心”网站上公开发布,扩大影响力。
(二)利用“中国环境报”加大宣传力度
本次培训班有来自中国环境报的学员,将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理念深入环保部核心宣传部门,有助于未来环境健康宣传工作的开展。培训结束后,7月2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4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
日中国环境报头版发布“全国环境与健康培训首次举办”的新闻,并且在8月12日中国环境报以本次培训为由头,第4版整版报道关于“环境与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题,进一步扩大本次培训的影响力。
四、主要成效
(一)学员卷面成绩突飞猛进
为验证本次培训的效果,我们在培训前后均对学员进行测试。培训报到时,对学员现场进行“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基本能力测试”,发放问卷73份,回收73份。共8道选择题,平均正确3题,正确率仅为37.5%。测试时学员大都表示很多概念没听说过,即使部分听说过也不太清楚。
培训结束后开展结业考试,考试时间2小时,总分100分。考题包含13道选择题、5道判断题、5道简答题、1道案例分析、1道计算题、2道论述题。共有100人参加结业考试,平均得分86.5分,正确率为86.5%。大部分学员表示收获很大,成绩优异。
(二)学员发言积极踊跃
本次培训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小组讨论完成后每组需派代表发言。学员发言过程思路顺畅、条理清晰,由于学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因此发言内容丰富,同一个话题举出不同的案例,并且部分学员能够结合自己实际开展的工作对案例进行分析,得到老师一致好评。其中来自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门开展相关工作的学员回答非常全面,另外有来自宁夏环境应急中心的学员在事故处理的回答上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水准,能够很快的将所学和所用相结合。
(三)开放性问题回答角度新颖
结业考试最后设置开放性问题,希望学员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谈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用途,同时希望学员设想一下如何将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应用到未来工作中。学员回答各式各样,内容丰富,均表示回去后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工作,基本上将环境健康风险评价融入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各个方面,如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制修定、区域环境质量的评估、环境政策的制定等等,学员认真思考发人深省,说明他们已经较为深入理解培训内容,给主办单位也有较大启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4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
五、经验体会
(一)培训内容广受好评,得到学员充分认可
根据学员满意度测评结果,约85%的学员认为本次培训的综合满意度在良好及以上水平,并且90%以上的学员认为本次培训在教学内容、教学水平及教学模式上达到了良好及以上水平。同时,20门授课项目中,80%以上的学员认为其中19门达到了良好及以上水平,其中14门达到优秀水平。结合我们跟个别学员开展的访谈交流,大部分学员认为本次培训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授课老师讲解系统,对环境健康风险领域的框架、内涵、估算方法等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受益匪浅,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学习该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安排较紧密,适度降低学习强度
由于本次培训连续5天,每天授课时长约6.5小时,共18位老师讲授20门课,涉及环境与健康管理政策、基本理论与方法、风险评估、风险交流四大主题,涵盖空气、水、土壤、儿童等目前最热门的主要环境与健康问题。有部分学员表示课程安排太紧,学习强度较大,消化困难,就某一问题不能充分讨论,因此建议定期开展环境与健康方面的培训,分专题组织专门培训,进一步系列深入。
(三)教学模式增加案例和实践内容,加深交流
本次培训为国内首次开展大规模环境与健康方面的培训,我们希望更多的给学员灌输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理念,了解更多的知识,因此本次培训的理论较强,在实际应用和操作上讲得较少,学员不能充分实践。有部分学员建议培训需增加案例和实践,加强交流讨论,让培训内容能够进一步消化理解接受。
(三)控制培训人数,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本次培训拟招收70名学员,但通知发出后,各单位报名积极踊跃,最后学员总数约111名,其中95名做到了全勤。由于经费保障、地域及人员限制,我们在挑选会议宾馆及准备培训材料时未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出现了会议宾馆服务不到位,部分培训资料短缺等现象,学员认为我们的后勤保障优秀率不足60%,督促我们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下一次培训认真挑选会议宾馆,做好充分的准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4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
六、下一步打算
(一)申请资金支持,继续组织相关培训
此次培训得到了全国环保系统的积极响应,广受学员好评,培训效果显著,成果丰富,为我国全面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将继续申请相关资金支持,力争将此培训持续下去,形成常态化机制,从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各个方面对相关人员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的培训工作,为我国的环境健康工作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源。
(二)建立长期沟通机制,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本次培训期间,主办方与学员通过建立通讯录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建立了沟通渠道用于会后的职业交流。环保部政研中心将对培训方与学员间的沟通渠道进行管理,收集整理学员培训后的反馈信息,及时发布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学员在今后环境健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真正确保培训内容的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三)积极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师资格认证工作
随着我国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全面展开,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作为环境与健康管理的抓手,必将成为该领域从业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因此,将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培训深化、正规化是大势所趋。环境保护部可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合作,考虑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师的资格认证工作,这将对我国从事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相关人员的职业化、规范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可编辑)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
Vol 28 No 1
第 卷第 期
13 1 Jan 20 13
年 月
1
·
灾 害 学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 陈 容 崔 鹏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61004 1 2 100049
四川成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摘 要 加强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是当前国际减灾的主要趋势之一 经验表明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是治理和减少
风险并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分析国内外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成效基础上 指出我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
还存在总体发展不平衡 社会化参与程度不高 综合减灾协调机制不完善 防灾规划和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力度和减灾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 与日俱增的各种灾害风险对社区减
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我国社区灾害管理工作 促进社区灾害管理立法 建立社会参与
的长效激励机制 健全参与式社区减灾机制 加强社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 加强灾害资源化利用 并注重
多方共同参与的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 灾害 风险管理 社区减灾 现状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 811X 7>2013 01 - 0133 - 06
〔8〕
风险辨识 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和风险减缓
0 引言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遵循以上步骤 但强调民众的
参与和风险决策的执行 是一个参与式循序完善
的过程 主要程序包括 社区分析和灾害风险评
随着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全球
估 社区减灾规划 灾害应急预案 的制定 执行
范围内防灾减灾形势日益严峻 尤其在社会经济
和监督评价和反馈〔9〕CBDRM 改变了传统灾害
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
〔1〕
国家或地区更为突出 如2008 年汶川地震后 管理的弊端 降低了灾害管理的成本 是一种有
〔10〕
效的灾害管理模式 具有以下特点 ① 坚持自
我国汶川地震灾区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堰塞湖 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减灾机制② 鼓励社区
等次生灾害暴发的频度和规模显著增加 严重威
〔2〕
居民广泛参与
③ 关注弱势群体 ④ 建立减灾备
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预测 震后泥
石流活动在 5 ~ 10 20 灾机制 ⑤ 将灾害风险管理与社区发展相结合
年内比较活跃 甚至长达
〔2 - 3〕 加强社区风险管理是当前国际减灾的主要趋势之
年 山地灾害事件频仍 特别在汛期的山区
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群聚居的社会生活共同 一 加强社区减灾工作 全面提高基层社区综合
防灾减灾应急管理能力 防范各类灾害风险 是
体 由于人群的相对集中 位于山区经济欠发达 的社区在灾害面前是极为脆弱的但作为社会的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现实需要具有重
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在
基本单元 社区在灾害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实践上的成效 指出我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存在
作用 众多灾害案例充分说明 公众参与程度的
的不足 并展望了我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趋
深浅不仅直接影响到灾害损失的大小 而且严重
〔4〕
影响到灾后的社会稳定和重建进程 减少灾害 势和今后需要加强的方面
风险切实有效的措施是人们自发地参与和以适当
低成本减灾〔5 - 6〕社区灾害风险管理 Community-1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现状
Base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CBDRM 就是本着
1
这一理念提出的 这种以人为本的自下而上的灾 国外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
害管理模式鼓励人们自觉参与防灾减灾的全过程 1 1 1 发达国家的实践和经验
即在对各种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识别国外发达国家十分注重社区减灾管理 形成
〔7〕 的基础上 有效地控制和处置灾害风险 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 美国的 防灾型社
低的成本 实现最大安全保障 基于灾害风险理 建设和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组织形
论的风险管理过程一般由以下4
个部分循环进行 分析和评价 以最 了比较区 的式 运行机制 宣传
教育等方面值得借鉴 其中
收稿日期20 12 - 06 - 08 修回日期20 12 - 07 - 23
973 2011CB409902 IRDR - CHINA IRDR2012 - Y01
基金项目 国家 计划项目 中国科协 项目 中国科学院成都教育基地社会实践专项
1985 - . E-mail greatcr 163 . com
作者简介 陈容 女 汉族 四川宜宾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957 - . E-mail pengcui imde. ac. cn
通讯作者 崔鹏 男 汉族 陕西长安人 研究员 主要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研究
134
灾 害 学 28 卷
开展社区防灾教育和培训是建设 防灾型社区 的 ①确认 支持和加强本地的应对机制 充分考虑
〔11〕
重要前提 而防灾社区建设的核心是建立社区 并不断提高当地居民对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与企业 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等相关组织和机构 ②确立开展持续性的参与机制和协调机制 吸引
〔12〕 的伙伴关系 教育 培训及建立伙伴关系是社 和引导更广泛利益群体参与 尤其是最易受到伤
区提高其横向整合度和纵向整合度的有效方式
害的弱势群体 ③ 建立有效的社区防灾减灾管理
Stehr 〔13〕认为横向整合度和纵向整合度都高的社区
数据库 普及和深化社区减灾取得的成果 总之
灾后重建工作通常进行得较理想 一方面社区能 政府是灾害管理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之一 因此
动员自己的力量 针对社区自身的需求进行重建 政府领导人的动机和承诺 并愿意采取拟议的综
另一方面又能从外界取得更多重建所需的资源
合减灾方法是保障自然资源 生命财产安全并促
〔23〕
德国联邦政府注重整合各类资源提高全社会的风 进灾害易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险管理能力 日本的社区 基层 灾害风险管理有政府组织
NGO
两种做法 ① 政府在编制城市规划 地区防灾规为减灾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其组织
划和应急预案时 首先做好社区的风险评估 ② 性和广泛的民间性 社会性在自然灾害管
政府与居民一起 或以居民为主体 基于政府提 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是政府灾害管理的有
非作的灵活理中发24〕
〔
供的科学的基础资料 进行风险评估 制定不同 力补充 非政府组织参与防灾救灾在国外发达
〔14〕
比例尺的危险图和面向家庭的应急疏散避难图 国家已经比较成熟 已经广泛参与国际灾害管理
· ·
日本作为灾害多发国家 提出了 公助 共助 自 在南亚各国 以社区为基础的减灾备灾和救助活
〔15〕
助 的减灾理念 并在法律中明确了各级政府 动 多数由非政府组织进行 其中国际非政府组
- -
企业 社团和公民个人的权力 职责和义务 强 织是中坚力量 从而形成了一种 政府 援助国
〔14〕
化了 自救 互救 公救 相结合的合作关系 非政府组织 三方合作 协调救灾 恢复重建的机
〔25〕
加拿大在法律中也明确了基层政府和居民的职责
制 在全球化趋势下 非政府组织在促进防灾
〔24 26〕
鼓励社区居民开展自救和互助 减灾国际合作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1 2 发展中或欠发达国家的尝试与经验
企业作为资源和服务提供者 在社区灾害管
社区减灾实例 理过程中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
近来年国外不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开展了 了政府灾害救助的财政负担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研究和实践尝试积累了许多 社区公众在防灾减灾中有着特殊的责任和意
宝贵的经验 由于简单挡土墙不能有效地减少滑 义从某种程度上说社区公众是社区减灾管理的
2004
坡风险 年 东加勒比海地区启动了社区边 主体 只有社区居民认知了风险并积极参与减灾
坡稳定性管理项目 Management of Slope Stability in
备灾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才能从根本上将人
〔16〕 Communities MoSSaiC 该项目充分调动当地 员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政府 国际国内非政府组织及社区居民参与边坡 全球化给人们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也带来了
稳定性防治〔6 17〕实地验证表明MoSSaiC 项目效果
与日俱增的各种灾害风险 发展中或欠发达国家
显著 在社区建设网络水渠可以有效地截获不同 的这些社区减灾经验表明 加强国际合作是推进
形式的地表水 从而可以最大化地减少滑坡风险 社区减灾管理的重要举措 在减灾形势日益严峻的
这种方法可能很好地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脆弱社 今天 多方合作的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势在必然 经
〔6 18〕Tsinda & Gakuba 〔19〕
区 研究表明 非洲卢旺 风险管理是治理和减少风险并确
达基加利市若要实现可持续减灾 迫切需要虚心 持续发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当减灾的重
听取公众参与社区减灾的意愿和建议 需要完善 在减少地方脆弱性和增强社区防灾减灾能力上
〔6 10 18 20〕
组织结构和政策规划 联合国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可以减轻风险 减少损失
验表明 加强社区保可点放时 就
2
在亚洲开展了 可持续社区减灾 试点活动 成效 中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现状
显著 值得借鉴 风险管理上进行了许多有益
国家和地方灾害管理者 非政府组织 企 中台湾地区的社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管
业及社区公众在社区减灾中的角色 熟 已形成较完善的社区减灾管理机
1999 7 6
通过一些国家的社区减灾实践 逐步认识到 年集集 级地震后 为了减轻灾害损
我国在社区灾害的探索 其理已日趋成制
国家和地方灾害管理者 非政府组织 企业及社 失 并增强民众参与减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台
〔20 - 22〕 2000
区公众在社区减灾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湾于 年启动了非工程减灾方案 土石流 即
国家灾害管理者在社区减灾中主要扮演两个 2004
泥石流 疏散演习年开展了 自下而上 的土
角色① 建立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减灾战 石流自主防灾社区建设在预报预警和疏散避难
〔22〕 〔27〕
略 ②作为拥护者和推动者促进其他利益体参
等方面不断完善 实证研究表明 这些减少社
与社区减灾 地方灾害管理者 减灾工作者重要成 区风险的方案 包括减灾工程 疏散演练及有节制
的〔28〕
发
展
战
略
员 是领导和协调的焦点 其主要职能有三点 符合成本效益
135
期 陈容 等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
中国大陆引入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概念已有多 表明 多方合作有力促进了我国社区减灾工作的
年 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 特别是汶川地震后 蓬勃开展
政府和学界越来越重视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研究和
实践工作 加大了政策 技术和财政支持力度 2 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例如 群测群防是我国当前山地灾害社区风险管
1
理的 雏型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灾害防治体 体发展不平衡
〔29〕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
害风险管理开展程
我总从总体上看 各地社区灾
〔30〕 20 10 8 13
用 如 年 月 日 清平特大山洪泥石
度不一 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平
600 m
流成功组织避险 泥石流冲出量约 万 远
衡 主要表现在 ① 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东
远大于舟曲泥石流 但死伤人数远远小于舟曲
部发达地区相比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人力 物力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得益于群测群防的有
和财力都较落后 ②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相比
1966
效运行 但由于制度 观念等一些原因 的减灾能力建设依然十分薄弱
邢台地震后至今 群测群防工作大至经历了起会化参与程度不高
〔30〕
步 高潮 调整 复兴四个发展阶段
化参与程度不高 首
年 农村社区社在市场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社会 2 2 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群测群防必然有新的形式
先 表现在社区居民还未真正参与灾害风险管理
和内涵 目前 我国建起了一支 多万人的群测
的全过程 如风险评估 应急预案编制等活动很
群防监测员队伍 在绝大多数地质灾害多发区建
少吸收当地居民参与 社区民居参与群测群防
立了群测群防体系 完善了县 乡 村三级防灾
疏散演练的积极性不高 减灾的责任感不强 需
任制 并由政府落实补助经费 明确责任到人
要落实经费补助 其次 当前我国主要致力于减
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 险情巡查制度和灾情速
灾救灾的民间组织发展缓慢 究其原因 ① 自身
〔35〕
报制度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防灾减灾的能动
内部制度不完善 如财务 监督和培训制度
性各地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和培训
②有利于民间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完善 民
发放了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 避险明白卡 间组织面临体制约束 社会资源不足 社会资本
实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群众的基本培训全覆
匮乏 制度性支持缺乏和公益捐赠不足等局
〔35 - 36〕
盖
并开展综合减灾预案演练 以确保预案具有
面 此外 企业支持社区减灾工作存在问题
2009 11 9 11 12
可操作性 如 年 月 日和 月 日 联 和局限 中小学在社区减灾能力建设中的作用也
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国家民政部合作的农村社区减 发挥不够
灾模式研究项目分别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广坪3 缺乏有效的社区减灾综合协调机制
镇骆家嘴村和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马口
从当前中国的现实看 社区减灾工作基本都
〔31〕
村 举行 农村社区灾害救助应急演练 这是新 是依托社区村 居 委会来组织落实 社区干部基
中国建国以来民政部首次在村一级农村社区进行
本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 社区干部缺乏防灾减灾
的防灾应急演练 为探索中国西部农村社区基于 知识 临灾应急处置的专业水平不足 难以有效
〔32〕
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地承担起社区减灾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一方
随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大力推进及全国范
面 社区减灾还没有列入部分村 居 委会重要日
围内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的积极创建 社区灾害 程 另一方面 社区村 居 委会对增加社区社会
风险管理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日趋成熟 应用也更 资本 社区网络 的重视不够 社区成员间信任度
为广泛 如在社区减灾工程和扶贫工程实施中引 不高等 这些都不利于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开展
入了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理念 云南省景东县漫湾 特别是难以形成政府 组织及成员之间的互动和
〔33〕
镇滑坡治理 和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中庄
配合 社区缺乏有效的综合减灾协调机制对防灾
〔10〕
村灾害风险管理 就是两个成功的案例
减灾效果有很大影响 例如 群测群防在具体操
2007
为促进企业参与社区减灾 年以来 民 作层面运行难度较大 存在组织 监督 管理制
政部与亚洲基金会共同实施了 灾害管理公共合作
度不健全 网点建设运行不规范 信息报送不畅
〔30〕
项目 中国企业联合会和美国商会也参与其中 通 重监测轻预防 经费不足等问题 徐玖平
〔24 26〕
- NGO
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强化公共 私营部门的 等 研究了 参与灾后援助联动和重建的综
〔34〕
合作来改进中国在备灾和赈灾方面的管理 汶 NGO
合集成模式 对 开展社区减灾工作具有指导
川地震后民间组织在社区层面开展参与式实践 NGO
意义 但在当前社区减灾工作中 企业 政
上进行了大力助推 其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 是 府 专家及社区民众之间怎么有效协调有待进一
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 简称 绿色 步探索
4
流域 国内一家民间环保组织 开展的 灾害社会 社区缺乏有效的防灾规划和应急预案
影响评价 灾害管理规划能力建设 等一系列融培近年来我国 一案三制 的应急管理工作取得
训 实践与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大量实践 进展 但大多数社区的防灾规划和应急预
136
卷
案缺乏针对性 有的社区预案只是模仿上级部门 金用于灾前防御 这个问题在贫困地区尤为 的预案内容 应急预案没有充分体现社区的特殊 此外 由于缺乏有效协调机制 各涉灾部
〔37〕
了一定灾 害 学 限资突出
性 资源的整合 部门之间的合作 协调等 门资金分散使用且不注重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估
防灾规划 应急预案的编制大多靠政府完成 公 果不显著
众参与度不高 且大多数预案没有经过演练和实
践的考验 公众对防灾规划和预案的知晓率较低 3 我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展望
〔38〕
Pearce 认为公众参与社区灾害管理规划是可持续
Brenda 〔39〕
减灾效
减灾的重要保证 等 认为制定社区灾害 根据国内外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
管理规划必须了解其中高危人群的社会和经济现
针对目前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我
实 要充分重视弱势群体的作用 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需要加强的方面 5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3 1 促进社区灾害管理立法
部分政府和社区公众对灾害风险存在侥幸心 我国针对社区层面没有出台相应的减灾法规
理 对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突发事
因而社区很难在防灾减灾方面做到有法可依 未
〔40〕
件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缺乏制度化保障 尤其在 来我国应在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积
中小学校 农村社区和企业施工单位 防灾减灾
极推进社区减灾的法规建设 在国家政策及法律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针对性不强 缺乏长期性
法规层面不断完善社区防灾减灾的相关条款 如
由于防灾教育的不足 公众灾害防范意识普遍薄 通过法律形式 明确各级政府 企业 社会和公
弱 自我安全防护知识匮乏 参与减灾的主动性
民的减灾职责和协调机制 合理分担各地及各级
不高 即便是城市社区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社区
政府财政投入比例 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规
应急文化体系〔4 1〕如上海市有近91 4 的被调查
范等 并实现 预防文化 宣传教育的制度化
者认为自己 缺乏防灾减灾相关知识技能 希望更 3 2 建立社会参与的长效激励机制
〔42〕
多地了解掌握 灾害风险意识不足一方面导 关注社区的潜力和需求是社会恢复和灾害管
致人们过度开发和利用资源
如砍柴取薪 滥垦分考虑到各利益相关者的
土地 随意建房 施工 开矿等 为安全隐患埋
的资源状况与社
下伏笔
另一方面导致灾害应急能力不强 如
〔48〕 理的重要原则 应充需求 关注点 经济状况 社区 会背景 效益与效率等原则 探讨各利益群体的 12 6 ·28
年 宁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共造成白 参与激励机制
主要考虑的内容有 制订扶持政
鹤滩水电站施工人员 20 人失踪20 人遇难〔43〕
策 建立伙伴合作机制 为企事业单位 民间组
从近年来的灾情统计看 工矿企业发生群死群伤 织和志愿者提供宽松的活动平台针对不同需求 的概率较多 印度尼西亚政府在反思印度洋海啸 开展有效的培训等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挑战之
〔49〕 的教训后指出 最大的教训是没有建立早期预警 一是保持社区层面防灾减灾的持久化 因此
系统和缺乏对居民的灾害教育培训〔12〕Srinivasa &
如何建立长效的社会参与激励机制 营造全民自
Nakagawa 〔44〕
认为人们应树立危机意识 以印度洋
觉参与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文化氛围 是
海啸为契机 学会更好地为未来的灾难做准备 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因此应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3 3 健全参与式社区减灾机制 6 社区防灾减灾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加强各利益相关者在灾害风险管理各个阶段
〔49〕
由于缺乏有效的综合减灾协调机制 社区防 性和参与性尤为重要 我国社区减灾需
灾减灾资源缺乏有效地整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实践中不断建立健全参与式社区减灾机制
个方面 ①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灾害预警预报 区减灾工作高效实施 今后应该探索的内 的协调要在确保社
精度不高 ② 缺乏统一的应急队伍 参与社区防 容主要有 建立社区减灾委员会 健全防灾减灾
灾减灾的志愿者呈老龄化 ③ 应急避难场所 应 调机制 完善部门协同 上下联动 社会
急物资管理及维护权责不明 ④ 减灾资金有限且分工协作的防灾减灾决策和运行模式 建
有限的减灾资金没有得到有效使用 项目实施过 全社区资金优化 信息共享 如预警预报等方
程中 按照垂直层级分配资金 社区层面资金往 险分担 如灾害保险 人才培养 应急保
综合协参与 立健面 风 〔45〕
往不足 设立社区防灾减灾的专项资金 并纳 障 群测群防 绩效评估 监督反馈 监控灾害防
入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是可持续减灾的重
治工程 建筑施工及应急预案执行等工作 等减灾
〔46〕
要保证 然而 当前中央财政并没有明确支持 机制 保障社区减灾工作有效实施
社区减灾工作的经费预算地方政府对社区减灾 3 4 加强社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 的投入也受制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此外 灾 在了解社区灾害应急能力的基本状况和综合
害风险分散机制和经济补偿机制滞后 造成融资 水平基础上 通过宣传 培训 教育 演练等方
〔〔50〕
渠道不畅 从而加重了政府应对灾害的财政负 式提高公众灾害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担
在片面政绩观驱使下当地政府很难保证将有 你准备好了吗 市民灾害准备指南 一定程度
〕
137
期 陈容 等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
上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对社区居民进行灾害教育的 al 2005 .
〔51〕 〔6〕 Anderson M G Holcombe E A Blake J et al. Reducing land-
范本 该指南为家庭提供了如何针对各种灾害
slide risk in communities Evidence from the Eastern Caribbean
《 的具体指导 实践意义很强 我国的 震后贫困村
〔J〕. Applied Geography 20 11 31 590 - 599 .
〔52〕
恢复重建过程中环境风险规避指南》 在指导人 〔7〕 . 〔D〕.
尹占娥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 上海 华
东师范大学2009 .
们识别和减少环境风险上具有积极作用 但目前
〔8〕 .
殷尹占娥 许世远 等 灾害风险理论与风险管理方法
尚未在社区普及 且该指南对使用人员的知识基
研〔J〕. 灾害学2009 24 2 7 - 1115 .
础要求较高 因此 一方面应进一步做好推广工
〔
〕 究 杰
Yodmani S.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nd Vulnerability Reduc-
作 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广大社区实际 针对不同 tion Protecting the Poor 〔R〕. Manila Asia and Pacific Forum
灾种设计编制通俗易懂又具体翔实的实手册和挂 on Poverty 200 1.
〔
〕
〔10〕 . 〔D〕.
陈冬梅 以社区为本的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兰州 兰州
图 同时 还需要鼓励人们广泛参与社区灾害
大学20 10 .
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 重视全民尤 〔11〕 . 〔D〕.
游志斌 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 北京 中共中央
其中小学的防灾减灾教育加强社区应急物资储 党校2006 .
备
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交通 通讯以及防灾减 〔12〕 . 〔J〕.
郭正阳 董江爱 防灾减灾型社区建设的国际经验 理
论探索20 11 4 121 - 123 131.
灾基础设施等 树立预防文化观念 以提高社区
〔
〕
Stehr S. Community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disas-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ters 〔C〕 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New 5 加强社区灾害资源化利用
York Rothstein Associates200 1.
自然灾害如果合理调控 一定程度上可以转 〔14〕 . 〔J〕.
顾林生 国外基层灾害应急管理的机制评析 中国减
灾2007 6 30 - 35 .
化为资源 如九寨沟昔日的一系列堰塞湖经自然
〔15〕 . 〔J〕.
伍国春 日本社区防灾减灾体制与应急能力建设模式
保存 成了今日著名的海子风景区 同时增强了
城市与减灾20 10 2 16 - 20 .
河谷岸坡稳定性 大大减少新的崩塌滑坡的发
〔54〕 〔16〕 Anderson M G Holcombe E A. Management of slope stability in
生
加强社区灾害资源化利用 把防治灾害与 communities 〔J〕. Insight 2004 6 15 - 17 .
第五篇:8-在第八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第八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发布人: 魏 巍
来源: 行政人事司
浏览次数:52 发布时间: 2014-08-25
中国国务院扶贫办主任
刘永富
2014年8月7日缅甸内比都
尊敬的缅甸畜牧业、渔业和农村发展部吴翁敏部长,尊敬的老挝国家农村发展与减贫委员会苏瓦纳拉斯副主席,尊敬的东盟秘书处罗莎-巴拉副秘书长,尊敬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缅甸办公室库尔班诺夫主任,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
很高兴来到缅甸美丽的首都——内比都出席第八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
中国与东盟十国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代表、专家欢聚一堂,分享经验,交流做法,探讨问题,强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区域减贫进程。作为本届论坛主办方之一,我代表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对各位代表、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缅方为论坛成功召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关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减贫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减贫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推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包容性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本世纪前十年实施了第一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目前正在实施第二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经过多年的努力,按照中国的扶贫标准减少了3亿多贫困人口,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减少了6亿多贫困人口。
2012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阐述了中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按照实现中国梦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中国政府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促进区域性发展,坚持实施精准扶贫,把扶贫开发摆到更加重要、更为突出的位置,促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对现有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增强内生动力,着力实施精准扶贫,着力推动机制创新,探索6项机制改革,集中力量解决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6项机制改革:一是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改变单纯追求GDP的倾向,更加突出发展的减贫效应。二是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准确识别贫困村、贫困人口,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逐一制定帮扶措施,具体落实帮扶责任,实行全国扶贫信息化管理,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三是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对每个贫困村都派驻帮扶工作队,实现全国12万个贫困村的全覆盖。四是改革扶贫资金管理,增加扶贫开发投入,扩大地方统筹资金的权力,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扶贫事权。五是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在实施普惠金融的基础上,对扶贫开发实施特惠金融支持,建立免担保免抵押的扶贫小额信贷。六是创新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
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包括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危房改造、贫困村信息化5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3项公共服务,包括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2项农户增收项目。
女士们、先生们: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政府给予重视,政治高层予以推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减贫措施,把实惠落到贫困人口身上;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但是,各国国情不同,减贫路子和方式不可能完全一致,最根本的是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体会在减贫实践中需要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内生动力与外部帮扶的关系。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需要外部帮助和带动,需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但关键是发挥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通过增强信心、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增强技能、提升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二是区域发展与到村到户的关系。减贫需要促进区域发展,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完善市场体系、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发挥区域带动和辐射作用,同时更需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逐村逐户逐人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把区域发展成果转化为脱贫致富的环境条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减少贫困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经济增长不能自动减少贫困,社会力量参与扶贫需要政府组织引导。但减贫也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密切合作、协同推进的减贫治理结构。
四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贫困问题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经济社会问题,需要遵循经济规律推动科学发展、遵循社会规律推动包容性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需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减贫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与东盟国家守望相助、安危与共,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中国-东盟关系,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2007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每年都共同举办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建设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论坛以“深化中国-东盟区域减贫合作”为主题,选题很好。缅方特别是缅甸畜牧业、渔业和农村发展部为本次论坛的召开做了大量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届论坛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