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五项修炼”角度探讨高校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对策(推荐)

时间:2019-05-15 12:5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从“五项修炼”角度探讨高校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对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从“五项修炼”角度探讨高校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对策(推荐)》。

第一篇:浅谈从“五项修炼”角度探讨高校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对策(推荐)

浅谈从“五项修炼”角度探讨高校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对策论文摘要:从彼得·圣吉五项修炼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通过五项修炼培养高校专职辅导员的途径,创建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并提出在高校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对策:一是激发辅导员在学习上自我超越,养成终身学习理念;二是确立共同愿景,激发学习内驱力;三是改善心智模式,实现思想解放;四是构建层次学习体系,营造团体的学习氛围;五是系统思考,促进能力提升。

论文关键词:五项修炼;学习型;辅导员队伍

教育部在《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走向专业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摸索的过程。要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培养辅导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对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五项修炼的内涵及意义

根据彼得·圣吉所著《第五项修炼》中的介绍,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是汇聚五项修炼或技能。

1.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是在了解成员真实愿望的基础上,鼓励其成员设计不断成长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给成员留足发展的空间,实现个人持续发展的目标。自我超越是五项修炼的基础。

2.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一个人认知世界所持的基本态度和形成的特定思维定势,它直接影响一个人对新事物的认识。改善心智模式需要充分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要以开放的心态、宽阔的胸怀容纳别人的想法和接受分歧意见。改善心智模式是五项修炼的根本。

3.建立共同愿景

一个组织的共同愿景来源于成员个人的愿景而又高于个人,它是组织中所有成员共同愿望的景象,是他们的共同理想,能使组织中不同个性的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与使命感。建立共同愿景是五项修炼的目标。

4.团体学习

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在团体学习中进行的讨论和深度会谈可以使每个成员自由交流,发表独到的见解,成员成长的速度比其他的学习方式快。团体学习是五项修炼的途径。

5.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要求成员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可以帮助组织以整体的、动态的而不是局部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因而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提供了指导思想、原则和技巧。系统思考将前四项修炼融合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

由此,可以看出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组织的运行侧重于依赖组织

成员的自主、自觉,依赖于组织内部的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而不仅仅是靠权力、靠领导意志、靠行政命令。第二,强调学习是一种责任,要求组织中的各个阶层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特别是管理决策层,他们决定一个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命运,更需要全身心投入学习,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第三,要求学习必须贯穿于组织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即全过程学习,提倡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第四,强调学习是一种合作关系,重视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团体学习比个人学习更重要。第五,强化系统思考,要求全体成员在认知和行动上达成一致,学会立足长期利益来正确决策,推动组织不断发展。

二、高校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性

学习型组织未来发展的意义是:学习力+文化力=工作效率。学习力就是组织成员要紧跟时代,用新的观念、新的举措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适应社会要求;文化力就是要创造一个重视人的需要、关心人的发展、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价值高度统一的文化氛围。在高校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意义在于用新的管理思维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充分开发辅导员自身的人力资源潜力,最大限度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一个团结、进取、勤政、务实的良好人文环境,使每个辅导员的价值得到实现。因此,提倡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十分必要的。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就是要形成一套能带动辅导员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机制,促使辅导员不断更新知识和改革观念,形成集反思、共享和互动于一体的有活力、有效益的学习习惯,要培育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先进管理理论相匹配的一整套学习技术和方法,提倡提高创新力、执行力的变革式学习。

1.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时代和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使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这就需要不断地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持续不断地增强学习能力,否则就可能成为信息时代下的“功能性文盲”,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从国内外形势发展来看,辅导员队伍必须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必须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与时俱进。要构建学习型校园就必须构建一个个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就要始终走在前列,将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带动整个团体、整个社会的发展。

2.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改变辅导员工作和学习现状的需要

面对学习型社会对人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面对新的信息和新的思想的不断涌入,很多人害怕的是缺乏高新技术知识和技能,难以应付。在学校里,辅导员是集文字工作和实际工作为一体的,很多辅导员怕拿笔写材料,怕讲话没有稿子,汇报工作怕领导刨根问底等等。要改变这种现状,防止本领恐慌,就要全力打造学习型辅导员队伍,让辅导员能远离浮躁,聚精会神地投入学习,这样才能使组织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一方面避免了传统意义上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脱节,另一方面又充分调动了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形成学习与工作的良性循环。

3.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促进自身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实现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辅导员在工作和学习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进行制度创新,又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同时要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因此,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全面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辅导员的工作创新,更有效地解决高校党组织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

三、在高校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议

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的系统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1.引导辅导员实现自我超越,养成终身学习理念

高校是人才汇集之地,需要辅导员发挥自己的特长,但随着竞争的加剧,还需要辅导员通过学习明晰个人的真正愿景,认识自身的价值所在,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同时改善静态、局部思考的心智模式,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确定共同愿景,激发学习内驱力

如何在高校内部搭建起新的学习架构,激发并保持组织的生命力?首要的一步就是确定组织内部成员共同愿景——创建辅导员队伍的一流品牌,包括一流的管理质量、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办事效率和一流的公众形象。这一愿景不是从上而下的命令,而是辅导员们统一认可的共同愿望、共同的理念,需要对愿景有共同的承诺、付出和投入,并落实到每个人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而不是让愿景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共同的愿景是促进辅导员学习的内驱力,每个人都能在这一共同愿景下自我管理、自觉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3.改善心智模式,实现思想解放

不能把建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等同于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政治学习、集体学习,更不能等同于奉命学习、教条式学习、形式主义学习,而是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工夫。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终身学习思想,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理念,使辅导员自觉地把学习贯穿于日常生活过程中,把学习融入辅导员的各项工作中,使学习成为重塑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促进建立学习型校园、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坚强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

4.构建层次学习体系,形成学习网络,营造团体的学习氛围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需要从各院系、各辅导员的实际出发,构建组织层次学习体系,形成组织自身的学习管理系统和模式。该体系包括三个渐进的层次:一是应知应会的层次,这是每个组织成员最基本的学习层次,要求结合形势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素养,学习相关的工作技能和法律法规知识等;二是专业或业务知识学习层次,这个层次具有专业性强、岗位特色明显的特点,要求结合辅导员自身的工作实际加强业务学习;三是个人兴趣学习层次。每个人生活工作的需求和目的不同,爱好各异,那么他们会从自身出发,提出学习需求和确定学习目标。该层次的特点是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习材料个性化,学习风格各异,学习时间灵活。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在学习主体每天的工作、生活中。针对三个不同的学习层次,应该构建多层次的学习网络,形成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学习、单科培训、党校集中培训与其他各种长、中、短期学习相协调的网络,促进单位学习、科室学习、团组学习、个人学习和家庭学习的一体化、系统化。

5.系统思考,促进能力提升,建立健全制度,提供激励保障

由主管学生工作的主要领导负责,一方面要积极建立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加强对辅导员的考核,将学习作为年度考核、评优及职称晋升、提拔任用的指标。另一方面要建立具有连续性的学习制度、学习成果共享制度、述学评学制度,保证学习型组织规范化。再次,在学习设备、学习材料、学习的平台的提供和创设方面要制订政策大力支持。在学习成果考核、评估、认证方面要有相应制度,切实为创建学习型队伍创造良好条件,在政策和制度上提供保障。

总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在追求和实现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团队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过程中,要努力使学习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成为每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每一个人的终身习惯。在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辅导员自身建设,从而使得个人、团队、整个辅导员队伍都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辅导员的战斗力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发挥辅导员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引领作用。

论文来源及知识扩展阅读:http:///lunwen/

第二篇:关于构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思考

陈 枫

(安徽农业大学 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对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构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从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加强辅导员队伍管理、构建辅导员学习型团队和建立激励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关键词: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11-0266-0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其中就包括“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近年,随着党中央的号召,各地纷纷掀起了建设“学习型支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领导干部”等的热潮,我国正向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不断迈进。2005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涵、职能和工作对象不断扩展并迅速改变,学生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这使得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1],因此,建立一支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什么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

“学习型组织”概念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1956年,他在《企业的新设计》中提出了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最初构想。他的学生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他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了关于学习型组织的完整理论框架[2]。学习型组织就是将学习作为固有特征的组织,它要求组织成员具有自觉学习的意识,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就是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组织中的成员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都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即均能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中心,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整个组织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将个体学习力转化为团队工作力,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并能够共享学习成果,使组织学习效果倍增;组织成员能够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现阶段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问题

(一)辅导员职责不明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其中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宿舍管理、学生资助、学生就业等,这也就意味着,辅导员日常所面对的,是大量琐碎而平常的细小事务,工作异常繁复。同时,辅导员受校、院两级管理,所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学校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学生层面,学校内只要事关学生的工作,都会落到辅导员身上,这使辅导员往往疲于奔命,对自己的职责无所适从,职责的不明确性也致使辅导员无法集中精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

(二)辅导员职业方向不明确

高校辅导员一般都是由新进校青年教师或在读研究生担任,工作前,他们均经过了层层选拔,综合素质较高,但辅导员岗位流动性大仍然是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一大特点。多数辅导员在从事一定时期的学生工作后都有转岗打算,或者考研、考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者转到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里有几个原因:一是辅导员职业方向不明确。辅导员是国家和地方党政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但由于辅导员人数众多,而晋升职位有限,导致辅导员职业发展前景不佳,辅导员对于自身未来发展感到担忧。二是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差,辅导员虽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学生工作“润物细无声”的特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很难形成明显的成果,不像教学科研成果那样有一个量化的评价标准。而且,辅导员基本无课可上,每天只是在忙忙碌碌中应对各种繁杂的学生事务,导致其并不像任课教师那样受人尊敬。三是个人待遇较差。部分学校对辅导员工作不重视,对辅导员的劳动不尊重,对辅导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成效没有合理和明确的评价体系,辅导员的个人薪酬待遇处于高校中较低的位置,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变得异常困难,科研学术愿望也很难得到满足,这使得辅导员的内心失落感和自卑感逐渐增大。

(三)缺乏学习,自身能力素质较难适应新时期辅导员工作

进入新世纪,在社会发展、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学生职业发展等热点问题的背景下,学生的需求也在变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任务,这就对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们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应跟上新形势,不断学习提高,完善自己,以胜任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通过集中培训等方式为辅导员的学习提供平台,但总的来说,辅导员的学习主动性仍然不高,自身的素质能力还存在一定滞后性。此外,辅导员的时间被太多的琐碎事务占用,被各种常规的非常规的事务给“分割”的支离破碎,这也导致了学习时间不够,辅导员的理念意识、工作模式和方式等仍然止步不前,难以有效完成新时期辅导员工作任务[4]。

(四)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完善

目前,很少有高校成立有专门目的为提高辅导员学生工作水平的学生管理研究团队,而辅导员往往分散于各个学院,这使得他们之间缺乏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和培养感情的机会,缺乏相互学习的平台和知识经验共享的机制,也无法使队伍中的成员将个体学习力转化为团队工作力,共同学习提高。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没有设立辅导员专门培训经费,这使得对辅导员的培训不成体系,导致培训实用性不强,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部分高校对学生工作科研项目不重视,很少有针对辅导员工作的专门基金项目,这导致辅导员的学术研究能力普遍欠缺,也限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性

(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学习型社会是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提出,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学习型社会要求学习行为的社会化和普遍化,要求学习行为的持续性和长久性,它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要更强烈、持久和全面,全社会成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面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高校辅导员作为战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坚实力量,对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而建设一支学习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对培养学习型人才,创建学习型高校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将进一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二)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需要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是指高校辅导员,经过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完成其工作职责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是指高校辅导员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达到辅导员职业资格要求,并把辅导员职业作为终身的职业选择。要想做到专业化和职业化,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哲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协调沟通、科研等多方面能力。目前,高校辅导员多为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工作经验不足,由于平时事务性工作太多,忽视了政治理论的学习,以致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理想。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也在不断变化,对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使高校辅导员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通过学习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辅导员之间也要加强共同学习、交流和成果的共享,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如此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保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而有效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三)新时期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大学生德育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思政教师,还需要一批在工作在学生工作最基层、业务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和知识素养等对大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可以使辅导员紧跟时代步伐、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组织管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出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备终身学习意识的人才。

四、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对策

(一)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新世纪以来,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量递增,知识爆炸,复杂性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变化,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如果不能主动学习,就无法跟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及处理突发事件。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就是要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全新观念,将学习当成一件愉快的事情,将学习变为自身内在的需求,变以往的不学习或间隔性、短时间的学习变为自觉的、主动的、连续性的学习,变以往事务型、经验型的辅导员队伍为学习型的辅导员队伍,自觉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管理学、心理学等知识,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主动走进学生当中向学生学习,在平时一点一滴的工作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更新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辅导员队伍完成育人的职责,做好大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管理

科学、完备的管理体制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应针对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特点,创新管理体制,制定出适合组织及其成员发展的管理办法。

1.严格辅导员选拔机制。高校要根据学生工作的要求,参照辅导员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水平、领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写作能力和奉献精神等制定出一套选拔辅导员的标准体系,严格准入门槛,保证只有高素质的候选者才能加入辅导员队伍,为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打下基础。

2.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特点是团队中的成员都具有学习的主动性,除去自身学习外,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系统地为辅导员开展培训,以帮助辅导员开阔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着重强调了辅导员、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除此之外,还要积极为辅导员提供实践学习、锻炼能力的机会,比如逐步将入学教育课、党课、形势政策课、就业指导课交由辅导员来完成,以全面提高辅导员综合能力[5]。3.积极为辅导员科研活动提供平台。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难点、热点方面的理论研究,高校应积极为辅导员创造课题研究的条件,鼓励辅导员申请相关国家、省、市课题和项目,开展相关研究。除此之外,还要为辅导员设立专门的基金项目,并在职称评聘中给予优先考虑,以提高辅导员在科研方面的积极性,促进辅导员在科研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提高。

4.重视辅导员学位教育。为了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辅导员通过各种方式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以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挑战。

(三)构建辅导员学习团队

团队是学习型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只有团队中的成员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思考,才能够使整个团队共同提高。因此,针对辅导员分散于各个学院、平时互相交流较少的特点,应当构建符合其特点的学习团队,为辅导员的成长和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载体和平台。比如,高校可以建立辅导员工作协会、辅导员论坛、辅导员沙龙等,通过定期开展研讨会、例会、团体活动等,一方面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感情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在轻松的气氛下对学生工作中遇到的诸如学生管理、就业、突发事件处置、心理健康等问题进行深度汇谈,分享各自的方法和经验,将个体学习力转化为团队工作力,在交流中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取得更高层次的共识[6]。这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建立激励和保障制度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要求在其中的辅导员都能够把学习作为内化的要求,主动地、有意识地学习,而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政策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高校应为辅导员队伍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对其在选拔任用、考核等方面中优先考虑,以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高校也应为辅导员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在其职业生涯发展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优秀的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的专家型辅导员发展,同时,支持有较强学术科研能力的辅导员转向教学研究岗位,综合素质较强、有意愿从事党政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担任党政管理干部,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三篇:创建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的几个误区及对策

创建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的几个误区及对策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是人民法院内部的一支准军事化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法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警察行使特有的执法权力,从事各项执法工作,对树立人民法院的执法权威,维护法律的尊严,保卫人民,惩罚犯罪,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司法警察在人民法院特有的司法职能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它力量所不能

替代的。

司法警察要完成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和院长交办的其它任务,必须做到: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司法警察的业务技能,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忠于职守,公正执法,既有较高的政治、法律素质,又有震慑违法犯罪行为人的过硬本领。

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不学则衰,不进则退。当前,创建学习型机关、组织的活动正在全国上下热火朝天地展开,这是人类进入新的世纪注重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服务于法院各项审判工作的司法警察队伍,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对法院警务工作的要求,必须使每一位警员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强化学习,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的司法警察队伍。只有这样,才能让警务工作适应法院审判工作新形势下的需要,才能圆满完成服务于法院审判工作的重任。在扎实有效地搞好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在创建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的活动中存在着几个误区:一是学习成为一种应酬。表现为缺泛明确的目的性,仅是为了应付法院党组的号召或者是赶时髦,割裂了学习和警务职能的联系,最终使学习流于形式。二是将学习搞成模式化。把学习狭义化,不结合司法警察的工作实际,照本宣书,使 学习枯燥乏味,而忽视司法警察的工作实践、品行修养、思维拓展、警务处置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或者把学习设计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程序,忽视了警员之间的个性和文化层次的差异,从而导致干警学习生命力的枯竭。三是把学习作为阶段性的活动,不讲求创建效果,急功近利,先是轰轰烈烈,然后偃旗息鼓。四是学习与工作相脱离。把学习当成警务工作的“第一要务”把日常警务工作放到一

旁。不仅完全背离了创建活动的初衷,更颠倒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那么,如何使创建活动富有成效呢?如何防止创建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的活动走入误区呢?对策之一:解决学习的认识问题。作为服务于法院审判工作的司法警察为什么要学习是能否创建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的首要问题。江泽民同志曾提出:“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我们应该认识到:创建学习型活动正是我们司法警察队伍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要让每一位干警参与创建活动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树立正确 的思想理念,尤为关键,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创建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第一要务是教育、引导每一位司法警察要弄懂什么是学习型司法警察,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有哪些核心内容,创建学习型的活动对司法警察队伍的建设、对司法警察个人有何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等等,人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开展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的创建活动旨在提高全体司法警察的综合素质,使 有限的警力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进一步拓展警务工作的服务职能,充分挖掘司法警察工作的潜力,从而推动司法警察工作的全面开展。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的活动,特别要引导全体司法警察树立三种正确的思想理念。一是学习为本的理念。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法院各项审判工作的日益深入,对司法警察部门的警务工作提 出了新的要求,要面对新形势下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吸取新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警务工作的新的要求,才能具备胜任各项警务工作的基本素质。二是终身学习的理念。创建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决不能作为短期行为,要使 创建学习型活动卓有成效,就要大力倡导终身学习,大兴求真务实的学习之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这对于提高干警的整体素质、升华情操、宏扬正

气增强本领,对推动警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创建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是提升司法警察警务保障能力的主要途径。发展中的竞争从本质上说是人才的竞争,是更新知识的竞争,说到底还是学习的竞争。学习才能创新,学习才会有创造力,警与警之间的竞争在于学习,其差异是素质的差异;部门与部门的差异则是创新观念的差异。因此,司法警察队伍要在发展中实现超越,必须着力提高个人和整个司法警察队伍的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司法警察队伍开展学习型创建活动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基础。随着法院改革的不断深化,知识更新空前加快,新的形势对警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警务工作的路子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机遇,面临着学习力和开拓创新的竞争,我们要牢

固树立学习为本的正确理念,坚决克服厌学情绪,学习重在坚持,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坚持学习,就能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落伍。三是创建性学习的理念。学习要讲 求实效,如果不注重学习的创新,仅一味地强调学习,没有从源动力上激发起干警积极参与学习型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不免让干警产生厌学的情绪,使学习流于形式,因此要使得学习型警队创建的活动卓有成效,首先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要创新地制定形式多样、让干警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模式,使 干警对本来枯燥的学习永远充满新意,自然会让干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学有效果。但是正确的理念不是仅靠一次动员或一次讲座就能深入人心,没有广大司法警察对创建学习型活动正确的认识、认知、认可,也就无从创建学习型的司法警察队伍。因此,创建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可以说任重道远,切不可急功近利,更不要以近期

目标来检验创建的效果。

对策之二: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如何使每一位干警自觉地参与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的建设,自觉地把学习当成已任,为竞争而学习,为更优质、高效地服务于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而学习?笔者认为:根据司法警察的职业特点,了解干警渴望所学的知识,进而顺应和满足干警们们的需求,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干警去学习所渴求的知识,去掌握自己所需要的警务技能。一是。渴求知识是激发干警们学习热情的动力源泉。通常而言,个人需求有明示的,也有隐示的,作为司法警察部门的领导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掌握干警们的思想动态和干警们的各种需求,对症下药,并根据干警们不同的文化层次和素质的差异,因人施教、按需施教,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干警们的需求。顺应和满足需求就是把干警们的需求转化为学习的具体行动,笔者所在的海安法院司法警察大队针对干警年龄普遍偏大,思想相对僵化的现状,把干警们所关心的热点作为大队警务工作的切入点,在所在法院创建学习型法院的动员的基础上,适时地组织大队干警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法院,我该做什么?”的大讨论。使干警们形成了共识:随着法院审判改革的不断深入,警务工作在新的形势下面临更大的挑战,司法警察的职能将进一步拓宽,要胜任司法警察工作,就必须抓紧学习,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警务保障。

对策之三:解决学习的方法问题。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的创建效果。学习的氛围、条件、制度、方法都是创建学习型司法警察队伍必须考虑的问题。一是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要让每一位干警置身于时时处处可学习,人人对学习都有紧迫感的环境中。二是因势利导,快乐学习。一支法警队伍警员的性格、爱好各有不同,水平、能力也各有差异,如果硬是把他们捆绑在一起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学习,效果肯定不佳。但是如把学习溶入日常的警务活动中,倡导个性化的学习,不拘泥于形式,让干警在娱乐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使每一位干警对学习都饶有兴趣,自然创建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三是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从内容、方法时间上建立健全严格的学习制度,保障学习经常化和规范化。要建立领导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学习指导、检查考核;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与晋职晋级和评先的奖惩措施,引导、鼓励干警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努力形成工作、学习、思考“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机

制。

总之,创建学习型的司法警察队伍是一项漫长的“智力工程”,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狠抓当前。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创建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力争做到工作学习相互促进。同时

要对干警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使干警人人参与学习,从而推动创建活动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高校青年辅导员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高校青年辅导员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青年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这样一个大的学习型社会环境下,更应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创建学习型团队,从而更好地开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学习型青年辅导员队伍的提出和涵义

1.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关于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学术界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德・圣吉在他那本被称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第五项修炼》中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圣吉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模型,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2.学习型青年辅导员队伍的内涵。(1)学习型组织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负担学习的组织。学习型青年辅导员队伍应该对本专业领域内最新的知识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以此提升实际工作的实效性。(2)学习型组织是让成员在工作中体会到生命意义的组织。创建学习型青年辅导员队伍的最高目标是让青年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价值得到认可,改变辅导员的“边缘人”地位,使他们找到职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把学生工作当作一项有前途的事业、职业和专业来做。(3)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大未来能量的组织,强调把学习转化为创造力。作为学习型青年辅导员队伍,应该具备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的氛围,能及时把握时代脉搏,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二、建设学习型青年辅导员队伍的现实意义

1.创建学习型青年辅导员队伍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面对新的思想和文化的变革。面对青年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渴望,面对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高校青年辅导员惟有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技能,理解新的思想,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2.创建学习型青年辅导员队伍是高等学校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青年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一支学习型的青年辅导员队伍,才能确保和不断提升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势。

3.创建学习型青年辅导员队伍是青年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是一项育人的工作,和教学工作一样是一门科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学习型组织的引人,将有利于全方位提高青年辅导员的业务能力。青年辅导员通过个人的不断学习,不断自我超越,促进辅导员团体相互切磋、相互合作、彼此反馈,有利于青年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4.创建一支强有力的学习型青年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身处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领域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诸如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咨询、网络德育等新内容被纳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笔者认为,只有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理念、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式、从工作方法到工作手段的全方位改进,才能行之有效地应对当前的工作形势。

三、创建学习型青年辅导员队伍的探索与思考

1.以规范管理为基础,科学定位青年辅导员的工作角色。青年辅导员应定位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教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青年辅导员的角色却往往因各种原因而出现不当迁移。要提高青年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必须先明确青年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要树立青年辅导员也是专业从业人员的思想,彻底改变青年辅导员是“生活保姆”和“救火队员”的观念,不要把凡是有关学生的事务随意分配给青年辅导员,确保他们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放在对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积累创新上。学习的时代需要青年辅导员不断思考自身的行为角色,研究学习型组织理论,探讨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学校和自身工作中的运用,充分认识辅导员角色的新内涵和新要求,以便更好地参与到新时期的思政工作中去。

2.以专业培训为依托,抓好学习型团队的素质提升。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多领域的工作,也是一项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的工作。无论从业人员经验多少、学历高低,都要经常性地接受专业化辅导与培训,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青年辅导员工作的需要。我们要以各高校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逐步构建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业务培训和职业精神教育培训相促进。要选取一部分有志于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进行重点培养。鼓励他们攻读思想政治教育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提升学位层次和理论水平,走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道路。

3.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搭建青年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平台。“两课”尤其是其中的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与青年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以及人际交往等进行日常教育、引导、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职能相吻合。同时,在团体教育中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为开展机会教育、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提供实质性的基础。这种课堂内外相辅相成、相砺相长的学生工作模式,不仅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工作的有益补充与有效延伸,也是青年辅导员提高自身理论素质的宽厚平台。在目前的形势下,许多高校的青年辅导员都不同程度地承担了“两课”教育的教学任务,但由于水平和科研能力不强,队伍的不稳定性等原因,青年辅导员在“两课”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没有在理论探索和学科化建设方面有所建树。青年辅导员参与“两课”教学,不仅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而且还要开展深入调研,分析研究,适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增强业务能力。高校也应逐步明确以青年辅导员承担“两课”教学任务的教学方针,培养一批有经验、并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师队伍,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条件。

4.以课题研讨为重,最,深化学习型青年辅导员队伍的理论水平。目前高校青年辅导员大都为应届毕业生留校工作,年轻而富有朝气,但由于事务性工作繁杂,青年辅导员对理论

研究往往表现出不自觉和不主动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工作水平层次的提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应当鼓励青年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申报和申请相关研究课题,并在校内立项的课题中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帮助青年辅导员迈好研究第一步;扶持和帮助青年辅导员以紧密结合实际工作的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发表、出版研究成果,切实提高青年辅导员的理论水平;积极为青年辅导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创造条件;通过网络、研讨会等途径,引导和支持广大青年辅导员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建立和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奖励机制,对于优秀研究成果和个人给予表彰,激励青年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工作与研究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升青年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这也是进一步推进学习型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下载浅谈从“五项修炼”角度探讨高校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对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从“五项修炼”角度探讨高校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对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