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软件工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一览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一览摘自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2003DZ/T 0169-1997 物探化探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17917-1999 商场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GB 8566-19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已为GB/T8566-1995替代)
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14079-1993 软件维护指南
GB/T 14085-1993 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
GB/T 15532-1995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GB/T 15538-1995 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
GB/T 15853-1995 软件支持环境
GB/T 16260-1996 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GB/T 16680-1996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
GB/T 17917-1999 商场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GB/T 18234-2000 信息技术 C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
GB/T 18491.1-2001 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概念定义GB/T 18492-2001 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
GB/T 18905.1-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1部分: 概述
GB/T 18905.2-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2部分: 策划和管理
GB/T 18905.3-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3部分: 开发者用的过程
GB/T 18905.4-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4部分: 需方用的过程
GB/T 18905.5-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5部分: 评价者用的过程
GB/T 18905.6-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6部分: 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GB/T 8566-1995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已为GB/T8566-2001替代)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 9385-19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GB/T 9386-19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Z 18493-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
GB/Z 18914-2002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 CASE工具的采用指南
GJB 1091-1991 军用软件需求分析
GJB 1419-1992 军用计算机软件摘要
GJB 2115-1994 军用软件项目管理规程
GJB 2255-1994 军用软件产品
GJB 3181-1998 军用软件支持环境选用要求
GJB 437-1988 军用软件开发规范
GJB 438-1988 军用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GJB 438A-1997 武器系统软件开发文档
GJB 439-1988 军用软件质量保证规范
GJB/Z 102-1997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
GJB/Z 115-1998 GJB 2786《武器系统软件开发》剪裁指南
GJB/Z 117-1999 军用软件验证和确认计划指南
GJB/Z 68-1994 武器装备柔性制造系统软件工程手册HB 6464-1990 软件开发规范
HB 6465-1990 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HB 6466-1990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编制规定
HB 6467-1990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编制规定
HB 6468-1990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基本要求
HB 6469-1990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编制规定
HB 6698-1993 软件工具评价与选择的分类特性体系
HB/Z 177-1990 软件项目管理基本要求
HB/Z 178-1990 软件验收基本要求
HB/Z 179-1990 软件维护基本要求
HB/Z 180-1990 软件质量特性与评价方法
HB/Z 182-1990 状态机软件开发方法
JB/T 6987-1993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系统原型法软件开发规范SB/T 10264-1996 餐饮业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设计基本规范SB/T 10265-1996 饭店业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设计基本规范SJ 20681-1998 地空导弹指挥自动化系统软件模块通用规范SJ 20778-2000 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
SJ/T 10367-1993 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开发规程
SJ/T 11234-2001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模型
SJ/T 11235-200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第二篇:软件工程_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标准)
可行性研究报告(ISO标准)
编者说明:
在立项时,应该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项目的经济、社会、技术可行性,从而为决策提供基础。该模板为ISO标准文档模板,其不仅适用于软件项目,对于其它的系统项目也适用。
1.引言
1.1 编写目的[编写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 背景
a.[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站或计算机网络;]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 要求
[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基本要求。]
2.2 目标
[说明所建议系统的主要开发目标。]
2.3 条件、假定和限制
[说明对这项开发中给出的条件、假定和所受到期的限制。]
2.4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说明这项可行性研究将是如何进行的,所建议的系统将是如何评价的,摘要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5 评价尺度
[说明对系统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主要尺度。]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这里的现有系统是指当前实际使用的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计算机系统,也可能是一个机械系统甚至是一个人工系统。]
[分析现有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阐明建议中的开发新系统或修改现有系统的必要性。]
3.1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说明现有系统的基本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此流程可用图表即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并加以叙述。]
3.2 工作负荷
[列出现有系统所承担的工作及工作量。]
3.3 费用开支
[列出由于运行现有系统所引起的费用开支。]
3.4 人员
[列出为了现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所需要的人员的专业技术类别和数量。]
3.5 设备
[列出现有系统所使用的各种设备。]
3.6 局限性
[列出本系统的主要局限性。]
4.所建议的系统
4.1 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概括地说明所建议系统,并说明在第2条中列出的那些要求将如何得到满足,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及理论根据。]
4.2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给出所建议系统的处理流程式和数据流程。]
4.3 改进之处
[按2.2条中列出的目标,逐项说明所建议系统相对于现存系统具有的改进。]
4.4 影响
[说明新提出的设备要求及对现存系统中尚可使用的设备须作出的修改。]
4.4.1.对设备的影响
[说明新提出的设备要求及对现存系统中尚可使用的设备须作出的修改]
4.4.2.对软件的影响
[说明为了使现存的应用软件和支持软件能够同所建议系统相适应,而需要对这些软件所进行的修改和补充。]
4.4.3.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说明为了建立和运行所建议系统,对用户单位机构、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全部要求。]
4.4.4.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
[说明所建议系统对运行过程的影响。]
4.4.5.对开发的影响
[说明对开发的影响。]
4.4.6.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说明对建筑物改造的要求及对环境设施的要求。]
4.4.7.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扼要说明为了所建议系统的开发,统计和维持运行而需要的各项经费开支。]
4.5 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能性
[本节应说明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能性]
5.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扼要说明曾考虑过的每一种可选择的系统方案,包括需开发的和可从国内国外直接购买的,如果没有供选择的系统方案可考虑,则说明这一点。]
5.1 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
[说明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并说明它末被选中的理由。]
5.2 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
[按类似5。1条的方式说明第2个乃至第n个可选择的系统方案。]
[……]
6.投资及效益分析
6.1 支出
[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所需的费用,如果已有一个现存系统,则包括该系统继续运行期间所需的费用。]
6.1.1 基本建设投资
[包括采购、开发和安装所需的费用。]
6.1.2 其他一次性支出
6.1.3 非一次性支出
[列出在该系统生命期内按月或按季或按年支出的用于运行和维护的费用。]
6.2 收益
[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能够带来的收益,这里所说的收益,表现为开支费用的减少或避免、差错的减少、灵活性的增加、动作速度的提高和管理计划方面的改进等,包括:
6.2.1 一次性收益]
[说明能够用人民币数目表示的一次性收益,可按数据处理、用户、管理和支持等项分类叙述。]
6.2.2 非一次性收益
[说明在整个系统生命期内由于运行所建议系统而导致的按月的、按年的能用人民币数目表示的收益,包括开支的减少和避免。]
6.2.3 不可定量的收益
[逐项列出无法直用人民币表示的收益。]
6.3 收益/投资比
[求出整个系统生命期的收益/投资比值。]
6.4 投资回收周期
[求出收益的累计数开始超过支出的累计数的时间。]
6.5 敏感性分析
[是指一些关键性因素与这些不同类型之间的合理搭配、处理速度要求、设备和软件的配置等变化时,对开支和收益的影响最灵敏的范围的估计。]
7.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能性
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8.结论
[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时,必须有一个研究的结论]
第三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什么区别?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什么区别
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不得与之相抵触。国家标准是四级标准体系中的主体。
行业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标准、规范、规程有何区别与联系
在工程建设领域,标准、规范、规程是出现频率最多的,也是人们感到最难理解的三个基本术语。标准的概念前已述及,按照《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 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3935.1)的规定,规范一般是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规程是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规范、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只有针对具体对象才加以区别。当针对产品、方法、符号、概念等基础标准时,一般采用“标准”,如《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道路工程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等;当针对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通用的技术事项做出规定时,一般采用“规范”,如:《混凝土设计规范》、《建设设计防火规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当针对操作、工艺、管理等专用技术要求时,一般采用“规程”,如:《钢筋气压焊接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工艺及操作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等。在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由于各主管部门在使用这三个术语时掌握的尺度、习惯不同,使用的随意性比较大,这是造成人们最难理解这三个术语的根本原因。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标准、规范、规程在使用上都逐步在发生着变化。例如:近年来,我国卫生部门把一些涉及技术规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统一冠名为“技术规范”或“规范”,以区别与自愿用或推荐性的标准等。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目前尚没有要求进一步规范这三个术语的使用。
第四篇:行业标准
中国标准:
CB-中国船舶行业标准 CH-中国测绘行业标准 CJ-中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Y-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
DA-中国档案工作行业标准 DB-中国农机工业标准 DJ-中国电力工业标准
DL-中国电力建设行业标准 DZ-中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EJ-中国核工业行业标准
FZ-中国纺织行业标准
GB-中国国家强制性标准 GB/T-中国推荐性国家标准 GJB-中国国家军用标准 GY-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 GA-中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HB-中国航空工业行业标准 HG-中国化工行业标准 HJ-中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Y-中国海洋工作行业标准
JB-中国机械行业(含机械、电工、仪器仪表等)强制性行业标准 JC-中国建筑材料行业标准
JB/T-中国机械行业(含机械、电工、仪器仪表等)推荐性行业标准 JG-中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R-中国金融系统行业标准 JT-中国公路、水路运输行业标准 JY-中国教育行业标准JZ-中国建筑工程标准
LD-中国劳动和劳动安全行业标准 LY-中国林业行业标准
MH-中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T-中国煤炭行业标准 MZ-中国民政工作行业标准NY-中国农业行业标准
QB-中国轻工行业标准 QC-中国汽车行业标准 QJ-中国航天工业行业标准
SB-中国商业行业标准 SC-中国水产行业标准 SH-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J-中国电子行业标准 SL-中国水利行业标准 SN-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Y-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TB-中国铁路运输行业标准 TD-中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 TY-中国体育行业标准WB-中国卫生标准 WH-中国文化行业标准 WJ-中国兵器工业标准
XB-中国稀土行业标准
YB-中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C-中国烟草行业标准 YD-中国邮电通信行业标准YS-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Y-中国医药行业标准
ZB-中国专业标准 ZBY-中国仪器行业专用标准 ZY-中国中医行业标准
CNS-台湾工业标准
/T 推荐标准
/Z 指导性标准
第五篇:国家标准
关于高压输电线安全距离国家标准
四、《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7年9月国务院颁布,是为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共安全而制定的。条例中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范围为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
各级电压导线的边 线延伸距离如下:
1-10千伏5米;
35-110千伏10米;
154-33 0千伏15米;
500千伏20米。
同时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必须经县级以上 地方电力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下列作业或活动:在架空 电力线路保护区内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及打桩、钻探、开挖等作业;起重 机械的任何部位进入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进行施工;小于导线距穿越物体之间的 安全距离,通过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安部颁布。细则中指出,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距架空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基础外缘的下列范围内进行取土、打桩、钻探、开挖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的活动:
(一)35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 5米 的区域;
(二)66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 10米 的区域。
在杆塔、拉线基础的上述距离范围外进行取土、堆物、打桩、钻探、开挖活动时,必须遵守下列要求:
(一)预留出通往杆塔、拉线基础供巡视和检修人员、车辆通行的道路;
(二)不得影响基础的稳定,如可能引起基础周围土壤、砂石滑坡,进行上述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应当负责修筑护坡加固;
(三)不得损坏电力设施接地装置或改变其埋设深度。
国家标准比国际上的标准低的多。
国家的标准发布时间是十几年以前的,没有与时俱进。
国家标准中所谓安全距离,是人在短期时间内的安全距离,比如说路过的情况。长期居住的情况下,标准是没有的。